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发布时间: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数学研究物理研究化学研究计算机研究生物学研究自然地理研究体育科学研究应用技术研究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主办单位:淮阴师范学院主编:秦志林ISSN:1671-6876CN:32-1657/N地址:江苏省淮安市交通路71号邮政编码:223001

1、来稿均要求有中英文的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的邮政编码、摘要(篇幅为100-300字)、关键词(3-8个)。2、作者简介包括:性别、学历、学位、职称、职务及主要著作(论文)等。另外,请注明通信地址、联系电话、电子信箱。3、各类参考文献,均要求统一按标准的编写格式排列于文末,具体情况如下:(1)中文专著、文集、学位论文、报告的编写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标识类型]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献标识:专著M论文集C学位论文D 报告R标准S专刊P其他文献Z)(2)中文期刊文章的编写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J)刊名,年(期号)(3)中文报纸文章的编写格式:[序导]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称,出版年月日(版次)(4)外文译著、译文的编写格式:与中文文献的格式相比,译著、译文的编写格式中多了[原作者国别]和中文译者,具体如下:[序号][原作者国别]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标识类型]中文译者 中文本的出版社所在地名:中文出版社或中文报刊名,出版年、或年卷期号或出版年月日(版次)。(5)文集中的析出文献的编写格式: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名[A]论文集主要责任者主要题名[100]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6)电子文献的编写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载体类型标识]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的年月日/引用的日期(任选其一)(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 电子公告服EB;电子载体类型及代码为:磁带MF、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号

刊名: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Huaiyin Teachers College(Natural Science Edition)主办: 淮阴师范学院周期: 季刊出版地:江苏省淮安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671-6876CN: 32-1657/N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时间:2002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与双百方针,扶持新人新作,繁荣学术研究,开辟有周恩来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史考辨、学术百年、现当代学人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特色专栏。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时代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学术性与可读性的统一,强调研究深度,鼓励学术讨论。 周恩来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学术百年现当代学人研究全球化问题研究网络与人文研究 江苏省一级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学术期刊(光盘版)规范执行期刊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主办单位:淮阴师范学院主编:张强ISSN:1007-8444CN:32-1476/G4地址:江苏省淮安市交通路71号邮政编码:223001

数学研究物理研究化学研究计算机研究生物学研究自然地理研究体育科学研究应用技术研究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主办单位:淮阴师范学院主编:秦志林ISSN:1671-6876CN:32-1657/N地址:江苏省淮安市交通路71号邮政编码:223001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电话号码

(1995年11月~2010年7月) 序号 论文题目 刊物(著作)名称 刊名、出版社名称 发表(出版)时间 字数 级别 1 中国小品的审美意趣 《微型小说》 《微型小说》杂志社 11 1800 省级 2 实施新方案,整体改革课堂教学结构 《教学改革论丛》 教学与研究杂志社 3 4000 省级 3 扬泰文化内涵特质 《维扬文化概观》 南师大出版社 8 5800 省级 4 教育创新成功案例剖析方法 《创新教育》 吉林科学出版社 10 3300 省级 5 教育教学创新模式探讨 《教学创新模式》 吉林科学出版社 10 5200 省级 6 创新教育的课堂实践 《教育教学创新论》 吉林科学出版社 10 4500 省级 7 谈如何创设语文课的“课气”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该报编辑部 5 5000 省级 8 古代散文与辞赋 《中国文化概说》 南京大学出版社 10 10000 省级 9 中国书画艺术文化的形式美 《中国文化概说》 南京大学出版社 10 11000 省级 10 论文学创作灵感 《文学概论》 南京大学出版社 7 12800 省级 11 论创作中的形象思维特征 《文学概论》 南京大学出版社 7 13200 省级 12 中国饮食民俗文化美形成及其标志 《中国文化通论》 南师大出版社 8 9600 省级 13 中华礼俗的民族风情特色 《中国文化通论》 南师大出版社 8 15000 省级 14 泰州高等教育发展思路及策略 《江苏政协》 《江苏政协》杂志社 6 3800 省级 15 应用文的起源与演变 《应用写作》 中国商业出版社 12 3000 省级 16 中国“写作之气”论 《文教资料》 《文教资料》杂志社 11 5600 省级 17 新闻评论的写作艺术 《应用写作新编》 中国商业出版社 1 12000 省级 18 泰州诗歌及其阐读目录 《泰州诗选》 江苏文艺出版社 10 1800 省级 19 泰州散文流变脉络目录 《泰州文选》 江苏文艺出版社 10 1600 省级 20 再论东方“写作之气”韵 《作家》 《作家》杂志社 2008年第12期 3800 核心 21 杜甫主导诗风及其审美阐释 《作家》 《作家》杂志社 2009年第1期 5000 核心 22 节目主持传媒演讲的理论与实践 《传媒观察》 《传媒观察》杂志社 2009年第2期 3200 核心 23 论“独抒性灵”的审美意趣 《作家》 《作家》杂志社 2009年第2期 5000 核心 24 论“性灵派”作家的写作美学追求 《山东文学》 《山东文学》杂志社 2009年第3期 10000 核心 25 论人性塑造·课程交融·双师型品位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杂志社 2009年第5期 4500 省级 26 论塑造扭曲灵魂的悲剧美 《时代文学》 《时代文学》杂志社 2009年第8期 4200 核心 27 《尚书》:散文美学的丰碑 《名作欣赏》 《名作欣赏》杂志社 2009年第8期 4200 核心 28 论游记追朴求真的审美风范 《山花》 《山花》杂志社 2009年第9期 4500 核心 29 李贽美学思想渐进历程及其渊源多元化探秘 《小说评论》 《小说评论》杂志社 2009年第五期 6600 权威 30 论东方笔记小说之奇葩 《湖南师大学报》 《湖南师大学报》杂志社 2009年第六期 5200 权威 31 论中国文化产业安全策略与思路 《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 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9年第六期 6800 省级 32 论美国因果关系裁定中的“布拉茨克模式” 《石家庄学院学报》 《石家庄学院学报》编辑部 2009年第六期 6000 省级 33 论中国反“反倾销”产业文化安全策略 《经济与社会发展》 《经济与社会发展》编辑部 2009年第10期 5600 省级 34 论金融危机下的美国反倾销新动向 《中国贸易经济与文化产业研究》 《中国贸易经济与文化产业研究》编辑部 2009年12月 9600 省级 35 论中国话语传媒的脉搏和韵象 《传媒观察》 《传媒观察》杂志社 2010年第1期 6000 核心 36 论高校研究所学术创新管理的思路与策略 《中国经贸》 《中国经贸》杂志社 2010年第1期 4000 省级 37 “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下的“地方文化育人”方略 《中国经贸》 《中国经贸》杂志社 2010年第1期 4000 省级 38 李贽“自然人性论”美学意蕴的哲学解读 《前沿》 《前沿》杂志社 2010年第3期 10000 权威 39 大学语文(丁帆等主编)(高校教材) 凤凰出版集团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0年6月 33万(参编)  40 为大学语文找到最佳契合点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出版社 2010年7月 4600 国家级 合计:公开发表(出版)论文论著40篇(部),计18万字。 论文(著)发表总览(续)(1966年—1994年) 序号 论文(作品)题目 刊物(著作)名称 发表(出版)时间 字数 备注 1 呵,家乡(散文) 《儿童文学》 1966年 1000  2 雨中梦(诗歌) 《扬州报》 1970年 10行  3 血战黑雨塘(剧) 《扬州文艺》 1973年 3000  4 未来的阴影(散文) 《琼花》 1979年 3200  5 我国散文传统特色论略 《内蒙古师院学报》 2 16000  6 论文章的“凤头”和“豹尾”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4 8600  7 论中国散文内在发展规律 《喀什师院学报》 1 22000  8 也论《尝试集》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 6500  9 试论中国游记散文 《内蒙古师院学报》 2 27000  10 浅谈我国散文的民族风格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 6500  11 论作品首尾组织艺术 《作家协会通讯》 11 9000  12 引人入胜的《广西游记》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 12600  13 试论我国散文的民族特色 《宁夏大学学报》 3 6600  14 论中等师范教育改革 《蒙古师大学报》 3 6000  15 师范写作正强化与教师“下水作文” 《教改通讯》 3 11500  16 《你莫忘记》是一首悲愤诗 《北方论丛》 1 5000  17 论中国笔记散文的民族特色 《齐齐哈尔师院学报》 1 10000  18 《孙子兵法》散文艺术特色 《信阳师院学报》 2 5000  19 抓准“文眼”教学散文 《教学研究》 5 2000  20 论师范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 《教改信息》 5 7500  21 论中师文选教学的媒介手段 《教学研究》 2 10000  22 泰师仙桃(散文) 《艺苑》 4 2000  23 呵,我这黄土地(小说) 《艺苑》 12 2200  24 防止中学化,突出师范性 《教学研究》 2 11000  25 《尚书》语言艺术论略 《蒙古师大学报》 2 10000  26 论中师作文教学的师范性 《教改信息》 1 12500  27 杨柳情:除夕思父(诗) 《艺苑》 3 18行  28 陶潜散文真朴自然的美学追求 人大《古典文学研究》 1988年 10500  29 再论中国游记散文 人大《古典文学研究》 1988年 10000  30 《尚书》语言艺术论略 人大《古典文学研究》 1988年 27000  31 论中师文选教学的媒介手段 《语文教学论文集》 1988年 9000  32 文言虚词用法论 《文言虚词》 11 8000  33 青春乐章变奏曲 《青春乐章》 12 5000  34 《尚书》语言艺术论略 日本《东方文化研究》 1 10000  35 中国色彩修辞学 《修辞学丛刊》 12 12000  36 那人生的秘方(诗) 《当代作品选集》 3 2000  37 影子的烦恼(诗) 《当代微型文学选集》 5 3000  38 蜜蜂(诗) 《春笋报》 5 14行  39 活该(小说) 《当代微型文学选集》 4 3500  40 游行(小说) 《当代微型文学选集》 4 2800  41 一场审问式对话(小说) 《当代微型文学选集》 4 3200  42 猫的喜剧(小说) 《当代微型文学选集》 4 2500  43 杨柳依依话春天(散文) 《春笋报》 1 1800  44 我对新歌剧的思考 《艺术百家》 2 5000  45 病榻呓语(评论) 《散文鉴赏集》 4 2000  46 雨思(评论) 《散文鉴赏集》 4 2200  47 画像(评论) 《散文鉴赏集》 4 1900  48 文人的傲骨(评论) 《散文鉴赏集》 4 2400  49 距离(评论) 《小说鉴赏集》 6 2800  50 古刹新僧(评论) 《小说鉴赏集》 6 2500  51 吴君卒(评论) 《小说鉴赏集》 6 3000  52 李白(评论) 《小说鉴赏集》 6 2500  53 遥有此寄(评论) 《诗辞曲鉴赏集》 10 2700  54 把酒问月(评论) 《诗辞曲鉴赏集》 6 2000  55 春夜洛城闻笛(评论) 《诗辞曲鉴赏集》 6 2300  56 点绛唇雨恨云愁(评论) 《诗辞曲鉴赏集》 6 1900  57 酒泉子长忆观湖(评论) 《诗辞曲鉴赏集》 6 1200  58 小桃红越调(评论) 《诗辞曲鉴赏集》 6 1500  59 葱岸多风桔柚香(评论) 《诗辞曲鉴赏集》 6 2000  60 教师与儿童文学创作 《儿童文学引论》 6 8000  61 儿童文学体裁论 《儿童文学引论》 6 25000  62 儿童审美活动的心理特征 《儿童文学引论》 6 16000  63 儿童文学批评 《儿童文学引论》 6 4800  64 儿童文学评论的写作 《儿童文学引论》 6 9000  65 牵牛花(散文) 《中外名著赏析》 11 1200  66 我是一只海船(散文) 《中外名著赏析》 11 1500  67 海滨的孩子(散文) 《中外名著赏析》 11 3500  68 泰兴市志·军事·人物·交通卷 《泰兴市志》 3 80000  69 接通人民的血管 扬州日报 11 1500  70 浅论比喻 《金湖斋文集》 2 4000  71 “小学语文教学法”散论 《萌芽集》 3 6200  72 从师范发展史论当前改革现状 《金湖斋文集》 2 11000  73 汉魏六朝抒情小赋艺术论 《萌芽续集》 5 12000  74 浅论鲁迅《朝花夕拾》 《萌芽续集》 5 8500  75 戴望舒诗歌语言散论 《金湖斋文集》 2 22000  76 散文创作面面观 《金湖斋文集》 2 21000  77 散文基本特征论 《金湖斋文集》 2 10600  78 爱情文学论纲 《萌芽集》 3 7000  79 师范教学语言美学 《语言艺术论》 5 14000  80 板书设计美学 《师范基本技能教程》 11 12000  81 中国古典散文的传统特色论 《中国古典散文研究》 3 12300  82 中国散文的民族风格论 《中国古典散文研究》 3 8800  83 中国游记散文艺术论略 《中国古典散文研究》 3 22600  84 中国笔记散文之变迁 《中国古典散文研究》 3 23000  85 中国军事散文与《孙子兵法》 《中国古典散文研究》 3 10200  86 论《尚书》语言艺术 《中国古典散文研究》 3 9500  87 柳宗元散文与《永州八记》 《中国古典散文研究》 3 9500  88 陶渊明及其散文美学追求 《中国古典散文研究》 3 9500  89 中国散文继承发展之流变 《中国古典散文研究》 3 19700  90 汉魏六朝抒情小赋艺术 《中国古典散文研究》 3 9600  91 《朝花夕拾》与鲁迅忆旧散文 《文艺评论·学术争鸣》 5 8000  92 当代游记的奇妙艺术 《文艺评论·学术争鸣》 5 12400  93 论《尝试集》文学地位 《文艺评论·学术争鸣》 5 8800  94 应当历史地评价胡适新诗 《文艺评论·学术争鸣》 5 4400  95 “白马非马”并非诡辩论 《文艺评论·学术争鸣》 5 11000  96 论刘兰芝叛逆女性形象 《文艺评论·学术争鸣》 5 7300  97 戴望舒诗歌语言艺术 《文艺评论·学术争鸣》 5 13100  98 歌剧创作中的重大收获 《艺术百家》 5 8800  99 在模仿中徘徊探索 《文学评论》 5 2900  100 散文及其基本特征 《文学评论》 5 4400  101 使作品比较地显出亮色 《文学评论》 5 4400  102 心声的历程——《好望角》序 《文学评论》 5 7000  103 《野地的小花》序 《文学评论》 5 7000  104 《小二黑的结婚》的文笔情趣 《文学评论》 5 2900  105 愿创作女神成为你的终身伴侣 《文学评论》 5 1500  106 再论“文艺爱情论” 《艺苑》 5 5800  107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学术争鸣》 5 3700  108 接通人民的血管 《学术争鸣》 5 1600  109 “自我抒情”艺术论 《学术争鸣》 5 2900  110 虚实艺术辩证法 《学术争鸣》 5 2900  111 外国谚语美学及其基本特征 《学术争鸣》 5 19700  112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杂论·辞章·创作》 5 1600  113 六不能忘 《杂论·辞章·创作》 5 6600  114 教师形象论 《杂论·辞章·创作》 5 2200  115 从师范发展中看师范改革探讨 《师范工作研究》 5 8800  116 齐抓共管,常年不懈 《师范工作研究》 5 3700  117 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师范工作研究》 5 12400  118 家庭女性价值论 《社会问题研究》 5 8600  119 重阳节前话敬老 《社会问题研究》 5 3600  120 老年人才及其开发管理 《社会问题研究》 10 5100  121 设问式鉴赏“小语”中的童话 《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10 2900  122 苏东坡与《赤壁怀古》 《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10 5100  123 写作中的“形似”与“神似” 《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10 6600  124 西方的彩霞(诗) 《文学创作》 10 26行  125 蜜蜂(诗) 《文学创作》 10 21行  126 村晨酒香(诗) 《文学创作》 10 17行  127 插上歌声的翅膀(诗) 《文学创作》 10 31行  128 玫瑰色的骷髅(诗) 《文学创作》 10 32行  129 心中的太阳(诗) 《文学创作》 10 34行  130 根之歌(诗) 《文学创作》 10 18行  131 “疯子”的诗(诗) 《文学创作》 6 17行  132 杨柳情(诗) 《文学创作》 6 24行  133 除夕思父(诗) 《文学创作》 6 10行  134 月的反思(诗) 《文学创作》 6 12行  135 人生标枪(诗) 《文学创作》 6 44行  136 风筝(诗) 《文学创作》 6 52行  137 献给师范的(诗)歌 《文学创作》 6 38行  138 用骨头写诗(诗) 《文学创作》 6 19行  139 中国万岁(诗) 《文学创作》 6 44行  140 影子的烦恼(诗) 《小说》 6 1400  141 一场审问式对话 《小说》 6 800  142 活该 《小说》 6 1000  143 大力士王达软成泥 《小说》 6 1200  144 猫叫的喜剧 《小说》 6 1300  145 游行 《小说》 6 1200  146 笑比哭好 《小说》 6 1500  147 呵,老银杏 《小说》 6 2300  148 霜天里的金叶 《小说》 6 2000  149 爷爷坟前的“征文” 《小说》 6 1600  150 电话,真装了 《小说》 6 1800  151 泰师仙桃 《小说》 6 2000  152 师魂 《小说》 6 1800  153 “凤头”“豹尾”论 《辞章》 6 9000  154 比喻的艺术 《辞章》 6 3500  155 汉语“调序”论 《辞章》 6 10000  156 中国古代色彩修辞学 《辞章》 6 9500  157 师范教师教学改革断想 《师范语文教学研究》 11 5500  158 中国诗歌的“意境”教学 《师范语文教学研究》 11 9400  159 教学媒介段与课型模式 《师范语文教学研究》 11 7400  160 比较法与师范文选教学 《师范语文教学研究》 11 10800  161 防止中学化,突出师范性 《师范语文教学研究》 11 12000  162 论作文教学的师范性 《师范语文教学研究》 11 10800  163 师范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 《师范语文教学研究》 11 8500  164 “语教法”的学科体系论 《师范语文教学研究》 11 3000  165 我的“文、象、道统一观” 《师范语文教学研究》 11 9800  166 教学语言艺术论 《师范语文教学研究》 11 22900  167 课堂板书艺术论 《师范语文教学研究》 11 23600  168 改革师范课堂传统模式 《师范语文教学研究》 11 6000  169 立意在于“异”和“新” 《写作百问必答》 1 1900  170 创设意境之途径 《立意·构思·生活》 1 800  171 “模写”与“创新” 《立意·构思·生活》 1 1400  172 开篇与收尾 《立意·构思·生活》 1 800  173 材料选择之艺术 《立意·构思·生活》 1 1000  174 情节展开法 《立意·构思·生活》 1 1600  175 文章结构通式 《立意·构思·生活》 1 1800  176 比兴构思法 《立意·构思·生活》 1 1100  177 写作与现实 《立意·构思·生活》 1 1800  178 生活是浮计 《立意·构思·生活》 1 2000  179 文章与胆识 《立意·构思·生活》 1 1000  180 对立统一艺术之运用 《对立统一艺术观》 1 1600  181 平庸与精美 《对立统一艺术观》 1 1500  182 “疏”与“密” 《对立统一艺术观》 1 1100  183 “奇幻”与“真实” 《对立统一艺术观》 1 1600  184 虚实相生法 《对立统一艺术观》 1 1300  185 “繁”与“简” 《对立统一艺术观》 1 1700  186 “快”与“慢” 《对立统一艺术观》 1 900  187 “藏”与“露” 《对立统一艺术观》 1 8500  188 “无”与“有” 《对立统一艺术观》 1 3000  189 说辞藻 《语言·风格·情感》 2 1500  190 论摹声 《语言·风格·情感》 2 3000  191 论文采 《语言·风格·情感》 2 800  192 语言色彩论 《语言·风格·情感》 2 1800  193 文贵简洁 《语言·风格·情感》 2 2100  194 文章之“有味” 《语言·风格·情感》 2 900  195 话说“短而精” 《语言·风格·情感》 2 1400  196 贵能曲折变化 《语言·风格·情感》 2 1600  197 论气势 《语言·风格·情感》 2 3000  198 再论气势 《语言·风格·情感》 2 2300  199 节奏论 《语言·风格·情感》 2 2000  200 别趣·理趣·风趣 《语言·风格·情感》 2 1600  201 说“情” 《语言·风格·情感》 2 900  202 抒“真情” 《语言·风格·情感》 2 800  203 “情理分寸”感 《语言·风格·情感》 2 1300  204 说“文眼”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8 1000  205 论想象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8 2600  206 再论想象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8 1500  207 写“笑”技法大观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8 1300  208 写“死”之技法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8 2000  209 谈场面描写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8 1500  210 论时空描写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8 1400  211 选题艺术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8 900  212 悬念的艺术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8 1800  213 表现的角度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8 2000  214 科普散文的写法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8 9500  215 科技杂文的作法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1 1500  216 文中论文形象化述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1 2300  217 议论文的强调手法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1 2000  218 谈对联写法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1 1800  219 公文写作技法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1 2400  220 说“文面” 《文章病院》 1 900  221 克服“小毛病” 《文章病院》 1 800  222 为文“七戒” 《文章病院》 1 2000  223 文不厌改 《文章病院》 1 1400  224 文章“五觉” 《文章病院》 1 1800  225 从诗学文 《文章病院》 1 1500  226 韧性精神 《文章病院》 1 2000  227 写作基本功 《锤炼写作基本功》 1 1600  228 锤炼写作基本功 《锤炼写作基本功》 1 1800  229 祝君步入“三境界” 《锤炼写作基本功》 1 1600  230 写作兴趣提高之途径 《写作教学拾零》 1 1200  231 谈文章命题 《写作教学拾零》 1 900  232 一事一议引导法 《写作教学拾零》 1 2800  233 指导创作四法 《写作教学拾零》 1 7000  234 写作启示录 《写作教学拾零》 1 9500  235 议论文开篇法 《写作教学拾零》 1 2200  236 写作思路培养法 《写作教学拾零》 1 6500  237 文章内容结构法 《写作教学拾零》 1 900  238 作文“四自法” 《写作教学拾零》 1 900  239 “特殊”文章批改法 《写作教学拾零》 1 1400  240 师范生写作大趋势 《写作教学拾零》 1 2000  241 写出理想的人格 《人物美学纵横》 3 3600  242 写出崇高的心灵美 《人物美学纵横》 3 4500  243 写出雅洁的语言美 《人物美学纵横》 3 4500  244 写出别致的风度美 《人物美学纵横》 3 5800  245 温柔敦原,清瘦如竹 《文学评论·文学争鸣》 3 2900  246 再谈作文“评讲法” 《写作教学拾零》 3 3000  247 语言表达的真善美 《语言艺术论》 3 4000  248 语言的音调美和节奏感 《语言艺术论》 3 4600  249 论板书语和态势语 《语言艺术论》 3 4200  250 教学语言的结构及其儿童化 《语言艺术论》 3 4000  251 辩论的意义与特点 《语言艺术论》 3 6800  252 谈谈辩论技巧 《语言艺术论》 3 8100  253 陶渊明真朴自然散文艺术论 《北京师院学报》 3 10000 补登 合计:公开发表(出版)论文论著253篇(部),计2万字。 1966年至2010年累计发表论文(作品)共293篇,计38万字。

数学研究物理研究化学研究计算机研究生物学研究自然地理研究体育科学研究应用技术研究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主办单位:淮阴师范学院主编:秦志林ISSN:1671-6876CN:32-1657/N地址:江苏省淮安市交通路71号邮政编码:223001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电话多少

(1995年11月~2010年7月) 序号 论文题目 刊物(著作)名称 刊名、出版社名称 发表(出版)时间 字数 级别 1 中国小品的审美意趣 《微型小说》 《微型小说》杂志社 11 1800 省级 2 实施新方案,整体改革课堂教学结构 《教学改革论丛》 教学与研究杂志社 3 4000 省级 3 扬泰文化内涵特质 《维扬文化概观》 南师大出版社 8 5800 省级 4 教育创新成功案例剖析方法 《创新教育》 吉林科学出版社 10 3300 省级 5 教育教学创新模式探讨 《教学创新模式》 吉林科学出版社 10 5200 省级 6 创新教育的课堂实践 《教育教学创新论》 吉林科学出版社 10 4500 省级 7 谈如何创设语文课的“课气”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该报编辑部 5 5000 省级 8 古代散文与辞赋 《中国文化概说》 南京大学出版社 10 10000 省级 9 中国书画艺术文化的形式美 《中国文化概说》 南京大学出版社 10 11000 省级 10 论文学创作灵感 《文学概论》 南京大学出版社 7 12800 省级 11 论创作中的形象思维特征 《文学概论》 南京大学出版社 7 13200 省级 12 中国饮食民俗文化美形成及其标志 《中国文化通论》 南师大出版社 8 9600 省级 13 中华礼俗的民族风情特色 《中国文化通论》 南师大出版社 8 15000 省级 14 泰州高等教育发展思路及策略 《江苏政协》 《江苏政协》杂志社 6 3800 省级 15 应用文的起源与演变 《应用写作》 中国商业出版社 12 3000 省级 16 中国“写作之气”论 《文教资料》 《文教资料》杂志社 11 5600 省级 17 新闻评论的写作艺术 《应用写作新编》 中国商业出版社 1 12000 省级 18 泰州诗歌及其阐读目录 《泰州诗选》 江苏文艺出版社 10 1800 省级 19 泰州散文流变脉络目录 《泰州文选》 江苏文艺出版社 10 1600 省级 20 再论东方“写作之气”韵 《作家》 《作家》杂志社 2008年第12期 3800 核心 21 杜甫主导诗风及其审美阐释 《作家》 《作家》杂志社 2009年第1期 5000 核心 22 节目主持传媒演讲的理论与实践 《传媒观察》 《传媒观察》杂志社 2009年第2期 3200 核心 23 论“独抒性灵”的审美意趣 《作家》 《作家》杂志社 2009年第2期 5000 核心 24 论“性灵派”作家的写作美学追求 《山东文学》 《山东文学》杂志社 2009年第3期 10000 核心 25 论人性塑造·课程交融·双师型品位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杂志社 2009年第5期 4500 省级 26 论塑造扭曲灵魂的悲剧美 《时代文学》 《时代文学》杂志社 2009年第8期 4200 核心 27 《尚书》:散文美学的丰碑 《名作欣赏》 《名作欣赏》杂志社 2009年第8期 4200 核心 28 论游记追朴求真的审美风范 《山花》 《山花》杂志社 2009年第9期 4500 核心 29 李贽美学思想渐进历程及其渊源多元化探秘 《小说评论》 《小说评论》杂志社 2009年第五期 6600 权威 30 论东方笔记小说之奇葩 《湖南师大学报》 《湖南师大学报》杂志社 2009年第六期 5200 权威 31 论中国文化产业安全策略与思路 《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 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9年第六期 6800 省级 32 论美国因果关系裁定中的“布拉茨克模式” 《石家庄学院学报》 《石家庄学院学报》编辑部 2009年第六期 6000 省级 33 论中国反“反倾销”产业文化安全策略 《经济与社会发展》 《经济与社会发展》编辑部 2009年第10期 5600 省级 34 论金融危机下的美国反倾销新动向 《中国贸易经济与文化产业研究》 《中国贸易经济与文化产业研究》编辑部 2009年12月 9600 省级 35 论中国话语传媒的脉搏和韵象 《传媒观察》 《传媒观察》杂志社 2010年第1期 6000 核心 36 论高校研究所学术创新管理的思路与策略 《中国经贸》 《中国经贸》杂志社 2010年第1期 4000 省级 37 “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下的“地方文化育人”方略 《中国经贸》 《中国经贸》杂志社 2010年第1期 4000 省级 38 李贽“自然人性论”美学意蕴的哲学解读 《前沿》 《前沿》杂志社 2010年第3期 10000 权威 39 大学语文(丁帆等主编)(高校教材) 凤凰出版集团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0年6月 33万(参编)  40 为大学语文找到最佳契合点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出版社 2010年7月 4600 国家级 合计:公开发表(出版)论文论著40篇(部),计18万字。 论文(著)发表总览(续)(1966年—1994年) 序号 论文(作品)题目 刊物(著作)名称 发表(出版)时间 字数 备注 1 呵,家乡(散文) 《儿童文学》 1966年 1000  2 雨中梦(诗歌) 《扬州报》 1970年 10行  3 血战黑雨塘(剧) 《扬州文艺》 1973年 3000  4 未来的阴影(散文) 《琼花》 1979年 3200  5 我国散文传统特色论略 《内蒙古师院学报》 2 16000  6 论文章的“凤头”和“豹尾”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4 8600  7 论中国散文内在发展规律 《喀什师院学报》 1 22000  8 也论《尝试集》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 6500  9 试论中国游记散文 《内蒙古师院学报》 2 27000  10 浅谈我国散文的民族风格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 6500  11 论作品首尾组织艺术 《作家协会通讯》 11 9000  12 引人入胜的《广西游记》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 12600  13 试论我国散文的民族特色 《宁夏大学学报》 3 6600  14 论中等师范教育改革 《蒙古师大学报》 3 6000  15 师范写作正强化与教师“下水作文” 《教改通讯》 3 11500  16 《你莫忘记》是一首悲愤诗 《北方论丛》 1 5000  17 论中国笔记散文的民族特色 《齐齐哈尔师院学报》 1 10000  18 《孙子兵法》散文艺术特色 《信阳师院学报》 2 5000  19 抓准“文眼”教学散文 《教学研究》 5 2000  20 论师范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 《教改信息》 5 7500  21 论中师文选教学的媒介手段 《教学研究》 2 10000  22 泰师仙桃(散文) 《艺苑》 4 2000  23 呵,我这黄土地(小说) 《艺苑》 12 2200  24 防止中学化,突出师范性 《教学研究》 2 11000  25 《尚书》语言艺术论略 《蒙古师大学报》 2 10000  26 论中师作文教学的师范性 《教改信息》 1 12500  27 杨柳情:除夕思父(诗) 《艺苑》 3 18行  28 陶潜散文真朴自然的美学追求 人大《古典文学研究》 1988年 10500  29 再论中国游记散文 人大《古典文学研究》 1988年 10000  30 《尚书》语言艺术论略 人大《古典文学研究》 1988年 27000  31 论中师文选教学的媒介手段 《语文教学论文集》 1988年 9000  32 文言虚词用法论 《文言虚词》 11 8000  33 青春乐章变奏曲 《青春乐章》 12 5000  34 《尚书》语言艺术论略 日本《东方文化研究》 1 10000  35 中国色彩修辞学 《修辞学丛刊》 12 12000  36 那人生的秘方(诗) 《当代作品选集》 3 2000  37 影子的烦恼(诗) 《当代微型文学选集》 5 3000  38 蜜蜂(诗) 《春笋报》 5 14行  39 活该(小说) 《当代微型文学选集》 4 3500  40 游行(小说) 《当代微型文学选集》 4 2800  41 一场审问式对话(小说) 《当代微型文学选集》 4 3200  42 猫的喜剧(小说) 《当代微型文学选集》 4 2500  43 杨柳依依话春天(散文) 《春笋报》 1 1800  44 我对新歌剧的思考 《艺术百家》 2 5000  45 病榻呓语(评论) 《散文鉴赏集》 4 2000  46 雨思(评论) 《散文鉴赏集》 4 2200  47 画像(评论) 《散文鉴赏集》 4 1900  48 文人的傲骨(评论) 《散文鉴赏集》 4 2400  49 距离(评论) 《小说鉴赏集》 6 2800  50 古刹新僧(评论) 《小说鉴赏集》 6 2500  51 吴君卒(评论) 《小说鉴赏集》 6 3000  52 李白(评论) 《小说鉴赏集》 6 2500  53 遥有此寄(评论) 《诗辞曲鉴赏集》 10 2700  54 把酒问月(评论) 《诗辞曲鉴赏集》 6 2000  55 春夜洛城闻笛(评论) 《诗辞曲鉴赏集》 6 2300  56 点绛唇雨恨云愁(评论) 《诗辞曲鉴赏集》 6 1900  57 酒泉子长忆观湖(评论) 《诗辞曲鉴赏集》 6 1200  58 小桃红越调(评论) 《诗辞曲鉴赏集》 6 1500  59 葱岸多风桔柚香(评论) 《诗辞曲鉴赏集》 6 2000  60 教师与儿童文学创作 《儿童文学引论》 6 8000  61 儿童文学体裁论 《儿童文学引论》 6 25000  62 儿童审美活动的心理特征 《儿童文学引论》 6 16000  63 儿童文学批评 《儿童文学引论》 6 4800  64 儿童文学评论的写作 《儿童文学引论》 6 9000  65 牵牛花(散文) 《中外名著赏析》 11 1200  66 我是一只海船(散文) 《中外名著赏析》 11 1500  67 海滨的孩子(散文) 《中外名著赏析》 11 3500  68 泰兴市志·军事·人物·交通卷 《泰兴市志》 3 80000  69 接通人民的血管 扬州日报 11 1500  70 浅论比喻 《金湖斋文集》 2 4000  71 “小学语文教学法”散论 《萌芽集》 3 6200  72 从师范发展史论当前改革现状 《金湖斋文集》 2 11000  73 汉魏六朝抒情小赋艺术论 《萌芽续集》 5 12000  74 浅论鲁迅《朝花夕拾》 《萌芽续集》 5 8500  75 戴望舒诗歌语言散论 《金湖斋文集》 2 22000  76 散文创作面面观 《金湖斋文集》 2 21000  77 散文基本特征论 《金湖斋文集》 2 10600  78 爱情文学论纲 《萌芽集》 3 7000  79 师范教学语言美学 《语言艺术论》 5 14000  80 板书设计美学 《师范基本技能教程》 11 12000  81 中国古典散文的传统特色论 《中国古典散文研究》 3 12300  82 中国散文的民族风格论 《中国古典散文研究》 3 8800  83 中国游记散文艺术论略 《中国古典散文研究》 3 22600  84 中国笔记散文之变迁 《中国古典散文研究》 3 23000  85 中国军事散文与《孙子兵法》 《中国古典散文研究》 3 10200  86 论《尚书》语言艺术 《中国古典散文研究》 3 9500  87 柳宗元散文与《永州八记》 《中国古典散文研究》 3 9500  88 陶渊明及其散文美学追求 《中国古典散文研究》 3 9500  89 中国散文继承发展之流变 《中国古典散文研究》 3 19700  90 汉魏六朝抒情小赋艺术 《中国古典散文研究》 3 9600  91 《朝花夕拾》与鲁迅忆旧散文 《文艺评论·学术争鸣》 5 8000  92 当代游记的奇妙艺术 《文艺评论·学术争鸣》 5 12400  93 论《尝试集》文学地位 《文艺评论·学术争鸣》 5 8800  94 应当历史地评价胡适新诗 《文艺评论·学术争鸣》 5 4400  95 “白马非马”并非诡辩论 《文艺评论·学术争鸣》 5 11000  96 论刘兰芝叛逆女性形象 《文艺评论·学术争鸣》 5 7300  97 戴望舒诗歌语言艺术 《文艺评论·学术争鸣》 5 13100  98 歌剧创作中的重大收获 《艺术百家》 5 8800  99 在模仿中徘徊探索 《文学评论》 5 2900  100 散文及其基本特征 《文学评论》 5 4400  101 使作品比较地显出亮色 《文学评论》 5 4400  102 心声的历程——《好望角》序 《文学评论》 5 7000  103 《野地的小花》序 《文学评论》 5 7000  104 《小二黑的结婚》的文笔情趣 《文学评论》 5 2900  105 愿创作女神成为你的终身伴侣 《文学评论》 5 1500  106 再论“文艺爱情论” 《艺苑》 5 5800  107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学术争鸣》 5 3700  108 接通人民的血管 《学术争鸣》 5 1600  109 “自我抒情”艺术论 《学术争鸣》 5 2900  110 虚实艺术辩证法 《学术争鸣》 5 2900  111 外国谚语美学及其基本特征 《学术争鸣》 5 19700  112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杂论·辞章·创作》 5 1600  113 六不能忘 《杂论·辞章·创作》 5 6600  114 教师形象论 《杂论·辞章·创作》 5 2200  115 从师范发展中看师范改革探讨 《师范工作研究》 5 8800  116 齐抓共管,常年不懈 《师范工作研究》 5 3700  117 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师范工作研究》 5 12400  118 家庭女性价值论 《社会问题研究》 5 8600  119 重阳节前话敬老 《社会问题研究》 5 3600  120 老年人才及其开发管理 《社会问题研究》 10 5100  121 设问式鉴赏“小语”中的童话 《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10 2900  122 苏东坡与《赤壁怀古》 《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10 5100  123 写作中的“形似”与“神似” 《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10 6600  124 西方的彩霞(诗) 《文学创作》 10 26行  125 蜜蜂(诗) 《文学创作》 10 21行  126 村晨酒香(诗) 《文学创作》 10 17行  127 插上歌声的翅膀(诗) 《文学创作》 10 31行  128 玫瑰色的骷髅(诗) 《文学创作》 10 32行  129 心中的太阳(诗) 《文学创作》 10 34行  130 根之歌(诗) 《文学创作》 10 18行  131 “疯子”的诗(诗) 《文学创作》 6 17行  132 杨柳情(诗) 《文学创作》 6 24行  133 除夕思父(诗) 《文学创作》 6 10行  134 月的反思(诗) 《文学创作》 6 12行  135 人生标枪(诗) 《文学创作》 6 44行  136 风筝(诗) 《文学创作》 6 52行  137 献给师范的(诗)歌 《文学创作》 6 38行  138 用骨头写诗(诗) 《文学创作》 6 19行  139 中国万岁(诗) 《文学创作》 6 44行  140 影子的烦恼(诗) 《小说》 6 1400  141 一场审问式对话 《小说》 6 800  142 活该 《小说》 6 1000  143 大力士王达软成泥 《小说》 6 1200  144 猫叫的喜剧 《小说》 6 1300  145 游行 《小说》 6 1200  146 笑比哭好 《小说》 6 1500  147 呵,老银杏 《小说》 6 2300  148 霜天里的金叶 《小说》 6 2000  149 爷爷坟前的“征文” 《小说》 6 1600  150 电话,真装了 《小说》 6 1800  151 泰师仙桃 《小说》 6 2000  152 师魂 《小说》 6 1800  153 “凤头”“豹尾”论 《辞章》 6 9000  154 比喻的艺术 《辞章》 6 3500  155 汉语“调序”论 《辞章》 6 10000  156 中国古代色彩修辞学 《辞章》 6 9500  157 师范教师教学改革断想 《师范语文教学研究》 11 5500  158 中国诗歌的“意境”教学 《师范语文教学研究》 11 9400  159 教学媒介段与课型模式 《师范语文教学研究》 11 7400  160 比较法与师范文选教学 《师范语文教学研究》 11 10800  161 防止中学化,突出师范性 《师范语文教学研究》 11 12000  162 论作文教学的师范性 《师范语文教学研究》 11 10800  163 师范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 《师范语文教学研究》 11 8500  164 “语教法”的学科体系论 《师范语文教学研究》 11 3000  165 我的“文、象、道统一观” 《师范语文教学研究》 11 9800  166 教学语言艺术论 《师范语文教学研究》 11 22900  167 课堂板书艺术论 《师范语文教学研究》 11 23600  168 改革师范课堂传统模式 《师范语文教学研究》 11 6000  169 立意在于“异”和“新” 《写作百问必答》 1 1900  170 创设意境之途径 《立意·构思·生活》 1 800  171 “模写”与“创新” 《立意·构思·生活》 1 1400  172 开篇与收尾 《立意·构思·生活》 1 800  173 材料选择之艺术 《立意·构思·生活》 1 1000  174 情节展开法 《立意·构思·生活》 1 1600  175 文章结构通式 《立意·构思·生活》 1 1800  176 比兴构思法 《立意·构思·生活》 1 1100  177 写作与现实 《立意·构思·生活》 1 1800  178 生活是浮计 《立意·构思·生活》 1 2000  179 文章与胆识 《立意·构思·生活》 1 1000  180 对立统一艺术之运用 《对立统一艺术观》 1 1600  181 平庸与精美 《对立统一艺术观》 1 1500  182 “疏”与“密” 《对立统一艺术观》 1 1100  183 “奇幻”与“真实” 《对立统一艺术观》 1 1600  184 虚实相生法 《对立统一艺术观》 1 1300  185 “繁”与“简” 《对立统一艺术观》 1 1700  186 “快”与“慢” 《对立统一艺术观》 1 900  187 “藏”与“露” 《对立统一艺术观》 1 8500  188 “无”与“有” 《对立统一艺术观》 1 3000  189 说辞藻 《语言·风格·情感》 2 1500  190 论摹声 《语言·风格·情感》 2 3000  191 论文采 《语言·风格·情感》 2 800  192 语言色彩论 《语言·风格·情感》 2 1800  193 文贵简洁 《语言·风格·情感》 2 2100  194 文章之“有味” 《语言·风格·情感》 2 900  195 话说“短而精” 《语言·风格·情感》 2 1400  196 贵能曲折变化 《语言·风格·情感》 2 1600  197 论气势 《语言·风格·情感》 2 3000  198 再论气势 《语言·风格·情感》 2 2300  199 节奏论 《语言·风格·情感》 2 2000  200 别趣·理趣·风趣 《语言·风格·情感》 2 1600  201 说“情” 《语言·风格·情感》 2 900  202 抒“真情” 《语言·风格·情感》 2 800  203 “情理分寸”感 《语言·风格·情感》 2 1300  204 说“文眼”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8 1000  205 论想象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8 2600  206 再论想象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8 1500  207 写“笑”技法大观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8 1300  208 写“死”之技法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8 2000  209 谈场面描写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8 1500  210 论时空描写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8 1400  211 选题艺术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8 900  212 悬念的艺术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8 1800  213 表现的角度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8 2000  214 科普散文的写法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8 9500  215 科技杂文的作法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1 1500  216 文中论文形象化述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1 2300  217 议论文的强调手法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1 2000  218 谈对联写法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1 1800  219 公文写作技法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1 2400  220 说“文面” 《文章病院》 1 900  221 克服“小毛病” 《文章病院》 1 800  222 为文“七戒” 《文章病院》 1 2000  223 文不厌改 《文章病院》 1 1400  224 文章“五觉” 《文章病院》 1 1800  225 从诗学文 《文章病院》 1 1500  226 韧性精神 《文章病院》 1 2000  227 写作基本功 《锤炼写作基本功》 1 1600  228 锤炼写作基本功 《锤炼写作基本功》 1 1800  229 祝君步入“三境界” 《锤炼写作基本功》 1 1600  230 写作兴趣提高之途径 《写作教学拾零》 1 1200  231 谈文章命题 《写作教学拾零》 1 900  232 一事一议引导法 《写作教学拾零》 1 2800  233 指导创作四法 《写作教学拾零》 1 7000  234 写作启示录 《写作教学拾零》 1 9500  235 议论文开篇法 《写作教学拾零》 1 2200  236 写作思路培养法 《写作教学拾零》 1 6500  237 文章内容结构法 《写作教学拾零》 1 900  238 作文“四自法” 《写作教学拾零》 1 900  239 “特殊”文章批改法 《写作教学拾零》 1 1400  240 师范生写作大趋势 《写作教学拾零》 1 2000  241 写出理想的人格 《人物美学纵横》 3 3600  242 写出崇高的心灵美 《人物美学纵横》 3 4500  243 写出雅洁的语言美 《人物美学纵横》 3 4500  244 写出别致的风度美 《人物美学纵横》 3 5800  245 温柔敦原,清瘦如竹 《文学评论·文学争鸣》 3 2900  246 再谈作文“评讲法” 《写作教学拾零》 3 3000  247 语言表达的真善美 《语言艺术论》 3 4000  248 语言的音调美和节奏感 《语言艺术论》 3 4600  249 论板书语和态势语 《语言艺术论》 3 4200  250 教学语言的结构及其儿童化 《语言艺术论》 3 4000  251 辩论的意义与特点 《语言艺术论》 3 6800  252 谈谈辩论技巧 《语言艺术论》 3 8100  253 陶渊明真朴自然散文艺术论 《北京师院学报》 3 10000 补登 合计:公开发表(出版)论文论著253篇(部),计2万字。 1966年至2010年累计发表论文(作品)共293篇,计38万字。

数学研究物理研究化学研究计算机研究生物学研究自然地理研究体育科学研究应用技术研究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主办单位:淮阴师范学院主编:秦志林ISSN:1671-6876CN:32-1657/N地址:江苏省淮安市交通路71号邮政编码:223001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道德信仰研究》)。2、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魅力及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在研。3、主持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江苏省思想政治状况研究》。4、主持江苏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党人精神追求研究》,在研。5、主持江苏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个体道德信仰论》(C3-033)。6、主持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道德需要论纲》7、主持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道德信仰的培育》 1、黄明理:《婚恋道德:固守与突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2、侯惠勤、姜迎春黄明理:《冲突与整合: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黄明理、徐贵权编著:《伦理学原理新论》,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4、黄明理:《社会主义道德信仰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5、王家云、黄明理、邵广侠:《周恩来精神》,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6、黄明理:《公民道德信仰理论及实证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黄明理:《关于个人与集体、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的辩证关系——读<德意志意识形态>》,黄明理:《淮阴师专学报》1993年第3期;2、黄明理、蒋建民:《简析重义轻利的传统义利观》,《南通师专学报》1994年第2期;3、黄明理:《论道德对个体的意义》,《淮阴师专学报》199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全文复印,《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摘登;4、黄明理:《个体道德需要的含义及其特征──道德研究的新视角》,《淮阴师专学报》199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全文复印,《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摘登;5、黄明理、周志军:《关于道德需要之根据问题的历史探微》,《淮阴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全文复印,《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摘登;6、黄明理:《从人性看人的道德需要》,《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7、黄明理:《道德赏罚:道德生活的急切呼唤》,《道德与文明》1997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全文复印;8、黄明理:《论道德的双重意义》,《学术月刊》1997年第7期;9、黄明理、张秀芳:《简论个体道德需要培养的客观条件》,《盐城师专学报》1997年第3期;10、黄明理:《论道德真理》,《淮阴师专学报》1997年第2期;11、黄明理:《杜威论道德与人性》,《学海》1998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全文复印;12、黄明理:《周恩来:中华民族道德理想的范型》,《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文播送;13、黄明理、张超:《试论中华传统女德及其现代意义》,《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摘登;14、黄明理、陈鸿秀:《道德之理与人的道德之需--个体道德需要论纲》,《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15、黄明理、王家云:《淮、宿、连初中政治教师状况调查及建议》,《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16、黄明理:《经济人的伦理精神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2期;17、黄明理:《论初中政治教师职业道德的新构建》,《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18、张超、黄明理:《周恩来与邓小平经济伦理观比较》,《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19、黄明理:《马克思关于资本的伦理价值辩证》,《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1期;20、黄明理:《道德信仰研究综述》,《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21、黄明理、余小江:《论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主体向度》,《学海》2002年第4期;22、黄明理、侯小硕:《对市场经济与伦理精神二元背离的哲学思考》,《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23、黄明理、刘莉:《对网恋的伦理思考》,《枣庄师专学报》2002年第1期;24、黄明理、宣云凤:《新<婚姻法>的伦理精神取向解读》,《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25、黄明理:《析市场经济与伦理精神不能自发统一的原因》,《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26、黄明理:《最大多数人利益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根本价值标准》,《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2期;27、黄明理、丁妍:《道德信仰危机的成因及其克服》,《伦理学研究》2003年2期;27、黄明理:《试论儒家道德信仰的根据》,《东南大学学报》2003年5期,第58-61页;28、黄明理:《在超越传统中构筑现代诚信理念》,《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3期;29、黄明理:《论道德与个人幸福的内在统一性》,《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6期;30、黄明理:《论文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性》,《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6期;31、侯惠勤、杨亚军、黄明理:《关于“四信”问题的调查分析——基本群众的“四信”状况》,《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全文复印;32、刘俊、余小江、黄明理:《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求实》2003年第12期;33、黄明理、姜迎春、丁妍:《全国价值信仰与公民道德建设高级论坛综述》2003年第4期;34、郑勇、黄明理:《论文化多样化与意识形态一元性的辩证统一》,《求实》2003年第6期;35、黄明理:《最大多数人利益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根本价值标准》,《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36、黄明理:《宗教的道德信仰资源探析—由宗教道德擢升为道德宗教》,《学术月刊》2004年9期;37、黄明理、李德友:《论道德信仰及其意义》,《教学与研究》2004年8期,;38、黄明理:《两种不同类型的道德信仰危机辨识》,《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3期;39、黄明理:《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不彻底性的症候及原因》,《探索与争鸣》2004年3期;40、刘俊、黄明理、余小江:《物质利益原动力论:当代我国价值观的新理念》,《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2期;41、黄明理、宣云凤:《公德、私德及道德危机》,《枣庄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42、黄明理:《大众文化的功能辩证及其人文提升》,《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43、黄明理、管爱华:《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道德信仰》,《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9期;44、黄明理:《道德信仰论纲》,《江海学刊》2005年1期;45、黄明理:《由“公民道德”看当代伦理话语转换及其意义》,《道德与文明》2005年2期;46、黄明理:《在当今中国为合理个人主义正名并无可能—与黄显中同志<个人主义与市民社会>一文商榷》,《伦理学研究》2005年2期;47、黄明理:《论伦理学研究视角的创造性转换》,《学海》2005年第5期;48、黄明理:《道德的层次性:辩证维度中的道德》,《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2期;49、黄明理、颜长清、余小江:《论未成年人道德信仰的培育》,《南昌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50、黄明理、徐明德:《当代我国公民道德信仰的特点与信仰危机辨识》,《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51、黄明理:《市民社会伦理与国家伦理何以分离--兼与张博颖同志商榷》,《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52、黄明理、颜长清、余小江:《对“以德治”诘问之释疑--兼论法治与德治并举之必然》,《求实》2005年第11期;53、黄明理:《道德何以可能和有效之追问》,《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54、徐明德、黄明理:《论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本质区别》,《理论导报》2005年第12期;55、徐明德、熊建圩、黄明理:《信仰的含义及特征》,《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56、黄明理:《论集体主义的基本内涵和重要依据》,《江西财经大学》,2005年第6期;57、黄明理、徐贵权:《论周恩来的精神魅力》,《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2期;58、黄明理、侯惠勤:《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及其对道德信仰的意义》,《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2006年第6期转载;59、徐贵权、黄明理:《论公民道德信仰养成机制的构建》,2006年第6期;管爱华、黄明理《公民社会与公民道德信仰》,《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60、黄明理:《道德因果律之社会基础》,《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4期;61、黄明理:《对普遍伦理质疑的质疑》,《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4期;62、黄明理、张书:《当代公民道德信仰状况分析》,《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5期;63、丁妍、黄明理:《青少年学生的道德信仰危机、成因及对策》,《科学大众》,2007年1期;64、黄明理、吴丹:《对职业道德信仰状况的调查分析——以江苏为例的抽样调查》,《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65、黄明理:《论人性之善及其彰显限度——由汶川大地震引发的人伦思考》,《伦理学研究》2008年5期;66、黄明理、宣云凤:《当前我国公民社会公德信仰状况研究——以江苏为例的抽样调查分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4期;67、黄明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魅力》,《学海》2008年3期;(24)黄明理:《善恶因果律的现代转换——道德信仰构建的关键概念》,《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3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08年第7期全文转载;68、黄明理:《论“周恩来精神”提出的依据》,《毛泽东思想研究》2008年1期;69、黄明理、张秀芹:《论马克思的人性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2期;70、黄明理、刘小华:《论制约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的因素》,《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3期;71、黄明理、陈奎庆:《论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魅力及张显路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年12期;72、王集权、黄明理、罗高峰:《当代公民婚姻道德观状况实证研究——基于对江苏省的调查》,《道德与文明》,2008年第5期;73、蔡玉莲、黄明理:《青年时期邓颖超婚恋自由信仰及其启示》,《南昌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74、黄明理:《马克思人性论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5期;75、黄明理、刘小华、张秀芹: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信仰危机及其克服,《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年第3期;76、黄明理:辩证维度中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3期;77、黄明理、傅欣:《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怀疑论之回应——兼解读<共产党宣言>两个重要论断》,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3期;78、黄明理、赵政委、戴锐:《论马克思主义的魅力与其大众化的内在逻辑》,《河海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3期;79、陈奎庆、黄明理:《马克思主义哲学魅力弱化之反思——兼论哲学去意识形态化倾向》,《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10期;80、王集权、黄明理:《论以人为本的语境和功能边界——基于道德价值维度的反思》,《道德与文明》,2009年第6期;81、黄明理、刘维兰:《马克思主义哲学去意识形态化倾向之反思》,《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82、黄明理、张秀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制约因素的认识论分析,《齐鲁学刊》,2010年第2期;83、黄明理、谈育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性的当代反思》,《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4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0年5期摘登;84、王集权、黄明理:论眼界与境界对社会制度评价的影响,《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9期;85、张秀芹、黄明理:《意识形态的“泛化”、“非化”和“再化”的历史反思及其启示》,《求实》2010年3期;86、黄明理、宣云凤、窦富吉:《试论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5期;87、黄明理、周晶:《论主体论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眼界与境界》,《河海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88、黄明理、陈悦:《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年2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2011年7期转载;89、黄明理、王玉萍:《当代意识形态的问题与解题--读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10期;90、刘维兰、黄明理:《马克思劳动发展逻辑及对资本主义批判与超越》,《求索》,2011年10期;91、张春、黄明理:《中西方道德信仰传统的差异性论纲》,《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92、黄明理、吕林:《泛道德化批判论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第12期,《新华文摘》2013年第9期摘登,《北京日报》2013年2月25日理论周刊摘登;93、黄明理、杨成敏:《抽象的人与人的抽象:马克思人性观与时俱进的创新》,《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94、黄明理、徐青:《论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理论探讨》2012年第6期;95、徐之顺、姚润皋、黄明理:《论新时期宣传思想文化主战线、主阵地、主力军的战略地位》,《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年第6期;96、黄明理:《论“八荣八耻”荣辱观的伦理创新意义》,《群众》,2012年第6期;97、杨斌、黄明理:《马克思主义观研究综述》(上),《河海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98、杨斌、黄明理:《马克思主义观研究综述》(下),《河海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99、李映红、黄明理:《论河流的主体性及其内在价值——兼论互主体性的河流伦理》,《道德与文明》,2012年第1期;100、黄明理、力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自信与信仰研究》,《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101、黄明理、杨斌:《马克思主义批判观与泛道德化批判的反思》,《南京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3年5期摘登,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2013年10期复印;102、黄明理、曹天航:《论道德回报与道德回应》,《江海学刊》2013年第3期。

南方都市报:你出生没多久父亲就去世了?卞孝萱:我出生不到两个月我父亲就去世,我是母亲抚养大的。南方都市报:小时候由母亲向邻居学字后转教给你?卞孝萱:我认字是我母亲教我的。我母亲是一个旧式的妇女,她不认字,向别人学字,回来教我,这样两年后,她也识得字了。我家里是一个没落的书香门第。家里很穷,但还有古书,我的亲戚朋友中有很多读书人,我从小就跟他们学习,有些东西是书本上得不到的。南方都市报:在家乡受教育的情形是怎样的?卞孝萱:我在家乡的时候,看到的东西跟清朝末年没有多大区别。我小时候学习古代的东西比较容易,扬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就是活的化石。扬州收藏的古人的字画很多,清朝的翰林、进士、举人、秀才很多,他们的生活都是过去的那一套。每天我从家到学校,就要经过太傅街,街道、商店都是过去的样子。我小时候熟悉的是这些东西。南方都市报:抗战后,你离开家乡到了上海谋生?卞孝萱:我读到初中时正是抗战,扬州变成沦陷区了。我到溱潼镇就读于江苏省立第一临时高级中学。读完之后就没有读大学了。后来到上海的银行工作。我就自学,上海有图书馆。南方都市报:在上海工作了多长时间?卞孝萱:在上海工作了三四年,又调到厦门工作了一两年,然后就到北京了,参加革命。这是我人生当中走的一条弯路,由于谋生,去做银行了。我一方面做银行,一方面学习,发表一些文章。南方都市报:有什么自学的方法?卞孝萱:我自学并不容易。自学的方法跟学校里的是不同的,学校里有老师定期上课,接受的是一家之长。我自学就可以吸收众家之长,不局限于一家之言,这是好处。坏处就是碰的钉子多,费的工夫多,最大的问题就是要有毅力,也要有一定的悟性。要想得到一个新成果,很不容易,首先要思路对,当时我的想法是全面占领刘禹锡、元稹研究,重点占领韩愈、柳宗元。因为前人对刘禹锡、元稹的研究成果少,对韩愈、柳宗元的研究成果多。南方都市报:这时你向许多名学者请教,陈寅恪先生的诗集里有送给你的诗?卞孝萱:是的,他曾写诗给我。陈垣也为我题辞。18岁我高中毕业以后,就开始跟许多学者交往了。我是慕名跟他们交往,有的见面,有的通信,他们觉得孺子可教,对我都很好。逛琉璃厂,以小说书画证史1949年,卞孝萱到北京的银行工作,利用业余时间,刻苦自学。他从收集、整理辛亥革命时期重要人物碑传入手,研究清以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人物的墓碑、墓志铭、家传、行状等,发表了一批学术文章。后受推荐到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在范文澜指导下,协助修订《中国通史简编》。卞孝萱遵照范文澜“专通坚虚”的教诲,以唐代文史为主攻方向,突破了治文者不治史、治史者不治文的单一范围,开拓了一个点面结合、文史结合的领域。南方都市报:到了北京之后,你是一边在银行工作,一边进行学术研究?卞孝萱:是的。当时的北京图书馆就是现在的国家图书馆,在北海旁边,有一个好处,晚上也开。我每天从银行下班以后,就到图书馆看书,看到关门了才回去。星期天也去,自学是很刻苦的。南方都市报:50年代你经常去逛琉璃厂?卞孝萱:在北京,市场我是不去的,风景点也不去的。只去两个地方,一个是北海附近的北京图书馆,一个就是琉璃厂,当时琉璃有很多旧书店,还有地摊,有好书。我现在到外地开会,也不去市场买东西,就是看看当地的旧书店。南方都市报:当时琉璃厂有很多好的旧书?卞孝萱:是的。现在琉璃厂尽是新书,没有什么旧书了。我在人民银行总行工作的时候,买了很多旧书,也交了许多朋友。我交往的朋友有几种,一种是研究文学、历史的,一种是书画的。我主要向文史专家请教。当时跟启功交往,重点还是书画方面。南方都市报:启功先生和你通了许多书信?卞孝萱:我跟启功是文字之交。我珍藏着启功写给我的信和他早年的文章。(取出启功早年的文章)我最近发表了几篇关于钱锺书的文章(又取出钱锺书所赠《围城》)。南方都市报:你和钱锺书先生如何认识?卞孝萱:我是先认识他爸爸,再认识他。解放之后,我在北京,他的爸爸钱基博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因写《中国文学史》,托我在北京琉璃厂给他买书。那时候旧书便宜得不得了,买了书之后,我就寄给他,他寄钱给我。有时候他让钱锺书带钱给我,我就认识钱锺书和杨绛,杨绛是大家闺秀,钱锺书风度翩翩。南方都市报:范文澜先生看了你写的文章,请你到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卞孝萱:当时我写的是近代史的东西。范老发现我以后,就把我调到中国科学院(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我去了以后,就不再搞近代史研究了,而是帮范老编《中国通史简编》。我住到范老家。南方都市报:在他家的生活怎样?卞孝萱:他家是一个小楼,隔壁住着华罗庚,就在北京师范大学对面。楼下他自己住,楼上是我们几个助手住。南方都市报:范文澜先生的风度如何?卞孝萱:他是长者之风,仁者之风。当时活动多,他让我们年轻人住到家里,可以减少活动,集中精力学习。他编著了那么多书,一分钱稿费都没有拿过,所有的稿费都上缴做党费。他自己讲:我拿的工资已经多了。他为人忠厚,不与人勾心斗角,争名夺利。我受他的影响很大,这么多年来,我只做教授,不参与别的活动。南方都市报:你此后的中唐研究是从刘禹锡开始的?卞孝萱:我先搞近代史,后来就搞唐代。我注重中唐,就是刘禹锡、元稹、白居易、韩愈、柳宗元等。我觉得盛唐的李白、杜甫、王维,搞的人太多了,搞中唐的人相对地少,应予注意。我先搞中唐诗,后来就搞唐代的传奇小说。另外就是研究扬州八怪。我把陈寅恪“以诗证史”的方法用到“以小说书画证史”上去。助章士钊校勘《柳文指要》卞孝萱在图书馆看书时认识了章士钊的秘书王益知,后来成了章士钊家的常客,共同研究柳宗元的文章。章士钊出版《柳文指要》时,需要卞孝萱当助手,便写信给周恩来,请将卞孝萱从干校调回北京。卞孝萱协助章士钊校勘《柳文指要》全稿,在章家工作了一段时间。《柳文指要》出版后,章士钊在赠卞孝萱的著作上题词:“孝萱老棣指疵。此书出版,荷君襄校之力,甚为感谢。”南方都市报:在北京期间,学界的风雨经历得多吗?卞孝萱:从“反右”到“文革”,我没有吃太大的苦,就是一般的知识分子改造的问题。我这人的处世方式是不跟人争,你对我好,我对你更好。我明白到一点:知识分子安身立命在学问上,不在于其他方面。我把心思放在学术上面。南方都市报:你是怎么认识章士钊先生的?卞孝萱:我跟他原来一点关系也没有,他搞《柳文指要》,派他的秘书王益知到图书馆查资料。王益知给章士钊写封信还可以,查资料就遇到麻烦了。我那时候经常在图书馆看书,所以我们两个人就在图书馆碰头。王益知有什么问题,我就帮他解决。他回去就跟章士钊提起我,一次两次以后章士钊就对我有印象了。后来章士钊就让王益知请我到他家去谈了。南方都市报:章士钊给你的印象如何?卞孝萱:章士钊是政治家兼学者,他跟毛泽东感情太深厚了。章士钊是湖南长沙人,早年与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一同留学英国。回国后,杨昌济在湖南第一师范做校长,毛泽东是他得意门生。章士钊同情革命,曾经帮助过毛泽东,所以毛泽东后来优待他。南方都市报:此后你一度离开北京下放去劳动?卞孝萱:我们下放到河南了,社会科学院的人都下放到那里,钱锺书、杨绛、余冠英、俞平伯等都下放到那里。1971年毛泽东要出版章士钊的《柳文指要》,这样章士钊就写信给周恩来,请调我回来,帮助校勘《柳文指要》。我就在他家里,帮他把这部书出版了。南方都市报:在章家工作的情形如何?卞孝萱:章士钊住在一个很古雅的四合院里。当时章含之在二外教书,还没有嫁给乔冠华,她也下放了,这时也回来,到外交部做一个副司长,乔冠华是外交部长。章含之嫁给乔冠华是后来的事情,章士钊的《柳文指要》出来以后,就让章含之把书送给乔冠华,这部书是他们姻缘的契机。南方都市报:《柳文指要》完成后,你和章士钊交往还多吗?卞孝萱:1971年,《柳文指要》出来以后,中华书局赠章士钊一百部书,章士钊用来送人,毛泽东、朱德、宋庆龄、郭沫若等都有。给启功的那一部是我去送的。启功不认识章士钊,章士钊也不认识启功,启功收到《柳文指要》后,由我带他到章士钊家里去见面。后来章士钊去了香港,在香港去世。编书治史,主张学术民主“文革”后期,卞孝萱到家乡扬州师院任教。1984年,卞孝萱调入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与程千帆、周勋初等组成实力雄厚的学术队伍,培养了一批博士、硕士研究生。卞孝萱开设的中国文化史、年代学研究、唐代小说与政治等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在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主编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中,卞孝萱撰写《刘禹锡评传》和《韩愈评传》,不久匡亚明聘任卞孝萱为副主编。近年来,卞孝萱主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丛书》和《中华文化百科》等,主张学术民主:观点上各抒己见,自由发挥;文字上各显风采,不拘一格。南方都市报:“文革”后期你曾一度到家乡扬州任教?卞孝萱:“文革”中知识分子在北京没事做,我母亲年纪也大了,我就到扬州师院。我是扬州人,回乡后我发现做学问一定要在大地方,不能在小地方。大地方的信息及时,资料丰富,人才很多,交流广泛,小地方是不能比的。南方都市报:后来是什么机缘到南京大学任教?卞孝萱:我在扬州的时候,南京大学曾想调我,扬州师院不放,我就又回北京去。在中国民主建国会又做了四年,1984年到南京大学来了。当时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最早的博士生导师就是程千帆、周勋初、我。那时候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的老教授去世了,程千帆和我都是外地请来的。南方都市报:后来怎么协助匡亚明先生主编《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卞孝萱:我来的时候,匡亚明是校长,后来是名誉校长,主编《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我是副主编之一。我跟范文澜、章士钊、匡亚明开始都是不认识的。南方都市报:匡亚明先生的为人如何?卞孝萱:他为人挺好。他原来是吉林大学校长,我去过吉林大学,吉林大学个个人都说匡亚明好,在位的时候人 家说他好不稀奇,他走了人家还说他好,才是真好。匡亚明校长尊重人才,盖了好房子,要给教师住。他全心全意主编200部《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他在世时,每部书他都要审读。南方都市报:你在教学上有什么个人的经验?卞孝萱:我跟青年人关系比较好,青年人也愿意与我接近。我年轻的时候接触很多老人。老先生有两种,一种是对后生提携、帮助,这种人是大多数。也有少数是遏制后生的。我从自身经历中,感觉到老先生引导后生学习很重要,现在常有年轻人到我家里来,我给他们讲课。我对他们说,写文章不要说空话,要注重材料。南方都市报:你到了南京之后,注重六朝史研究?卞孝萱:我到了南京以后,创办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我主张学术研究要贴近本地的生活,我回扬州以后就重点研究扬州八怪,来到南京就组织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我当了十年的会长。这个研究会有学术活动,有产品,干实事,培养人才,我们出了一批六朝的书。南方都市报:从自学成才到成为大学教授,一路走来有什么心得?卞孝萱:我走了许多弯路,不像现在的青年大学毕业之后读博士,博士读完当教授。但是成名太早也有一个毛病,知识面较窄。譬如研究某一问题,虽在一方面说得通,但放在大的文化背景里可能就说不通。所以现在各所大学都提倡跨学科研究了。人文科学是相通的,文史哲是不可分的,没有精而不博的人。2009年9月5日12时18分在南京鼓楼医院逝世,享年八十六岁。卞孝萱先生要著编年(胡阿祥)2003-12-08 23:38:48 阅读 880 次刊《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作者为学会网站特别提供

  • 索引序列
  •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号
  •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电话号码
  •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电话多少
  •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