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科学小论文地震原因200字

科学小论文地震原因200字

发布时间:

科学小论文地震原因200字

地震是地壳应力快速释放的结果

照地震的不同成因,我们可以把地震划分为五类:  构造地震:构造地震发生的原因,是地下岩层受地应力的作用,当所受的地应力太大,岩层不能承受时,就会发生突然、快速破裂或错动,岩层破裂或错动时会激发出一种向四周传播地地震波,当地震波传到地表时,就会引起地面的震动。世界上85%-90%的地震以及所有造成重大灾害的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由于火山爆发引起的地震。  水库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放水引起库区发生地震。  陷落地震: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  人工地震:由于核爆炸、开炮等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由于来的突然自然的问题很难解释就象死亡也是不通知人的一样地震的提前预报在国际上也是一项很难的科技,目前还没有国家能做到这点。简单地说,地震的原因主要有:地球各个大板块之间互相挤压另外还有火山喷发引起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了也会产生地震,如岩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作震中。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地幔物质的热对流。是由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所驱动的。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外部表现。内部能量释放主要有一下形式:地震,火山,板块运动,地质构造。地震是其中之一。〔1〕在地球内部有震源,震源向外释放能量(地震波)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的振动.〔2〕其它地质灾害或自然灾害,也可以间接诱发地震.地幔物质的热对流。是由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所驱动的。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外部表现。内部能量释放主要有一下形式:地震,火山,板块运动,地质构造。地震是其中之一。而降水,风,洋流,河流等地表过程都是由地球外部能量即太阳所驱动

地下空洞大塌陷是形成七种地震的根本原因。

地震的类型,也是地震的成因大致有4种。下面的叙述摘自维基百科,应该较为全面: 构造地震 由于地壳运动引起地壳岩层断裂错动而发生的地壳震动,称为构造地震。由于地球不停地运动变化,从而内部产生巨大地应力作用在地壳上。在地应力长期缓慢的作用下,造成地壳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当地应力超过岩石本身能承受的强度时便会使岩层断裂错动,其巨大的能量突然释放,形成构造地震,地震学家通常用弹性回跳理论来描述这个现象。世界上绝大多数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由于火山活动时岩浆喷发冲击或热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火山地震一般较小,数量约占地震总数的7%左右。地震和火山往往存在关联。火山爆发可能会激发地震,而发生在火山附近的地震也可能引起火山爆发。一般影响不大 陷落地震由于地下水溶解可溶性岩石,或由于地下采矿形成的巨大空洞,造成地层崩塌陷落而引发的地震,称为陷落地震。这类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3%左右,震级也都比较小。 诱发地震 在特定的地区因某种地壳外界因素诱发而引起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些外界因素可以是地下核爆炸、陨石坠落、油井灌水等,其中最常见的是水库地震。水库蓄水后改变了地面的应力状态,且库水渗透到已有的断层中,起到润滑和腐蚀作用,促使断层产生新的滑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水库蓄水后都会发生水库地震,只有当库区存在活动断裂、岩性刚硬等条件,才有诱发的可能性。

地震科学小论文

自己想!!!!

走进汶川,你会享受到独特的集自然、生态、藏羌民风民俗为一体的短程特色旅游和城市度假休闲旅游。你可以去追溯世界上最古老的羌文化,绚丽的羌族刺绣;欣赏历经千年不倒的羌寨、碉房和邛笼仍在雪山下耸立,被称为世界桥梁先驱的悬筒和溜索仍在峡谷上空弥香。 对于5月12日在中国汶川发生的强烈地震,加拿大华裔地球物理学家、蒙特利尔大学工学院教授嵇少丞建议道,中国应强化针对地质灾害的预警机制,强化全民防震意识。         针对一些西方媒体所谓此次汶川地震是三峡大坝蓄水造成的言论,嵇少丞说,这次地震与人为因素无关,它是印度大陆板块向北漂移并和欧亚大陆板块碰撞挤压所引 起的一系列造山运动的必然结果。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交接部位——龙门山破裂带是地震的高发区。这次汶川大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相当于五六百颗原子弹同时爆 炸的能量,在一分钟之内就可在地壳岩石中形成一条深达10~12公里、长300公里的大破裂带。水库蓄水和地下核爆炸最多只能诱发3级以下的地震,而8级 地震所产生的能量是3级地震的1000多万倍。一般来讲,这样的大震之后总要经过上千次,甚至上万次的余震才能将能量全部释放出来。他估计,汶川地区 5级以上的余震还会有,但由于许多房屋在12日下午的大震中已经开裂,抗震能力大为降低,极易在五六级的余震中倒塌,所以危险依然存在。另外,四川山 区地形起伏大,大地震后连日降雨,极易发生滑坡、塌方和泥石流,这些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嵇少丞认为,中国应进一步加强对地震监测、预报、预警的重视程度,加大对地质灾害的研究和防治投入比例。他说,从理论上讲,对造山运动引发的强震可以预测 走向,从而加强防范。近40年来,龙门山断裂带北部(从都江堰到九寨沟)和小江断裂带的南部(云南境内的东川-宜良-建水)已发生几次5级以上的大地 震,加上此次汶川地震,能量已被释放,近期再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减小。他同时又指出,今后50年内大地震可能会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南部(从都江堰到康定) 和小江断裂带的北部(康定-西昌-攀枝花),康定-泸定地区是北东向的龙门山断裂带、北西向的鲜水河断裂带和南北向的小江断裂带交会处,是应力集中之地, 所以建议把预防重点放在上述地区。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            嵇少丞认为,全民防范自然灾害的意识和思想不但不能松懈,还应该重新强化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中国设立的一些预警机制。他说,上世纪70年代在他的江苏 老家还专门有人观察井水的水位,如果没有降雨,而水位陡升或陡降,就要向上级报告,然后让有关专家来研究是否为地震的前兆。这次大地震之前可能也出现了一 些异常情况,应当科学地总结研究。此外,他认为,龙门山等地区历史上就是地震高发区,房屋设计上必须有硬性的防震标准,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应严格遵守, 特别是学校和医院等建筑,应该更加牢固。

S

一、地震是常见自然现象  地震和日常所见的风雨、雷电一样,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自然现象。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发生500万次地震,不过99%以上的地震是微小地震,人们不容易感觉到。但强烈的突发性地震往往使人猝不及防,从而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地震的成因  地球内部物质不停运动,会产生一股作用于岩层的巨大力量。当这股力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使一些岩层发生弯曲、变形。一旦岩层承受不了这种变化的时候,就会发生急剧的破裂、错动,引起强烈振动,这种振动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地震。  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地面距震源最近的地方叫震中地震的大小可以用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来衡量。震级表示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大小;烈度表示地震对地面破坏的程度。  三、地震的种类  (1)构造地震  构造地震是地球构造运动引起的地震。组成地壳的岩层在地应力作用下,发生倾斜或弯曲变形,当地应力继续增强,积累到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沿着岩层构造薄弱的地方。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而引起地面的振动。  (2)火山地震  火山地震是由火山爆发而引起的。火山地震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火山爆发时,由于岩浆冲击地壳或使局部地区岩层发生变形和变位而引起的地震。另一种是火山爆发后,由于大量岩浆损失,地下压力减小或地下深处补给不及,出现空洞,从而引起上面覆盖的岩层断裂或塌陷而产生的地震。  (3)陷落地震  陷落地震是由于地下溶洞或矿山采空区的陷落而引起的局部地震。

地震小论文3000字

什么是英雄?英雄就是在困难面前坦然面对,不畏不惧;英雄就是在危险面前挺身而出,保护大家的安全;英雄就是在挫折面前不屈服、不气馁,勇于向命运挑战。在震撼世界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一位位抗震救灾的小英雄,不断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抗震救灾小英雄林浩年仅9岁。是汶川县映秀镇中心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很好的林浩,一直是班上的班长。 地震发生的那一刻,班上正在上数学课。林浩刚跑到教学楼的走廊上,就被楼上跌下来的两名同学砸倒在地。有一个同学压在林浩背上,林浩怎么都动不了。当时,垮下来的楼板下,有一个女同学在哭,林浩就告诉她,不要哭,他们一起唱歌吧,大家就开始唱歌,是老师教的《大中国》。唱完后,女同学就不哭了。后来,小林浩使劲爬,使劲爬,终于爬出来了。 逃出来的林浩,并没有跑开,而是去救还压在里面的同学,“爬出来后,林浩看到一个男同学压在下面,我就爬过去,使劲扯,把他扯了出来,然后交给校长,校长又把他交给他妈妈背走了。后来,林浩又爬回去,把一个昏倒在走廊上的女同学背出来,交给了校长,她也被父母背走了。说起自己救人时的情景,林浩显得很镇定,稚嫩的童声中,还带有几许乡音。连续救了两个同学的林浩,再次跑进教学楼救人。是什么让年仅九岁的林浩不畏生命危险再次冲进倒塌的房屋里?是责任心,是那一句“我是班长”。是小林浩心中的信念。他是班长,他认为自己就应该去救、去帮助同学们。这种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品质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啊!抗震救灾小英雄林浩读后感 什么是英雄?英雄就是在困难面前坦然面对,不畏不惧;英雄就是在危险面前挺身而出,保护大家的安全;英雄就是在挫折面前不屈服、不气馁,勇于向命运挑战。在震撼世界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一位位抗震救灾的小英雄,不断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抗震救灾小英雄林浩年仅9岁。是汶川县映秀镇中心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很好的林浩,一直是班上的班长。 地震发生的那一刻,班上正在上数学课。林浩刚跑到教学楼的走廊上,就被楼上跌下来的两名同学砸倒在地。有一个同学压在林浩背上,林浩怎么都动不了。当时,垮下来的楼板下,有一个女同学在哭,林浩就告诉她,不要哭,他们一起唱歌吧,大家就开始唱歌,是老师教的《大中国》。唱完后,女同学就不哭了。后来,小林浩使劲爬,使劲爬,终于爬出来了。 逃出来的林浩,并没有跑开,而是去救还压在里面的同学,“爬出来后,林浩看到一个男同学压在下面,我就爬过去,使劲扯,把他扯了出来,然后交给校长,校长又把他交给他妈妈背走了。后来,林浩又爬回去,把一个昏倒在走廊上的女同学背出来,交给了校长,她也被父母背走了。说起自己救人时的情景,林浩显得很镇定,稚嫩的童声中,还带有几许乡音。连续救了两个同学的林浩,再次跑进教学楼救人。是什么让年仅九岁的林浩不畏生命危险再次冲进倒塌的房屋里?是责任心,是那一句“我是班长”。是小林浩心中的信念。他是班长,他认为自己就应该去救、去帮助同学们。这种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品质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啊! 同样,童世强也是一位在12大地震中的小英雄。童世强今年14岁,是甘肃省礼县祁山乡中王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也是学校少先队的中队长。5月12日地震发生时,童世强和同学们正在上语文课。当时老师正在给同学们讲解课文,突然感觉整个房子在晃动,吊灯摇来摇去,门窗哗哗作响。同学们吓坏了,问老师发生了什么事情。老师大声说:“地震了,快跑!”看着教室不停地摇晃、裂缝、倾斜,每个人都惊恐异常,纷纷冲出教室,跑到操场上。童世强也在第一时间转移到了安全地带。可当他还惊魂未定的时候,一阵哭声将他的目光拉回了摇摇欲坠的教室。那是学前班的孩子们惊恐的哭喊声。地震来的时候,他们正在活动室里睡午觉,一瞬间,就被大地猛烈的抖动吓着了。所有的孩子都吓得大哭起来。在危难面前,这群只有六七岁大的小孩子手足无措,有的孩子吓得呆立在原地。当时北墙摇摇晃晃好像马上就要倒了,而墙根下还站着十几个小孩子。童世强立刻冲过去帮老师转移孩子。北墙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但童世强没有顾上这些,他冲到一直摇晃的北墙底下,抱起一个小孩就往院子中间跑,放下后又马上折回抱第二个。从北墙到院子中间这短短的一点距离,童世强仿佛冲刺一般拼尽全力。童世强已经忘记了自己还是个14岁的孩子,身上的力气早已用尽,可他还是在坚持, 7个孩童被他抱出。童世强只想把小弟弟、小妹妹们救出来,把他们送到安全地带。当他刚刚把最后一个小孩子抱出来的时候,北墙轰然倒塌,溅起的灰尘蒙了童世强一身。而此时,童世强已经全身脱力,连站都站不稳了。也许,是在危机关头忘我的境界让童世强毫不迟疑的冲了进去。有些同学叫他小英雄,他还不愿意!开玩笑地说:“你再叫我小英雄我揍你!” 抗震救灾的小英雄们的那刻善良的心,融化了人世间的冰。难道他们不值得我们去敬佩吗?难道他们不值得我们去学习吗?相信,你听了我讲的故事,一定会为之心动。让我们一起学习英雄少年、作新时代学生吧。

c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

什么是英雄?英雄就是在困难面前坦然面对,不畏不惧;英雄就是在危险面前挺身而出,保护大家的安全;英雄就是在挫折面前不屈服、不气馁,勇于向命运挑战。在震撼世界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一位位抗震救灾的小英雄,不断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抗震救灾小英雄林浩年仅9岁。是汶川县映秀镇中心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很好的林浩,一直是班上的班长。 地震发生的那一刻,班上正在上数学课。林浩刚跑到教学楼的走廊上,就被楼上跌下来的两名同学砸倒在地。有一个同学压在林浩背上,林浩怎么都动不了。当时,垮下来的楼板下,有一个女同学在哭,林浩就告诉她,不要哭,他们一起唱歌吧,大家就开始唱歌,是老师教的《大中国》。唱完后,女同学就不哭了。后来,小林浩使劲爬,使劲爬,终于爬出来了。 逃出来的林浩,并没有跑开,而是去救还压在里面的同学,“爬出来后,林浩看到一个男同学压在下面,我就爬过去,使劲扯,把他扯了出来,然后交给校长,校长又把他交给他妈妈背走了。后来,林浩又爬回去,把一个昏倒在走廊上的女同学背出来,交给了校长,她也被父母背走了。说起自己救人时的情景,林浩显得很镇定,稚嫩的童声中,还带有几许乡音。连续救了两个同学的林浩,再次跑进教学楼救人。是什么让年仅九岁的林浩不畏生命危险再次冲进倒塌的房屋里?是责任心,是那一句“我是班长”。是小林浩心中的信念。他是班长,他认为自己就应该去救、去帮助同学们。这种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品质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啊!抗震救灾小英雄林浩读后感 什么是英雄?英雄就是在困难面前坦然面对,不畏不惧;英雄就是在危险面前挺身而出,保护大家的安全;英雄就是在挫折面前不屈服、不气馁,勇于向命运挑战。在震撼世界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一位位抗震救灾的小英雄,不断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抗震救灾小英雄林浩年仅9岁。是汶川县映秀镇中心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很好的林浩,一直是班上的班长。 地震发生的那一刻,班上正在上数学课。林浩刚跑到教学楼的走廊上,就被楼上跌下来的两名同学砸倒在地。有一个同学压在林浩背上,林浩怎么都动不了。当时,垮下来的楼板下,有一个女同学在哭,林浩就告诉她,不要哭,他们一起唱歌吧,大家就开始唱歌,是老师教的《大中国》。唱完后,女同学就不哭了。后来,小林浩使劲爬,使劲爬,终于爬出来了。 逃出来的林浩,并没有跑开,而是去救还压在里面的同学,“爬出来后,林浩看到一个男同学压在下面,我就爬过去,使劲扯,把他扯了出来,然后交给校长,校长又把他交给他妈妈背走了。后来,林浩又爬回去,把一个昏倒在走廊上的女同学背出来,交给了校长,她也被父母背走了。说起自己救人时的情景,林浩显得很镇定,稚嫩的童声中,还带有几许乡音。连续救了两个同学的林浩,再次跑进教学楼救人。是什么让年仅九岁的林浩不畏生命危险再次冲进倒塌的房屋里?是责任心,是那一句“我是班长”。是小林浩心中的信念。他是班长,他认为自己就应该去救、去帮助同学们。这种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品质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啊! 同样,童世强也是一位在12大地震中的小英雄。童世强今年14岁,是甘肃省礼县祁山乡中王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也是学校少先队的中队长。5月12日地震发生时,童世强和同学们正在上语文课。当时老师正在给同学们讲解课文,突然感觉整个房子在晃动,吊灯摇来摇去,门窗哗哗作响。同学们吓坏了,问老师发生了什么事情。老师大声说:“地震了,快跑!”看着教室不停地摇晃、裂缝、倾斜,每个人都惊恐异常,纷纷冲出教室,跑到操场上。童世强也在第一时间转移到了安全地带。可当他还惊魂未定的时候,一阵哭声将他的目光拉回了摇摇欲坠的教室。那是学前班的孩子们惊恐的哭喊声。地震来的时候,他们正在活动室里睡午觉,一瞬间,就被大地猛烈的抖动吓着了。所有的孩子都吓得大哭起来。在危难面前,这群只有六七岁大的小孩子手足无措,有的孩子吓得呆立在原地。当时北墙摇摇晃晃好像马上就要倒了,而墙根下还站着十几个小孩子。童世强立刻冲过去帮老师转移孩子。北墙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但童世强没有顾上这些,他冲到一直摇晃的北墙底下,抱起一个小孩就往院子中间跑,放下后又马上折回抱第二个。从北墙到院子中间这短短的一点距离,童世强仿佛冲刺一般拼尽全力。童世强已经忘记了自己还是个14岁的孩子,身上的力气早已用尽,可他还是在坚持, 7个孩童被他抱出。童世强只想把小弟弟、小妹妹们救出来,把他们送到安全地带。当他刚刚把最后一个小孩子抱出来的时候,北墙轰然倒塌,溅起的灰尘蒙了童世强一身。而此时,童世强已经全身脱力,连站都站不稳了。也许,是在危机关头忘我的境界让童世强毫不迟疑的冲了进去。有些同学叫他小英雄,他还不愿意!开玩笑地说:“你再叫我小英雄我揍你!” 抗震救灾的小英雄们的那刻善良的心,融化了人世间的冰。难道他们不值得我们去敬佩吗?

抗震救灾小英雄林浩读后感什么是英雄?英雄就是在困难面前坦然面对,不畏不惧;英雄就是在危险面前挺身而出,保护大家的安全;英雄就是在挫折面前不屈服、不气馁,勇于向命运挑战。在震撼世界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一位位抗震救灾的小英雄,不断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抗震救灾小英雄林浩年仅9岁。是汶川县映秀镇中心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很好的林浩,一直是班上的班长。 地震发生的那一刻,班上正在上数学课。林浩刚跑到教学楼的走廊上,就被楼上跌下来的两名同学砸倒在地。有一个同学压在林浩背上,林浩怎么都动不了。当时,垮下来的楼板下,有一个女同学在哭,林浩就告诉她,不要哭,他们一起唱歌吧,大家就开始唱歌,是老师教的《大中国》。唱完后,女同学就不哭了。后来,小林浩使劲爬,使劲爬,终于爬出来了。 逃出来的林浩,并没有跑开,而是去救还压在里面的同学,“爬出来后,林浩看到一个男同学压在下面,我就爬过去,使劲扯,把他扯了出来,然后交给校长,校长又把他交给他妈妈背走了。后来,林浩又爬回去,把一个昏倒在走廊上的女同学背出来,交给了校长,她也被父母背走了。说起自己救人时的情景,林浩显得很镇定,稚嫩的童声中,还带有几许乡音。连续救了两个同学的林浩,再次跑进教学楼救人。是什么让年仅九岁的林浩不畏生命危险再次冲进倒塌的房屋里?是责任心,是那一句“我是班长”。是小林浩心中的信念。他是班长,他认为自己就应该去救、去帮助同学们。这种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品质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啊! 同样,童世强也是一位在12大地震中的小英雄。童世强今年14岁,是甘肃省礼县祁山乡中王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也是学校少先队的中队长。5月12日地震发生时,童世强和同学们正在上语文课。当时老师正在给同学们讲解课文,突然感觉整个房子在晃动,吊灯摇来摇去,门窗哗哗作响。同学们吓坏了,问老师发生了什么事情。老师大声说:“地震了,快跑!”看着教室不停地摇晃、裂缝、倾斜,每个人都惊恐异常,纷纷冲出教室,跑到操场上。童世强也在第一时间转移到了安全地带。可当他还惊魂未定的时候,一阵哭声将他的目光拉回了摇摇欲坠的教室。那是学前班的孩子们惊恐的哭喊声。地震来的时候,他们正在活动室里睡午觉,一瞬间,就被大地猛烈的抖动吓着了。所有的孩子都吓得大哭起来。在危难面前,这群只有六七岁大的小孩子手足无措,有的孩子吓得呆立在原地。当时北墙摇摇晃晃好像马上就要倒了,而墙根下还站着十几个小孩子。童世强立刻冲过去帮老师转移孩子。北墙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但童世强没有顾上这些,他冲到一直摇晃的北墙底下,抱起一个小孩就往院子中间跑,放下后又马上折回抱第二个。从北墙到院子中间这短短的一点距离,童世强仿佛冲刺一般拼尽全力。童世强已经忘记了自己还是个14岁的孩子,身上的力气早已用尽,可他还是在坚持, 7个孩童被他抱出。童世强只想把小弟弟、小妹妹们救出来,把他们送到安全地带。当他刚刚把最后一个小孩子抱出来的时候,北墙轰然倒塌,溅起的灰尘蒙了童世强一身。而此时,童世强已经全身脱力,连站都站不稳了。也许,是在危机关头忘我的境界让童世强毫不迟疑的冲了进去。有些同学叫他小英雄,他还不愿意!开玩笑地说:“你再叫我小英雄我揍你!” 抗震救灾的小英雄们的那刻善良的心,融化了人世间的冰。难道他们不值得我们去敬佩吗?难道他们不值得我们去学习吗?相信,你听了我讲的故事,一定会为之心动。让我们一起学习英雄少年、作新时代学生吧。

病毒科学小论文200字

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1.事实论据:事实在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看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事实论据又包括事例和数据。2.理论论据:作为论据的理论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理论论据又包括名言警句、谚语格言以及作者的说理分析。使用论据的要求:①确凿性。我们必须选择那些确凿的、典型的事实。引用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材料作为论据时,必须注意所引理论本身的精确涵义。②典型性。引用的事例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这一类事物的普遍特点和一般性质。③论据与论点的统一。论据是为了证明论点的,因此,两者联系应该紧密一致。

可以去看看(计算机科学与应用)吧

地震科普小论文

性别--  男  --------------------------------------------------------------------------------  项目类型--  小论文  --------------------------------------------------------------------------------  大班-小班--  200806B3  --------------------------------------------------------------------------------  合作者--  无  --------------------------------------------------------------------------------  指导教师--  陈彩霞  --------------------------------------------------------------------------------  项目涉及相关学科--  历史\政治  --------------------------------------------------------------------------------  项目所属学科--  历史  --------------------------------------------------------------------------------  选题背景--  2008年是唐山大地震30周年,但在这一年里,四川省发生了一次比唐山大地震还要强烈的地震,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受到了严重的伤害。通过这篇文章,使人们意识到生命的重要性,同时也让人们了解再安宁的生活中也会有灾难的降临,我们必须时刻预防灾难的降临。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体现他的价值,因此每一个生命的消逝都是一种损失。  --------------------------------------------------------------------------------  项目条件--  纸 / 笔  --------------------------------------------------------------------------------  研究目的--  以地震为例,说明生命在灾难中具有的重要地位,探索生命的意义所在。  --------------------------------------------------------------------------------  主要研究方法--  看书 /上网查资料  --------------------------------------------------------------------------------  研究的基本思路--  搜集关于地震的资料以及当时地震的资料盖况,再进行撰写论文。  --------------------------------------------------------------------------------  研究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  科学性:步骤严谨,资料齐全,符合科学的研究规律。  先进性:研究内容属于人们关注的话题,具有先进的思潮。  实用性:鼓励人们再生活中积极乐观。  --------------------------------------------------------------------------------  研究的基本过程--  建立标题/收集资料/整理分析/完成开题报告/写论文/  结题报告  --------------------------------------------------------------------------------  各成员在项目中的主要贡献--  负责人一人完成  --------------------------------------------------------------------------------  各成员研究心得--  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场灾难会带去很多的生命,这使我们更加珍惜它珍惜的不仅是自己的,更应该是别人的生命  --------------------------------------------------------------------------------  进一步完善的建议和设想--  联系08年的地震,进行对比。  --------------------------------------------------------------------------------  摘要中文--  每个人的灵魂里都有音乐;每个人的生命深处也绽放着一朵鲜花。纵然这鲜花是秘密的,纵然这音乐已经逝去。因此,我们不用苦难来纪念苦难,不用眼泪来纪念眼泪。面对废墟,我们栽上朴素的小花,穿过时光,我们不知道他们想干什么,怀念什么,希望什么,但我们知道他们想我们一样热爱生命。想象那些拥抱着死去的爱人,那些摇篮中的孩子,那些作完了暑假作业的学生,那些还没有初吻的少女,那些刚刚起床的环卫工人,哪个想要探索星球的未来科学家。他们的生命多么贵重,他们一直善待自己平凡的生命。生命是一场劫难中最应该留下的东西。  --------------------------------------------------------------------------------  摘要英文--  This year,2006marks the30~(th)anniversary of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and the 20~(th)anniversary of the Chemo by lnuclear The former is a natural disaster while the later in a sense belongs to a man made incident 。However, some lesson can be drawn from both For instance , sluggish response absence of professional relief equipments chaotic dispatches and slow assistance etc could been seen during the disasters  --------------------------------------------------------------------------------  关键词--  灾难 \ 花 \ 眼泪 \珍爱  --------------------------------------------------------------------------------  罗列研究资料--  每个人的灵魂里都有音乐;每个人的生命深处也绽放着一朵鲜花。纵然这鲜花是秘密的,纵然这音乐已经逝去。因此,我们不用苦难来纪念苦难,不用眼泪来纪念眼泪。面对废墟,我们栽上朴素的小花,穿过时光,我们不知道他们想干什么,怀念什么,希望什么,但我们知道他们想我们一样热爱生命。想象那些拥抱着死去的爱人,那些摇篮中的孩子,那些作完了暑假作业的学生,那些还没有初吻的少女,那些刚刚起床的环卫工人,哪个想要探索星球的未来科学家。他们的生命多么贵重,他们一直善待自己平凡的生命。生命是一场劫难中最应该留下的东西。  --------------------------------------------------------------------------------  研究结果--  每个人的灵魂里都有音乐;每个人的生命深处也绽放着一朵鲜花。纵然这鲜花是秘密的,纵然这音乐已经逝去。因此,我们不用苦难来纪念苦难,不用眼泪来纪念眼泪。面对废墟,我们栽上朴素的小花,穿过时光,我们不知道他们想干什么,怀念什么,希望什么,但我们知道他们想我们一样热爱生命。想象那些拥抱着死去的爱人,那些摇篮中的孩子,那些作完了暑假作业的学生,那些还没有初吻的少女,那些刚刚起床的环卫工人,哪个想要探索星球的未来科学家。他们的生命多么贵重,他们一直善待自己平凡的生命。生命是一场劫难中最应该留下的东西。  --------------------------------------------------------------------------------  研究结果分析--  每个人的灵魂里都有音乐;每个人的生命深处也绽放着一朵鲜花。纵然这鲜花是秘密的,纵然这音乐已经逝去。因此,我们不用苦难来纪念苦难,不用眼泪来纪念眼泪。面对废墟,我们栽上朴素的小花,穿过时光,我们不知道他们想干什么,怀念什么,希望什么,但我们知道他们想我们一样热爱生命。想象那些拥抱着死去的爱人,那些摇篮中的孩子,那些作完了暑假作业的学生,那些还没有初吻的少女,那些刚刚起床的环卫工人,哪个想要探索星球的未来科学家。他们的生命多么贵重,他们一直善待自己平凡的生命。生命是一场劫难中最应该留下的东西。  --------------------------------------------------------------------------------  研究建议--  每个人的灵魂里都有音乐;每个人的生命深处也绽放着一朵鲜花。纵然这鲜花是秘密的,纵然这音乐已经逝去。因此,我们不用苦难来纪念苦难,不用眼泪来纪念眼泪。面对废墟,我们栽上朴素的小花,穿过时光,我们不知道他们想干什么,怀念什么,希望什么,但我们知道他们想我们一样热爱生命。想象那些拥抱着死去的爱人,那些摇篮中的孩子,那些作完了暑假作业的学生,那些还没有初吻的少女,那些刚刚起床的环卫工人,哪个想要探索星球的未来科学家。他们的生命多么贵重,他们一直善待自己平凡的生命。生命是一场劫难中最应该留下的东西。  --------------------------------------------------------------------------------

一楼的别抄了

百度啊什么没有啊 你查查多的是哦

朕来了,我们首先不要慌张,然后合理地将描述一下,我们正确的做法,就地蹲在课桌下面,或者多尽孝的房间里如卫生间,不要乘坐电梯

  • 索引序列
  • 科学小论文地震原因200字
  • 地震科学小论文
  • 地震小论文3000字
  • 病毒科学小论文200字
  • 地震科普小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