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论文参考文献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论文参考文献

人是唯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物种,是受动性与主 动性的统一体。人类主体性作用的合理发挥是建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关键

转过来的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各国执政党面临的共性问题随着人类工业文明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矛盾不断积累,来自人口、环境、资源、生态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逐渐成为各国执政当局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环境问题实际上已经发展成社会政治问题,不仅决定着一个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且与政党政治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什么样的政党执政都无法回避人与环境如何相处的问题。第一,“绿色政治”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政党结构,也使环境保护问题进入主流政治。绿党是一支以保护环境、扩大民主、维护人类和平为主要目标的新兴政治力量。1972年世界上第一个全国性绿党组织 ——新西兰价值党出现。之后,绿党的势力在各国尤其是西欧迅速发展,并相继进入地方、国家及欧洲各级议会,成为重要的执政党、参政党。目前,绿党已遍及世界五大洲,全球大约有70多个绿党组织。在绿党的推动下,生态优先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在世界各国深入人心,一些主流政党也进行理论创新,德国社民党、英国工党等老牌执政党纷纷将“绿色政治”的理念写入党纲,英国保守党政府等一些右翼政府也陆续出台了新的环境保护条例。“绿色政治”的发展使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最终摆脱边缘地位,走入了主流政治。第二,环境安全成为国际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执政党均注重维护自己环境利益。目前来看,各国执政党公认的环境安全问题主要有四类:一是资源稀缺造成的冲突与不稳定,如石油和水是引发诸多地区冲突的重要原因,在中东、非洲、西亚和南亚,水资源已成为影响地缘政治格局的重要因素;二是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生存而引发的社会动乱,如在非洲和亚洲多个国家由于环境恶化、食物短缺产生了大量“环境难民”,并引起局部动荡和社会不稳定;三是跨界污染和危害转移引起的国际纠纷和冲突;四是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间货物与人员流动带来的生物、基因威胁,诸如疯牛病、禽流感和SARS等病毒和疫病的蔓延很难控制,往往带来全球性的恐慌。第三,对环境问题的态度已经成为影响执政党和国家形象的重要因素。美共和党政府因退出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而遭到强烈批评。欧盟各国执政当局率先提出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减少 20%的量化目标,并迫使在气候问题上一直不甚积极的美共和党政府在G8峰会上做出一些妥协。虽然西方发达国家是输出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的主要责任者,但这些国家的执政党一直都积极争取在环境问题上的话语权,攻击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政策。二、各国执政当局在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方面的主要做法第一,摒弃“人类中心主义”,树立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瑞典、芬兰、挪威等北欧国家的执政当局最早呼吁从全球高度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问题。1972年瑞典执政当局主动承办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并在大会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中呼吁“人类业已到了必须在全世界一致行动,共同对环境问题采取更审慎处理的历史转折点”。2003年,在许多国家执政的社会党国际成员党在《圣保罗宣言》中提出了“新的发展观”,认为环境问题与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同等重要,主张把生态、经济和社会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近两年来,一些发达国家的执政当局停止使用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用新的“绿色核算体系”,将自然资源的损耗和环境保护的成本也计算在内,以更加合理地反映出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第二,综合运用立法、行政、税收等手段对环境保护进行监督和调控。芬兰是世界上最早制定环保法的国家,执政当局早在1886年就制订了第一部森林法,目前其森林覆盖率已经超过70%。2000年3 月,芬兰政府开始实施新的《环境保护法》,将防止空气污染、消除噪音和环保许可证制度等有关法规汇总在一起,同时修改了节水和垃圾处理等相关法规,加强了对环境的预防性保护。近年来,印度、越南、缅甸、老挝等国执政党为保护本国森林资源也都制定了相关法律,严格限制原木出口,对木制品出口的税收也大幅上升。非洲各国执政党针对非法捕猎和贩卖野生动物的行为制订了严厉的惩罚措施。第三,发挥政府和民间两方面的作用,强制和鼓励双管齐下,推动企业和社会节能降耗,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多国家的执政党普遍把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等作为施政的重要内容。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国执政党通过财政、税收、行政等手段推动节能,新加坡执政当局建立了一个2000万新元的环境可持续创新基金,鼓励企业、个人在节能、环保和资源再生利用等方面的开发创新。日本政府通过改革税制,规定企业如果达到节能标准或使用节能产品,将在一定时期内享受减免税的优惠,如果达不到节能标准又无法按期改进,将被处以100万日元的罚款。美国和德国制定了相关法规,用减免销售税的办法鼓励公众购买新能源汽车。第四,通过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将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转变为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的新型循环经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许多国家执政当局迫于资源匮乏和能源危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执政当局的政策推动下,循环经济在日本已经成为企业的日常行为,松下、索尼、丰田等许多大公司都基本实现了“产业垃圾零排放”。德国的循环经济已经发展成一个新兴产业,所有生产行业的垃圾被处理后重新使用的比例高达50%。其他欧盟国家也都大力提倡循环经济,并制定了回收、利用或循环使用的具体办法和目标。英国规定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要增加10%,2020年增加到20%;荷兰执政当局规定废弃物循环利用率应达到60%;法国规定包装废弃物循环利用率为80%。第五,重视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奥地利执政当局规定中小学必须开设环保课程,定期聘请环保专家讲授环保和垃圾回收知识,新闻媒体经常宣传环保新知识和新发明。瑞典政府将节能和环保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大力宣传,并积极向国外推广其节能经验,使全民对环保都有一种自豪感。美国将每年的11月15日定为“美国回收利用日 ”,环境保护局专门开设网站,宣传再生物品的知识。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地宣传教育,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以节约环保为荣的良好社会氛围。三、几点启示纵观各国执政党近40年来在处理人与自然环境问题上的理论、政策和做法,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一些新思路、新举措,可以得出以下启示:第一,摈弃旧的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符合时代潮流。传统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公正和环境和谐的片面的发展观已经在一些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展现了种种弊端。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以及人类生存环境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之路是唯一正确的选择。第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必须从国情出发,不能盲从。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方面,既要汲取国外的成功经验,但又不能在环保等问题上提出过高的要求,尤其不能被一些不符合国情的理念束缚住手脚。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在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仍必须从国情出发,以控制人口过速增长、保障粮食安全和抵御自然灾害等为重点,不能盲目超前。第三,必须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工作纳入到和谐社会建设的整体中来,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其他环节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应该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避免成为政府或企业单方面的行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不仅要注重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还要考虑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改善社会氛围和稳定社会秩序结合起来,在改善自然环境的同时实现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天地人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当今的热门话题,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大、泛、而深的课题,要想简明地揭示它们的关系,只得借助于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学说…… 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从上世纪70年代才广泛传播开来,传播和被人接受的速度是惊人的。那诱人的“生态平衡”被学者们研讨着,官员们宣传着,演员们呼喊着。生态平衡之所以诱人,那是因为人们企盼的生态系统稳定状态是美好的。尽管人们觉得它有点抽象莫测,可它又是亲切具体的。熟知生态平衡要先知生态系统。可生态系统从被西方学者提出至今,权威人士的定义有十余个,有的几百个字,有的几十个字,但无公认统一的文字表达。取其共同的实质,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与无机环境系统的特定结合。生命指植物、动物、微生物各生命类群,包括人类;无机环境指自然界的无生命成分;特定结合指不同地域创造出的多样的生物类群——即不同生态系统。陆地上各生物类群形成各自的生态系统,它们总称为陆地生态系统;同样海洋生物类群形成了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就构成了整个生命世界——生物圈。生物圈一般至陆地之上百米高空,水面之下百米深层,这就是人的家园。所以人早知崇拜天地,知道人以食为天,求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人是依赖于自然,从属于自然的。 人在生物圈中处于什么位置呢?天地无机环境为谁效用呢?为草原、森林、庄稼——绿色世界。各类动物依赖谁而存活呢?直接间接都依赖于绿色植物。万尊的人靠什么活着呢?以吃来说,取之动物或植物,或二者兼取之;以喝来说,取之天上地下的水;生命必须的氧取之于大气。食、水、气缺一不可的生命要素都来自于天地无机界。生态学家把生态系统中的生命又分为三类,且冠以公正的名称:(一)植物——生产者;(二)动物——消费者;(三)微生物——分解者。比较三类生命类群谁最有本领呢?无疑是生产者,因为它养活了自己和后二者。人在哪里呢?在动物之中了。按生态食物链排序:先是食草动物,后是一级食肉动物;二级食肉动物……人排在何位呢?人是食草(粮)又食肉的多食性“高级”(依赖性最大的)消费者。所以,生态学家早已结论:没有植物就没有动物,就没有人类。 尊贵的人不要不服气,这并不否定人有灵巧的手和发达的大脑,只是说人的存在依赖于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和环境,从而要求人尊重大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 历史证明,由于人类的盲目自大,破坏了生态平衡,屡屡招来毁灭人类自己的生态灾难。破坏生态平衡的诱因归结为三类:一、破坏环境:由于环境是生态系统的成分之一,它的改变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由于破坏环境打破生态环境平衡的例子很多,诸如:湖沼富营养化的形成;日本汞中毒事件;氟化物破坏了臭氧层;阿斯旺水坝生态环境恶化;“六六六”、“DDT”施用后的恶果;地球的“湿室效应”等。二、破坏植被,以森林为主体的植被是陆地生态平衡的杠杆,地球上由于破坏植被导致的生态灾难最多,如1934年发生在美国西部的黑风暴,毁掉耕地4500余万亩;1963年发生在前苏联农垦区的大风暴,毁田3亿多亩;同样因森林的破坏,使古老的巴比仑文明灭亡;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塔尔平原,因森林破坏沦为沙漠,沙漠面积达65万平方公里;中国黄河流域生态条件的变坏,源于其中上游森林植被的破坏,当今长江将变成第二条黄河;东北林区生态条件变坏,主要原因是对西南林区和东北林区森林的不合理采伐和过度采伐。三、破坏食物链:破坏食物链打破生态平衡的例子如:因过量捕杀害虫的天敌引发林木病虫害;印度曾大量捕杀水獭使病鱼增多,鱼产量下降;牧业发达的澳大利亚,因牛粪覆盖草地成灾引发蜣螂解救的例子更为新鲜。当然在生物圈内往往是几种诱因并存的。 中国是一个生态灾难多发的国家,中国感受最早最深的生态灾难是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气候变坏、洪水泛滥、库坝被淤等。近年来,我国水域污染增多:网眼小了,鱼虾少了。科学家们预言:“生态危机将成为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最大危机。”这就告诉人们,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人口压力的加大,人类必须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第一部分 再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今天,借中国水利学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召开的机会,谈几点认识 党中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后,全国各行各业都在讨论在新形势下如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各项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就水利行业而言,应该如何进一步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各项水利工作,我认为有必要认真回顾总结过去5年来的治水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明确今后水利工作的思路,目标和任务 1999年3月,我在中国水利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实现由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的转变,做好面向21世纪中国水利这篇大文章"的报告,引起全行业乃至行业内外的一场大讨论针对讨论中的不同意见,1999年11月6日,我在中国水利报社通讯报道工作会议上谈到人们对水的九个方面认识的转变时,第一次提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此后,我们一方面在治水理论上不断探索,一方面在实践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水利工作的探索与实践特别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提出,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在国内外也产生了一定影响2002年9月,在中国水利杂志专家委员会会议暨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高层研讨会上,我作了题为"资源水利的本质特征,理论基础和体制保障"的报告,又进一步明确提出资源水利的本质特征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水利发展的转轨时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一种科学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并开始成为各项水利工作的指导思想近年来,中央领导同志充分肯定了水利部门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指导水利,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总结这些年治水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探索,可以清楚地看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可持续发展最核心的问题因此,今后要坚持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作为指导各项水利工作的核心理念,推动治水事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这正是科学发展观在水利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一,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水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都依傍大河而生:中华文明发祥于黄河流域,古埃及文明孕育于尼罗河流域,古印度文明开端于恒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渊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河流域,而且这些大河都具有水量充沛,泥沙较多,洪水频繁等相同的特点洪水的泛滥一方面给人类带来灾害,另一方面也为人类提供了肥沃的土地,使人类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能够收获粮食,繁衍生息 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依存,开发,掠夺,和谐在各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不同,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也采取了不同的态度 第一个时期,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原始社会,人和自然是一种依存的关系,人依附于自然人类一方面直接或通过简单的生产工具从大自然获得所需的一切,另一方面又要承受自然界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各种威胁这一时期,人类被动地适应自然,与自然的关系处于一种原始的和谐状态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青铜器,铁器的使用及至农业,畜牧业出现后,人类开始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改变自然,使得这种关系进入了开发阶段在这一时期,由于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有限,还没有对自然造成较大的破坏但是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近现代大工业生产出现后,人类的自信心和对生存环境的不满足感,驱使他们去"征服自然""统治自然",毫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掠夺,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了第三个时期在这一时期,掠夺性地开发资源,一方面对大自然造成破坏性的灾难,另一方面也招致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与惩罚然而,人类终究是有理性的当这种掠夺式的开发难以为继时,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四个时期,在哲学意义上是一种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原始社会,人依附于自然,处于"天人合一"的原始和谐状态;在掠夺阶段,主导人们的是"人定胜天",对人与自然的初级关系给予了否定;现在,我们追求"人天和谐"的境界,就是要否定"人定胜天"的思想"人天和谐"不同于"天人合一",它是人类反思资源过度利用,生态破坏造成恶果之后思想上的一次升华,是人类主动地在更高层次上同自然和谐相处 综观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当前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是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充分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对我们在水利工作中自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应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去追求人天和谐的境界,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发展条件为代价来求得眼前的发展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含义 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破解中国水问题的核心理念 实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对中国治水事业而言,就是要用这种理念去努力破解中国面临的水问题 当前,水利工作面临四项任务,即解决我国面临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严重等四大水问题这些问题表面上是水对人的伤害,但本质上是人对水的伤害造成的后果因此,在防止水对人的伤害的同时更要注意防止人对水的伤害破解中国的四大水问题,最核心的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破解中国的四大水问题分别有四个核心要点 第一,给洪水以出路这是解决我国洪涝灾害问题的要点 在处理人与洪水的关系上,我们有很多经验教训其中,最核心的一条就是要给洪水以出路 去年淮河流域防汛抗洪工作,集中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去年淮河流域发生大洪水,在抗洪救灾中,我们按照中央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控,实施政府有效的社会管理,提早部署,充分准备,利用各种先进的预测预报技术和手段,科学调度,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及时运用行蓄洪区和分洪河道,做到了"拦,分,蓄,滞,排"合理安排,严密防守,科学抢险,使洪水始终处于可控状态,实现了对洪水的科学有效防控精心组织,妥善安置受灾群众,防洪救灾工作井然有序,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尽管淮河洪水量级大于1991年,汛情重于1991年,但灾情,抗灾投入和灾害损失均小于1991年在整个防洪调度和人员撤退中,没有死伤一个人当然,淮河防洪实践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具备了必要的工程和技术手段如果没有这些基础

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论文参考文献

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方案,充分展现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大国担当,有力彰显了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风范,为各国凝聚共识、深化合作,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增添了强大信心,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将致力于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践行绿色使命。我们将致力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壮大绿色经济。我们将致力于推进生态高效能治理,持续完善绿色制度。我们将致力于创造高品质生活,共同打造绿色家园。中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设立了4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从不同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利用政策、法律等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丰富成果。这些做法值得每个负责任的国家、机构和个人学习借鉴。

人是唯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物种,是受动性与主 动性的统一体。人类主体性作用的合理发挥是建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关键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论文参考文献摘要

转过来的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各国执政党面临的共性问题随着人类工业文明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矛盾不断积累,来自人口、环境、资源、生态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逐渐成为各国执政当局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环境问题实际上已经发展成社会政治问题,不仅决定着一个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且与政党政治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什么样的政党执政都无法回避人与环境如何相处的问题。第一,“绿色政治”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政党结构,也使环境保护问题进入主流政治。绿党是一支以保护环境、扩大民主、维护人类和平为主要目标的新兴政治力量。1972年世界上第一个全国性绿党组织 ——新西兰价值党出现。之后,绿党的势力在各国尤其是西欧迅速发展,并相继进入地方、国家及欧洲各级议会,成为重要的执政党、参政党。目前,绿党已遍及世界五大洲,全球大约有70多个绿党组织。在绿党的推动下,生态优先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在世界各国深入人心,一些主流政党也进行理论创新,德国社民党、英国工党等老牌执政党纷纷将“绿色政治”的理念写入党纲,英国保守党政府等一些右翼政府也陆续出台了新的环境保护条例。“绿色政治”的发展使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最终摆脱边缘地位,走入了主流政治。第二,环境安全成为国际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执政党均注重维护自己环境利益。目前来看,各国执政党公认的环境安全问题主要有四类:一是资源稀缺造成的冲突与不稳定,如石油和水是引发诸多地区冲突的重要原因,在中东、非洲、西亚和南亚,水资源已成为影响地缘政治格局的重要因素;二是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生存而引发的社会动乱,如在非洲和亚洲多个国家由于环境恶化、食物短缺产生了大量“环境难民”,并引起局部动荡和社会不稳定;三是跨界污染和危害转移引起的国际纠纷和冲突;四是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间货物与人员流动带来的生物、基因威胁,诸如疯牛病、禽流感和SARS等病毒和疫病的蔓延很难控制,往往带来全球性的恐慌。第三,对环境问题的态度已经成为影响执政党和国家形象的重要因素。美共和党政府因退出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而遭到强烈批评。欧盟各国执政当局率先提出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减少 20%的量化目标,并迫使在气候问题上一直不甚积极的美共和党政府在G8峰会上做出一些妥协。虽然西方发达国家是输出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的主要责任者,但这些国家的执政党一直都积极争取在环境问题上的话语权,攻击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政策。二、各国执政当局在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方面的主要做法第一,摒弃“人类中心主义”,树立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瑞典、芬兰、挪威等北欧国家的执政当局最早呼吁从全球高度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问题。1972年瑞典执政当局主动承办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并在大会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中呼吁“人类业已到了必须在全世界一致行动,共同对环境问题采取更审慎处理的历史转折点”。2003年,在许多国家执政的社会党国际成员党在《圣保罗宣言》中提出了“新的发展观”,认为环境问题与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同等重要,主张把生态、经济和社会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近两年来,一些发达国家的执政当局停止使用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用新的“绿色核算体系”,将自然资源的损耗和环境保护的成本也计算在内,以更加合理地反映出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第二,综合运用立法、行政、税收等手段对环境保护进行监督和调控。芬兰是世界上最早制定环保法的国家,执政当局早在1886年就制订了第一部森林法,目前其森林覆盖率已经超过70%。2000年3 月,芬兰政府开始实施新的《环境保护法》,将防止空气污染、消除噪音和环保许可证制度等有关法规汇总在一起,同时修改了节水和垃圾处理等相关法规,加强了对环境的预防性保护。近年来,印度、越南、缅甸、老挝等国执政党为保护本国森林资源也都制定了相关法律,严格限制原木出口,对木制品出口的税收也大幅上升。非洲各国执政党针对非法捕猎和贩卖野生动物的行为制订了严厉的惩罚措施。第三,发挥政府和民间两方面的作用,强制和鼓励双管齐下,推动企业和社会节能降耗,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多国家的执政党普遍把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等作为施政的重要内容。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国执政党通过财政、税收、行政等手段推动节能,新加坡执政当局建立了一个2000万新元的环境可持续创新基金,鼓励企业、个人在节能、环保和资源再生利用等方面的开发创新。日本政府通过改革税制,规定企业如果达到节能标准或使用节能产品,将在一定时期内享受减免税的优惠,如果达不到节能标准又无法按期改进,将被处以100万日元的罚款。美国和德国制定了相关法规,用减免销售税的办法鼓励公众购买新能源汽车。第四,通过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将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转变为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的新型循环经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许多国家执政当局迫于资源匮乏和能源危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执政当局的政策推动下,循环经济在日本已经成为企业的日常行为,松下、索尼、丰田等许多大公司都基本实现了“产业垃圾零排放”。德国的循环经济已经发展成一个新兴产业,所有生产行业的垃圾被处理后重新使用的比例高达50%。其他欧盟国家也都大力提倡循环经济,并制定了回收、利用或循环使用的具体办法和目标。英国规定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要增加10%,2020年增加到20%;荷兰执政当局规定废弃物循环利用率应达到60%;法国规定包装废弃物循环利用率为80%。第五,重视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奥地利执政当局规定中小学必须开设环保课程,定期聘请环保专家讲授环保和垃圾回收知识,新闻媒体经常宣传环保新知识和新发明。瑞典政府将节能和环保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大力宣传,并积极向国外推广其节能经验,使全民对环保都有一种自豪感。美国将每年的11月15日定为“美国回收利用日 ”,环境保护局专门开设网站,宣传再生物品的知识。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地宣传教育,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以节约环保为荣的良好社会氛围。三、几点启示纵观各国执政党近40年来在处理人与自然环境问题上的理论、政策和做法,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一些新思路、新举措,可以得出以下启示:第一,摈弃旧的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符合时代潮流。传统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公正和环境和谐的片面的发展观已经在一些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展现了种种弊端。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以及人类生存环境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之路是唯一正确的选择。第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必须从国情出发,不能盲从。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方面,既要汲取国外的成功经验,但又不能在环保等问题上提出过高的要求,尤其不能被一些不符合国情的理念束缚住手脚。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在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仍必须从国情出发,以控制人口过速增长、保障粮食安全和抵御自然灾害等为重点,不能盲目超前。第三,必须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工作纳入到和谐社会建设的整体中来,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其他环节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应该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避免成为政府或企业单方面的行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不仅要注重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还要考虑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改善社会氛围和稳定社会秩序结合起来,在改善自然环境的同时实现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天地人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当今的热门话题,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大、泛、而深的课题,要想简明地揭示它们的关系,只得借助于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学说…… 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从上世纪70年代才广泛传播开来,传播和被人接受的速度是惊人的。那诱人的“生态平衡”被学者们研讨着,官员们宣传着,演员们呼喊着。生态平衡之所以诱人,那是因为人们企盼的生态系统稳定状态是美好的。尽管人们觉得它有点抽象莫测,可它又是亲切具体的。熟知生态平衡要先知生态系统。可生态系统从被西方学者提出至今,权威人士的定义有十余个,有的几百个字,有的几十个字,但无公认统一的文字表达。取其共同的实质,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与无机环境系统的特定结合。生命指植物、动物、微生物各生命类群,包括人类;无机环境指自然界的无生命成分;特定结合指不同地域创造出的多样的生物类群——即不同生态系统。陆地上各生物类群形成各自的生态系统,它们总称为陆地生态系统;同样海洋生物类群形成了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就构成了整个生命世界——生物圈。生物圈一般至陆地之上百米高空,水面之下百米深层,这就是人的家园。所以人早知崇拜天地,知道人以食为天,求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人是依赖于自然,从属于自然的。 人在生物圈中处于什么位置呢?天地无机环境为谁效用呢?为草原、森林、庄稼——绿色世界。各类动物依赖谁而存活呢?直接间接都依赖于绿色植物。万尊的人靠什么活着呢?以吃来说,取之动物或植物,或二者兼取之;以喝来说,取之天上地下的水;生命必须的氧取之于大气。食、水、气缺一不可的生命要素都来自于天地无机界。生态学家把生态系统中的生命又分为三类,且冠以公正的名称:(一)植物——生产者;(二)动物——消费者;(三)微生物——分解者。比较三类生命类群谁最有本领呢?无疑是生产者,因为它养活了自己和后二者。人在哪里呢?在动物之中了。按生态食物链排序:先是食草动物,后是一级食肉动物;二级食肉动物……人排在何位呢?人是食草(粮)又食肉的多食性“高级”(依赖性最大的)消费者。所以,生态学家早已结论:没有植物就没有动物,就没有人类。 尊贵的人不要不服气,这并不否定人有灵巧的手和发达的大脑,只是说人的存在依赖于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和环境,从而要求人尊重大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 历史证明,由于人类的盲目自大,破坏了生态平衡,屡屡招来毁灭人类自己的生态灾难。破坏生态平衡的诱因归结为三类:一、破坏环境:由于环境是生态系统的成分之一,它的改变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由于破坏环境打破生态环境平衡的例子很多,诸如:湖沼富营养化的形成;日本汞中毒事件;氟化物破坏了臭氧层;阿斯旺水坝生态环境恶化;“六六六”、“DDT”施用后的恶果;地球的“湿室效应”等。二、破坏植被,以森林为主体的植被是陆地生态平衡的杠杆,地球上由于破坏植被导致的生态灾难最多,如1934年发生在美国西部的黑风暴,毁掉耕地4500余万亩;1963年发生在前苏联农垦区的大风暴,毁田3亿多亩;同样因森林的破坏,使古老的巴比仑文明灭亡;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塔尔平原,因森林破坏沦为沙漠,沙漠面积达65万平方公里;中国黄河流域生态条件的变坏,源于其中上游森林植被的破坏,当今长江将变成第二条黄河;东北林区生态条件变坏,主要原因是对西南林区和东北林区森林的不合理采伐和过度采伐。三、破坏食物链:破坏食物链打破生态平衡的例子如:因过量捕杀害虫的天敌引发林木病虫害;印度曾大量捕杀水獭使病鱼增多,鱼产量下降;牧业发达的澳大利亚,因牛粪覆盖草地成灾引发蜣螂解救的例子更为新鲜。当然在生物圈内往往是几种诱因并存的。 中国是一个生态灾难多发的国家,中国感受最早最深的生态灾难是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气候变坏、洪水泛滥、库坝被淤等。近年来,我国水域污染增多:网眼小了,鱼虾少了。科学家们预言:“生态危机将成为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最大危机。”这就告诉人们,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人口压力的加大,人类必须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第一部分 再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今天,借中国水利学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召开的机会,谈几点认识 党中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后,全国各行各业都在讨论在新形势下如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各项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就水利行业而言,应该如何进一步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各项水利工作,我认为有必要认真回顾总结过去5年来的治水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明确今后水利工作的思路,目标和任务 1999年3月,我在中国水利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实现由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的转变,做好面向21世纪中国水利这篇大文章"的报告,引起全行业乃至行业内外的一场大讨论针对讨论中的不同意见,1999年11月6日,我在中国水利报社通讯报道工作会议上谈到人们对水的九个方面认识的转变时,第一次提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此后,我们一方面在治水理论上不断探索,一方面在实践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水利工作的探索与实践特别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提出,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在国内外也产生了一定影响2002年9月,在中国水利杂志专家委员会会议暨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高层研讨会上,我作了题为"资源水利的本质特征,理论基础和体制保障"的报告,又进一步明确提出资源水利的本质特征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水利发展的转轨时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一种科学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并开始成为各项水利工作的指导思想近年来,中央领导同志充分肯定了水利部门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指导水利,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总结这些年治水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探索,可以清楚地看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可持续发展最核心的问题因此,今后要坚持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作为指导各项水利工作的核心理念,推动治水事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这正是科学发展观在水利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一,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水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都依傍大河而生:中华文明发祥于黄河流域,古埃及文明孕育于尼罗河流域,古印度文明开端于恒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渊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河流域,而且这些大河都具有水量充沛,泥沙较多,洪水频繁等相同的特点洪水的泛滥一方面给人类带来灾害,另一方面也为人类提供了肥沃的土地,使人类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能够收获粮食,繁衍生息 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依存,开发,掠夺,和谐在各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不同,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也采取了不同的态度 第一个时期,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原始社会,人和自然是一种依存的关系,人依附于自然人类一方面直接或通过简单的生产工具从大自然获得所需的一切,另一方面又要承受自然界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各种威胁这一时期,人类被动地适应自然,与自然的关系处于一种原始的和谐状态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青铜器,铁器的使用及至农业,畜牧业出现后,人类开始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改变自然,使得这种关系进入了开发阶段在这一时期,由于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有限,还没有对自然造成较大的破坏但是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近现代大工业生产出现后,人类的自信心和对生存环境的不满足感,驱使他们去"征服自然""统治自然",毫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掠夺,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了第三个时期在这一时期,掠夺性地开发资源,一方面对大自然造成破坏性的灾难,另一方面也招致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与惩罚然而,人类终究是有理性的当这种掠夺式的开发难以为继时,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四个时期,在哲学意义上是一种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原始社会,人依附于自然,处于"天人合一"的原始和谐状态;在掠夺阶段,主导人们的是"人定胜天",对人与自然的初级关系给予了否定;现在,我们追求"人天和谐"的境界,就是要否定"人定胜天"的思想"人天和谐"不同于"天人合一",它是人类反思资源过度利用,生态破坏造成恶果之后思想上的一次升华,是人类主动地在更高层次上同自然和谐相处 综观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当前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是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充分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对我们在水利工作中自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应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去追求人天和谐的境界,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发展条件为代价来求得眼前的发展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含义 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破解中国水问题的核心理念 实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对中国治水事业而言,就是要用这种理念去努力破解中国面临的水问题 当前,水利工作面临四项任务,即解决我国面临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严重等四大水问题这些问题表面上是水对人的伤害,但本质上是人对水的伤害造成的后果因此,在防止水对人的伤害的同时更要注意防止人对水的伤害破解中国的四大水问题,最核心的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破解中国的四大水问题分别有四个核心要点 第一,给洪水以出路这是解决我国洪涝灾害问题的要点 在处理人与洪水的关系上,我们有很多经验教训其中,最核心的一条就是要给洪水以出路 去年淮河流域防汛抗洪工作,集中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去年淮河流域发生大洪水,在抗洪救灾中,我们按照中央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控,实施政府有效的社会管理,提早部署,充分准备,利用各种先进的预测预报技术和手段,科学调度,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及时运用行蓄洪区和分洪河道,做到了"拦,分,蓄,滞,排"合理安排,严密防守,科学抢险,使洪水始终处于可控状态,实现了对洪水的科学有效防控精心组织,妥善安置受灾群众,防洪救灾工作井然有序,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尽管淮河洪水量级大于1991年,汛情重于1991年,但灾情,抗灾投入和灾害损失均小于1991年在整个防洪调度和人员撤退中,没有死伤一个人当然,淮河防洪实践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具备了必要的工程和技术手段如果没有这些基础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

REN YU ZI RAN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关系之一,是自然界内在关系的最高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就是人类对自然的不断改造和对自然界变化不断适应的过程。当前,中国社会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与此同时,各种与生态环境有关的社会矛盾逐渐突出:物质经济日益丰富,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协调;人们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但多种欲望的诉求又往往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因此,在对待人与自然问题上,应采取更为理性的态度,客观认识休闲对生态环境具有的重要影响,树立生态休闲方式,这对于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具有重要意义。一何谓休闲?从构形上看“,休闲”二字中的“休”即倚木而息,强调当下摆脱体力劳动的自由,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闲”本意是“放着不用”,引申为娴静、安宁,淡定神闲。《现代汉语词典》把“休闲”解释为“:(可耕地)闲着,一季或不种作物”,《辞海》中则把“休闲”解释为:“农田在一定时间内不种作物,借以休养地力的措施”。如果将“休闲”的主体“农田”改换为具有人类学意义的实体,并结合“休”字的本义,那便可以相应地赋予休闲这样的涵义:人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平和、放松,不安排工作,借以休养人力,达致人与自然、人与自身和谐的措施,从而表达了人类生存过程中劳作与休憩的辩证关系,又喻示着物质生命活动之外的精神生命活动,使人与自然浑为一体。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个普遍有闲的社会正向我们走来,休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正在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理念。中国自 1995 年起开始实行 5 天工作制,年 9 月实施了“三个长假日”,2007 年 11 月又对国家法定节假日做出了调整。在这个方案安排中,国家法定节假日的总天数不仅有所增加,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还被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法定节假日的增多,休闲在生活中的比重日益增大,休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的更加丰富,使休闲的重要性得以凸显。实际上,休闲在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早在古希腊时期就产生了休闲思想和休闲文化,并对其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把它定义为“不需要考虑生存问题的心无羁绊的状态”。美国学者约翰·凯利则把休闲理解为一种“成为人”的过程“,是一个完成个人与社会发展任务的主要社会空间”“,在人的整个一生中都是一个持久、重要的发展舞台。”从一般意义上讲,休闲是指人们在劳动和生理必需时间之外的自由支配时间里的行为或活动。休闲有四种含义:一是从时空意义上,指人的闲暇时间在特定空间的消费指向;二是从行为意义上,指人的休闲活动的满足指向;三是从生命意义上,指生命自我处在一种自由、自主的生存状态;四是从意识活动意义上,指人的闲适精神的实现。一个人的休闲,与其说是从外部世界获得的一种满足,不如说是人内心世界的一种追求,是一种生活实践和生命体验,是人生的一种智慧,是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或者从某种意义上,休闲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体,是人类对自我生存状态的反思和向大自然的回归,是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自由的向往。人们在休闲中感受文明、融于自然、理解文化、陶冶情操。二在现代社会里,休闲必然会影响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休闲是具有类本质的人的一种存在状态,是人内心世界的一种追求,是由休闲主体的自由意志所决定的。休闲关系是一种动态且相对开放的过程,在休闲活动中,休闲主体可以影响和操纵社会规则,休闲活动的个性化、商业化等趋势也将自我、个人身体投射到休闲活动与经验的前沿,从而赋予现代休闲关系独特的形式,并进而影响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休闲的良性运作有利于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首先,在人性预设上,休闲是向自然的复归,天人合一的再现。从人性的意义上说,休闲就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意识(精神)属性相互作用的和谐状态及其层次的提升过程和境界“,是人的自然属性的和谐,人的社会属性的和谐,人的意识属性的和谐,以及这些和谐之境界不断提升的状态”,其最大特点是人文性、社会性、创造性。它使休闲主体在精神自由中历经审美的、道德的、创造的、超越的生活方式。因此,按其本性而言,休闲并不意味着大规模的物质消费,休闲活动在主观上不以获取物质财富为目的,在客观上不必然以消耗大量的物质资源为代价。实际上,最满意的休闲方式与过度消费并没有必然联系,也不意味着要破坏生态环境。所以说,休闲是人性实现自身和谐的过程和能够达到的境界,人性系统的丰富性、整体性和全面性客观上要求保护生态环境,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次,休闲可以提升人的素质,养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休闲活动不仅可以帮助社会大众抒解生活压力,丰富生活体验,促进社会交友,增进家庭亲子关系,实践自我理想等,而且使人通过与自然的接触,铸造一种坚韧、豁达、开朗、坦荡的品格。使人的生命既丰富多彩,又获得人格的完善、素质的提高和价值的提升,并进而建立起与自然丰富多样的全面性关系。而人与自然全面性关系的确立,有助于在把人从片面和畸形状态中解放出来的同时,养成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交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所导致的天人合一的价值取向、生态哲学的精致理想、可持续发展的高瞻远瞩,既是提高人的生命质量的需要,也是在令人惊异和令人惊喜的感受中完成对日常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自我超越。另一方面,休闲的异化又会导致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因为人类的休闲活动固然可使行为者获得愉悦、满足,但并非全然都是正向的,我们延续多年的生活方式也并非都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不是所有的休闲活动都必然导致人与自然的和谐。法国学者波德里亚把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称为消费社会。在消费社会中休闲被异化了,无辜地沦为幻觉,被符号化为不受生产性劳动的约束,身处消费社会中的人们不可避免地被卷入这一符号系统。消费社会不仅使人丧失了应有的自然机能,而且使自身的精神价值被置于次要地位,甚至从人的灵魂深处无情地抽掉了人生的真正价值,把人间的真情、乐趣、亲情、友谊等属于人类本真的东西置于金钱交易的屋檐底下,使人的尊严和本性消失在价值失落的刺激消费之中。休闲的本意是要寻求实存的意义,然而在消费社会中,作为“成为人”的过程的休闲不复存在,人们休闲得越多,实存消失得越快,且一切出于经济目的的休闲,必将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尤其是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奢侈性休闲倾向。人们过分看重消费的符号意义,在消费过程中沦为社会符号表征。认为休闲就是权力与金钱的象征,美好的休闲生活就是无限制地拥有私人空间、休闲物品、昂贵的服饰以及永远保持对异性的吸引力,因而带有明显的奢侈性、浪费性。这种与真实自我需求相违背的消费与休闲,使得人们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往往为表象所迷惑,看不到自我真实的需求,或者即使看到了也由于自我评价体系与外界价值相悖而选择放弃,成为消费主义社会背景下生态环境危机的“贡献者”。奢侈性休闲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不道德的休闲消费方式,亚里士多德就曾经认识到对财富的过度追求会严重影响到人们过好生活的能力。然而,物质的满足是没有止境的,人们注定要无止境地追逐消费的象征符号。这样,当人们摆脱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后,又会无意识地使自己成为技术、时间、金钱、权力和信息的奴隶。自我价值的追求被一系列形式化的、表面性的东西所蒙蔽。奢侈性休闲主体对社会资源的过度占有,必然会压缩他人的生存空间,造成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和谐。而社会生存空间被压缩,人就转向自然要空间;生存资源受侵害,人就转向自然要资源。现代人这种在物质财富“占有”过程中的异化,使得人与自然的矛盾日趋激烈,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因此,如何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休闲观,养成合理健康的休闲方式;如何在发展休闲业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使生态与游憩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所有问题都指向了当前休闲理论研究的重点———生态休闲。当前,中国正在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论从什么角度上讲,保护生态环境,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之路,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在这一进程中,生态休闲具有重要的作用。三所谓生态休闲,就是通过人类群体所特有的生态行为规范、生态思维方式、天人合一的情感、关爱生命的伦理,创建生态文化意境,通过保护生态环境,从而达到个体身心和意志品德的全面发展。它既是一种自觉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文明的休闲形式,又是人的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是人类保护自然的一种积极措施;它要求减少人类对于自然的物质变换,抑制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降低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它强调人们尊崇自然的异质性,充分感悟自然,把自然作为一个有个性的独立生命来看待,达到与自然的和谐交流。人们的休闲实践表明,充分健康的休闲方式是符合生态规律的,必然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在全球人类面临着生存环境的危机,人们的环境意识日益彰显的情况下,生态休闲作为绿色休闲消费,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其内涵也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得到充实。如针对目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将生态休闲定义为“回归大自然休闲”和“绿色休闲”;针对现在休闲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生态环境问题,将生态休闲定义为“保护休闲”和“可持续发展休闲”。中国各级政府也根据各地的实际,开展各种生态休闲,发展各具特色的生态休闲产业,使休闲与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然而,环境美德的养成、生态休闲方式的确立本身就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为了确立生态休闲方式,我们应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地强化和改变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首先是反对消费主义宰制下的奢侈性休闲,养成生态休闲意识,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休闲意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一意识,也是人们在休闲活动中应当自觉培养的文明意识。在分享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休闲快乐时,应恪守环保理念,有意识地去保护生态环境,不去损害休闲对象和周围环境,在理性休憩的前提下从事休闲活动并从中学习自然知识和放松身心;在寻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对自然美景的享受和对民族历史文化了解的同时,爱护供我们享受、给我们知识的休闲环境。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生态休闲属于绿色消费,而不能仅仅被理解为消费绿色,不能以山水被污染、草木被践踏、鸟兽被杀戮为代价。只要人类的发展思维摆脱盲目的经济至上观念的控制,就有可能实现真正的、本质意义上的休闲,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因为在经济至上观念的操控下,人们似乎永远没有足够多的时间用以休闲,亦无暇审慎地思考休闲的真正意义,更不用说通过休闲来寻求生活本身的意义、保护生态环境了。从人生的意义上说,休闲不单是一种活动,而更主要是一种境界,一种理想,一种氛围,一种不断超越既存现实和自我的努力。当人们休闲地徜徉在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氛围中,人类不会感到孤单,世界不会变得荒凉,自然更不会与生命背离。只有真正坚持“人倚木而休”这种生活态度,则一种不仅顾及人类利益与价值,同时保持自然之利益与价值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活动与生产活动才会成为现实。其次是要充分发挥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积极作用。在全民生态意识还有待达到自觉自愿水平之时,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行政作为,是实现生态休闲的重要途径。为此,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应制定与完善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成立专门的休闲服务管理与监督机构,做到对休闲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与利用,同时加大法律监督和执法力度,并建立起有效的考核指标体系和监控制约机制。尤其是在这个休闲日益高涨的时代,适当地增加投入并有效地规范相应的制度是一项明智之举。否则,很容易出现所谓的“公用地悲剧”。同时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还要加强对休闲主体的教育。休闲的异化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而休闲异化的根源在于现代性的危机。从叔本华、尼采到狄尔泰、胡塞尔、海德格尔,甚至包括法兰克福学派,都倾向于把现代性危机理解为一种精神危机或文化危机,其根源在于理性主义传统对于生活世界的遗忘。因此,回归生活世界是消除异化、寻找生存意义的根本途径,这其中包括对休闲主体进行生态休闲的教育。亚里士多德曾向那些统治者和决策者明确提出把休闲教育融入理想国家的建议,美国着名生态伦理思想家利奥波德也认为,“一个受过教育的公民知道他自己仅是生态机器中的一个齿轮”。他敏锐地意识到当代经济消费对过好生活和生态环境健康所造成的障碍,而休闲则可以作为克服这些障碍的适中力量。因此,国家和各级政府必须通过教育和其他措施鼓励户外休闲,教育人们学会休闲,教育那些通过休闲获得愉悦的人在从事休闲娱乐活动时随时提醒自己,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大自然“痛苦”的基础上,不要建立在损害他人以及后代人满足其休闲需要的基础上。让人们从内心深处真正体会到生态休闲才是给我们国家和人民带来健康稳定持续的经济效益的有效出路,逐渐做到自觉维护休闲的“生态性”。倡导生态伦理和生态行为,提倡生态善美观、生态良心、生态平等、生态正义和生态义务等。如果人们在从事休闲活动时都对大自然充满爱,人与人之间就会充满关爱,生态环境保护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总之,人类只有拥有生态休闲的理念,把对生态环境危机的思考提高到文明批判的高度,才能真正找到解决和克服目前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的方法,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这不仅需要调整人类的政治经济制度,还需要调整人类的价值观,树立尊重自然的基本态度。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人类终将以自觉的意识,构建起一种适应新时代的休闲文化观,树立生态休闲方式,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参考文献:[1]高扬,谢怀遥。从中国传统文化看休闲[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6,(1)[2]转引自[美]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康筝,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3][美]约翰·凯利。走向自由:休闲社会学新论[M]赵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4]郭旭,郭恩章,陈旸。论休闲经济与城市休闲空间的发展[J]城市规划,2008,(12)[5]吴文新。试论休闲的人性意蕴和境界[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1)[6]马惠娣。休闲———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7]侯玲。休闲:是解放还是异化[J]社会科学论坛,2005,(8)[8]马惠娣:中国学术界首次聚焦休闲理论问题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2)[9]张恒力。休闲中的“天人合一”蕴境[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4,(3)[10]胡伟希。论中国休闲哲学的当代价值及其未来发展[J]学习论坛,2004,(9)[11]沈湘平。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与哲学的现代性境遇[N]光明日报,[12]Charles J,vironmental Ethics 27,(2005)[13][美]奥尔多·利奥波德。原荒纪事[M]邱江明,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4]包庆德,叶立国。生态休闲与休闲经济[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9)[15]周鸿。生态文化与和谐社会[N]光明日报,

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文献

回答 您好,您的问题我已经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请稍等一会儿哦~ 因为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共享。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讲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人原本就是自然的一分子,但“智人”所具有的智力水平,远高于其他生命体。相较于其他生命体,只有人类才具有主动改变自然环境的智慧和能力。因此,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责任主体只能是人类。人类必须勇于担当,勠力同心。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一个生态哲学的概念。如果说人与自然和谐从字面上理解有“井水不犯河水”之内涵,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则显然有“井水”与“河水”交融共存之意蕴。其中,“井水”是一个存在,即自然的存量所在,而“河水”则有源头与流向。 “河水”可以补偿“井水”,而“井水”也可以被汲尽而致干涸。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需要有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人对自然界的责任担当,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共享。 更多3条 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参与到其中,必须要从一些小事情做起来,必须要关注环境。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不仅是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念到实践的成功经验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基本原则有机结合。“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必将成为引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重大意义在全球环境治理遭遇前所未有困难的当下,主席阐释“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更释放出中国积极对待气候治理的鲜明信号,彰显中国应对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也并非一时之念,在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方面,中国始终坚持正确方向、始终积极作为。在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主席阐释“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为处于关键节点的全球环境治理指明了通往清洁美丽世界的金光大道。

  • 索引序列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论文参考文献
  • 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论文参考文献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论文参考文献摘要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
  • 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