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内蒙古图书馆工作投稿经验分享心得

内蒙古图书馆工作投稿经验分享心得

发布时间:

内蒙古图书馆工作投稿经验分享心得

内蒙古图书馆读者卡简称“一卡通”是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中建立起来的一项方便读者的服务措施。“一卡通”服务的功能与范围 1、本项服务的有效范围暂时设定为内蒙古图书馆馆内使用。2、持“一卡通”读者服务卡,读者可在内蒙古图书馆范围内享受借书、阅览、自学、查阅、复印服务。3、读者根据个人的不同需求,可在办卡时赋予其不同的功能。4、持“一卡通”读者服务卡,读者可免费阅览参考文献(412室)和工具书(411室)。申请办理“一卡通”的条件和手续:1、中国公民与外籍人士均可申请办理。2、申请人须持本人身份证、军人证、护照、驾驶证、户口本等有效证件及身份证的复印件,领取办证申请表,并按个人实际情况填写完整。3、办理登记手续并交付100元押金。4、读者提供的身份证复印件和所填写的申请表作为读者档案进行保存。5、办证当天即可凭卡借阅。

算是清闲的工作,不过待遇就这样。至于你要入京,几乎是不可能的。

内蒙古图书馆工作投稿经验分享

现在已经都取消了

算是清闲的工作,不过待遇就这样。至于你要入京,几乎是不可能的。

内蒙古图书馆工作投稿经验分享会

鄂尔多斯市图书馆原名伊克昭盟图书馆,隶属于鄂尔多斯市文化局。2001年撤盟设市后更名为鄂尔多斯市图书馆,2009年7月搬迁到康巴什。从筹备建馆到建馆初期(1955年至1963年夏)1955年春,伊克昭盟文卫党组组织成立“伊克昭盟图书馆筹备委员会”或“筹备小组”(无原始文件和会议记录,凭老图书馆工作者回忆整理),成员有任佩文(文卫党组委员)、王秀云、袁彩华、陈玉兰。1956年4月,伊克昭盟图书馆建成并向社会开放。临时负责人王秀云(女),工作人员袁彩华(女),陈玉兰(女)。图书馆属于全额事业建制性质,年财政核定事业经费200元。藏书2000余册(其中蒙文图书300余册),蒙汉文报刊150多种,馆藏80%来自于社会各界和地方党政机关无偿捐赠。内设采编、图书外借、报刊阅览、书库等机构。馆内阅览席位100多个,日平均接待读者400多人次,由于阅览席位少,图书馆的院落也经常成为读者阅读的场所。为满足读者的借阅需求,图书馆将开馆时间延长至夜间十点。阵地活动有:读者知识讲座、时势讲座、书目推荐等。同年,王秀云赴内蒙古图书馆学习,参加了“全区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训练班”,接受专业培训三个月。此后,伊克昭盟图书馆的内部管理开始向行业规范化转变。1958年夏,反右运动扩大化期间,王秀云随爱人下放准格尔旗农村劳动锻炼,调离图书馆,图书馆工作人员陈玉兰同时被下放劳动。1958年至1959年,刘庆曾任临时负责人,主持图书馆工作,后于1959年末调回原籍天津。1960年,图书馆无馆长,受运动影响,工作受阻,工作人员仅留袁彩华、雷玉英两人。1961年11月,刘志壮任副馆长,主持工作,工作人员9人,藏书3万余册,年总经费6000元。1961年11月,原伊克昭盟盟委讲师团干部赵恒玉调入图书馆工作,从事图书采购和分类编目工作(兼图书馆会计和保卫干事职务),后成为图书馆的业务骨干。1962年1月,原伊克昭盟盟委讲师团团长李群调入伊克昭盟图书馆任馆长,主持图书馆工作。1963年5月,受反右扩大化运动的牵连,建馆人之一的袁彩华调伊克昭盟新华书店工作。1963年,李群调离图书馆,由副馆长刘志壮主持图书馆工作。搬迁至伊克昭盟第一中学校办工厂阶段(1963年秋至1966年初)1963年秋,依据伊克昭盟文教局文件(一说会议决议),位于现今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东墙外,东胜公园西墙外,原伊克昭盟第一中学校办勤工俭学工厂厂房,划归伊克昭盟图书馆,伊克昭盟图书馆首次搬迁,馆舍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工作人员5人,馆藏图书1万多册。原有馆舍划归“伊克昭盟文联筹备委员会”。1963年至1965年,工作人员三上北京采购图书3万多册,充实馆藏。1964年伊克昭盟公署文教处(或文卫口临时党组)指定白志仁担任伊克昭盟图书馆临时负责人,主持工作。副馆长刘志壮被下放鄂托克旗早梢公社任副社长,接受劳动锻炼。1966年初,图书馆馆藏图书达到7万余册,设立了两套完整的分类目录和书名目录。收藏装订成册的过期报刊1万余册。丰富的馆藏吸引了众多的读者,图书馆日均接待借阅读者500余人次。文革时期(1966年6月至1976年秋)1966年5月至1967年,受“文革”影响,赵恒玉被定为现行反革命,两次遣送原籍河北新河县劳动改造。伊克昭盟图书馆开始“闭馆闹革命”,只讲政治,不搞业务,正常工作停顿。因无人管理,7万余册馆藏大部分遭遇盗抢,馆内设施设备遭受人为破坏。期间王秀英任临时负责人,主持工作。1968年,伊克昭盟新华书店投资8万元,伊克昭盟图书馆由地方财政拨专款3万元,在现鄂尔多斯市新华书店原址合建650平方米砖混结构二层办公楼一处,于当年年底建成(当时未明确产权,后因图书馆搬出,产权自然转移至新华书店)。1969年,伊克昭盟图书馆搬迁合建楼,与伊克昭盟新华书店联合办公,新华书店占居一楼,图书馆占居二楼,各占325平方米。同年“伊克昭盟新华书店、伊克昭盟图书馆革命委员会”成立,革委会主任崔自强主持两个单位的工作,财务分设。副主任王文成,委员雷玉英、王秀英、周万万。1970年10月,王秀英调离图书馆,后随军至天津大港油田工作。1974年,图书馆对外恢复原馆名“伊克昭盟图书馆”,孙凤亭任副馆长,主持图书馆工作。当年无购书经费,馆藏图书 6万册。工作人员有:张秀兰、雷玉英、包金月、娜仁、肖德清。图书馆内设中文借书处,开办常规性的借阅工作。1975年1月,孙凤亭卸任退休,于1982年4月转为离休。1976年4月14日,经伊克昭盟革命委员会文教局批准,乔广昌任伊克昭盟图书馆副馆长、党支部副书记,主持工作。搬迁至东胜县文化馆时期(1977年秋至1984年3月)1977年秋,经伊克昭盟革命委员会文教局批准决定,伊克昭盟图书馆搬迁至东胜县文化馆一楼开展工作。图书馆内设采编室、外借室、阅览室、书库等机构,馆藏图书10万多册,总面积200多平方米,阅览座席100个,日平均接待读者100多人次。工作人员有:乔广昌、张秀兰、雷玉英、娜仁、肖德清、包金月、朱秀常等。年业务经费1万多元。同年,刘志壮回图书馆,任副馆长。1978年10月23日,经伊克昭盟革命委员会文化局批准,刘志壮任伊克昭盟图书馆馆长,主持工作。1979年8月4日,经伊克昭盟革命委员会文化局同意,赵恒玉平反后回图书馆,从事文献采编工作。10月,刘志壮卸任,调伊克昭盟歌剧团任团长。10月30日,经伊克昭盟文化局批准同意,袁彩华调回图书馆工作,任副馆长,分管业务工作。1980年8月,经伊克昭盟文化局党总支批准,任命朱秀常为伊克昭盟图书馆专职行政秘书。伊克昭盟图书馆、伊克昭盟群艺馆组建一个党支部,成员3人。11月8日,伊克昭盟图书馆单独组建党支部, 25日,经改选支部书记由伊克昭盟图书馆副馆长袁彩华担任,赵恒玉担任宣传委员,朱秀常担任组织和青年委员。图书馆在职职工14人。乔广昌于1980年底退休,于1982年4月转为离休。1981年12月18日,经伊克昭盟文化局机关党总支批准,伊克昭盟图书馆党支部改选,刘志壮任党支部书记,袁彩华任组织、纪检、保卫委员,朱秀常任青年、宣传委员。12月29日,刘志壮兼任盟直文化系统总支委员会宣传委员。1982年1月,伊克昭盟文化局批准,刘志壮任伊克昭盟图书馆馆长、党支部书记,主持全盘工作。在职职工17人。第四次大迁徙,搬迁至东胜区伊金霍洛东街22号阶段 (1983年10月至2009年6月)1983年10月,位于原东胜县新华东街,现今东胜区伊金霍洛东街22号的“伊克昭盟图书馆楼”落成,,图书馆开始了第四次大迁徙。1984年4月1日,经过近6个月的开馆前期准备,伊盟图书馆完成了11万册馆藏文献的搬迁和加工、整理、上架工作,正式向社会开放,图书馆从此结束了无固定馆址的历史。 4月7日,伊克昭盟图书馆组建“馆务委员会”,馆务委员会主任由刘志壮担任,副主任由袁彩华担任,委员:雷玉英、赵恒玉、朱秀常。图书馆内设行政办公室、主任由朱秀常担任;设采编部,主任由赵恒玉担任;设宣传辅导部,主任空缺;设借阅部(含借书处、综合阅览室、社科阅览室、科技阅览室),主任由雷玉英担任,副主任由张秀兰担任。图书馆核定编制数30人,实有职工32人。当时全社会正处于学习热、考试热,民众读书求知的欲望强烈,图书馆仅有的250个阅览席位和11万册馆藏图书,远不能满足东胜城区人民群众的借阅需求,图书馆各阅览室、借书处读者经常呈现暴满状态。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第四次大搬迁不仅奠定了伊克昭盟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并且从此成为东胜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主要读书阵地和文化娱乐、休闲场所。第五次大迁徙——迁至康巴什新区(2009年7月至今)鄂尔多斯市图书馆2008年12月开始进入新馆搬迁准备阶段,2009年 5月中旬打包架上的各类文献。经过1个月的奋战,将28万册文献分类整理打包。 6月底,馆务委员会将70多名馆员分组和分工,各负其责,利用一个星期时间,从旧馆登记装车、跟车、到新馆卸车,同时将文献卸入应归放的功能区域,顺利、圆满的完成了搬迁工作任务。

内蒙古图书馆工作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周总结分享的话还是写一些,这一周学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然后怎么解决的,然后最后总结一下经验。定律是为实践和事实所证明,反映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的论断。定律是一种理论模型,它用以描述特定情况、特定尺度下的现实世界,在其它尺度下可能会失效或者不准确。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可以描述宇宙当中的所有情况,也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可能完全正确。人生同样有其客观规律可循。一、生活定律 痛苦定律:死无疑是痛苦的,然而还有比死更痛苦的东西,那就是等死。幸福定律:如果你不再总是想着自己是否幸福时,你就获得幸福了。错误定律:人人都会有过失,但是,只有重复这些过失时,你才犯了错误。沉默定律:在辩论时,沉默是一种最难驳倒的观点。动力定律:动力往往只是起源于两种原因:希望,或者绝望。受辱定律:受辱时的唯一办法是忽视它,不能忽视它时就藐视它;如果连藐视它也不能,那么你就只能受辱了。愚蠢定律:愚蠢大多是在手脚或舌头运转得比大脑还快的时候产生的。化妆定律:在修饰打扮上花费的时间有多少,你就需要掩饰的缺点也就有多少。省时定律:要想学会最节省时间的办法,首先就需要学会说"不"。地位定律:有人站在山顶上,有人站在山脚下,虽然所处的地位不同,但在两者的眼中所看到的对方,却是同样大小的。失败定律:失败并不以为着浪费时间与生命,却往往意味着你又有理由去拥有新的时间与生命了。谈话定律:最使人厌烦的谈话有两种:从来不停下来想想;或者,从来也不想停下来。误解定律:被某个人误解,麻烦并不大;被许多人误解,那麻烦就大了。结局定律:有一个可怕的结局,也比不上没有任何结局可怕。二、工作定律安全定律:最安全的单位几十年没有得过安全奖(最安全证明你们安全没有做工作)需要定律:同样两个相同的单位,同样的办公费。多少年以后,发生了变化(证明你们单位办公不需要那么多的钱)出来反对,这种成功的概论会归结为零。评比定律:领导认为谁好,谁就好。(只要领导看你不顺眼,再辛辛苦苦地工作也是白费力气。)一票否决定律:在一个单位,比如升工资,比如提拔任用,一个人提出来,往往成功的概率最大,而另一个人站接受教育定律:每个单位都有吊儿郎当不好好干工作的人。但领导往往在批评这些人的时候,这些人恰恰不在场,于是,便出现了遵纪守法的人,经常接受教育的尴尬局面。哭闹定律;那个部门没有几个因为经常的哭闹而得到了实惠,他有什么理由不经常哭闹下去。(此定理也适用那些经常在领导面前叫苦叫累的部门)能者多劳定律:在同一科室里,有的人虽然在其岗,但却不能胜任本职工作,那他的工作只能由能胜任该项工作的人去代劳。不平衡定律:年年当先进的部门或个人,一年没有当先进便想不通;从未当先进的部门或个人,当上先进后便想不到。少劳多得定律:一般的单位,都分为合同工、(过去称为正式工)协议工、临时工等等。拿钱越少的工作量越大,而且越容易被解雇;拿钱越多的越没有多少事情可干,而且最不容易被解雇。

大型自习室一直都有,而且人很多很安静,早晨七点多就在门口排长队等待着存包安检了,如果是简单的自习不需要办卡。但如果是要进那种又有书又有桌椅的那种特别安静人又不多的屋子的话就需要办卡了。去的时候建议轻装上阵,不建议带塑料包装的饮品,保安会让你当时就倒掉或者喝掉,所以建议带自己的杯子。

巧数正方形图形的方法

内蒙古图书馆工作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期刊发表的选择是否恰当,对文稿是否能顺利发表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作者一定要慎重选择相应的期刊投稿。一般来讲,选择期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论文的内容要与期刊的学科内容相一致或相关。(2)论文的体裁必须适合所投期刊。(3)论文的学术质量要与期刊的总体学术水平相适应。(4)注意期刊对版面费的要求。( 5 )正确对待编辑的修改建议

先去找图书情报类的期刊目录,然后百度搜刊名,到这些期刊的网站上进行投稿系统投稿即可了。

第一个问题:中国目前最好的图书馆学核心期刊是:北大主编的《大学图书馆学报》和国家图书馆主编的《中国图书馆学报》,前者比较适合大学图书馆界的馆员投稿,后者则适合公共图书馆界的馆员投稿。其它的刊物就很多了,大致有10多种。各个省市图书馆学会或者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都有自己的刊物,通常都比较适合本地区的馆员投稿。第二个问题:很多刊物都有自己的投稿网站,你可以直接登录,首先注册,然后将电子文档在线投稿,通过网站你可以随时了解你刊物是否被录用。投稿之前最好先了解一下论文格式,每一个刊物标准不一。

普刊你要吗,核心你有文章吗?

  • 索引序列
  • 内蒙古图书馆工作投稿经验分享心得
  • 内蒙古图书馆工作投稿经验分享
  • 内蒙古图书馆工作投稿经验分享会
  • 内蒙古图书馆工作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 内蒙古图书馆工作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