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央戏剧学院学报好发吗

中央戏剧学院学报好发吗

发布时间:

中央戏剧学院学报好发吗

师资概况 2014年,学院制定了教职工队伍五年发展规划,全年学院共引进人才31人,其中应届毕业生10人,从外单位调入和引进具有丰富艺术实践经验的人才6人,非事业编制聘任人员15人;有事业编制教职工400人,非事业编制聘任58人,劳动合同制员工116人。2014年,共有47人通过学院专业技术职务委员会评审,其中正高5人,副高15人,中级27人。截至2014年末,学院共有专任教师244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67人,其中教授55人;副高级职称人员86人,其中副教授71人;本科生师比达84:1。 中央戏剧学院师资队伍结构统计表(截至2014年8月)系别 专任教师(人) 职称(人) 学位(人)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助教 无职称 博士 硕士 学士 无学位 表演系 40 9 14 12 3 2 7 26 5 2 导演系 13 4 5 4     5 4 4   舞台美术系 48 13 13 18 4   3 34 9 2 戏剧文学系 28 11 11 3 2 1 12 15 1   音乐剧系 13 2 3 4 3 1   8 4 1 京剧系 9 3 1 1 4     7 1 1 歌剧系 13 3   4 5 1   11 2   舞剧系 11 3   1 5 2   8   3 戏剧管理系 14 3 4 6 1   3 11     电影电视系 24 3 11 8 2   9 13 2   基础教学部 12   4 7 1   1 8 2 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 5 1 1 1 1 1   5     非教学单位具有教师资格 14   4 9 1   1 11 1 1 合计 244 55 71 78 32 8 41 161 31 11 师资培养 学院实施“126”工程计划为引领,通过入职培训、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师英语培训和教师在线学习培训构建了基本培训体系;通过实施青年教师艺术实践工程,为青年教师提升教育教学和艺术创作能力提供了发展平台;依托教学考察、参加国际会议和戏剧节、出访讲学、专项培训学习构建了涉外培训体系。通过引导青年教师申报科研项目,实现了“事业留人”。同时,学院利用外籍教师和名誉教授资源,为学院教师提供有针对性地学术交流和观摩学习机会。 中央戏剧学院1981年11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7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该校的戏剧历史及理论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中央戏剧学院开始招收高等学校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人员。2005年5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中央戏剧学院成为首批有资格招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的试点单位之一。截至2015年1月,学校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2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戏剧戏曲学 二级国家重点学科:戏剧戏曲学 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 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 质量工程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中央戏剧学院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精品课程3门(不完全统计)。 2014年,导演系姜涛老师的“中小学戏剧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项目被评为北京市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重点项目,导演系王良波老师的“创建音乐戏剧导演专业可行性研究”和舞台美术系刘峰老师的“现代戏剧影视道具技术实践教学研究”被评为北京市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面上项目;另外,50个本科学生项目被列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其中35个学生项目与本科教学演出剧目相结合,另外15个学生项目分别组建5个剧组,完成微电影《末吉之家》、《美国有个永和县》、《夏天所知道的一切》、《有雨的春天》、《不能独行》的拍摄,部分影片作品获得了影视教育界的好评,并已在中国国内斩获奖项。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导演、戏剧影视文学、表演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音乐剧表演教学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戏剧影视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教学团队:表演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带头人:刘立滨) 国家精品课程:台词基础课、写作课、戏剧本体论 教学仪器设备&教学经费 2014年,学院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两千余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9万元。2014年,学院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78元;用于本科教学改革和建设的专项经费达75万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68元;生均本科实习经费58元。 实践教学 根据2014年新修订的各专业方向培养方案,除课程环节所包含的实践教学内容之外,毕业创作、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专业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分别为:表演专业平均比例18%、导演专业平均比例23%、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平均比例49%、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平均比例34%、戏剧学专业平均比例70%、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平均比例14%、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平均比例73%。学院本科教育培养方案管理办法规定,课程每周1学时,行课18周(18学时),每学期计1学分;实践教学每周1学时,教学周18周(18学时),计5学分。2013-2014学年,学院本科层次教学实习演出剧目近20个,共计演出百余场次,包括2010级戏剧影视表演(1)班《白鹿原》,2010级戏剧影视表演(2)班《教育的果实》,2010级戏剧影视导演班《如影随形》,2011级戏剧影视表演新疆班《罗密欧与茱丽叶》,2011级戏剧影视表演班《海鸥》、《无人生还》及《都是我儿子》,2011级音乐剧表演班《拜访森林》,2011级戏剧影视导演班《玩“命”娱乐》,2011级京剧表演班折子戏专场及《四郎·叹》,2012级话剧影视表演儿艺班《拿箱子的人》。 艺术创作 戏剧艺术研究所编辑翻译出版了《欧阳予倩全集》、《莎士比亚辞典》、《莎士比亚论文集》、《奥尼尔研究文集》、《俄罗斯名家论演技》、《演员创造的再体现的途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歌剧导演艺术》、《莎士比亚全集》、《父亲欧阳予倩》、《舞台美术家齐牧冬》、《传统与创新——2005年表演教学国际研讨会与演出展论文集》等书籍。创作演出了《黎雅王》、《四川好人》、《情人》、《椅子》、《爱情蚂蚁》、《切·格瓦拉》等戏剧作品。研究所演员还参加了众多电影、电视剧的演出,获得政府奖、飞天奖、百花奖、金鹰奖以及柏林、戛纳、芝加哥、威尼斯电影节等奖项。 由该校边文彤担纲舞台设计的粤剧《包公还砚》,在第11届广东省艺术节上获得优秀舞台美术奖。 科研获奖 该校戏剧文学系教授陈敏老师的专著《对中国问题剧传统的反思》荣获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在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评选活动中,中央戏剧学院《戏剧》学报社获组织奖;同时,该校沈林教授继上届获奖后,又以学报社选送的《刺目的盲点:再议跨文化戏剧》一文获得提名奖。2010年6月29日,在“教育部2005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结题验收会议中,姜涛教授的研究项目《中国学习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讲略》通过结题评审验收。 学术期刊 《戏剧》原名《戏剧学习》,创刊于1956年,是中央戏剧学院学报,国家一级学术刊物,被国家学术机构确定为“戏剧艺术核心期刊”,并被收录为北京大学图书馆评选的“中文核心期刊”以及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评选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等。2015年,《戏剧》入选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评选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是中国唯一入选的戏剧类期刊。《戏剧》刊发的稿件覆盖外国戏剧研究、中国现当代戏剧研究、戏曲研究和影视艺术研究,并推介有代表性的国外新剧本。 馆藏资源 中央戏剧学院图书馆于建院之初设立,是以收藏戏剧和影视艺术类图书资料为主,兼收文学、哲学、史地及其它社科类图书资料的专业图书馆。建馆初期,图书馆继承了华北大学三部、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及中央文学讲习所的藏书,其中戏剧专业特别是话剧类图书、报刊资料、图片、音像资料之丰。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图书馆收藏中外文图书50万余册、中外文现刊300余种、数字资源和自建特色资源库近20种、特色音像视频资源1万余种、民国时期唱片5000余张、线装古籍及民国时期图书3万余册、舞台剧照及演出说明书20万余份。

回答 查找需要一点时间,请稍等片刻。 请问您在哪个省份? 提问 贵州省贵阳 回答 查询学校官网,发现没有这方面的数据。 帮您找到了中央戏剧学院的联系方式,010 5662 0314 提问 谢谢 如果是其他省份的可以考吗? 回答 我认为是可以考的。 提问 分数线还有点高吧? 回答 我刚刚在学校官网翻了半天,也没有看到这方面的数据,所以实在不好意思,这个问题没有办法回复您,梁 更多10条 

分专业,表演专业、音乐剧专业、播音主持专业需要达到本省艺术类提档线,导演专业、演出制作、影视制片专业是折合本省一本线的85%,戏文系是折合本省一本线的95%,每年的招生简章有具体录取原则。可参考。

中央戏剧学院学报好发吗吗

师资概况 2014年,学院制定了教职工队伍五年发展规划,全年学院共引进人才31人,其中应届毕业生10人,从外单位调入和引进具有丰富艺术实践经验的人才6人,非事业编制聘任人员15人;有事业编制教职工400人,非事业编制聘任58人,劳动合同制员工116人。2014年,共有47人通过学院专业技术职务委员会评审,其中正高5人,副高15人,中级27人。截至2014年末,学院共有专任教师244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67人,其中教授55人;副高级职称人员86人,其中副教授71人;本科生师比达84:1。 中央戏剧学院师资队伍结构统计表(截至2014年8月)系别 专任教师(人) 职称(人) 学位(人)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助教 无职称 博士 硕士 学士 无学位 表演系 40 9 14 12 3 2 7 26 5 2 导演系 13 4 5 4     5 4 4   舞台美术系 48 13 13 18 4   3 34 9 2 戏剧文学系 28 11 11 3 2 1 12 15 1   音乐剧系 13 2 3 4 3 1   8 4 1 京剧系 9 3 1 1 4     7 1 1 歌剧系 13 3   4 5 1   11 2   舞剧系 11 3   1 5 2   8   3 戏剧管理系 14 3 4 6 1   3 11     电影电视系 24 3 11 8 2   9 13 2   基础教学部 12   4 7 1   1 8 2 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 5 1 1 1 1 1   5     非教学单位具有教师资格 14   4 9 1   1 11 1 1 合计 244 55 71 78 32 8 41 161 31 11 师资培养 学院实施“126”工程计划为引领,通过入职培训、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师英语培训和教师在线学习培训构建了基本培训体系;通过实施青年教师艺术实践工程,为青年教师提升教育教学和艺术创作能力提供了发展平台;依托教学考察、参加国际会议和戏剧节、出访讲学、专项培训学习构建了涉外培训体系。通过引导青年教师申报科研项目,实现了“事业留人”。同时,学院利用外籍教师和名誉教授资源,为学院教师提供有针对性地学术交流和观摩学习机会。 中央戏剧学院1981年11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7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该校的戏剧历史及理论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中央戏剧学院开始招收高等学校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人员。2005年5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中央戏剧学院成为首批有资格招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的试点单位之一。截至2015年1月,学校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2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戏剧戏曲学 二级国家重点学科:戏剧戏曲学 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 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 质量工程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中央戏剧学院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精品课程3门(不完全统计)。 2014年,导演系姜涛老师的“中小学戏剧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项目被评为北京市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重点项目,导演系王良波老师的“创建音乐戏剧导演专业可行性研究”和舞台美术系刘峰老师的“现代戏剧影视道具技术实践教学研究”被评为北京市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面上项目;另外,50个本科学生项目被列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其中35个学生项目与本科教学演出剧目相结合,另外15个学生项目分别组建5个剧组,完成微电影《末吉之家》、《美国有个永和县》、《夏天所知道的一切》、《有雨的春天》、《不能独行》的拍摄,部分影片作品获得了影视教育界的好评,并已在中国国内斩获奖项。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导演、戏剧影视文学、表演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音乐剧表演教学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戏剧影视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教学团队:表演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带头人:刘立滨) 国家精品课程:台词基础课、写作课、戏剧本体论 教学仪器设备&教学经费 2014年,学院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两千余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9万元。2014年,学院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78元;用于本科教学改革和建设的专项经费达75万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68元;生均本科实习经费58元。 实践教学 根据2014年新修订的各专业方向培养方案,除课程环节所包含的实践教学内容之外,毕业创作、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专业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分别为:表演专业平均比例18%、导演专业平均比例23%、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平均比例49%、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平均比例34%、戏剧学专业平均比例70%、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平均比例14%、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平均比例73%。学院本科教育培养方案管理办法规定,课程每周1学时,行课18周(18学时),每学期计1学分;实践教学每周1学时,教学周18周(18学时),计5学分。2013-2014学年,学院本科层次教学实习演出剧目近20个,共计演出百余场次,包括2010级戏剧影视表演(1)班《白鹿原》,2010级戏剧影视表演(2)班《教育的果实》,2010级戏剧影视导演班《如影随形》,2011级戏剧影视表演新疆班《罗密欧与茱丽叶》,2011级戏剧影视表演班《海鸥》、《无人生还》及《都是我儿子》,2011级音乐剧表演班《拜访森林》,2011级戏剧影视导演班《玩“命”娱乐》,2011级京剧表演班折子戏专场及《四郎·叹》,2012级话剧影视表演儿艺班《拿箱子的人》。 艺术创作 戏剧艺术研究所编辑翻译出版了《欧阳予倩全集》、《莎士比亚辞典》、《莎士比亚论文集》、《奥尼尔研究文集》、《俄罗斯名家论演技》、《演员创造的再体现的途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歌剧导演艺术》、《莎士比亚全集》、《父亲欧阳予倩》、《舞台美术家齐牧冬》、《传统与创新——2005年表演教学国际研讨会与演出展论文集》等书籍。创作演出了《黎雅王》、《四川好人》、《情人》、《椅子》、《爱情蚂蚁》、《切·格瓦拉》等戏剧作品。研究所演员还参加了众多电影、电视剧的演出,获得政府奖、飞天奖、百花奖、金鹰奖以及柏林、戛纳、芝加哥、威尼斯电影节等奖项。 由该校边文彤担纲舞台设计的粤剧《包公还砚》,在第11届广东省艺术节上获得优秀舞台美术奖。 科研获奖 该校戏剧文学系教授陈敏老师的专著《对中国问题剧传统的反思》荣获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在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评选活动中,中央戏剧学院《戏剧》学报社获组织奖;同时,该校沈林教授继上届获奖后,又以学报社选送的《刺目的盲点:再议跨文化戏剧》一文获得提名奖。2010年6月29日,在“教育部2005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结题验收会议中,姜涛教授的研究项目《中国学习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讲略》通过结题评审验收。 学术期刊 《戏剧》原名《戏剧学习》,创刊于1956年,是中央戏剧学院学报,国家一级学术刊物,被国家学术机构确定为“戏剧艺术核心期刊”,并被收录为北京大学图书馆评选的“中文核心期刊”以及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评选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等。2015年,《戏剧》入选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评选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是中国唯一入选的戏剧类期刊。《戏剧》刊发的稿件覆盖外国戏剧研究、中国现当代戏剧研究、戏曲研究和影视艺术研究,并推介有代表性的国外新剧本。 馆藏资源 中央戏剧学院图书馆于建院之初设立,是以收藏戏剧和影视艺术类图书资料为主,兼收文学、哲学、史地及其它社科类图书资料的专业图书馆。建馆初期,图书馆继承了华北大学三部、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及中央文学讲习所的藏书,其中戏剧专业特别是话剧类图书、报刊资料、图片、音像资料之丰。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图书馆收藏中外文图书50万余册、中外文现刊300余种、数字资源和自建特色资源库近20种、特色音像视频资源1万余种、民国时期唱片5000余张、线装古籍及民国时期图书3万余册、舞台剧照及演出说明书20万余份。

《文艺评论》《四川戏剧》《中国戏剧》《音乐创作》等这些都是楼主是要求什么时间发表呢,投稿联系163期刊论文网;胡编辑 电话15114881071扣扣2109928441

不好考,千里挑一,竞争非常激烈,但是年年都有考上的,这个要看实力。考中戏要先参加专业考试:朗诵、形体、声乐、小品。通过的考生参加高考,按分数线等待录取。文化课分数比其他院校相对要低。需要找老师辅导一下专业课。可以去中戏官网了解了解往年招生信息。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中 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21种)J艺术(除J2绘画/J9电影、电视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1 艺术百家 、2 艺术评论 、3 民族艺术 J2 绘画/工艺美术类核心期刊表 1 美术研究 、2 装饰 、3 美术观察 、4 美术 5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美术与设计版 、6 新美术 、7 世界美术 8 美术学报 、9 中国书法 、10 美苑 J9 电影、电视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1 当代电影 、2 电影艺术 、3 世界电影 、4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5 中国电视 、6 电影新作 、7 电影文学 、8 当代电视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2014-2015)艺术学学科拟收录来源期刊名单(21种)音乐舞蹈类(5种)1音乐研究、2中央音乐学院学报、3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4中国音乐学、5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艺术综合类(3种):1文艺研究、2民族艺术、3艺术百家影视戏曲类(7种):1电影艺术、2当代电影、3世界电影、4中国电视、5戏剧 、6戏剧艺术、7戏曲艺术设计艺术类(2种):1装饰、2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美术艺术类(4种):1美术研究、2新美术、3美术观察、4中国书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不含艺术的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即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艺术学专业核心期刊(14种)1音乐研究 、2当代电影、3电影艺术、4中国音乐、5中央音乐学院学报7人民音乐、 8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9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0艺术百家、12美术研究、13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4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戏剧》

《戏剧》是中央戏剧学院学报的简称,中央戏曲学院学报为季刊,创刊于1956年。

你好,查有关资料戏曲类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有:    戏剧艺术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四川戏剧     中国戏剧     戏剧文学     当代戏剧     如果不明白,可以追问,欢迎学术资讯网 络交流。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如果我的回答,能帮到你一点,请及时采纳,也是一份鼓励。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正常啊,一般招生结束了就很少有学校的招生办接电话的,还是想点其他办法来联系吧。

师资概况 2014年,学院制定了教职工队伍五年发展规划,全年学院共引进人才31人,其中应届毕业生10人,从外单位调入和引进具有丰富艺术实践经验的人才6人,非事业编制聘任人员15人;有事业编制教职工400人,非事业编制聘任58人,劳动合同制员工116人。2014年,共有47人通过学院专业技术职务委员会评审,其中正高5人,副高15人,中级27人。截至2014年末,学院共有专任教师244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67人,其中教授55人;副高级职称人员86人,其中副教授71人;本科生师比达84:1。 中央戏剧学院师资队伍结构统计表(截至2014年8月)系别 专任教师(人) 职称(人) 学位(人)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助教 无职称 博士 硕士 学士 无学位 表演系 40 9 14 12 3 2 7 26 5 2 导演系 13 4 5 4     5 4 4   舞台美术系 48 13 13 18 4   3 34 9 2 戏剧文学系 28 11 11 3 2 1 12 15 1   音乐剧系 13 2 3 4 3 1   8 4 1 京剧系 9 3 1 1 4     7 1 1 歌剧系 13 3   4 5 1   11 2   舞剧系 11 3   1 5 2   8   3 戏剧管理系 14 3 4 6 1   3 11     电影电视系 24 3 11 8 2   9 13 2   基础教学部 12   4 7 1   1 8 2 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 5 1 1 1 1 1   5     非教学单位具有教师资格 14   4 9 1   1 11 1 1 合计 244 55 71 78 32 8 41 161 31 11 师资培养 学院实施“126”工程计划为引领,通过入职培训、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师英语培训和教师在线学习培训构建了基本培训体系;通过实施青年教师艺术实践工程,为青年教师提升教育教学和艺术创作能力提供了发展平台;依托教学考察、参加国际会议和戏剧节、出访讲学、专项培训学习构建了涉外培训体系。通过引导青年教师申报科研项目,实现了“事业留人”。同时,学院利用外籍教师和名誉教授资源,为学院教师提供有针对性地学术交流和观摩学习机会。 中央戏剧学院1981年11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7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该校的戏剧历史及理论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中央戏剧学院开始招收高等学校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人员。2005年5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中央戏剧学院成为首批有资格招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的试点单位之一。截至2015年1月,学校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2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戏剧戏曲学 二级国家重点学科:戏剧戏曲学 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 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 质量工程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中央戏剧学院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精品课程3门(不完全统计)。 2014年,导演系姜涛老师的“中小学戏剧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项目被评为北京市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重点项目,导演系王良波老师的“创建音乐戏剧导演专业可行性研究”和舞台美术系刘峰老师的“现代戏剧影视道具技术实践教学研究”被评为北京市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面上项目;另外,50个本科学生项目被列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其中35个学生项目与本科教学演出剧目相结合,另外15个学生项目分别组建5个剧组,完成微电影《末吉之家》、《美国有个永和县》、《夏天所知道的一切》、《有雨的春天》、《不能独行》的拍摄,部分影片作品获得了影视教育界的好评,并已在中国国内斩获奖项。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导演、戏剧影视文学、表演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音乐剧表演教学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戏剧影视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教学团队:表演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带头人:刘立滨) 国家精品课程:台词基础课、写作课、戏剧本体论 教学仪器设备&教学经费 2014年,学院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两千余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9万元。2014年,学院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78元;用于本科教学改革和建设的专项经费达75万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68元;生均本科实习经费58元。 实践教学 根据2014年新修订的各专业方向培养方案,除课程环节所包含的实践教学内容之外,毕业创作、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专业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分别为:表演专业平均比例18%、导演专业平均比例23%、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平均比例49%、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平均比例34%、戏剧学专业平均比例70%、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平均比例14%、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平均比例73%。学院本科教育培养方案管理办法规定,课程每周1学时,行课18周(18学时),每学期计1学分;实践教学每周1学时,教学周18周(18学时),计5学分。2013-2014学年,学院本科层次教学实习演出剧目近20个,共计演出百余场次,包括2010级戏剧影视表演(1)班《白鹿原》,2010级戏剧影视表演(2)班《教育的果实》,2010级戏剧影视导演班《如影随形》,2011级戏剧影视表演新疆班《罗密欧与茱丽叶》,2011级戏剧影视表演班《海鸥》、《无人生还》及《都是我儿子》,2011级音乐剧表演班《拜访森林》,2011级戏剧影视导演班《玩“命”娱乐》,2011级京剧表演班折子戏专场及《四郎·叹》,2012级话剧影视表演儿艺班《拿箱子的人》。 艺术创作 戏剧艺术研究所编辑翻译出版了《欧阳予倩全集》、《莎士比亚辞典》、《莎士比亚论文集》、《奥尼尔研究文集》、《俄罗斯名家论演技》、《演员创造的再体现的途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歌剧导演艺术》、《莎士比亚全集》、《父亲欧阳予倩》、《舞台美术家齐牧冬》、《传统与创新——2005年表演教学国际研讨会与演出展论文集》等书籍。创作演出了《黎雅王》、《四川好人》、《情人》、《椅子》、《爱情蚂蚁》、《切·格瓦拉》等戏剧作品。研究所演员还参加了众多电影、电视剧的演出,获得政府奖、飞天奖、百花奖、金鹰奖以及柏林、戛纳、芝加哥、威尼斯电影节等奖项。 由该校边文彤担纲舞台设计的粤剧《包公还砚》,在第11届广东省艺术节上获得优秀舞台美术奖。 科研获奖 该校戏剧文学系教授陈敏老师的专著《对中国问题剧传统的反思》荣获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在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评选活动中,中央戏剧学院《戏剧》学报社获组织奖;同时,该校沈林教授继上届获奖后,又以学报社选送的《刺目的盲点:再议跨文化戏剧》一文获得提名奖。2010年6月29日,在“教育部2005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结题验收会议中,姜涛教授的研究项目《中国学习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讲略》通过结题评审验收。 学术期刊 《戏剧》原名《戏剧学习》,创刊于1956年,是中央戏剧学院学报,国家一级学术刊物,被国家学术机构确定为“戏剧艺术核心期刊”,并被收录为北京大学图书馆评选的“中文核心期刊”以及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评选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等。2015年,《戏剧》入选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评选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是中国唯一入选的戏剧类期刊。《戏剧》刊发的稿件覆盖外国戏剧研究、中国现当代戏剧研究、戏曲研究和影视艺术研究,并推介有代表性的国外新剧本。 馆藏资源 中央戏剧学院图书馆于建院之初设立,是以收藏戏剧和影视艺术类图书资料为主,兼收文学、哲学、史地及其它社科类图书资料的专业图书馆。建馆初期,图书馆继承了华北大学三部、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及中央文学讲习所的藏书,其中戏剧专业特别是话剧类图书、报刊资料、图片、音像资料之丰。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图书馆收藏中外文图书50万余册、中外文现刊300余种、数字资源和自建特色资源库近20种、特色音像视频资源1万余种、民国时期唱片5000余张、线装古籍及民国时期图书3万余册、舞台剧照及演出说明书20万余份。

《戏剧》是中央戏剧学院学报的简称,中央戏曲学院学报为季刊,创刊于1956年。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好在哪里

肯定是的!还是重本啊!

还不错。中央戏剧学院(The Central Academy of Drama),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总部、亚洲戏剧教育研究中心总部和世界戏剧院校联盟秘书处所在地,世界戏剧院校联盟国际大学生戏剧节活动基地,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中央戏剧学院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戏剧教育席位,是新中国第一所戏剧教育高等学校。中央戏剧学院的历史可以溯源至1938年4月10日成立的延安鲁迅艺术学院;1949年12月,中央戏剧学院正式开办;1950年4月2日,中央戏剧学院成立大会召开,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校名。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中央戏剧学院有2个校区(东城校区、昌平校区),总占地面积约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下辖10个教学系,开办7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2199人(截至2014年9月),专任教师244人(截至2014年8月)。

根据一起排练和上课学习的情况来看,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大量的毕业生不会演戏。 表演过火,容易脸谱化表演,我觉得问题还是出在教学上。 中戏毕业的影帝影后也都不演舞台剧,也都是走明星路线。巩俐考中戏文化分差五分,最后学校向文化部打申请才被录取,当然巩俐的表演素质还是很好的,那么她大二暑假就出来拍《红高粱》并能够获得国际影后,我想不是中戏的教学有多好,而是她本身的表演素质很好。 章子怡也是大二成名,所以中戏的教学质量也就那样,没有圈内评价的学术好、专业过硬等神话的说法。凡事还应该客观冷静,实际的分析后做评论。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毕业的演员在表演上更生活化,更适合影视化的拍摄,当然电影表演也是需要扎实的表演技巧和基本功的。各个圈内导演认为北影表演系的学生在表演上毛病会少一些。 比如:一个知名教授说过,演员在拍摄后台词声音过小,是演员的问题还是录音师的问题?其实这位教授讲:“是录音师的问题。” 电影表演就是要生活化,所有的表演任务就是塑造生动的(真实)、有魅力的(有思想内涵、有艺术价值的)影视化人物形象而不懈的努力。

答: 中央戏剧学院还可以祝心想事成开心快乐。

  • 索引序列
  • 中央戏剧学院学报好发吗
  • 中央戏剧学院学报好发吗吗
  • 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戏剧》
  •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好在哪里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