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品牌管理期刊

品牌管理期刊

发布时间:

品牌管理期刊

建议看书。曾国藩与胡雪岩。这本书讲的就是管理中的哲学。很有帮助。

个人觉得《老板》杂志比较好看。很多关于企业运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案例,要是你也喜欢商业方面的话建议你可以看看这个,能学到东西不会浪费时间,网上就能买到,搜索老板杂志就能找到它们的官网了。

大卫。奥格威——品牌形象论 提到大卫·奥格威和他的思想理论,我们不能不首先想到他主张的“品牌形象(Brand Image)”,这个观点影响很大,使“树立品牌形象”成为广告界的一种时尚和策略流派。 大卫·奥格威在他的书中和许多别的场合提出了不少关于品牌和广告的名言或者说格言,其中就蕴涵着他的形象理论。早在1955年他就对美国广告协会说: 每一个广告应该看成是对复杂的符号——即品牌形象——的贡献。他自己号称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广告人,他补充说,因为其他伟大的广告人都已经死了。不过美国一些专业机构进行过多次调查结果显示,他确实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广告人。 他认为广告对产品的销售作用巨大。他打比喻说:一个产品可能需要上百个科学家经过两年的努力才能开发成功,而我用只要30天为这个产品创造一个个性,并制定一个广告计划。如果我的工作做的足够好的话,对产品的成功来说,我的贡献不亚于百位科学家的贡献。可见,他认为,为品牌产品建立一个个性和发起一个成功广告运动,非常重要。他认为,(企业)现在必须决定品牌要一个怎样的形象(image),形象就是个性,一个产品就像一个人,要有自己的个性,是这个形象决定了在市场的地位:是成功还是失败。为了销售的形象设计 20世纪50年代,尽管常常出现令人讨厌的模仿风气,但仍然可以说是美国广告业的黄金时期。那时,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已经转移重心,从生产战争用品转向生产大量的日常生活消费品,相伴随的是,广告业需要适应这种批量生产的形势。从汽车到洗衣机,大批产品源源不断从生产线上飞下来,广告商面对这些堆积如山的商品,必须寻找新的销售技巧。 销售这种批量产品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突出强调它的不同,当然,不是生产设备或生产过程的不同,而是其语言含义的不同。的确,你无法改变产品既定的外形,但你却能略施小计,改变它们的含义。就仿效亚当在伊甸园的做法吧,给产品换个名字,变种气氛。 广告创意大可利用人类心理的一些规律。例如,给玫瑰花换个名字,似乎就感觉不到它的香甜;取名为冰河泉水,尝起来似乎就比自来水口味更好些;一匹野马一定比一个漫步者跑得快;你穿着左丹奴自然比凯得帆布鞋跳得更远;你喜欢万宝路牌香烟,而不喜欢流行于高尔夫球俱乐部的大贝莎牌。 在行销学上,命名就是给产品做标记,也即创品牌。 1949年,大卫·奥格威在麦迪逊大街开设了自己的店面。当时,他在广告这一相对来说无聊行为中的一个标新立异者。奥格威解释说:“我在广告方面是个古典主义者,我认为广告曾有过辉煌,而我想重新找到这种辉煌。” 在20世纪50年代,品牌获得了极度繁盛的发展。同时,有些苗头也渐渐显露出来了。第一,商品采用品牌不是服务于生产,而是服务于最终用户;第二,用户由于追求品牌而显得缺乏理性。人们愿意穿绣有鳄鱼标记的衬衣;愿意驾驶镀铬引擎罩的汽车;也许有一天,他们还会喜欢穿起带有哗哗作响的巨大商标的鞋子。这一切都是难以理解的,他们愿意为这些不可思议的东西付出额外的支出。30年前有一个关于品牌的玩笑:“品牌是什么?就是多花几倍的价钱。” 大卫·奥格威首先发现了人们这一重要的消费心理。作为一个做过调查工作的制作人,奥格威从霍普金斯的科学理论及雷蒙。罗必凯的形象传统中寻求灵感。从这些理论及传说中,大卫·奥格威逐渐认识到,人们不是因为产品本身的原因才去购买某种商品,而是因为他们把这一商品与某种特殊的形象联系起来了。因此对于品牌形象他解释道:“要给每个广告一种与之相称的风格,创造出其正常的个性特色,这才是最伟大的成功的奥秘所在。” 这个由他提出的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风靡整个广告界,并迅速成为了广告创意策略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它倡导广告应该通过塑造品牌形象,增加感性认识,从而吸引消费者购买。例如力士香皂,它可以通过展现第一流明星们的广泛使用,为力士增加形象魅力,带动品牌的风行。在此策略理论的影响下,出现了大量优秀的成功的广告。 品牌形象论的基本要点是: (一)为塑造品牌服务是广告最主要的目标。广告就是要力图使品牌具有并且维持一个高知名度的品牌形象; (二)任何一个广告都是对品牌的长程投资。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广告必须尽力去维护一个好的品牌形象,而不惜牺牲追求短期效益的诉求重点。 (三)随着同类产品的差异减小,品牌之间的同质性增大,消费者选择品牌时所运用的理性就越少,因此,描绘品牌形象要比强调产品的具体功能重要得多。 (四)消费者购买时所追求的是“实质利益+心理利益”,对某些消费群来说,广告尤其应该重视运用形象来满足其心理的需求。 大多数的厂商都不愿意接受自己的品牌形象有局限性;他们想要面面具全的大众品牌——属于男性也属于女性;是上流社会也是市井小民的品牌。这种四处讨好的心理只会让品牌完全丧失个性,而成为平淡无味的无性商品,这和太监无法当皇帝是同样的道理。广告人平均每六个月就要承受“来点新花样”的强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迎合改变很容易,但要坚持维持一致的形式,却需要很大的勇气。然而,美好的报偿属于那些肯努力创作一致形象,并忠于此形象的广告商。 在关于如何建立形象问题上。大卫。奥格威认为,广告不是娱乐,而是要提供信息,促使顾客购买的不是广告的形式,而是广告的内容。这个广告内容是什么呢?按照形象理论看法,这个内容就是包含着创意(creative)的个性形象。 所以,形象论认为,一个好的广告应该不让人们认为这是一个广告,不应该强卖,而是应该让顾客在无意识下去购买你的产品。这个思想与USP的观点完全不同。 不过就创意而言,与瑞夫斯的独特性思想是一致的。只不过一个称谓创意,创意本质上就是独特性。而独特性按照瑞夫斯的说法,就是竞争对手没有的或者没有说过的。其实从没有提出过的东西现在提出了(独特主张)就是创意。但是,由于两个理论专家的思维不同,大卫奥格威侧重创意的艺术和形象性,而瑞夫斯主要指的是独特的产品利益点。 广告大师奥格威在指出“每一广告都是对品牌形象的长程投资”后,他开创了广告创意策略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其杰出的思想为无数企业所推崇并不自觉地应用到实践中。由于大卫。奥格威的个人成功,使得品牌形象论获得广泛的认可。但是由于创意的获得非常困难,大卫·奥格威也没有提出具体创意来源,他的策略是找到最优秀的人,他们就是创意的来源。他认为在实际广告界,有真正创意的十分罕见,只有几百分之一。 奥格威发现了USP没有注意到的品牌的另一种形态,品牌的情感价值,消费者赋予品牌的联想,属于个人体验的东西。对中国企业影响也是十分深远。太阳神、第五季就深受其害。而国外成功的例子最为著名的就是万宝路。万宝路是最早使用过滤嘴的香烟,在抽雪茄的那个时代,这只能是一种女士烟,连续17年的销售不见成果。而后万宝路将其形象改为粗狂的西部牛仔,这样一个深具美国精神的形象立刻使万宝路风行全球。时代不同了,单纯依靠形象,做概念已行不通,现在的消费者很难接受一个纯概念的东西。品牌形象理论产生在美国二战后,产品完全同质化。在产品完全同质的基础上,谁更有独特气质,谁就能脱颖而出。理论已经从厂商角度向消费者角度转变。所以品牌形象理论者通常忘记产品,而测试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商品,产品是一个人,会是怎么样? 万宝路的牛仔形象使得品牌形象理论获得了被认可的机会,但某种意义上品牌形象理论只能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品牌形象最大的问题在于,它起到了识别、感召作用,不具备直接的促销力,某种情况下它尤其适用将不易传播的概念、产品变得直观化、亲近化,如很多烟草广告受到限制,不得不用一个其他形象来替代产品本身的炫耀作用,如“万宝路——牛仔”“红金龙——红金龙”、“白沙——鹤”等。或是需要将复杂概念、太过技术化的东西变得直观化、人性化、形象化,如“米其伦——轮胎巨人”、“全球通——发雕大师”;或来提升品牌的亲和力、借助特定形象传达特定的价值、调性,如“美的熊”、“绿巨人”、“老虎班尼”。其实从这些运用品牌形象取得效果的企业来看,都是财大气粗、一掷千金的企业,毫无疑问,要塑造一个深入人心的形象是需要很大投入的,那些鼓吹通过品牌形象来突破同质化竞争的提法是危险的,尤其对新品牌、小品牌。 更多情况下,品牌形象是作为一种广告传播的附加属性,来潜移默化的占据消费者的“有限感性”。 因此,形象论提出了品牌形象和品牌个性的重要性,但是如何获得这个个性创意留给了广告的创意专家,依靠的是个人的天赋。所以,这个理论本质上只是一个思想,不具有实际的操作指导性。品牌形象理论的现实发展 品牌形象理论的提出从某种层面上揭示了广告的目的就是创造品牌,为销售服务。但究竟是什么品牌形象?品牌形象又包含哪些内容呢?其永恒魅力的奥秘又在哪里呢? 人们对品牌形象的认识是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至今,理论界尚无完整统一的品牌形象的定义。早期的营销专家利维认为:品牌形象是存在于人们心理的关于品牌各要素的图像及概念的集合体,主要是品牌知识及人们对品牌的主要态度。斯兹则认为:品牌应像人一样具有个性形象,这个个性形象不是单独由品牌产品的实质性内容所确定的,还应该包括其他一些内容…… 这些观点从不同层面描述了人们对于品牌形象的认识。然而品牌形象应该是个综合性的概念,是品牌营销商渴望建立的受形象感知主体主观感受及感知方式、感知背景所影响,而在心理上形成的一个集合体。 按品牌形象表现形式,品牌形象可分为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内在形象主要包括产品形象及文化形象;外在形象则包括品牌标识系统形象与品牌在市场、消费者中表现的信誉。 产品形象是品牌形象的基础,是和品牌的功能性特征相联系的形象。潜在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首先是通过对其产品功能的认知来体现的。一个品牌不是虚无的,而是因其能满足消费者的物质的或心理的需求,这种满足和其产品息息相关。奔驰牌轿车豪华高贵的品牌形象首先来自于其安全、舒适、质量一流的轿车。当潜在消费者对产品评价很高,产生较强的信赖时,他们会把这种信赖转移到抽象的品牌上,对其品牌产生较高的评价,从而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 品牌文化形象是指社会公众、用户对品牌所体现的品牌文化或企业整体文化的认知和评价。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理念、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企业行为的集中体现,也体现一个企业的精神风貌,对其消费群和员工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品牌文化和企业的环境形象、员工形象、企业家形象等一起构成完整的企业文化。品牌背后是文化,每个成功品牌的背后都有其深厚的文化土壤,都有一个传达真善美的故事。“麦当劳”三个字所包含的不仅仅是香脆的薯条、美味的汉堡包和清新爽口的冰淇淋,也不仅仅是其于将舒适的环境,用到细致的服务,更在于它所代表的美国快餐文化,它所体现的现代生活方式。 品牌标识系统是指消费者及社会公众对品牌标识系统的认知与评价。品牌标识系统包括品牌名、商标图案、标志字、标准色以及包装装潢等产品和品牌的外观。社会公众对品牌的最初评价来自于其视觉形象,是精致的还是粗糙的、温暖明朗的还是高贵神秘的……通过品牌标识系统把品牌形象传递给消费者是最直接和快速的途径。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产品极大丰富,新产品的推出也令人目不暇接,一个品牌只有先抓住消费者的视线,才可能进一步抓住他们的钱包和心。走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和色彩各异、图案引人的外观令人赏心悦目,不讲究品牌外观形象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品牌信誉是指消费者及社会公众对一个品牌信任度的认知和评价,究其实质来源于产品的信誉。品牌信誉的建立需要企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产品、服务、技术一样都不能少,并注重按合同规定的交货期交货以及及时结转应付账款等。“奔驰”车的消费者在购车一月后撞坏了车上的一个零件,奔驰公司重新为其更换了零件并分文不收,他们说:易撞坏的零件不是奔驰车的零件;是什么让这些名牌企业“小题大做”?答案是品牌信誉。品牌信誉是维护顾客品牌忠诚度的法宝,是品牌维持其魅力的重要武器。 大卫·奥格威就认为,产品和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建立自己品牌,使自己的品牌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形成一个不同于其它产品的形象。他曾在一次美国广告代理协会午餐会结束时讲道:“让我们牢记,决定一个产品在市场上的最终地位的是其品牌的特性,而不是产品之间的细小差别。”哈萨威衬衫——广告巨人的不朽之作 大卫·奥格威是率先将“品牌形象”这个概念应用于广告实践的广告人。他要求部下“无论何时都要记住在广告里将产品塑造出一个英雄形象。天下没有平凡的产品,只有平凡的文案。” 奥格威融合了“唯理派”和“唯情派”的长处,产生了独特的既吸引人又促进销售的奥美广告风格。 在20世纪50年代初,大卫·奥格威开始为哈萨威衬衫公司策划产品广告。这些广告从1951年风行到1990年,几乎遍及纽约全市,衬衫公司也发了大财。 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衬衫是很难创出品牌的。一件白衬衣似乎显示不出什么特点,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社交礼节上需要的那种,式样、颜色、长袖都很程式化。给衬衫做广告你能说什么呢?不外乎制作材料、袖子、袖口、领子、扣子——然而每件都是这样的。 所以,如果想突出新意,你只能在领口,袖口和口袋上大做文章。20世纪30年代的箭牌衣领男士或许是最早且最容易辨认的流行形象。他们精心设计的浮华的高领,成了美国讲究衣着的男士的标志。法式袖口流行的那段时间,袖口成了等级的标志。男人们也像女人一样在手腕处饰以珠宝显示身份,因此,销售袖口褡裢成了服装店最赚钱的业务项目。然而,自从30年代时,温泽公爵批评这种“士兵”袖口太正式了,不符合他的欣赏口味,法式袖口就开始走下坡路。尽管他们推出胸前有可扣袋盖的款式,但是,所有的努力还是难以挽回这个品牌的生命。 大卫奥格威有更妙的主意。他要用穿衬衫的人而不是衬衫来开创品牌!现在那种销售穿衬衫的人而不是衬衫的广告思维,其实很早就有人尝试过。他们选用了一个好莱坞二流演员罗纳得里根,吹嘘这种衬衫更为耐穿。但是这次运动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女人们可能会倾倒于电影明星的魅力,但是好莱坞影星和衬衣有什么关系呢? 事情不是那么简单。因为大多数的女人为男人买衣服,所以男式衬衣也必须吸引女人。同时也必须吸引那些年龄稍大的人,因为他们也穿衬衣。此时,奥格威遇到了一个俄罗斯的朋友乔治兰格尔,男爵准备让他做模特。但是奥格威不知道让他以怎样的形象出现更为合适,所以他说,大约试过了18种形象。 到底怎样最后确定形象?接下来的事情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如果你去问哈萨威衬衫公司,他们会告诉你,总裁夫人偶然看到一个戴眼罩的男人,就告诉他丈夫,眼罩使那个男人显得十分与众不同。总裁本人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人,也是一个有预见的收藏家,就把这一信息告诉给广告代理机构。总裁夫人还曾是一个构想拙劣广告的发起者,例如“日落前一定不要穿白衬衣”,也曾是马德拉丝衬衫的广告人。奥格威当然注意到了他的眼罩,所以有了日后的广告创意。 但是奥格威的说法有所不同。下面是从他自传《一个广告人的自白》中摘录的: 一开始,我们拒绝眼罩的创意。直到有一天,我在去画室的路上,顺便在一家店里花5美圆买了一副眼罩,才改变了主意。我不知道眼罩怎么如此成功,它使哈萨威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出现在地图上。是什么在湿润的星期二早晨给了我灵感,让我成名?我知道名望来自于艰苦的努力。 奥格威一直认为眼罩不会比衬衫本身更有吸引力,它只是一个诱饵。这无疑是正确的。然而无论如何,眼罩毕竟成了哈萨威区别于其它独立的品牌标记,就如万宝路广告中的纹身。尽管这个男人公开装模做样,但是看上去他并没有那样做。正如施韦普所说卓立不群的红胡须使巴伦(及其后继者,因为真正的巴伦已在几年之后回到家乡)正逐渐走入模仿的泥潭。奥格威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时常将巴伦置入白日梦中。这则广告中,我们看到巴伦在卡耐基厅指挥着纽约交响乐团,模仿稻田里驾着拖拉机的戈雅的神情,正在幻想即将来临的鸡尾酒会。这个刚刚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巴伦合身的穿着,他洋洋自得地屈臂支在腰间,傲慢地,用没被眼罩遮住的另一只眼,注视着想他走来的人群。 这就是20世纪50年代常见的广告样式。巴伦的形象占据了画面的四分之三的空间,下面是一个空洞的标题“哈萨威衬衫,1837年以来最好的衬衫”。或是“真的,哈萨威衬衫虽然价格低廉,但总是最好的质地,没有谁能超越哈萨威”。 奥格威喜欢写广告词,他总能写得最好。我们可以忘记“买劳斯莱斯的13个理由”,“HSS使汽车具有最好性能的9个原因”,“你应该了解荷兰航空公司的25条事实”,但却不会忘记奥格威如此快地将我们引入他的广告词。 这几段是哈萨威广告的主题词: 美国人开始认识到,穿了高档西装却配以普通的,批量生产的衬衫是非常滑稽的。因此,蓬勃兴起的哈萨威衬衫是你品级的标志。哈萨威衬衫精致的衣领会师你显得更年轻,更高贵。宽松的裁剪式样让你穿起来更舒适,稍长的后衣片可以扎进长裤,领扣有珍珠母镶成,针脚都显得格外高雅。 针脚如何高雅?它到底什么意思?这不去管,先看看下面所列的只有鉴赏家才能欣赏的炫耀清单,这才是最重要的: 首先,哈萨威用料极其考究,几乎囊括了世界各地的高档面料——英国的维耶勒法兰绒和艾尔塔克丝,苏格兰的平纹皱丝,西印度群岛的海岛棉花,印度的手织马德拉丝布,曼彻斯特的宽幅布,巴黎的亚麻薄布,美国最优秀织工纺织的棉布。穿着如此完美品位的衬衣,你也许会感到满意吧。 在这些长篇大论之后,奥格威总结到,即使上面所说不是真的,但对于接受者来说,它是真的,因为看着连篇累牍的细致描绘,读者已经感到疲倦了。奥格威又适时的总结,“这种衬衫是被倾注了艺术情感制成的……125年以来,一直是男工缝制的”。现在,我可以相信哈萨威是艺术家,也可以相信从1837年就开始生产这种衬衣,但是奥格威也确切地知道,在20世纪,绝对不会是由男工缝制的,只能是无数的女工来完成。因为哈萨威95%的员工都是女性。正如毕加索所说,撒个小小的谎言道出的真相呢,还是撒一个小谎去加强印象呢?也许这样说更能显示衬衣的男子汉气。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也正是由于奥格威,使塑造品牌发展成了现代营销上不负责任的夸张鼓吹。一天之内,广告商们不再承诺他们能“管理品牌”,“营救品牌”,“保护品牌”,也不管什么“创建品牌”,更有甚者宣称自己真正懂得品牌的内在精髓,所有这些都是极端自私的行为。爱斯基摩人描绘水结冰后的晶体有30多个词,塑造品牌也是在显示词汇爆发出的力量。 如果看看那些如《国际广告研究期刊》的专业性杂志,你会了解到更多的解构主义者呼唤援助的术语。1955年,奥格威的思想被伯利加德纳和希德尼列维在《剑桥商业评论报》中划为伪理论术语,他们认为创建品牌时,要有品牌个性,品牌魅力,品牌界限,品牌特点以及财富,尊重,魅力。据说顾客对自己适合的产品有着不可代替的“品牌期待”。我们现在生活在品牌的黄金时代。有人不认识某个品牌,就会去问他人,琢磨这个牌子的产品,了解牌子的扩展名(例如,Coke——Diet Coke——Diet Cherry Coke)。在现代社会,世界名牌不仅是行情看涨的激活力量,也是过去20年企业合并的基础。比如耐克,就把自己的商标同其他厂家的产品联在一起。 奥格威的聪明才智,对哈萨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这以后它就不能继续占优势了,总裁把公司买给了缅因州的私人发明家华纳克,公司就慢慢失去了它的时常份额。他们也作了一些使时常复苏的努力,打出了“25年的缺席之后,哈萨威重新走入你的生活……”的广告,但一切都无济于事,也许这是创品牌时常会发生的事吧。 接下来,品牌创立中又出现了障碍。至少在服装界,品牌的重点已经由穿衬衫的神秘男人形象转为设计者形象。哈萨威衬衫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比如它有最大的口袋,三孔祖母扣,并在隐蔽出绣有“H”字样。而现代消费者则希望将品牌的标志性字样放在显眼处,如一些聪明的品牌将其商标名称和术语放在商品随处可见的地方。这样,我们所使用的就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商标。在最新的商标设计中,我们将其他热的名字印在我们身上。 现在,哈萨威已经完全成昔日黄花,没有能力与正在兴起的其他品牌竞争。最近的广告中,我们看到一个留着胡须的家伙亲切地对着我们傻笑,旁边的标题是“保持拘谨”。这真是对品牌的浪费!若是大卫奥格威来设计,他一定以渴望的眼神望着云中的葡萄园。参考资料:1、卫军英 廖芹 徐雅琴著《广告先导》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4年9月第一版2、朱丽安。西沃卡著,周向民田力男译《肥皂剧、性、香烟》光明出版社 1999年4月第一版3、詹姆斯。B。特威切尔著,傅新营蔚然译 《震撼世界的20例广告》上海美术出版社 2003年1月第一版 4、威雅著,夏慧言马洪 张健青译 《颠覆广告》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5年5月第一版5、(交叉点工作室)《品牌形象论》

品牌管理期刊排名

以下是2017年中国最畅销杂志排名: 1、读者创于1981年,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综合类文摘杂志,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2、时尚创于1993年,与世界名刊《COSMOPOLITAN》杂志版权合作的结晶,中国本土第一本时尚杂志,以风趣大胆韵味而著。3、瑞丽RaylL始于1995年,旗下拥有瑞丽服饰美容/瑞丽伊人风尚/男人风尚/等知名杂志,以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经营为核心业务的传媒企业。4、时尚芭莎BAZAAR《时尚》与全球著名时装杂志《Harper's BAZAAR》版权合作的结晶,全球引导潮流的高端时装月刊,服务于中国精英女性阶层的时尚杂志。5、知音创刊于1985年的情感类杂志,以曲折的爱情故事及名人轶事博人眼球,全国报刊转载和影视改编率较高的期刊。6、青年文摘创刊于1981年,畅销的青年杂志,面向全国且以青少年为核心读者群的文摘类综合刊物,刊物集萃来自报纸/期刊/图书等大众媒体的名篇佳作。7、中国国家地理国内科学学科类别杂志著名刊物,可读性和收藏价值高,其刊发的内容常被各大媒体转载。8、VOGUE1982年创刊于美国,世界上历史悠久广受尊崇的综合性时尚生活类杂志,被誉为"时尚圣经"。9、ELLE创刊于1945年法国,赫斯特国际集团旗下,1988年进入中国,国外知名品牌登陆中国的参考媒体,专注于时尚/美容/生活品味的国际性杂志。10、意林知名文摘类期刊,强调励志和人文关怀,以提供丰富的心灵鸡汤和人生智慧而出名,内容风格现实温暖,学生课外阅读优选杂志。扩展资料:杂志(Magazine)是有固定刊名,以期、卷、号或年、月为序,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的印刷读物。它根据一定的编辑方针,将众多作者的作品汇集成册出版。定期出版的又称期刊。“杂志”的形成来源于罢工、罢课或战争中的宣传小册子。这种类似于注重报纸的时效的手册,兼顾了更加详尽的评论。一种新的媒体也就因这样特殊的原因而产生了。最早出版的一本杂志是于1665年1月在阿姆斯特丹由法国人萨罗出版的《学者杂志》。最早的中文杂志是1815年在马六甲出版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中国最早的杂志为德国汉学家郭实腊1833年7月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版式采用中国传统书本样式,刊期使用清代皇帝年号纪年。任何一种杂志以自己的“ISS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进行出版。参考资料:杂志-百度百科

2017年十大畅销杂志排行榜如下:读者 (0931-96655,创于1981年,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综合类文摘杂志,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时尚 (010-65616560,创于1993年,与世界名刊《COSMOPOLITAN》杂志版权合作的结晶,中国本土第一本时尚杂志,以风趣大胆韵味而著称 )瑞丽Rayli (010-65286969,始于1995年,旗下拥有瑞丽服饰美容/瑞丽伊人风尚/男人风尚/等知名杂志,以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经营为核心业务的传媒企业 )时尚芭莎BAZAAR (《时尚》与全球著名时装杂志《Harper's BAZAAR》版权合作的结晶,全球引导潮流的高端时装月刊,服务于中国精英女性阶层的时尚杂志 )知音 (027-68890688,创刊于1985年的情感类杂志,以曲折的爱情故事及名人轶事博人眼球,全国报刊转载和影视改编率较高的期刊,湖北知音传媒集团 )青年文摘 (010-64465891,创刊于1981年,畅销的青年杂志,面向全国且以青少年为核心读者群的文摘类综合刊物,刊物集萃来自报纸/期刊/图书等大众媒体的名篇佳作 )中国国家地理 (400-652-1360,国内科学学科类别杂志著名刊物,可读性和收藏价值高,其刊发的内容常被各大媒体转载,《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 )VOGUE (010-59631800,1982年创刊于美国,世界上历史悠久广受尊崇的综合性时尚生活类杂志,被誉为"时尚圣经",康泰纳仕集团 )ELLE (010-85676746,创刊于1945年法国,赫斯特国际集团旗下,1988年进入中国,国外知名品牌登陆中国的参考媒体,专注于时尚/美容/生活品味的国际性杂志,赫斯特杂志集团(中国)公司 )意林 (010-51908602,知名文摘类期刊,强调励志和人文关怀,以提供丰富的心灵鸡汤和人生智慧而出名,内容风格现实温暖,学生课外阅读优选杂志,吉林省意林传媒集团有限公拓展资料: 杂志(Magazine),有固定刊名,以期、卷、号或年、月为序,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的印刷读物。它根据一定的编辑方针,将众多作者的作品汇集成册出版,定期出版的,又称期刊。“杂志”的形成来源于罢工、罢课或战争中的宣传小册子。这种类似于注重报纸的时效的手册,兼顾了更加详尽的评论,一种新的媒体也就因这样特殊的原因而产生了。 参考来源:博思数据研究中心网页链接

《战略品牌管理(第二版)》凯勒 著,李乃和等译

要实战的,当然不能是那些拿基本理论的书抄来抄去的,推荐看一些老牌品牌策划机构出的书, 比如上海杰信的《本土品牌战略》,理论性、实战型都很强,适合国内企业家看。奥美的《360度品牌管理》也很不错,偏广告传播的,也值得一看。

品牌管理期刊官网

可以写一本书的话题。小样就我的理解谈谈:在科特勒的《市场营销》这本书中专门就品牌管理进行探讨。品牌管理也是市场营销的一部分,比如说如何给自己的品牌取名字,如何管理这个品牌,比如新产品要不要重新设立子牌还是延用先前的品牌……建议您去图书馆看看这类专门的书。

管理方向的核心期刊太多了,不知道你是想要干什么,是想要在这方面发论文还是?如果是发论文这个需要根据你的论文方向和内容去筛选和选择期刊的,因为有成千上百本,这里就不一一跟你说了,可以来中国鸣网自己看下。有什么不明白的也可以问问。希望能帮到你。

《品牌研究》杂志社是2012-10-12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注册成立的全民所有制,注册地址位于太原市迎泽区水西关街26号5层。《品牌研究》杂志社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40000405749896J,企业法人王登文,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品牌研究》杂志社的经营范围是:广告的制作、发布、代理服务;会议及展览服务;品牌管理咨询。《品牌研究》期刊的编辑、出版、发行(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山西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22892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1000万 和 1000-5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85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品牌研究》杂志社更多信息和资讯。

品牌管理杂志

个人觉得《老板》杂志比较好看。很多关于企业运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案例,要是你也喜欢商业方面的话建议你可以看看这个,能学到东西不会浪费时间,网上就能买到,搜索老板杂志就能找到它们的官网了。

《管理实践》

大卫。奥格威——品牌形象论 提到大卫·奥格威和他的思想理论,我们不能不首先想到他主张的“品牌形象(Brand Image)”,这个观点影响很大,使“树立品牌形象”成为广告界的一种时尚和策略流派。 大卫·奥格威在他的书中和许多别的场合提出了不少关于品牌和广告的名言或者说格言,其中就蕴涵着他的形象理论。早在1955年他就对美国广告协会说: 每一个广告应该看成是对复杂的符号——即品牌形象——的贡献。他自己号称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广告人,他补充说,因为其他伟大的广告人都已经死了。不过美国一些专业机构进行过多次调查结果显示,他确实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广告人。 他认为广告对产品的销售作用巨大。他打比喻说:一个产品可能需要上百个科学家经过两年的努力才能开发成功,而我用只要30天为这个产品创造一个个性,并制定一个广告计划。如果我的工作做的足够好的话,对产品的成功来说,我的贡献不亚于百位科学家的贡献。可见,他认为,为品牌产品建立一个个性和发起一个成功广告运动,非常重要。他认为,(企业)现在必须决定品牌要一个怎样的形象(image),形象就是个性,一个产品就像一个人,要有自己的个性,是这个形象决定了在市场的地位:是成功还是失败。为了销售的形象设计 20世纪50年代,尽管常常出现令人讨厌的模仿风气,但仍然可以说是美国广告业的黄金时期。那时,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已经转移重心,从生产战争用品转向生产大量的日常生活消费品,相伴随的是,广告业需要适应这种批量生产的形势。从汽车到洗衣机,大批产品源源不断从生产线上飞下来,广告商面对这些堆积如山的商品,必须寻找新的销售技巧。 销售这种批量产品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突出强调它的不同,当然,不是生产设备或生产过程的不同,而是其语言含义的不同。的确,你无法改变产品既定的外形,但你却能略施小计,改变它们的含义。就仿效亚当在伊甸园的做法吧,给产品换个名字,变种气氛。 广告创意大可利用人类心理的一些规律。例如,给玫瑰花换个名字,似乎就感觉不到它的香甜;取名为冰河泉水,尝起来似乎就比自来水口味更好些;一匹野马一定比一个漫步者跑得快;你穿着左丹奴自然比凯得帆布鞋跳得更远;你喜欢万宝路牌香烟,而不喜欢流行于高尔夫球俱乐部的大贝莎牌。 在行销学上,命名就是给产品做标记,也即创品牌。 1949年,大卫·奥格威在麦迪逊大街开设了自己的店面。当时,他在广告这一相对来说无聊行为中的一个标新立异者。奥格威解释说:“我在广告方面是个古典主义者,我认为广告曾有过辉煌,而我想重新找到这种辉煌。” 在20世纪50年代,品牌获得了极度繁盛的发展。同时,有些苗头也渐渐显露出来了。第一,商品采用品牌不是服务于生产,而是服务于最终用户;第二,用户由于追求品牌而显得缺乏理性。人们愿意穿绣有鳄鱼标记的衬衣;愿意驾驶镀铬引擎罩的汽车;也许有一天,他们还会喜欢穿起带有哗哗作响的巨大商标的鞋子。这一切都是难以理解的,他们愿意为这些不可思议的东西付出额外的支出。30年前有一个关于品牌的玩笑:“品牌是什么?就是多花几倍的价钱。” 大卫·奥格威首先发现了人们这一重要的消费心理。作为一个做过调查工作的制作人,奥格威从霍普金斯的科学理论及雷蒙。罗必凯的形象传统中寻求灵感。从这些理论及传说中,大卫·奥格威逐渐认识到,人们不是因为产品本身的原因才去购买某种商品,而是因为他们把这一商品与某种特殊的形象联系起来了。因此对于品牌形象他解释道:“要给每个广告一种与之相称的风格,创造出其正常的个性特色,这才是最伟大的成功的奥秘所在。” 这个由他提出的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风靡整个广告界,并迅速成为了广告创意策略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它倡导广告应该通过塑造品牌形象,增加感性认识,从而吸引消费者购买。例如力士香皂,它可以通过展现第一流明星们的广泛使用,为力士增加形象魅力,带动品牌的风行。在此策略理论的影响下,出现了大量优秀的成功的广告。 品牌形象论的基本要点是: (一)为塑造品牌服务是广告最主要的目标。广告就是要力图使品牌具有并且维持一个高知名度的品牌形象; (二)任何一个广告都是对品牌的长程投资。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广告必须尽力去维护一个好的品牌形象,而不惜牺牲追求短期效益的诉求重点。 (三)随着同类产品的差异减小,品牌之间的同质性增大,消费者选择品牌时所运用的理性就越少,因此,描绘品牌形象要比强调产品的具体功能重要得多。 (四)消费者购买时所追求的是“实质利益+心理利益”,对某些消费群来说,广告尤其应该重视运用形象来满足其心理的需求。 大多数的厂商都不愿意接受自己的品牌形象有局限性;他们想要面面具全的大众品牌——属于男性也属于女性;是上流社会也是市井小民的品牌。这种四处讨好的心理只会让品牌完全丧失个性,而成为平淡无味的无性商品,这和太监无法当皇帝是同样的道理。广告人平均每六个月就要承受“来点新花样”的强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迎合改变很容易,但要坚持维持一致的形式,却需要很大的勇气。然而,美好的报偿属于那些肯努力创作一致形象,并忠于此形象的广告商。 在关于如何建立形象问题上。大卫。奥格威认为,广告不是娱乐,而是要提供信息,促使顾客购买的不是广告的形式,而是广告的内容。这个广告内容是什么呢?按照形象理论看法,这个内容就是包含着创意(creative)的个性形象。 所以,形象论认为,一个好的广告应该不让人们认为这是一个广告,不应该强卖,而是应该让顾客在无意识下去购买你的产品。这个思想与USP的观点完全不同。 不过就创意而言,与瑞夫斯的独特性思想是一致的。只不过一个称谓创意,创意本质上就是独特性。而独特性按照瑞夫斯的说法,就是竞争对手没有的或者没有说过的。其实从没有提出过的东西现在提出了(独特主张)就是创意。但是,由于两个理论专家的思维不同,大卫奥格威侧重创意的艺术和形象性,而瑞夫斯主要指的是独特的产品利益点。 广告大师奥格威在指出“每一广告都是对品牌形象的长程投资”后,他开创了广告创意策略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其杰出的思想为无数企业所推崇并不自觉地应用到实践中。由于大卫。奥格威的个人成功,使得品牌形象论获得广泛的认可。但是由于创意的获得非常困难,大卫·奥格威也没有提出具体创意来源,他的策略是找到最优秀的人,他们就是创意的来源。他认为在实际广告界,有真正创意的十分罕见,只有几百分之一。 奥格威发现了USP没有注意到的品牌的另一种形态,品牌的情感价值,消费者赋予品牌的联想,属于个人体验的东西。对中国企业影响也是十分深远。太阳神、第五季就深受其害。而国外成功的例子最为著名的就是万宝路。万宝路是最早使用过滤嘴的香烟,在抽雪茄的那个时代,这只能是一种女士烟,连续17年的销售不见成果。而后万宝路将其形象改为粗狂的西部牛仔,这样一个深具美国精神的形象立刻使万宝路风行全球。时代不同了,单纯依靠形象,做概念已行不通,现在的消费者很难接受一个纯概念的东西。品牌形象理论产生在美国二战后,产品完全同质化。在产品完全同质的基础上,谁更有独特气质,谁就能脱颖而出。理论已经从厂商角度向消费者角度转变。所以品牌形象理论者通常忘记产品,而测试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商品,产品是一个人,会是怎么样? 万宝路的牛仔形象使得品牌形象理论获得了被认可的机会,但某种意义上品牌形象理论只能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品牌形象最大的问题在于,它起到了识别、感召作用,不具备直接的促销力,某种情况下它尤其适用将不易传播的概念、产品变得直观化、亲近化,如很多烟草广告受到限制,不得不用一个其他形象来替代产品本身的炫耀作用,如“万宝路——牛仔”“红金龙——红金龙”、“白沙——鹤”等。或是需要将复杂概念、太过技术化的东西变得直观化、人性化、形象化,如“米其伦——轮胎巨人”、“全球通——发雕大师”;或来提升品牌的亲和力、借助特定形象传达特定的价值、调性,如“美的熊”、“绿巨人”、“老虎班尼”。其实从这些运用品牌形象取得效果的企业来看,都是财大气粗、一掷千金的企业,毫无疑问,要塑造一个深入人心的形象是需要很大投入的,那些鼓吹通过品牌形象来突破同质化竞争的提法是危险的,尤其对新品牌、小品牌。 更多情况下,品牌形象是作为一种广告传播的附加属性,来潜移默化的占据消费者的“有限感性”。 因此,形象论提出了品牌形象和品牌个性的重要性,但是如何获得这个个性创意留给了广告的创意专家,依靠的是个人的天赋。所以,这个理论本质上只是一个思想,不具有实际的操作指导性。品牌形象理论的现实发展 品牌形象理论的提出从某种层面上揭示了广告的目的就是创造品牌,为销售服务。但究竟是什么品牌形象?品牌形象又包含哪些内容呢?其永恒魅力的奥秘又在哪里呢? 人们对品牌形象的认识是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至今,理论界尚无完整统一的品牌形象的定义。早期的营销专家利维认为:品牌形象是存在于人们心理的关于品牌各要素的图像及概念的集合体,主要是品牌知识及人们对品牌的主要态度。斯兹则认为:品牌应像人一样具有个性形象,这个个性形象不是单独由品牌产品的实质性内容所确定的,还应该包括其他一些内容…… 这些观点从不同层面描述了人们对于品牌形象的认识。然而品牌形象应该是个综合性的概念,是品牌营销商渴望建立的受形象感知主体主观感受及感知方式、感知背景所影响,而在心理上形成的一个集合体。 按品牌形象表现形式,品牌形象可分为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内在形象主要包括产品形象及文化形象;外在形象则包括品牌标识系统形象与品牌在市场、消费者中表现的信誉。 产品形象是品牌形象的基础,是和品牌的功能性特征相联系的形象。潜在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首先是通过对其产品功能的认知来体现的。一个品牌不是虚无的,而是因其能满足消费者的物质的或心理的需求,这种满足和其产品息息相关。奔驰牌轿车豪华高贵的品牌形象首先来自于其安全、舒适、质量一流的轿车。当潜在消费者对产品评价很高,产生较强的信赖时,他们会把这种信赖转移到抽象的品牌上,对其品牌产生较高的评价,从而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 品牌文化形象是指社会公众、用户对品牌所体现的品牌文化或企业整体文化的认知和评价。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理念、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企业行为的集中体现,也体现一个企业的精神风貌,对其消费群和员工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品牌文化和企业的环境形象、员工形象、企业家形象等一起构成完整的企业文化。品牌背后是文化,每个成功品牌的背后都有其深厚的文化土壤,都有一个传达真善美的故事。“麦当劳”三个字所包含的不仅仅是香脆的薯条、美味的汉堡包和清新爽口的冰淇淋,也不仅仅是其于将舒适的环境,用到细致的服务,更在于它所代表的美国快餐文化,它所体现的现代生活方式。 品牌标识系统是指消费者及社会公众对品牌标识系统的认知与评价。品牌标识系统包括品牌名、商标图案、标志字、标准色以及包装装潢等产品和品牌的外观。社会公众对品牌的最初评价来自于其视觉形象,是精致的还是粗糙的、温暖明朗的还是高贵神秘的……通过品牌标识系统把品牌形象传递给消费者是最直接和快速的途径。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产品极大丰富,新产品的推出也令人目不暇接,一个品牌只有先抓住消费者的视线,才可能进一步抓住他们的钱包和心。走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和色彩各异、图案引人的外观令人赏心悦目,不讲究品牌外观形象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品牌信誉是指消费者及社会公众对一个品牌信任度的认知和评价,究其实质来源于产品的信誉。品牌信誉的建立需要企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产品、服务、技术一样都不能少,并注重按合同规定的交货期交货以及及时结转应付账款等。“奔驰”车的消费者在购车一月后撞坏了车上的一个零件,奔驰公司重新为其更换了零件并分文不收,他们说:易撞坏的零件不是奔驰车的零件;是什么让这些名牌企业“小题大做”?答案是品牌信誉。品牌信誉是维护顾客品牌忠诚度的法宝,是品牌维持其魅力的重要武器。 大卫·奥格威就认为,产品和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建立自己品牌,使自己的品牌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形成一个不同于其它产品的形象。他曾在一次美国广告代理协会午餐会结束时讲道:“让我们牢记,决定一个产品在市场上的最终地位的是其品牌的特性,而不是产品之间的细小差别。”哈萨威衬衫——广告巨人的不朽之作 大卫·奥格威是率先将“品牌形象”这个概念应用于广告实践的广告人。他要求部下“无论何时都要记住在广告里将产品塑造出一个英雄形象。天下没有平凡的产品,只有平凡的文案。” 奥格威融合了“唯理派”和“唯情派”的长处,产生了独特的既吸引人又促进销售的奥美广告风格。 在20世纪50年代初,大卫·奥格威开始为哈萨威衬衫公司策划产品广告。这些广告从1951年风行到1990年,几乎遍及纽约全市,衬衫公司也发了大财。 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衬衫是很难创出品牌的。一件白衬衣似乎显示不出什么特点,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社交礼节上需要的那种,式样、颜色、长袖都很程式化。给衬衫做广告你能说什么呢?不外乎制作材料、袖子、袖口、领子、扣子——然而每件都是这样的。 所以,如果想突出新意,你只能在领口,袖口和口袋上大做文章。20世纪30年代的箭牌衣领男士或许是最早且最容易辨认的流行形象。他们精心设计的浮华的高领,成了美国讲究衣着的男士的标志。法式袖口流行的那段时间,袖口成了等级的标志。男人们也像女人一样在手腕处饰以珠宝显示身份,因此,销售袖口褡裢成了服装店最赚钱的业务项目。然而,自从30年代时,温泽公爵批评这种“士兵”袖口太正式了,不符合他的欣赏口味,法式袖口就开始走下坡路。尽管他们推出胸前有可扣袋盖的款式,但是,所有的努力还是难以挽回这个品牌的生命。 大卫奥格威有更妙的主意。他要用穿衬衫的人而不是衬衫来开创品牌!现在那种销售穿衬衫的人而不是衬衫的广告思维,其实很早就有人尝试过。他们选用了一个好莱坞二流演员罗纳得里根,吹嘘这种衬衫更为耐穿。但是这次运动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女人们可能会倾倒于电影明星的魅力,但是好莱坞影星和衬衣有什么关系呢? 事情不是那么简单。因为大多数的女人为男人买衣服,所以男式衬衣也必须吸引女人。同时也必须吸引那些年龄稍大的人,因为他们也穿衬衣。此时,奥格威遇到了一个俄罗斯的朋友乔治兰格尔,男爵准备让他做模特。但是奥格威不知道让他以怎样的形象出现更为合适,所以他说,大约试过了18种形象。 到底怎样最后确定形象?接下来的事情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如果你去问哈萨威衬衫公司,他们会告诉你,总裁夫人偶然看到一个戴眼罩的男人,就告诉他丈夫,眼罩使那个男人显得十分与众不同。总裁本人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人,也是一个有预见的收藏家,就把这一信息告诉给广告代理机构。总裁夫人还曾是一个构想拙劣广告的发起者,例如“日落前一定不要穿白衬衣”,也曾是马德拉丝衬衫的广告人。奥格威当然注意到了他的眼罩,所以有了日后的广告创意。 但是奥格威的说法有所不同。下面是从他自传《一个广告人的自白》中摘录的: 一开始,我们拒绝眼罩的创意。直到有一天,我在去画室的路上,顺便在一家店里花5美圆买了一副眼罩,才改变了主意。我不知道眼罩怎么如此成功,它使哈萨威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出现在地图上。是什么在湿润的星期二早晨给了我灵感,让我成名?我知道名望来自于艰苦的努力。 奥格威一直认为眼罩不会比衬衫本身更有吸引力,它只是一个诱饵。这无疑是正确的。然而无论如何,眼罩毕竟成了哈萨威区别于其它独立的品牌标记,就如万宝路广告中的纹身。尽管这个男人公开装模做样,但是看上去他并没有那样做。正如施韦普所说卓立不群的红胡须使巴伦(及其后继者,因为真正的巴伦已在几年之后回到家乡)正逐渐走入模仿的泥潭。奥格威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时常将巴伦置入白日梦中。这则广告中,我们看到巴伦在卡耐基厅指挥着纽约交响乐团,模仿稻田里驾着拖拉机的戈雅的神情,正在幻想即将来临的鸡尾酒会。这个刚刚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巴伦合身的穿着,他洋洋自得地屈臂支在腰间,傲慢地,用没被眼罩遮住的另一只眼,注视着想他走来的人群。 这就是20世纪50年代常见的广告样式。巴伦的形象占据了画面的四分之三的空间,下面是一个空洞的标题“哈萨威衬衫,1837年以来最好的衬衫”。或是“真的,哈萨威衬衫虽然价格低廉,但总是最好的质地,没有谁能超越哈萨威”。 奥格威喜欢写广告词,他总能写得最好。我们可以忘记“买劳斯莱斯的13个理由”,“HSS使汽车具有最好性能的9个原因”,“你应该了解荷兰航空公司的25条事实”,但却不会忘记奥格威如此快地将我们引入他的广告词。 这几段是哈萨威广告的主题词: 美国人开始认识到,穿了高档西装却配以普通的,批量生产的衬衫是非常滑稽的。因此,蓬勃兴起的哈萨威衬衫是你品级的标志。哈萨威衬衫精致的衣领会师你显得更年轻,更高贵。宽松的裁剪式样让你穿起来更舒适,稍长的后衣片可以扎进长裤,领扣有珍珠母镶成,针脚都显得格外高雅。 针脚如何高雅?它到底什么意思?这不去管,先看看下面所列的只有鉴赏家才能欣赏的炫耀清单,这才是最重要的: 首先,哈萨威用料极其考究,几乎囊括了世界各地的高档面料——英国的维耶勒法兰绒和艾尔塔克丝,苏格兰的平纹皱丝,西印度群岛的海岛棉花,印度的手织马德拉丝布,曼彻斯特的宽幅布,巴黎的亚麻薄布,美国最优秀织工纺织的棉布。穿着如此完美品位的衬衣,你也许会感到满意吧。 在这些长篇大论之后,奥格威总结到,即使上面所说不是真的,但对于接受者来说,它是真的,因为看着连篇累牍的细致描绘,读者已经感到疲倦了。奥格威又适时的总结,“这种衬衫是被倾注了艺术情感制成的……125年以来,一直是男工缝制的”。现在,我可以相信哈萨威是艺术家,也可以相信从1837年就开始生产这种衬衣,但是奥格威也确切地知道,在20世纪,绝对不会是由男工缝制的,只能是无数的女工来完成。因为哈萨威95%的员工都是女性。正如毕加索所说,撒个小小的谎言道出的真相呢,还是撒一个小谎去加强印象呢?也许这样说更能显示衬衣的男子汉气。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也正是由于奥格威,使塑造品牌发展成了现代营销上不负责任的夸张鼓吹。一天之内,广告商们不再承诺他们能“管理品牌”,“营救品牌”,“保护品牌”,也不管什么“创建品牌”,更有甚者宣称自己真正懂得品牌的内在精髓,所有这些都是极端自私的行为。爱斯基摩人描绘水结冰后的晶体有30多个词,塑造品牌也是在显示词汇爆发出的力量。 如果看看那些如《国际广告研究期刊》的专业性杂志,你会了解到更多的解构主义者呼唤援助的术语。1955年,奥格威的思想被伯利加德纳和希德尼列维在《剑桥商业评论报》中划为伪理论术语,他们认为创建品牌时,要有品牌个性,品牌魅力,品牌界限,品牌特点以及财富,尊重,魅力。据说顾客对自己适合的产品有着不可代替的“品牌期待”。我们现在生活在品牌的黄金时代。有人不认识某个品牌,就会去问他人,琢磨这个牌子的产品,了解牌子的扩展名(例如,Coke——Diet Coke——Diet Cherry Coke)。在现代社会,世界名牌不仅是行情看涨的激活力量,也是过去20年企业合并的基础。比如耐克,就把自己的商标同其他厂家的产品联在一起。 奥格威的聪明才智,对哈萨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这以后它就不能继续占优势了,总裁把公司买给了缅因州的私人发明家华纳克,公司就慢慢失去了它的时常份额。他们也作了一些使时常复苏的努力,打出了“25年的缺席之后,哈萨威重新走入你的生活……”的广告,但一切都无济于事,也许这是创品牌时常会发生的事吧。 接下来,品牌创立中又出现了障碍。至少在服装界,品牌的重点已经由穿衬衫的神秘男人形象转为设计者形象。哈萨威衬衫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比如它有最大的口袋,三孔祖母扣,并在隐蔽出绣有“H”字样。而现代消费者则希望将品牌的标志性字样放在显眼处,如一些聪明的品牌将其商标名称和术语放在商品随处可见的地方。这样,我们所使用的就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商标。在最新的商标设计中,我们将其他热的名字印在我们身上。 现在,哈萨威已经完全成昔日黄花,没有能力与正在兴起的其他品牌竞争。最近的广告中,我们看到一个留着胡须的家伙亲切地对着我们傻笑,旁边的标题是“保持拘谨”。这真是对品牌的浪费!若是大卫奥格威来设计,他一定以渴望的眼神望着云中的葡萄园。参考资料:1、卫军英 廖芹 徐雅琴著《广告先导》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4年9月第一版2、朱丽安。西沃卡著,周向民田力男译《肥皂剧、性、香烟》光明出版社 1999年4月第一版3、詹姆斯。B。特威切尔著,傅新营蔚然译 《震撼世界的20例广告》上海美术出版社 2003年1月第一版 4、威雅著,夏慧言马洪 张健青译 《颠覆广告》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5年5月第一版5、(交叉点工作室)《品牌形象论》

你如果是在校大学生,可以上你学校的图书馆网站,看有没有该书的电子版

品牌管理论文

准研究(第二报) 大曲“酯化力”的探讨》、《浓香型白酒糟醅中可培养酵母18SrDNA全序列的系统学分析》7篇论文均荣获一等奖。这一成绩取得,充分展示了公司在行业科研中的龙头地位。

到百度文库里去下载

如果论文要求超过万字企业品牌管理和运作研究必需从创造品牌开始列出大纲:前言:说明你要从创造品牌写到成果模拟定义:品牌的范围和意义 以及为盈利和未来品牌的社会责任(举例:可口可乐 IBM ABB 做为榜样)创造品牌:从企业个性和文化说来 包括:1市场定位和2消费者研究3委托专业机构代为设计软件和硬件品牌管理:举例:可口可乐运作研究:举例:IBM ABB 成果模拟:完成一个你自己有兴趣的假设模拟成果如果论文要求只超过三千字缩减大纲:前言:说明你要从定义品牌写到运作研究定义:品牌的范围和意义 以及为盈利和未来品牌的社会责任(举例:可口可乐 IBM ABB 做为榜样)品牌管理:举例:可口可乐运作研究:举例:IBM ABB 谨供参考, 有问题到"百度"讨论

2月25日,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发布第六届全国白酒行业生产技术与发展研讨优秀论文评选结果。按照全国白酒行业科技与发展优秀论文奖评选办法,中酿协从2007年在《酿酒》、《酿酒科技》刊物中发表的58篇论文,以及2008年中酿协会议的17篇论文进行层层筛选,最终评选出优秀论文26篇,其中:一等奖5篇,二等奖21篇。 公司与四川大学、四川理工学院联合科研的成果论文《酒醅中芽孢杆属细菌的16SrDNA全序列系统学分析》、《蒸馏酒的胶体特性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Ⅰ)》两篇论文获优秀论文一等奖,在酿酒行业产生了较大影响。而在之前五届的优秀论文评选中,公司科研人员发表的《泸州老窖原酒贮存.酒体设计与尝评的控制》、《大曲质量标准体系设置的探讨》、《大曲质量标准的研究第一报:大曲“酒化力”的探讨》、《窖泥微生物群落及其应用》、《大曲质量标准研究(第二报) 大曲“酯化力”的探讨》、《浓香型白酒糟醅中可培养酵母18SrDNA全序列的系统学分析》7篇论文均荣获一等奖。这一成绩取得,充分展示了公司在行业科研中的龙头地位。 近年来,公司以建立的博士后流动工作站为契机,搭建了博士后研究平台;组建的四川省白酒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为了中国白酒科学化的孵化器。公司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科研经费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几年来累计投入科研经费上亿元。目前承担着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和国家863项目各一个,以及省科技重大专项的研发任务。公司将技术创新广泛推进到企业的工艺改革、产品开发、质量管理、市场营销、品牌经营等方面,致力于使传统生物工程产业向现代生物工程产业迈进。

  • 索引序列
  • 品牌管理期刊
  • 品牌管理期刊排名
  • 品牌管理期刊官网
  • 品牌管理杂志
  • 品牌管理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