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地震期刊级别排名

中国地震期刊级别排名

发布时间:

中国地震期刊级别排名

现规定的地震最高级别分为12级,分别是:中国地震烈度表  1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2度:微有感-个特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3度:少有感-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4度:多有感-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5度:惊醒-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6度:惊慌-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7度:房屋损坏-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8度:建筑物破坏-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9度:建筑物普遍破坏-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10度:建筑物普遍摧毁-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11度:毁灭-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12度:山川易景-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希望能为你解决

1、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2、M≥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3、M≥3级,小于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4、M≥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如9·7彝良地震)。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5、M≥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如8·3鲁甸地震,2·6高雄地震)。6、M≥7级,小于8级的称为大地震(如8九寨沟地震,4·14玉树地震,20雅安地震,18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地震)。7、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如5·12汶川地震,3·11日本地震)。区分: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响和破坏大体如下:Ⅰ度; 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Ⅱ度; 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Ⅲ度; 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Ⅳ度; 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Ⅴ度; 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Ⅵ度; 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Ⅶ度; 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Ⅷ度; 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Ⅸ度; 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Ⅹ度; 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Ⅺ度; 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ⅩⅡ度; 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扩展资料:根据发生的位置分类1、板缘地震(板块边界地震):发生在板块边界上的地震,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绝大多数地震属于此类。2、板内地震:发生在板块内部的地震,如欧亚大陆内部(包括中国)的地震多属此类。3、板内地震除与板块运动有关,还要受局部地质环境的影响,其发震的原因与规律比板缘地震更复杂。4、火山地震:是由火山爆发时所引起的能量冲击,而产生的地壳振动。根据震动性质不同分类1、天然地震:指自然界发生的地震现象;2、人工地震:由爆破、核试验等人为因素引起的地面震动;3、脉动:由于大气活动、海浪冲击等原因引起的地球表层的经常性微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震等级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是根据地震时 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我国使用的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震级”。各国和各地区的地震分级标准不尽相同。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 ◢大于、等于3级,小于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 ◢大于、等于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 ◢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 ◢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 ◢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最大的地震为9级,是1960年发生在南美洲的智利地震。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 ◢小于三度:人无感受,只有仪器能记录到; ◢三度:夜深人静时人有感受; ◢四—五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 ◢六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六—七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九—十度:房倒屋塌,地面破坏严重; ◢十—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

这是最近100年的地震排名,资料有点老,但是至少前几位还是正确的1960年5月22日智利大地震,里氏5级。 1964年3月28日美国阿拉斯加州威廉王子湾地震,里氏2级。 1957年3月9日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德烈亚诺夫群岛地震,里氏1级。 4(并列)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大地震,里氏0级。 1952年11月4日苏联堪察加半岛大地震,里氏0级。 1906年1月31日厄瓜多尔沿岸附近海域地震,里氏8级。 1965年2月4日美国阿拉斯加州拉特岛地震,里氏7级。 (注:印尼2005年也发生7级地震) 1950年8月8日中国西藏地震,里氏6级。 9(并列)1923年2月3日苏联堪察加半岛地震,里氏5级。 1938年2月1日印尼班达海地震,里氏5级。 1963年10月13日千岛地震,里氏5级。

中国地震期刊级别

常见的:地球物理学报、地球物理学进展、物探与化探、煤田地质与勘探、中国地震等地震类、石油物探、一些学报的自然科学版(石油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矿大等等较多)、物探化探计算技术物探化探计算技术最容易发表,物探与化探、煤田地质与勘探次之。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中国地震》目前主办单位是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见《中国地震》官网,我们国家目前有规定,政府机构不能做为期刊的主办单位。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中国科技引文统计源期刊等,被多家国内检索机构收录。现为中国地震局核心期刊

中国地震期刊级别划分

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一、二、三、四级的划分,是根据①房屋所在地区的设防烈度;②结构型式;③房屋的高度。见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2及附注。另外,还要遵照房屋的设防类别相关规定。

地震灾害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级。⑴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30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占地震发生地省(区、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以上的地震灾害。 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0级以上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0级以上地震,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⑵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0级以上、0级以下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0级以上、0级以下地震,初判为重大地震灾害。⑶较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10人以上、5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较重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0级以上、0级以下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0级以上、0级以下地震,初判为较大地震灾害。⑷一般地震灾害是指造成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0级以上、0级以下地震,初判为一般地震灾害。

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形成的原因是因为大陆板块的运动,板块的相互推挤会造成高山平原,轻者可以没有感觉,重者也会造成断层海啸火山爆发等等。地震也会影响生态,因为地震发生的同时,端看地震的大小也获多或少会改变当地的环境,像是海拔高度以及生物的栖息条件都会不同。地震其实也是地球一种能量的释放,适度的释放能量其实是好的,但我们不能预测能量的大小;当能量(巨大)一下子释放出来的时候,造成人们伤亡,毁坏房屋,不论是树木或者动物都会毁于一旦。 震度分级 地动加速度范围 人的感受 屋内情形 屋外情形 0 无感 8gal以下 人无感觉。 1 微震 8~5gal 人静止时可感觉微小摇晃。 2 轻震 5~0gal 大多数的人可感到摇晃,睡眠中的人有部分会醒来。 电灯等悬挂物有小摇晃。 静止的汽车轻轻摇晃,类似卡车经过,但历时很短。 3 弱震 8~25gal 几乎所有的人都感觉摇晃,有的人会有恐惧感。 房屋震动,碗盘门窗发出声音,悬挂物摇摆。 静止的汽车明显摇动,电线略有摇晃。 4 中震 25~80gal 有相当程度的恐惧感,部分的人会寻求躲避的地方,睡眠中的人几乎都会惊醒。 房屋摇动甚烈,底座不稳物品倾倒,较重家俱移动,可能有轻微灾害。 汽车驾驶人略微有感,电线明显摇晃,步行中的人也感到摇晃。 5 强震 80~250gal 大多数人会感到惊吓恐慌。 部分墙壁产生裂痕,重家俱可能翻倒。 汽车驾驶人明显感觉地震,有些牌坊烟囱倾倒。 6 烈震 250~400gal 摇晃剧烈以致站立困难。 部分建筑物受损,重家俱翻倒,门窗扭曲变形。 汽车驾驶人开车困难,出现喷沙喷泥现象。 7 剧震 400gal以上 摇晃剧烈以致无法依意志行动。 部分建筑物受损严重或倒塌,几乎所有家俱都大幅移位或摔落地面。 山崩地裂,铁轨弯曲,地下管线破坏。

中国地震期刊主编级别

是的 是北大核心期刊更详细的内容你可以去58论文网看看下,问问在线编辑了解下。

《中国地震》目前主办单位是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见《中国地震》官网,我们国家目前有规定,政府机构不能做为期刊的主办单位。

中国地震期刊级别分类

没毛病。这一类的就有这个期刊。

地震是指大地突然发生的震动。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天然地震主要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陨石冲击地震等。构造地震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受地球构造运动影响,发生破裂、错动,长期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引起地表的震动。构造地震发生的机会最多,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火山地震是指因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陷落地震是指由于巨大的岩溶洞穴或矿井突然塌陷引起的地震。陨石冲击地震是指巨大陨石降落时冲击地球表面引起的地震。人工地震是指因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大型水库蓄水、深井高压注水等引起的地震。人工地震一般强度较低,影响范围较小,破坏较轻。天然地震,特别是构造地震,突发性强,危害范围广,常常造成十分严重的损失。 地震除直接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破坏房屋及其他工程设施外,还常引起火灾、水灾、煤气和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和放射物扩散以及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从而进一步加重灾害损失。 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量度指标是震级。震级与地震释放出的能量多少相关,根据地震仪器的记录通过推算得出。以震级标度地震大小最初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C.F.Richter)于1935年研究加利福尼亚地方性地震时提出来的。规定以距震中100km处“标准地震仪”(或称“安德生地震仪”,周期0.8秒,放大倍数2800,阻尼系为0.8)所记录的水平向最大振幅(单振幅,以微米计)的常用对数为该地震的震级。后来,通过不断发展,根据远台及非标准地震仪记录的换算也可以用来确定震级。根据用来计算震级记录的震波类型,震级有面波震级(Ms)、体波震级(MB)、近震震级(ML),它们之间可以进行换算。 由于地壳的强度是有限的,所以积蓄能量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所以地震的震级是有一定限度的。目前用里克特方法测算的已知的最大震级为8.9级。1~8.9级地震的能量见表1。根据不同强度地震的破坏能力,按照震级的大小进—步划分为5个级别:①超微震:震级小于1的地震。该级别地震人们不能感觉,只有用仪器才能测出。②微震:震级大于1、小于3的地震。该级别地震人们也不能感觉,也只有用仪器才能测出。③小震:又称弱震,震级大于3、小于5的地震。该级别地震人们可以感觉,故有时也称有感地震,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④中震:也称强震,震级大于5、小于7的地震。该级别地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⑤大地震:震级7级和7级以上的地震。该级地震可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 地震活动引起一定范围的地面发生不同形式的运动,因此对人类造成破坏。不同地点地面运动的强度有很大差异,这除了受地震活动能量(震级)控制外,尚与震源深度、与震中的距离以及地震波传播的介质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正是由于这些条件的差异,使同一次地震事件在不同地区造成的破坏损失程度有很大不同。为了综合反映这种变化,采用地震烈度来标示这方面特征。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在地面产生的实际影响,即地震活动所造成的地面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地震烈度不是通过仪器测定的。而是根据人对地震感觉和地面及地面上的房屋、工程建筑、器具等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确定的。 表1 里氏震级与地震能量对照 震级 1 2 3 4 5 能量(J) 2×106 3×107 2×109 3×1010 2×1012 震级 6 7 8 9 能量(J) 3×1013 2×1015 3×1016 4×1018 目前世界上对地震烈度的划分很不一致。我国采用十二度表(表2)。 表2 地震烈度表 烈度 房屋 结构物 地表现象 其他现象 Ⅰ度 无损坏 无损坏 无 无感觉,仅仪器才能记录到地震发生 Ⅱ度 无损坏 无损坏 无 个别非常敏感的,且在完全静止中的人能感觉到 Ⅲ度 无损坏 无损坏 无 室内少数的完全静止中的人感觉到振动,如同载重车辆很快从旁驶过;细心的观察者注意到悬挂物轻微摇动 Ⅳ度 门窗和纸糊的顶棚有时轻微作响 无损坏 无 室内大多数人有感觉,室外少数人有感觉;少数人从梦中惊醒;悬挂物摇动,器皿中的液体轻微振荡,紧靠在一起的不稳定的器皿作响 Ⅴ度 门窗、地板、天花板和屋架木棒轻微作响。开着的门窗摇动,尘土落下。粉饰的灰粉散落,抹灰层上可能出现细小裂缝 无损坏 不流通的水池里激起不大的波浪 室内几乎所有人和室外大多数人有感觉,大多数人都从梦中惊醒;家畜不安;悬挂物明显摇摆,少量液体从装满的器皿中溢出,架上旋转不稳的器物翻倒或落下 Ⅵ度 Ⅰ类房屋许多损坏,少数破坏(非常坏的房、棚可能倾倒门 Ⅱ类房屋许多轻微损坏 砖石砌的牌坊、塔和院墙轻微损坏; 个别情况下,道路上湿土中或新填土中有细小裂缝 特别情况下,在潮湿、疏松的土里产生细小裂缝; 个别情况下,山区中偶有不大的滑坡、土石散落和陷穴 很多人从室内跑出,行动不稳。家畜从厩内跑出; 器皿中的液体剧烈动荡,架上的书籍和器皿等有时翻倒或坠落,轻的家具可能移动 Ⅶ度 Ⅰ类房屋大多损坏,许多破坏,少数倾倒; Ⅱ类房屋大多损坏,少数破坏; Ⅲ类房屋大多数轻微损坏,少数破坏 不很坚固的院墙少数破坏,可能有些倒塌,较坚固的院墙损坏; 不很坚固的城墙很多地方损坏,有些地方破坏,城墙少数倒塌,较坚固的城墙有些地方损坏; 牌坊、砖石砌的塔及工厂的烟囱可能损坏; 碑石和纪念物很多轻微损坏; 由于黄土崩滑,土窑洞的洞口遭受破坏; 个别情况下,道路上有小裂缝;路基陡坡和新筑道路土堤的斜坡上,偶有塌方 干土中有时产生裂缝,潮湿或疏松的土中裂缝较多、较大、少数情况下冒出夹泥沙的水; 个别情况下,发生陡坎滑坡。山区中有不大的滑坡和土石散落。土质松散的地区,可能发生崩滑。水泉的流量和地下水位可能发生变化 人从室内仓皇逃出,驾驶汽车的人也能感觉; 悬挂物强烈摇摆,有时损坏或坠落,轻家具移动,书籍、器皿和用具坠落 Ⅷ度 Ⅰ类房屋大多破坏,许多倾倒; Ⅱ类房屋许多破坏,少数倾倒; Ⅲ类房屋大多数损坏,少数破坏(可能有倾倒的) 不很坚固的院墙破坏,并有局部倒塌,较坚固的院墙局部破坏; 不很坚固的城墙很多地方破坏,有些地方崩塌,堞墙许我倒塌。较坚固的城墙有些地方破坏,砖、石堞墙少数倒塌; 牌坊许多损坏; 砖、石砌的塔及工厂烟囱遭受损坏;不很坚固者破坏、甚至倒塌; 不很稳定的碑石和纪念物移动或翻倒,较稳定的碑石和纪念物很多损坏、有些翻倒; 路堤、路堑和陡坡上有不大的塌方; 个别情况下,地下管道的接头处遭受破坏 地上裂缝宽达几厘米,土质疏松的山坡和潮湿的河滩上,裂缝宽度可达10厘米以上。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常有含泥沙水从裂缝或喷口里冒出; 在岩石破碎、土质疏松的地区,常发生相当大的土石散落、滑坡和山崩; 有时河流受阻,形成局部积水;有时井泉干涸或产生新泉 人很难站得住; 由于房屋破坏,人畜有伤亡; 家具移动,并有一部分翻倒 Ⅸ度 Ⅰ类房屋大多数倾倒; Ⅱ类房屋许多倾倒; Ⅲ类房屋许多破坏,少数倾倒 不很坚固的院墙大部倒塌。较坚固的院墙大部破坏,局部倒塌; 较坚固的城墙很多地方破坏,堞墙许多倒塌; 牌坊可能破坏; 砖、石砌的塔及工厂烟囱很多破坏,甚至倾倒; 较稳定的碑石和纪念物很多翻倒; 道路上有裂缝。有时路基毁坏。 个别情况下,铁轨局部弯曲; 有些地方地下管道破裂或损伤 地上裂缝很多,宽达10厘米以上,斜坡上或河岸边疏松的堆积层中,有时裂缝纵横宽度可达几十厘米,绵延很长; 很多滑坡和土石散落、山崩; 常有井泉干涸或新泉产生 家具倾倒并损坏; 房屋倒塌,造成人畜伤亡 Ⅹ度 Ⅲ类房屋许多倾倒 牌坊许多破坏,石砌的塔及工厂烟囱大都倒塌; 较稳定的碑石和纪念物大都翻倒;路基和土堤毁坏,道路变形,并有很多裂缝,铁孰局部弯曲; 地下管道破裂 地上裂缝宽几十厘米,个别情况下达1米以上。堆积层中的裂缝有时组成宽大的裂缝带,持续绵延可达几公里以上,个别情况下,岩石中有裂缝; 山区和岸边的悬崖崩塌,疏松的土大量崩滑,可阻塞扛河,形成相当规模的新湖泊; 河、池中发生击岸大浪 室内家具和用品大量损坏;房屋倒塌,造成人畜死伤。 Ⅺ度 房屋普遍毁坏 路基和土堤等大段毁坏,大段铁轨弯曲; 地下管道完全不能使用 地面形成许多宽大裂缝,有时从裂缝里冒出大量疏松的、浸透水的沉积物; 大规模的滑坡、裂缝和崩塌,地表产生大量垂直和水平断裂;地表水和地下水位剧烈变化 由于房屋倒塌,压死大量人畜,埋没许多财物 Ⅻ度 广大地区内房屋普遍毁坏 建筑设施普遍毁坏 广大地区内地形有剧烈的变化; 广大地区内地表水和地下水情况剧烈变化 由于江河湖海涌浪及山区内崩塌和土石散落的影响,人和动、植物遭到毁灭性破坏 注:(1)厉屋类型 I类:①简陋的棚舍;②土坯或毛石等砌筑的拱窑;③夯土墙或土坯、碎砖、毛石、卵石等砌墙,用树枝、草泥做顶,施工粗糙的房屋。 Ⅱ类:①夯土墙或用纸及灰浆砌筑的土坏、碎砖、毛石、卵石等墙,不有木柱的,或虽有细小木柱,但无正规木架的房屋;②老旧的木架的房屋。 Ⅲ类:①有木架的房屋(宫殿、庙宇、城楼、钟楼、鼓楼和质量较好的民房);②竹笆或灰板条外墙,有木架的房屋;③新式砖石房屋。 (2)建筑物的破坏程度 ①轻微损坏—粉饰的灰粉散落,抹灰层上有细小裂缝或小块剥落,偶有砖、瓦、土坯或灰浆碎块等坠落,不稳固的饰物滑动或损伤。 ②损坏—抹灰层上有裂缝,泥块脱落,砌体上有小裂缝,不同的砌体之间(如砖墙与土坯墙间)产生裂缝,个别砌体局部崩塌。木架偶有轻微拔榫。砌体的突出部分和民房烟囱的顶部扭转或损伤。 ③破坏—抹灰层大片崩落,砌体裂开大缝或破裂,并有个别部分倒塌。木架拔榫,柱脚移动。部分屋顶破坏,民房烟囱倒下。 ④倾倒—建筑物的全部或相当大部分的塘筑、楼板和房顶倒塌,有时屋顶移动。砌体严重变形或倒塌。木架严重倾斜,构件折断。 地震烈度虽然受多种因素影响,但主要受震级和震源深度控制,即一般情况下,震级越高,震源越浅,烈度越大。因此,多数浅源地震的震中烈度与震级可大致对应(表3)。 表3 地震震中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对照 震源深度(km) 震中烈度 震级 5 10 15 20 25 2 5 5 0 5 0 3 0 0 5 0 5 4 5 5 0 5 0 5 0 0 5 0 5 6 5 5 0 5 0 7 0 0 5 0 5 8 0 5 0 5 0

期刊可以分为非正式期刊和正式期刊两种。正式期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与国家科委在商定的数额内审批,并编入“国内统一刊号”,办刊申请比较严格,要有一定的办刊实力,正式期刊有独立的办刊能力。

主办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主 任: 宋胜合地 址: 北京市166信箱邮政编码: 100036国内刊号: CN 11-1893/P国外刊号: Q-1144 ISSN 1000-3274邮发代号: 2-820

  • 索引序列
  • 中国地震期刊级别排名
  • 中国地震期刊级别
  • 中国地震期刊级别划分
  • 中国地震期刊主编级别
  • 中国地震期刊级别分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