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学术星球是一个什么刊物

学术星球是一个什么刊物

发布时间:

学术星球是一个什么刊物

这种问题对非专业人士来说都是很难回答的,包括我在内。从网络上搜索到一些信息,应该可以对两个杂志进行一些评判。SCI收录了《天文和天体物理学研究》(ISSN: 1674-4527)但是并没有收录《天文学报》(中国)。-57081-html国内应用的影响因子也可以参考,前者是3X,后者是1X_VW9WhrZ_mS6Pfnr6UYE70PiMc2Ra4WYz_LkuKauGoMoQYEihlpFN7FiBU5Y2tHMKpLFZlDKSdHR2v6KSZ68-vBqOg2SkuDx4XA3sH_m从这两个结果来看,两份期刊的档次应该可以评判了。不过,作为一名研究生,总是感觉楼主的问题还有些稚嫩。这两份期刊主要偏向天文学,而国内大多数物理研究的课题和天文鲜有交际,想要找到一位在天文方面作为主要研究领域的导师,恐怕也是该好好准备的。其次,国内期刊由于语言和科研水平(天文方面的确不强),和国际上是有差距的,及表比较好的一篇,不知道能不能被归进三区,作为一名研究生,如果在纠结这一档次期刊的好坏,那肯定是要为毕业而发愁了。再有,宇宙物理,或许是我孤陋寡闻,不过作为一名天文爱好者,似乎从没听过这个名词,要么是天体物理,要么是它的分支物理宇宙学,如果中学生这么说,我会鼓励,不过作为有志于读研的本科生,这样的学术水准在面试的时候恐怕是要多加留心的。

1+6=1+6=7

飞碟探索

文汇报》2月15日刊登解本友的文章说,缅怀王选院士,要纪念他勇于创新的精神,也应读一读他生前的隽语。“错误地把院士看成是当前领域的学术权威,我经常说时态搞错了,没分清楚式、现在式和将来式。”——王选说,38岁的时候,在电脑照排领域的在国内外处在最前沿,是无名小卒;58岁时,当选两院院士和世界科学院院士,但已离开了设计一线;今年68岁,3年前得了最高科技奖,但离学科前沿更远了,现在靠虚名过日子。“名人是过时的人。”——王选说,名人要普通人的心态,知道是过时的人。别人尊重你,无非是有点,仅此而已。“上电视说明科学生涯快结束了。”——王选说,上电视说明我的科学生涯快要结束了,处在高峰期的科学家是频繁上电视露脸的。 媒体记录的王选院士的典型话语,至今读来发人深思。社会各界大大小小的“名人们”,不妨抽空读读隽语,像他一样普通人的心态。

星星诗词是什么级刊物?

星星指的是肉眼可见的宇宙中的天体。星星内部的能量的活动使星星变的形状不规则。星星大致可分为行星、恒星、彗星、白矮星等。最亮的行星是金星,最快的恒星运行速度每小时超过240万千米,H1504+65是最热的白矮星。行星本身并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是它反射的太阳的光恒星就是类似太阳一类大的天体 其本身内部会发生反应,并将能量以光的形式向空间辐射彗星像哈雷彗星之类,我们看到的光是它在经过太阳系时,其材料被溶化掉的彗尾造成的现象 所以看到的彗星往往拖着长尾巴 夜晚能看到的星星大部分的是恒星,有几颗是我们太阳系的行星,例如:金星、水星、火星。恒星的发光原理与我们的太阳相类似,大部分是氢聚变成氦核的过程释放能量,还有一部分是氦聚变释放能量。只是因为他们离我们很远才看起来是颗温柔的小星星其实他们比太阳都大得多。而行星是因为反射太阳的光才看起来亮的,只不过,只是占了离我们近的光,看起来好像比恒星们都亮。都市上空的星星在天空中看起来和月亮一样大的太阳,它的直径是2万公里,能够装得下130万个地球。说来也巧,太阳的直径是月亮的400来倍,但它到地球的距离也比月亮远了大约400来倍,所以看上去大小就差不多了。作为一颗卫星,月亮在太阳系已发现的66颗卫星中算是大个头的了。比月亮还大的卫星只有四五颗,其中直径最大的木卫三,直径为5200多公里。其它的大都只有几十到几百公里。地球作为一颗行星,其大小在九大行星中排行第五,算是个中等个子。最大的木星体积是地球的1300倍,最亮的金星和地球大小差不多,红色的火星体积则只及地球的八分之一多。行星和卫星,比起太阳系的家长――太阳来说,确实是一些小不点,就像芝麻和西瓜。太阳在太阳系里真可谓唯我独尊。然而,光耀无比的太阳同满天看起来只有针尖大小的恒星比起来,就要黯然失色――它只是亿万颗恒星中很普通的一颗,只能算是中等大小。位于天蝎座的心宿二,直径是太阳的600倍,猎户座的参宿四,半径是太阳的900倍。仙王座有一颗星更大,半径是太阳的1600倍,达11亿公里,如果把它放到太阳的位置上,连木星也要处于它体内。不过它们大都是处于演化较晚阶段的红巨星,密度都极小。扩展资料星星按种类分:恒星,行星,卫星,矮行星(此分类只在太阳系),小天体(小行星,彗星等)恒星按阶段分:新星,主序星,红巨星,超新星(分为以下几种)-1白矮星,2中子星;3黑洞恒星按大小分:(褐红)矮星,(蓝,蓝白,黄,红)巨星,(蓝,红)超巨星恒星按光谱分:O、B、A、F、G、K、M及附加的R、N、S等类型恒星按组合分:单星,双星,聚星和星团恒星其他分类:非变星,变星变星分为:造父变星,食变星行星按组成和体积分为:类木行星,类地行星参考资料:星星的百度百科

星星xīngxīng ,英文star,(1)夜晚天空中闪烁发光的天体。(2)[tinyspot]∶细而小的点儿。天文学家通常把星星发光的能力分为25个星等,发光能力最强的比发光能力最差的大约相差100亿倍。星星的亮度常用星等来表示。星星越亮,星等越小。在地球上测出的星等叫视星等;归算到离地球10秒差距处的星等叫绝对星等。扩展资料行星本身并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是它反射的太阳的光恒星就是类似太阳一类大的天体 其本身内部会发生反应,并将能量以光的形式向空间辐射彗星 像哈雷彗星之类,我们看到的光是它在经过太阳系时,其材料被溶化掉的彗尾造成的现象 所以看到的彗星往往拖着长尾巴 夜晚能看到的星星大部分的是恒星,有几颗是我们太阳系的行星,例如:金星、水星、火星。参考资料星星(宇宙中肉眼可见天体)百度百科

《诗刊》创刊于1957年1月,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是以发表当代诗人诗歌作品为主《星星》诗刊创刊于1957年1月,是中国社科院评定的国家级中文类核心期刊之一《诗选刊》杂志于2000年创刊,由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办《扬子江》诗刊是江苏省作协主办,中文类核心期刊之一

《生命里的温柔部分》、《献诗:九十年代诗历》。 郁舟少年时代开始诗歌写作,其代表作品《白色鸟》荣获首届全国爱情诗大奖赛二等奖,从此在诗坛崭露头角。诗歌作品三百余首散见于《诗歌报》、《诗刊》、《星星诗刊》、《北京文学》、《天津文学》、美国《一行》诗刊、台湾《秋水》、《葡萄园》、《笠》诗刊等海内外华文报刊。并入选《青年诗选(1989-1990年卷)》、 《当代青年诗人情诗选》、《中国当代大学生百家抒情诗》、《中国精短诗歌选萃》、《获奖精短情诗心理赏析》、《青春诗历》等四十多种选集。部分诗作被译成英、法、世界语等三种文字介绍到海外。曾先后20多次获得省级文学奖项,在当代青春诗坛具有一定影响。 其诗人小传被收入《中华诗歌大辞典》“现、当代诗人诗论家”辞条。 众多诗歌评论家对其作品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全国新诗奖评委、著名诗歌评论家叶橹在《触摸人生的温柔与忧伤》一文中写道:“读郁舟的诗,我很欣赏他的灵气,这些诗句写得很平实自然,丝毫没有什么刻意的雕琢,但它很动人,有一种突入心灵的力量。这种诗使人读了之后感到不是轻飘飘地随意说出的“灵感”,而是经过了若干真切体验之后积累并爆发出的智慧的火花。”澹明《在“水”的形式中充盈——郁舟诗作的情感特质》一文中认为:“阅过郁舟的诗集《生命里的温柔部分》,我不由得想到这一刻在夜的伏翼下明明灭灭地起伏着的春水,‘生命里的温柔部分’,究其实质而言,和水同属于一种液化状态的物质;而综观郁舟的诗作,也的确是以水一般的沉静和纯净的魅力令人叹赏的……追求着在‘水’的形式中充盈,是郁舟一贯的抒情气质。”南岛:“郁舟是近年来在大陆青年诗人中引人注目的一颗新星,诗作清新明丽、纯情自然,充分坦露了诗人古典的心、浪漫的情和现代的意识……读他的诗会体味到一种纯真情感的律动,获得宁静的心灵超脱……” 近年来,郁舟还创作了大量的散文、随笔类作品,发表在《人民日报》、《羊城晚报》、《大公报》、《北京青年报》、《扬子晚报》等报刊上。并曾在一些报刊开过随笔专栏,其中若干篇章曾被《散文选刊》、《青年文摘》等刊物及出版物转载或选载。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是sci么

什么

这是2018年,地球物理学领域最主要的SCI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名,括号里是中科院和美国JCR分区,可以看出,日本的《earth, planets and space》排名第三,还是不错的。(1/1) 578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3/2) 821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pace physics(3/2) 736 Earth, Planets and Space(4/3) 968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4/3) 790 Journal of Atmospheric and Solar-Terrestrial Physics(4/3) 746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4/3) 658 Radio Science(4/3) 585 Annales Geophysicae

地学类顶尖期刊,但2014年度被镇压了,暂无影响因子,估计马上回到SCI! 期刊名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PHERES J GEOPHYS RES 出版周期 Monthly 出版ISSN 0148-0227 通讯方式 AMER GEOPHYSICAL UNION, 2000 FLORIDA AVE NW, WASH

SCI(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其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兽医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刊物,尤其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收录范围是当年国际上的重要期刊,尤其是它的引文索引表现出独特的科学参考价值,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许多国家和地区均以被SCI收录及引证的论文情况来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EI(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简称EI创刊于1884年,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出版的著名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EI每月出版1期,文摘3万至4万条;每期附有主题索引与作者索引;每年还另外出版年卷本和年度索引,年度索引还增加了作者单位索引。出版形式有印刷版(期刊形式)、电子版(磁带)及缩微胶片。EI选用世界上工程技术类几十个国家和地区15个语种的3500余种期刊和1000余种会议录、科技报告、标准、图书等出版物。年报道文献量16万余条。收录文献几乎涉及工程技术各个领域。具有综合性强、资料来源广、地理覆盖面广、报道量大、报道质量高、权威性强等特点。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简称ISTP。创刊于1978年。该索引收录生命科学、物理与化学科学、农业、生物和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和应用科学等学科的会议文献,包括一般性会议、座谈会、研究会、讨论会、发表会等。其中工程技术与应用科学类文献约占35%,其他涉及学科基本与SCI相同。ISR(科学评论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Reviews 简称ISR。创刊于1974年,收录世界各国2700余种科技期刊及300余种专著丛刊中有价值的评述论文。高质量的评述文章能够提供本学科或某个领域的研究发展概况、研究热点、主攻方向等重要信息,是极为珍贵的参考资料。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formation英文名称首字母缩写,是由南京大学研制成功的、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标志性工程。科学引文索引是从文献之间相互引证的关系上,揭示科学文献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的检索与查询,可以揭示已知理论和知识的应用、提高、发展和修正的过程,从一个重要侧面揭示学科研究与发展的基本走向;通过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的统计与分析,可以从定量的视角评价地区、机构、学科以及学者的科学研究水平,为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发展与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CSSCI俗称“南大版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要目总览》)。《要目总览》不定期出版, 1996 年出版了第二版, 2000 年出了 2000 版,2008年又推出了最新的版本。《要目总览》收编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种学科类别的中文期刊。其中对核心期刊的认定通过五项指标综合评估。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就是通常所说的中文核心期刊,俗称“北大版核心期刊”。CSCI(中国科学文献数据库)是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资助的项目,建设目标是建立中文科技期刊的基于web的科技文献文摘、引文、联合目录馆藏的科技知识服务体系,面向广大机构和个人用户提供中文科技期刊文献资源的有效发现和评价服务。结合对全文数据库的开放链接,建立基于核心科技期刊的知识发现、评价和推介服务体系。ASPT (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数据库)ASPT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A)、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S)、北京大学图书馆(P),中国学术(光盘版)电子杂志社(T)共同建设的《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数据库》。CJF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ese Journal Full—text Database)的英文缩写属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创办的我国第一个学术期刊全文检索与评价数据库,是我国知识信息生产、传播、应用和期刊评价、管理的现代化运作平台,以光盘和网络等形式向国内外读者提供动态知识服务,并为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进行期刊评价提供基础数据,为新闻出版总署等有关期刊管理部门提供期刊管理数据。如刊物被这些数据库收录,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些期刊的权威性。CJCR(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是按照美国JCR的模式,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以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为基础,选择数学、物理学、力学、化学、医药卫生、工业技术、电子与通信、计算技术、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环境科学等学科的1000多种中国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期刊作为来源期刊,根据来源期刊的引文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计算了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论文地区分布数、基金论文数和自引总引比等十余项科技期刊评价指标,并按照期刊的所属学科、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和期刊字顺分别进行排序。CMC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是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创建的中文医学期刊文献的数据库,是面向医院、院校、科研、图书情报、医药卫生和医药出版等单位的文献摘要数据库。它收录文献量大,专业性强,信息新,查询途径广,更新及时,系统功能比较完备,用户界面友好,使用方便,是检索最新医学文献的重要工具,几乎收录了国内生物医学领域的全部核心期刊、重要刊物以及与生物医学相关的一些自然科学期刊,内容涵盖了生物医学的各个领域及其边缘学科的相关领域。CMCC 是目前我国同类产品中提供信息量最多、传递速度最快的中文医学文献数据库。CASS(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在多年的期刊研究基础上完成的一项科研成果。它采用我国目前年度收文量最大的引文数据库和其他大型文献数据库作为统计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综合统计分析,邀请各学科权威专家进行评审,力求客观地反映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该书评出哲学、政治、法律、经济、文学、历史等重要学科领域中的344种核心期刊,涵盖了目前我国人2社会科学期刊中使用率和学术水平均居前列的权威期刊和优秀期刊。CASS也有人称之为“社科院版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统计源期刊)是按照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期刊引证报告》的模式,结合中国期刊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在中国出版(不含港、澳、台)的1576种(2004年版)科技期刊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学科范畴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是目前国内比较公认的科技统计源期刊目录。因其受科技部委托,带有官方色彩,具有很高的学术权威性,人们习惯称其为“统计源期刊”,又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TPCD(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是受国家科技部委托,从1987年开始对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表论文数量和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统计数据建立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好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CSTPCD的数据来源。通过中国科技期刊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对期刊学术质量的考核,CSTPCD每年对收录期刊的范围进行调整。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入我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近千种,其中核心库来源期刊670种,扩展库期刊为 378 种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扩展库的来源期刊也经过大范围的遴选,是我国各学科领域较优秀的期刊。具有建库历史最为悠久、专业性强、数据准确规范等特点,被誉为“中国的SCI ”。CAJCE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是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是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的评价数据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大型数据库。是《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数据源统计的分析工具、《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人文社科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的重要依据。该数据库为各期刊管理部门进行期刊管理、评比及期刊的其它定量分析研究提供依据和统计分析结果。在《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及其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由评价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专家遴选900多种社科类优秀期刊作为来源期刊。 中国期刊方阵“双高”“双奖”“双百”“双效”期刊 “中国期刊方阵”的基本框架分为4个层面,形成宝塔形结构。第一个层面为“双效”期刊。以全国现有近万种期刊为基数选取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好的1000余种期刊,作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基础。第二个层面为“双百”期刊。即通过每两年一届评比产生的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百种重点科技期刊。每届进入全国“双百”重点期刊数量控制在200种左右。 第三个层面为“双奖”期刊。是全国“双百”重点期刊基础上评选出的国家期刊奖、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的期刊。此类期刊约100种左右。即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的期刊。此类期刊约50种左右。“双奖”和“双百”期刊通过评选产生,“双高”期刊由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确定。国家级期刊“国家级” 期刊 ,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 ”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省级期刊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为省级期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也被视为省级期刊。增刊根据新闻出版总署规定,每本合法期刊,一年可以出版两期增刊。增刊的主管单位、主办单位和刊号都是与正常周期出版的刊物完全一致的,不能称之为非法或违规出版物。大众期刊的增刊一般用来出版专辑、合集或纪念特刊。学术期刊通常把一些具有相当水准,但又无法在正常周期的刊物上发表的文稿安排在增刊上,因此增刊的学术影响力较正常周期出版的刊物为弱。在评定中级以下职称时,省级期刊的增刊大多不被承认。但国家级期刊或核心期刊的增刊往往会被降级使用,相当于省级期刊或普通学术期刊。

地球与行星物理期刊

杂志只是科普。

这是2018年,地球物理学领域最主要的SCI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名,括号里是中科院和美国JCR分区,可以看出,日本的《earth, planets and space》排名第三,还是不错的。(1/1) 578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3/2) 821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pace physics(3/2) 736 Earth, Planets and Space(4/3) 968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4/3) 790 Journal of Atmospheric and Solar-Terrestrial Physics(4/3) 746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4/3) 658 Radio Science(4/3) 585 Annales Geophysicae

属于地球物理学领域,日本的顶级期刊,在世界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当然,比起美国的JGR要差一点。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GMm(R+h)2=m4π2T2(R+h),其中R为地球半径,h为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由于同步卫星的周期必须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因地壳隆起导致地球的自转速度逐渐减弱,所以T增大,根据上面等式得出: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h会变高.由于轨道半径增大,根据v=GM(R+h),则线速度的大小变小,故CD正确,AB错误;故选:CD.

地球与行星物理期刊怎么样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Chinese Edition(地球物理学报)APPLIED GEOPHYSICS(应用地球物理英文版)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Journal of Geophysics and EngineeringJournal of Geology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Geophysical Prospecting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GEOCHEMISTRY, GEOPHYSICS, GEOSYSTEMS

什么

这是2018年,地球物理学领域最主要的SCI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名,括号里是中科院和美国JCR分区,可以看出,日本的《earth, planets and space》排名第三,还是不错的。(1/1) 578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3/2) 821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pace physics(3/2) 736 Earth, Planets and Space(4/3) 968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4/3) 790 Journal of Atmospheric and Solar-Terrestrial Physics(4/3) 746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4/3) 658 Radio Science(4/3) 585 Annales Geophysicae

  • 索引序列
  • 学术星球是一个什么刊物
  • 星星诗词是什么级刊物?
  •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是sci么
  • 地球与行星物理期刊
  • 地球与行星物理期刊怎么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