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影响因子分析方法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影响因子分析方法

发布时间: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影响因子分析方法

影响因子指示该刊物发表论文的质量,高IF一般代表着高质量,如Nature science等刊物的IF就比较高,达到30多。不过对于一般学术论文来说,达到10就很不错了。

从定义上来看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代表期刊影响大小的一项定量指标。也就是某刊平均每篇论文的被引用数,它实际上是某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证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的次数,与该刊前两年所发表的全部源论文数之比。一般来说,期刊影响因子越大,其学术影响力也越大。期刊影响因子的高低说明了一本学术期刊的质量优劣,在期刊挑选上上,选择影响因子高的期刊,对于您的学术能力有更好的肯定作用,在职称评审中自然也会起到大作用了。还是那句话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众行期刊才是最了解你的

该杂志前两年的总被引次数除以总文章数

按照期刊名称查了一下,其中综合的394和复合的462都显示出来了。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影响因子分析

从定义上来看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代表期刊影响大小的一项定量指标。也就是某刊平均每篇论文的被引用数,它实际上是某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证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的次数,与该刊前两年所发表的全部源论文数之比。一般来说,期刊影响因子越大,其学术影响力也越大。期刊影响因子的高低说明了一本学术期刊的质量优劣,在期刊挑选上上,选择影响因子高的期刊,对于您的学术能力有更好的肯定作用,在职称评审中自然也会起到大作用了。还是那句话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众行期刊才是最了解你的

1、知网首页点击“出版物检索”,转下页在检索框输入期刊名称,即可查到该期刊的相关信息,包括影响因子。2、知网首页中间模块“出版平台和评价”,点击“选刊投稿”进入中国学术论文期刊投稿平台,检索框输入期刊名字,即可检索到相关期刊的影响因子。

想需要发表这个期刊吗

其实影响因子就是对一本期刊公平客观的评价,通常期刊影响因子越大,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主要描述期刊当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被引用的情况,这样说不知道你明白不,也就是说如果你选择的期刊影响因子越高,那说明这本期刊是非常不错,我当时发表论文的时候,国信论文网的张老师给我推荐的期刊也是影响因子非常高的,期刊特别的好,你可以具体去了解下

植物研究期刊影响因子分析方法

英国期刊Phytotherapy Research(1099-1573)创刊于1987年,是由WILEY每月出版的国际期刊,用于发表原始研究论文,简短交流,有关药用植物研究的评论和信函。影响因子是087 Phytotherapy Research 杂志的影响因子近年来一直在稳定增长,今年更是到了历史最高值突破4分,2015-2019年的SCI影响因子分别为694、092、349、766、087,增长趋势稳定,明年影响因子预计将会有进一步的增长。 我们来看几篇今年发表的论文,发文时间有长有短,Phytotherapy Research 杂志不符合掠夺期刊的特点。整体来说,发文速度一般。不过Phytotherapy Research 杂志不收版面费。回答参考资料论文润色推荐使用国际科学编辑,国际科学编辑为科学、技术与医学等领域的各个出版环节提供专业服务。在国际学术出版领域,能够使用高水平的书面英语具有巨大优势。国际科学编辑在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等英语母语国家已经拥有的一个值得信赖并高质量的编辑队伍,国际科学编辑可以为全世界的科学家提供英语母语化润色服务。公司所有的科学编辑都具有博士学历,拥有丰富的科学研究经验及优秀的英语语言技能。

补充:(我不懂这行,但还是帮你找找看,不是这些再说)光线光谱与植物光合作用的关系 近年来,光质对植物生长与形态的影响引起研究人员的重视。例如日本学界着重探讨LED单色光对组织培养苗的生长性状影响。以色列则以不同颜色的塑胶布为披覆材料,探讨对于叶菜与观叶植物生长的影响。 光质与植物发育的关系,最著名的文献为“Photo morphogenesis in Plant”之论述资料,作者为R E Kendrick 与G H M Kronenberg (1986年,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其资料如下: 光 谱 范 围 280 ~ 315nm 315 ~ 400nnm 叶绿素吸收少,影响光周期效应,阻止茎伸长 400 ~ 520nm(蓝) 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吸收比例最大,对光合作用影响最大 520 ~ 610nm 610 ~ 720nm(红) 720 ~ 1000nm >1000nm 转换成为热量 在2004年7(2)期的Flower Tech刊物,有篇文章讨论光的颜色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作者为Harry Stijger先生。文章的子标题表示通常大家认为光的颜色对于光合作用的影响有所不同,事实上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颜色的影响性并无不同,因此使用全光谱最有利于植物的发育。 植物对光谱的敏感性与人眼不同。人眼最敏感的光谱为555nm,介于黄-绿光。对蓝光区与红光区敏感性较差。植物则不然,对于红光光谱最为敏感,对绿光较不敏感,但是敏感性的差异不似人眼如此悬殊。植物对光谱最大的敏感地区为400~700nm。此区段光谱通常称为光合作用有效能量区域。阳光的能量约有45%位于此段光谱。因此如果以人工光源以补充光量,光源的光谱分布也应该接近于此范围。 光源射出的光子能量因波长而不同。例如波长400nm(蓝光)的能量为700nm(红光)能量的75倍。但是对于光合作用而言,两者波长的作用结果则是相同。蓝色光谱中多余不能作为光合作用的能量则转变为热量。换言之,植物光合作用速率是由400~700nm中植物所能吸收的光子数目决定,而与各光谱所送出的光子数目并不相关。但是一般人的通识都认为光颜色影响了光合作用速率。植物对所有光谱而言,其敏感性有所不同。此原因来自叶片内色素(pigments)的特殊吸收性。其中以叶绿素最为人所知晓。但是叶绿素并非对光合作用唯一有用的色素。其他色素也参与光合作用,因此光合作用效率无法仅有考虑叶绿素的吸收光谱。 光合作用路径的相异也与颜色不相关。光能量由叶片中的叶绿素与胡萝卜素所吸收。能量藉由两种光合系统以固定水分与二氧化碳转变成为葡萄糖与氧气。此过程利用所有可见光的光谱,因此各种颜色的光源对于光合作用的影响几乎没有不同。 有些研究人员认为在橘红光部份有最大的光合作用能力。但是此并不表示植物应该栽培于此种单色光源。对植物的形态发展与叶片颜色而言,植物应该接收各种平衡的光源。 蓝色光源(400~500nm)对植物的分化与气孔的调节十分重要。如果蓝光不足,远红光的比例太多,茎部将过度成长,而容易造成叶片黄化。红光光谱(655~665nm)能量与远红光光谱(725~735nm)能量的比例在0与2之间,植物的发育将是正长。但是每种植物对于这些光谱比例的敏感性也不同。 在温室内部常常以高压钠灯做为人工光源。以Philips Master SON-TPIA灯源为例,在橘红色光谱区有最高能量。然而在远红外光的能量并不高,因此红光/远红光能量比例大于0。但是由于温室仍有自然阳光,因此并未造成植物变短。(如果在生长箱使用此光源,就可能产生影响。) 在自然阳光下,蓝光能量占有20%。对人工光源而言,并不需要如此高的比例。对正常发育的植物而言,多数植物只需要400~700nm范围内6%的蓝光能源。在自然阳光下,已有此足够蓝光能量。因此人工光源不需要额外补充更多的蓝光光谱。但是在自然光源不足时(如冬天),人工光源需要增加蓝光能量,否则蓝色光源将成为植物生长的限制影响因子。但是如果不用光源改善方法,仍是有其他方法可补救此光源不足问题。例如以温度调节或是施用生长荷尔蒙。 (附记): 由BSE研究室对光源与植物组培养苗发育关系的研究结果,有两点结论与此篇文章相近: 一、光源的颜色并不影响光合作用速率,因此也不影响鲜重或干物重。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子仍是光量与温度。 二、光质影响了组培苗的形态,例如组培苗节距长度(苗的高度),叶片叶绿素含量,地下物与地下物的比例等。

百度你就知道!

分析方法期刊影响因子

(Web impact factor)是Ingwersen受了期刊影响因子的概念影响后于1998年提出的用于评价网站在网络上影响力的一个指标。网络影响因子是Ingwersen在1998年所发表的一篇题为《关于网络影响因子的计算》(The calculation of web impact factors)的文章中提出的,在文章中,Ingwersen对计算网络影响因子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作了研究,同时他还给出了网络影响因子的定义:假设某一时刻链接到网络上某一特定网站或区域的网页数为a,而这一网站或区域本身所包含的网页数为b,那么其网络影响因子的数值可以表示为WIF= a/b。这里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定义中所提到的网页数目之和并不是指链接次数的和,而是所链接的页数目之和。通过对7个国家(挪威、英国、法国、丹麦瑞典、芬兰和日本)网址和4个主要域名(gov,org,co m,edu)的研究,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项数据。 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

GoingPub 最新SCI期刊查询及分析系统(2018-2019年)整理了最新SCI收录的详细信息,分属领域,研究方向,中科院SCI期刊分区等。欢迎查询:/journal

直接出版社该期刊位置查过网上也能下影响因子汇总

新媒体研究期刊影响因子分析方法

通过实验进行因子筛选的方法有:分式析因设计,序贯分支(SB)法,Plackett-Burman(PB)设计,拉丁超立方(LHS)设计等。你说的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应该是在已有数据的情况下,分析主要的影响因素。

该杂志前两年的总被引次数除以总文章数

Impact Factor(影响因子),简称IF,是指该期刊近两年来的平均被引率,即该期刊两年前发表的论文在评价当年被引用的平均次数。计算公式:(举例)2011年某本期刊的影响因子,2012年6月份公布的。影响因子=这本期刊09年和10年发表的论文在2011年被引用的次数/这本期刊09年和10年发表论文的总数如果要查看期刊最新影响因子,MedSci影响因子查询

  • 索引序列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影响因子分析方法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影响因子分析
  • 植物研究期刊影响因子分析方法
  • 分析方法期刊影响因子
  • 新媒体研究期刊影响因子分析方法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