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投稿范文英文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投稿范文英文

发布时间: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投稿范文英文

My HometownMy hometown is beautiful place It stands near a wide river at the foot of low green It has many tall buildings and wide There are trees and flowers But it has not always been like In the old days, it was a sad dirty little Landlords and merchants lived in the few good For the working people there were only dark, unhealthy rooms in old buildings and huts in narrow muddy Nearly everyone was poor and many had no Everything has changed since The people, led by the Party, have got rid of the mud and They have put up schools, theaters, shops and They have an assembly hall and a Along the river they have built offices, hotels and A lot of factories have sprung On the river, streamers and boats come and go busily, day and They carry the products of our industries to all parts of the I love my hometown, and I love its They also have Healthy and happy, they are going all out to build 我的家乡我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它座落在一座不高的绿色山脚下,一条宽阔的河流边有许多高耸的大楼和宽阔的街道树木和花草随处可见但是它并不是一直如此在旧社会,它是一个凄凉、肮脏的小镇地主和商人住在几栋漂亮的房子里劳动人民只能住在破旧、黑暗、不卫生的房子里或是狭窄、泥泞街道旁的茅屋里几乎所有人都贫困,许多人没有工作解放后一切都改变了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告别了泥泞和肮脏他们建起了学校、剧院、商店和公寓,还有大礼堂和医院沿河建起了办公大楼、宾馆和公园许多工厂迅速涌现河上汽船、小船日夜穿梭,他们将我们的工业产品运往全国各地我热爱我的家乡,我热爱家乡的人民他们身上也发生了变化他们健康、幸福,正在鼓足干劲建设社会主义

vc你吧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投稿范文英文版

小冰期以来羌塘高原中西部冰川变化图谱分析,《冰川冻土》2009年 第1期近期东西天山冰川变化的对比研究,《冰川冻土》2008年 第6期周期性升温下冰川系统的变化预测研究——以长江流域冰川系统为例,《冰川冻土》2008年 第4期冰川系统模理及其应用——以金沙江流域为例,《干旱区地理》2008年 第4期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地区暖季气温、降水的变化特征及其响应分析,《石河子大学学报》2008年 第1期变化世界中的地理学,《经济地理》2006年 第S1期长江流域冰川系统面积结构特征,《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年 第3期高原区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分布及其特点分析——以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为例, 《石河子大学学报》2006年 第6期西昆仑山冰芯记录指示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对流层中上部近百年大气尘埃变化趋势,《冰川冻土》2006年 第6期恒河-雅鲁藏布江流域雪线场的建立及其环境意义,《冰川冻土》2006年 第6期塔里木河源区冰川系统变化趋势预测,《山地学报》2006年 第6期中国冰川径流的评估及其未来50 a变化趋势预测,《冰川冻土》2006年 第4期基于GIS的西藏南部雪线场的建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年 第3期中国冰川系统变化趋势预测研究,《水土保持研究》2005年 第5期长江源区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冰川冻土》2005年 第4期《Glaciological Study of Collins Ice Cap King George Island Antarctica》一书评介,《冰川冻土》2004年 第1期杰出的俄罗斯冰川及地理学家科特梁可夫院士,《冰川冻土》2004年 第5期冰川系统高度结构计算研究——以塔里木盆地水系冰川为例,《冰川冻土》2004年 第5期塔里木河流域冰川系统平衡线的计算及其分布特征,《冰川冻土》2003年 第4期雪崩危险度评价的类型、特征和方法,《自然灾害学报》2003年 第2期迈入新世纪的中国冰冻圈科学——第六届全国冰川冻土学大会侧记,《冰川冻土》2003年 第1期冰种系统变化的模型研究—以西藏南部外流水系为例,《冰川冻土》2002年 第1期贡嘎山海螺沟冰川物质平衡,水交换特征及其对径流的影响,《冰川冻土》2001年 第1期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马兰山冰川的初步研究,《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0年 第1期《世界冰雪资源地图集》评介,《冰川冻土》2000年 第3期高亚洲地区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特征研究,《冰川冻土》2000年 第2期

云南省气候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等7个温度带气候类型。 云南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其主要表现为: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云南纬度和海拔相关。从纬度看,其位置只相当于从雷州半岛到闽、赣、湘、黔一带的地理纬度,但由于地势北高南低,南北之间高差悬殊达6m,大大加剧了全省范围内因纬度因素而造成的温差。这种高纬度与高海拔相结合、低纬度和低海拔相一致,即水平方向上的纬度增加与垂直方向上的海拔增高相吻合的状况。使得各地的年平均温度,除金沙江河谷和元江河谷外,大致由北向南递增,平均温度在5~24℃左右,南北气温相差达19℃左右。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和天气系统的不同,全省气温纬向分布规律中常会出现特殊的情况,出现了“北边炎热南边凉”的现象。特别是在垂直分布上,因境内多山,河床受侵蚀不断加深,形成山高谷深,由河谷到山顶,都存在着因高度上升而产生的气候类型差异,一般高原每上升100m,温度即降低6℃左右。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由于地处低纬高原,空气干燥而比较稀薄,各地所得太阳光热的多少除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增减外,也受云雨的影响。夏季,最热天平均温度在19~22℃左右;冬季,最冷月平均温度在6~8℃以上。年温差一般为10~15℃,但阴雨天气温较低。一天的温度变化是早凉,午热,尤其是冬、春两季,日温差可达12~20℃。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全省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100mm,南部部分地区可达1600mm以上。但由于冬夏两季受不同大气环流的控制和影响,降水量在季节上和地域上的分配是极不均匀的。冬季位于“昆明准静止锋”的西侧,受单一暖气团控制,降水稀少。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潮湿闷热,降水充沛。降水量最多是6~8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11月至次年4月的冬春季节为旱季,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0~20%。云南无霜期长。南部边境全年无霜;偏南的文山、蒙自、思茅,以及临沧、德宏等地无霜期为300~330天;中部昆明、玉溪、楚雄等地约250天;较寒冷的昭通和迪庆达210~220天。云南光照每年每平方厘米为90~150千卡。 滇池位于昆明市区南部,被誉为“高原明珠”,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湖泊、中国第六大淡水湖。湖泊面积388k㎡,流域面积2920k㎡,平均水深12m,最深处为3m,蓄水量为931亿m3。海拔1887m,湖岸线长约200km。洱海是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湖泊,位于大理市区北部,湖泊面积91k㎡,流域面积2565k㎡,平均水深8m,最大水深5m,湖面海拔1966m,蓄水量8亿m3,多年平均水资源量25亿m3。抚仙湖是中国第二深水湖泊,是云南省蓄水量最大的湖泊,位于玉溪市澄江县、江川县、华宁县三县交界处。湖面海拔5m,面积6k㎡,流域面积69k㎡,最大水深9m,平均水深5m,蓄水量3亿立方米。程海是一个内陆封闭型高原深水湖泊,没有出流,位于永胜县西南部,流域面积3k㎡,湖泊面积2k㎡,平均水深9m,最大水深7m,蓄水量87亿m3,湖岸线长1km。泸沽湖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和四川省西南部的两省交界处,是中国第三大深水湖泊。湖面面积8k㎡,其中云南境内3k㎡。杞麓湖是一个封闭型高原湖泊,湖泊面积9平方公里,流域面积2平方公里,最大水深8米,平均水深4米,蓄水量7亿立方米。星云湖是抚仙湖的上游湖泊,通过2公里的隔河与抚仙湖相联。湖泊面积7平方公里,流域面积386平方公里,平均水深91米,最大水深5米,蓄水量84亿立方米。阳宗海湖泊面积9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0米,最大水深7米,流域面积192平方公里,蓄水量04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资源量3500万立方米。异龙湖位于石屏县东南部,湖泊面积92k㎡,流域面积4k㎡,平均水深约5m,最大水深55m,蓄水量145亿。异龙湖流域主要包括石屏县的5个乡镇。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分布在滇中、滇南、滇西和滇西北,分属昆明市、玉溪市、大理州、丽江市和红河州;其中滇池、程海和泸沽湖属长江水系,抚仙湖、杞麓湖、异龙湖、星云湖和阳宗海属珠江水系,洱海属澜沧江水系。 水系:云南省大小河流共600多条,其中较大的有180条,多为入海河流的上游。 相对平缓的山区只占总面积10%,大面积土地高低差参,纵横起伏,一定范围又有和缓的高原面。 滇西纵谷区,高黎贡山为伊洛瓦底江与怒江的分水岭上的高山顶部,常有永久积雪,形成奇异、雄伟的山岳冰川地貌。金沙江“虎跳涧”峡谷,与两侧山岭相对高差达3000余米,为世界著名峡谷之一。澜沧江的西当铁索至梅里雪山的卡格博峰顶,直线距离约12公里,高差竟然达到4760米,在10余公里的狭小范围内,呈现出亚热带干热河谷和高山冰雪世界的奇异景观,自然景色相当于广东至黑龙江跨过的纬度。全省分三个梯层,滇西北徳钦、香格里拉县一带为第一梯层,滇中高原为第二梯层,南部、东南和西南部为第三梯层,平均每公里递降6米。盆地和高原台地,西南地区俗称“坝子”。地质博物馆云南也是一个很大的地质博物馆。禄丰县的早期侏罗纪地层中曾出土大量蜥脚类恐龙化石,留存较为完整,现已在县城建成恐龙博物馆供游人参观。另外,澄江县的帽天山更是地质界中的“明星”,因为这里出土了数量多、种类丰富、留存完好的寒武纪多细胞生物的化石,有力地证明了“寒武纪生物大爆炸”的存在。昆明市东川区也是全国闻名的“泥石流博物馆”,早期这里因为大规模不科学地开采铜矿,再加上气候、地形等原因影响,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泥石流频发地段,泥石流现象比较典型。坝子在云南省起伏纵横的高原山地之中,断陷盆地星罗棋布。云南这些盆地又称“坝子”。云南全省面积在1k㎡以上的坝子共有1445个,面积在100k㎡以上的坝子有49个,云南最大的坝子在陆良县,面积为99k㎡。云南名列前10位的坝子还有:昆明坝(6k㎡)、洱海坝(601k㎡)、昭鲁坝(76k㎡)、曲沾坝(82k㎡)、固东坝(79k㎡)、嵩明坝(6k㎡)、平远坝(88k㎡)、盈江坝(99k㎡)、蒙自坝(217k㎡)。 温泉安宁温泉、腾冲温泉溶洞建水燕子洞、泸西阿庐古洞、九乡溶洞、弥勒白龙洞、通海里山仙人洞、洱源清源洞火山腾冲火山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投稿范文

云南省气候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等7个温度带气候类型。 云南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其主要表现为: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云南纬度和海拔相关。从纬度看,其位置只相当于从雷州半岛到闽、赣、湘、黔一带的地理纬度,但由于地势北高南低,南北之间高差悬殊达6m,大大加剧了全省范围内因纬度因素而造成的温差。这种高纬度与高海拔相结合、低纬度和低海拔相一致,即水平方向上的纬度增加与垂直方向上的海拔增高相吻合的状况。使得各地的年平均温度,除金沙江河谷和元江河谷外,大致由北向南递增,平均温度在5~24℃左右,南北气温相差达19℃左右。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和天气系统的不同,全省气温纬向分布规律中常会出现特殊的情况,出现了“北边炎热南边凉”的现象。特别是在垂直分布上,因境内多山,河床受侵蚀不断加深,形成山高谷深,由河谷到山顶,都存在着因高度上升而产生的气候类型差异,一般高原每上升100m,温度即降低6℃左右。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由于地处低纬高原,空气干燥而比较稀薄,各地所得太阳光热的多少除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增减外,也受云雨的影响。夏季,最热天平均温度在19~22℃左右;冬季,最冷月平均温度在6~8℃以上。年温差一般为10~15℃,但阴雨天气温较低。一天的温度变化是早凉,午热,尤其是冬、春两季,日温差可达12~20℃。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全省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100mm,南部部分地区可达1600mm以上。但由于冬夏两季受不同大气环流的控制和影响,降水量在季节上和地域上的分配是极不均匀的。冬季位于“昆明准静止锋”的西侧,受单一暖气团控制,降水稀少。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潮湿闷热,降水充沛。降水量最多是6~8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11月至次年4月的冬春季节为旱季,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0~20%。云南无霜期长。南部边境全年无霜;偏南的文山、蒙自、思茅,以及临沧、德宏等地无霜期为300~330天;中部昆明、玉溪、楚雄等地约250天;较寒冷的昭通和迪庆达210~220天。云南光照每年每平方厘米为90~150千卡。 滇池位于昆明市区南部,被誉为“高原明珠”,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湖泊、中国第六大淡水湖。湖泊面积388k㎡,流域面积2920k㎡,平均水深12m,最深处为3m,蓄水量为931亿m3。海拔1887m,湖岸线长约200km。洱海是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湖泊,位于大理市区北部,湖泊面积91k㎡,流域面积2565k㎡,平均水深8m,最大水深5m,湖面海拔1966m,蓄水量8亿m3,多年平均水资源量25亿m3。抚仙湖是中国第二深水湖泊,是云南省蓄水量最大的湖泊,位于玉溪市澄江县、江川县、华宁县三县交界处。湖面海拔5m,面积6k㎡,流域面积69k㎡,最大水深9m,平均水深5m,蓄水量3亿立方米。程海是一个内陆封闭型高原深水湖泊,没有出流,位于永胜县西南部,流域面积3k㎡,湖泊面积2k㎡,平均水深9m,最大水深7m,蓄水量87亿m3,湖岸线长1km。泸沽湖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和四川省西南部的两省交界处,是中国第三大深水湖泊。湖面面积8k㎡,其中云南境内3k㎡。杞麓湖是一个封闭型高原湖泊,湖泊面积9平方公里,流域面积2平方公里,最大水深8米,平均水深4米,蓄水量7亿立方米。星云湖是抚仙湖的上游湖泊,通过2公里的隔河与抚仙湖相联。湖泊面积7平方公里,流域面积386平方公里,平均水深91米,最大水深5米,蓄水量84亿立方米。阳宗海湖泊面积9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0米,最大水深7米,流域面积192平方公里,蓄水量04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资源量3500万立方米。异龙湖位于石屏县东南部,湖泊面积92k㎡,流域面积4k㎡,平均水深约5m,最大水深55m,蓄水量145亿。异龙湖流域主要包括石屏县的5个乡镇。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分布在滇中、滇南、滇西和滇西北,分属昆明市、玉溪市、大理州、丽江市和红河州;其中滇池、程海和泸沽湖属长江水系,抚仙湖、杞麓湖、异龙湖、星云湖和阳宗海属珠江水系,洱海属澜沧江水系。 水系:云南省大小河流共600多条,其中较大的有180条,多为入海河流的上游。 相对平缓的山区只占总面积10%,大面积土地高低差参,纵横起伏,一定范围又有和缓的高原面。 滇西纵谷区,高黎贡山为伊洛瓦底江与怒江的分水岭上的高山顶部,常有永久积雪,形成奇异、雄伟的山岳冰川地貌。金沙江“虎跳涧”峡谷,与两侧山岭相对高差达3000余米,为世界著名峡谷之一。澜沧江的西当铁索至梅里雪山的卡格博峰顶,直线距离约12公里,高差竟然达到4760米,在10余公里的狭小范围内,呈现出亚热带干热河谷和高山冰雪世界的奇异景观,自然景色相当于广东至黑龙江跨过的纬度。全省分三个梯层,滇西北徳钦、香格里拉县一带为第一梯层,滇中高原为第二梯层,南部、东南和西南部为第三梯层,平均每公里递降6米。盆地和高原台地,西南地区俗称“坝子”。地质博物馆云南也是一个很大的地质博物馆。禄丰县的早期侏罗纪地层中曾出土大量蜥脚类恐龙化石,留存较为完整,现已在县城建成恐龙博物馆供游人参观。另外,澄江县的帽天山更是地质界中的“明星”,因为这里出土了数量多、种类丰富、留存完好的寒武纪多细胞生物的化石,有力地证明了“寒武纪生物大爆炸”的存在。昆明市东川区也是全国闻名的“泥石流博物馆”,早期这里因为大规模不科学地开采铜矿,再加上气候、地形等原因影响,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泥石流频发地段,泥石流现象比较典型。坝子在云南省起伏纵横的高原山地之中,断陷盆地星罗棋布。云南这些盆地又称“坝子”。云南全省面积在1k㎡以上的坝子共有1445个,面积在100k㎡以上的坝子有49个,云南最大的坝子在陆良县,面积为99k㎡。云南名列前10位的坝子还有:昆明坝(6k㎡)、洱海坝(601k㎡)、昭鲁坝(76k㎡)、曲沾坝(82k㎡)、固东坝(79k㎡)、嵩明坝(6k㎡)、平远坝(88k㎡)、盈江坝(99k㎡)、蒙自坝(217k㎡)。 温泉安宁温泉、腾冲温泉溶洞建水燕子洞、泸西阿庐古洞、九乡溶洞、弥勒白龙洞、通海里山仙人洞、洱源清源洞火山腾冲火山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投稿范文格式

地理论文最好要抓至一个方面来写,因为地理涉及面极广。如果天马行空,极可能会收不住尾,且会造成泛泛而谈的情况。范文: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指全球大小不同的自然综合体内部的各要素和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内部具有相对一致性、外部具有独特性的整体。地理环境中各要素和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地理环境中这一要素影响另外的要素,这一要素的变化影响到另外要素的变化。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及信风带控制的大陆中心和大陆西岸,由于常年受到副高下沉气流及来自内陆的信风控制,因此,气候极其干燥。由于水分不足,地表径流浅或全无,物理风化强烈,风成作用盛行,形成大片沙漠、砾漠,植被稀疏,动物则因食物不足而相当贫乏。以上各要素之间是一环扣一环,一个要素影响另外的要素。当其中一个要素发生变化时,其它要素因受其影响,相应的也会发生变化。如人类在沙漠地区引水灌溉,改变水这个要素,就会使其它因素以及整个地理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沙漠中的绿洲。 又如,在赤道两侧,一般是热带雨林地区,但在赤道两侧的安第斯山脉和东非高原,由于地形这个要素发生了变化,引起其它要素以及整个地理环境也发生变化。安第斯山脉地理环境呈垂直分布,而东非高原则属热带草原景观。另外,地理环境各要素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如赤道两侧低平地区,由于全年高温多雨,因而生长茂密的热带雨林,地面发育着砖红壤,森林内生活着多种动物,在这里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是原因,茂密的热带雨林等是结果。但在某些热带雨林地区,由于人为的滥伐,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反过来也会影响气候、土壤、动物等,使整个地理环境发生变化,出现草原及半荒漠景观。显然,在这里植被的变化是原因,其它要素的变化却成了结果。 其次,地理环境中,这一部分会影响到另外的部分,这一部分的变化,会影响到另外部分的变化。如北美洲和欧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的西风带,欧洲位于亚欧大陆的西侧,北美洲位于两大洋之间,但欧洲气候海洋性显著,而北美洲却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北美西部高山高原地区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暖湿西风深入内地,使太平洋的影响仅局限于太平洋沿岸一带,而对东部广大地区的影响则很小,完全不可能同大西洋对欧洲气候的影响相比。由于气候不同,导致两洲地理环境差异显著,这说明北美高山高原地区对整个北美地理环境特征的形成有巨大的影响。 又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同纬度地区地理环境不同:东部圭亚那高原及奥里诺科平原为热带草原地区,同纬度西侧为热带雨林区;东部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区,同纬度西侧为热带草原及热带荒漠区;南纬40°以南,西侧为温带森林区,东侧巴塔哥尼亚高原则为温带半荒漠及荒漠区。显然,安第斯山脉对南美东、西部地理环境的分异起着重要作用。即安第斯山脉这部分影响了它东西两侧的部分。再如,在地质史上存在冰期和间冰期,冰期时,大量地表水以冰层的形式被固结在陆地上,由此引起海平面下降,大陆架露出海面,结果使陆地面积扩大,轮廓发生变化,陆上动植物分布也发生变化。同时,海平面下降还引起流入海洋的河流侵蚀基准面下降,河流下蚀作用加强,河谷下切更深,陆地地形分割剧烈;间冰期,固结在大陆上的冰层消融返回海洋,海平面上升并淹没了大陆架,陆地面积缩校同时,海平面上升,提高了陆地河流的侵蚀基准面,河流下切力减弱,陆地地形分割也不厉害。 以上表明大陆部分冰川的伸展与退缩,影响范围扩及全球。在这里,显然冰川的扩大与收缩是原因,其影响是结果,但另一方面,冰川的伸缩又是许多原因造成的。这里,同样也可以看出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各部分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原因和结果是可以互换位置的。 再次,全球大小各级自然综合体内部,任何一个要素和部分的发展变化,都要受到整体的制约。自然综合体一经形成就具有稳定性,其内部各要素和各部分是整体不可分割的部分,要单独改变其中任一要素和部分是困难的。当然,在人类强有力的影响下,地理环境也会发生局部的变化,如由于人工灌溉、沙漠地区可以出现局部绿洲;由于人为滥伐,热带雨林可以局部出现草原及半荒漠景观,但一旦人类的影响停止,让其自然发展,只要大气环流形势不变,最终地理环境仍然要恢复它原来的面貌。这表明任何一个要素和部分的发展变化都要受到地理环境整体的制约。 以上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和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内部联系密切、具有相对一致性,外部具有独特性的整体。其中部分要素的变化,影响着整体,反之,整体也制约着部分要素的发展变化。以这篇论文为例,它明确了主题。所就好写多了,你完全可以利用它的格式,自己再选一个主要研究方面来写。

上地理学报编辑部的网站,上面有详细的说明和要求,可以下载pdf来看。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投稿经验介绍英文

  浪漫爱琴海  土耳其的爱琴海沿岸是一片富饶肥沃的土地,有被松树林覆盖的山地和平坦开阔的平原。在古代,爱琴海沿岸是帝国的领域,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无数历史上值得纪念的人,包括点石成金的米达斯国王,货币的铸造者Croesus国王,诗人荷马以及世界上第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  特洛伊古城遗址位于达达尼尔海峡南出口处。特洛伊古城的历史可追塑至青铜器时代。诗人荷马告诉我们:3000多年前,因为特洛伊王子特洛伊王子诱拐了美丽的海伦,希腊人为此征讨特洛伊。无论原因怎样,特洛伊输了。土耳其旅游局多年前就在这里立了一个木马供游客眺望。  伊兹米尔,土耳其第三大城市,位于爱琴海沿岸的中部。充满生机。卡迪费卡累位于城市的中心,是一座山顶的城堡,为亚历山大大帝所建。  埃菲斯,曾是东罗马帝国的首都,是爱情海上的一座被很好保存的古城,被列入世界奇观之一。走在铺满大理石的街上,穿过古老的神庙,你可以轻易地想象自己仿佛穿越时空,回到遥远的古罗马时代。传说圣母玛利亚来到了埃菲斯和圣约翰终老一生。  埃菲斯的亮点是保存完好的2世纪的塞尔萨斯图书馆,Hadrian神庙,议会室还有Prytaneion和市镇厅。Terrace House坐落在山坡上,从上可以俯视铺满精致大理石的街道。  棉花堡,距离伊兹米尔东南方向260米的棉花堡有着上千年历史的温泉,这种温泉对身体很有益并广受欢迎,现已成为土耳其的旅游胜地之一。  棉花堡以富含钙盐的温泉而著称,泉水以35度的高温从地下喷射而出,最终如瀑布一般顺着陡峭的小山丘流下,沉淀出闪烁的白色钙石灰岩。Pamukkale由这些奇异形状的纯白色岩石而得名,意思是“棉花城堡”。  徜徉在地中海的怀抱  土耳其南部海岸线长约1600米,地中海蔚蓝的海水拍打着土耳其南部的海岸。青山绿水环绕。古城如画般的美景在海岸以及岛屿上随处可见,白色的沙滩是游泳、晒日光浴以及水上运动的好去处。从四月到十一月气候温和宜人。  沿着海岸向东是费特希耶,另一个有名的游艇码头,古代因Telmessus而闻名,保存了2500年的利西亚人的墓地分布于街道之中。从费特希耶跨过山就到了Oludeniz,土耳其的死海,之所以这样命名是由于它平静的海水,一望无际的沙滩极其美丽,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安塔利亚  安塔利亚拥有大型现代化机场设施,飞往国内、欧洲、和中东的航班,设施齐全、提供各种服务的五星级宾馆,会议中心。  除了好的博物馆,美丽的公园,可供散步的码头,安塔利亚还是一处海滨休闲,游访古迹的好去处:佩尔格高大的罗马门;阿斯潘多斯保存完好的罗马剧场;西代,安东尼与克利奥帕特拉曾浪漫幽会的美丽沙滩。  提起安塔利亚的高尔夫运动,土耳其的第一家国际水平的高尔夫俱乐部就位于地中海沿岸离安塔利亚东40分钟车程的地方。这里松树和八角树绿树成荫,气候宜人。球场拥有18洞,6109米的光滑草地,具有举办锦标赛的高水准。  名人度假的第一选择  土耳其是众多名人度假的第一选择,英国王子查理斯常常到土耳其度假,好莱坞明星汤姆汉克斯就是土耳其的忠实粉丝,他到土耳其有两大乐趣:看建筑和品尝美食。这里有世界七大奇迹中的两个阿台缪斯神庙和毛瑟斯陵墓,有华美壮丽的清真寺和特洛伊遗址。而土耳其美食式和法国餐、中餐同为世界三大美食,到了这里,一定不能错过当地的烤羊和酸乳酪、苹果茶和海鲜。  经典路线  伊斯坦布尔Q伊兹密尔v库萨达斯v阿波罗神庙v帕姆卡莱(棉花堡)v安塔丽亚Q伊斯坦布尔

云南石林天造奇观的云南石林,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海拔1500m—1900m之间,属亚热带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约16度,距省会昆明78公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是世界唯一位于亚热带高原地区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区,素有“天下第一奇观”“石林博物馆”的美誉,是首批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与北京故宫、西安兵马俑、桂林山水齐名,成为中国四大旅游胜地之一。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占地总面积400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岩溶地质地貌,是以石林地貌景观为主的岩溶地质公园。石林形态类型主要有剑状、塔状、蘑菇状及不规则柱状等。特别是这里连片出现的石柱群,远望如树林,人们望物生意称之为“石林”,石林术语即源于此地。石林地貌造型优美,似人似物,在美学上达到极高的境界,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园区内彝族风情浓厚,环境宜人,与石林地貌相配合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和谐美景。云南石林把当地文化、地质形成、生态保护和完善管理有机融为一体,这在世界上是唯一的。云南石林以石多似林而闻名,景区范围广阔,景点众多,有石林风景区、黑松岩(乃古石林)风景区、飞龙瀑(大叠水)风景区、长湖风景区、月湖风景区、芝云洞风景区、奇风洞风景区、圭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其中已开发为游览区的是:石林风景区、黑松岩(乃古石林)风景区、飞龙瀑(大叠水)风景区、长湖风景区。 2亿7千万年前,石林大地上崛起了千余平方公里的石头“森林”,是石头铸就的大海,是岩石雕塑的森林。 石林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由岩石组成的“森林”,穿行其间,但见怪石林立,突兀峥嵘,姿态各异。由于石灰岩的作用,石柱彼此分离,又经过常年的风雨侵蚀,无数的石峰、石柱、石笋、石芽、形成了集奇石、瀑布、湖泊、溶洞、峰丛和丘陵于一身而显得千姿百态的石林。云南石林喀斯特无论是类型分布的多样性、溶岩发育的独特性、地质演化的复杂性、岩石机理的美学性还是人文风情的融合性、入内观赏的通达性等等方面,在世界同类型喀斯特地区都名列前茅,尤其是石林有部分区域是石灰岩与玄武岩交叠覆盖演化成的地质地貌,更是世界罕见。 地质科学曾将他命名为喀斯特岩溶地貌,并说这是三亿年地质变迁与风雨剥蚀留下的足迹。云南石林以其特有的地质科学价值享誉世界,是中国四大自然景观之一。在世界各地发现的为数有限的石林中,云南石林不但以其面积广袤、类型多样、形态奇特、成因复杂、发育历史久远而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惟一性,而且具有较高的科研科普价值,是世界惟一能以石林发育遗迹和石林景观系列展现地球演化历史的喀斯特地貌区。[编辑本段]石林特点石林,山石名天下。 喀斯特地质地貌奇观分布范围广袤,气势恢弘,类型多样,构景丰富,面积达1100多平方公里,保护区面积350平方公里,以其极高的美学价值令人心驰神往。在石林广袤的土地上,有雄奇的峰林、湖泊、瀑布、溶洞。天造奇观,美不胜收。形态奇特的剑状、蘑菇状、塔状、柱状、城堡状、石芽、原野等,拟人似物,栩栩如生的石林,或隐于洼地,或漫布盆地、山坡、旷野,或奇悬幽险,亭亭玉立,集中体现了世界能给予人类的最大惊奇。 石林,风情醉国人。 云南石林,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情令人陶醉。在石林多彩的红土地上,生活着世界上最幸福、最欢乐的群体--彝族撒尼人。他们在奇峰异石间和彩云深处创造了阿诗玛文化和欢乐的歌舞,他们祭祀、劳作、相爱、狂欢,每时每刻都创造着与石林一样众人惊奇、感动的艺术和诗意。 石林地区不仅有大量的古脊椎动物化石,被列为中国古脊椎动物化石保护区,还是云南距今80万年前旧石器和新石器遗迹遗址最丰富的地点之一。景区内李子园箐的石林崖画、石刻反映着彝族撒尼人古老的祭祀烟火及舞蹈、狩猎、战斗等场面;长湖独石山、大小石林内的赵倌扎营、步哨山等留存着清代咸丰年间赵发义军的历史痕迹。 石林既是自然的风景,也是人文的风景,与石林相伴的彝族撒尼人的生活风情,不仅创造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还创造了多姿多彩的以“阿诗玛”(彝语金子般美丽的姑娘的意思)为代表的民间文化艺术,其独特的语言文字、内涵丰富的诗文传说、斑斓绚丽的民族服饰、火热豪放的民族歌舞、古朴粗犷的摔跤竞技、风格奇特的婚丧嫁娶,无不体现出古老民族的文化韵味和地域特征。长诗《阿诗玛》成为中国少数民族叙事长诗经典,被译为20多种文字在世界广为流传;电影《阿诗玛》享誉海内外2001年04月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2004年2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评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天造奇观的云南石林,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海拔1500m—1900m之间,属亚热带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约16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是世界惟一位于亚热带高原地区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区,素有“天下第一奇观”、“石林博物馆”的美誉,是首批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

  • 索引序列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投稿范文英文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投稿范文英文版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投稿范文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投稿范文格式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投稿经验介绍英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