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潍坊学院学报编辑部

潍坊学院学报编辑部

发布时间:

潍坊学院学报编辑部

现在已经形成了论文产业链,编辑部靠这些赚钱,学生靠这个毕业,老师靠这个评职称,因此基本上都要钱,当然除过自己学校的学报。

还有不收费的刊物吗?现在都收吧?!

刊名:潍坊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Weifang University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主办单位:潍坊学院主编:徐隆彬ISSN:1671-4288CN:37-1375/Z地址:山东省潍坊市东风东街149号邮政编码:261061曾用刊名:《潍坊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与《昌潍师专学报》合并创刊时间:2001年

潍坊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潍坊医学院

泰山医学院考研资料链接:  提取码: tgp5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潍坊医学院  学校前身是成立于1951年的山东省昌潍医士学校,1958年扩建为昌潍医学院,1987年更名为潍坊医学院,是一所以医学为主,管理学、法学、理学、文学等多学科门类相结合,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综合发展的省属高等医学院校。学校同时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留学生招生资格。  学校现占地140余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余万平方米。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预防医学、药学、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市场营销、法学、应用心理学、统计学、生物技术、英语等16个本科专业;有二级学科硕士点24个,主要招收生理学、免疫学、药理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麻醉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应用心理学、护理学、口腔临床医学、神经病学、肿瘤学、中西医结合临床、急诊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自2002年起,学校与山东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目前,学校有硕士研究生564人,全日制本专科生13000余人。学校是同等学力人员在职申请硕士学位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是山东省护理学专业专升本自学考试主考学校。学校现有“泰山学者”设岗学科1个,“十一五”省级重点项目5个,省级学科带头人设岗学科2个,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2个,省级研究所(室)8个;有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精品课程6门;设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医学研究实验中心和实验动物中心;有功能学、形态学、化学分析、临床技能等17个综合或专业实验室;拥有各类先进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0000余台(套),设备总值1亿余元;图书馆各类藏书160余万册;有综合性附属医院12所,教学、实习医院50余所,其它教学基地20余处。学校是《社区医学杂志》主编单位,定期出版发行《潍坊医学院学报》和《潍坊医学院报》。  潍坊医学院主楼学校坚持以育人为本,不断强化教学、科研工作,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在近年的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应届本科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达30%以上,有的专业达60%,应届硕士研究生考取博士研究生的比例保持在30%-50%。近年来,学校获科技计划项目330余项,其中,国家级11项,省(部)级40余项,厅局级260项;获科技成果奖220余项,其中,省级以上成果40项,厅局级成果150余项;获国家专利10余项,部分科技成果进行了技术转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教师队伍中有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00余人,省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3人,省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1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9人;有2名教师分别当选为党的十五大代表、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有10余名教师分别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或称号。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乌克兰、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家的有关院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和合作关系。学校常年聘请外国专家任教,还聘请了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盖蒂谢克博士等多名国际知名专家为客座教授或特聘教授。  学校注重科学管理,着力提高综合办学水平,先后被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先进单位、省高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校园、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省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省高校校园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省高校伙食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厚德、博学、笃行、济世”是学校的校训,“严谨、求是、勤奋、进取”是学校的校风。建校50余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硕士研究生和本、专科生4万余人,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泰山医学院  泰山医学院的前身是山东医学院楼德分院,自1974年起独立办学,1980年由楼德迁至泰安,1981年经国务院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定名为“泰山医学院”。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4年获得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多年来,学校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继承传统,艰苦创业,教学、医疗、科研、管理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步。“十五”期间,学校紧紧抓住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果断决策,乘势而上。2002年征地近3000亩建设新校区,该项目被列为山东省和泰安市重点建设项目。新校区的建设,使学校办学资源显著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专业领域不断拓宽,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高校。  五岳独尊下的泰山医学院目前,我校在职教职工1589人,专任教师1118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385人。13名院士受聘为我校教授。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971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513人,本、专科生19200人。学生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学校设有社会科学部、基础医学部、临床医学系、人口与计划生育学院、放射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检验系、管理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生物科学系、国际教育学院、口腔医学系等16个教学院部系。有生命科学研究所、放射技术研究所、药物研究所、流行病学研究所、运动医学研究所等科学研究机构。有各类实践教学基地182个,其中附属医院10所(直属附院1所、非直属附院9所)。  设有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护理学、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物理学(医学物理学方向)、市场营销(医药方向)、英语等29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工学、文学、理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有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内科学、外科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神经生物学、药理学等1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骨外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药理学为山东省重点学科,老年医学、影像医学为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脑微循环实验室为山东省重点强化建设实验室。  学校占地总面积3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达11亿元(不含土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196万元,各类图书56万册。初步建成数字化校园,网络建设居于山东省高校先进行列。学校主办的《泰山医学院学报》为山东省优秀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间的教育、科研、医疗、文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日本、韩国、美国、英国、乌克兰、新加坡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医院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每年选派优秀教师和科研人员出国讲学、研修,与日本、韩国高校互派本科生交流学习。  坚持“质量第一”的办学观念,秉承“明德、学是、格物、求真”的校训,倡导“日新至善”的优良校风、“业精德馨、诲人不倦”的教风、“勤奋严谨、学而不厌”的学风,弘扬“登攀”泰医精神。坚持“以医学科学为主体,医工结合为特色”的发展思路,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生就业率、考研录取率在山东省同类院校位居前列。  多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加强精神文明和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了“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等一系列创建活动,并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和优秀组织单位、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高校文明校园、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山东省高等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滨州医学院  滨州医学院坐落于渤海之滨、黄河之畔的山东省滨州市,是一所省属高等医学院校,前身为青岛医学院。1970年搬迁至山东北镇办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北镇医学院,1983年随驻地更名改称滨州医学院。  历经30多年的努力和开拓,学校面貌日新月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教学、科研、医疗事业有了较大发展。现有滨州和烟台两个校区,占地1200余亩,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在建1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4000多万元,教职工860人,拥有正副教授及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30名,中级专业技术人员近300名。教师中有200余人获得或正在攻读硕士学位,50余人获得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两校区全日制在校生5600余人,成教在校生5700余人。现有51个教研室、12个多功能综合实验室、11个研究所(室)和2个研究中心,设备先进,功能齐全。医学免疫学、口腔医学、普外科学为省级重点学科。学校图书馆藏书1万册,中外文期刊1500余种。拥有附属医院6所、教学实习医院28所,教学实习用病床16000余张。学校直属的附属医院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资产总值5亿元,为山东省特别是鲁北地区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中心。现编辑出版《中国医院统计》杂志和《滨州医学院学报》,均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学校专业设置齐全,专业格局富有特色。目前拥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生物技术、中医学、法学(医事法律方向)、应用心理学、英语、全科医学、麻醉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十一个本科专业和全科医学、护理学、口腔医学、医学实验技术等四个专科专业。我院于1985年创办的残疾人临床医学系,是全国第一家专门招收残疾学生的大学本科系,在国内国际产生了很大反响。拥有的全省高校唯一一所医学二级学院--渤海学院,在2002年招生工作中成为亮点,计划200人,报考达4000余人。另外,培养外国留学生已得到省教育厅的批准,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学校坚持外延发展与内涵建设相结合、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相协调的原则,不断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育教学现代化,提高教学质量。毕业生外语四级通过率达到98%以上,六级通过率达到50%以上,计算机统考优良率达到98%以上,均名列省内前茅,应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数一直保持在25%以上,一大批优秀毕业生走向了各级领导岗位,成为各学科的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毕业生以"思想素质好、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强"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1997年高标准通过了省教育厅组织的教学工作评价,2001年以优异成绩通过了省教育厅"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检查评估"。  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学校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瑞士等国家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与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医学院正式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国际彩虹医疗队"在学校设立了中国学术交流中心。2001年,聘请了1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为学校名誉教授。  学校领导班子思想解放、团结实干,发扬"团结、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使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实力不断增强,育人环境不断优化,学校各项事业呈现出勃勃生机。我院先后有20余个部门或单位受到教育部、省委高校工委、团省委等部门表彰; 60余名教职工分别获得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全国优秀教师、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省优秀党员等光荣称号;多名学生获"全国三好学生"、省高校师大优秀学生提名奖称号,获第三届胡楚南奖学金。200余名学生受到中国残联、省教育厅、团省委等部门的表彰。学校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人事部、民政部等8部委授予"扶残助残先进集体"称号,相继被省、市有关部门授予"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绿化卫生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文明校园"等称号。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发展,学院已经成为一所综合实力较强、教学质量较高、具有明显专业优势和显著办学特色的高等医学院校。在新世纪的征程上,学院将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办学实力和水平,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目前滨州医学院的本科部基本都在烟台。滨州部分主要是附属医院和专科、成教以及见习点。  滨州医学院是山东省省属普通高等医学院校,秉承60年“教学第一、质量至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传统,几代滨医人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学校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为区域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06年12月,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  历史沿革  滨州医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46年的原青岛医学院。1970年10月,青岛医学院整体搬迁至山东省惠民地区行署驻地北镇;1974年11月,设立青岛医学院北镇分院(为省属本科高等院校);1981年9月,改称北镇医学院;1983年3月,随驻地更名为滨州医学院。2001年7月,学校在山东省烟台市建立新校区,2002年9月投入使用。  办学规模 学校全日制在校生14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2000余人,2008年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学科专业  学校设有临床学院、基础学院、特教学院(医学二系)、口腔学院、护理学院、医学人文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药学院、卫生管理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10个院(系)。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生物技术、中医学(中西医结合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麻醉学、医学影像学、法学(医事法律方向)、统计学(卫生统计学方向)、英语(医学方向)、药学(临床药学方向)、应用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方向)、公共事业管理、预防医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等17个本科专业和方向。  现有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内科学、口腔临床医学、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眼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皮肤病与性病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等1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医学免疫学、口腔科学、临床营养支持中心(肝胆外科)、内科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等6个省级重点学科,另有9个校级重点学科。  口腔医学专业为山东省特色专业和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病理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儿科学等3门课程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课程;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理学等6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另有校级精品课程16门。  科学研究  “十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课题256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部级40项,厅局级96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0项,厅局级奖励164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1项,其中一等奖2项;出版专著、教材150部,发表论文3081篇,其中核心期刊1173篇,被SCI、EI等收录47篇。  主办中国医学统计类核心期刊《中国医院统计》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滨州医学院学报》,均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939人,其中专任教师648人。有教授85人,副教授220人,博士、硕士学位人员358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2人,山东省中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6人,山东省教学名师2人,山东省优秀教师3人,山东省师德标兵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滨州市有突出贡献专家5人。  教学设施  学校固定资产总值8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000余万元;图书馆藏书188万册;有直属附属医院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8所,教学医院、实践教学医院60余所。学校直属附属医院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资产总值8亿元,仪器设备总值7亿元,开放床位941张,是鲁北地区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中心。  对外交流与合作  学校先后与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医学院、佛罗里达海湾海岸大学,韩国延世大学齿科学院、加图立大学医学院,新西兰奥塔古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与美国杜克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英国皇家护理学院等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对外交流与合作频繁。  您比较比较,我觉得还是潍坊医学院好

潍坊医学院是山东省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坐落于山东半岛中部闻名遐迩的世界风筝都—潍坊市。学校历史溯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潍县乐道院设立的乐道院医护学校和潍县美国长老会医院。1951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卫生厅根据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的命令,指示昌潍区中心卫生院在潍坊筹建山东省昌潍医士学校。1958年,改建为昌潍医学院,1987年,更名为现名。学校1958年开始本科教育,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留学生招生资格,2008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特色得到教育部专家组的充分肯定。2012年获批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单位,2013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14年,预防医学专业被批准列入本科第一批次录取新生。2016年,新增临床医学、麻醉学、公共事业管理3个专业列入本科第一批次录取新生,临床医学专业群(临床医学、麻醉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技术)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群(公共事业管理、预防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应用心理学)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立项建设专业(群)。学校是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单位,全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山东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立项学校,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单位。办学规模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在校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1300余人,本科生15000余人,留学生近500人。人才培养 学校坚持“厚德载医、塑心树人”的育人理念,以职业素养和能力培养为主线,着力培养承担社会责任、富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山东省医学领域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谢立信院士在我校工作25年,于金明院士为我校79级毕业生。在第二、三、四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中,学校连续荣获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在山东省南丁格尔应急救护技能比赛中,学校获高校组第一名。学科专业 学校有16个院(系),24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理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工学、文学7大学科门类,形成了以医学教育为主体,医学及医学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学科专业特色。现有临床医学、公共事业管理、护理学、麻醉学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立项建设专业(群)3个,省级特色和品牌专业9个,省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建设专业2个。有省级精品课程群8个,省级精品课程46门。建有国家级临床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3个省级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和中国科教评价网()联合推出《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7-2018)》,发布了中国大学本科专业排行榜,共涉及523个本科专业。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和麻醉学专业分别名列全国专业排行前三甲。学校现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公共卫生危机管理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设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生物学、护理学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科学研究 学校有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11个。外科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是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其中,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是山东省“泰山学者”设岗学科,外科学为特色重点学科。整形外科学、眼科学是山东省学科带头人设岗学科。整形与显微修复技术实验室是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生物药物实验室、应用药理学实验室、神经疾病与再生修复实验室、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实验室为“十三五”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学校有医院统计学、卫生管理学等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2个,临床麻醉实验室、生物药物实验室等省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9个,省中医药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2个,省临床重点专科11个,省中医药重点专科1个。“健康山东”重大社会风险预测与治理项目为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自主培育建设项目,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为“十三五”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主办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潍坊医学院学报》,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师资队伍 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立信、于金明为名誉院长。学校聘有泰山学者1人,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9人。有全国模范、优秀教师8人,省级教学名师8人,省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2人,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96人。有省级教学团队5个。应用药理学科研创新团队是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培育)团队。办学条件 学校现占地近1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3万余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60余万册。有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0个,有附属医院17所。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来华留学生招生学校、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卫生部辅助生殖技术培训基地、全国麻醉学基础理论培训基地、国家临床药物试验机构、国家级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山东省基层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山东省公共卫生预警与处置指导中心设在我校。对外交流与合作 学校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乌克兰、日本、韩国、尼泊尔、印度等国家的院校及教育研究机构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和合作关系。聘请了60余名国外知名专家、教授为学校的荣誉教授、客座教授。留学生生源国家拓展至亚非欧美23个国家。薪火传承,桃李芬芳,学校秉承“乐道济世”的校训,弘扬“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潍医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国家培养本专科生和研究生10万余人,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潍坊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

潍坊学院和泰山学院等一样,是省教育厅直属的二本,估计科技学院还要差一点,不是同一个学校

潍坊学院是公办二本学校,在潍坊市区,是潍坊本土高校的老大。潍坊科技学院是民办本科,在寿光,知名度、实力、师资上都不如潍坊学院。

潍坊科技学院学费是经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山东省教育厅批准的。根据《潍坊科技学院2020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第二十一条 经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山东省教育厅批准,学校学费标准:1、本科动画、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护理学、学前教育、软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财务管理、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程造价、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审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5800元/年,中外合作、留学基金委项目专业:25800元/年,其余本科专业13800元/年,校企合作本科专业:17000-18800元/年。2、专科学前教育、护理:8600元/年,园林环境类专业:6600元/年,校企合作专业:10800-12100元/年,定向培养士官类专业10000元/年,其余专业7600元/年。3、学校住宿费标准:A类2200元/生学年,B类1400元/生学年,C类1000元/生学年。第二十二条 学生退费按照《山东省高等学校收费管理办法》(鲁政办字【2018】98号)有关规定执行。扩展资料根据《潍坊科技学院2020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第二十三条 奖学金、助学金、特困生等有关情况1、普通本、专科学生均享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省政府励志奖学金平均获得比例为20%以上。2、学校实行特困生救助基金制度,并提供部分勤工俭学岗位等,以保证特困生的正常学习。3、家庭经济贫困学生可以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参考资料来源:潍坊科技学院-潍坊科技学院2020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潍坊科技学院是民办大学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区别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区别主要有性质不同、资金来源不同、举办者不同,具体如下:一、性质不同1、民办学校:民办学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民办学校的本科专科学历是受国家认可的,学信网可查。公办大学:是国家或地方政府创办的大学,办学历史一般比较悠久,社会认可度较高。二、资金来源不同1、民办学校:资金来源,有个人自筹资金、个人智力投入(无资金投入)、个人和企业的投资、集资或入股以及捐资等。对于一个特定的民办学校来说,资金来源并不完全是单一的,可以是个人、集体、企业资金的混合。同时,非财政性经费并不排除国有资产的注入。2、公办学校:政府财政拨款。三、举办者不同1、民办学校:民办学校的举办者主要有公民个人、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集体经济组织、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2、公办学校:国家政府部门。学校简介潍坊科技学院(Weif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于山东省寿光市,是一所由山东晨鸣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举办,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民办全日制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始建于1984年的寿光县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先后有寿光师范学校、寿光市教师进修学校、潍坊广播电视大学寿光分校、齐鲁经济学院等多所学校合并;2001年组建潍坊科技职业学院,2008年4月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潍坊科技学院。截至2020年12月,校园占地2400多亩,建筑面积116万多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亿多元,馆藏图书160万多册,全日制在校生1万余人。现设农学与环境学部、经济管理学部、机电信息学部、建筑与艺术学部、通识教育学部5个学部,农学与环境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通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护理学院等13个二级学院。院系专业截至2019年5月,学校现设贾思勰农学院、中印计算机软件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电气自动化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化工与环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外语与旅游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士官学院等16个二级学院,开设41个本科专业,38个专科专业,其中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试点专业2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5个,培育了园艺技术、海洋化工、机械电子、信息技术等优势学科专业群,形成了以工学为主体、农学为特色,工学、农学、理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医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2022年,新增四个本科专业:种子科学与工程、艺术教育、康复治疗学、智能制造工程。师资力量学校为解放军二炮培养直招士官截至2019年5月,教职工1900多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受聘为教授、名誉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天来教授等专家学者加盟学校,引进全国知名博导张友祥、崔希海、李强、宋彧等教授,副高级及以上教师达525人,硕士及以上1147人,双师型教师345人,3人评为山东省首席技师,4人获“富民兴鲁”劳动奖章、齐鲁巾帼发明家称号,校级学科带头人17名,23人受聘为东北师范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博导硕导。质量工程截至2015年9月,学校构建了“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建立“政行校企”专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建有4个山东高校优势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鲁台职业教育交流对接学校特色课程,14个省级精品课程,各类实验实训室143个,建立了1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科研平台截至2016年4月,学校建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山东省软件工程技术中心、1个市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市级重点学科实验室,校级科研所17个。学校与中国科学院、山东大学合作建立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工程研究院济南院。院士专家工作站:农业科学、环境科学山东省软件工程技术中心:潍坊科技学院山东环球软件公司市级工程研究中心: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市级重点学科实验室:潍坊市智能保温新型材料重点实验室、工业废水重金属检测技术实验室校级科研所:蔬菜花卉研究所、生物防治研究所、蔬菜工程技术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地下卤水养殖与应用研究所、动物科学研究所、环境检测中心、水产养殖研究所、新型材料研究所、环境科学研究所、海洋药物研究所、海洋精细化工研究所、农圣文化研究所、历史文化研究所、寿光文化研究所、会计研究所科研成果截至2014年3月,学校生物工程研究中心承担省级以上课题60余项,发表论文24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11篇,专著32部。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大量繁殖了日本椿、大花惠兰、蝴蝶兰、红叶石楠、日本水草、树莓、红掌、春杜鹃、四季梅、微型月季、猪笼草等多种名贵花卉苗木,开创了寿光市不需要种子就可以繁殖优质蔬菜花卉苗木的先例。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申请了10项国家发明专利和6项实用新型专利。主持完成的“‘鲁硕红’蔷薇的选育、繁殖及其栽培应用”于2012年获省林业科技成果一等奖,获得林木良种称号,2013年获国家科技金桥奖,选育的‘鲁硕红’蔷薇在11省推广。截至2015年1月,共承担国家科技部、教育部,省科技厅、教育厅、文化厅、环保厅等科研课题162项,获地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17项,获国家专利108项,出版著作、教材230部,发表论文2616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50篇。馆藏资源截至2011年5月,学校图书馆纸质藏书150万册,电子图书20多万册,拥有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7149种,报刊合订本2300余册,期刊合订本6000多册。图书馆电子资源有中国知网、超星电子图书、读秀学术搜索、万方数据、维普考试资源、中科专业课学习数据库、中科VIPExam考试学习资源数据库等。学术期刊《潍坊科技学院学报》创刊于2006年,为季刊,每季度初月出版,大16开本,96页,是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常设栏目有教育教学研究,科技与应用,菜乡论坛(含寿光经济、文化),经济·管理,建筑设计,政治·法律,语言·文学(文化)及蓝黄经济、农圣文化等与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潍坊高等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联系密切的栏目。在2008年,2010年,2012年连续三届山东省连续性内部资料出版物出版质量综合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级。校徽中间的字母由“潍坊科技学院”中英文首字母“W”、大地及建校年份“1984”组成,周围用英文和中文校名构成一个圆形造型,各个元素融合成一个整体,显得晶亮圆润,象征着精益求精、追求完美。“W”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最后一笔经过艺术变形演变为腾飞的翅膀,又似燃烧的火炬,向上升腾的火焰,也似莘莘学子舞动的青春,蕴含着“天高任鸟飞”的勉励之情,“W”为图案之灵魂,充满生机和活力,象征学院蓬勃向上的永恒动力,昭示着学院师生团结向上、积极进取、奋力拼搏的时代风貌,表达了学院满载着激情与梦想,不断飞向新的目标,各项事业蓬勃向上的美好愿望。中文校名采用欧阳中石的手书体,刚劲、浑厚。中间流畅的金黄色线条,代表地平线及面向世界,金黄色象征着收获与辉煌,显得耀眼夺目。学校建校年份“1984”透视变形向中心延伸,增加了凝聚力和向心力,丰富了画面效果。校徽图案主色调为蓝色。蓝色旷远而深邃,象征博大深远,智慧结晶,代表着辽阔的大海与浩瀚的苍穹,代表着潍坊科技学院师生宽广豁达的胸襟,也代表着学院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支撑作用。蓝色羽翼随上腾之势,预示着潍坊科技学院发展之路愈加宽广,办学空间更为开阔,象征着学院各项事业奔腾向上、永不止步。校徽整体图案造型优美,灵动飘逸,有动感,黄蓝两种色彩搭配,对比强烈,与圆形的结构组合,充满传统文化韵味,有很强视觉冲击力和现代感,达到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体现了学院紧跟社会步伐,与时代同步,不断创新、服务社会的时代理念,表达了学院师生勇于开拓,追求卓越,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特色大学而努力的美好企盼!

潍坊理工学院学报编辑部

截至2016年4月,学校有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2个省级科学技术研究院 、1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1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1个中国工程院实验室、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6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1个省级检测研发公共服务基地、5个省级高校科研创新平台。 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名称 依托学院 共建单位国家工业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省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山东省硅酸盐研究设计院工程陶瓷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省硅酸盐研究设计院耐火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科技大学、淄博市鲁中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名称理事单位山东省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理工大学(牵头)、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等15家 山东省海洋生物质纤维材料及纺织品协同创新中心青岛大学(牵头)、山东理工大学、青岛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等11家山东省高校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才培养研究基地山东理工大学(牵头) 省级科学技术研究院 名称 依托机构 山东工程技术研究院 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省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山东省硅酸盐研究设计院、中国石化集团齐鲁石化公司研究院、中国铝业山东分公司研究院、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 山东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 山东理工大学(牵头) 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名称 依托学院 山东省产业经济研究基地 商学院 山东省齐文化研究基地 齐文化研究院 山东省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高校慈善文化研究基地 齐文化研究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山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展研究基地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省高校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才培养研究基地 齐文化研究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名称 依托学院 山东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机械工程学院 山东省现代金属材料成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机械工程学院 山东省光纤通讯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机械工程学院山东省车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 山东省道路智能控制与安全运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 山东省生物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生命科学学院 山东省清洁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山东省马铃薯生产装备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山东省高压电网暂态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山东省分布式电源并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山东省陶瓷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省运动训练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机械工程学院,体育学院 山东省纺织化学品与染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化学工程学院,鲁泰纺织服装学院 山东省矿山尾矿资源化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山东省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建筑工程学院 中国工程院实验室 名称 依托学院 共建单位中国工程院精细化工、催化材料实验室 化学工程学院 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省级重点实验室 名称 依托学院 山东省精密模具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十二五”高校强化建设重点实验室) 机械工程学院 山东省精密制造与特种加工重点实验室 机械工程学院 山东省精密工程测量重点实验室 机械工程学院 山东省结构分析与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十一五”高校强化建设重点实验室) 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 山东省旱作农业机械及信息化重点实验室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山东省先进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省神经退行性疾病新药创制重点实验室(筹) 生命科学学院 省级检测研发公共服务基地 名称 依托机构 山东省无机材料结构与成分检测研发公共服务基地 山东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校地共建研究院(中心) 名称 共建单位 创建年度山东低碳经济技术研究院 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会、山东省淄博市人民政府2010山东理工大学招远工业技术研究院 山东省招远市人民政府2010山东理工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研究院 山东省淄博市人民政府2011山东理工大学乐陵工业技术研究院 山东省乐陵市人民政府2014山东粮食干燥工程研究中心 山东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山东德农农业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2015 山东理工大学武城产业创新及机器人技术研究院 山东省武城县人民政府2015 山东理工大学潍坊节能减排技术研究院 山东省潍坊市人民政府2015山东理工大学日照农业装备技术转移中心 山东省日照市科技局、农机局2015鲁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 山东省淄博市人民政府2016对外合作 截至2015年6月,学校与科研院所、企业等联合设立了山东省数控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山东省汽车研究设计院汽车研究所、淄博市机电一体化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山东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工程机械研究所、山东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车辆测试中心、中国五征产品设计发展中心等100余个科技研发机构,积极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成为山东省重要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基地。 学校与淄博、济南、青岛、潍坊、中山、镇江、南通、常州、扬州等城市开展全方位合作,联合成立了60多个科研机构 ;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北汽福田、时风集团、五征集团、中国重汽、江铃汽车、长城汽车、福田雷沃、齐鲁石化、胜利油田、山东铝业、新华制药、鲁泰纺织、科勒 等大型企业开展实质性合作,全面融入地方科技创新体系。 2006年至2015年7月,学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数量达到8项 ;2009年至2014年9月,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2项,其中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 ;连续两次荣获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奖,成为山东省重要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基地。2006年和2007年,学校连续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各一项;2008年、2009年、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5年 ,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各一项。 2003年、2005年和2012年,三次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10年和2013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 2013年3月,获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2年度)。2006年至2015年12月,学校先后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1400余项,其中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类国家级项目290余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60项。 截至2010年9月,学校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7536篇,学术论文被SCI、EI、ISTP、SSCI检索收录达936篇 。学校学者曾在国际著名的《科学》期刊(Science,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官方刊物) ,国际顶尖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NEJM,美国马萨诸塞州医学会(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主办) ,世界权威物理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简称PRL,美国物理学会(APS)主办) ,国际顶尖化学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简称JACS,美国化学学会(ACS)主办)发表相关论文 ;入选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TOP1%论文一篇;在世界权威机械工程领域刊物——《Procedia CIRP》2013年发表的论文入选2009年至2014年该刊引用率国际前10名(Elsevier出版社)。 2015年3月,进入ESI热点论文(Hot Papers)一篇,有包括该论文的6篇论文进入ESI高被引论文;根据2014年11月ESI数据统计,学校进入ESI高被引论文的被引次数在全国高校中排名90位。 2015年11月,学校研制成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该发泡剂综合性能优良、绿色环保,可替代所有含氯氟烃的物理发泡剂,产品的各项指标均符合中国和欧盟各国的相关标准要求。这标志着中国在此研究方面已超越欧美等发达国家,将对世界聚氨酯工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山东理工大学等整理研究的《齐鲁古典戏曲全集》,2011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该书的出版填补了山东古典戏曲文献整理研究上的空白,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可资利用的资料,在齐鲁历史文献的整理和地方古代戏曲的研究上,完成了一件颇具意义和价值的学术工程。 2014年1月,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山东省知识产权局下发了《关于2013年度全省专利情况的通报》,学校2013年度发明专利授权150件,列全省高校第2位;发明专利申请395件,列全省高校第3位;有效发明专利数量294件,列全省高校第3位。自2011年以来,学校发明专利的申请量、授权量和有效专利数量持续增加,均位列山东高校前5位。 2012-2014年山东省高等院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排名表排名序号学校名称2014年有效发明量2013年有效发明量 2012年有效发明量1山东大学 1777 1488 12592中国海洋大学 415 378 3323济南大学3902752044山东理工大学 378294 1865山东科技大学3781961316中国石油大学(华东)3461901137青岛科技大学2261681158齐鲁工业大学 213166 1109山东农业大学 200157 9710青岛大学 193 148 124 2012-2014年山东省高等院校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表排名序号学校名称 2014年发明授权量2013年发明授权量 2012年发明授权量1山东大学 516422 434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19093 593济南大学174103854山东理工大学153150865中国海洋大学 11193 1136山东科技大学 10781 617青岛科技大学8772508青岛大学8148539齐鲁工业大学 8170 4710青岛农业大学7643 3411山东农业大学 58 68 47 学术期刊 学校编辑出版《山东理工大学学报》(分为“自然科学版”和“社会科学版”)、《管子学刊》等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均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1.《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创刊于1985年,原名《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学报》,1991年更名为《山东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改为现名;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电子科技文摘等多家科技期刊数据库刊源。 2.《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创刊于1985年 ,是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来源期刊;该学报的10多项主要指标均列全国高校学报前100位,被评为“全国优秀学报”、“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山东省优秀期刊”。 3.《管子学刊》(Guan Zi Journal)创刊于1987年,为齐文化研究院院刊,是综合研究齐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性刊物;1992年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99年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04年入选“山东省优秀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2004年、2005年入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馆藏资源 截至2015年12月,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有馆舍面积51891平方米,阅览座位4686个。馆藏图书总量634万册(种),其中纸质图书312万册,电子图书322万种(含中外文学位论文);各种类型数据库165个;中文期刊8000余种(纸质现刊2266种),外文期刊16000余种(纸质现刊39种)。

好像就有一个潍坊教育学院,不过现在好像叫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在青州市玲珑山南路4139号。

、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是由山东师范大学与山东禄禧置业有限公司合作举办的普通本科独立学院,2012年以前,历山学院位于山东师范大学校本部内,2013年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迁址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办学;2、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是由原潍坊教育学院改建而成的公办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是总参部和教育部批准的全国十四所定向培养直招士官试点院校之一;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青州士官学校,是为我国导弹部队培养各类士官人才的综合性士官学校,学校坐落于古九州之一的山东省青州市区;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怎么会这样啊

潍坊教育学院地处风景秀丽的文化古城青州,环境优雅,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过硬。学院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建有37个多媒体电教室、56个实验实训室及多个计算机网络教室和语言实验室,建有千兆校园网和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图书馆藏书45万册,建有40多个校外实训、就业基地。中外文现期报刊800余种 ,创办有国家统一刊号的华东地区和山东省优秀期刊——《潍坊教育学院学报》。学院不断加大投入,建成了新的体育馆、塑胶场地、艺术楼,新添置的计算机、钢琴、化工实验实训设备、图书馆设备和部分多媒体设备已投入使用,新建的一批生物技术、化工、食品、数控等实训车间,也即将投入使用。在地方政府支持下,新的校区即将开始建设。学院现有教职工366人,专兼职教师276人,教授28人,副教授77人,研究生学历教师44人,外教2人,双师型教师达70%。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近一万人,其中专科(高职)生5320人。潍坊教育学院新校区位于青州市文化产业园,风景秀丽的磨脐山东侧,新校区建设进展顺利,专业教学楼、学生公寓、餐厅建设现已完工,校园进入绿化美化阶段。

还有不收费的刊物吗?现在都收吧?!

小县城里的垃圾学校,水平在平常不过的师资队伍,山沟沟里的新校区,过时的专业,素质差的渣滓生!来吧,三年后你会脱胎换骨的!一位老生的忠告

  • 索引序列
  • 潍坊学院学报编辑部
  • 潍坊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 潍坊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
  • 潍坊理工学院学报编辑部
  •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