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发布时间: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林钟高,汉族,1960年9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经济学学士学位,教授职称。现任职务:安徽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林钟高先生1982年7月毕业于厦门大学会计学专业;1982年7月至1985年4月在江西财经大学任教的同时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学习;1985年至今在安徽工业大学任教并从事行政管理工作,1996年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 林钟高先生1999年4月至今在福州大学任兼职教授;1996年4月至今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任兼职研究员;1996年7月至今兼任中国中青年财务成本研究会理事;1998年至今任安徽省政协委员。

中国国有集团公司治理的改革,《新华文摘》,7,第三作者(贾康,文宗瑜,韩晓明,刘 微) 基于有效契约观的会计选择:经验证据与方法论问题,《财政研究》,10,第一作者 上市公司股权转让的决定机制研究,《证券市场导报》,5,第一作者 约束管理者:论管理者更迭机制,《经济问题》,5,第一作者 剩余价值理论与委托代理问题,《当代经济研究》,12,第一作者 管理者更迭的影响因素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1 ,第一作者 国外注册会计师管理体制比较及启示,《审计与经济研究》,5,第一作者 德国会计环境与模式对中国会计变革的启示,《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4月,第三作者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报告》,2004年第4期,第二作者 绩效预算与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要点,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报告》,2005年第27期,为课题组成员。

2-3西北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专业学习9-7陕西财经学院银行信息管理系学习、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9-3西安交通大学会计学院学习,毕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 2-7 陕西财经学院计算机站工作,从事计算机维护、机房管理和实验教学7-7 陕西财经学院银管系任教,讲师、系副主任、副教授、教授7-6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银管系任教,系主任,教授,MBA导师。6——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银管系任教,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MBA导师 。 Internet Banking: The Strategic Choice of China’s Banks, Selected Proceedings-the First China and US Advanced Workshop in Electronic Commerce 2001, edited by Li Qi , Shaanx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P442-445,Chenghu Zhang, Yan Zhao and Xiaohu Z Application of the CURE Algorithm in Identifying Suspicious Financial Transactions[C] //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nd Industrial Electronics(ICIFE 2011)V2-116—V2-119,网络金融信息量与沪市A股价格表现的关联性,金融论坛,2011(3)基于流数据频繁项挖掘的可疑金融交易识别研究,西安交大学报(社科版),2011(4)金融资产收益率波动预测——基于我国股票市场跳跃行为研究,当代经济科学,2011(9)我国货币供给与股票价格的关联性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广义矩方法及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统计与决策 2010(10)基于时间序列孤立点检测的可疑外汇资金交易识别研究 统计与决策 2010(18)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状态预测及实证分析 统计与决策 2010(22)中国权证与标的证券的价格协整分析,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1)我国证券市场对利率反应特性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东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1)分形理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统计与决策,2009(1),58-59基于判别分析的个人信用评分模型研究与实证分析,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1),6-10基于Logistics回归分析的上市公司信贷违约概率预测模型研究,经济经纬,2009(2):144-148信息不对称对信用卡市场的影响分析,商业研究,2009(4):100-104小额信贷市场化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人文杂志,2009(4),86-90基于小波分析的可疑金融交易时间序列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09(7),102-104商业银行非柜面业务洗钱风险控制研究,投资研究,2009(9),40-43基于数据挖掘的洗钱交易识别研究,统计与决策,2009(19)123-126基于贝叶斯分类的可疑金融交易交易识别研究,财经研究,2009(10),70-80基于链接分析的洗钱交易识别研究,上海金融,2009(8),78-83银行与政府职能冲突的解决对策,经济纵横,2009(11)基于数据挖掘的特约商户差别分析,商业研究,2009(6)基于不对称信息理论的第三方电子支付产生机制研究,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8(2)基于决策树算法的反洗钱识别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第三方电子支付效率研究,中国信用卡,2008(6)基于CURE聚类的可疑金融交易信息搜索研究,情报杂志,2008(6)基于CART分类的可疑金融交易识别效用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5)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银行卡刷卡消费价格策略研究,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10)基于神经网络的个人信用评分方法实证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6)银行卡刷卡消费价格结构研究,南开经济研究,2008(6)银行卡刷卡消费定价模型研究,当代财经,2008(11)基于神经网络的个人信用评分方法实证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6)基于聚类方法的客户交易行为模式识别,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10)信息技术对我国银行赢利性影响的实证研究,情报杂志,2007(4)中国商业银行信息技术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及最优规模,金融论坛,2007(5)二元经济判断标准的再思考及与我国二元经济的判断分析,财政研究,2007(3)可疑金融交易识别中的约束关联规则算法研究,生产力研究,2007(8)隐私保护关联规则在可疑金融交易识别中的应用,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2)我国银行卡产业效率实证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4)现代企业组织的冲突分析与管理对策,经济纵横,2007(8)美国反洗钱信息系统建设及对我国的启示,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3)银行IT外包及其风险控制,中国金融电脑,2007(4)我国银行技术风险评级体系研究,金融论坛,2006年第2期美国银行业再造经验和借鉴,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新兴商业银行的信息化策略,中国金融电脑,2006年第3期基于智能代理技术的反洗钱应用系统,中国金融电脑,2006年第4期基于聚类分析的个人可疑交易识别研究,金融电子化,2006年第5期信息技术投资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从ATM的角度分析,当代经济科学,2006(6)基于范例推理的反洗钱系统设计,中国金融电脑,2006年第10期金融信息化建设与金融信息化教育,中国金融电脑,2006年第7期基于朴素贝叶斯分类的可疑金融交易识别研究,情报杂志,2006年第11期电子货币环境下的洗钱犯罪及其防范,中国金融电脑,2005(10)净额支付系统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的测量与评估,西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6)我国商业银行客户服务渠道的整合策略,金融论坛,2005年第1期我国支付系统日间透资管理,经济管理,2005年第13期支付系统风险不容忽视,经济日报,31第11版(金融周刊)推进社会资金流转体系建设,经济日报,12,第15版(理论版)我国银行技术风险监管的策略研究,情报杂志,2005年第10期电子货币监管与较优监管策略选择,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对我国网络银行制度创新的思考,人文杂志,2004年5期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经验分析,管理评论,2004年第8期金融机构信息技术外包的风险控制策略,当代经济科学,2003年第2期电子货币试点结果的启示与经济学分析,上海金融,2003年第6期美国银行业个人财务隐私保密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金融论坛,2003年第10期有关电子货币的若干争论,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第12期现代网络银行发展的金融监管思考,《当代经济科学》,2002年第5期,第2作者发达国家金融监管信息系统的建设及其对我国的启示,《金融研究》,2002年第2期金融业决胜于信息时代的电子化策略,《当代经济科学》,2000年第2期网络银行带给银行业的机遇和挑战,当代经济科学,1998年1期 金融电子化,经济管理出版社,11银行技术风险监管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0《网络金融》,主编,科学出版社,8《银行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主编,西南财大出版社,8《银行会计核算教学软件系统应用指南》,主编,西南财大出版社,10 主持:中国人民银行重点科研项目,银行会计核算教学软件系统,通过人民银行鉴定,11—9主持:人民银行重点项目:面向对象方法的新一代银行会计核算系统,5—5主持: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网络银行监管问题研究,12—5主持: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反洗钱有效性影响因素及其评价研究,12-5主持: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金融技术风险监管研究,主持人,2—1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银行信息技术风险监管研究,2002—1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数据挖掘的可疑金融交易识别研究,1-12主持:西安交通大学行动计划重大项目:网络经济的制度与技术,子项目3:网络银行与金融风险预警监控系统研究,5—10主持:西安交大教学实验中心及院级实验平台建设项目,经济与金融学院专业课实验平台建设,11-5主持:教育部实验室建设项目,网络银行与金融数据中心系统,2004—8主持:陕西省农联社项目,陕西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息化发展规划,8-12主持: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招标项目(联合单位:陕西省农联社),基于操作风险控制的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用系统开发模式研究与实践,12-12主持:西安市公安局项目,郝永生案金融数据分析,主持人,8—6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是中文核心期刊,由山西财经大学主管、山西财经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中文学术期刊。1980年,《山西财经学院学报》创刊;1998年改名为《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1-2] 据2018年5月《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拥有编委6人。 [3] 据2018年5月1日中国知网显示,《山西财经大学学报》共出版文献13096篇、总被下载2998283次、总被引65568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33、(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931。 [1] 据2018年5月1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山西财经大学学报》载文量为3334篇,被引量为31748次,下载量为113829次;2015年影响因子为38。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级别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是中文核心期刊,由山西财经大学主管、山西财经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中文学术期刊。1980年,《山西财经学院学报》创刊;1998年改名为《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1-2] 据2018年5月《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拥有编委6人。 [3] 据2018年5月1日中国知网显示,《山西财经大学学报》共出版文献13096篇、总被下载2998283次、总被引65568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33、(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931。 [1] 据2018年5月1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山西财经大学学报》载文量为3334篇,被引量为31748次,下载量为113829次;2015年影响因子为38。

现任总编:周跃敏,男,1958年7月生,江苏省苏州市人,高级编辑。1982年2月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新华日报社工作,先后任新华日报体育记者,扬子晚报文体部副主任、第一新闻部主任、经济新闻部主任,扬子晚报编委兼经济新闻部主任,扬子晚报副总编辑,新华日报社副总编辑。2006年6月,任新华日报社总编辑、党委副书记。原总编:周正荣同志:1995年7月—2006年6月任总编辑1997年7月—2006年6月任党委书记2001年8月—2006年6月任董事长2006年6月13日卸任。2002年12月,新华日报在整合原有版面的基础上,由10—12版增加到16个版 。这是自1995年以来的第三次改版。这是新华日报自1995年以来第三次改版。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2-3西北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专业学习9-7陕西财经学院银行信息管理系学习、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9-3西安交通大学会计学院学习,毕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 2-7 陕西财经学院计算机站工作,从事计算机维护、机房管理和实验教学7-7 陕西财经学院银管系任教,讲师、系副主任、副教授、教授7-6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银管系任教,系主任,教授,MBA导师。6——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银管系任教,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MBA导师 。 Internet Banking: The Strategic Choice of China’s Banks, Selected Proceedings-the First China and US Advanced Workshop in Electronic Commerce 2001, edited by Li Qi , Shaanx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P442-445,Chenghu Zhang, Yan Zhao and Xiaohu Z Application of the CURE Algorithm in Identifying Suspicious Financial Transactions[C] //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nd Industrial Electronics(ICIFE 2011)V2-116—V2-119,网络金融信息量与沪市A股价格表现的关联性,金融论坛,2011(3)基于流数据频繁项挖掘的可疑金融交易识别研究,西安交大学报(社科版),2011(4)金融资产收益率波动预测——基于我国股票市场跳跃行为研究,当代经济科学,2011(9)我国货币供给与股票价格的关联性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广义矩方法及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统计与决策 2010(10)基于时间序列孤立点检测的可疑外汇资金交易识别研究 统计与决策 2010(18)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状态预测及实证分析 统计与决策 2010(22)中国权证与标的证券的价格协整分析,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1)我国证券市场对利率反应特性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东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1)分形理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统计与决策,2009(1),58-59基于判别分析的个人信用评分模型研究与实证分析,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1),6-10基于Logistics回归分析的上市公司信贷违约概率预测模型研究,经济经纬,2009(2):144-148信息不对称对信用卡市场的影响分析,商业研究,2009(4):100-104小额信贷市场化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人文杂志,2009(4),86-90基于小波分析的可疑金融交易时间序列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09(7),102-104商业银行非柜面业务洗钱风险控制研究,投资研究,2009(9),40-43基于数据挖掘的洗钱交易识别研究,统计与决策,2009(19)123-126基于贝叶斯分类的可疑金融交易交易识别研究,财经研究,2009(10),70-80基于链接分析的洗钱交易识别研究,上海金融,2009(8),78-83银行与政府职能冲突的解决对策,经济纵横,2009(11)基于数据挖掘的特约商户差别分析,商业研究,2009(6)基于不对称信息理论的第三方电子支付产生机制研究,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8(2)基于决策树算法的反洗钱识别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第三方电子支付效率研究,中国信用卡,2008(6)基于CURE聚类的可疑金融交易信息搜索研究,情报杂志,2008(6)基于CART分类的可疑金融交易识别效用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5)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银行卡刷卡消费价格策略研究,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10)基于神经网络的个人信用评分方法实证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6)银行卡刷卡消费价格结构研究,南开经济研究,2008(6)银行卡刷卡消费定价模型研究,当代财经,2008(11)基于神经网络的个人信用评分方法实证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6)基于聚类方法的客户交易行为模式识别,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10)信息技术对我国银行赢利性影响的实证研究,情报杂志,2007(4)中国商业银行信息技术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及最优规模,金融论坛,2007(5)二元经济判断标准的再思考及与我国二元经济的判断分析,财政研究,2007(3)可疑金融交易识别中的约束关联规则算法研究,生产力研究,2007(8)隐私保护关联规则在可疑金融交易识别中的应用,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2)我国银行卡产业效率实证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4)现代企业组织的冲突分析与管理对策,经济纵横,2007(8)美国反洗钱信息系统建设及对我国的启示,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3)银行IT外包及其风险控制,中国金融电脑,2007(4)我国银行技术风险评级体系研究,金融论坛,2006年第2期美国银行业再造经验和借鉴,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新兴商业银行的信息化策略,中国金融电脑,2006年第3期基于智能代理技术的反洗钱应用系统,中国金融电脑,2006年第4期基于聚类分析的个人可疑交易识别研究,金融电子化,2006年第5期信息技术投资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从ATM的角度分析,当代经济科学,2006(6)基于范例推理的反洗钱系统设计,中国金融电脑,2006年第10期金融信息化建设与金融信息化教育,中国金融电脑,2006年第7期基于朴素贝叶斯分类的可疑金融交易识别研究,情报杂志,2006年第11期电子货币环境下的洗钱犯罪及其防范,中国金融电脑,2005(10)净额支付系统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的测量与评估,西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6)我国商业银行客户服务渠道的整合策略,金融论坛,2005年第1期我国支付系统日间透资管理,经济管理,2005年第13期支付系统风险不容忽视,经济日报,31第11版(金融周刊)推进社会资金流转体系建设,经济日报,12,第15版(理论版)我国银行技术风险监管的策略研究,情报杂志,2005年第10期电子货币监管与较优监管策略选择,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对我国网络银行制度创新的思考,人文杂志,2004年5期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经验分析,管理评论,2004年第8期金融机构信息技术外包的风险控制策略,当代经济科学,2003年第2期电子货币试点结果的启示与经济学分析,上海金融,2003年第6期美国银行业个人财务隐私保密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金融论坛,2003年第10期有关电子货币的若干争论,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第12期现代网络银行发展的金融监管思考,《当代经济科学》,2002年第5期,第2作者发达国家金融监管信息系统的建设及其对我国的启示,《金融研究》,2002年第2期金融业决胜于信息时代的电子化策略,《当代经济科学》,2000年第2期网络银行带给银行业的机遇和挑战,当代经济科学,1998年1期 金融电子化,经济管理出版社,11银行技术风险监管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0《网络金融》,主编,科学出版社,8《银行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主编,西南财大出版社,8《银行会计核算教学软件系统应用指南》,主编,西南财大出版社,10 主持:中国人民银行重点科研项目,银行会计核算教学软件系统,通过人民银行鉴定,11—9主持:人民银行重点项目:面向对象方法的新一代银行会计核算系统,5—5主持: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网络银行监管问题研究,12—5主持: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反洗钱有效性影响因素及其评价研究,12-5主持: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金融技术风险监管研究,主持人,2—1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银行信息技术风险监管研究,2002—1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数据挖掘的可疑金融交易识别研究,1-12主持:西安交通大学行动计划重大项目:网络经济的制度与技术,子项目3:网络银行与金融风险预警监控系统研究,5—10主持:西安交大教学实验中心及院级实验平台建设项目,经济与金融学院专业课实验平台建设,11-5主持:教育部实验室建设项目,网络银行与金融数据中心系统,2004—8主持:陕西省农联社项目,陕西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息化发展规划,8-12主持: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招标项目(联合单位:陕西省农联社),基于操作风险控制的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用系统开发模式研究与实践,12-12主持:西安市公安局项目,郝永生案金融数据分析,主持人,8—6

李钊】性别:男出生年月:1972年4月工作单位、职务及职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国贸系主任。学历、学位: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系金融学学士西安交通大学经济金融学院金融学硕士西安交通大学经济金融学院应用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货币金融学,区域与城市经济学,国际贸易,服务经济主讲课程: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计量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主要论文:《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财贸经济,2005年11月《金融开放能促进经济增长吗?》,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10 月《金融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附加预期的动态模型》,预测,2006年 2月《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12月《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两部门模型的中国实证研究》, 南方经济 ,2006年4月《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的脉冲响应分析》,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7年3 月《国际品牌创建模式与我国企业的实践经验》 ,集团经济研究, 2006年4月《实物期权在电子商务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工业技术经济, 2005年 4月《中外合资企业外方技术资本化问题分析 》,工业技术经济 ,2006年 3月《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统计与决策,2007年2月《电子商务对传统税收管理制度的挑战与对策》 ,未来与发展 ,2007年3月《金融发展与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基于SURE模型的估计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年 3月The Foundation of E-commerce: Social Reputation System-A Comparison between American and China,Sev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mmerce ,2005,8科研项目: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广义梯度理论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参与成员。西部非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成本效益空间异置与利益补偿机制——以陕西地区为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参与成员。基于金融发展理论的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研究,陕西省教育厅基金,项目主持。西部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校青年科技基金,项目主持。出口贸易规模、结构与经济增长,校青年科技基金,项目主要成员。产业结构与西部经济发展,校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主要成员。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科研特色和管理实践经历简介:1、 从事高等教育20余年,教学经验、知识面广博,教学方法灵活,善用启发教学2、 科研能力较强,近几年来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专著、编著6部,并多次获科研奖励3、 1995年起在英国威尔士大学中国MBA担任战略管理教师和MBA论文导师,教学效果优秀代表性科研成果:1、 专著:《教育产业化的理论与实践》(2000年中国经济出版社),独著2、 《企业融资理论与实务》(2004年中国经济出版社),独著3、《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和客户经理制》(2001年中国文献出版社),独著4、《国际金融教程》(2001年11期《金融与保险》),独著5、关于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模式的思考(2001年11期《金融与保险》),独著6、政府资本与民间资本在基础设施领域投资范围的划分(2004年3期《社会科学辑刊》),独著7、政府在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中的作用(2004年2期《山东财政学院学报》),独著 8、2012年荣获“中国名医百强榜”上榜名医。

出版专著1本:《国际房地产投资:利益、风险与制度》,中国财经出版社 2003年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市建委等国家机构委托科研项目10余项。  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部分如下:  李文斌等,基于子市场的住房价格模型研究,城市问题,10  李文斌,住房价格与交易量的关系:基于动态存量-流量模型的解释,城市发展研究 3  孟勉、李文斌,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检验,经济地理,5  李文斌等, 住房价格指数以及区位对住房价格的影响—北京市住房价格实证分析,城市问题,8  李文斌, 美国不同时期的住房补贴政策:实施效果评价及启发, 城市发展研究,5  李文斌,城市土地出让的收益分配与土地市场效率,山东财经大学学报,5  李文斌,城市增长控制:实证研究与理论模型,城市发展研究,2  孟勉、李文斌,Hedonic和结构方程下的北京别墅价格分析,经济地理,12  李文斌,住房政策的局限性:政策的初衷与实施效果的背离,城市发展研究,2  近期研究兴趣  基于微观数据的房地产价格与交易问题、房地产开发与城市空间问题、土地市场与土地制度创新

陕西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1983年起担任安徽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科研处副处长,处长,合作经济系主任兼党总支书记。1993年任安徽财经大学副校长、党委副书记,1995年起任安徽财经大学校长、党委书记。现任安徽新华学院院长。全面主持学校工作,分管科研处(高教所)、学报编辑部、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国学研究院。

郭连成,男,1953年7月生。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本科和研究生均毕业于吉林大学,于1982年获硕士学位。1990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苏联莫斯科财政学院财政金融系,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在苏联解体前获得其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学者之一。曾任《东北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东北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等职。现任辽宁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财经大学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新兴经济体研究》(以书代刊)主编。现为东北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世界经济两个博士点的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省劳动模范、辽宁省教科文卫系统职业道德标兵;大连市优秀专家、大连市特等劳动模范、大连五一奖章获得者、大连市“三育人”标兵;首届、第二届和第四届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奖获得者;连续五届荣获东北财经大学杰出学者称号。 主要学术任职: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副会长、中国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秘书长、辽宁省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 索引序列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级别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 陕西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