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乳腺癌杂志官网首页

中国乳腺癌杂志官网首页

发布时间:

中国乳腺癌杂志官网首页

手术两次,是否是由于出现了转移灶又行手术?这个结果是非常糟糕的,不能再手术,可能是由于病人的体质已经承受不起手术的应激状态了,放化疗更是无法承受,建议增强病人营养,辅以中药固本(具体请找中医专家),并且树立病人信心,增加病人下床活动次数,改善病人整体生活环境。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常因无意中发现乳房包块而就诊,目前认为与遗传、内分泌紊乱有关,发现乳腺癌建议及早手术治疗对于早期乳腺癌,手术能够达到根治的目的,而局部中晚期乳腺癌,放疗或化疗能够明显延长患者的寿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肿瘤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直径小于1厘米的乳腺癌可以接受肿块切除联合术后放疗,如果肿瘤雌激素受体阳性,可再增加它莫西芬治疗。  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BernardFisher博士指出,此次研究旨在阐明肿块切除、术后放疗治疗方案对无淋巴结转移、直径小于1厘米的浸润性乳腺癌的治疗效果,而且设想它莫西芬治疗预防乳腺癌复发比单纯术后放疗更有效,而且如果和术后放疗联合使用将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研究人员选取1009例乳腺癌患者,在切除乳腺肿块后,随即分配接受它莫西芬、放疗和安慰剂治疗。结果发现,与它莫西芬组相比,放疗组和安慰剂组患者乳腺癌复发有害率降低49%,但放疗和它莫西芬联合治疗组复发有害率比放疗组和安慰剂组降低63%,比它莫西芬组降低81%。  研究人员指出,在8年的随访期间,它莫西芬组、放疗组和安慰剂组、它莫西芬和化疗联合治疗组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5%、3%和8%。放疗组的复发率低于它莫西芬组,且与雌激素受体是否阳性无关。长期治疗失败率低,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28)。各族患者的生存率介于93%和94%之间。  Fisher博士认为,直径小于一厘米的乳腺癌行单纯肿块切除后复发率较高,无论雌激素受体是否阳性,均应考虑术后放疗,如雌激素受体阳性,还可增加它莫西芬治疗。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所有小于1厘米的浸润或非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在肿块切除术后都要给予放疗、它莫西芬和化疗,但这些辅助治疗有使用的价值,有必要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肿瘤的特点和患者是否能接受辅助治疗的副作用而酌情使用。

有很多办法,最好是手术比较好,因为越早手术越早有治愈的希望。白永丽 癌莫之助 信心满满 里面就讲了一个治愈的真实例子。

中国乳腺癌杂志官网首页查询

注意养成良好的工作生活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于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避免精神过于紧张和焦虑,避免烟酒嗜好,避免外源性的雌激素药物和食物的摄入。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浓烈的调味品。要适当进行运动,调节机体的免疫力。需要积极治疗乳腺疾病,包括乳腺结节,乳腺增生症等

2018年10月17日,国家卫健委指导、国家癌症中心组织编写的《中国乳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简称《指南》)今日在京发布,这是国内首部针对中国女性乳腺特征、全面覆盖乳腺癌筛查、诊断、治疗及预后随访全路径的权威行业指导规范。指南中提出中国乳腺癌筛查,首选超声。但超声分传统手动超声,和自动容积超声,GE ABUS乳腺三维全自动容积超声,国家首部乳腺癌筛查指南报告中所参与的试点医院均采用的ABUS设备,而且GE医疗与国家癌症中心联合发布的国家癌症指南报告,现在全国有很多医院已经引进了这款设备,您可以上网查下您当地的医院是否有引进。

中医称乳腺癌为“乳岩”、“石奶”“乳石痈”、“妒乳”、“石榴翻花”等,正如这些病名所形容的,乳腺癌的特点是乳房肿块为质地坚硬、凹凸不平、边界不清、推之不移、按之不痛的,这一点可以跟乳腺增生和乳腺良性肿瘤做鉴别区分。乳腺癌主要由于肝郁、脾虚、肾虚、冲任失调等虚证导致气滞、痰凝、血瘀积聚成癌毒,阻滞乳络而发病。

乳腺癌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乳腺的一种恶性肿瘤。男性和女性都有乳腺组织,乳腺癌就是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来源的一种恶性肿瘤。乳腺的结构大体上来说,可以把它分为表皮、乳腺下面的腺体,还有周围纤维组织。乳腺的恶性肿瘤就是发生在乳腺腺体或者是在收集乳汁的一些乳腺导管里好多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叫做乳腺癌。乳腺癌从发病的早晚来说,可能会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从临床的医生严格来分,会分为一期、二期、三期、四期。发现的越早,预后越好,发现得越晚,预后也会差一些。乳腺癌目前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一个恶性的肿瘤,称为女性红颜的杀手。所以一定要重视乳腺癌的诊断检查。

中国乳腺癌杂志官网首页在哪

控脂减肥 避免饮酒少喝咖啡多吃果菜食鱼有益减少过量的肉类、煎蛋、黄油、甜食、辛辣等食物的摄入食鱼有益

传言:《国际流行病学杂志》上发布了一个最新研究喝牛奶可能会导致乳腺癌。科普解读: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喝牛奶到底对健康有利还是有害」的争议。最近一个引人忧虑的新闻就是,《国际流行病学杂志》上发布了一个最新研究喝牛奶可能会导致乳腺癌[1]!在该研究中,美国科研人员利用食物频率问卷评估了52795 名(入组时的平均年龄 1岁,当时未患癌症)北美妇女的饮食摄入,随访了9年,这期间出现了1057例新的乳腺癌病例。研究人员分析数据发现,牛奶与乳腺癌风险之间存在显著关联,较高的牛奶摄入量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并且,不论是全脂牛奶还是低脂牛奶,对患乳腺癌风险的影响都没有明显的差异。这下子,反奶斗士们又站了出来早就说过牛奶不能喝了!牛的奶是给牛喝的!先别着急下结论,我们来分析一下相关研究。1、研究的对象年龄有局限,可能影响研究结果这篇研究是在5万多美国中老年女性中做的,7岁已经是绝经年龄了,不能代表其他年龄的人也会有同样的结果。比如一项在27~44岁之间年轻女性中进行的类似调查就得到了不一致的结论[2]。研究者在1991年选取了90503名年龄在27~44岁之间的育龄期妇女,也用食品频率问卷法调查了乳制品消费情况。从1991年到2013年,共发现了3191例乳腺癌。1998年,44,264名女性回忆了青少年乳制品的消费情况。从1998年到2013年,对这一亚组妇女进行了随访,共发现1318例乳腺癌。这个研究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青春期或成年早期,也就是在年轻的时候,吃包括牛奶在内的乳制品,并不会增加乳腺癌的危险。这么看来,文初提到的研究,至少结论应该是「中老年妇女喝牛奶可能会增加乳腺癌风险」,而不能扩大到「儿童、青少年、年轻女性喝牛奶会促进乳腺癌」。2、牛奶与癌症的关系尚无一致结论在2010年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关于乳腺癌的报告中,乳制品摄入量和乳腺癌风险的证据是非结论性的[3]。虽然部分研究认为摄入乳制品增加乳腺癌风险,但是一些荟萃分析却认为乳制品与乳腺癌并无关联,甚至还可能减少乳腺癌的发生。一项研究搜集了2011年1月 PubMed 数据库中对乳制品摄入与乳腺癌风险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了18项符合条件的研究,涉及24187 例病例、1063471名参与者。经分析发现,增加乳制品的摄入(而不是牛奶的摄入),可能与降低乳腺癌风险相关。在降低乳腺癌风险的关联性上,低脂乳制品比高脂乳制品更强,绝经前妇女比绝经后妇女更强(这似乎也印证了我们前面提到的关于研究人群的问题)。另一项研究发现,和每天低于400克的低奶制品摄入相比,高奶制品摄入量(每天 > 600 克)和适度奶制品摄入量(每天400~600 克)与轻度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相关(降低幅度分别为 10% 和 6%)。对不同品种乳制品的分析发现,酸奶和低脂乳制品的摄入量与患乳腺癌的风险成反比,而其他类型的乳制品没有降低风险。此外,对不同人种的差异进行分析发现,在亚洲人中,最高的乳制品摄入量与乳腺癌风险降低有关。也就是说,对亚洲人来说,吃乳制品不但不会导致乳腺癌,反而还可能会降低乳腺癌的风险,尤其喝酸奶和低脂奶是妥妥的好。为什么结果相差这么大呢?一方面可能是各项研究中的受访人群、年龄、饮食习惯有所差异,分析方法有差异,另一方面乳制品的来源和品种也有差异。乳制品中含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有些对癌症预防有积极作用,有些则有消极作用。积极的效果可能与乳制品中的钙、乳铁蛋白、酪酸、共轭亚油酸和乳酸菌发酵产物等有关,而消极作用可能与酪蛋白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IGF-1)的含量有关。美国牛奶生产中普遍使用生长激素处理奶牛,其中 IGF-1 含量会上升。这种成分被认为是增加乳腺癌风险的。故美国很多专家比较推崇不用激素处理的有机奶。不过,我国和澳洲(中国进口奶制品的重要产地)都不用生长激素处理奶牛,相对而言这个因素的风险会降低一些。乳腺癌相关的膳食因素很多,奶制品以外的其他饮食习惯也有影响。例如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十字花科蔬菜、深绿色叶菜、豆类食物、全谷物的摄入量较多,都有利于预防乳腺癌。而加工肉制品、甜饮料等食物,则有可能会促进乳腺癌。所以,乳腺癌的问题不能只考虑乳制品一个因素。3、不用舍弃乳制品目前无论哪个国家,都没有号召国民完全舍弃奶类,包括对奶类心怀顾虑的欧美国家。就中国居民的膳食现状来说,奶类还是有重要意义的:牛奶是蛋白质优质来源。100克牛奶中含有3%的优质蛋白质,同时牛奶易于饮用,方便携带,适合与多种食物配合食用,是可以随时补充优质蛋白质的好来源。牛奶富含 B 族维生素,也是维生素 A、维生素 D、锌的来源。饮用300克牛奶就能达到推荐摄入量的10%~32%。牛奶是矿物质钙的重要来源,每 100 克牛奶中就含有超过 100 毫克的钙。如果每天喝 300 克奶,就能供应一日钙营养目标的三分之一以上。对于普通中国人来说,每日仅摄入不超过300克的乳制品,在有效增加营养素供应的前提下,负面影响是比较少的。按目前的研究,乳制品摄入能降低体脂肪,有利预防儿童肥胖,降低2型糖尿病、中风、结肠癌风险。中国营养学会曾组织专家组对乳制品的相关研究进行搜集,分析了乳制品与健康关系的证据[7]。汇总分析表明摄入低脂奶可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全脂奶的摄入则与乳腺癌发病风险无关(证据等级B)。(科普一下:循证医学的证据分级为A~D共4级,A级为最高,即结果一致的Ⅰ级临床研究结论。B级为结果一致的Ⅱ、Ⅲ级临床研究结论或Ⅰ级临床研究的推论。)2018年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的多国流行病学调查[8]发现,和不摄入乳制品相比,每天一份牛奶或酸奶(约1杯的量)的量有利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从健康角度来评价,在各种乳制品中,最安全的是发酵乳制品。乳酸发酵可有效降低IGF-1,降低其增加癌症风险的顾虑。尤其是酸奶,在帮助预防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都有较多证据,至今未发现负面研究结果。4、我们该怎么喝奶?首先,选择发酵奶更安全。酸奶和奶酪都是发酵奶的代表。不过现在市场上的酸奶为了更好的口感,添加糖含量越来越高,而精制糖的摄入是对健康不利的。因此,要注意购买低糖或者无糖的酸奶,至少要买碳水化合物含量在每 100 克 12 以下的酸奶。其次,控制饮奶的数量。中国营养学界30多年来一直坚持推荐每人每日摄入300克牛奶或相当量的乳制品摄入量。从跟其他国家的对比看来,这个数量并不高,也是很安全的。比如澳大利亚的推荐量是 750毫升,美国是 720 毫升,印度是 300 毫升,而日本的推荐量是 200~300 毫升,只有南非(250毫升)和韩国(200克)比我国的推荐量低[9]。所以,不必因为一项研究结果就对奶类食物产生恐惧。如果还是对喝牛奶有顾虑的话,可以用加糖量不太大的酸奶替代。参考文献:1 Fraser GE, Jaceldo-Siegl K, Orlich M, et Dairy, soy, and risk of breast cancer: those confounded Int J E 2020 Feb 2 Maryam S, Farvid A Eliassen H, et Dairy consumption in adolescence and early adulthood and risk of breast cancer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 2018 May; 27(5): 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Food, nutriti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the prevention of breast London, UK: WCRF International; Dong JY, Zhang L, He K, Qin LQ Dairy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breast cancer: a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cohort Breast Cancer Res T2011;127(1):Zang J, Shen M, Du S, Chen T, Zou 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airy intake and breast cancer in western and Asian popula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J Breast C2015;18(4):6 Thorning TK, Raben A, Tholstrup T, et Milk and dairy products: good or bad for human health? An assessment of the totality of scientific Food Nutr R 2016, 60: 325277 中国营养学会编著 食物与健康:科学证据共识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8 Dehghan M, Mente A, Rangarajan S, et Association of dairy intake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mortality in 21 countries from five continents (PURE): a prospective cohort L September 11, 2018 -6736(18)31812-99 杨月欣,倡导牛奶消费势在必行 中国乳业 2017,183(3): 2-5辟谣专家:吴佳 注册营养师范志红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

注意养成良好的工作生活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于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避免精神过于紧张和焦虑,避免烟酒嗜好,避免外源性的雌激素药物和食物的摄入。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浓烈的调味品。要适当进行运动,调节机体的免疫力。需要积极治疗乳腺疾病,包括乳腺结节,乳腺增生症等

中国乳腺癌杂志官网

中国乳腺癌杂志

乳腺病瘤应该是乳腺纤维瘤吧,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指导意见:手术切除是乳腺纤维瘤的唯一治疗方法,但是并不是所以患者都需要手术,如果纤维瘤很小,可以不用手术,但需要定期复查,即使手术了,也会有复发的情况发生。不管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可口服乳乐通,坚持服用良性可以得到治疗,恶性的利于术后恢复,也能防止复发。

1 )周庚寅 , 徐彩珍 脑胶质瘤颅外转移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1985;23:2 )周庚寅等 乳腺激素受体的研究进展 实用病理学杂志 ,1987;3:3 )周庚寅 , 于佩良 , 李素英等 103 例乳腺癌的组织学与激素受体的研究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1988;4:4 )周庚寅 , 刘洪琪等 肾穿刺的病理分析及免疫模式探讨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1988;30:5 ) 周庚寅 , 李素英 , 吴宪盛等 影响乳腺癌预后的免疫形态学研究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1988;26:6 )周庚寅 ,Aarons, PSSmith 等 91 例膜性肾小球肾炎的免疫病理和超微结构观察 中华病理学杂志 ,1989;4:7 )周庚寅 ,Aarons, PSSmith 等 膜性肾小球肾炎重复性穿刺的病理观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 1989;5:8 )周庚寅 ,Aarons, PSSmith 等 金制剂诱发膜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观察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1989;27:9 )周庚寅 , 李盛梅等 肾穿刺的临床价值及病理分析 山东医药 , 1990;30:10 )周庚寅 , 梁思泰 垂体腺瘤 101 例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1990;6:11 )周庚寅 , 袁而恩等 英语班病理解剖学试卷及教学反馈分析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1;3:12 )孙洪钺 , 周庚寅 , 梁思泰等 嗜银细胞乳腺癌的组化和免疫组化研究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1991;29:13 )周庚寅 , 刘洪琪 , 王培荣 等 小儿膜性肾病肾穿刺免疫荧光和超微结构观察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1991;29:14 )周庚寅 , 袁而恩 鼻咽部脊索瘤 耳鼻喉学报 ,1991;5:15 )李素英 , 周庚寅等 六亚甲四胺银显示胃上皮粘液染色法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1991;7:16 )周庚寅 , 袁而恩等 对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病理科体制的探讨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1:17 )周庚寅等 经皮肾穿刺的临床应用 山东医药 ,1992;32:18 )周庚寅等 膜性肾小球肾炎的研究进展 山东医药 , 1992;30:19 )周庚寅 , 刘景琴 , 袁而恩等 K 和入轻链标记对网状淋巴组织病变的病理学意义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1992;30:20 )周庚寅 , 刘洪琪 , 袁而恩等 Goodpasture 综合征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1992;30:21 )袁而恩 , 周庚寅等 巨大淋巴结增生的病理改变及免疫组化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1992;30:22 )周庚寅 , 袁而恩 , 梁思泰等 伴肢端肥大症垂体腺瘤的免疫组化 山东医药 ,1992;32:23 )周庚寅等 肺炎性假瘤的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观察 肿瘤 , 1993;4:24 )周庚寅 , 刘洪琪 , 李盛梅等 IgA 肾病的临床病理研究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 1993;9:3:25 )周庚寅 , 谭燕泉等 垂体生长激素和催乳激素腺瘤电镜的对比观察 中华病理学杂志 , 1995;24:26 )周庚寅 , 谭燕泉 胶质肉瘤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 1997;13:27 )周庚寅 , 唐卫华等 炎症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误诊一例 中华病理学杂志 ,1998;1:71 28 )周庚寅等 伴有系膜增殖的肾小球肾炎 195 例病理分析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 1998;36:29) JDShearman, Zhou Gengyin, PSSmith, AJWoodroffe, CThe effect of treatment with prenisolone or cyclophosphamide-warfarin-dipyridamole combination on the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membranous C N 1998;30:30 )周庚寅 , 王利等 肺癌的化疗和多药耐药的研究 中国肺癌杂志 , 1998;4:31 )张振国 , 周庚寅等 上腹部不适 , 呕血 , 猝死 中华病理学杂志 ,1999;5:32 ) Tang Weihua, Wang Xiaojuan, Hirotoshi Utsunomiya, Yasushi Nakamuta, Yang Qifeng, Zhang Qinhuei, Zhou G Thymidine phosphorylase expression in tumor stroma of uterine cervical carcinomas: histological features and microvessel Cancer L2000;148:33 )张廷国 , 任国峰 , 周庚寅等 甲状腺肿瘤 ras-p21 及 EBV/LMP-1 的表达及意义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 2001;39:34 )张翠娟 , 周庚寅等 葡多酚与阿霉素对 H-22 肝癌小鼠的协同抗肿瘤作用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40 ( 5 ) :474-35 )靳英 , 周庚寅等 植物多酚类化合物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筛选 山东大学学报 ( 医学版 ), 2002,40(6)-497-36) Gao Peng, Zhou Geng Yin, et Expression of cyclin D1 protein in breast tumor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genetic US-Chinese Journal of Lymphology and O 2003, 2 ( 1 ): 8-37)高鹏,周庚寅等 负向调节多药耐药基因 1 转录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 中 华病理学杂志 ,2003;32 ( 5 ) 38)高鹏,周庚寅等 硫化型反义寡核苷酸逆转乳腺癌多药耐药的研究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39)高鹏,周庚寅等 乳腺癌中细胞周期素 D1 基因改变和转录异常对其蛋白表达的影响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03;6 ( 4 ) 40)高鹏,周庚寅等 乳腺癌 c-erbB2 改变与内分泌治疗敏感性及预后的关系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0341 )周庚寅等主编 《肾活检临床病理诊断》 天津科技出版社 ,42 )周庚寅主编 《病理学实习指导》 人民卫生出版社 ,43 )周庚寅等主译 《肿瘤组织病理诊断》 山东科技出版社 ,44 )周庚寅副主编 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大学病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45 )周庚寅参编 七年制规划教材《病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46 )周庚寅主编 《医学复习多选题系列》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47 )周庚寅副主编 五年制规划教材《病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48) 周庚寅参编:五年制规划教材《病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0149)周庚寅等主编:《甲状腺肿瘤临床与病理诊断》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0)周庚寅主编:《病理学》(双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0351)周庚寅参编:八年制卫生部规划教材《病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0652)周庚寅主编:《组织病理学技术》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53)周庚寅主译:《肾脏病理诊断图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索引序列
  • 中国乳腺癌杂志官网首页
  • 中国乳腺癌杂志官网首页查询
  • 中国乳腺癌杂志官网首页在哪
  • 中国乳腺癌杂志官网
  • 中国乳腺癌杂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