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编辑部电话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编辑部电话

发布时间: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编辑部电话

我国本土酒店的品牌化经营与发展研究--以南京金陵饭店为例旅游管理专业学生 董海超 指导教师 丁晓蕾 夏如兵摘要:品牌化经营已经是当今世界饭店经营中的一种重要战略,饭店要在竞争中取得优胜地位,品牌化经营是一种必然的趋势。2005年我国酒店业对外资全面开放,为应对强有劲的国际市场竞争,构建符合饭店行业特点和国际惯例的市场运作主体,在我国建立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饭店集团十分必要。以中国知名的饭店集团品牌“金陵”为例,通过其自身品牌的经营与分析,分析我国本土酒店品牌化经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是探讨我国酒店品牌化经营的重要尝试。关键词:品牌;集团化;模式;策略;金陵饭店A research about the brand management of our country native hotel--Take the Jinling hotel as an exampleStudent majoring in tourism Management Dong HaichaoTutor Ding Xiaolei Xia RubingAbstract: The brand management has already become one kind of important strategy in the management, it is one kind of inevitable Hotel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began to be open entirely to foreign capital in 2005, build up a hotel group that has a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bility in our country is very Take the Chinese figure brand “Jinling” as an example, through its own brand management, analyze the cabaret brand of our country and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the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try to study our country cabaret brand Key words: Brand;The group turn;Mode;Strategy;Jinling hotel根据美国营销学会的定义,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识或设计,或者是他们的组合应用,其目的是藉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销售者的产品和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从某种意义上讲,品牌是赋予某种产品或服务所独有的特征,代表着消费者在心中对使用这些产品和服务的一种体验和感觉。[1] 品牌化经营已成为当今世界饭店经营中的一项重要战略,一些著名的饭店集团通过连锁规模、品牌营销、个性服务,推出品牌忠诚策略来拓展市场。截至2005年,以香格里拉、凯悦、万豪、喜达屋、洲际等为代表的31个国际饭店管理公司的47个品牌进入中国,这些国际酒店集团的进入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酒店集团的发展。2006年7月美国的(HOTELS)杂志发布2005年全球前300位饭店集团统计结果, 2005年有6家中国的饭店集团进入300强,分别是锦江酒店集团、首旅建国、粤海(国际)酒店集团、海航酒店集团、金陵饭店集团和凯莱国际酒店集团。除了以上6家饭店集团外,如家酒店管理公司、中州国际、上海莫泰、岭南花园、开元国际、浙江世贸饭店管理有限公司等均可进入全球前200名。这些数据说明了中国饭店集团化已经初具整体规模。一、金陵饭店品牌化经营的现状南京金陵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利用品牌、管理、人才、文化和资金等优势,成功管理了国内37家高中档酒店,客房数量近万间套,目前在管连锁酒店18家,客房总量4506间套,分布在江苏、安徽、浙江、四川、河南等地,金陵饭店集团有限公司因此名列“2004中国饭店业民族品牌先锋”,在2006年国内知名品牌酒店排名中位居第四。(一)集团拥有强大的资本实力和文化融合优势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其核心内容就是资本配置方式的转换。市场经济下饭店集团规模的快速壮大,实质上就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资本聚集、资本扩张的过程。通过资本运营,实现饭店间的重组,扩大市场份额,提高规模经济效益。[2]金陵饭店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具备了良好的资本优势和文化优势,组建后的南京金陵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更是如虎添翼。2007年4月6日,全流通后旅游酒店业首发上市,第一股金陵饭店(601007)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金陵饭店股份有限公司也成为江苏省首家上市的旅游企业和江苏省第100家上市公司,资本市场的介入给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融资渠道,有利于企业明晰产权关系,进行利润管理,以实现资本增值为目标,促进集团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集团与中国招商银行签订银企战略合作协议,获得了招商银行授信额度的大力支持和全方位的衍生服务,为集团实施全国布局和走向世界的全球发展战略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撑。同时,集团运用自身独特的“金陵文化”,通过吸收并够单体饭店,以较少的时间和资本完成企业的横向扩张,实现了跳跃式的发展,为企业文化的整合和扩张提供了保证。(二)资源整合和国际化交流合作提升了品牌竞争力金陵饭店集团是在原金陵饭店的基础上改制成立的,拥有雄厚的饭店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其同世界著名的IBM公司研制开发了先进的集团网络系统,用于整个集团的运营,快速占领了国内的高星级市场,并且下属的酒店市场定位清晰,业务互补,有利于集团提升核心竞争力。随着饭店业在中国的发展,国内目前已经涌现了不少优秀的饭店管理人才。但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个普通员工要想发展成一个优秀的管理者,都需要一个漫长的提高完善过程。中国本土饭店集团发展迅速,客观上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这一过程,所以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就显得十分必要。普渡大学,位于美国印第安那州西拉斐市,其旅游酒店管理系近两年连续在全美高校旅游系科评比中名列榜首,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辉煌的学术地位及教学、科研成果在全球旅游业享有盛誉;金陵饭店集团,被誉为中国旅游业改革开放的标志和“全国旅游饭店的一面旗帜”,创造了融中国文化风格和国际一流水准于一炉的现代化酒店管理体系。从99年开始,迄今6年间,双方交流合作非常成功,金陵饭店集团和普渡大学联手打造现代化国际酒店管理人才,创造了产业与教学跨国度合作,在互相交流中寻求国际“双赢”的成功模式,使人才培养走在了国际旅游业的前沿,即锻造了“金陵”的人才平台,提升了国际品牌形象,也有助于“普渡”培养通晓国际市场,适应国际竞争的旅游人才,为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此项目亦使两国青年人更好地了解国际旅游行业和教育发展情况加强彼此的理解和沟通,对于促进旅游教育和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中美友谊和文化交流意义深远。(三)品牌延伸有效满足了消费者市场空缺品牌延伸是品牌化发展战略中一个常见且有效的手段,目的在于满足不同的需求市场。[3] “金陵”在快速发展高星级酒店品牌的同时,两年前也开始涉足备受市场欢迎的经济型酒店。已成为南京经济型酒店代表的“金陵”旗下的金一村连锁旅店,短短一年时间,“跑马圈地”,接连在南京最具影响力的商业区域新街口、山西路、夫子庙、等繁华地段开出5家分店,目前客房总数已超过550间,已成为南京市拥有最多分店和客房数量的经济型连锁酒店经营实体。 (四)独特的管理模式和办学为“金陵”的品牌发展提供了保障金陵饭店最初是利用外资兴建的,由我们自己来经营管理,后来转制后才全权属于我国自己的酒店。20多年的发展,“金陵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也就是“金陵管理模式”。金陵管理模式也即金陵管理体系,是完全由金陵饭店多年不断吸取总结出来的,适合我国国情,又具有国际旅游饭店一流水准的服务和管理系统。同时金陵饭店还成立了自己的干部管理学院,为酒店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才保证。(五)经济环境和政策优势为酒店品牌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金陵饭店是被授予国有资产的投资主体,并从事省政府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转让、投资、资产重组等业务。因此,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可以得到良好的政策支持,政府有效的推动了金陵饭店品牌化经营,利用政府力量推动行业整合,是金陵形成规模化的快捷之道。而且,我国旅游业发展前景看好,世界旅游组织预测我国2020年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我国酒店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二、金陵饭店品牌化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面对强有力的国际市场,我国酒店品牌化经营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当然也包括金陵饭店,但国内众多的酒店品牌都存在类似的问题。 (一)品牌扩张力度和维护不足国际品牌在市场上的信誉程度往往高于某个国家制定的标准,而且都有非常明确的市场定位。[4]例如:假日(即洲际)集团开始进人中国时,推出的只有假日品牌一种,随着酒店的发展和市场的需要,目前已形成了洲际集团的多个品牌,即假日、皇冠假日、洲际、快捷等,其中前4个品牌均已登陆国内,并分别定位于不同的需求市场。金陵饭店无论在我国还是世界都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金陵品牌也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但面对强大的其他品牌,自己横向发展的速度太慢了,只是占有了部分国内高星级酒店的市场,地域性很强,在国内虽然已是知名品牌,但在中国偌大个旅游市场中占据的份额却不是很高。要想成为世界知名品牌,必须快速抢占中国市场,达到原始资金的积累,以进军国际旅游市场。长期以来,我国饭店业忽视品牌培育,普遍对自身品牌的宣传不够重视,不善于发挥知名品牌的潜力。尽管金陵饭店在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但在品牌扩张的同时,品牌的维护做的不足。现今社会大都采取特许经营的方式来实现品牌的横向扩张,受让者向转让者支付特许经营权转让费,包括一次性转让费及继续使用费用。由于高额的使用费用再加上企业经营不景气,成员饭店难免各自为政,无法塑造统一品牌,使集团品牌形同虚设。如金陵连锁酒店长期采用大批的实习生再加自身老员工意识落后,就给自身品牌建设造成了不利影响。(二)企业文化改进面临较强的挑战改进企业文化是每个大型企业的首要任务。金陵具备和单体饭店相同的宏观中国文化背景,借助政府改革之机,本可以突破横向规模不足的困局,但这些单体饭店企业大都资产关系复杂,内部管理思维模式陈旧,其成熟而又陈旧的企业文化会产生较强的惯性和定势,在经营管理中往往拒绝新的行为方式,而坚持沿用他们习惯了的行为方式,从而衍生缺乏盈利动力、管理模式僵化、服务观念滞后等问题。[5]对金陵来说,除了“外在”并购吸收单体饭店之外,必须尽快使这些单体饭店在管理体制上实现由事业型向企业型的转变,在管理模式上实现由接待型向经营型的转变,在管理方法上实现由经验型向科学型的转变,包容、同化甚至必要时改变这些饭店的“内在”,在集团内建立统一的现代文化和管理模式。 (三)科学的人才使用和培养机制不健全不只是金陵饭店集团,也包括国内其他酒店集团,都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集团总公司接管了一家新的旅游企业,其原先的领导层肯定会发生变化,而且都是由总公司调过去的,这里面一些中层领导大都是在总公司工作了好多年,调出来以后就属于领导了。当然不否认这里面有些人确实是适合其岗位,但这种调配出来的很多只是空壳子,只是工龄长了点,也没有什么出色的领导才能。这样不仅不能促进下属企业的发展,而且还阻碍了企业自身人才的引进和发展。还有,过分强调人才的同质性。在招聘新员工时,过分强调是否有饭店相关行业和同等级单位的工作经验等条件。业内人员在进入新岗位时能显出更强的适应性和熟练程度,但员工都以同一种思维方式或从同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企业就会缺乏创新的意识和观念,只有借助专业人士与非专业人士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才会产生创新的思想动力。[6]过分重视工作经验导向,经验导向使用人制度存在政策偏差,造成对学历高而缺乏实践经验的人才心理上的不认同,被排斥的工作环境间接导致大学生降低投身于饭店业的从业兴趣。(四)国际著名饭店集团强有力的挑战金陵饭店的发展目标就是以“金陵”品牌为依托,构筑资本运作平台,将金陵饭店集团建设成为江苏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地区、多领域连锁发展的大型旅游集团。国内酒店业全面对外资开放以后,其将面临更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国外著名各档次酒店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阻力越来越小,除了星级酒店之外,国内经济型酒店服务供应不足的真空业很快被外资酒店填补。国际酒店品牌在资金、理念、市场网络、高新技术、品牌文化以及服务等方而都具备完善的体系和强大的实力,他们将全面参与国内市场份额的抢夺。若没有良好的应对措施,国内饭店集团依然会举步维艰。三、饭店品牌化经营的对策与建议饭店品牌化经营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模式,不仅提高了我国饭店业经营管理的水平,而且还缩短了与国际同行业的差距。通过品牌化经营,可以培养大量饭店管理人才,还可以使品牌得到拓展,抢占更多的客源市场。所以,加强和改进品牌经营显得尤为重要。(一)加强品牌建设,优选品牌结构在产品质量不断得到提高的当今,品牌形象的差异正在取代传统商品本身的差异,优秀的品牌依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赢得顾客的认同。[7]品牌建设是饭店管理公司的灵魂所在,缺乏成熟的品牌建设,饭店集团不管具有多大的资产规模,都只能是金玉其外。现阶段,国内多数品牌饭店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多不高,在这种背景下,为适应集团扩张的需要,采用亚品牌的品牌结构,如洲际集团的经济型酒店品牌“假日快捷”就是“假日”品牌的亚品牌 。亚品牌,就是以改变主品牌的联想,增加主品牌的个性和活力,避免公司品牌延中引起的品牌模糊问题,从而使主品牌获得新的含义,同时又可以避免独立品牌塑造活动所需要的大量资金投入。(二)凸显文化特色,创立新型现代饭店集团文化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客人的选择多了,酒店竞争趋于白热化。良好的市场定位是一个品牌能否立足和彰显于世的关键所在。盲从西方的一切,贪大求洋,动辄五星级,目光只集中于商务名流,己经是过时的观念。现代酒店应该根据未来客源的发展趋势以及他们的需求重点来选择酒店的品牌定位。定位思想如何传递给客人并让客人接受直至认同呢?除了表层的企业识别及价格系统外,最核心和最能打动顾客心灵的莫过于饭店的文化内涵。[8]与其说客人到饭店是去住宿、吃饭,还不如说是去寻求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能给客人带来享受的主要是文化。因此,现代饭店要创建著名的品牌,必须研究文化性的产品,开展文化性的管理,井将这种文化体现在饭店经营的全过程。中国饭店要创建国际品牌,必须研究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井将其作为主要的文化卖点之一来认真研究。(三)人才多元化,完善人才结构国际著名的酒店集团大都管理方式先进,具备大量优秀的管理人才。相反,我国饭店品牌化经营过程中优秀的管理人才却相当匮乏。1.丰富员工的知识结构一个人长时间在同一行业中工作,往往会产生一种思维定势,当组织中的所有员工都是这种状态时,组织也会产生一种强思维定势。思维定势会塑造个人和组织的行为,使个人甚至整个组织倾向于拒绝接受与他们原来信念相矛盾的新信息,这正是企业创新的头号杀手。[9]为避免这种现象发生,国际著名的通用汽车公司每年都会招收一些哲学专业的博士生,以提高团队决策中的分析能力;宝洁公司招聘大学生时,从来没有专业上的要求。我国饭店应该吸纳多元知识结构的人才,使员工群体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通过不同专业人才之间的交流撞击,寻求互补性知识,促进饭店的创新与发展。2.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 国内大多酒店的员工由于长期在同一岗位工作,服务意识会逐渐的淡薄,亦即降低了自己的服务水平,软环境得不到良好保证。在丰富员工知识结构得同时,也要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并能根据员工各自的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四)抓住机遇,抢占国内经济型酒店市场份额中国城市居民已进入大规模的休闲度假旅游消费阶段,因为收入限制,人们更愿意接受清洁、廉价、能够提供基本服务的酒店。虽然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在近两年关注经济型酒店在中国的发展,但和其他档次酒店尤其是星级酒店相比,国际酒店管理集团目前尚没有在中国经济型酒店这块“大蛋糕”上体现出优势。应该乘着国际知名经济型酒店尚未大规模布局的试探阶段,充分利用市场和人脉关系的熟悉度,实现资源共享和规模扩张。在数量扩张的基础上,更应该注重质量的提高,突出经济型酒店“经济实惠”的卖点,在保证客人住宿质量的前提下,精简服务,降低成本,以价格优势形成自己忠实的顾客群。(五)加快集团化进程,实施跨国经营衡量一个品牌含金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品牌的国际化能力,即品牌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10]国际知名的饭店集团,无不呈现地域上的强烈扩张态势。中国饭店企业要创建国际品牌,就必须实施集团化经营,着眼于国际市场。走集团化发展道路,饭店企业一方面可自己“造船”,扩大经营活动领域,走集团化、多元化的经营之道。另一方面,也可与其他竞争对手建立横向战略联盟,组成联合舰队,携手共进。饭店企业还可与旅行社、旅游经销商、航空公司等建立纵向的战略联盟。也可以采用现代网络技术,组建相对松散的联合体。通过购买特许经营权等手段依附于某一著名的集团,借助于集团的品牌优势和营销网络优势,进行连锁经营,也是饭店企业走集团化道路的一条捷径。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将促使国际饭店集团进一步加快在中国饭店市场的扩张速度。为了实现最优、最快的扩张目标,他们也会考虑饭店地区结构的调整,实施饭店资产的部分转移。而目前我国一些规模较大的饭店集团,相当一部分是体制改革中政企分开的产物,各省从旅游局中分离出来的旅游企业集团所属饭店数量少,且档次较高,但大多集中在某一地区。所以,这些集团可以利用国际饭店集团急于想在中国发展的契机,实现与国际饭店集团的产权置换,直接取得一些国外饭店的产权和经营权,迅速踏上品牌经营之路。致谢衷心感谢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旅游管理系全体老师对我四年来的教育和培养,尤其要感谢丁晓蕾老师在我撰写论文期间给予我极大的帮助和指导,并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参考意见,使我能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参考文献:[1] 宋明阁 金陵饭店管理模式纵横谈[J] 旅游学刊,1999(1)[2] 袁金明,文岚 对我国饭店业品牌经营的思考[J] 企业技术开发,2003(10)[3] 杨菁 饭店集团化模式分析[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4)[4] 孙萍 饭店集团化战略探讨[J]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2(1)[5] 潘雅芳 饭店品牌化经营研究初探[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1)[6] 刘中艳 中外饭店集团化发展对比研究[J] 集团化研究,2006(5)[7] 毛湘秀 金陵饭店集团东方的、世界的[J] 饭店现代化,2004(9)[8] 佘伯川 论中国饭店业的品牌管理[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9] 汪胜华,黄蓉 浅谈中国民族品牌经济型酒店的竞争战略[J] 品牌战略,2006(8)[10] 张红卫 中国本土饭店管理集团品牌经营策略浅析[J] 集团经济研究,2006(20)[11] 张多中 国内酒店集团发展的障碍与对策[J] 西北大学学报,2001(2)[12] 蒋志俊 积极探索酒店集团管理运作模式[J] 经济沙龙,2006(13)[13] Klaus EM Global brand strategy in hotel[J] Long range Planning,2006(39)[14] Markides C C A guide to crafting break though strategy[J] Harrard Business,2000(2)

我们酒店决不会要你这样的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编辑部

警辞例说,《中学文科参考资料》1991年第1期。示殁号用法举例,《语文月刊》1991年第8期。示殁号用法举隅,《修辞学习》1992年第2期。释喻例说,《中学语文教学》1992年第4期;《修辞学习》1992年第5期。“超假设”修辞,《中学语文教学》1993年第3期;《修辞学习》1993年第5期。谈古汉语的对动用法,《汉语知识》1994年第2期。特殊假设复句的修辞功能,《营口师专学报》1995年第1期。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正字问题,《语文建设》1995年第5期。掌握节奏规律自觉进行语音修辞,《修辞学习》1996年第5期。非量词“个”的功能补说,《学语文》1997年第6期。论“好不AP”、“好AP”中的“AP”,《汉语学习》1998年第1期。“的”字短语的主要特点与界定,《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论包孕句的语法结构和语音切分,全国第四届语音学术会议论文集,1999年8月。论社会语境对交际语言的影响和制约,《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汉语量词“个”的虚化特点,《语文学刊》2002年第1期。句子的停延和句法结构的关系,《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2年第10期全文转载。论文化语境对交际语言的影响和制约,《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论稳态语境与动态语境的关系,《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论显性语境和隐性语境的关系,《太原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论认知语境在语言表达和理解中的作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论语境意义的理解,《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论语境对修辞作用,《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也谈新词语的特点与规范原则,《语文学刊》2003年第12期。关于语境的功能,《内蒙古师大学报》2003年第6期。21世纪语言文字应用发展之前瞻,《汉语学报》第5期(2002年上卷,2003年10月出版)。歧义、歧解和用歧的认知问题,《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第3期。语言素质的两大表现与语感教学,《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修辞学习》2004年第5期。信息时代报刊语言的语法特点与规范,,《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科技联合出版社2004年10月。《语文课程标准》中值得斟酌的几个句子,《教学月刊(中学版)》2004年第3A期。广告语言文明与守法意识,《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辞格特征与辞格辨识,《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认知在歧义的辨识与消解中的作用,《修辞学习》2006年第5期。语言文字规范的新领域与新对策——也谈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X是X”和“X归X”格式的认知分析,《语言文字学探索》,浙江省语言学会第届年会论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X是X”和“X归X”格式的比较探析,《汉语学习》2007年第5期。言语社区构成要素的特点与辩证关系,《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谈异体字的形成与规范,《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事迹感动中国,语言撼动人心——“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的认知语用分析,《修辞学习》2008年第5期。言语社区构成要素的特点与辩证关系,《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辽宁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现代汉语歧义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现代汉语歧义研究的视角与方法,《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词汇歧义消解的认知解析,《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1期。汉语歧义句法结构的认知模式,《汉语学习》,2011年第2期。汉语句法歧义认知的几种方式,《浙江学刊》2011年第4期。词汇歧义消解的认知模式,《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汉语句法歧义消解的认知机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疑问性话语标记语疑问梯度的认知探微——以“难道”“莫非”“莫不是”“是不是”为例,《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坦言性话语标记语用功能探析,《当代修辞学》2013年第5期。汉语话语标记语“等于说”的语用功能,《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第二作者)。埋怨性话语标记语语用功能的认知探析,《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接受美学与审美教育,《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第2期。语文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初论,《中学文科参考资料》1991年第2期(收入《全国中教优秀论文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9月)。语文课思想教育特点初论,《语文教学论坛》1991年第2期。语文教学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温州教育》1991年第3期。语文课堂教学应重视冗余理论的研究,《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2年第6期。如何理解文意,《高考失误与教学对策》1991年4月团结出版社出版。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境策略的运用,《教学月刊(中学版)》2003年第3期。试论语境策略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母语教学系统观刍议,《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汉语人才语用能力的培养研究,《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与颜色有关的新词语与对外汉语教学,《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第二作者)。新词语的特点与对外汉语教学,《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对外汉语视角下的新词语教学,《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

刊名: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Journal of 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主办: 浙江外国语学院周期: 双月出版地:浙江省杭州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671-6574CN: 33-1376/Z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曾用刊名:浙江教育学院学报创刊时间:1983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投稿邮箱: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

冯惠民 党总支书记、行政副院长男,1953年12月出生,毕业于杭州大学哲学系,本科学历,副研究员。历任校招生办主任,教务处副处长,学生处副处长,教学图党总支书记,信息工程学院(民办)副院长,副书记。 全面负责党总支工作及党务(含行政人事)、统战、宣传、学生思政、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共青团、纪检、工会、对外培训、安全保卫、卫生、办班创收。李波阳 院长女,1955年01月出生,毕业于黑龙江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 毕业,硕士学位,教授、曾经担任过翻译。全面负责行政工作、人事工作(包括人事调配、应聘、职称评定、各项考核、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培训)、学科及专业建设、科研与学术交流。高丙梁 副院长女,1956年02月出生,毕于杭州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本科学历,副教授。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历任英语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大学英语教学部主任,全面负责教学工作及设备与器材。以上是2011年前的数据,现任:吴一桥 党总支书记1970年12月生,法学硕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工书画协会会长、浙江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广场网站站长、《浙江书艺》报主编、中国钢笔书法大赛等全国大赛评审委员。陈许 外国语学院院长男,汉族,1957年1月生,江苏省东台市人。后就读于盐城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获英语语言文学学科文学硕士学位,现为盐城师范学院外语系主任、教授、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导师、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生、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理事、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专业方向:英美文学与翻译。主讲课程:阅读、英译汉、汉译英、英美文学、美国文学史、美国文学作品选读、英美小说、报刊选读、写作和大学英语等。主要著作:《新编英美文学概论》(英文版,汕头大学出版社,2001年)和《20世纪英国文学导论》(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年)。另在《国外文学》、《当代外国文学》、《外国文艺》、《外国文学动态》、《文艺报》、《中国翻译》、《外语界》、《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和《山东外语教学》等学刊发表论文与译文140余篇。主要科研项目:独立承担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课题“美国西部小说研究”;参加199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普鲁斯特评传”和江苏省高师教育面向21世纪初中教师培养研究与改革课题“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主要获奖成果:论文《英语专业泛读教学的思考与实践》1999年获全国高师外语专业教学研讨会论文一等奖;美国小说译文《穿夏装的姑娘》1994年获全国第二届戈宝权文学翻译优秀奖。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2000年10月作为会议邀请的唯一中国代表,出席了在美国俄克拉何马大学举行的“美国西部文学协会第35届年会”,并在大会上宣读了题为《论美国西部文学中的边疆和地区问题》的论文;2001年10月出席了在北京大学举行的“欧洲文学和文学史国际研讨会”,在会上作了“约翰·福尔斯和他小说的艺术创新”的发言;同年12月出席了在香港大学举行的“国际译联第三届亚洲翻译家论坛”,在会上作了“翻译教学中发展学生智能的探讨”的发言。

一类期刊: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教育理论与实践、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教学与研究、教师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中国大学教学、高教探索、教育学报、比较教育研究、教育科学研究、电化教育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江苏高教、数学教育学报、教育科学、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现代大学教育、教育与经济、中国电化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高等理科教育、教育与职业、中国教育学刊、职业技术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育评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职教论坛、复旦教育论坛、学前教育研究、中国特殊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高校教育管理、课程·教材·教法、教育探索、中国远程教育、教育发展研究、开放教育研究、全球教育展望、思想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教育与现代化、高教发展与评估、高教论坛、现代远距离教育、远程教育杂志、理工高教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大学教育科学、中国成人教育、民族教育研究、教育学术月刊、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化学教学、外国教育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当代教育科学、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成人教育、人民教育、生物学教学、辽宁教育研究、继续教育研究、大学(学术版)、教育导刊、教学与管理、教育月刊、中小学管理、中学语文教学、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数学通报、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物理、化学教育上海教育科研、外国中小学教育、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历史教学、中学政治教育参考、物理教学、中学化学教育参考

1 操纵未来的100个专业(36) 汉语言文学 李欢成 考试(高考族) 2009/01 2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探讨 黄怡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9/03 3 汉语言文学对湘西民族文学的渗透和影响——以苗族诗人田名瑜为中心 张利玲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4 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的思考 杨荣 中国成人教育 2009/04 5 中级导游《汉语言文学知识》试题分析 袁丽 山西旅游 2006/06 6 汉语言文学专业函授本科生毕业论文编排格式 西江教育论丛 2008/01 7 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中文系为例 郑育琛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2008/02 8 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体系重建——兼谈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培养 杜扬 当代教育科学 2009/03 9 高师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学生顶岗教育实习的调查与思考 李保革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03 10 关于汉语言文学师范生的思考 夏红星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9/08 11 后现代教学观照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 潘家明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12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刍议 余艳 硅谷 2009/04 13 思想的碰撞 智慧的融汇——全国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召开 钟克勋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9/01 14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改思路——以邵阳学院中文系为例 龙钢华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S1 15 谈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仇玉文 成才之路 2008/36 16 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面临的问题与现代化建设的途径 刘月新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S2 17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 涂昊 中国成人教育 2008/23 18 高职高专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 曹国辉 鸡西大学学报 2008/06 19 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挑战——泛论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及教学的改革 汪聚应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8/06 20 网络环境下高师汉语言文学“双主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张海波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8/09 21 泰山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情调查的统计分析 毕建模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2008/04 22 全纳教育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刘欣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2008/04 23 关于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现状分析——基于浙江万里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社会适应性调研 郑健儿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8/12 24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伍建华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11 25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英语渗透 赵佃强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8/05 26 强化高师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刍议 刘之杰 中国成人教育 2008/19 27 西华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教学改革问卷调查报告 潘殊闲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 2008/03 28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陈吉猛 中国电力教育 2008/18 29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实践性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高岭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2 30 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刍议 潘殊闲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8/04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刘法公是刘法公的儿子的小子的大爷的弟弟的爸爸的媳妇的丈夫~!大哥这个满意吗?

冯惠民 党总支书记、行政副院长男,1953年12月出生,毕业于杭州大学哲学系,本科学历,副研究员。历任校招生办主任,教务处副处长,学生处副处长,教学图党总支书记,信息工程学院(民办)副院长,副书记。 全面负责党总支工作及党务(含行政人事)、统战、宣传、学生思政、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共青团、纪检、工会、对外培训、安全保卫、卫生、办班创收。李波阳 院长女,1955年01月出生,毕业于黑龙江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 毕业,硕士学位,教授、曾经担任过翻译。全面负责行政工作、人事工作(包括人事调配、应聘、职称评定、各项考核、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培训)、学科及专业建设、科研与学术交流。高丙梁 副院长女,1956年02月出生,毕于杭州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本科学历,副教授。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历任英语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大学英语教学部主任,全面负责教学工作及设备与器材。以上是2011年前的数据,现任:吴一桥 党总支书记1970年12月生,法学硕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工书画协会会长、浙江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广场网站站长、《浙江书艺》报主编、中国钢笔书法大赛等全国大赛评审委员。陈许 外国语学院院长男,汉族,1957年1月生,江苏省东台市人。后就读于盐城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获英语语言文学学科文学硕士学位,现为盐城师范学院外语系主任、教授、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导师、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生、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理事、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专业方向:英美文学与翻译。主讲课程:阅读、英译汉、汉译英、英美文学、美国文学史、美国文学作品选读、英美小说、报刊选读、写作和大学英语等。主要著作:《新编英美文学概论》(英文版,汕头大学出版社,2001年)和《20世纪英国文学导论》(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年)。另在《国外文学》、《当代外国文学》、《外国文艺》、《外国文学动态》、《文艺报》、《中国翻译》、《外语界》、《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和《山东外语教学》等学刊发表论文与译文140余篇。主要科研项目:独立承担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课题“美国西部小说研究”;参加199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普鲁斯特评传”和江苏省高师教育面向21世纪初中教师培养研究与改革课题“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主要获奖成果:论文《英语专业泛读教学的思考与实践》1999年获全国高师外语专业教学研讨会论文一等奖;美国小说译文《穿夏装的姑娘》1994年获全国第二届戈宝权文学翻译优秀奖。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2000年10月作为会议邀请的唯一中国代表,出席了在美国俄克拉何马大学举行的“美国西部文学协会第35届年会”,并在大会上宣读了题为《论美国西部文学中的边疆和地区问题》的论文;2001年10月出席了在北京大学举行的“欧洲文学和文学史国际研讨会”,在会上作了“约翰·福尔斯和他小说的艺术创新”的发言;同年12月出席了在香港大学举行的“国际译联第三届亚洲翻译家论坛”,在会上作了“翻译教学中发展学生智能的探讨”的发言。

刘法公:男,1958年12月生,英语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现任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浙江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浙江省外文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商务英语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82年毕业于山东曲阜师范大学英语专业,获学士学位。1989年研究生毕业于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现代英语语言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96年8月—1997年8月在加拿大麦基尔大学留学一年,攻读语言学和国际贸易英语。目前是华东师范大学汉英比较与翻译专业在读博士生。1986年被山东省委评为“山东省教书育人模范”,1992年被山东省教委评为“山东省优秀青年教师”,1995年被浙江省高工委评为“浙江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1998年被评为校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长期在高校从事专业英语教学,科研方向为专门用途英语研究和实用翻译研究,成绩突出。已在《外语与外语教学》、《中国翻译》、《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外语教学》、《现代外语》等10余种外语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11部,译著4部。2004年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商贸汉英翻译评论》被称为国内第一部评论商贸汉英翻译的专著,受到专家好评;出版的教材《现代国际商务英语》、《国际营销英语》列为浙江省重点扶持学科的成果项目,已被全国八所高校采用。主持国家教委科研课题1项,已承担省级科研项目3个,校级科研项目5个,横向科研课题4个,院级科研项目5个。获省级“学术成果优秀奖”1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校级“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科研成果三等奖”2项。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编辑

《基于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9《面向每一个:小班化教育的核心理念》 江苏教育研究 2009《小班一定比大班好吗——关于小班教学实验的若干争论》 教育科学研究 2007《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改革与抗拒》教育发展研究 2007《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致力于治学与教学的结合》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美国产学研合作模式及成功经验》 论文 教育发展研究 2006《为何教 教什么 怎么教——小学<品德与社会>实验教材的结构说明与教学建议》 论文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 2005《让知识方便实用无处不在——学校知识管理系统开发的成功经验》 论文 教育发展研究 2005《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理论构想与实施策略》 论文 教育研究 2004《新思路 新举措 新模式--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改革与探索》论文 教育发展研究 2003《如何建立规范有序的教科书选用机制__日美法等国经验》 论文 教育发展研究 2003《学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冲突》 论文 教育研究 2002《产学研合作的历史考察及本质探讨》 论文 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 2002《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透视--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上)》 论文 教育发展研究 2002《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透视--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下)》 论文 教育发展研究 2002《对中小学整体改革的几点反思》 论文 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 2001《现代信息化教学的原则及评估—《美国高等教育协会公报》介绍》 论文 比较教育研究 2001

刊名: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Journal of 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主办: 浙江外国语学院周期: 双月出版地:浙江省杭州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671-6574CN: 33-1376/Z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曾用刊名:浙江教育学院学报创刊时间:1983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投稿邮箱:

  • 索引序列
  •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编辑部电话
  •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编辑部
  •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
  •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编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