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十大编辑乔伟

中国十大编辑乔伟

发布时间:

中国十大编辑乔伟

毕业于吉林大学 后来山东大学组建法学院 是著名的法学家

中国十大编辑

苏小玲:网站总编辑,作家。 安兴本:网站总策划,文化与经济学者、研究员。章龙飞:网站副总编辑,独立学人。潇 潇:网站副总编辑,诗人。李 南:网站副总编辑,诗人。戴 萍:网站总编辑助理,记者、小说家。

吴怀尧此次首度发布的“编剧作家富豪榜”以过去5年的作品为统计周期,从前15位的排名来看,男编剧抢下大半壁江山,女编剧仅有5人。榜单靠前的全是高产的电视剧编剧,只有刘震云、刘恒、李樯等三位电影编剧进入前十五名。此外,上榜编剧的作品风格呈现出多样化,现实题材、古装、战争等商业影视剧占了很重的名额。[1]

司马迁(前145年-前90年)西汉“世界历史之父”  汉代伟大的编辑学家,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史记》编纂工作,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列为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因此司马迁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史圣、太史公、历史之父。1957年,司马迁被联合国命名为“世界历史之父”。

1、梁信(原名郭良信),1926年3月2日生于吉林省扶余县,祖籍山东,中国内地编剧、作家。家贫,7岁丧父,只读过5年小学,即做杂工、学徒自谋生路。1945 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曾参加多次重大战役。靠自学文化,提高了写作水平,1953年调中南军区任专业创作员,创作并发表了两个独幕剧。2、朱苏进,1953年出生于江苏涟水,中国内地作家、编剧。1978年,创作个人首部长篇小说《惩罚》 。1980年,出版长篇小说《在一个夏令营里》 ,该小说获得中国少儿读物优秀作品一等奖。3、邹静之,1952年出生于江西南昌,中国内地作家、编剧、制作人,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文系。1997年,编剧个人第一部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第一部》,从而开启了他的编剧生涯。4、张华标,继香港金牌编剧韦家辉、邓特希之后的“二代”金牌编剧,早期在亚洲电视(ATV)担任编审、编剧、编导。在1982年随监制萧笙过档无线电视,担任《射雕三部曲》的编剧工作,已为无线电视效力30余年。5、欧冠英,香港无线电视高级编剧。代表作:《刑事侦缉档案》(系列)、《创世纪Ⅱ天地有情》、《流金岁月》、《富贵门》、《岁月风云》等。此人现在是无线节目发展分部经理,同梁家树一样,现在已经很少出来编审了,通常一出来就代表此剧是重头作,是梁家树和潘嘉德的“御用”编审。

中国十大编辑公司

中国出版(010-59757238,以出版物生产和销售为主业,集纸质出版/数字出版/版权贸易/信息服务/艺术品经营等业务于一体的专业化大型出版集团,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凤凰传媒(025-83658113,始于1985年,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多元化新传媒企业,极具影响力的规模型出版产业集团,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教育出版(010-58938300,以图书/期刊/电子音像产品/数字出版物出版和销售为主业,综合实力较强的教育出版集团,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中南传媒(0731-84405077,世界知名的信息服务和传播解决方案提供商,华文全媒介内容运营商,大型传媒集团,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科技出版(010-64002238,依托原中国科学出版集团组建而成,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十大文化出版企业集团,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中文传媒(0791-85896008,中国出版文化企业知名品牌,全国领先的现代文化产业集团,大型出版传媒集团,中文天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出版(十大图书出版企业,集编辑/印刷/发行/物资供应/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文化产业集团,山东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时代出版(0551-63533112,安徽出版集团旗下,从事图书/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网络出版物的出版/销售/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业务,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出版联合(0571-85170300,十大文化出版企业,以图书/期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多媒体出版物的出版/制作/发行为主业,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出版传媒(0311-88641242,全国知名大型综合性文化企业集团,主要从事图书报刊/电子音像/数字网络出版/出版物资贸易和文化投资等,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所属大型专业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People's Education Press,缩写PEP),是教育部所属的一家大型专业出版社,主要从事基础教育教材和其他各级各类教材及教育图书的研究、编写、编辑、出版与发行。  成立于1950年12月1日,其前身是华北联合出版社,上海联合出版社和华北教科书编审委员会,1961年与高教出版社合并,是教育部直属的主要从事基础教育教材和其他各级各类教材、教育图书的研究、编写、出版、发行的专业出版社。毛泽东同志题写社名。首任社长兼总编辑是我国著名教育家、文学家、出版家叶圣陶先生。  2010年12月和2011年3月,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教育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相继成立,人民教育出版社成为其核心成员单位。  公司名称  人民教育出版社  外文名称  People's Education Press(PEP)  总部地点  北京  成立时间  1950年12月1日  经营范围  基础教育教材和教育图书的研究  公司性质  教育部直属的大型专业出版社  简 称  PEP、人教社  题 字  毛泽东  目录  1 历史沿革  2 机构宗旨  3 企业文化  4 教育科研  5 出版业务  ▪ 书本教材  ▪ 电子音像  6 组织机构  ▪ 教材中心  ▪ 开发中心  7 国际合作  8 企业荣誉  9 评价  历史沿革  编辑  1950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召开第一届全国出版会议  195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时旧址  。确定了全国实行出版、印刷、发行工作的专业化分工,中小学教材必须实行全国统一供应的方针;决定由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和出版总署共同筹建承担编辑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任务的专业出版社。[1]  1950年,12月1日,在出版总署编审局一处、二处和华北联合出版社、上海联合出版社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人民教育出版社,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了社名。  人教社由社务委员会领导,下设编审部和经理部,其中经理  人教版第一套全国通用中小学教材  部在宣武门内石驸马大街88号办公。编审部下设总编室、语文组、历史组、地理组、自然组和教育组,经理部下设生产处和经理室。原上海联合出版社改组为人教社上海办事处,在天津设造货站(1954年撤销)。人民教育社、新华地图社和新华辞书社三家单位附设在人教社。[1]  1951年,人教社开始重新编写和修订中小学教材。9月,重新编写和修订的中小学(包括初级小学、高级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  人教社出版的《新华字典》  )教材开始在全国正式使用。这是人教社编写出版的第一套全国通用中小学教材。[2]  1953年,人教社开始供应工农速成中学教科用书。 开始出版中等师范学校教育学、心理学课本。同年出版新中国第一部语文工具书《新华字典》(音序排列本),后因出版社分工调整交商务印书馆出版。[3]  1954年,人教社编辑工作委员会创办的内部刊物《编辑工作》问世。4月,人教社按政务院指示开始编写十二年制中小学教材。20世纪50年代,人教社出版《语文学习》、《教育译报》等刊物。[4]  1955年,人教社迁至景山东街45号(今东城区沙滩后街55号)办公。院内有清朝乾隆时期和嘉和硕公主府大殿,京师大学堂、原北京大学理学院建筑遗存等文物。1月,人民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西南联合办事处撤销。7月,教育部批复同意人教社设立文化教育出版社副牌。冬季,  1958年老教材  在总编辑办公室设立书稿检查科,负责检查出版物质量。并增设政治编辑室,负责编写中学政治课教材。[5]  1956年,人教社代教育部拟订的十二年制中小学教学大纲以及据此编写的课本、教学参考书出版,并陆续在全国使用,其中包括教学大纲30种、课本41种97册、教学参考书23种69册。这是人教社编写出版的第二套全国通用中小学教材。与此同时,经过试教的初中文学、汉语教学大纲,第一、二册课本及其教学参考书和第三册课本正式供应。高中文学教学大纲、第一册课本及其教学参考书也同时出版。[6]  1959年,人教社修改中小学数学教材。算术知识在小学阶段学完,初中学完平面几何、二次方程,高中增设解析几何、导数、行列式等知识。[7]  1960年,4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并入。人教社为总结  人教版第三套全国通用中小学教材  新中国成立头十年教育经验而编辑出版了《教育十年》等书籍。[9]  1961年,秋季,人教社编写出版的第三套全国通用的十年制中小学教材开始向全国供应,其中包括教科书26种77册、教学参考书22种72册。[8]  1962年,人教社增设外语编辑室,包括英语、俄语两个组。  1963年,全日制十二年制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14种14册、各科课本的第一册和教学指导书19种46册在全国正式供应。这是人教社编写出版的第四套全国通用中小学教材。[10]  196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分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  人教社出版的半农半读图书  版社,分别由教育部和高等教育部主管。新编全日制十二年制中小学教材“中改本”修订完毕。原拟1965年秋季使用,后推迟一年使用,并经教育部批准把“中改本”初稿发到全国征求意见。人教社对修改本再次作了修订,原计划1966年秋季供应,后由于政治原因而停止。就这样,精简修改后的全日制十二年制中小学教材没有在学校正式使用。[11]  1966至1971年,由于“文革”人民教育出版社被迫停止工作。已编辑出版的全国通用教材停止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全体干部、职工下放到安徽凤阳县教育部“五七”干校劳动。[12]  1972年,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被撤销,大批干部从“五七”干校被分配到全国11个省、自治区工作。7月,经周恩来总理同意,人教社得以恢复重建,从“五七干校”抽调部分干部回京。[13]  1973至1976年,人教社人员主要做调查研究工作,并编辑出版了少量教材和教育书籍,其中主要包括:工农兵大学生文化补习教材、农村应用科技书籍、简单医疗卫生常识等,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 1974年,原直属教育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印刷厂划归人教社直接领导,为印制教科书、生产纸型的专业印刷厂。该厂始建于1955年,隶属关系几经更迭。[14]  1977年,9月,教育部开始组织“文化大革命”后第一套全国通用中小学教材的编写工作。人教社用中央划拨的10万美元专款,从苏联、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购进大中小学教材,供编写教材时参考。[15]  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15册,小学、  1978年人教社出版彩色版教材  初中、高中各学科的第一册课本共22册和相应的教学参考书16册,同时在全国供应,从而结束了十多年来教材内容参差不齐、使用混乱的局面,规范了中小学教材的出版,对于逐步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提高教育质量起了重要作用。1980年全套教材基本编写完成。同年,根据部分学科教学大纲的第二版,人教社对相应教材进行了修订,并于1982年秋季开始供全国使用。这是“文化大革命”后第一套全国通用中小学教材,也是人教版第五套全国通用中小学教材。[16]  1979年,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首批《外国教育丛书》。该丛书至1985年总计出版了37种。9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建成近万平方米的办公大楼和图书馆大楼。12月,人民教育出版社与日本帝国书院签订协议,后者将人教版的《中国地理》课本译成日文,列入其“全译世界地理教科书丛书”,在日本出版发行。  1980年,编辑出版工农业余初等学校和工农业余中等学校文化课课本。后又编辑出版职工业余中学、农民业余初等学校等课本。

据我了解,市场并没有专门进行排名,也没有任何权威机构做过这样的排名,所谓的排名只是对行业比较熟悉的人给出的经验值。目前给出比较公认的前三名传媒公司:TOP 1 思美传媒推荐指数:★★★★★上榜理由:思美传媒是中国第一家在主板上市的民营广告公司,业务范围包括全国媒体策划及代理、广告创意设计、内容娱乐行销、公关推广活动、户外媒体运营、数字营销等全方位整合营销服务。此外,他们还是《极限挑战》《奔跑吧!兄弟》的重要合作伙伴,连续四季担任《中国好声音》官方的娱乐整合营销服务商。TOP 2 满芳庭传媒上榜理由:满芳庭成立于2018年,是中国半4A成员,在武汉,长沙,福建等城市设有办公室。公司连续数年荣获媒体报业的十佳合作伙伴,还是今日头条、百度等资讯网站成长最快合作伙伴。TOP 3 有氧推荐指数:★★★★★上榜理由:有氧是一家集策略、创意、技术、媒介于一体的跨界数字品牌整合营销公司,旨在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品牌主张,帮助客户实现营销价值。这家小而美的公司相当低调,鲜为人知,但是服务过的客户横跨电子商务、快消、汽车、制造业、旅游酒店业、房地产等多个领域。

国内1,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浙江联合出版集团3,SMG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 4,北京中美华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5,中信文化传媒集团6,北京密贴夏文化传媒集团7,上海新文化传媒投资集团有限公司8,沈阳铁道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十大编辑工资

每个公司的情况不同,个人能力不同,待遇也不一样。具体看要求。   中国络编辑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据有关方面估算,截至目前,全国中国络编辑从业人员近600 万人,而传统媒体编辑记者仅有75 万人,2006 年首次将中国络编辑员纳入国家职业大典时,这个群体才300 万人左右。中国络编辑作为互联中国时代的新兴职业,他们躲在后台为互联中国高速发展和中国络媒体快速成长添砖加瓦。对中国络编辑人员队伍状况、从业人员素质情况进行大摸底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最挣钱的十大职业:一、律师行业律师这一行业属于高薪职业。是按照小时计费的工作,年收入高达百万元,主要负责处理法律诉讼以及相关的问题咨询。随着国家大力提倡依法治国可以预见这一行业未来前景很好。二、房地产行业看着每年的房价只增不减应该就能猜出来,房地产行业的利润是空前巨大的。在各种富豪排行榜上有一半都是出自房地产的富豪。在2020十大挣钱职业排行榜中排名第二。三、教育行业教育行业应该属于目前家长们最舍得投资的一个行业了。每个周末开设的大大小小的补习班,不论课时费多高都挤得门庭若市。为了不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这一观念也让这一行业成为2020十大挣钱职业之一。四、理财行业小到家庭的理财收纳、支出,大到各大企业的资金流动、投资管理等等都需要理财规划师的帮助。理财规划师的出现帮助人们顺利的解决这一问提,就业前景很好。五、心理咨询行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心理健康也越来越重视。该职业按照小时计费费用在100到3000元之间,发达地区的收费标准达到每小时1200元。根据证书的级别以及工作时长还有单位来决定工资和待遇问题。目前在职的心理咨询师很少,需求量很大。六、 IT行业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带来了IT行业的又一个春天。我国的互联网行业发展势头正猛,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量每年甚至高达100万人。这一行业的迅速发展同时也会带动其他行业的变革属于是行业内的领头羊。七、 网络编辑职业网络编辑是将网络上的众多资源进行优化和整合,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以及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该职业目前需求量正在逐渐增加,平均月薪大约在4000-6000之间,高级编辑的月薪在1万以上。八、 销售行业销售行业是目前流动量最大的一个行业但也是最赚钱的行业之一。好的销售人员月薪可以到万元以上,并且有能力的销售是各个行业都需要的。从各大找平网站的招聘信息可以看出大约占据市场的10%-15%。九、金融业金融行业魅力不减的金融行业经理人,月薪7000元左右。外资银行的不断进入,合资基金公司逐渐增加,银行和基金对人才的需求增加较快,人才的争夺也十分激烈。十、物流管理行业物流业 “钱途”越来越好运输/物流行业经理人,月薪7000元左右。目前,我国的物流人才供不应求,用人单位对物流职业认证的品牌、培训质量、教学优势和证书的含金量都很关注。以上中国最挣钱的十大行业由有途网整理发布,仅供参考!更多相关资讯及最新动态请持续关注有途网!

中国十大编辑人物

穆青、李普、田流、李峰、阎吾等。1、穆青穆青(1921---2003),新华通讯社原社长、当代著名新闻记者穆青,他的新闻作品、新闻主张和新闻实践,均为20世纪中国新闻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穆青曾任新华社社长。从事新闻工作50多年,他勤学苦练,不懈进取,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写了多篇在我国新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闻佳作,为我国新闻队伍建设付出了辛勤劳动。2、李普李普(1918年8月—2010年11月8日),出生于湖南湘乡(今属涟源);抗战爆发后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长沙县嵩北区委书记、《新华日报》记者、新华社鄂豫皖野战分社社长、中原总分社采访部主任等;解放战争期间,跟随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新华社总社采访部副主任、特派记者、记者组副组长,中宣部宣传处副处长、中南局办公厅副主任,政策研究室主任、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1973年回新华社工作,历任北京分社社长,核心小组成员、党组成员、副社长;1982年离休;2010年去世。3、田流田流,原名张丙蔚。直隶(今河北)完县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毕业于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1945年后,历任《晋察冀日报》记者,《人民日报》记者、农村新闻编辑部副主任、国内政治新闻编辑部副主任,国家计委政治工作组组长,中共中央工交政治部办公室副主任。《人民日报》记者部主任,《报告文学》杂志主编,兰州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新闻学会理事。擅长写通讯和报告文学。著有《田流散文特写集》、《生活在召唤》、《我这样做记者》等。4、李峰李峰,男,新华社资深记者。新华社资深记者,20世纪50年代初就被新闻界和社会上广大读者所关注。北大和复旦等高校把他当时写的《中国第一根无缝钢管诞生了》等新闻特写,列为新闻系的参考教材,认为它在新闻写作上有新的突破。可李峰则说,他走运,是党和人民给了他不少没有想到的机遇。5、阎吾阎吾 (1921—1996)山东荣成市夏庄同家庄村人。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入伍参加八路军,入抗大一分校学习。1939年调鲁南抗大学习,1942年分配到山东省教育处编审科、省文协编审辑部,1946年调华东野战军新华社前线总分社。历任八路军山东纵队政治部干事,新华通讯社第三野战军总分社、志愿军总分社前线记者,志愿军总分社记者组长、新华社海防前线分社社长、新华总社军事编辑组长、新华社解放军总分社第一副社长兼党委书记。阎吾一直从事军事记者工作,当时被称为“情景记者”、“武记者”。参加了淮海、渡江等战役的报道。采写有《强渡长江》、《战后凉山》等报道。有《阎吾情景新闻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的《中国十大名记者》、河南中州大学出版的《中国名记者著作研究》、《人民日报》出版的《名记者传》均载文介绍了他的记者生涯。著有新闻作品集《雄风录》、《奇志集》、《阎吾战地情景新闻选》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穆青百度百科——李普百度百科——田流百度百科——李峰百度百科——阎吾

1,穆青。新华通讯社原社长、当代著名新闻记者穆青,他的新闻作品、新闻主张和新闻实践,均为20世纪中国新闻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原名穆亚才,祖籍河南开封杞县,为了生计,举家随祖父迁到安徽蚌埠。曾担任学校进步团体“文学艺术同盟”主席,出版文艺刊物《群鸥》。从事新闻工作50多年,他勤学苦练,不懈进取,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写了多篇在我国新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闻佳作,为我国新闻队伍建设付出了辛勤劳动。穆青于2003年10月11日凌晨3时20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2,陈柏生。1926年出生,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同年赴晋察冀解放区。《人民日报》高级记者,采访开国大典的人民日报记者之一。3,彭迪。国际新闻记者、国际问题评论员。江西萍乡人。1920年10月14日生。1944年在成都燕京大学历史系肄业。从事新闻记者工作近40年,发表了大量国际新闻、通讯和评论。1979~1984年在美国所写作品已辑为《彭迪国际评论选》出版。所写评论文章尖锐泼辣,逻辑严密,独具风格,在国内外读者中有一定影响。4,纪希晨。原名松晓,河南伊川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赴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中央党校学习。曾任晋绥边区《抗战日报》、《晋绥日报》和新华通讯社雁门分社编辑、驻成都办事处主任,《人民日报》西南记者站负责记者,新华社四川分社第一社长,《人民日报》记者部副主任。5,闾丘露薇。1997年开始在凤凰卫视担任记者、主持人。1999年在浸会大学获得传播学硕士学位。2001年,在美国华盛顿现场报道美国总统的就职仪式,并成为全球首位进入阿富汗腹地喀布尔采访的华人女记者。2002年,成为惟一一位三进阿富汗的华人女记者。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穆青 (杞县籍当代著名新闻记者)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柏生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彭迪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纪希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闾丘露薇

1、范长江四川内江人,中国杰出的新闻记者,中国新闻家,社会活动家。他生前写过大量的出色的新闻报道,担任过新闻机构的领导工作,为全国的新闻事业做出很大贡献。1991年,中国记协与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联合设立了“范长江新闻奖”,这是表彰奖励我国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全国性高层次新闻奖。该奖项于2005年与“韬奋新闻奖”合并成为“长江韬奋奖“。2、穆青穆青(1921---2003),新华通讯社原社长、当代著名新闻记者穆青,他的新闻作品、新闻主张和新闻实践,均为20世纪中国新闻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3、王克勤1964年11月生,甘肃省永登县人。是中国当代著名揭黑记者,被业界称之为“中国的林肯·斯蒂芬斯”(美国著名揭黑记者)  、“中国揭黑记者第一人”。曾任《中国经济时报》调查部主任、《经济观察报》总编助理、《西部发展报》总编辑、《权衡新青年》杂志总编辑 ,兼任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重庆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汕头大学新闻学研究生导师 ,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员 。曾担任经济时报社党委委员,2007年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出租车改革调研组成员,向中央政府提交多份研究报告。4、闾丘露薇1997年开始在凤凰卫视担任记者、主持人。1999年在浸会大学获得传播学硕士学位。2001年,在美国华盛顿现场报道美国总统的就职仪式,并成为全球首位进入阿富汗腹地喀布尔采访的华人女记者。2002年,成为惟一一位三进阿富汗的华人女记者。5、冉雄飞1996年7月毕业于重庆西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足球专业。1997年应聘于人民体育出版社《世界体育周报》做专职体育记者。1998年5月受聘于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在《足球之夜》栏目组专门从事足球报道。2002年9月加入《体坛周报》。目前还在新传体育做解说顾问。扩展资料记者主要分类:新闻记者按工作性质分为文字记者、摄影记者、广播记者、电视记者、网络记者;按报道内容分为政治记者、军事记者、经济记者、文教记者、科技记者、体育记者等;按地区分为本地记者、驻外记者、特派记者等。新闻机构为了专题采访报道或专门地区、部门的采访报道,还聘请编制以外的特约记者。中国新闻记者的职务序列,分助理记者、记者、主任记者、高级记者4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范长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穆青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克勤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闾丘露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冉雄飞

中国经营报:IT界背后的神秘造富手林嘉喜2006年11月25日 10时10分   作者:中国经营报 编辑:叶子  每年一次的胡润IT富豪排行榜上,往往都是公众耳熟能详的IT精英。然而,在这个排行榜视野之外,IT界还存在着另外一个财富群——创业家,他们将公司做到一定规模,转手就以几倍、几十倍的溢价卖出去,从而实现财富的急速增值;在这个买卖过程中,还有另外一个最关键的造富环节——并购顾问。  并购顾问:做的就是优化配置资源  2005年,中国无线增值服务业并购交易总额的80%由一家公司包揽,这家公司就是国金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金投资)。成立于2001年7月的国金投资,其实一直到当年年底都在寻找方向,在初步挑选的两个行业——数字娱乐和生物医药中,国金投资最终决定把精力集中到数字娱乐上。  名不见经传的国金投资为了确立在业界的地位,前三年时间里集中精力做了两个样板工程:一个是将广州讯龙卖给新浪,另外一个是将17173网站卖给搜狐。国金投资认为这两个并购案例分别是移动增值和互联网领域的两个并购样板工程,借此,他们切入了IT并购业,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于是,国金投资选择并购顾问服务作为主营业务,同时兼做融资顾问。作为一家提取成功交易佣金的公司,融资的低成功率决定了其将重心放在成功率更高的并购业务上。  林嘉喜对两种业务的看法是,融资顾问易进难做,而并购顾问难进易做。并购顾问需要累积大量的交易记录,累积交易信誉,同时团队要积累对所操盘行业的理解,因此门槛很高,但是一旦进入,就能够发展很快。  现在,林嘉喜自信国金投资在移动增值服务业并购上没有谁比他们做得更好。“我们是做整个行业的资源优化配置,第一、第二名的公司上市了,理论上我们可以把第三到三十名的公司都运作掉。”他坦言,实际上互联网核心资产都上市了,在并购中卖掉的是上市无望的公司,“在好的时机以较高的价钱将公司卖给愿意接手的人,我们做的是资源优化配置。”林嘉喜坦言。  并购是IT市场的晴雨表  移动增值服务业的并购从2003年开始升温,2004年和2005年进入高速发展期,一直到今年年中,并购数量都在不停地增长。林嘉喜分析,下半年由于SP行业大政策的调整和整顿,整个国际市场的买家都在观望,他们都在思考这轮政策对那些目标公司的影响,如果这些公司在这种政策下依然能够健康成长或稳定发展,那么到了今年年末或者明年年初,并购热潮还会继续。  由于SP行业的并购暂时处于低谷,国金投资的目光开始投向互联网和新媒体领域。  林嘉喜表示,互联网已经成为国金投资的重点,比如IT、汽车、房地产等垂直网站,还有互联网广告方面的公司,“最近在互联网垂直领域我们会有一些动作。”但他透露,博客、播客等W0网站在国内的并购时机还未到来。“我们在等待时机。”林嘉喜说。  对国金投资来说,时机还未到来即意味着还没有很多买家,或者买家还在观望状态。“因此,我们也在观望,我们在等待买家的动作。”但他强调,W0目前没有大的并购案子完成,不代表没有人关注,“其实关注的人挺多,到明年年初大概会看到一些并购动作。”  林嘉喜不讳言,并购顾问公司和买家的互动,对互联网的并购方向有一定的引导性。他认为,任何公司都要定战略,如果买方认同顾问公司提供的战略分析,那么顾问公司的卖方客户就会不断成为被收购对象。“我们的买方客户都有大的战略,第一步该干什么,第二步要干什么,而我们的卖方客户有可能就是这些战略中某一步上的模块。买方战略中,在某一步上不愿或不能自己做,就会买下一家合适的公司。”  国金顾问拜访一些在中国有收购意向的国外公司时,会和对方探讨中国战略,由于其国内最大新媒体投资顾问的身份,国外公司也乐得听听他们的意见。因此,一个买家通过国金顾问多次进行并购的例子也就不足为奇

  • 索引序列
  • 中国十大编辑乔伟
  • 中国十大编辑
  • 中国十大编辑公司
  • 中国十大编辑工资
  • 中国十大编辑人物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