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当代诗词杂志目录

当代诗词杂志目录

发布时间:

当代诗词杂志目录

春鸟春鸟是金嗓子的好伙伴每天一大早就把我从梦中唤醒妈妈说春鸟是在召唤我她要我和她一道到大森林里去倾听大自然动人的合唱笋悄悄地拱出大地想来打听春天里树绿的秘密花开的消息石榴石榴花开了是夏姑姑扎上了鲜艳的蝴蝶结石榴果熟了是秋妈妈在摇着收获的红铃草帽草帽上的小洞洞是我给阳光开的一扇扇门你看 阳光钻下来了他们调皮地踩着我的影子我的影子上留下了他们的脚印

子夜吴歌·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当代诗词》创刊于1981年,由李汝伦主编,由广东诗词学会主办,由花城出版社印行,是1949年以后大陆第一份诗词专业刊物。是一个以发表当代诗人中华诗词作品为主,同时刊发诗坛动态、诗歌评论的诗歌刊物。其宗旨是为健康发展民族诗歌的优秀传统,振兴中华文化,给广大诗词作者提供发表园地,并培养青年作者,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创刊30年来,《当代诗词》坚持“公心、法眼、铁面”的选诗原则,品格始终不坠。以鲜明的当代性博得了广大读者的热爱,在中国诗坛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强有力的推动了诗词的发展,在国内和东南亚一带很有影响。

《当代诗词》杂志

呃,我和上面的 四大皆空不用修 是同一个人哈,因为提交时网络不好,总是提交不了,所以换了个账号名重新尝试回答~~~刚刚检查时发现两个都提交成了~~~唉 如果觉得可取的话,请采纳上面一条啊~~~本诗名为《刺郭》,有传闻为梁漱溟先生所作,后曾遭否认。 本诗是说郭沫若趋炎附势,先是国民党,后是共产党。说他研究甲骨,又注释毛泽东诗词。民间的百姓疾苦那么多,可是郭沫若不去说,却做这些政治投机,真是辜负了大好的文笔。 郭沫若,早期曾被鲁迅讥讽为流氓才子。后来在我辈人成长时代,堪称文坛泰斗。长期以无党派民主人士代表的身分,从事政治活动。像他这等文化巨匠,无奈也沦为了奴才学者和马屁文人,放弃了自己的思想和人格。如此看来,我辈人等纵有惊天的思想和铁铸的人格,也只不过是一粒健康的卫生物而已。从诗的最后两句可以看出,梁对郭的文采还是很佩服的,就是不替黎民百姓说话罢了。 此诗在文革中已经流传开来,其真实作者无从查考,但人们一直传说是梁漱溟先生所作。梁老在世的时候曾予以否认。从某种角度来说,这首诗是不是梁漱溟先生所作,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它表达出了民众的心声,发泄出了民众的情绪。 在上个世纪,和许多正直的知识分子一样,梁漱溟先生敢说话,孤胆傲世,是一位国共两党都不太喜欢的人物。三十到四十年代,毛泽东已经发表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在老区农民运动中“打土豪,分田地”已经是一种热潮,但梁漱溟、晏阳初等却热衷于乡村建设运动。1936年上半年,朱其华在上海出版《中国农村经济的透视》,代表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痛批梁、晏的乡村建设运动为“改良主义”,说“乡建”既不合革命斗争的需要,也难以达到驱逐倭寇的目标。 建国以来的五十多年,中国知识分子逐渐从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对梁、晏的认识变得中和了一些。特别是通过许多风浪的考验以后,一些不偏不倚的知识分子开始受到人们的好评。正如李兴濂之介绍,梁漱溟所做评论郭沫若的诗,是相当够意思的。 我们不知道梁漱溟是什么时候做的这首诗,也不知道当年郭沫若在世时是否见到这首诗?但我们清楚的是,1927年南昌起义失败后,郭沫若虽然在南征途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但他一直是一个待价而沽的角色,说好听一点叫做择善而从。遗憾的是蒋介石给他的位子小了点,只有到了共产党建国以后,郭沫若才扬眉吐气,和茅盾(曾被追认为1921年的共产党员)、巴金(无须另外提名的党外布尔什维克)等,成为中国文艺界的领军人物。另有一篇文章给你参考——《梁漱溟未曾作诗评论郭沫若》 2004-10-25 ■黄波 郭沫若、梁漱溟都是现代中国的著名人物,有一种说法把两人联系了起来,即传说文革中梁漱溟针对郭氏的某些举动,曾作诗评论。此论流布甚广,近期《杂文报》就有某先生大作《吾爱梁漱溟》,对此发了些议论,持论颇高,可惜论据有误,颇值一辨。 说来这是一件文坛老公案了。几年前《中华读书报》曾刊发过一篇《梁漱溟作诗否》的短文,其中引了文革期间流传且传为染漱溟作的两首旧体诗,同时又指出,这两首诗在《当代诗词》杂志上发表时,熟悉诗坛掌故的编辑为两首诗加了句小注,称梁先生“从不作诗”。那么“梁漱溟作诗否?”相信读毕此文,读者都会发出此一疑问了。 先说说这两首诗。其一是:九儒十丐古时有,而今又名臭老九;古之老九犹叫人,今之老九不如狗;专政全凭知识无,反动皆因文化有;倘若马列生今世,也要揪出满街走。其二是:淡抹浓妆务入时,两朝恩遇鬓垂丝;曾经招对趋前席,又见讴歌和口词;好古既能剽甲骨,厚今何苦注毛诗;民间疾苦分明在,辜负掌中笔一枝。 这两首诗都很有意思,尤其是后一首稍知建国后文坛状况的人对诗的本事一望即知,读后都会拍案叫绝。这两首诗均作于文革中,针对性极强,也的确符合梁漱溟先生为世人所熟知的那种耿直、狷介的性格,这也许是诗作者和流传者将它托名为梁先生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为敬重梁先生的后辈,从感情上当然希望这两首诗的作者确系梁先生,然而感情终究不能代替理性。近日机缘凑巧,北京友人赠我一册《梁漱溟书信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其中两封信分别从正面和反面说明了以上所引的诗实非梁先生所作。一封写于1977年,旧友陈仲瑜“嘱写旧诗”,梁氏书旧作一首后写了段“否识”:“1935年赠陈仲瑜诗,是我一生中惟一的诗词之作,前此未之有,后此亦未之有……”另一封是梁氏回答友人的询问,据梁漱溟之子也是《梁漱溟书信集》的编者梁培宽为此信所加的注,友人在来书中给梁氏抄寄了一首七律,“该诗有‘淡抹浓妆务入时’、‘辜负掌中笔一枝’等句,诡称为‘梁漱溟作’”,梁先生在这首七律旁写了句话:“我一生至今天,从来不会作诗词韵语,此诗当然不是我作的。”梁漱溟先是自承平生只作过一首赠友人陈仲瑜的旧体诗,后又说那首七律不是自己所作,而且这是在几十年老友之间的私人通信中透露的,其真实性不容置疑,以梁先生的个性,如果他是诗作者,他也断断不会曲为掩饰的。 梁漱溟不曾作诗,说他写诗评论郭沫若更无从说起了。也许有人会稍感遗憾吧?宋时古文家曾巩不会作诗被人指为一大煞风景事,而梁漱溟先生是思想家,能不能作几首旧诗实在算不得什么,至于他是否写过那样一首尖锐犀利的诗评论郭沫若,也无碍于今人对这两位前贤作出自己的评价,我们还是尊重历史的真实吧。

网络学习软件上搜索到的《当代诗词》2018年只出版了2期

郭沫若趋炎附势

当代诗词杂志

《中华诗词》投稿的常见两种方式:邮寄,直接按照通讯地址邮寄纸质稿件。中华诗词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58号新洲商务大厦808室,邮 编:100142。电子投稿投稿,投稿邮箱:。《中华诗词》是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中华诗词学会主办,海内外公开发行的反映当代诗词创作和理论研究水平的诗词月刊。《中华诗词》是海内外诗人、词家、评论家和广大诗词爱好者展示自我的园地和舞台;是中青年读者提高修养、品味经典的选择;是老年朋友陶冶性情,丰富业余生活的良师益友。《中华诗词》是海内外发行量大的诗歌刊物。该刊内文5印张80页,栏头页眉套色印刷,封面封底精致典雅,中心配以彩色4插页。一刊在手,阅尽风流。《中华诗词》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扩展资料:《中华诗词》投稿须知:一、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 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 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参考资料链接:百度百科——中华诗词

《中华诗词》创刊于1994年。它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中华诗词学会《中华诗词》封面(11张)主办的当代诗词月刊。面向国内外。1997年交邮局发行,当年突破一万份大关。到2002年发行量达到2万份。2003年改为月刊后,发行量继续增加,今年已经达到近3万份,发行量已居国内外所有诗词报刊之最。 20多年来年来,《中华诗词》发表诗词16万多首,诗词评论200多万字,培养了上百名诗词新人。从一开始,它就把“切入生活、兼收并蓄、求新求美、雅俗共赏”作为办刊宗旨。它最大特点是“学术理论与创作并重,以创作为主兼及评论”。杂志的任务是“推出精品,推动诗词创作,繁荣祖国诗坛,活跃诗词评论”,方向是“走向大众,为大众服务”在双百方针的指引下,振兴中华诗词。 它栏目丰富,诗文多彩,反映当代诗词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最高水准。贴近生活,求新求美,很有特色,是一本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刊物,是古典诗词的坚强堡垒和阵地。 自2011年1月号起,为了适应中华诗词事业蓬勃发展的需要,为了满足广大诗词爱 中华诗词好者的需求,《中华诗词》杂志将扩大版面,增加16个页码(总计80个页码),改用70克轻型纸,栏头、页眉套色印刷。扩版后的《中华诗词》,将以全新的面貌,闪亮登场。扩版后《中华诗词》杂志,将一如既往地奉行“切入生活、求新求美、兼收并蓄、雅俗共赏”的办刊宗旨,同时将在联系诗友、扩大合作、提高质量等方面,不断开拓进取,以使《中华诗词》杂志真正成为广大诗人词家、诗词爱好者创作的园地、交流的舞台。详情参阅:

我给你中华诗词杂志社的信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58号新洲商务大厦808室邮编:100142投稿邮箱:广告邮箱:办公室电话:010-51607683编辑部电话:010-51607687发行部电话:010-51607686还有就是《青年文摘》、《读者》、《意林》之类的刊物里面的诗词版块。不过这些的诗词版块就1页,原因是现在诗词没有那么流行了,就像京剧一样,虽然是国粹,但是少有后人跟进,只能靠一些仁人志士撑着。

应该是《诗刊》吧。。。

当代诗词杂志社

这里有一百多个古典诗词杂志投稿邮箱。但稿酬不多。

收诗歌的刊物相对较少,但也有部分栏目收诗歌类稿件中国诗歌网有很多专门收诗歌的杂志可以查阅一下另外建议你去写手之家,雪晴故事网,豆瓣小组(如豆瓣稿费银行)看看里面有各种类型杂志或是报刊的约稿函,稿费标准,征稿要求都有明确的标注祝你成功,有问题可追问~

在百科搜“中国诗词月刊杂志社”

当代诗词杂志征稿

社会征稿请寄:江苏省常州市二中“舣舟诗社”收。来稿者请注明投稿者详细真实资料和通讯方式(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邮编等)。

我给你中华诗词杂志社的信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58号新洲商务大厦808室邮编:100142投稿邮箱:广告邮箱:办公室电话:010-51607683编辑部电话:010-51607687发行部电话:010-51607686还有就是《青年文摘》、《读者》、《意林》之类的刊物里面的诗词版块。不过这些的诗词版块就1页,原因是现在诗词没有那么流行了,就像京剧一样,虽然是国粹,但是少有后人跟进,只能靠一些仁人志士撑着。

中华诗词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58号新洲商务大厦808室,邮 编:100142,投稿邮箱:。 从古至今,诗词是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诗是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现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并且平仄上都有规定。

沁园春 长沙 一九二五年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候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采桑子 重阳 一九二九年十月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 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菩萨蛮 大柏地 一九三三年春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行动上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清平乐 会昌 一九三四年夏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 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 更加郁郁葱葱 七律 长征 一九三五年十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清平乐 六盘山 一九三五年十月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沁园春 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一九四九年四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距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卜算子 咏梅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忆是县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七律 到韶山 一九五九年六月 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到韶山,离别这个地方已有三十二周年了 别梦依稀咒逝川 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 黑手高悬地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烟 七律二首 送瘟神 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 读6月3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其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 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 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千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 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 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 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 地动三河铁譬摇 借问瘟神欲何往 纸船明烛照天烧 水调歌头 游泳 一九五六年六月 才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 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 龟蛇静 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 六言诗 致彭德怀同志 一九三五年十月 山高路远坑深 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彭大将军 渔家傲 反第一次大围剿 一九三一年春 万木霜天红烂漫 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 齐声唤 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 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 同心干 不周山下红旗乱 渔家傲 反第二次大围剿 一九三一年夏 白云山头云欲立 白云山下呼声急 枯木朽株齐努力 枪林逼 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 赣水苍茫闽山碧 横扫千军各卷席 有人泣 为营步步嗟何及

  • 索引序列
  • 当代诗词杂志目录
  • 《当代诗词》杂志
  • 当代诗词杂志
  • 当代诗词杂志社
  • 当代诗词杂志征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