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关于病毒的文献

关于病毒的文献

发布时间:

关于病毒的文献

2064篇。打开中国知网官方网站,在搜索栏中输入新冠病毒,在显示的搜索结果中选择年份为2020年,可以看到结果总共有2064篇。中国知网,又被称为“中国期刊网”,是中国最大的学术论文数据库和学术电子资源集成商。该网站是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创于1996年。国内将知识版权资源聚合在一起的平台还有万方、维普、超星等文献数据库检索平台。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目前计算机病毒几乎已经遍及社会的各个领域,近乎家喻户晓,只要接触过计算机的都能碰上它。你说它有多恐怖,也不是。但它总也挥之不去,伴随着计算机的发展,给计算机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潜在的威胁。因此,为了确保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及网络信息的安全,研究对付计算机病毒的措施已刻不容缓同时计算机病毒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目前,病毒已成为困扰计算机系统安全和网络发展的重要问题,各行各业中的管理部门更是要增强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计算机病毒所带来的危害本文将通过我切身对计算机病毒的经历来阐述本人对计算机病 毒学的认识,结合参考文献加深对计算机病毒学的理解,以达到对计算机病毒能够防患于未然及普及这方面知识关键词:计算机病毒 安全 防范 计算机病毒的主要来源:   1.搞计算机的人员和业余爱好者的恶作剧、寻开心制造出的病毒,例如像圆点一类的良性病毒。  2.软件公司及用户为保护自己的软件被非法复制而采取的报复性惩罚措施。因为他们发现对软件上锁, 不如在其中藏有病毒对非法拷贝的打击大, 这更加助长了各种病毒的传播。   3.旨在攻击和摧毁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系统而制造的病毒----就是蓄意进行破坏。例如1987年底出现在以色列耶路撒冷西伯莱大学的犹太人病毒, 就是雇员在工作中受挫或被辞退时故意制造的。它针对性强, 破坏性大, 产生于内部, 防不胜防。   4.用于研究或有益目的而设计的程序, 由于某种原因失去控制或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计算机病毒的类型及特点: 归纳一下,计算机病毒有以下几种特点:一是隐蔽性强。病毒可以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感染计算机而不被人察觉,等到发现时,就已经造成了严重后果。二是繁殖能力强。电脑一旦染毒,可以很快“发病”。三是传染途径广。可通过移动设备、有线和无线网络、硬件设备等多渠道自动侵入计算机中,并不断传染。四是潜伏期长。病毒可以长期潜伏在计算机系统而不发作,等达到激发条件后,就发作破坏系统。五是破坏力大。计算机病毒一旦发作,轻则干扰系统的正常运行,重则破坏磁盘数据、删除文件,甚至导致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瘫痪。 计算机病毒是通过复制自身从而感染其它程序的指令代码或程序。当染毒文件运行时,病毒也随之运行并自我复制来感染其它程序。不过,良性病毒没有恶意攻击性性的代码,只占用系统的资源,让系统运行减慢。但是对大多数的恶性病毒却是携带恶意攻击性的毒码,一旦被激发,即可感染和破坏。自80年代由莫里斯编写的第一个“蠕虫”病毒程序问世以来,世界上已出现了多种不同类型的病毒。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要病毒,产生了以下几种主要病毒: (一)系统病毒。系统病毒的前缀为:Win32、PE、Win95、W32、W95等。这些病毒的一般公有的特性是可以感染windows操作系统的 *xe 和 *dll 文件,并通过这些文件进行传播。(二)蠕虫病毒。蠕虫病毒的前缀是:Worm。这种病毒的公有特性是通过网络或者系统漏洞进行传播,很大部分的蠕虫病毒都有向外发送带毒邮件,阻塞网络的特性。比如冲击波(阻塞网络),小邮差(发带毒邮件)等。 (三)木马病毒、黑客病毒。木马病毒其前缀是:Trojan,黑客病毒前缀名一般为Hack。木马病毒的公有特性是通过网络或者系统漏洞进入用户的系统并隐藏,然后向外界泄露用户的信息,而黑客病毒则有一个可视的界面,能对用户的电脑进行远程控制。木马、黑客病毒往往是成对出现的现在这两种类型都越来越趋向于整合了。 (四)脚本病毒。脚本病毒的前缀是:Script。脚本病毒的公有特性是使用脚本语言编写,通过网页进行的传播的病毒,(五)宏病毒。其实宏病毒是也是脚本病毒的一种,由于它的特殊性,因此在这里单独算成一类。宏病毒的前缀是:Macro,第二前缀是:Word、Word97、Excel、Excel97(也许还有别的)其中之一。 (六)后门病毒。后门病毒的前缀是:Backdoor。该类病毒的公有特性是通过网络传播,给系统开后门,给用户电脑带来安全隐患。(七)病毒种植程序病毒。这类病毒的公有特性是运行时会从体内释放出一个或几个新的病毒到系统目录下,由释放出来的新病毒产生破坏。  (八)破坏性程序病毒。破坏性程序病毒的前缀是:Harm。这类病毒的公有特性是本身具有好看的图标来诱惑用户点击,当用户点击这类病毒时,病毒便会直接对用户计算机产生破坏。  (九)玩笑病毒。玩笑病毒的前缀是:Joke。也称恶作剧病毒。这类病毒的公有特性是本身具有好看的图标来诱惑用户点击,实病毒并没有对用户电脑进行任何破坏。  (十)捆绑机病毒。捆绑机病毒的前缀是:Binder。这类病毒的公有特性是病毒作者会使用特定的捆绑程序将病毒与一些应用程序如QQ、IE捆绑起来,表面上看是一个正常的文件,当用户运行这些捆绑病毒时,会表面上运行这些应用程序,然后隐藏运行捆绑在一起的病毒,从而给用户造成危害。必然,随着信息技术的日后不断发达,肯 定会产生新型的病毒。毕竟,我们知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本人 接触到计算机是初中那会, 伴随着计算机的认识也知道有计算机病毒 这玩意。真正受到病毒的破坏是 04 年,那时使用的是腾讯 QQ 聊天 工具,当时由于初步接触网络,防范意识相当薄弱,也可以说根本毫 无这病毒防患这方面的知识。当时病毒是通过 QQ 上的好友发送一张 图片。这时,只要你点击接受。那大小几十 KB 的文件就自动在你机 器后台执行。盗取上网帐号,造成财产的损失。然后,伴随的还有计 算机的运行缓慢等等一系列病后遗症。当时,深受其害的我,就开始 着手去关注这方面的知识。 现在回想起来, 其实那时的那病毒很简单, 防患起来更加容易。也许,这就是时间的魔力。 07 年,震惊国内的熊猫烧香病毒爆发。那时很清晰的记得正 值夏季。酷暑下,全国几百万受感染的计算机用户可谓是深受其害。 当然,我也正切身感受到了此病毒的危害。可爱却可恨的熊猫手持三 根燃烧的香做拜姿于桌面每个图标处。整个系统运行的极其缓慢。对 于我这种普通的网民而言危害到此为止。可是,对于众多商业用户及企事业单位用户就非常之杀伤了。造成了巨大财产损失。 因此,我更加去关注了并简单学习了计算机病毒这方面的知 识。 通过对这方面的兴趣爱好,我了解到,本人所遭受的病毒只 是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的其中一种:通过网络 这种传染扩散极快, 能在很短时间内传遍网络上的机器。 随着 Internet 的风靡,给病毒的传播又增加了新的途径,它的发 展使病毒可能成为灾难, 病毒的传播更迅速, 反病毒的任务更加艰巨。 Internet 带来两种不同的安全威胁,一种威胁来自文件下载,这些被 浏览的或是被下载的文件可能存在病毒。另一种威胁来自电子邮件。 大多数 Internet 邮件系统提供了在网络间传送附带格式化文档邮件的 功能,因此,遭受病毒的文档或文件就可能通过网关和邮件服务器涌 入企业网络。网络使用的简易性和开放性使得这种威胁越来越严重。 现在,我们还知道计算机病毒传播的途径还有以下几种:通过 软盘 通过使用外界被感染的软盘, 例如, 不同渠道来的系统盘、 来历不 明的软件、 游戏盘等是最普遍的传染途径。 由于使用带有病毒的软盘, 使机器感染病毒发病, 并传染给未被感染的“干净”的软盘。大量的软 盘交换, 合法或非法的程序拷贝, 不加控制地随便在机器上使用各种 软件造成了病毒感染、泛滥蔓延的温床。 通过硬盘传染也是重要的渠道, 由于带有病毒机器移到其它地方使 用、维修等, 将干净的软盘传染并再扩散。 通过光盘 因为光盘容量大,存储了海量的可执行文件,大量的病毒就有可 能藏身于光盘,对只读式光盘,不能进行写操作,因此光盘上的病毒 不能清除。以谋利为目的非法盗版软件的制作过程中,不可能为病毒 防护担负专门责任, 也决不会有真正可靠可行的技术保障避免病毒的 传入、传染、流行和扩散。当前,盗版光盘的泛滥给病毒的传播带来 了很大的便利。  其次,我了解到病毒是 木马在计算机领域中,它是一种基于远程控制的黑客工具,具有隐蔽性和非授权性的特点。     所谓隐蔽性是指木马的设计者为了防止木马被发现,会采用多种手段隐藏木马,这样服务端即使发现感染了木马,由于不能确定其具体位置,往往只能望“马”兴叹。   所谓非授权性是指一旦控制端与服务端连接后,控制端将享有服务端的大部分操作权限,包括修改文件,修改注册表,控制鼠标,键盘等等,而这些权力并不是服务端赋予的,而是通过木马程序窃取的。   从木马的发展来看,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最初网络还处于以UNIX平台为主的时期,木马就产生了,当时的木马程序的功能相对简单,往往是将一段程序嵌入到系统文件中,用跳转指令来执行一些木马的功能,在这个时期木马的设计者和使用者大都是些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当的网络和编程知识。   而后随着WINDOWS平台的日益普及,一些基于图形操作的木马程序出现了,用户界面的改善,使使用者不用懂太多的专业知识就可以熟练的操作木马,相对的木马入侵事件也频繁出现,而且由于这个时期木马的功能已日趋完善,因此对服务端的破坏也更大了。所以木马发展到今天,已经无所不用其极,一旦被木马控制,你的电脑将毫无秘密可言。    鉴于此,我总结了一下几点需要注意的: 建立良好的安全习惯 例如:对一些来历不明的邮件及附件不要打开,不要上一些不太 了解的网站、不要执行从 Internet 下载后未经杀毒处理的软件等, 这些必要的习惯会使您的计算机更安全。    关闭或删除系统中不需要的服务 默认情况下,许多操作系统会安装一些辅助服务,如 FTP 客户 端、Telnet 和 Web 服务器。这些服务为攻击者提供了方便,而又 对用户没有太大用处, 如果删除它们, 就能大大减少被攻击的可能性。    经常升级安全补丁 据统计,有 80%的网络病毒是通过系统安全漏洞进行传播的, 象蠕虫王、冲击波、震荡波等,所以我们应该定期到微软网站去下载 最新的安全补丁,以防范未然。   使用复杂的密码 有许多网络病毒就是通过猜测简单密码的方式攻击系统的, 因此 使用复杂的密码,将会大大提高计算机的安全系数。    迅速隔离受感染的计算机 当您的计算机发现病毒或异常时应立刻断网, 以防止计算机受到 更多的感染,或者成为传播源,再次感染其它计算机。    了解一些病毒知识 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新病毒并采取相应措施, 在关键时刻使自己 的计算机免受病毒破坏。如果能了解一些注册表知识,就可以定期看 一看注册表的自启动项是否有可疑键值;如果了解一些内存知识,就 可以经常看看内存中是否有可疑程序。    最好安装专业的杀毒软件进行全面监控 在病毒日益增多的今天,使用杀毒软件进行防毒,是越来越经济 的选择,不过用户在安装了反病毒软件之后,应该经常进行升级、将 一些主要监控经常打开(如邮件监控)、 内存监控等、 遇到问题要上报, 这样才能真正保障计算机的安全。    用户还应该安装个人防火墙软件进行防黑 由于网络的发展,用户电脑面临的黑客攻击问题也越来越严 重,许多网络病毒都采用了黑客的方法来攻击用户电脑,因此,用户 还应该安装个人防火墙软件,将安全级别设为中、高,这样才能有效 地防止网络上的黑客攻击。小结:四、结束语 通过上文本人结合自身于计算机使用经历,感怀计算机病小结毒。这就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切身感受。继而得知以后的路还 很长,我们必须不断努力学习,不断与计算机病毒做斗争。相信未来 的计算机病毒会更加厉害,防不胜防。但是,更加相信邪不胜正,总 有解决它的办法。尽管现在的病毒种类各种各样,杀毒软件也比较先进。但病毒的更新,换代速度也非常之快,我们不要掉以轻心。要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才能在计算机病毒的防护方面做到尽量避免损失。

免费下载的,你去看下(计算机科学与应用)

关于病毒的文献资料

病毒,是一类不具细胞结构,具有遗传、复制等生命特征的微生物。 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有高度的寄生性,完全依赖宿主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离开宿主细胞,它只是一个大化学分子,停止活动,可制成蛋白质结晶,为一个非生命体,遇到宿主细胞它会通过吸附,进入、复制、装配、释放子代病毒而显示典型的生命体特征,所以病毒是介于生物与非生物的一种原始的生命体。 概述 比细菌还小、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在活细胞中增殖的微生物。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多数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原指一种动物来源的毒素。“virus”一词源于拉丁文。病毒能增殖、遗传和演化,因而具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征。其主要特点是:①含有单一种核酸(DNA或RNA)的基因组和蛋白质外壳,没有细胞结构;②在感染细胞的同时或稍后释放其核酸,然后以核酸复制的方式增殖,而不是以二分裂方式增殖;③严格的细胞内寄生性。 病毒的分类: 病毒类型:DNA病毒、DNA和RNA病毒、RNA病毒 病毒的形态 (1) 球状病毒;(2)杆状病毒;(3)砖形病毒;(4)有包膜的球状病毒;(5)具有球状头部的病毒;(6)封于包含体内的昆虫病毒。 病毒的大小 较大的病毒直径为300-450纳米,较小的病毒直径仅为18-22纳米 病毒的组成 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有些病毒有囊膜和刺突,如流感病毒。 病毒的复制过程叫做复制周期。其大致可分为连续的五个阶段:吸附、侵入、脱壳、病毒大分子的合成、病毒的装配与释放 结构 最简单的病毒中心是核酸,外面包被着1层有规律地排列的蛋白亚单位,称为衣壳。构成衣壳的形态亚单位称为壳粒,由核酸和衣壳蛋白所构成的粒子称为核衣壳。较复杂的病毒外边还有由脂质和糖蛋白构成包膜。核壳按壳粒的排列方式不同而分为3种模式:二十面体对称,如脊髓灰质炎病毒;螺旋对称,如烟草花叶病毒;复合对称,如 T偶数噬菌体。在脂质的包膜上还有1种或几种糖蛋白,在形态上形成突起,如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昆虫病毒中有1类多角体病毒,其核壳被蛋白晶体所包被,形成多角形包涵体。 病毒出现假说: 蛋白质、核酸遗失说: 大生物(此处大生物意思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区别于病毒的肺细胞结构生物)由于细胞脱落和破裂,导致游离的蛋白质和DNA、RNA的出现,在某种情况下,这些蛋白质由于化学作用形成了一个内部可容纳小分子的结构,很多这样的蛋白质,里面裹着DNA或者RNA,甚至单独的蛋白质和单独的DNA、RNA游离,这些散落的游离的分子,有一些个别的和大生物细胞膜有亲和性,大生物细胞通过吞噬作用使其进入细胞,其DNA、RNA得以表达,然后通过进化形成现在成熟的病毒。 生命起源说: 病毒是最原始的生命体,早在没有细胞之前就有病毒存在,那时的病毒还只限于蛋白质和核酸,没有表现出病毒的寄生特征,当细胞体生物出现之后,个别这种蛋白质和核酸或他们的复合体表现出寄生性,后续过程同上。编辑本段来源 在病毒大家庭中,有一种病毒有着特殊的地位,这就是烟草花叶病毒。无论是病毒的发现,还是后来对病毒的深入研究,烟草花叶病毒都是病毒学工作者的主要研究对象,起着与众不同的作用。 1886年,在荷兰工作的德国人麦尔(Mayer)把患有花叶病的烟草植株的叶片加水研碎,取其汁液注射到健康烟草的叶脉中,能引起花叶病,证明这种病是可以传染的。通过对叶子和土壤的分析,麦尔指出烟草花叶病是由细菌引起的。 1892年,俄国的伊万诺夫斯基(Ivanovski)重复了麦尔的试验,证实了麦尔所看到的现象,而且进一步发现,患病烟草植株的叶片汁液,通过细菌过滤器后,还能引发健康的烟草植株发生花叶病。这种现象起码可以说明,治病的病原不是细菌,但伊万诺夫斯基将其解释为是由于细菌产生的毒素而引起。生活在巴斯德的细菌致病说的极盛时代,伊万诺夫斯基未能做进一步的思考,从而错失了一次获得重大发现的机会。 1898年,荷兰细菌学家贝杰林克(Beijerinck)同样证实了麦尔的观察结果,并同伊万诺夫斯基一样,发现烟草花叶病病原能够通过细菌过滤器。但贝杰林克想得更深入。他把烟草花叶病株的汁液置于琼脂凝胶块的表面,发现感染烟草花叶病的物质在凝胶中以适度的速度扩散,而细菌仍滞留于琼脂的表面。从这些实验结果,贝杰林克指出,引起烟草花叶病的致病因子有三个特点:1,能通过细菌过滤器;2,仅能在感染的细胞内繁殖;3,在体外非生命物质中不能生长。根据这几个特点他提出这种致病因子不是细菌,而是一种新的物质,称为“有感染性的活的流质”,并取名为病毒,拉丁名叫“Virus”。 神奇的病毒“诞生”了! 几乎是同时,德国细菌学家勒夫勒(Loeffler)和费罗施(Frosh)发现引起牛口蹄疫的病原也可以通过细菌滤器,从而再次证明伊万诺夫斯基和贝杰林克的重大发现。 “virus”一词源于拉丁文,原指一种动物来源的毒素。病毒能增殖、遗传和演化,因而具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但至今对它还没有公认的定义。最初用来识别病毒的性状,如个体微小、一般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看到、可通过细菌所不能通过的滤器、在人工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具有致病性等,现仍有实用意义。但从本质上区分病毒和其他生物的特征是:①含有单一种核酸(DNA或RNA)的基因组和蛋白质外壳,没有细胞结构;②在感染细胞的同时或稍后释放其核酸,然后以核酸复制的方式增殖,而不是以二分裂方式增殖;③严格的细胞内寄生性。病毒缺乏独立的代谢能力,只能在活的宿主细胞中,利用细胞的生物合成机器来复制其核酸并合成由其核酸所编码的蛋白,最后装配成完整的、有感染性的病毒单位,即病毒粒。病毒粒是病毒从细胞到细胞或从宿主到宿主传播的主要形式。 目前,病毒一词的涵义可以是:指那些在化学组成和增殖方式是独具特点的,只能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的微生物或遗传单位。它的特点是:只含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不含有功能性核糖体或其它细胞器;RNA病毒,全部遗传信息都在RNA上编码,这种情况在生物学上是独特的;体积比细菌小得多,仅含有少数几种酶类;不能在无生命的培养基中增殖,必须依赖宿主细胞的代谢系统复制自身核酸,合成蛋白质并装配成完整的病毒颗粒,或称病毒体(完整的病毒颗粒是指成熟的病毒个体)。 由于病毒的结构和组分简单,有些病毒又易于培养和定量,因此从20世纪40年代后,病毒始终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材料。 在实践方面,病毒的研究对防治人类、植物和动物的疾病作出了重要贡献。如病毒疫苗的发展,利用昆虫病毒作为杀虫剂等。1982 年将资料齐全而能分类的病毒划分为7大群:(双链)ds DNA,有包膜;(双链)ds DNA,无包膜 ;(单链)ss DNA ,无包膜;(双链)ds RNA,有包膜;(双链)ds RNA,无包膜; (单链)ss RNA,有包膜;(单链)ss RNA,无包膜。编辑本段特性 病毒性质的两重性; 一、病毒生命形式的两重性 1、病毒存在的两重性 病毒的生命活动很特殊,对细胞有绝对的依存性。其存在形式有二:一是细胞外形式,一是细胞内形式。存在于细胞外环境时,则不显复制活性,但保持感染活性,是病毒体或病毒颗粒形式。进入细胞内则解体释放出核酸分子(DNA或RNA),借细胞内环境的条件以独特的生命活动体系进行复制,是为核酸分子形式。 2、病毒的结晶性与非结晶性 病毒可提纯为结晶体。我们知道结晶体是一个化学概念,是很多无机化合物存在的一种形式,我们可以认为某些病毒有化学结晶型和生命活动型的两种形式。 3、颗粒形式与基因形式 病毒以颗粒形式存在于细胞之外,此时,只具感染性。一旦感染细胞病毒解体而释放出核酸基因组,然后才能进行复制和增殖,并产生新的子代病毒。有的病毒基因组整合于细胞基因组,随细胞的繁殖而增殖,此时病毒即以基因形式增殖,而不是以颗粒形式增殖,这是病毒潜伏感染的一种方式。 二、病毒结构和功能的两重性 1、标准病毒与缺陷病毒 在病毒的增殖过程中,由于其基因组因某种微环境因素的影响或转录过程的错误而发生突变,以致有装配不全的病毒颗粒产生,称为缺陷病毒,产生缺陷病毒的原亲代病毒,则称为标准病毒,缺陷病毒颗粒有干扰标准病繁殖的作用。 2、假病毒与真病毒 一种细胞有两种病毒同时感染的情况,在增殖过程中,一种病毒可以穿上本身的外壳,这就是真病毒,是这种病毒的应有“面目”;如果一种病毒的核酸被以另一病毒编码的外壳,则称为假病毒,此时一种病毒的本来性质,被另一种病毒的性质所掩盖。 3、杂种病毒和纯种病毒 两种病毒混合感染时,除了出现假型病毒外,还有可能出现病毒核酸重组的情况,即一种病毒颗粒之中,可含有两种病毒的遗传物质,此可称为杂种病毒,折实病毒学中一个相当常见的现象。 三、病毒病理学的两重性 1、病毒的致病性和非致病性 关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问题,是同宿主细胞相对而言的,在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机体水平,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在细胞水平有细胞病变作用,但在机体水平可能并不显示临床症状,此可称为亚临床感染或不显感染。 2、病毒感染的急性和慢性 病毒感染所致的临床症状有急、慢之分,有的病毒一般只表现急性感染而很少表现慢性感染;有的则既有急性过程,也有慢性过程。

病毒不是来源于突发或偶然的原因。病毒来自于一次偶然的事件,那时的研究人员为了计算出当时互联网的在线人数,然而它却自己“繁殖”了起来导致了整个服务器的崩溃和堵塞,有时一次突发的停电和偶然的错误,会在计算机的磁盘和内存中产生一些乱码和随机指令,但这些代码是无序和混乱的,病毒则是一种比较完美的,精巧严谨的代码,按照严格的秩序组织起来,与所在的系统网络环境相适应和配合起来,病毒不会通过偶然形成,并且需要有一定的长度,这个基本的长度从概率上来讲是不可能通过随机代码产生的。现在流行的病毒是由人为故意编写的,多数病毒可以找到作者和产地信息,从大量的统计分析来看,病毒作者主要情况和目的是:一些天才的程序员为了表现自己和证明自己的能力,出于对上司的不满,为了好奇,为了报复,为了祝贺和求爱,为了得到控制口令,为了软件拿不到报酬预留的陷阱等.当然也有因政治,军事,宗教,民族.专利等方面的需求而专门编写的,其中也包括一些病毒研究机构和黑客的测试病毒.

[参考资料]参考文献(1)陈立新《计算机病毒防治百事通》清华大学出版社;(2)《windows 环境下32 位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电子工业出版社 罗云彬;(3)《windows 操作系统原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 尤晋元、史美林 ;(4)《windows 深入剖析--初始化》清华大学出版社;(5)《windows 深入剖析--内核篇》清华大学出版社;(6) 王殿复 新编计算机文化基础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7) (美)斯泽著,段新海译 计算机病毒防范艺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1] 张丽娟 银行网络中计算机病毒的防治[J] 中国金融电脑 , 2008,(01) [2] 计算机病毒防治产品一览[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 2003,(03) [3] 我国防治计算机病毒初见成效[J]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 1991, (01) [4] 计算机病毒防治的策略[J] 个人电脑 , 2003,(03) [5] 《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J] 计算机周刊 , 2000,(21) [6] 2005年病毒疫情调查分析[J] 软件世界 , 2005,(12) [7] 《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J]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 2001,(07) [8] 瑞星填补空缺[J] 每周电脑报 , 2000,(50) [9] 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J] 信息网络安全 , 2001,(09) [10] 计算机病毒防治的最新快讯[J] 计算机应用研究 , 1991, (01) 不知道这样可不可以哦,[1] 张璞 计算机病毒防范浅析[J] 内江科技 , 2008,(02) [2] 李富星, 张贞 浅析计算机病毒及防范措施[J]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3,(04) [3] 徐东亮, 关威 计算机病毒的防范[J] 黑龙江气象 , 2002,(01) [4] 王恒青 新时期计算机病毒的动态分析与防范[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 2007,(26) [5] 杨劲松, 李宏宇, 杜丽娟 穿耳孔导致病毒性脑膜炎1例[J]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8,(04) [6] 吴义莲 浅谈病毒mRNA的合成途径[J] 滁州师专学报 , 1999,(02) [7] 张文波, 甄影新 关于提高微机性能的探讨[J] 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 , 1999,(04) [8] HTLV—Ⅲ病毒和LAV病毒[J] 药学进展 , 1987, (01) [9] 惠洲鸿 计算机病毒传播之数学模型的试建[J]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9,(03) [10] 曲国军, 张世雄 微机资源的安全保护[J]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 1998,(02) [1] 万利平, 余芸珍, 唐政军 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与防范策略[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 2008,(02) [2] 沙学玲 计算机病毒及防范[J] 科技风 , 2008,(04) [3] 张智勇 浅析计算机病毒及防范的措施[J] 黑龙江科技信息 , 2007,(17) [4] 刘孝国 浅析计算机病毒与防范措施[J] 实验室科学 , 2007,(02) [5] 杨丽锦 浅析局域网病毒的特点及防范策略[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 2008,(13) [6] 刘爱军 IP地址盗用方法及防范策略分析[J] 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5,(01) [7] 袁正光 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J] 微电脑世界 , 1998,(15) [8] 梁紫珊 浅谈计算机局域网病毒及防范策略[J] 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 , 2007,(06) [9] 子小 谁怕谁[J] 每周电脑报 , 1998,(50) [10] 朱江 2002年十大热门病毒纵览[J] 电脑校园 , 2003,(02)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表现任何生命活动迹象,病毒个体极其微小,绝大多数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关于病毒的文献检索

or用在否定句和疑问句和选择性一般疑问句中 其他用andnot否定 。。

逻辑查询如果我们需要的每一条信息是包含我们输入的多个关键词,但关键词不必以词组形式出现在篇名或内容中时,精确查询就显得无能为力了。为了满足这种查询需求,搜索引擎大都设置逻辑查询功能。这一功能允许我们输入多处关键词,而且,各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可以是“与”(and)、“或”(or)、“非”(not)的关系。逻辑检索也称布尔检索。常用的逻辑检索有“AND”、“OR”和“NOT”。 AND表示逻辑“与”,有的搜索引擎也常用“&”,“+”,“,”和空格来表示。AND用于检索两个以上关键词的情形,检索的结果应该与这几个关键词都有关系。如“经济AND文化”,就表示既包括经济又包括文化。 OR表示逻辑“或”,有的搜索引擎用“|”来表示。检索的结果只要求与若干个关键词中的一个有关系即可,如“体操OR游泳”,就表示可以包括体操,也可以包括游泳。使用OR通常会得到许多无关紧要的信息,一般应慎重使用。 NOT表示逻辑“非”,有的搜索引擎用“!”表示。NOT检索的结果将完全排除与NOT后面的关键词有关的信息,如“水果NOT苹果”,就表示可以包括水果但其中不能有苹果。 一般能提供高级检索的搜索引擎,都支持逻辑检索,但有的是“完全支持”,如Excite,Infoseek等;有的则是“部分支持”,如Yahoo就只支持“AND”和“OR”;有的在其高级检索中“完全支持”而在其简单检索中则“部分支持”,如HotBot,Lycos等。中文搜索引擎一般不直接支持“AND”,“OR”和“NO”而是通过使用特殊的操作符如“+”,“—”,“|”,“!”等来达到同样的目的(注意在输入代表逻辑关系的字符时,一定要用半角)。 各搜索引擎实现这种查询的方式不尽相同,可以通过查阅其帮助文档来了解。 下边所列的例子,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什么是逻辑查询,同时也是一些较常见的用法。 ①“与”,在关键词之间使用半角的加号(+) 例1:查询网上关于法国足球、英国足球、巴西足球比较资料。 从查询要求表明有查询的内容必须同时包括“法国足球、英国足球,巴西足球”3个关键词,输入的查询式应为“英国足球+法国足球+巴西足球”。逻辑“与”的代表符号,有的搜索引擎不用+号,而用&号,还有用其他符号的,请注意查看说明。②“或”,使用半角的逗号把关键词分开例2:查询网上关于法国足球、英国足球和巴西足球的资料。这个例子表示,查询的内容不必同时包括3个关键词,而只要包括其中任何一个即可,因此查询式应为“法国足球,英国足球,巴西足球”,有的搜索引擎使用空格,而非半角逗号。③“非”,将要排除的关键词前加半角的减号例3:查询除世界杯以外的有关足球的资料。这一例子表示,查询的内容应包括“足球”,但必须没有“世界杯”字样。检索式应为“足球-世界杯”。

一、填空题我没有资料可查,只记得这些了。三次文献Medical Subject HR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光盘版au=作者 la=语言种类 MJME=主要医学主题词 so=文献来源 PY=出版年 and or 商业机构二、都是实际操作题,自己操作吧。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文献列表_Casp?ClassID=194

关于病毒的参考文献

[1]刘丽丽 网络产品病毒式营销研究[D]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吴璇 病毒式营销在国内SNS网站推广中的应用探析[D]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 [3]应斌 试论病毒式营销[J] 经济管理,2005,(9) [4]季芳 病毒式营销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5]陈俊声 病毒式营销在SNS中的应用探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10,(9) [6]杨丰瑞,周姝 病毒式营销探析[J] 现代商业,2008,(14) [7]杨丰瑞,张金栋 解析病毒式营销[J] 华南金融电脑,2008,(6) [8]李连璧 浅论病毒式营销[J] 北方经贸,2009,(6) [9]宋超 无病毒,不营销——浅谈病毒式营销[J] 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8) [10]陆英,宁宣熙 谈谈IM工具中的病毒式营销策略[J] 现代商业,2008,(12) [11]吴峰,田蕊 网络环境下浅谈病毒式营销[J] 商场现代化,2009,(11) [12]单文盛,戴尼耳 浅析网络“病毒式营销”的运作模式[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13]王啸 电子商务中的病毒式营销管窥[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14]蔡雪敏 病毒式营销的运用[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1) [15]陈璐 病毒式营销在品牌推广中的应用研究[J] 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1) [16]王蕊婷 从“可口可乐火炬在线传递”看病毒式营销[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3) [17]胡一凡 3G业务病毒式共振营销研究[D]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18]夏秀峰,赵秀涛 客户信任网络下病毒式营销核心群体的挖掘[J]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1,(1) [19]杨茂盛,刘慧 浅论网络广告“病毒式营销”[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4) [20]李永凤 病毒式营销的心理学机制分析——以中国SNS的病毒式营销策略为例[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21]白福柱 像病毒那样营销传播[A] [C]: ,2005: [22]赵新娟,赵吉义 基于病毒式营销策略的网格资源管理模型研究[J] 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5) [23]郭传菁 病毒式广告营销的“圈套”[J] 当代传播,2010,(2) [24]梁冰 E时代病毒式营销的应用策略[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10) [25]甘艺娜 W0时代的病毒式营销的传播学解读[D]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26]钟志锋 B2C网络营销方法探析[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5) [27]常艳梅,雷大章 探析病毒式网络视频广告传播策略[J] 江苏商论,2010,(1) [28]王怡然 口碑营销策略分析[J] 经营管理者,2011,(1) [29]王妍 网络口碑营销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J] 经营管理者,2010,(2) [30]许波 网络时代,广告新宠——“病毒”视频广告浅析[J] 大众文艺,2010,(23) [31]傅慧慧,周荣滋 浅议病毒性营销[J] 经济师,2009,(2) [32]赵秀涛 Web病毒式营销中的挖掘技术研究[D]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33]赵云龙 创新扩散理论视角下的企业网站推广[J] 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6) [34]孙参运 从“奥巴马获选总统”看网络营销[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8) [35]张磊 “镜众”视角下的广告创意趋势[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36]周婷,黄孝俊 病毒式营销“入侵”图书出版业[J] 中国编辑,2005,(4) [37]马莉婷 我国病毒式营销的问题与对策[J]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 [38]病毒式营销[J] 农业科技与装备,2011,(3) [39]廖仲毛 病毒式营销的成功启示[J] 西部大开发,2005,(10) [40]徐杰 电信增值业务的用户自传播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41]吴玉玲 病毒式营销技术运用的新趋势[J] 青年记者,2010,(26) [42]李月佳 病毒式营销让大家告诉大家——多芬的“真美革命”[J] 东方企业文化,2009,(5) [43]周海华,李秀贞 病毒式营销开创3G拓展新模式[J] 通信世界,2009,(27) [44]应斌 去伪存真运作“病毒式营销”[J] 中外管理,2006,(1) [45]李明利 “真假华南虎”中的病毒式营销[J] 东方企业文化,2008,(3) [46]李斌玉,姜谢华 病毒式营销传播下的道德风险与品牌塑造——从狄塞尔“海蒂们15兆字节的名气”说起[J] 新闻爱好者,2008,(2) [47]蓝色的爱 病毒式营销网站的乐与怒[J] 互联网天地,2008,(6) [48]孙春艳 颠覆传统,今日营销也“病毒”[J] 经营者,2007,(17) [49]马中红,王伟明 《观点》栏目——浓缩观点 精彩导读[J] 中国广告,2005,(3) [50]朱钰 网络视频,可能是一种可爱的病毒[J] 深圳特区科技,2009,(Z1)

[1] 刘树国译新发现的尼帕(Nipah)病毒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暴发流行[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0,16(2):[2] 刘霓红马来西亚尼帕(Nipah)病毒病发生情况调查[J]预防兽医学进展,2000,2(3):[3] 阚保东新的人兽共患病病原体-Nipah病毒[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2,18(2):[4] 何成伟一种新的人畜共患病-尼帕病[J]畜牧与兽医,2001,33(4):[5] 马孟根,王红宁尼帕病(Nipah)的发生及防制动态[J]四川畜牧兽医,2000,27(10):[6] Chua KB,Bellini WJ,Rota PA,et al.Nipah virus: a recently emergent deadly paramyxovirus[J].Science,2000,288(5470):1432.[7] Tamin A,Harcourt BH,Ksiazek TG,et al.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the fusion and attachment glycoproteins of nipah virus[J].Virology,2002,296(1):190.[8] Harcourt BH,Tamin A,Halpin K,et al.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polymerase gene and genomic termini of Nipah virus[J].Virology,2001,287(1):192.[9] Chan YP,Chua KB,Koh CL,et al.Complete nucleotide sequences of Nipah virus isolates from Malaysia[J].J Gen Virol,2001,82(9):2151.[10] Harcourt BH,Tamin A,Ksiazek TG,et al.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Nipah virus, a newly emergent paramyxovirus[J].Virology,2000,271 (2):334.[11] Chow VT,Tambyah PA,Yeo WM,et al.Diagnosis of nipah virus encephalitis by electron microscopy of cerebrospinal fluid[J].J Clin Virol,2000,19(3):143.[12] Crameri G,Wang LF,Morrissy C,et al.A rapid immune plaque assay for the detection of Hendra and Nipah viruses and anti-virus antibodies[J].J Virol Methods,2002,99(1-2):41.[13] Daniels P,Ksiazek T,Eaton BT.Laboratory diagnosis of Nipah and Hendra virus infections[J].Microbes Infect,2001,(4):289.[14] Lim CC,Lee KE,Lee WL,et al.Nipah virus encephalitis: serial MR study of an emerging disease[J].Radiology,2002,222(1):219.[15] Sarji SA,Abdullah BJ,Goh KJ,et al.MR imaging features of Nipah encephalitis[J].Am J Roentgenol,2000,175(2):437.[16] Lim CC,Sitoh YY,Hui F,et al.Nipah viral encephalitis or Japanese encephalitis? MR findings in a new zoonotic disease[J].Am J Neuroradiol,2000,21(3):455.[17] Snell NJ.Ribavirin-current status of a broad spectrum antiviral agent[J].Expert Opin Pharmacother,2001,2(8):1317.[18] Chong HT,Kamarulzaman A,Tan CT,et al.Treatment of acute Nipah encephalitis with ribavirin[J].Ann Neurol,2001,49(6):810.

关于病毒的文献综述

微生物无处不在。它们通常不被我们的肉眼所见,但却富含在空气、土壤、水中、我们的皮肤、头发上、口腔和肠道里。它们使土壤肥沃,使环境清洁。它们改变着我们的食物。其中有些能保护我们免受有害微生物的侵犯。然而,大多数人几乎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除非他们生了病。 人们通常认为微生物是肮脏的、不受欢迎的东西,因为它们中有少数会让人生病,比如会致人感冒的细菌和病毒等等;有些会使食物发霉变质。然而,相当多的微生物和人类是互利共生的,如我们平时吃的菇类有很多就是真菌类,很多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都可以提供给人类作为治疗药物,比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都是它们的产物。另外,工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环境污染。在众多的污水、废水处理方法中,利用微生物好氧降解的生物学的处理方法因具有经济方便、效果好的突出优点而被广泛应用。 总的来说,微生物把一个迷人的微小生物世界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些微生物联合起来可以完成地球上生命所能实现的全部过程。对我们的生活和周围环境带来深远的影响。

免费下载的,你去看下(计算机科学与应用)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 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目前计算机病毒几乎已经遍及社会的各个领域,近乎家喻户晓,只要接触过计算机的都能碰上它。你说它有多恐怖,也不是。但它总也挥之不去,伴随着计算机的发展,给计算机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潜在的威胁。因此,为了确保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及网络信息的安全,研究对付计算机病毒的措施已刻不容缓同时计算机病毒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目前,病毒已成为困扰计算机系统安全和网络发展的重要问题,各行各业中的管理部门更是要增强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计算机病毒所带来的危害本文将通过我切身对计算机病毒的经历来阐述本人对计算机病 毒学的认识,结合参考文献加深对计算机病毒学的理解,以达到对计算机病毒能够防患于未然及普及这方面知识关键词:计算机病毒 安全 防范 计算机病毒的主要来源:   1.搞计算机的人员和业余爱好者的恶作剧、寻开心制造出的病毒,例如像圆点一类的良性病毒。  2.软件公司及用户为保护自己的软件被非法复制而采取的报复性惩罚措施。因为他们发现对软件上锁, 不如在其中藏有病毒对非法拷贝的打击大, 这更加助长了各种病毒的传播。   3.旨在攻击和摧毁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系统而制造的病毒----就是蓄意进行破坏。例如1987年底出现在以色列耶路撒冷西伯莱大学的犹太人病毒, 就是雇员在工作中受挫或被辞退时故意制造的。它针对性强, 破坏性大, 产生于内部, 防不胜防。   4.用于研究或有益目的而设计的程序, 由于某种原因失去控制或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计算机病毒的类型及特点: 归纳一下,计算机病毒有以下几种特点:一是隐蔽性强。病毒可以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感染计算机而不被人察觉,等到发现时,就已经造成了严重后果。二是繁殖能力强。电脑一旦染毒,可以很快“发病”。三是传染途径广。可通过移动设备、有线和无线网络、硬件设备等多渠道自动侵入计算机中,并不断传染。四是潜伏期长。病毒可以长期潜伏在计算机系统而不发作,等达到激发条件后,就发作破坏系统。五是破坏力大。计算机病毒一旦发作,轻则干扰系统的正常运行,重则破坏磁盘数据、删除文件,甚至导致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瘫痪。 计算机病毒是通过复制自身从而感染其它程序的指令代码或程序。当染毒文件运行时,病毒也随之运行并自我复制来感染其它程序。不过,良性病毒没有恶意攻击性性的代码,只占用系统的资源,让系统运行减慢。但是对大多数的恶性病毒却是携带恶意攻击性的毒码,一旦被激发,即可感染和破坏。自80年代由莫里斯编写的第一个“蠕虫”病毒程序问世以来,世界上已出现了多种不同类型的病毒。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要病毒,产生了以下几种主要病毒: (一)系统病毒。系统病毒的前缀为:Win32、PE、Win95、W32、W95等。这些病毒的一般公有的特性是可以感染windows操作系统的 *xe 和 *dll 文件,并通过这些文件进行传播。(二)蠕虫病毒。蠕虫病毒的前缀是:Worm。这种病毒的公有特性是通过网络或者系统漏洞进行传播,很大部分的蠕虫病毒都有向外发送带毒邮件,阻塞网络的特性。比如冲击波(阻塞网络),小邮差(发带毒邮件)等。 (三)木马病毒、黑客病毒。木马病毒其前缀是:Trojan,黑客病毒前缀名一般为Hack。木马病毒的公有特性是通过网络或者系统漏洞进入用户的系统并隐藏,然后向外界泄露用户的信息,而黑客病毒则有一个可视的界面,能对用户的电脑进行远程控制。木马、黑客病毒往往是成对出现的现在这两种类型都越来越趋向于整合了。 (四)脚本病毒。脚本病毒的前缀是:Script。脚本病毒的公有特性是使用脚本语言编写,通过网页进行的传播的病毒,(五)宏病毒。其实宏病毒是也是脚本病毒的一种,由于它的特殊性,因此在这里单独算成一类。宏病毒的前缀是:Macro,第二前缀是:Word、Word97、Excel、Excel97(也许还有别的)其中之一。 (六)后门病毒。后门病毒的前缀是:Backdoor。该类病毒的公有特性是通过网络传播,给系统开后门,给用户电脑带来安全隐患。(七)病毒种植程序病毒。这类病毒的公有特性是运行时会从体内释放出一个或几个新的病毒到系统目录下,由释放出来的新病毒产生破坏。  (八)破坏性程序病毒。破坏性程序病毒的前缀是:Harm。这类病毒的公有特性是本身具有好看的图标来诱惑用户点击,当用户点击这类病毒时,病毒便会直接对用户计算机产生破坏。  (九)玩笑病毒。玩笑病毒的前缀是:Joke。也称恶作剧病毒。这类病毒的公有特性是本身具有好看的图标来诱惑用户点击,实病毒并没有对用户电脑进行任何破坏。  (十)捆绑机病毒。捆绑机病毒的前缀是:Binder。这类病毒的公有特性是病毒作者会使用特定的捆绑程序将病毒与一些应用程序如QQ、IE捆绑起来,表面上看是一个正常的文件,当用户运行这些捆绑病毒时,会表面上运行这些应用程序,然后隐藏运行捆绑在一起的病毒,从而给用户造成危害。必然,随着信息技术的日后不断发达,肯 定会产生新型的病毒。毕竟,我们知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本人 接触到计算机是初中那会, 伴随着计算机的认识也知道有计算机病毒 这玩意。真正受到病毒的破坏是 04 年,那时使用的是腾讯 QQ 聊天 工具,当时由于初步接触网络,防范意识相当薄弱,也可以说根本毫 无这病毒防患这方面的知识。当时病毒是通过 QQ 上的好友发送一张 图片。这时,只要你点击接受。那大小几十 KB 的文件就自动在你机 器后台执行。盗取上网帐号,造成财产的损失。然后,伴随的还有计 算机的运行缓慢等等一系列病后遗症。当时,深受其害的我,就开始 着手去关注这方面的知识。 现在回想起来, 其实那时的那病毒很简单, 防患起来更加容易。也许,这就是时间的魔力。 07 年,震惊国内的熊猫烧香病毒爆发。那时很清晰的记得正 值夏季。酷暑下,全国几百万受感染的计算机用户可谓是深受其害。 当然,我也正切身感受到了此病毒的危害。可爱却可恨的熊猫手持三 根燃烧的香做拜姿于桌面每个图标处。整个系统运行的极其缓慢。对 于我这种普通的网民而言危害到此为止。可是,对于众多商业用户及企事业单位用户就非常之杀伤了。造成了巨大财产损失。 因此,我更加去关注了并简单学习了计算机病毒这方面的知 识。 通过对这方面的兴趣爱好,我了解到,本人所遭受的病毒只 是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的其中一种:通过网络 这种传染扩散极快, 能在很短时间内传遍网络上的机器。 随着 Internet 的风靡,给病毒的传播又增加了新的途径,它的发 展使病毒可能成为灾难, 病毒的传播更迅速, 反病毒的任务更加艰巨。 Internet 带来两种不同的安全威胁,一种威胁来自文件下载,这些被 浏览的或是被下载的文件可能存在病毒。另一种威胁来自电子邮件。 大多数 Internet 邮件系统提供了在网络间传送附带格式化文档邮件的 功能,因此,遭受病毒的文档或文件就可能通过网关和邮件服务器涌 入企业网络。网络使用的简易性和开放性使得这种威胁越来越严重。 现在,我们还知道计算机病毒传播的途径还有以下几种:通过 软盘 通过使用外界被感染的软盘, 例如, 不同渠道来的系统盘、 来历不 明的软件、 游戏盘等是最普遍的传染途径。 由于使用带有病毒的软盘, 使机器感染病毒发病, 并传染给未被感染的“干净”的软盘。大量的软 盘交换, 合法或非法的程序拷贝, 不加控制地随便在机器上使用各种 软件造成了病毒感染、泛滥蔓延的温床。 通过硬盘传染也是重要的渠道, 由于带有病毒机器移到其它地方使 用、维修等, 将干净的软盘传染并再扩散。 通过光盘 因为光盘容量大,存储了海量的可执行文件,大量的病毒就有可 能藏身于光盘,对只读式光盘,不能进行写操作,因此光盘上的病毒 不能清除。以谋利为目的非法盗版软件的制作过程中,不可能为病毒 防护担负专门责任, 也决不会有真正可靠可行的技术保障避免病毒的 传入、传染、流行和扩散。当前,盗版光盘的泛滥给病毒的传播带来 了很大的便利。  其次,我了解到病毒是 木马在计算机领域中,它是一种基于远程控制的黑客工具,具有隐蔽性和非授权性的特点。     所谓隐蔽性是指木马的设计者为了防止木马被发现,会采用多种手段隐藏木马,这样服务端即使发现感染了木马,由于不能确定其具体位置,往往只能望“马”兴叹。   所谓非授权性是指一旦控制端与服务端连接后,控制端将享有服务端的大部分操作权限,包括修改文件,修改注册表,控制鼠标,键盘等等,而这些权力并不是服务端赋予的,而是通过木马程序窃取的。   从木马的发展来看,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最初网络还处于以UNIX平台为主的时期,木马就产生了,当时的木马程序的功能相对简单,往往是将一段程序嵌入到系统文件中,用跳转指令来执行一些木马的功能,在这个时期木马的设计者和使用者大都是些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当的网络和编程知识。   而后随着WINDOWS平台的日益普及,一些基于图形操作的木马程序出现了,用户界面的改善,使使用者不用懂太多的专业知识就可以熟练的操作木马,相对的木马入侵事件也频繁出现,而且由于这个时期木马的功能已日趋完善,因此对服务端的破坏也更大了。所以木马发展到今天,已经无所不用其极,一旦被木马控制,你的电脑将毫无秘密可言。    鉴于此,我总结了一下几点需要注意的: 建立良好的安全习惯 例如:对一些来历不明的邮件及附件不要打开,不要上一些不太 了解的网站、不要执行从 Internet 下载后未经杀毒处理的软件等, 这些必要的习惯会使您的计算机更安全。    关闭或删除系统中不需要的服务 默认情况下,许多操作系统会安装一些辅助服务,如 FTP 客户 端、Telnet 和 Web 服务器。这些服务为攻击者提供了方便,而又 对用户没有太大用处, 如果删除它们, 就能大大减少被攻击的可能性。    经常升级安全补丁 据统计,有 80%的网络病毒是通过系统安全漏洞进行传播的, 象蠕虫王、冲击波、震荡波等,所以我们应该定期到微软网站去下载 最新的安全补丁,以防范未然。   使用复杂的密码 有许多网络病毒就是通过猜测简单密码的方式攻击系统的, 因此 使用复杂的密码,将会大大提高计算机的安全系数。    迅速隔离受感染的计算机 当您的计算机发现病毒或异常时应立刻断网, 以防止计算机受到 更多的感染,或者成为传播源,再次感染其它计算机。    了解一些病毒知识 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新病毒并采取相应措施, 在关键时刻使自己 的计算机免受病毒破坏。如果能了解一些注册表知识,就可以定期看 一看注册表的自启动项是否有可疑键值;如果了解一些内存知识,就 可以经常看看内存中是否有可疑程序。    最好安装专业的杀毒软件进行全面监控 在病毒日益增多的今天,使用杀毒软件进行防毒,是越来越经济 的选择,不过用户在安装了反病毒软件之后,应该经常进行升级、将 一些主要监控经常打开(如邮件监控)、 内存监控等、 遇到问题要上报, 这样才能真正保障计算机的安全。    用户还应该安装个人防火墙软件进行防黑 由于网络的发展,用户电脑面临的黑客攻击问题也越来越严 重,许多网络病毒都采用了黑客的方法来攻击用户电脑,因此,用户 还应该安装个人防火墙软件,将安全级别设为中、高,这样才能有效 地防止网络上的黑客攻击。小结:四、结束语 通过上文本人结合自身于计算机使用经历,感怀计算机病小结毒。这就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切身感受。继而得知以后的路还 很长,我们必须不断努力学习,不断与计算机病毒做斗争。相信未来 的计算机病毒会更加厉害,防不胜防。但是,更加相信邪不胜正,总 有解决它的办法。尽管现在的病毒种类各种各样,杀毒软件也比较先进。但病毒的更新,换代速度也非常之快,我们不要掉以轻心。要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才能在计算机病毒的防护方面做到尽量避免损失。

  • 索引序列
  • 关于病毒的文献
  • 关于病毒的文献资料
  • 关于病毒的文献检索
  • 关于病毒的参考文献
  • 关于病毒的文献综述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