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控制理论进展与应用论文

控制理论进展与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

控制理论进展与应用论文

现代控制理论与经典控制理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分析方法、设计方法等几个方面,具体表现为: 经典控制理论以单输入单输出系统为研究对象,所用数学模型为高阶微分方程,采用传递函数法(外部描述法)和拉普拉斯变换,来作为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主要运用 频域(复域)、频率响应、根轨迹法和PID控制及校正网络。现代控制论理论以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阶微分方程作为数学模型。研究问题时,以状态空间法(内部描述)为研究方法,以线性代数矩阵为研究工具。同时,分析方法采用了 复域、实域,可控和可观测,设计方法采用了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另外,经典控制理论中,频率法的物理意义直观、实用,难于实现最优控制,现代控制理论则易于实现最优控制和实时控制。

这样看有没有人会发表

过程控制是工业自动化的重要分支。几十年来,工业过程控制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无论是在大规模的结构复杂的工业生产过程中,还是在传统工业过程改造中,过程控制技术对于提高产品质量以及节省能源等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工业控制中, 过程控制技术是一历史较为久远的分支。在本世纪30 年代就已有应用。过程控制技术发展至今天, 在控制方式上经历了从人工控制到自动控制两个发展时期。在自动控制时期内,过程控制系统又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它们是:分散控制阶段, 集中控制阶段和集散控制阶段。  从过程控制采用的理论与技术手段来看,可以粗略地把它划为三个阶段:开始到70 年代为第一阶段,70 年代至90 年代初为第二阶段,90 年代初为第三阶段开始。其中70 年代既是古典控制应用发展的鼎盛时期,又是现代控制应用发展的初期,90 年代初既是现代控制应用发展的繁荣时期,又是高级控制发展的初期。第一阶段是初级阶段,包括人工控制,以古典控制理论为主要基础,采用常规气动、液动和电动仪表,对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流量、压力和液位进行控制,在诸多控制系统中,以单回路结构、PID 策略为主,同时针对不同的对象与要求,创造了一些专门的控制系统,如:使物料按比例配制的比值控制,克服大滞后的Smith 预估器,克服干扰的前馈控制和串级控制等等,这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稳定系统,实现定值控制。这与当时生产水平是相适应的。  第二阶段是发展阶段,以现代控制理论为主要基础,以微型计算机和高档仪表为工具,对较复杂的工业过程进行控制。这阶段的建模理论、在线辨识和实时控制已突破前期的形式,继而涌现了大量的先进控制系统和高级控制策略,如克服对象特性时变和环境干扰等不确定影响的自适应控制,消除因模型失配而产生不良影响的预测控制等。这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克服干扰和模型变化,满足复杂的工艺要求,提高控制质量。1975 年,世界上第一台分散控制系统在美国Honeywell 公司问世,从而揭开了过程控制崭新的一页。分散控制系统也叫集散控制系统,它综合了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显示技术,采用多层分级的结构形式,按总体分散、管理集中的原则,完成对工业过程的操作、监视、控制。由于采用了分散的结构和冗余等技术,使系统的可靠性极高,再加上硬件方面的开放式框架和软件方面的模块化形式,使得它组态、扩展极为方便,还有众多的控制算法(几十至上百种) 、较好的人—机界面和故障检测报告功能。经过20 多年的发展,它已日臻完善,在众多的控制系统中,显示出出类拔萃的风范,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分散控制系统是过程控制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第三阶段是高级阶段,目前正在来到。  目前,过程控制正朝高级阶段走来,不论是从过程控制的历史和现状看,还是从过程控制发展的必要性、可能性来看,过程控制是朝综合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即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以智能控制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及网络为主要手段,对企业的经营、计划、调度、管理和控制全面综合,实现从原料进库到产品出厂的自动化、整个生产系统信息管理的最优化。它表现的最大特征是仿人脑功能,这一点在某种程度上是回复到初级阶段的人工控制,但更多的是在人工控制基础上的进步与飞跃,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是“螺旋式上升”。

控制理论与应用论文

Lijuan Li, Hongye Su and Jian COnline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 Modeling for Isomerization of C8 A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17(3): 437-444,2009(SCI、EI收录,获2009年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科学技术奖——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Lijuan Li,Hongye Su and Jian C Sparse representation based on projection method in online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控制理论与应用(英文版),7(2):105-111,2009(EI收录) Lijuan Li, Hongye Su and Jian C Generalized Predictive Control with Online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 自动化学报, 1182-1188, 33(11), 2007 (EI收录,获2009年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科学技术奖——优秀科技论文三等奖)Lijuan Li, Youfeng Li, Hongye Su and Jian C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Based on Support Vector D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4113, 1275-1281, 2006(EI收录) Lijuan Li, Hongye Su and Jian C Recursive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R Dynamics of Continuous Discrete and Impulsive Systems|Series B- Applications and Algorithms, 13E, 2671-2675, 2006(ISTP收录)Lijuan Li, Hongye Su and Jian C Modeling of Neutralizing Process Based on Pruning Fuzzy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 Dynamics of Continuous Discrete and Impulsive Systems|Series B-Applications and Algorithms, 13E, 540-543, 2006(ISTP收录) Youfeng Li, Lijuan Li, Hongye Su and Jian C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Based Partially Linear Model I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4113, 775-781, 2006(EI收录) 李丽娟,赵英凯,胡盛祥 两种简化规则的模糊控制系统的分析比较计算机仿真,23(4):157-159, 李丽娟,赵英凯,胡盛祥 基于分离变量的模糊控制规则的简化设计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6(05):72-75, 李丽娟,赵英凯,胡盛祥自适应神经网络模糊控制在倒立摆中的应用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6(06):98-101, 赵英凯,李丽娟编著 最优化与最优控制 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 林锦国,张利,李丽娟编著 过程控制(第三版)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1韩志刚 动态系统预报的一种新方法。《自动化学报》Vol 9 No3 1983 161­1682韩志刚 动态系统时变参数的辨识。《自动化学报》Vol 10 N 330­337。3韩志刚 多层递阶辨识方法。《自动化学报》Vol 14No5 1988 383­3864韩志刚 天气系统的建模与预报《控制理论与应用》Vol3 No2 1986 64-715韩志刚等 参数预报自适应控制方法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控制理论与应用》Vol2 No4 1985 44-526韩志刚 稳定的参数自适应控制系统及其应用,《控制理论与应用》Vol4No4 1987 76-817韩志刚等 一类具有引导变量的模型的分析,《控制与决策》Vol 8 No5 1993 385-3888韩志刚 结构随机变化系统的多层递阶预报《自动化学报》Vol 16 No5 1990 424--4289韩志刚等 动态系统预报的多模型多算法综合模式《系统工程学报》Vol6No2 1991 27-3310Han Zhigang The Synthetic Prediction Pattern of Multiple Model Systems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Vol 2No1 1993 75-8311韩志刚 非线性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的一种方法《控制与决策》Vol 6 1990 39-4512韩志刚 同参数估计对偶的自适应控制算法。《控制理论与应用》Vol9 No4 1992 374-37913韩志刚 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的参数辨识途径《自动化学报》Vol 18No6 1992 712-71513 非线性系统鲁棒无模型学习自适应控制 控制与决策 1995 No214 非线性系统参数估计及与之对偶的自适应控制 自动化学报 1995 No115 The learning control and the no model or black box learning adaptive control of MIMO nonlinear 《Advance in Modelling and Analysis,C,AMSE Press 》1995 Vol 47 N1 13-2616 非线性NARMAX模型的ARMAX模型全局构造 控制与决策 1996 No3 Vol 17 367-37017 非线性系统 干扰衰减及其在自适应控制中的应用 控制与决策1996 No6 Vol 692-69518 一种非线性系统自适应控制及其收敛性分析 控制理论与应用1996 No5 Vol 13 657-66219 Adaptive control for nonlinear systems《Proceedings of the IEEE Conference on Decision and Control》1996 Vol Dec 11-1320 非线性NARMAX模型的ARMAX模型全局线性化 自动化学报1997 No3 Vol 2321 一类带有输入扰动的非线性系统的参数估计 自动化学报1997 No6 Vol 23 768-77422 MIMO非线性系统的直接自适应控制 控制理论与应用 1997 V乯14 No123 Direct adaptive control for nonlinear systems《SAMS》1997 Vol 301-31524 一类随机系统的输出跟踪 自动化学报1998 No5 Vol 24 657-66125 自校正控制系统的对称相似结构设计初探参数模型情形 控制与决策1998 S126 非线性系统的直接自适应控制及其改进方法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9 No427 非建模自适应控制律及其重要参数的自适应辨识 控制理论与应用1999 S1 145-14828 多层递阶方法理论与应用的进展 控制与决策 2001 16 (2) 129-13229 非线性系统的直接自适应调节律的性质分析 控制与决策 2002 17 (2) 223-22530 离散时间非线性系统线性化的泛模型方法 控制与决策 2002 17 (2) 249-25131 无模型控制器的设计问题 控制工程 2002 9(3) 19-2232 无模型控制器的应用 控制工程 2002 9 (4) 22-2533 一种改进的多层递阶预报方法研究(EI)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2 V34 N3 436-43934 Designing Approach of Function Combination of Controller and ItsApplication in DCS of Oil Refinery (控制器功能组合设计方法及其在石化DCS中的应用) 球智能控制与自动化大会(WCICA)论文集 200235 一类复杂系统非建模控制方法的研究 控制与决策 2003 18(4) 398--40236 关于建模与自适应控制的一体化途径[J] 自动化学报,2004 30(3) 380~389(973专项基金项目)37 An Adaptive Model Free Control Design and Applications[C], Proceedings of 2004 2nd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24th-26th June, 2004 Berlin, Germany 243~24838 无模型控制方法对多变量耦合系统控制的应用研究[J] 控制与决策 2004 19(7)1155~115839 无模型控制系统在加热炉温度控制上的应用[J] 控制工程2004 11(5) 38~39140 无模型控制方法在化肥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04 21(6)858~86341 工程应用控制系统设计中某些问题的探讨[J] 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大会报告 论文集(上卷)42 合成氨生产中的氢氮比控制系统[J] 控制理论及应用2005 22 (5)43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modeling and adaptive control Frontiers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in china 2006 1(2) 228—23344 无模型控制律串级形式及其应用 自动化学报,2006 32(3)345--352

控制理论与应用投稿

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软件学报 计算机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自动化学报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系统仿真学报 计算机工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控制与决策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控制理论与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机器人 中文信息学报计算机应用信息与控制 计算机科学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计算机仿真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遥感技术与应用传感器技术(改名为:传感器与微系统)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测控技术 传感技术学报控制工程微电子学与计算机化工自动化及仪表TM 电工技术:1.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工技术学报电网技术 电池 电源技术 高电压技术 电工电能新技术 中国电力 继电器(改名为: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电力自动化设备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电力电子技术 高压电器 微特电机 电化学 电机与控制学报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变压器 微电机 电气传动 磁性材料及器件电机与控制学报华东电力绝缘材料26低压电器 电瓷避雷器蓄电池电气应用大电机技术电测与仪表 照明工程学报TN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1.电子学报 半导体学报 通信学报 电波科学学报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光电子、激光 液晶与显示电子与信息学报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现代雷达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信号处理红外与激光工程 15半导体光电 激光与红外 红外技术 光电工程电路与系统学报微电子学 激光技术 电子元件与材料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电信科学半导体技术 微波学报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光通信技术 激光杂志 光通信研究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名为: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光电子技术 应用激光电子技术应用 数据采集与处理压电与声光电视技术电讯技术应用光学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微纳电子技术电子显微学报

决策 信息

都有一定的难度,

控制理论与应用杂志

不是的

自动化领域三大顶级期刊是自动化学报、控制与决策、控制理论与应用。《自动化学报》主要刊载自动化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高水平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科研成果,据2018年3月学报官网显示,学报第十三届编委会拥有82名编委。据2018年3月中国知网显示,《自动化学报》出版文献量5804篇、总下载次数1776345 次、总被引次数103508 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620、(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658。注意:《自动化学报》,无疑是国内自动化&机器人领域的最牛刊,是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的,目前有中文版和英文版两种。《自动化学报》英文刊,是从学报录用文章中选出了四期文章,中英文对应发表,中文发表在《自动化学报》,英文发表在ScienceDirect上。2013年12月,《自动化学报》(英文版)与IEEE正式签署国际合作备忘录,确认期刊名称为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简称为JAS,由中国自动化学会和IEEE共同组成指导委员会、编委会。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自动化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中国图像图形学报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控制理论与应用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  等等望采纳!!!

控制理论与应用是sci

[1] 张兴华,永磁同步电机的模型参考自适应反步控制,控制与决策,2008,(3):341-345(EI收录)[2] 张兴华,具有参数和负载不确定性的感应电机自适应反步控制,控制与决策,2006,(12):1379-1382(EI收录)[3] 张兴华,基于递阶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器的规则生成和参数整定,信息与控制,2006,(3):304-308[4] 张兴华,感应电机的无速度传感器逆解耦控制,电工技术学报,2005,(9):55-60 (EI收录)[5] 张兴华,戴先中,感应电机神经网络逆控制的数字实现,仪器仪表学报,2006,(9):1213-1217(EI收录)[6] 张兴华,戴先中,基于逆系统方法的感应电机调速控制系统,控制与决策,2000,(6):708-711(EI收录)[7] 张兴华,戴先中,基于无源性的感应电机转矩与转速控制,电工技术学报,2001,(4):34-38 (EI收录)[8] 张兴华,周刘喜,PID控制器的粒子群多目标优化设计,应用科学学报,2007,(4):392-396[9] 戴先中,张兴华,刘国海等,感应电机的神经网络逆系统线性化解耦控制,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1):112-117(EI收录)[10] 殷铭,张兴华,戴先中,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发酵过程溶解氧预估控制,控制与决策,2000,(5):523-526(EI收录)[11] DX, HD, ZX, ZT MIMO system invertibility and decoupling control strategies based on ANN ɑ-order inversion, IEE Proceedings-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 2001, 148(2): 125-136 (SCI,EI收录)[12] 张兴华,戴先中等,感应电机的逆系统方法解耦控制,电气传动,2001,(2):28-31[13] 张兴华,基于DSP和IPM的感应电机直接矢量控制系统,电力电子技术,2003,(5):44-47[14] 张兴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恒压频比控制的数字实现,电气传动,2004,(2):12-15[15] 张兴华,基于Simulink/PSB的异步电机变频调速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系统仿真学报,2005,(9):2099-2103(EI收录)[16] 张兴华,基于转子电阻自适应估计器的感应电机逆解耦控制,电气传动,2005,(11):36-40[17] 张兴华,牛兴林,林锦国,基于EKF的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逆解耦控制,系统仿真学报,2006,(4):982-985(EI收录)[18] 张兴华,朱筱蓉,林锦国,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多目标PID优化设计,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6,(5):744-746(EI收录)[19] 张兴华,空间矢量调制算法的DSP实现,微特电机,2004,(1):37-39[20] 张兴华,矢量控制神经网络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的设计,电气自动化,2004,(1):19-21[21] 张兴华,一种神经网络辨识的混合学习算法,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28):33-36[22] 张兴华,一类Takagi-Sugeno模糊控制器的自适应遗传优化设计,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34):22-25[23] 张兴华,张冀,永磁同步电机的逆系统解耦控制,微电机,2007,(8): 9-12[24] 张兴华,朱筱蓉,林锦国,基于量子遗传算法的PID控制器参数自整定,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21): 218-220[25] 张兴华,李纬, 周刘喜,一种PID参数整定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33):227-229[26] 叶成平,张兴华,基于DSP的异步电机的恒压频比控制,中小型电机,2004,(1):28-32[27] 吕俊,张兴华等,基于自适应递阶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优化策略,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2):305-307[28] 夏俭军,张兴华,采用模糊控制的转差频率控制变频调速系统,中小型电机,2005,(6):26-29[29] 戴先中,刘国海,张兴华,恒压频比变频调速系统的神经网络逆控制,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7):109-114(EI收录)[30] 朱筱蓉,张兴华,基于小生境遗传算法的多峰函数全局优化研究,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3):39-42[31] 张兴华,Simulink/PSB在《运动控制系统》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9):1077-1079[32] 张兴华,朱筱蓉,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PID调节器多目标优化设计,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28):208-210[33] 朱筱蓉,张兴华,一种带修复函数的QGA及其在背包问题中的应用,计算机应用,2007,(5):1187-1190[34] 杨剑琳,张兴华,沈捷,Backstepping控制方法在PMSM速度跟踪控制中的应用,微电机,2007,(10):52-54[35] 朱筱蓉,张兴华,基于改进量子遗传算法的连续函数优化研究,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1):5195-5197[36] 张兴华,无刷直流电机的无速度传感器数字控制系统设计,电力自动化设备,2008,(7):25-28 (EI收录)[37] 张兴华,沈捷,电流控制电压源逆变器驱动的感应电机逆解耦控制,电力自动化设备,2008,(8):81-85 (EI收录)[38] 张兴华,感应电机的非线性输出反馈变频调速系统,电机与控制学报,2008,(4):468-472 (EI收录)[39] 张兴华,丁守刚,非均匀气隙永磁同步电机的自适应混沌同步,控制理论与应用,2009,(6)(EI收录)

1半导体学报 2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3材料研究学报(材料科学进展) 4财贸经济 5地球科学 6大学图书馆学报 7低温工程 8低温物理学报 9地质学报 10地球物理学报 11地震学报 12地质科学 13电子科学学刊 14电工技术学报 15电子学报 16电信科学 17动力工程 18动物学报 19法学研究 20分析化学 21复合材料学报 22钢铁 23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4高分子学报(中英) 25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26高等学校化工学报 27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8国际问题研究 29光电工程 30工程热物理学报 31固体力学学报 32管理世界 33国际贸易 34光学学报 35光子学报 36硅酸盐学报 37航空学报 38环境科学学报 39海洋学报 40海洋与湖沼 41化学学报 42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43化工学报(中英) 44化学物理学报 45会计研究 46计量学报 47经济研究 48机械工程学报 49计算力学学报(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 50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5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报(英文版) 52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研究所) 53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54计算机学报 55计算数学 56建筑结构学报 57金属学报 58近代史研究 59金融研究 60建筑学报 61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62科学学研究 63科学通报 64科研管理 65矿物学报 66空气动力学学报 67控制理论与应用 68历史研究 69力学学报 70马克思主义研究 71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72煤炭学报 73磨擦学学报 74内燃机学报 75内燃机工程 76汽车工程 77情报学报 78软件学报 79热力发电 80燃料化学学报 81日语学习与研究 82社会学研究 83社会科学战线 84水力发电学报 85声学学报 86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87生物工程学报 88生物化学杂志 89生物物理学报 90生理学报 91实验生物学报 92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93世界经济 94世界历史 95世界宗教研究 96水利学报 97石油学报 98数学年刊(A、B辑) 99数学学报 100数学进展 101太阳能学报 102体育科学 103天文学报 104通信学报 105土木工程学报 106外国文学研究 107外国语 108外语界 109外国文学评论 110外语教学与研究 111文学评论 112文艺理论研究 113文艺研究 114文艺遗产 115物理学报 116物理化学学报 117微波学报 118微生物学报 119无机化学学报 120无机材料学报 121现代外语 122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23细胞生物学杂志 124心理学报 125学术月刊 126应用数学学报 127仪器仪表学报 128遗传学报 129有机化学 130岩土工程学报 131哲学研究 132自动化学报 133振动工程学报 134植物学报 135自然科学进展 136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137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 138植物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报) 139新华文献收录主要内容的文章 140中国高教研究 141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42中国法学 143中国翻译 144中国机械工程 145中国工业经济研究 146中国公路学报 147中国环境科学 148中国农村经济 149中国激光 150中国科学(A~E辑) 151中国劳动学 152中国体育科技 153中国社会科学 154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155中共党史研究 156中国史研究 157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158中国图书馆学报 159政治学研究 160中国音乐 161中华医学杂志(中英) 162中国语文 163中华放射学杂志 164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65自然辩证法研究 166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可以自己看着找需要的文章

三轮的区别非常的多,而且我感觉三轮就是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马尔可夫机制转换的非线性协整回归模型研究”(70901013)。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平滑转换的协整回归模型及其应用研究”(20090451416)。主持 电子科技大学青年科技基金项目:“协整指数模型和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X0870)。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尺度非线性随机模型的理论与SAR图像无监督分割”(60375003)。参与 航空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多尺度非线性随机模型的SAR图像无监督分割。参与中国试飞研究院合作项目:ARJ支线飞机数据处理软件。论文发表情况:⒈Zheng YANG,Zheng TIAN,Zixia YUAN,Small sample improvements in the threshold cointegration test using residual-based moving block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s in Simulation,2008,78⑷: 507- (SCI检索;EI检索)⒉Zheng YANG,Zheng TIAN,Zixia YUAN GSA-based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for threshold vector error correction Computational Statistics & Data Analysis,2007,52⑴: 109- (SCI检索;EI检索)⒊杨政,田铮,原子霞 检验门限协整模型中的线性协整控制理论与应用,2008,25⑷: 613-618 (EI检索)⒋杨政,田铮,党怀义 水平门限同积模型参数的拟极大似然估计 控制理论与应用,2007,24⑵: 299- (EI检索)⒌杨政,田铮 协整模型中门限协整的一种辨识方法系统仿真学报,2007,19⒀: 2885- (EI检索)⒍杨政、原子霞 指数平滑转换的协整回归模型检验及其实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6月刊出。⒎杨政,田铮,党怀义 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实证分析西部省市固定投资与工业增加值之间的关系 数理统计与管理,2007,26⑶:420-⒏杨政,田铮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实证分析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7,37(22):20-⒐田铮,杨政,韩四儿 协整关系中门限效应的Wald检验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2009,24⑴: 23-⒑杨政,田铮 基于MAR模型的SAR图像的聚类分割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22⑼,156-⒒黄维,田铮,杨政 门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门限同积bootstrap 检验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8,28 ⑺: 78- (EI检索)⒓王红军,田铮,杨政 异方差混合双自回归模型—HMDAR,系统仿真学报,2007,19⑶: 497- (EI检索)⒔陈洁,田铮,牛莹莹,杨政 Bootstrap平滑转换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非线性协整SupW检验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9,27⑸: 742- (EI检索)⒕温显斌,田铮,林伟,杨政 指数信号模型中参数估计的Bootstrap逼近工程数学学报,2004,21⑹: 973-

  • 索引序列
  • 控制理论进展与应用论文
  • 控制理论与应用论文
  • 控制理论与应用投稿
  • 控制理论与应用杂志
  • 控制理论与应用是sci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