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政治经济学期刊1950

政治经济学期刊1950

发布时间:

政治经济学期刊1950

找本经济学书看吧,上面很多理论和例子结合

1950年生于杭州。1964-1967年 清华附中 。1967-1976年黑龙江绥滨农场(一度改编为建设兵团)。1976-1979年待业青年,自学物理、哲学、工程、经济学等。1979-1982年清华机械工程系研究生(该系第一个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生、全校唯一没有本科学位的研究生)。1982-1984年社科院数量与技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参与改革辩论。1984-哈佛经济系访问学者后转为博士生。他发表的几十篇论文,见诸顶级经济学学术期刊,包括《经济学文献期刊JEL》、《政治经济学期刊JPE》、《美国经济学评论AER》、《经济研究评论REStu》、《美国法与经济学评论ALER》、《欧洲经济学评论EER》等。被主要国际、国内机构及学术、政策会议邀请做主旨演讲或特邀报告,其中包括国际经济计量学会大会(Econometric Society World Congress),世界经济学会大会(International Econometric Association World Congress)、美国经济学(AEA)会年度大会、欧洲经济学(EEA)会年度大会、第五届诺贝尔经济论坛(The 5 Nobel Symposium in Economics);中欧倡议国组织峰会经济论坛(the 7 CEI Summit Economic Forum),联合国开发署、联合国大学与世界发展经济学研究所、欧洲开发银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银行、英国财政部、以色列中央银行、芬兰中央银行等。

John Maynard Keynes

提的什么问??

政治经济学期刊

楼上的比较牛逼经济类的东西还是多看英文的 感觉 中国的那些材料政治倾向太厉害个人比较推荐FT中文网 和 economist

学术的:The Journal of Economics Perspective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American Economy Review大众的:Economists

社会科学前沿、金融,rccse中文oa核心

金融领域是Journal of Financ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Review of Financial Economics

政治经济学评论期刊2020政治经济学报告

我也纠结中~

原创性的经济学学术论文、调研报告、学术介绍、综述以及书评等。

国内政治经济学期刊

楼上的比较牛逼经济类的东西还是多看英文的 感觉 中国的那些材料政治倾向太厉害个人比较推荐FT中文网 和 economist

第一财经周刊, 中国证券日报 ,中国金融时报, 财新周刊

宏观经济分析

政治经济学期刊官网

这是什么意思的话,记得吗?这应该是一个句子或一段话的意思吧,我就是听起来的话像是这样的。

楼上的比较牛逼经济类的东西还是多看英文的 感觉 中国的那些材料政治倾向太厉害个人比较推荐FT中文网 和 economist

新兴古典经济学(超边际分析)的形成与简介中经网论坛部 范金为了对经济增长寻找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多少代经济学家为之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致于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Lucas(1988)曾风趣地指出:"一旦你开始考虑它们,就很难再考虑其它事情了。"从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到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200余年的历史。但Barro和Sala -I-Martin(1991)的研究显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些研究结论不符合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现实。这一事实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经济增长率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的经济增长含义,显然是矛盾的。尽管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家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认识到模型的这一缺陷,并以假定外生的技术进步来弥补,但其增长模型并不能解释经济的长期增长和穷国越穷、富国越富的现实。Cass(1965)和Koopmans(1965)将Ramsey(1928)的消费者最优化分析引入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从而提供了内生决定的储蓄率。这一扩展允许更丰富的转型动态(Transitional Dynamics),同时保持条件趋同的假设。然而,储蓄率内生化并没有消除长期人均产出增长率对外生技术进步的依赖。他们和Uzawa (1965)的研究完善了Ramsey经济增长模型,完成了基本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但由于缺乏与实际经济的联系,在70年代早期,即理性预期革命和石油危机的前夕,增长理论已不再是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宏观经济学家集中于短期波动的研究,主要贡献包括理性预期与商业周期模型相结合,改善政策评价的方法以及将全面均衡分析(CGE)应用于实际商业循环理论。经过近20年沉寂后,一些经济学家开始用新的经济增长理论来解释人均收入在不同国家及不同时期的巨大差别。收益递增、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技术扩散、干中学和外部性的论题成为新增长理论研究的中心。许多国家关于经济增长的大量统计数据的可获性,使经济增长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相互促进、不断更新、充满活力,吸引了不同领域经济学家的广泛兴趣。以Romer(1986)和 Lucas(1988)的著作为开端,8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出现了新的高潮。这一阶段被称为新经济增长理论阶段。这些研究的动力是,认识到长期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是极为重要的。最近的贡献的特征为以研究内生技术进步为主要特征。Romer(1086),Lucas(1988)和Rebelo (1991)的研究,是建立在Arrow(1962), Sheshinski(1967)和Uzawa(1965)的研究工作基础上,他们仍没有真正地引入技术转变的理论。将研究和开发(R&D)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结合进增长理论框架开始于Romer (1987,1990)。Aghion & Howitt(1992)以及Grossman & Helpman(1991)也对此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这些模型中,技术进步来自于有目的的研究和开发活动。这种活动由事后的某种形式的垄断力量予以补偿。如果经济社会能不断产生新的思想,那么增长率就能在长期中保持正值。然而,由于与新产品和新生产方式创造相关的扭曲的存在,增长率和大量发明活动的结果将不会是Pareto最优的。新的研究还包括技术扩散模型、对发明的分析与技术领先国家的技术进步率相联系,对扩散的研究则涉及技术跟随型经济模仿这些技术进步的方式。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另一个重要的外生参数是人口增长率。而新经济增长理论最近研究成果(Becker & Barro, 1988; Becker, Murphy & Tamura, 1990)就是通过将生育选择分析结合进新古典模型,从而使人口增长内生化。其研究结果与大部分国家的经验结果相一致。其它的模型还涉及考虑移民和劳动-休闲选择的增长模型中使劳动供给内生化。战后,由于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不能解释经济增长和发展现象,所以又发展出一套与微观经济学相互独立的发展经济学和经济增长理论。60年代以来,不少经济学家认为,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不能解释厂商出现、交易费用的意义和产权的意义,又发展出交易费用经济学和新企业理论。特别是80年代以来,博弈论开始进入主流学派,它被广泛用来研究内生交易费用。为了重新科学寻找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建立起经济增长的微观模型,不少经济学家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其中,最为著名和最具影响的即为以目前旅居澳大利亚的华裔经济学家杨小凯院士等(Yang and Borland, 1991; 杨小凯, 1998 )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所提出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其代表作就是1991年发表于《政治经济学期刊》(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上的经典论文:《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A microeconomic mechanism for economic growth)。他们用非线性规划(超边际分析)重新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精彩思想变成决策和均衡模型,掀起一股用现代分析工具复古古典经济学的思潮。成为经济增长理论从90年代迄今最重要的发展。其他的代表经济学家包括Rnsen(1978, 1983),Becker & Murphy(1992)和黄有光(Ng, 1989; 杨小凯和黄有光, 1999)等。他们发现,一旦用超边际分析方法内生个人选择专业化水平的决策,然后来分析市场和价格制度如何决定全社会分工水平,则以Marshall (1890)为代表的以边际分析研究供求及价格的方法而形成的新古典经济学主流学派,对分工结构有关的总量需求及种种宏观现象难以解释的难题迎刃而解。这种被称为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可以将很多发展和贸易现象解释为分工演进的不同侧面,可以解释企业的出现和企业内部组织的均衡意义,可以解释交易费用和制度对分工和生产力演进的意义,可以解释货币出现、景气循环等宏观现象。与其它几类模型相比,新兴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最大突破有二:一是研究了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摒弃了新古典经济学将生产与消费绝对分开的做法,使用了消费-生产者的概念,这在微观经济学领域也是一大突破;二是杨小凯的模型存在着竞争均衡和Pareto最优的一致性。迄今大部分经济增长模型都是在全面均衡分析(CGE)的框架内发展的,由于存在着规模收益递减,其它模型中最多只存在动态竞争均衡而不存在着Pareto最优,这种不一致性可谓是一大理论缺憾。而杨小凯较好地解决了此问题。有关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详细文献和最新发展请见中经网经济学人中杨小凯教授专栏的英文版,即超边际分析(inframarginal analysis)主页:

《经济学快报》(Economics Letters),所属分类 :国外期刊 >>> 经济。月刊杂志。 甘犁是一位兴趣广泛的学者,他以应用微观经济学为基础,研究涉及公共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工业组织等领域;他也是一位高产的学者,多篇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American Economic Review)、《政治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计量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Econometrics)、《公共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美国统计协会杂志》(Journal of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经济学报》(The Economic Journal)、《计量经济学杂志》(Econometrics Journal)、《经济学快报》(Economics Letters)等国际顶尖经济学期刊上。

  • 索引序列
  • 政治经济学期刊1950
  • 政治经济学期刊
  • 政治经济学评论期刊2020政治经济学报告
  • 国内政治经济学期刊
  • 政治经济学期刊官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