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论文格式怎么写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论文格式怎么写

发布时间: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论文格式怎么写

下面是论文的一般格式,仅供参考: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论文题目下附署名,在一行中要与标题对应而居中。题目用黑体三号字,加黑居中。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采用目录索引方式。页码从一级标题宋体四号字,二、三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字。3、内容摘要:它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仿宋小四号字,5倍行距;“摘要”四号宋体。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仿宋小四号字,5倍行距;“关键词”四号宋体。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提出问题-论点;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结论。正文一级标题:宋体四号字加黑居左;正文二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字加黑居左缩两格;正文三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字居左缩两格;正文其余文字小四号,统一采用5倍行间距编排。图:毕业设计中的每幅图都应有图题,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用五号宋体。图号按部分编排,如“图2-3”表示第2部分第3张插图,图号与图名之间空一格排写,图题居中置于图下。表:每个表格应有自已的表题和表序,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用五号宋体,表序写在表题左方不加标点,空一格接写表题,表题末尾不加标点。表格应逐章编序,如“表4-2”表示第4部分的第2张表。表格允许下页接写,接写时表题省略,表头应重复书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6、参考文献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宋体五号字,5倍行距;“参考文献”四号宋体加粗居左。中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举例:[1] 王谦.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12):26 - [2] 高丽萍, 马克和税法 [M] 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36–[3] 刘辉 会计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大会论文集 [C]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31–[4] 王亚周会计诚信教育 [N]中国财经报, 2006 –12 - 17(7)[5] 梅研,杨华,孙晓媛 新会计准则对比研究 [EB/OL] , 2007–08–16/2007–10–

细胞铺展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李建军,赵亚溥  长试验时间爆轰驱动激波风洞技术研究 姜宗林,李进平,赵伟,刘云峰,俞鸿儒  大变形轴向运动梁的精确动力学模型 刘延柱  用拟协调元直接构造平面任意四边形单元——进入有限元的禁区 夏阳,胡平,唐立民  近圆参考轨道卫星编队洛仑兹力控制 彭超,高扬  盾构刀盘系统界面载荷力学表征与近似计算模型 张茜,蔡宗熙,黄干云,侯振德,亢一澜,郑琳  高超声速压缩拐角峰值热流位置预测模型研究 李邦明,鲍麟,童秉纲  电场作用下无黏聚焦射流的时间不稳定性研究 李广滨,司廷,尹协振  七方程可压缩多相流模型的HLLC格式及应用 梁姗,刘伟,袁礼  连续分层海洋中内波传播的一种数值模式 张洪生,辜俊波,贾海青,古彪  与结构动特性协同的自适应Newmark方法 邢誉峰,郭静  基于单探测器的X射线脉冲星深空导航算法 王奕迪,唐歌实,郑伟,李黎  神经能量与神经信息之间内在动力学关系初探 郑锦超,王如彬,张志康  变形模式对多孔金属材料SHPB实验结果的影响 王鹏飞,徐松材,郑航,胡时胜  材料黏滞系数与损耗因子的频率相关性研究 梁超锋,刘铁军,邹笃建,杨秋伟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论文格式怎么写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 81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 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GB 7713—87Present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reports, dissertations and scientific papers1 引言 1 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以下简称报告、论文)的撰写和编辑的格式,便利信息系统的收集、存储、处理、加工、检索、利用、交流、传播。 2 本标准适用于报告、论文的编写格式,包括形式构成和题录著录,及其撰写、编辑、印刷、出版等。 本标准所指报告、论文可以是手稿,包括手抄本和打字本及其复制品;也可以是印刷本,包括发表在期刊或会议录上的论文及其预印本、抽印本和变异本;作为书中一部分或独立成书的专著;缩微复制品和其他形式。 3 本标准全部或部分适用于其他科技文件,如年报、便览、备忘录等,也适用于技术档案。 2 定义 1 科学技术报告 科学技术报告是描述一项科学技术研究的结果或进展或一项技术研制试验和评价的结果;或是论述某项科学技术问题的现状和发展的文件。 科学技术报告是为了呈送科学技术工作主管机构或科学基金会等组织或主持研究的人等。科学技术报告中一般应该提供系统的或按工作进程的充分信息,可以包括正反两方面的结果和经验,以便有关人员和读者判断和评价,以及对报告中的结论和建议提出修正意见。 2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 学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较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硕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沦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成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博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 3 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学术论文应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其内容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重复、模仿、抄袭前人的工作。 3 编写要求 报告、论文的中文稿必须用白色稿纸单面缮写或打字;外文稿必须用打字。可以用不褪色的复制本。 报告、论文宜用 A4(210 mm×297 mm)标准大小的白纸,应便于阅读、复制和拍摄缩微制品。报告、论文在书写、扫字或印刷时,要求纸的四周留足空白边缘,以便装订、复制和读者批注。每一面的上方(天头)和左侧(订口)应分别留边25 mm以上,下方(地脚)和右侧(切口)应分别留边20 mm以上。 4 编写格式 1 报告、论文章、条的编号参照国家标准GB1《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第8章“标准条文的编排”的有关规定,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 2 报告、论文的构成(略) 5 前置部分 1 封面 1 封面是报告、论文的外表面,提供应有的信息,并起保护作用。 封面不是必不可少的。学术论文如作为期刊、书或其他出版物的一部分,无需封面; 如作为预印本、抽印本等单行本时,可以有封面。 2 封面上可包括下列内容: 分类号 在左上角注明分类号,便于信息交换和处理。一般应注明《中国图书资料类法》的类号,同时应尽可能注明《国际十进分类法UDC》的类号。 本单位编号 一般标注在右上角。学术论文无必要。 密级视报告、论文的内容,按国家规定的保密条例,在右上角注明密级。如系公开发行,不注密级。 题名和副题名或分册题名 用大号字标注于明显地位。 卷、分册、篇的序号和名称 如系全一册,无需此项。 版本 如草案、初稿、修订版、…等。如系初版,无需此项。 责任者姓名 责任者包括报告、论文的作者、学位论文的导师、评阅人、答辩委员会主席、以及学位授予单位等。必要时可注明个人责任者的职务、职称、学位、所在单位名称及地址;如责任者系单位、团体或小组,应写明全称和地址。 在封面和题名页上,或学术论文的正文前署名的个人作者,只限于那些对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订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作出主要贡献、以及参加撰写论文并能对内容负责的人,按其贡献大小排列名次。至于参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按研究计划分工负责具体小项的工作者、某一项测试的承担者,以及接受委托进行分析检验和观察的辅助人员等,均不列入。这些人可以作为参加工作的人员一一列入致谢部分,或排于脚注。 如责任者姓名有必要附注汉语拼音时,必须遵照国家规定,即姓在名前,名连成一词,不加连字符,不缩写。 申请学位级别 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所规定的名称进行标注。 专业名称 系指学位论文作者主修专业的名称。 工作完成日期 包括报告、论文提交日期,学位论文的答辩日期,学位的授予日期,出版部门收到日期(必要时)。 出版项 出版地及出版者名称,出版年、月、日(必要时)。 3 报告和论文的封面格式参见附录 A。 2 封二 报告的封二可标注送发方式,包括免费赠送或价购,以及送发单位和个人;版权规定;其他应注明事项。 3 题名页 题名页是对报告、论文进行著录的依据。 学术论文无需题名页。 题名页置于封二和衬页之后,成为另页的石页。 报告、论文如分装两册以上,每一分册均应各有其题名页。在题名页上注明分册名称和序号。 题名页除1规定封面应有的内容并取得一致外,还应包括下列各项: 单位名称和地址,在封面上未列出的责任者职务、职称、学位、单位名称和地址,参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姓名。 4 变异本 报告、论文有时适应莱种需要,除正式的全文正本以外,要求有某种变异本,如:节本、摘录本、为送请评审用的详细摘要本、为摘取所需内容的改写本等。 变异本的封面上必须标明“节本、摘录本或改写本”字样,其余应注明项目,参见1的规定执行。 5 题名 1 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报告、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题名所用每一词语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 题名应该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字。 报告、论文用作国际交流,应有外文(多用英文)题名。外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10个实词。 2 下列情况可以有副题名: 题名语意末尽,用副题名补充说明报告论文中的特定内容; 报告、论文分册出版,或足一系列工作分几篇报道,或是分阶段的研究结果,各用不同副题名区别其特定内容; 其他有必要用副题名作为引伸或说明者。 3 题名在整本报告、论文中不同地方出现时,应完全相同,但眉题可以节略。 6 序或前言 序并非必要。报告、论文的序,一般是作者或他人对本篇基本特征的简介,如说明研究工作缘起、背景、它旨、目的、意义、编写体例,以及资助、支持、协作经过等;也可以评述和对相关问题研究阐发。这些内容也可以在正文引言中说明。 7 摘要 1 摘要是报告、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 2 报告、论文一般均应有摘要,为了国际交流,还应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 3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报告、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中有数据、有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可以引用,可以用于工艺推广。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报告、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给沦。 4 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200~3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如遇特殊需要字数可以略多。 5 除了实在无变通办法可用以外,摘要中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6 报告、论文的摘要可以用另页置于题名页之后,学术论文的摘要一般置于题名和作者之后、正文之前。 7 学位论文为了评审,学术论文为了参加学术会议,可按要求写成变异本式的摘要,不受字数规定的限制。 8 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报告、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 每篇报告、论文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以显著的字符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如有可能,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为了国际交流,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 9 目次页 长篇报告、论文可以有目次页,短文无需目次页。 目次页由报告、论文的篇、章、条、附录、题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另页排在序之后。 整套报告、论文分卷编制时,每一分卷均应有全部报告、论文内容的目次页。 10 插图和附表清单报告、论文中如图表较多,可以分别列出清单置于目次页之后。图的清单应有序号、图题和页码。表的清单应有序号、表题和页码。 11 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计量单位、名词、术语等的注释表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计量单位、名词、术语等的注释说明汇集表,应置于图表清单之后。 6 主体部分 1 格式 主体部分的编写格式可由作者自定,但一般由引言(或绪论)开始,以结论或讨论结双。 主体部分必须由另页右页开始。每一篇(或部分)必须另页起。如报告、论文印成书刊等出版物,则按书刊编排格式的规定。 全部报告、论文的每一章、条的格式和版面安排,要求划一,层次清楚。 2 序号 1 如报告、论文在一个总题下装为两卷(或分册)以上,或分为两篇(或部分)以上,各卷或篇应有序号。可以写成:第一卷、第二分册;第一篇、第二部分等。用外文撰写的报告、论文,其卷(分册)和篇(部分)的序号,用罗马数字编码。 2 报告、论文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续编排序号。序号可以就全篇报告、论文统一按出现先后顺序编码,对长篇报告、论文也可以分章依序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以分别为:图 l、图1;表2、表2;附注 l);文献[4];式(5)、式(5)等。 3 报告、论文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码。页码由书写、打字或印刷的首页开始,作为第l页,并为有页另页。封面、封二、封三和封底不编入页码。可以将题名页、序、目次页等前置部分单独编排页码。页码必须标注在每页的相同位置,便于识别。 力求不出空白页,如有,仍应以有页作为单页页码。 如在一个总题下装成两册以上,应连续编页码。如各册有其副题名,则可分别独立编页码。 4 报告、论文的附录依序用大写正体A,B,C,……编序号,如:附录 A。 附录中的图、表、式、参考文献等另行编序号,与正文分开,也一律用阿拉伯数字编码,但在数码前冠以附录序码,如:图 A1;表B2;式(B3);文献〔A5〕等。 3 引言(或绪论) 引言(或绪论)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一般教科书中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 比较短的论文可以只用小段文字起着引言的效用。 学位论文为了需要反映出作者确已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开阔的科学视野,对研究方案作了充分论证,因此,有关历史回顾和前人工作的综合评述,以及理论分析等,可以单独成章,用足够的文字叙述。 4 正文 报告、论文的正文是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可以包括:调查对象、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 由于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方式等有很大的差异,对正文内容不能作统一的规定。但是,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图包括曲线图、构造图、示意图、图解、框图、流程图、记录图、布置图、地图、照片、图版等。 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 图应编排序号(见2)。 每一图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图号置于图下。必要时,应将图上的符号、标记、代码,以及实验条件等,用最简练的文字,横排于图题下方,作为图例说明。 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此三者只有在不必要标明(如无量纲等)的情况下方可省略。坐标上标注的量的符号和缩略词必须与正文中一致。 照片图要求主题和主要显示部分的轮廓鲜明,便于制版。如用放大缩小的复制品,必须清晰,反差适中。照片上应该有表示目的物尺寸的标度。 2 表 表的编排,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读,数据依序竖排。表应有自明性。 表应编排序号(见2)。 每一表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表号置于表上。必要时应将表中的符号、标记、代码,以及需要说明事项,以最简练的文字,横排于表题下,作为表注,也可以附注于表下。 附注序号的编排,见2。表内附注的序号宜用小号阿拉伯数字并加圆括号置于被标注对象的右上角,如:×××1),不宜用星号“*”,以免与数学上共轭和物质转移的符号相混。 表的各栏均应标明“量或测试项目、标准规定符号、单位”。只有在无必要标注的情况下方可省略。表中的缩略调和符号,必须与正文中一致。 表内同一栏的数字必须上下对齐。表内不宜用“同上”、“同左”、“,,”和类似词,一律填入具体数字或文字。表内“空白”代表未测或无此项,“-”或“…”(因“-”可能与代表阴性反应相混)代表未发现,“0”代表实测结果确为零。 如数据已绘成曲线图,可不再列表。 3 数学、物理和化学式 正文中的公式、算式或方程式等应编排序号(见2),序号标注于该式所在行(当有续行时,应标注于最后一行)的最右边。 较长的式,另行居中横排。如式必须转行时,只能在+,-,×,÷,<,>处转行。上下式尽可能在等号“=”处对齐。 示例1:---------------------------(1) 示例2: ----------------------------------(2) 示例3: -------------------------------(3) 小数点用“”表示。大于999的整数和多于三位数的小数,一律用半个阿拉伯数字符的小间隔分开,不用千位撇。对于纯小数应将0列于小数点之前。 示例:应该写成94 023 567; 314 325不应写成94,023,567; 314,325应注意区别各种字符,如:拉丁文、希腊文、俄文、德文花体、草体;罗马数字和阿拉伯数字;字符的正斜体、黑白体、大小写、上下角标(特别是多层次,如“三踏步”)、上下偏差等。 示例:I,l,l,i;C,c;K,k,κ;0,o,(°);S,s,5;Z,z,2;B;β;W,w,ω。 4 计量单位 报告、论文必须采用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中位》,并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执行。使用各种量、单位和符号,必须遵循附录 B所列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书写方式一律采用国际通用符号。 5 符号和缩略词 符号和缩略词应遵照国家标准(见附录B)的有关规定执行。如无标准可循,可采纳中学科或本专业的权威性机构或学术固体所公布的规定;也可以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编印的各学科词汇的用词。如不得不引用某些不是公知公用的、且又不易为同行读者所理解的、或系作者自定的符号、记号、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等时,均应在第一次出现时一一加以说明,给以明确的定义。 5 结论 报告、论文的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 如果不可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 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仪器设备改进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6 致谢 可以在正文后对下列方面致谢: 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工作的奖学金基金、合同单位、资助或支持的企业、组织成个人; 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 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 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 其他应感谢的组织或个人。 7 参考文献表 按照 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规定执行。 7 附录 附录是作为报告、论文主体的补充项日,并不是必需的。 1 下列内容可以作为附录编于报告、论文后,也可以另编成册。 为了整篇报告、论文材料的完整,但编入正文又有损于编排的条理和逻辑性,这一类材料包括比正文更为详尽的信息、研究方法和技术更深入的叙述,建议可以阅读的参考文献题录,对了解正文内容有用的补充信息等; 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便于编入正文的材料; 不便于编入正文的罕见珍贵资料; 对一般读者并非必要阅读,但对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注释、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件等。 2 附录与正文连续编页码。每一附录的各种序号的编排见2和4。 3 每一附录均另页起。如报告、论文分装几册。凡属于某一册的附录应置于备该册正文之后。 8 结尾部分(必要时) 为了将报告、论文迅速存储入电子计算机,可以提供有关的输入数据。 可以编排分类索引、著者索引、关键词索引等。 封三和封底(包括版权页)。 附 录 A 封面示例 (参考件) 附 录 B 相 关 标 准 (补充件) B1 GB 1434-78 物理量符号 B2 GB 3100-82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 B3 GB 3101-82 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 B4 GB1-82 空间和时间的量和单位。 B5 GB 2-82 周期及其有关现象的量和单位。 B6 GB 3-82 力学的量和单位。 B7 GB 4-82 热学的量和单位。 B8 GB 5-82 电学和磁学的量和单位。 B9 GB 6-82 光及有关电磁辐射的量和单位。 B10 GB 7-82 声学的量和单位。 B11 GB 8-82 物理化学和分子物理学的量和单位。 B12 GB 9-82 原子物理学和核物理学的量和单位。 B13 GB 10-82 核反应和电离辐射的量和单位。 B14 GB 11-82 物理科学和技术中使用的数学符号。 B15 GB 12-82 无量纲参数。 B16 GB 13-82 固体物理学的量和单位。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七分委员会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谭丙煜。

(一)基本要求来稿要求题材新颖、内容真实、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可靠、文句通顺。文章一般不超过5000字。投稿请寄1份打印稿,同时推荐大家通过电子邮件形式投稿。(二)文题文题要准确简明地反映文章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题下。(三)作者与单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第一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年龄、性别、民族、学历、职称、职务;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四)摘要和关键词所有论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一般3~6个。(五)标题层次一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二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三级标题用“”来标识,四级标题用“(1)、(2)”来标识。一般不宜超过4层。标题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级标题末尾均不加标点。(六)计量单位、数字、符号文稿必须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符号。(七)参考文献限为作者亲自阅读、公开发表过的文献,只选主要的列入,采用顺序编码制着录,按其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列于文末,并依次将各编号外加方括号置于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书写格式为:作者。文题。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页。网上参考材料序号。作者。文题网址(至子--栏目)。上传年月。

下面是论文的一般格式,仅供参考: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论文题目下附署名,在一行中要与标题对应而居中。题目用黑体三号字,加黑居中。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采用目录索引方式。页码从一级标题宋体四号字,二、三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字。3、内容摘要:它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仿宋小四号字,5倍行距;“摘要”四号宋体。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仿宋小四号字,5倍行距;“关键词”四号宋体。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提出问题-论点;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结论。正文一级标题:宋体四号字加黑居左;正文二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字加黑居左缩两格;正文三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字居左缩两格;正文其余文字小四号,统一采用5倍行间距编排。图:毕业设计中的每幅图都应有图题,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用五号宋体。图号按部分编排,如“图2-3”表示第2部分第3张插图,图号与图名之间空一格排写,图题居中置于图下。表:每个表格应有自已的表题和表序,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用五号宋体,表序写在表题左方不加标点,空一格接写表题,表题末尾不加标点。表格应逐章编序,如“表4-2”表示第4部分的第2张表。表格允许下页接写,接写时表题省略,表头应重复书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6、参考文献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宋体五号字,5倍行距;“参考文献”四号宋体加粗居左。中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举例:[1] 王谦.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12):26 - [2] 高丽萍, 马克和税法 [M] 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36–[3] 刘辉 会计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大会论文集 [C]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31–[4] 王亚周会计诚信教育 [N]中国财经报, 2006 –12 - 17(7)[5] 梅研,杨华,孙晓媛 新会计准则对比研究 [EB/OL] , 2007–08–16/2007–10–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投稿格式怎么写

刊名: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主办: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周期: 月刊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0-6915CN: 42-1397/O3邮发代号: 38-315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创刊时间:1982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09)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EI 工程索引(美)(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投稿邮箱: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主要栏目:研究进展与工程实录、讨论、书评、博士学位论文摘要、动态。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论文排版格式怎么写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提出-论点; 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这些细点 你研究把握好就行了,文章摘自:脚印论文网。

先页面设置,确认好纸张方向和纸张大小,然后选择段落组中,将行间距设置,全选论文后,将文字改成想要的字体和字号。最后设置封面和正文,在大纲视图下,设置好标题级别,在引用下设置目录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论文格式

[1] 赵明华 桥梁桩基稳定计算长度[J]工程力学,1987,2(1):94-[2] 赵明华 桥梁桩基的屈曲分析和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1990,12(4):47-[3] 赵明华,王季柏基桩计入摩阻力的屈曲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1996,5(3): 87-90[4] 吴 鸣,赵明华大变形条件下桩土共同工作及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1,7(4):436-[5] 赵明华, 吴鸣 轴、横向荷载下桥梁基桩的受力分析及试验研究[J] 中国公路学报,2002,15(1):50-54[6] 赵明华,曹文贵,刘齐建,等 按桩顶沉降控制嵌岩桩竖向承载力的方法[J] 岩土工程学报,2004,26(1):67-71[7] 赵明华,杨明辉,曹文贵,陈昌富 确定嵌岩灌注桩竖向承载力的荷载传递法[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8):1398-1402[8] 赵明华,邹新军,罗松南,邹银生 横向受荷桩桩侧土体位移应力分布弹性解[J] 岩土工程学报,2004,26(6):767-771[9] 赵明华,邹新军,邹银生,郭玉荣 倾斜荷载下基桩的改进有限元-有限层分析方法[J] 工程力学,2004,21(3):129-133[10] 赵明华,曹文贵,何鹏祥,杨明辉 岩溶及采空区桥梁桩基桩端岩层安全厚度研究[J] 岩土力学,2004,25(1):64-68[11] 赵明华,程晔,曹文贵 桥梁基桩桩端溶洞顶板稳定性的模糊分析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8):1376-1383[12] 赵明华,贺炜,曹文贵 基桩负摩阻力计算方法初探[J] 岩土力学,2004,25(9):1442-1446[13] 赵明华,刘晓明,苏永华 含崩解软岩红层材料路用工程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2005,27(6):667-672[14] 赵明华,刘煜,曹文贵 软土路基沉降变权重组合S型曲线预测方法研究[J] 岩土力学,2005,26(9):1443-1447[15] 赵明华,张玲,杨明辉 基于剪切位移法的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J] 岩土工程学报,2005,27(9):994-998[16] 赵明华,邹丹,邹新军 基于荷载传递法的高承台桩基沉降计算方法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3):2310-2314[17] 赵明华,邹新军,刘光栋 基于m法的高承台嵌岩灌注桩初始后屈曲性状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22):4115-4119[18] 赵明华,邹新军,罗松南 水平荷载下桩侧土体位移分布的弹性解及其工程应用[J] 土木工程学报,2005,38(10):108-112[19] 吴鸣,赵明华,邹银生 层状地基中轴、横向荷载下桥梁基桩的水平动力反应[J] 土木工程学报,2005,38(12):88-93[20] 赵明华,李微哲,单远铭 DX桩抗拔承载机理及设计计算方法研究[J] 岩土力学,2006,27(2) :199-[21] 赵明华,刘齐建,曹喜仁,等 按桩顶沉降量控制超长灌注桩竖向承载力研究[J] 工程力学, 2006,23(2):92-[22] 赵明华,肖燕,陈昌富,等 考虑土体蠕变特性的桥台软基变形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06,19:(2)56-[23] 陈艳平,赵明华,陈昌富,等 土工格室碎石垫层-碎石桩复合地基相似模型试验[J] 中国公路学报, 2006,19(1):17-[24] 赵明华,邹丹,邹新军 群桩沉降计算的荷载传递法[J]工程力学,2006,23(7):119-[25] 赵明华,李微哲,曹文贵 复杂荷载及边界条件下基桩有限杆单元方法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2006,28(9):1059-[26] 赵明华,曾广冼,刘勇 高填石路堤动力响应的室内模型试验及弹塑性有限元分析[J] 岩土力学,2006,27(10Z):988-[27] 赵明华,刘建华,杨明辉 倾斜荷载下高陡边坡桥梁基桩内力计算[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25(11):2352-[28] 赵明华,贺炜,邹新军 基桩后屈曲的摄动分析方法[J] 工程力学,2006,23(12):112-[29] 赵明华,刘建华,段少华 考虑基桩差异性及桩土共同作用的桩基承台梁的内力分析[J] 岩土力学, 2006,27(12):2149-[30] Zhao Minghua, Zhang Ling, Yang M Settlement calculation for long-short composite piled raft foundation[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6,13(6):749-754[31] 赵明华,李微哲,杨明辉,等 成层地基中倾斜偏心荷载下基桩位移特性室内模型试验[J] 土木工程学报, 2006,39(12): 95-99[32] 赵明华,李微哲,杨明辉,等 成层地基中倾斜偏心荷载下单桩计算分析[J] 岩土力学, 2007, 8(4): 670-674[33] Ming-hua Zhao, Xin-Jun Zou, Patrick XWZ Disinteg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ed Sandstone and Its Filling Methods for Highway Roadbed and Embankment[J] 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 ASCE, 2007, 19(5): 404-[34] 赵明华,邬龙刚,刘建华 基于p-y曲线法的承重阻滑桩内力及位移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26(6):1220-[35] 赵明华,汪优,黄靓 水平受荷桩的非线性无网格法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07, 29(6): 907-912[36] 赵明华,刘小平,彭文祥 水膜理论在非饱和土中吸力的应用研究[J] 岩土力学,2007,28(7):1323-[37] ZHAO Ming-hua, JIANG Chong, CAO Wen-gui, LIU Jian- Catastrophic model for stability analysis of high pile-column bridge pier[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7,14(5): 725-[38] 赵明华,蒋冲,曹文贵 岩溶区嵌岩桩承载力及其下伏溶洞顶板安全厚度的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07,29(11): 1618-[39] ZHAO Ming-hua, HE WEI ,WANG Hong- Perturbation analysis on post-bucking behavior of pile[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7,14(6): 853-[40] 赵明华,曾昭宇,苏永华 改进响应面法及其在倾斜荷载桩可靠度分析中的应用[J] 岩土力学, 2007,28(12): 2539-[41] ZHAO Ming-hua, LIU Dun-ping, ZHANG Ling, JIANG C 3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n pile-soil interaction of passive pile group[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8, 15(1): 75-[42] 赵明华,蒋冲,曹文贵 高桥墩-桩基结构体系屈曲的突变理论分析[J] 中国公路学报,2008,21(2): 49-[43] 赵明华,刘思思 多层地基单桩负摩阻力的数值模拟计算[J] 岩土工程学报,2008,30(3): 336-[44] 赵明华,邬龙刚,刘建华 考虑P-D效应的承重阻滑桩有限差分解[J] 工程力学,2008,25(3): 102-[45] 赵明华,蒋冲,曹文贵 基于区间理论的挡土墙稳定性非概率可靠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08,30(4): 467-[46] 赵明华,李微哲,单远铭,等 成层地基中倾斜荷载桩改进有限杆单元法研究[J] 工程力学, 2008,25(5): 079-[47] ZHAO Ming-hua, LIU Jian-hua, LIU Dai-quan, WANG Y Force analysis of pile foundation in rock slope base on upper-bound theorem of limit[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8, 15(3): 404-[48] 赵明华,张 玲,马缤辉 基于文克儿假定的土工格室加筋体受力分析[J] 水利学报,2008,39(6):697-[49] 赵明华,龙照,邹新军 基于剪胀效应的桩底嵌岩锚杆荷载传递分析法[J] 岩土力学,2008,29(7):1938-1942[50] 赵明华,刘敦平,邹新军 横向荷载下桩-土相互作用的无网格分析[J] 岩土力学,2008,29(9):2476-[51] 赵明华,龙照,邹新军 路基沉降预测的Usher模型应用研究[J] 岩土力学,2008,29(11):2973-[52] 赵明华,雷勇,刘晓明 基于桩-岩结构面特性的嵌岩桩荷载传递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28(1):103-110[53] 赵明华,张玲,邹新军,等 土工格室+碎石桩双向增强复合地基研究进展[J] 中国公路学报, 2009,22(1):1-[54] 赵明华,刘敦平,张玲 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J] 工程力学, 2009,26(2):176-[55] 赵明华,蒋冲,曹文贵 对“岩溶区嵌岩桩承载力及其下伏溶洞顶板安全厚度的研究”讨论的答复[J] 岩土工程学报, 2009,31(2):[56] Ling Zhang, Minghua Zhao, XiaoweiZou, Heng Z Deformation analysis of geocell reinforcement using Winkler model[J]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2009, 36:977-[57] 赵明华,张玲,马缤辉,等 考虑水平摩阻力的Winkler地基有限长梁非线性受力分析[J] 土木工程学报,2009,42(7):106-[58] 赵明华,张玲,马缤辉,等 考虑水平摩阻力的弹性地基梁非线性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09,31(7):985-[59] 赵明华,邓岳保,杨明辉 路堤荷载作用下碎石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及实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09,30(9):650-[60] 赵明华,马缤辉,张 玲 考虑水平摩阻力的弹性地基有限长梁分步计算方法[J] 工程力学, 2009,26(9):16-[61] 赵明华,刘小平,黄立葵 降雨作用下的路基裂隙渗流分析[J] 岩土力学,2009,30(10):3122-[62] 赵明华,张玲,曹文贵,等 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的土工格室加筋体变形分析[J] 岩土力学,2009,30(12): 3695-[63] MH Zhao, WHe and QSL Post-buckling analysis of piles by perturbation method[J]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 2010,35(2):191-203[64] 赵明华, 刘敦平, 张 玲 考虑桩体固结变形的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固结解析计算[J] 岩土力学, 2010,31(2): 483-[65] 赵明华,何腊平,张 玲 基于荷载传递法的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J] 岩土力学,2010,31(3) :839-844[66] 赵明华,张 玲,马缤辉,等 考虑水平摩阻力效应的土工格式加筋体受力分析[J] 工程力学, 31(4) :1078-1091[67] 赵明华,廖彬彬,刘思思 基于拱效应的边坡抗滑桩桩间距计算[J] 岩土力学, 2010, 31(4):1211-1216[68] 赵明华,刘思思,杨明辉 基于能量法的软土地基中基桩负摩阻力计算方法[J] 水利学报, 2010, 41( 5): 581-587[69] Ling Zhang, Minghua Zhao, Caijun Shi, Heng Z Bearing capacity of geocell reinforcement in embankment engineering[J] 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 2010, 28(5): 475-482[70] Ling Zhang, Minghua Z Analysis of geocell-reinforced mattress with consideration of horizontal–vertical coupling[J]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 2010, 37(5): 748-753

  • 索引序列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论文格式怎么写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论文格式怎么写的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投稿格式怎么写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论文排版格式怎么写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论文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