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暨南大学期刊目录查询

暨南大学期刊目录查询

发布时间:

暨南大学期刊目录查询

暨南大学图书馆新馆于2004年动工兴建,2007年9月1日正式启用。建筑面积约38180平方米,环境优美,设备先进,功能齐全。新馆深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构建灵活开放的服务格局,突出信息化、智能化的现代图书馆特点。新馆采取单一进出口,藏、借、阅一体化的大流通管理模式,读者不仅可以携包自由进出,而且在馆内拥有最大的自由空间。除了多媒体阅览室、多媒体培训室、自助复印机、自助还书机等服务设施外,还配有独立的研修室,供有承担学校重点学科建设或重大科研项目的教职工以及代表学校参加各种竞赛的学生使用。 1、校内读者凭本人校园卡入馆,校外读者凭本人通用借阅证或临时阅览证入馆;来访人员凭有效证件登记,经保安确认后方可入馆。2、严禁在馆内吸烟,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进馆。3、注意仪表,衣着整洁。衣衫不整者谢绝入馆。4、保持馆内清洁卫生,勿在馆内进餐。严禁随地吐痰、乱丢果壳纸屑等。5、保持馆内安静,勿大声喧哗。6、文明阅览,禁止占座行为。7、自觉爱护公物,不得涂写、撕毁、私藏书刊资料。8、保管好个人财物,离馆时务必将个人物品带走,丢失责任自负。9、主动办理外借手续,如触发门禁系统报警,请配合工作人员核查。10、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违反上述规定者,将予以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报学校有关部门处理。 一、新办借阅证 (一)校内借阅证(正式校园卡) 1、该校正式教职工、博硕士研究生(包括在职、兼读制攻读博硕士学位学员)、本科生,凭正式校园卡,借阅中外文书刊。2、研究生课程班学员、成教学院学员、预科生,凭正式校园卡,直接阅览中外文书刊;外借图书须到办证处交纳押金,中文图书押金为200元,外文图书押金为1000元。3、该校聘任的外籍教师,凭正式校园卡和国际交流合作处出具的有效担保书办理相关借阅手续。4、其他校内读者(包括访问学者、进修生、联合培养学员、培训班学员、跟读生、交换生、聘用人员、借调人员、人事代理人员、兼职教师等)凭正式校园卡,直接阅览中外文书刊;外借图书须到办证处交纳押金,中文图书押金200元,外文图书押金为1000元。(二)广州高校图书馆联盟通用借阅证广州高校图书馆联盟指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体育学院、广东金融学院。通用借书证:该校在职教职工、在读博士,凭正式校园卡办理该证(可外借、阅览书刊);通用阅览证:该校在读硕士及本科生,凭正式校园卡办理该证(仅限阅览)。办证时须带小一寸照片及办证工本费5元。(三)暨南大学、中山大学通用阅览证该校在职教职工、在读博硕士及本科生,凭正式校园卡可办理暨南大学、中山大学通用阅览证,持该证可到中山大学各校区图书馆阅览书刊。办证时须带小一寸免冠相片一张,办证费用全免。(四)临时阅览证该校的校友、教职工家属(年满18周岁以上)以及其它单位读者(年满18周岁以上),如需利用我馆资源,可根据《暨南大学图书馆校外读者接待办法》办理临时阅览证。(五)办证处:图书馆二楼总服务台办证时间:每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 14:30-17:30(周五除外)二、证件遗失1、挂失:读者如遗失校园卡,请及时到校园卡中心办理挂失,如遗失用通用借阅证或临时阅览证,请及时到图书馆办证处办理挂失手续,挂失前因他人冒借而造成的图书遗失或损坏,由原持证人负责赔偿。2、补办:校园卡的补办由校园卡中心负责,通用阅览证和临时借阅证的补办由图书馆办证处办理,交纳工本费5元。三、证件延期 因各种原因延期毕业的学生,须持盖有院系证明的担保书和校园卡,到图书馆办证处办理延期使用手续。 一、借书外借图书仅限于四楼书库、三楼外文书库、二楼新书展区的中外文新书、以及一楼密集书库的中外文图书。借还书地点:图书馆二楼总服务台。二、借书数量与期限 读者类型 借书总数(册) 预约册数 中文图书(含附件,电子文献) 外文图书(含附件,电子文献) 中文新书 外文新书、港台图书 册数 借期(天) 续借次数 续借天数 册数 借期(天) 续借次数 续借天数 册数 借期(天) 续借次数 续借天数 册数 借期(天) 续借次数 续借天数 该校教职工研究生本科优异生 15 3 15 30 2 30 15 90 1 30 3 14 1 14 3 14 1 14 本科生留学生 10 2 10 30 2 30 10 60 1 30 3 14 1 14 3 14 1 14 成教课程班学员 5 2 5 30 2 30 1 60 1 30 3 14 1 14 1 14 1 14 外籍教师 3 2 3 30 2 30 3 60 1 30 3 14 1 14 3 14 1 14 其他校内读者协作馆读者 3 2 3 30 2 30 1 60 1 30 3 14 1 14 1 14 1 14 注:1、允许借书总量=中文图书借数+外文图书借数+中文新书借数+外文新书、港台图书借数。例:一名研究生,已借外文图书1册,中文新书1册,则最多可借中文图书13册。2、成教、课程班学员和其他校内读者需通过交纳押金开通借书权限;外籍教师需携国际交流合作处出具的担保书开通借书权限,具体内容见“读者服务--证件办理”项。三、续借1、读者可自行在网上续借,亦可到图书馆总服务台续借。2、续借只能在图书到期日前10天内办理。3、续借借期自续借操作之日算起。4、过期或被他人预约或被催还的图书不能续借。5、网上续借图书操作方法:进入图书馆主页,点击“借阅的图书及续借”,选中想续借的图书,点击“续借选取馆藏”按钮即可完成续借手续。四、预约1、读者在网上预约已出借的中外文图书。2、预约书回馆后,图书馆于次日向预约读者发出取书通知。3、预约书在预约架上保留5天,5天后将按顺序转到下一预约读者或回归书库。五、催还当一本已外借图书被另一读者预约后,该书的借期将被缩短至最短使用期限(中文30天,外文40天),同时借书读者将会收到催还通知。持有被催还图书的读者,应按催还通知规定的还书日期归还图书。六、逾期处理1、读者应按期归还图书,逾期不还者,系统将暂停其借书权限,并按如下标准收取逾期违约金:逾期的第一至第三周1元/天,第四周起2元/天;如在逾期的第一周内归还图书,将免其违约金(新书区除外),否则违约金将从逾期第一天开始计算。2、读者所借图书归还日期如在寒暑假,系统将自动将还书日期延至开学后的二周内。3、系统设有欠款停借金额(暂定为5元),欠款在此数额内的读者,将可正常借阅,否则,须交纳欠款后方可借阅。4、读者到外地出差、实习,未能按期归还图书,如申请减免逾期违约金,须由所在单位出具书面证明,图书馆总服务台工作人员核实后,可酌情处理。七、书刊遗失、污损处理(一)书刊遗失赔偿读者如遗失所借图书,应在规定的借阅期内到图书馆办理赔偿手续,否则,在赔偿原书的同时,交纳逾期违约金。具体赔偿办法如下:1、赔书:以相同题名、责任者和出版社的书刊赔偿,并交纳工本费5元。2、赔款:赔款依下列规定。①自赔偿日五年内出版的中文图书,按原价的3倍赔偿;②自赔偿日六至十年内出版的中文图书,按原价的5倍赔偿;③自赔偿日十一至十五年内出版的中文图书,按原价的8倍赔偿;④自赔偿日超过十五年(不含十五年)出版的中文图书,按估价的10倍赔偿;⑤以整套计价的多卷集中文图书,遗失如不超过整套数一半,按整套书价的3倍赔偿,否则,按整套书价的5倍赔偿;⑥中文孤本书,赔偿额=(原书价*100)*10;⑦外文图书,按原书价折合人民币的10倍赔偿;⑧国内出版的期刊(包括现刊和合订期刊),遗失一册,按全年价的3至5倍赔偿;外文期刊则参照外汇价折合人民币的3至5倍赔偿;⑨光盘、软盘、磁带,每张赔付20元。3、如果在办理赔偿手续后又找回原书刊,可持原书刊和赔款收据办理退款手续。(二)书刊污损处理1、如发现欲借图书存在缺页、圈点、污损、撕毁等现象,应及时向工作人员说明情况,由工作人员在图书上加盖污损章,否则归还图书时引起的违约金读者自负。2、发现并确认上述现象的,每损坏一页处罚违约金1元。3、如损毁书刊严重,无法继续提供利用的,将按书刊遗失处理。4、丢失或损坏书刊条形码的,须支付每条2元的加工费。八、流通通知图书馆将定期向读者发送各种通知,包括所借图书的到期提醒通知、逾期通知、催还通知、预约取书通知等。1、通知发送方式:①Email,②手机短信。读者请主动向图书馆提供自己的有效E-mail和手机号码。提供方式有二种:①到图书馆总服务台登记;②登录图书馆主页,在“个性化服务”中,修改“个人资料”。请注意:流通通知仅作为我馆提供的提醒信息,不以此作为归还依据。2、各种通知的发送时间及次数: 通知类型 发送时间 发送次数 到期提醒通知 图书到期日的前三天凌晨5点 1 逾期通知 图书到期日的第二天凌晨5点 6(每隔一周发送一次) 预约催还通知 预约成功后的第二天凌晨5点 1 预约取书通知 被预约书还回后的第二天凌晨5点 1 九、书刊复印保存在图书馆一至三楼书库的期刊和报纸,五至六楼书库的图书及七楼特藏室书刊,均作为保存本书刊,仅提供馆内阅览及收费复印。十、其它违章处罚(一)违章携带书刊出馆读者如将未办理借阅手续的馆藏书刊携带出馆,一经确认,除追回原书刊外,将停其借书权限半年,取消入馆权限一个月,并处以该书刊原价10倍以上的违约金;态度恶劣或情节严重者,将在图书馆内张榜公开批评,并通报所在院系(或单位)。(二)校园卡、借阅证违规使用1、校园卡或借阅证只限本人使用,不得转借他人,违者一经发现,除责成转借者和借用者检讨外,将暂停双方借阅权限一个月,转借者还须承担由此引起的其它一切后果。2、冒用他人借阅证或持已失效的借阅证入馆借阅书刊,图书馆将当即收回该证,并酌情处罚。3、校园卡面模糊导致无法确认读者身份时,图书馆有权要求读者出示相关证件如身份证、学生证,或更换校园卡。 一、校外读者的入馆条件 本办法中的校外读者指:1)广州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及中山大学师生,2)校友,3)该校教职工家属(年满18周岁以上),4)其它单位读者(年满18周岁以上)。1、广州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及中山大学师生,凭通用借书证或通用阅览证入馆。2、校友如有校园卡,凭校园卡入馆,如无校园卡,凭我馆发放的临时阅览证入馆。3、其它类型校外读者,凭我馆发放的临时阅览证入馆。二、临时阅览证的办理1、校友凭毕业证及身份证,家属凭户口簿和身份证,其它单位读者凭单位介绍信和身份证办证。2、办证地点:图书馆二楼总服务台。3、办证时间:周二上午9:00—12:00,周六下午2:30—5:30。4、临时阅览证类型及收费标准: 证类型 有效期(天) 收费标准(元) 备注   工本费 管理费 押金 临时阅览证一 1   - 10     临时阅览证二 30 校友 5 30   提供小一寸免冠近照一张 其它 5 50 200 临时阅览证三 180 校友 5 30   其它 5 200 300 临时阅览证四 365 校友 5 30   其它 5 300 300 三、注意事项1、办证时须一次交付办证工本费、管理费和押金(收费标准见上表)。2、证件有效期自办证之日起计算(包括各种节假日),到期作废,遗失不补,如有需要可重新申办。3、证件只限本人使用,不得转借他人,否则图书馆予以没收。4、退证时,须凭证件和押金收据办理手续,届时仅退还押金。5、持证者如需复印书刊资料,请找总咨询台或总服务台馆员协助。6、持证者须严格遵守该校及我馆的各项规章制度,如有违反,按相关规章处理。 1、服务对象:该校所有师生,凭本人校园卡借阅。2、借阅数量及期限:每位读者限借阅一台;借期15天,可续借2次,每次15天。3、借阅查询:可在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中输入检索词“电子书阅读器”,查看阅读器的馆藏状态。如果已全部借出,则可以预约,预约方法同普通图书。4、外借设备:1)汉王:电子书阅读器一台,随机配件一套,包括:保护套、充电器、数据线、耳机、4G SD卡。2)锦书:电子书阅读器一台,保护套一个,数据线一根。5、可阅读内容:电子书阅读器已预装的电子图书,读者也可以登录汉王书城、盛大文学网站或其他网站自行下载所需的电子图书。6、借还时间及地点:周一至周五:8:00-12:00,14:30-17:30 图书馆七楼 信息技术部7、电子书阅读器逾期、遗失、损坏的处理:按《关于逾期归还、遗失和损坏电子书阅读器的处理规定》(试行)中的相关条款执行。8、使用注意事项:勿在电子书阅读器上放置沉重物品或使其受强烈的撞击。勿让液体进入电子书阅读器内。勿拆装、跌落、弯折、扭曲、修理、改造电子书阅读器。勿使用尖锐物品触压显示屏。勿将异物插入连接器、卡槽或耳机插孔中。为保障信息传播安全,图书馆将对归还的电子书阅读器进行格式化处理,请读者归还前自行保存阅读器中的私人资料。

经本人操作后,认为是图书馆学相关资料的数据库。

暨南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查询

自然科学版是北大核心,医学科学版好像不是哎!这个你可以去论文部落找网站编辑要一份今年最近的核心期刊目录查一下,也可以自己去知网查!

从2010届开始研究生毕业跟6级挂钩,但具体分数要到当时根据毕业生情况划定具体要求。核心期刊是必须要求的,国际会议已经不算了,而且必须是中文核心期刊的第

暨南大学权威期刊目录查询

中核心期刊的认定,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有两种版本《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另外,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也是比较权威的社科类数据库。在国外较权威和著名的数据检索系统包括SCI、EI等,为了引导我校科技人员的论文投向, 使他们的论文能被权威检索系统收录,让更多的同行了解,以扩大自己的学术影响,提高我校科学研究的显示度,现将常用数据库来源期刊的简要情况介绍如下,以供科技人员及管理人员检索、订阅、职称评定等参考。  另外,本指南还列出了核心期刊按影响因子的排序表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影响因子排序表谨供参考。  1、《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0版  简称《引证报告》(核心期刊投稿首选),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每年出版一次,每年第四季度面向全国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发布上一年的科研论文排名。排名包括SCI、Ei、ISTP分别收录的论文量和中国期刊发表论文量等项指标。最后一项指的是各单位在《引证报告》收编的期刊中发表的论文数。《引证报告》以1300多种中、外文科技类期刊作为统计源,报告的内容是对这些期刊进行多项指标的统计与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是按类进行“影响因子”排名。 (见下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0版  2、《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版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军事  第二编 经 济  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  第四编 自然科学  第五编 医药、卫生  第六编 农业科学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军事  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社会科学战线 学术月刊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天津社会科学 学术研究 江海学刊 江汉论坛 江苏社会科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史哲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浙江学刊 浙江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研究 求是学刊 社会科学(上海)(吸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社会科学辑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中州学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人文杂志 求索 思想战线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国外社会科学 南京社会科学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齐鲁学刊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学海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江西社会科学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北学刊 学术界 东岳论丛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东南学术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49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并入:社会科学)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京社会科学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术论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广东社会科学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山东社会科学 探索 学术交流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方论丛 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宁夏社会科学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云南社会科学 长白学刊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江淮论坛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南社会科学 内蒙古社会科学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甘肃社会科学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晋阳学刊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贵州社会科学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B(除B9) 哲学 哲学研究 心理科学 心理学报 哲学动态 自然辨证法研究 孔子研究 自然辩证法通讯 心理学动态(改名为:心理科学进展) 中国哲学史 道德与文明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现代哲学 心理发展与教育 心理学探新 周易研究  B9 宗教 世界宗教研究 2、宗教学研究 3、法音 4、敦煌研究 中国宗教 佛教文化 中国穆斯林 世界宗教文化  C8 统计学 中国统计 统计研究 统计与决策 数理统计与管理  C9l 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 社会 妇女研究论丛 4、中国社会保障  C92 人口学 人口研究 中国人口科学 人口与经济 人口学刊 5、人口与计划生育  C93 管理学 中国行政管理 管理世界 领导科学 中外管理 管理科学学报  C96 人才学 中国人才  C95 民族学 民族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 3、贵州民族研究 4、广西民族研究 5、黑龙江民族从刊 6、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回族研究 世界民族 中国民族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云南社会科学 青海民族研究 西北民族研究 满族研究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改: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内蒙古社会科学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D1,3,5国际政治 世界经济与政治 现代国际关系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欧洲(改名为:欧洲研究) 国际问题研究 当代亚太 国外理论动态 美国研究 当代世界 西亚非洲 东欧中亚研究(改名为: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国际展望 国际论坛 国际观察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和平与发展 拉丁美洲研究 日本学刊 东南亚研究 国外社会科学  D2,4,6 中国政治 政治学研究 求是 中国行政管理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了望 社会主义研究 教学与研究(北京) 毛泽东思想研究 党的文献 马克思主义研究 青年研究 中国青年研究 探索 党建研究(北京) 中共党史研究 学习与探索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社会科学研究 理论前沿 理论探讨 新视野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求是 理论与改革 科学社会主义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工会理论与实践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理论学刊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妇女研究论丛 党政论坛 理论导刊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理论探索 半月谈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中国青年 公安大学学报(改: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D9 法律 中国法学 法学研究 法学 法学评论 中外法学 现代法学 法商研究 法律科学 法学家 政法论坛 人民检察 河北法学 法制与社会发展 政治与法律 环境法律评论 比较法研究 法学杂志 当代法学 人民司法 法律适用 法学论坛  E 军事 中国军事科学 军事经济研究 国防大学学报 政工导刊 军事史林 军事历史研究 世界军事 军队政工理论研究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第二编 经 济  F 综合性经济科学 经济研究 管理世界 经济学动态 改革 经济学家 世界经济 财贸经济 财经研究 经济科学 宏观经济研究 财经问题研究 经济评论 当代财经 当代经济科学 经济管理 当代经济研究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南开经济研究 经济问题 经济问题探索 现代财经 上海经济研究 财经科学 国际经济评论 外国经济与管理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经济纵横 中国经济问题 经济与管理研究 中国经济史研究 经济经纬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生产力研究  F11 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与政治 世界经济研究 国际经济评论 外国经济与管理 国际贸易问题 国际贸易 当代亚太 亚太经济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现代国际关系 东欧中亚研究(改名为: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世界经济文汇  F12,F2 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 改革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上海经济研究 峰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经济管理 特区经济 开放导报 南方经济 宏观经济调控 中国改革 中国劳动 城市发展研究 城市问题 国际经济合作 改革与战略 中国流通经济 中国物资流通(改名为:中国物流与采购)  F23 会计 会计研究 审计研究 财会月刊 财务与会计 财会通讯 审计与经济研究 中国审计 中国农业会计 广西会计 中国会计电算化 财会研究(兰州) 事业财会 财经理论与实践 会计之友  F3 农业经济 中国农村经济 农业经济问题 中国农村观察 农业现代化研究 农业技术经济 林业经济 中国土地科学 林业经济问题 生态经济 农业经济 调研世界 乡镇企业研究 中国农垦经济 农村经济 乡镇经济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改名为:农村经营管理) 世界农业 农村经济导刊  F4/6工业经济  (含F27) 中国工业经济 管理世界 经济管理 经济研究 改革 外国经济与管理 经济问题探索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企业管理 企业经济(南昌) 汽车与配件 中国建材 煤炭经济研究 中国电业 建筑经济 中国地质矿产经济(改名为:中国国土资源经济)企业活力 上海企业 集团经济研究 管理现代化 经营与管理 国有资产管理 企业家(改名为:财智文摘) 工业技术经济 电力需求侧管理 铁道经济研究 交通企业管理 旅游学刊 邮电企业管理(改名为:通信企业管理)  F7 贸易经济 国际贸易问题 商业研究 国际贸易 商业经济与管理 财贸经济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消费经济 国际经贸探索 商业时代 国际经济合作 国际商务研究 价格理论与实践 中国商贸 商场现代化 江苏商论 销售与市场 商业经济文荟 中国物价 中国市场 财贸研究 价格月刊  F81 财政国家财政 税务研究 财政研究 税务与经济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财贸经济 中国财政 中国财经信息资料 财经问题研究 涉外税务 财经论丛 财经研究 中国税务 当代财经 财经科学 江西财税与会计 财会研究(兰州)  F82/83/84货币/金融、银行/保险 金融研究 国际金融研究 证券市场导报 投资研究 金融论坛 保险研究 金融理论与实践 上海金融 财经理论与实践 金融与经济 浙江金融 武汉金融 中国金融 西南金融 南方金融 现代金融 农村金融研究 国际金融 银行家  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  G20 信息与传播 现代传播 当代传播  G21新闻学、新闻事业 国际新闻界 新闻记者 新闻通讯(改名为:传媒观察) 新闻与传播研究 中国记者 新闻战线 新闻与写作 新闻界 新闻爱好者 新闻大学 新闻知识 新闻实践  G22广播、电视事业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电视研究  G23出版事业 编辑学报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中国出版 编辑之友 出版发行研究 编辑学刊 出版广角 读书 中国图书评论 科技与出版  G25,35 图书馆学,情报学 中国图书馆学报 图书情报工作 大学图书馆学报 情报学报 图书馆杂志 情报科学 图书馆建设 图书馆 情报杂志 图书馆论坛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情报资料工作 情报理论与实践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图书情报知识 现代情报  G27 档案学 档案学通讯 中国档案 档案学研究 档案与建设 浙江档案 档案管理 兰台世界 山西档案 档案 北京档案 上海档案 四川档案 湖南档案(改:档案时空)  G3 科学,科学研究 自然辩证法研究 科研管理 科学学研究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中国科技论坛 中国软科学 自然辩证法通讯 科学管理研究 研究与发展管理 科技进步与对策 科学新闻 科技管理研究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G4 综合性教育 教育研究 教育理论与实践 比较教育研究 全球教育展望 教育评论 中国教育学刊 外国教育研究 人民教育 教学与管理 教育探索 教育与经济 教育科学 江西教育科研 辽宁教育研究 教育导刊 上海教育科研 山东教育科研(改:当代教育科学) 教育研究与实验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G61 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研究 幼儿教育 学前教育 早期教育  G62/63 初等/中等教育 课程、教材、教法 中小学管理 语文教学通讯(分初中刊和高中刊) 学科教育 外国中小学教育 历史教学 上海教育 中小学教师培训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教学研究 思想政治课教学 天津教育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英语辅导(与疯狂英语合并为:英语辅导、疯狂英语) 中小学外语教学 数学通报 中学物理高中版 生物学教学  G64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研究(武汉) 教育发展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中国高教研究 江苏高教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改名为:教师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黑龙江高教研究 现代大学教育 高校理论战线 高教探索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G71/79 各类教育 中国成人教育 教育与职业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中国电化教育 中国远程教育 电化教育研究 成人教育 中国特殊教育 北京成人教育(改名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父母必读 继续教育  G8 体育 体育科学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体育与科学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体育学刊 中国体育科技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体育文化导刊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H0/2 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中国语文 语言教学与研究 民族语文 语言文字应用 汉语学习 语言研究 中国翻译 世界汉语教学 古汉语研究 方言 当代语言学 语文研究 语文建设 修辞学习 语言与翻译 上海科技翻译 中国科技翻译  H3/9 外国语 外语教学与研究 外国语 外语与外语教学 外语界 现代外语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外语学刊 外语教学 外语研究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中国俄语教学  第四编 自然科学  N/Q,T/X 综合性科学技术 科学通报 中国科学A辑,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分成:中国科学A辑,数学和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天文学)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改:天津大学学报)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自然科学进展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改: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高技术通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应用科学学报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改: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吉林工业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改: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改: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桂林工学院学报  N 自然科学总论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系统工程学报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自然辩证法研究 科学 管理科学学报 自然科学史研究 自然杂志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中国科学基金 中国科技史料  第五编 医药、卫生  R 综合性医药卫生 中华医学杂志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解放军医学杂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复旦学报医学版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苏州医学院学报(改名为: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广东医学 上海医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江苏医药 新医学 天津医药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陕西医学杂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3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山东医药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京医学 医学与哲学

自然科学版是北大核心,医学科学版好像不是哎!这个你可以去论文部落找网站编辑要一份今年最近的核心期刊目录查一下,也可以自己去知网查!

暨南大学期刊分级目录查询

经济与管理学专辑类的核心期刊、CSSICI级别期刊列举如下:经济与管理综合:《当代经济管理》、《南开经济研究》、《经济学家》。企业经济:《南开管理评论》、《经济管理》、《管理评论》。管理学:《管理世界》。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管理科学》、《宏观经济管理》。北大核心期刊:《经济问题探索》、《管理学报》、《公共管理学报》。经济学南大核心期刊投稿有哪些推荐?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经济学核心思想是物质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资源,可分为两大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经济与管理评论》是山东财经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经济管理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办刊宗旨:传承创新学术、培养学术队伍、展示科研成果,服务经济社会。主要刊发国内外经济学、管理学理论与政策研究成果,探讨新时代经济领域改革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增进学术交流和学科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西安财经大学学报》是由陕西省教育厅主管、西安财经学院主办的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的综合经济类学术期刊。跟踪并探索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前沿理论和热点问题,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术性与应用性相结合。设“财政与税收”、“会计与审计”、“西部经济”、“丝绸之路研究”、“金融研究”、“宏观经济”、“秦文化与经济”、“产业经济”、“企业管理”、“三农问题”、“社会保障”、“贸易经济”、“旅游经济”、“法学论坛”等栏目。《产经评论》是暨南大学主办、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和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联合承办的大型产业经济类学术期刊。办刊宗旨是立足本土,面向世界,从产业经济发展实践出发,追踪理论前沿,传播产业经济学科的创新成果,为国内外学者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经济问题》创刊于1979年,月刊,是由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综合性经济理论学术期刊。主要设有理论探索、改革与发展、企业经济、农业经济、国民经济管理与计划、世界经济、山西经济、财政与税务等栏目。《会计研究》杂志创刊于1980年3月,是财政部主管、中国会计学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确定的管理科学A类重要期刊,是CSSCI来源期刊中惟一的会计类学术期刊,是学术界公认的会计学权威期刊。内容涵盖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公司治理、审计等多个领域,读者群体主要是国内外具有较好理论基础的会计研究人员和实务工作者。

自然科学版是北大核心,医学科学版好像不是哎!这个你可以去论文部落找网站编辑要一份今年最近的核心期刊目录查一下,也可以自己去知网查!

暨南大学期刊分类目录查询

经本人操作后,认为是图书馆学相关资料的数据库。

《东南亚研究》于1960年创刊(最初的刊名为《东南亚研究资料》),文革期间停刊,1978年复刊。1987年改名为《东南亚研究》(季刊),内部发行,1988年改为国内外公开发行,1992年改为双月刊。迄今逾40年,已出版150多期,每期15万字。该刊现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期刊(即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东南亚研究》的办刊宗旨是:坚持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坚持突出东南亚特色,坚持学术性。本刊尤其注重及时全面地反映中国东南亚现状研究的成果;为发展和繁荣中国的东南亚研究发挥积极的作用;为保证刊物的质量,本刊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和特约撰稿人制度。本刊实行社长领导下的主编负责制,组织架构如下:社长:曹云华主编:邓仕超 副主编:张振江编辑部主任:王宣

  • 索引序列
  • 暨南大学期刊目录查询
  • 暨南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查询
  • 暨南大学权威期刊目录查询
  • 暨南大学期刊分级目录查询
  • 暨南大学期刊分类目录查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