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编辑协会会长

中国编辑协会会长

发布时间:

中国编辑协会会长

1986年至1993年,担任中国青年出版社副总编辑,兼《青年文摘》杂志主编 1993年至今担任中国青年出版社社长 1999年至2001年兼任《青年文摘》杂志主编现为《青年文摘》杂志社编委会主任 中国青年出版社年出新书400余种,再版书300余种,出版杂志5种,计有《青年文摘》 《青年文摘人物版》、《虹》、《青年文学》、《青年心理》。 担任社会职务有: 中国编辑学会常务副会长 中国国际合作出版促进会副主席 北京印刷学院出版专业兼职教授 山西师范大学出版专业兼职教授

周百义笔名冬至,1954年12月出生于河南商城,1987年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到长江文艺出版社当编辑,1995年起任该社社长。2004年任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总编辑。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99年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002年被评为湖北出版名人,2009年获湖北省政府出版人物奖、2010年被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和新闻出版总署授予“新中国60年100名优秀出版人物”称号。现任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总编辑、第四届中国编辑学会副会长、湖北省编辑学会会长、湖北省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

郝振省,北京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获硕士学位。长期从事出版文化、出版产业及出版理论研究和出版管理工作,先后主持中宣部、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重要科研课题。曾获“韬奋出版新人奖”,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原院长,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为中国编辑学会会长,中央直接联系的高级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上海理工大学校务委员,北京印刷学院数字出版与传媒研究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出版传媒研究院院长,全国政协参政议政智库特聘专家。

中国编辑协会副会长

王振铎,男,1936年生,汉族。河南洛阳偃师人。1959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留校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学报编辑部主任、主编,河南大学郑州分校校长等职。现为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编辑学研究生导师、新闻·编辑·出版科研所所长,是河南作家协会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王先生长期从事文艺学、新闻学与编辑出版学的教学研究与编辑工作。兼任中国编辑学会副会长、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国家新闻出版署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以及河南省孔子学会会长、河南省高校学报研究会会长、郑州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香港大学出版印务公司高级编审等职务。做过大量的授课、写作、演讲、评审等学术传播和国内外文化交流工作。

郝振省,北京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获硕士学位。长期从事出版文化、出版产业及出版理论研究和出版管理工作,先后主持中宣部、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重要科研课题。曾获“韬奋出版新人奖”,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原院长,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为中国编辑学会会长,中央直接联系的高级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上海理工大学校务委员,北京印刷学院数字出版与传媒研究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出版传媒研究院院长,全国政协参政议政智库特聘专家。

编辑协会会长

郝振省,北京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获硕士学位。长期从事出版文化、出版产业及出版理论研究和出版管理工作,先后主持中宣部、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重要科研课题。曾获“韬奋出版新人奖”,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原院长,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为中国编辑学会会长,中央直接联系的高级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上海理工大学校务委员,北京印刷学院数字出版与传媒研究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出版传媒研究院院长,全国政协参政议政智库特聘专家。

刘杲先生无论是担任领导职务还是退居二线以后,都是出版界非常活跃、有影响和令人尊敬的人物。他既有管理经验,又有学术观点,是许多管理机关和出版业界人士乐于求教的前辈。他在领导岗位直接见证和参与了新中国出版事业的发展和改革进程,特别是直接参与了新中国著作权法体系的建立和中国加入《伯尔尼公约》、《世界版权公约》等几个国际版权公约的历程,曾经主管过“扫黄”“打非”和出版物市场的管理工作。退居二线担任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会长和中国编辑学会会长之后,他仍十分关注出版业发展和改革的重大问题,积极致力于编辑出版学的研究和学科教育。曾以政协委员的身份积极为出版业建言献策,在确立编辑出版学的学科地位,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上做了大量工作。他在担任领导职务期间,对出版业管理的诸多方面,如法律法规、市场管理、各类题材出版物的出版、人才培养、外事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执掌中国编辑学会期间,为编辑出版学的研究和学科建设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提出了许多学会工作的新思路。他强调推进编辑出版学学科建设和理论创新是学会工作的重心和前进方向,勉励大家努力研究编辑出版工作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近一段时期,他在媒体上对编辑的职业道德和图书质量等问题都阐述了自己鲜明的观点,提出对图书质量问题应该予以高度重视。《中国编辑》、《中国图书商报》等多家媒体发表和转载了他2005年8月在中国编辑学会年会上宣读的文章——《出版改革莫忘图书质量第一》。他对出版业改革、发展和重大问题的关注,显示出了一个老出版工作者的热情和责任感。

中国编辑协会历任会长

早在1987年,各地的一些编辑家、编辑学者和热心研究编辑理论的老编辑,就倡议成立中国编辑学会 。当时,由于成立全国性学术团体或研究组织。1988年5月,北京地区出版界的23位长期从事编辑工作的老同志,鉴于出版事业的迅速发展,出版改革不断深化,编辑学术研究有待加强的形式,联名发出倡议,仿效上海等地的做法,建立北京编辑学会,把中央一级出版社和北京市属出版社的编辑力量进一步组织起来,更加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研究活动,为编辑出版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此议,得到新闻出版署和中国出版发行科学研究所的支持。同年8月,新闻出版署委托特邀顾问、中国出版发行研究所所长边春光同志出面,召开倡议人座谈会。研究建立北京编辑学会和起草学会章程(草案)等问题,并决定成立了筹备委员会,推举王耀先、邵益文等九人为筹委会常务工作组。之后,筹委会发出了章程(草案),征求意见,迅速得到了110多家书刊出版单位的响应,并有几百人要求申请入会。

今年52岁,是学哲学和艺术史,搞编辑工作已经有二十余年时间,另外有七年新闻记者的经历,二十年都在中国青年出版社渡过。除了担任出版社社长以外,还有社 会职业,在中国出版界担任中国编辑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国际合作出版促进会副主席、还有在两个学院做兼职教授,也是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的获得者。

中国编辑协会会长是谁

郝振省,北京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获硕士学位。长期从事出版文化、出版产业及出版理论研究和出版管理工作,先后主持中宣部、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重要科研课题。曾获“韬奋出版新人奖”,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原院长,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为中国编辑学会会长,中央直接联系的高级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上海理工大学校务委员,北京印刷学院数字出版与传媒研究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出版传媒研究院院长,全国政协参政议政智库特聘专家。

刘杲先生无论是担任领导职务还是退居二线以后,都是出版界非常活跃、有影响和令人尊敬的人物。他既有管理经验,又有学术观点,是许多管理机关和出版业界人士乐于求教的前辈。他在领导岗位直接见证和参与了新中国出版事业的发展和改革进程,特别是直接参与了新中国著作权法体系的建立和中国加入《伯尔尼公约》、《世界版权公约》等几个国际版权公约的历程,曾经主管过“扫黄”“打非”和出版物市场的管理工作。退居二线担任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会长和中国编辑学会会长之后,他仍十分关注出版业发展和改革的重大问题,积极致力于编辑出版学的研究和学科教育。曾以政协委员的身份积极为出版业建言献策,在确立编辑出版学的学科地位,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上做了大量工作。他在担任领导职务期间,对出版业管理的诸多方面,如法律法规、市场管理、各类题材出版物的出版、人才培养、外事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执掌中国编辑学会期间,为编辑出版学的研究和学科建设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提出了许多学会工作的新思路。他强调推进编辑出版学学科建设和理论创新是学会工作的重心和前进方向,勉励大家努力研究编辑出版工作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近一段时期,他在媒体上对编辑的职业道德和图书质量等问题都阐述了自己鲜明的观点,提出对图书质量问题应该予以高度重视。《中国编辑》、《中国图书商报》等多家媒体发表和转载了他2005年8月在中国编辑学会年会上宣读的文章——《出版改革莫忘图书质量第一》。他对出版业改革、发展和重大问题的关注,显示出了一个老出版工作者的热情和责任感。

I don not know!

  • 索引序列
  • 中国编辑协会会长
  • 中国编辑协会副会长
  • 编辑协会会长
  • 中国编辑协会历任会长
  • 中国编辑协会会长是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