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发布时间: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来稿内容包括:论文标题;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关键词;摘要;正文;参考文献以及论文标题、作者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等四项内容的英文翻译。论文标题:不得超过20个字,可以加副标题。作者姓名:签署真名。作者单位:单位全称,省市名,邮编。如(内蒙古民族大学 政史系,内蒙古 通辽028000)作者简介: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省县);职称;学历;研究方向。关键词:反映论文主题的词组3~8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摘要:提供100~300字的论文梗概,不要有任何评价性的词语。正文:用A 4纸打印(5号字44行×44字),并通过电子信箱传送。参考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标注,正文中未标序号的文献不列其中。注释:对文中特定内容的解释与说明,用圈码标注,在页下脚注。例:①这段文字可参见〔美〕路易斯·享利·摩尔根著《古代社会》,恩格斯对他的研究成果曾给予高度评价。基金项目及批号:例: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96BJL001)对不符合上述规范化要求的稿件,不予审理。来稿三个月未收到采稿通知,可另行投稿,恕不退稿。

1600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蒙文版

内蒙古民族大学105709中西医结合属于学术硕士。

《内蒙古大学学报》蒙古文版创刊于1959年9月,是内蒙古自治区最早创办的大学学报之一。该刊最初的主编是现任内蒙古大学教授、著名语言学家、博士生导师清格尔泰先生。第一任编辑是现任内蒙古大学教授、著名蒙古语言学家、博士生导师确精扎布先生。现任主编是现内蒙古大学副校长,民族史学家、博士生导师齐木德道尔吉先生。该刊是以反映内蒙古大学蒙古语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该刊在“文革”期间停刊达11年之久,1977年复刊。1984年定为季刊,并在国内公开发行,1985年开始向国外公开发行。该刊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2001年10月,迎来了第100期的纪念号,从2003年开始改为双月刊出版,这在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文学报界是首家,在全国少数民族文字版学术期刊界也处于领先地位。该刊主要刊登内蒙古大学师生用蒙古文撰写的学术论文,少量刊登有新意、有特色、学术质量较高的外稿。根据内蒙古大学蒙古语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特点,该刊一贯坚持以蒙古学和北方少数民族研究为主要方向,注重民族特色与地方特点,兼顾社会科学其它学科。创刊以来,该刊始终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为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该刊始终把论文的学术质量和学术水平放在首位,无论是约稿还是自由来稿,审稿时一视同仁,坚持在质量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严格筛选稿件,把好稿件的质量关。该刊编委、顾问均是学校相关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是在蒙古学研究领域里享有声望的专家、学者。处理稿件时,我们一贯坚持专家审稿与编辑审稿相结合,严格遵守三审制。在该刊上发表的许多论文,有些是有新观点,有些是有新资料,还有一些是运用新方法,或者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许多论文不但学术水平高,思想性、科学性也很强。在该刊发表的绝大多数论文能够代表相关学科的学术水平,反映该学科的研究前沿和研究热点,在该学科的研究中起到了促进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蒙古学研究不断深入与拓展,该刊在原来的蒙古语言文字、蒙古文学、蒙古历史栏目的基础上,增设了蒙古文化学、宗教学、民族理论、民俗学、考古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新闻出版学,《蒙古秘史》研究、国外蒙古学研究、蒙古学信息等栏目,近年来又开辟了学术争鸣、青年教师论坛、研究生毕业论文选登等30余个栏目,为蒙古学研究的深入及拓宽研究领域都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该刊已形成了老、中、青三结合的强大的作者队伍。他们分布在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蒙古学研究中心、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法学院、人文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等院系。以蒙古学学院为例,该学院现有科研人员128人,其中正副教授74人,博士生导师22人,硕士生导师57人,这样的研究人员结构既保障了该刊的稿件来源,又提高了该刊的学术质量。该刊不但十分重视刊物采用的稿件质量,而且还十分重视编排、编校质量,所以在国内外蒙古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1990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期刊奖;1996、2002年荣获华北地区5省、市及自治区优秀期刊奖;1999年、2002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001年度,由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局举办的1999、2000、2001年度全区书报刊编校质量抽查中,该刊获得“编校质量优胜奖”,是在全区获此殊荣的唯一的一家期刊;2001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该刊“双效期刊”荣誉。2004年9月,被评为“第一届北方优秀期刊奖”,2005年1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2005年2月,被评为“第三届内蒙古期刊奖”,2006年荣获“首届内蒙古出版奖”,2007年2月,荣获“第二届北方优秀期刊”称号,2007年7月,首届全国蒙古文期刊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期刊”。从1989年以来,在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学报评比中,多次荣获一等奖。该刊已形成老中青结合的编辑队伍,学历层次较高。因刊物办得有声有色,卓有成效,该刊编辑人员也多次荣获全国和自治区“先进个人”和“优秀编辑”奖。2007年该刊成功加入“中国蒙古文期刊网”。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蒙古文版)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 齐木德道尔吉副主任委员: 白音门德委员(以蒙古文字母顺序为序):额尔敦白音 乌其拉图 乌日斯嘎拉 那顺乌日图 那顺巴依尔 白音门德 宝音德力根布仁巴图 呼日勒沙 孟克吉雅 那·赛吉日呼 苏德毕力格 德·塔亚 特古斯巴雅尔齐木德道尔吉顾问: 包 祥 武·呼格吉勒图 巴·格日勒图 苏尤格 清格尔泰 确精扎布 贾拉森主 编: 齐木德道尔吉副主编: 那·赛吉日呼编辑室成员: 特·阿古拉 那·赛吉日呼 哈顺图雅

1600

内蒙古民族大学报录比

对于有的人之所以后悔在内蒙古读大学,其实主要原因离不开三点:第一,内蒙古高等教育水平一般。内蒙古的教育资源与其它地区相比,比较一般。首先是区内的本科院校数量不多;其次是办学层次高的院校较少,目前区内只有一所211大学,为内蒙古大学。这所内蒙古大学可以说是区内最好的大学,但是学校2021年在校友会211工程大学的排名为97位,处于相对靠后的位置,认为学校实力在211大学中不是很强。第二,考虑毕业后的发展情况。因为内蒙古大学在211大学中的排名不高,再加上地理位置比较偏远,有的同学在高考的时候没有考虑太多,但当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内蒙古的就业机会没有大城市多,这个时候就会心生一些后悔的想法。第三,生活环境以及习俗有区别内蒙古位于中国北部,再加上这里少数民区较多,所以这里的生活环境以及一些习俗与自己的家乡差异较大,有的人来到这里很难适应,所以会感到后悔。在内蒙古读大学究竟是否值得,主要还是看个人意愿。比如说自己比较看重实习就业机会,老师认为选择到大城市读大学或许会更好。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比较好,有很多的企业扎根在此,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不过在内蒙古大学其实也有好处,这里环境优美,人文地理都非常好,在这里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同时,内蒙古在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区中算是经济发展还不错的,有一定的区位优势,距离北京、天津等城市比较近。在呼和浩特以及包头这些区内经济比较好的城市,其实找工作也是比较容易的,同时如果专业有优势的话,进入国企、央企的可能性比较高。推荐几所内蒙古比较好的本科院校,欢迎大家报考:(1)内蒙古大学:入选211工程,国家重点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的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学科为优势学科。(2)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重点大学,入选卓越农林和双万计划。其草学学科被评为B+,食品科学与工程、畜牧学为B学科。(3)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重点大学,拥有保研资格,入选双万计划。科学技术史为学校的优势学科,被评为B+。(4)内蒙古科技大学:入选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和双万计划。其冶金工程和矿业工程为学校的优势学科。

20%到30%。内蒙古民族大学2022来并没有公布报录比,根据查询内蒙古民族大学往年考研复试录取比例,2022年考研复试录取比例预计会在20%到30%左右。

第一方面:教育资源。与其他地区相比,内蒙古的教育资源相对一般。内蒙古的本科院校数量较少;其次就是,高水平学院和大学很少。目前,内蒙古只有一所211大学,即内蒙古大学。这所内蒙古大学可以说是该地区最好的大学,但该校在2021 211工程大学校友会中排名第97位,相对落后,在211所大学中,该大学的实力不是很强。第二方面:生活习惯和习俗。内蒙古位于中国的北部,地形主要以平原为主,此外这里有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所以一般这里的生活环境和一些习俗与他们的家乡有很大不同。有些人会觉得很难适应这里,冬天比较冷,而且风也特别大,还有因素方面。第三方面:内蒙古大学也有好处。这里的环境很美,人文地理也很好。在这里学习可以培养你的情操。同时,内蒙古在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区经济发展良好。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与北京、天津等城市相对较近。在呼和浩特和包头,这两个地区经济较好的城市,实际上更容易找到工作。同时,如果该专业具有优势,则更有可能进入国有企业和中央企业。每个地方都有它特定的好的或者缺陷,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内心是否喜欢。

你好,根据不同省份不同卷子,一般分数都会有一些差异,但不会很大,比如2020的内蒙古民族大学在安徽理科的录取分数线是481分,位次是十一万。320分上内蒙古名族大学还是有一点困难的。内蒙古民族大学位于内蒙古东部通辽市,是一所综合型民族大学,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建设高校、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入选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系欧亚-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投稿

1600

放弃吧~没用

截至2013年9月,学校有本科专业65个,职业技术教育专业7个,国家特殊需求人才项目博士点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个,自治区重点学科5个,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8个。国家特殊需求人才项目博士点(1个):蒙药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个):蒙药学(生药)、蒙医学、蒙西医结合临床(附属医院)、蒙西医结合临床(第二临床医学院) 自治区重点学科(5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世界史、理论物理、民族医学(蒙医学)、中药学(蒙药学) 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3个):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族)、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预防兽医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民族学 、中国史 、作物学、草学 、临床医学 、中国语言文学 、物理学 、蒙药学、蒙西医结合医学 、化学、兽医学 截至2013年9月,学校有教职工1723人(少数民族教师占1%),专任教师1064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795人(博士16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教师中,有来自国内138所其他高校和国外10所高校的教师546人,已占教师总数的2%。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6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才2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教学团队6个,自治区劳动模范和自治区优秀教师3人,自治区高校名师2人,入选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和高等学校“11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以上人员18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世界史教学团队 自治区教学团队(6个):世界史教学团队、现代蒙古语教学团队 、蒙医基础理论教学团队、无机化学教学团队、蒙古文学教学团队、分析化学教学团队 质量工程 截至2013年9月,学校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自治区精品课程33门,自治区品牌专业17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1个):中国少数民族汉语言文学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化学、药物制剂、农学 自治区精品课程(33门):世界近代史、蒙医方剂学、家畜病理学、现代蒙古语、量子力学、数据结构、政治经济学、药理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病理学、植物生理学、蒙医理论基础、蒙医内科学、蒙药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教育学、土壤肥科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数学分析、生物化学、中国古代文学、分析化学、结构化学、世界现代史、蒙药化学、草坪学、数据库系统概论、蒙医温病学、蒙医传统疗术学、生理学、蒙古族现当代文学 自治区品牌专业(17个) 序号 专业名称 负责人 所在学院 类别(本科/高职高专) 评审时间 1 历史学 姚大学 政法与历史学院 本 科 2005年 2 蒙医学 巴根那 蒙医药学院 本 科 3 化 学 刘宗瑞 化学化工学院 本 科 2006年 4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王顶柱 蒙古学学院 本 科 5 农 学 杨恒山 农学院 本 科 2007年 6 汉语言文学 李明军 文学院 本 科 2008年 7 物理学 赵翠兰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本 科 8 动物医学 高 原 动物科技学院 本 科 9 生物技术 张昕源 生命科学学院 本 科 10 草业科学 张永亮 农学院 本 科 2009年 11 药物制剂 奥·乌力吉 蒙医药学院 本 科 12 英 语 张 巨 外国语学院 本 科 13 护理学 赵宏林 护理学院 高职高专 2010年 14 农业资源与环境 范富 农学院 本科 2011年 15 数学与应用数学 韩海山 数学学院 本科 2011年 16 汉语言文学(蒙授)王顶柱 蒙古学学院 本科 2012年 17 材料化学 段莉梅 化学化工学院 本科 2012年 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 序号 示范中心名称 负责人 所在学院 审批时间 1 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赵玉英 化学化工学院 2006年 2 生命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布日额 生命科学学院 2007年 3 蒙医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王秀兰 蒙医药学院 2007年 4 植物生产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杨恒山 农学院 2008年 5 动物生产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王思珍 动物科技学院 2009年 截至2013年9月,内蒙古民族大学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个,厅局级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级研究中心(基地)6个,校级研究所1个。国家民委、教育部研发工程重点实验室:蒙医药重点实验室 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蒙医药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高校毒物与动物疾病监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厅局级重点实验室:内蒙古高校蒙医药研发工程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 自治区研究中心(基地):内蒙古东部经济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内蒙古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蒙古族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内蒙古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训基地、内蒙古高校蓖麻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高校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校级科研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研究所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0年4项,2011年8项,2012年达到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年8项,2011年11项,2012年21项;科研经费总量2010年2000万元,2011年4000万元,2012年达到6000万元。2013年科研经费到账6600万元。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4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全国民族院校连续三年排名第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连续三年位列自治区高校前三名。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项,自治区重大科技攻关专项蒙药专项1项,自治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1项,学校获得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人获得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得自治区社科政府奖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学校教师发表论文2353篇,其中SCI检索论文89篇,EI检索论文26篇,出版著作44部。获批结题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项目来源 年度 课题名称 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0 带电粒子与表面/界面电子气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李春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0 多孔导电陶瓷负载纳米金属催化剂作为H2O2基燃料电池阴极研究 孙丽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0 负载型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段莉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0 蓖麻矮秆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鉴定 陈永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0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2b蛋白稳定表达细胞株的建立及其作为离子通道蛋白的研究 马德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0 牛乳腺炎无乳链球菌sip及pgk基因B细胞表位蛋白的免疫特性研究 布日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0 基于蒙古族家系的缺血性脑卒中研究 吴柒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0 蒙药复方三子汤配伍前后化学成分变化对减毒增效影响的研究 包玉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3 第五届图论组合及其应用国际会议 吉日木图 图书馆 截至2013年1月,内蒙古民族大学图书馆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高校图书馆。图书馆有藏书1394570册(包括各资料室图书149570册),其中,蒙文图书10万册,中文古籍1000余种,蒙、藏文古籍600余种,中文期刊1400余种,外文期刊(英语、日语、俄语)近30种,蒙文期刊40余种;图书馆有各类数据库及数据资源10余种,电子图书2万册,电子期刊1万余种。 学术期刊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蒙古文版)1978年创刊,1987年公开发行,季刊。《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5年创刊,1987年公开发行,双月刊。《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蒙古文版)1988年创刊,1991年公开发行,半年刊。《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9年创刊,1988年公开发行,双月刊。《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蒙医药学蒙古文版)1989年创刊,1999年公开发行,半年刊。《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创刊,汉文,大16开,月刊。

内蒙古民族大学期刊

1、畜牧兽医学报 2、中国兽医学报 3、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4、中国兽医科技(改名为:中国兽医科学) 5、中国兽医杂志 6、草业学报 7、中国草地(改名为:中国草地学报) 8、草地学报 9、动物营养学报 10、蚕业科学 11、黑龙江畜牧兽医 12、草业科学 13、中国家禽 14、动物医学进展 15、中国饲料16、畜牧与兽医 17、饲料工业 18、中国畜牧杂志 19、饲料研究 20、中国畜牧兽医一级学报不太清楚。。。

内蒙古民族大学105709中西医结合属于学术硕士。

中国兽医杂志, 这个不错。中国兽医学报饲料工业 不需要太多。选2样就可以了。 还有多去相关网站看看。就可以了,多了也没用

新体育、足球世界。

  • 索引序列
  •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蒙文版
  • 内蒙古民族大学报录比
  •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投稿
  • 内蒙古民族大学期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