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细胞分子生物学杂志官网电话

细胞分子生物学杂志官网电话

发布时间:

细胞分子生物学杂志官网电话

cell research 中科院生化所的 被nature收为子刊了

《细胞分子生物学》简述了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重点介绍了细胞结构的化学基础,以及细胞的共性特点、细胞的基本概念以及病毒与细胞的关系等,从细胞膜、细胞表面到细胞的内膜系统,再到细胞核这一空间结构,系统地论述了细胞的结构组成与功能;从能量产生的角度来论述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以及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动物细胞氧化磷酸化的分子基础;从信息流的角度讲述细胞的信号转导过程。最后又论述了细胞的遗传、增殖、分化、衰老、死亡的过程;最后还简要介绍了细胞生物学的前沿知识,如细胞工程等。

期刊名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出版周期: 半月刊 中科院杂志分区 细胞生物学分类下的 3 区期刊 ,该杂志由于刊文量越来越大, 影响力大大降低,由开始的7分以上一路下滑 近四年影响因子:2013年度 2012年度 2011年度 2010年度 548 604 942 861 出版社或管理机构 杂志由 AMER SOC CELL BIOLOGY 出版或管理。 ISSN号:1059-1524 杂志简介/稿件收录要求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the journal owned and published by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Cell Biology, publishes papers that describe and interpret results of original research concerning the molecular aspects of cell structure and Studies whose scope bridges several areas of biology are particularly encouraged, for example cell biology and The aim of the Journal is to publish papers describing substantial research

分子细胞生物学杂志官网电话

必修上册1、解题过程和一般思路:首先是审题,最重要的是要明确考查目的(切忌答非所问),注意分清三种信息:抓住有效信息,放弃无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其次是回忆并组织相关知识点;第三是解题,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注意用全用准有效信息。看清楚关键字:都、全、一定、必须、根本、只、肯定、完全、直接、主要、正确、不正确、错误…… 2、区分应激性、反射、适应性、遗传性 应激性:植物向性运动、感性运动,动物趋性、反射(一…就…最普遍) 反 射:神经系统(必须具备完整的反射弧) 适应性: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遗传性:决定、控制时选 各项生命活动的基础:新陈代谢 物质基础: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 结构基础:细胞 3、总结10个基础 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变异的基础:细胞分裂 转基因成功的物质基础:都由四种脱氧核苷酸组成 转基因成功的结构基础:DNA及螺旋结构 有性杂交育种、基因工程的理论基础:基因重组 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得到个体) 动物细胞培养的理论基础:细胞增殖(未得到个体) 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动物细胞融合的基础:细胞膜的流动性 描述性生物学阶段:1900年以前 实验生物学阶段:1900—1953,标志是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重新提出, 借助实验手段,理化技术 4、 分子生物学阶段:1953年以后,标志是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20世纪最伟大发现之一 发展方向: 宏观:生态学 微观:分子水平 5、必需元素、植物矿质元素 大量元素:(C、H、O)N、P、S、K、Ca、Mg(9种)(矿质6种) 微量元素:Fe、Mn、B、Zn、Cu、Mo、Cl(不是Al)、Ni(8种) C最基本 C H O N基本 C H O N P S主要 O湿重最多 不同生物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相差很大 重点总结:N P K Ca Mg Fe B 的重要作用 自由水:良好溶剂,有利于物质运输和化学反应的进行 6 结合水:细胞结构组成部分 自由水越多,新陈代谢越强;结合水越多,抗逆性越强,自由水和结合水可 相互转化 组成成分:Mg→组成叶绿素、Fe→血红蛋白、P、Ca、I 维持细胞形态和功能:生理盐水 7、无机盐功能 生命活动:Ca→抽搐(哺乳动物) 维持细胞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浓度越高→渗透压越高 单糖: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单糖动植物都有) 植物二糖:蔗糖、麦芽糖 8、糖的分类 动物二糖:乳糖 植物多糖:纤维素、淀粉 动物多糖:糖元(肝糖元、肌糖元) 可溶性还原糖:果糖、葡萄糖、麦芽糖 脂肪:储能 9、脂质分类 类脂:磷脂 (膜结构基本骨架,脑、卵、大豆中磷脂较多) 固醇类:胆固醇、性激素、VD、醛固酮、维持代谢和生殖过程10、写出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的连接方式(会画简图) 五碳糖 A、T、G、C脱氧核苷酸→DNA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 磷酸 核苷酸 含N碱基 A、U、G、C核糖核苷酸→RNA 主要存在于细胞质 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写出通式) 氨基酸结合方式:脱水缩合 肽键:—CO—NH— 多肽的命名:几个氨基酸就叫几肽 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种类、数量、排列顺序、空间结构 组成成分:肌肉 催化作用:酶 11、蛋白质结构 运输作用:载体、血红蛋白 蛋白质功能 调节作用:蛋白质类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促激素) 免疫作用:抗体 (谐音记忆:狗催运面条) 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N)—肽链条数(M) 蛋白质分子量=N×a-18×(N—M) 相关计算 基因(DNA)中碱基:mRNA中碱基:氨基酸个数=6:3:1 几条肽链至少几个氨基和几个羧基(至少两头有)12、生物课本中的物质鉴定鉴定物质 实验试剂 实验现象 注意事项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试剂现用现配、沸水浴加热脂肪 苏丹III、IV III橘黄色IV红色 必须用显微镜观察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先加NaOH,后加CuSO4核酸 二苯胺 蓝色 沸水浴加热淀粉 碘液 蓝色 操作步骤(见下格)黑暗处理(绿灯泡)→对照处理(如遮光)→酒精脱色→清水冲洗→碘液检验 13、 原生质:细胞内的生命物质,不包括细胞壁 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胶状物质 原生质体:植物细胞去掉细胞壁后剩下的 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细胞质基质 组成成分不同 基质 叶绿体基质 三者之间 所含的酶不同 线粒体基质 功能不同 组成成分:蛋白质、磷脂、糖蛋白(识别、信息传递等) 基本骨架:磷脂双分子层 (区别DNA的基本骨架) 结构特点:流动性 体现:动物细胞膜内陷,变形虫,受精作用 14、细胞膜 荧光材料移动 白(吞噬)细胞 细胞工程 内吞外排 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取决于蛋白质):海水淡化、污水净化 主动运输:矿质离子、葡萄糖、氨基酸、生长素 出入膜 自由扩散:酒精、O2、CO2、甘油、胆固醇 脂肪酸、脂溶性V、苯;(水)15、细胞器(参照课本细胞图)结构特点 细胞器 细胞器形状 细胞功能 注意问题双层膜结构 叶绿体 扁平椭球形 光合作用 色素、酶、少量DNA/RNA 线粒体 椭球形 有氧呼吸 酶、少量DNA/RNA单层膜结构 内质网 网状 运输、加工 粗面、滑面 高尔基体 电话状 加工、分泌 动植物中功能不同 液泡 泡状 水分、颜色 色素、有机酸、单宁无膜结构 核糖体 粒状小体 蛋白质合成 rRNA、蛋白质 中心体 两个⊥中心粒 有丝分裂 动物有、低等植物也有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 高等植物根中无中心体、无叶绿体 能产生ATP的结构: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体内寄生动物无线粒体 核膜 双层膜结构 mRNA→外 结构 核孔 大分子物质进出核的通道 蛋白质→内 16、细胞核 染色质/体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间期指物质时可以叫染色体) 功能 遗传物质储存、复制和转录的场所 新陈代谢的控制中心 成熟的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无核,无各种细胞器,不合成蛋白质 17、红细胞 鸡血细胞提取DNA 蛙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无纺锤体、染色体,有DNA复制) 无细胞结构(分类地位) 细菌病毒(噬菌体) 18、病毒 寄生在活体(寄主不同,分为三类) 植物病毒 只有DNA或RNA 动物病毒 只提供模板(原料、能量、酶、核糖体、tRNA都由寄主提供) 核酸 流感病毒 衣壳 核衣壳 烟草花叶病毒,噬菌体只有核衣壳 囊膜 刺突 (衣壳决定病毒抗原特异性) HIV、SARS、烟草花叶病毒都是RNA病毒(RNA结构不稳定,变异频率高) 有无细胞核(真核/原核) 19、能从不同角度对同一生物进行分类 新陈代谢类型(同化/异化) 生态系统中的成分(生、消、分) 非细胞生物:病毒 细菌、蓝藻、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 原核生物 细胞壁:肽聚糖 (1)生物 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无其他复杂细胞器 细胞生物 拟核:无核膜,无染色体(一个DNA) 代表:植物、动物(含原生动物) 真核生物 真菌(单细胞酵母菌、霉菌、大型真菌)原核生物的拟核(无膜仁)→有DNA不与蛋白质结合→无染色体→不能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遵循孟德尔定律→只有基因突变无其他变异 自养需氧型:绿色植物、硝化细菌、蓝藻 (2)异养需氧型:除体内寄生虫外的动物、真菌、好氧细菌、菟丝子 异养厌氧型:寄生虫、厌氧菌(乳酸菌、破伤风杆菌、产甲烷杆菌等) 兼性厌氧型:酵母菌、大肠杆菌 非生物的物质(空气、水分、无机盐)和能量(阳光、热能) 生产者(自养型):主要指绿色植物还有硝化细菌、蓝藻 (3)生态系统 消费者(异养型):除蚯蚓、蜣螂的动物、寄生和共生生物 的成分 分类:初级、次级、三级、四级 (如根瘤菌) 分解者:蚯蚓、蜣螂、异养腐生微生物(蘑菇、腐生细菌) 做题时注意“养”和“氧”的区别 注意问的角度是从同化作用、异化作用还是从代谢类型角度考虑 20、连续有丝分裂有细胞周期的细胞:分生区、形成层、受精卵、癌细胞、部分干细胞、生发层 DNA:复制就加倍,分到两个子细胞就减半 染色体:复制不加倍,着丝点分裂才加倍,分到两个子细胞减半 染色单体:复制就有染色体的2倍,分开就为0,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分到两个子细胞后减半 染色体∶DNA 有单体=1∶2 无单体=1∶1①代表DNA的变化曲线 ②代表染色体的变化曲线 ③请自己画出染色单体的变化曲线 分裂间期:时间长、起点、染色体复制 前期:两现,两失,最明显的变化:出现染色体 中期:着丝点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观察的最佳时期 21、有丝分裂 分裂期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相同的子染色体,移向两极;染色体数目加倍 末期:与前期相反 主要特征:染色体复制和平均分配 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中心体)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 中心体在间期复制,前期分开 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高尔基体) 22、判断动物细胞分裂方式、时期(1)染色体散乱分布→前期:是否联会形成四分体(是 为减I) 否→ 有同为有丝 无同为减II (2)染色体排在中央→中期:着丝点在赤道板两侧→为减I; 着丝点在赤道板上→有同为有丝 无同为减II (3)染色体移向两极→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带单体)移向两极→减I 子染色体(无单体)移向两极→有同为有丝 无同为减II(看一极) (4)注意同源染色体的判断:先看奇偶数,奇数→无同;偶数→再看形状大小 →两两相同则有同,不同则无同。(注意着丝点分裂后只看一极) (5)注意细胞质的分裂是否均等:均等→初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次极体;不均等→初级卵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分别叫什么?) 持久性:贯穿整个生命过程,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23、细胞分化 不可逆转:与组织培养的脱分化再分化不矛盾 遗传物质不改变(选择性表达)手术时也不改变 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概念:受致癌因子作用,不再分化,恶性增殖 无限增殖 特点 形态结构发生变化 24、癌细胞 表面发生变化(糖蛋白减少,易运动) 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直接原因:接触致癌因子 根本原因:原癌基因被激活 水分减少 体积减小 细胞萎缩 代谢变慢 酶活性降低 白头发 25、衰老细胞特征 色素逐渐积累 老年斑 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 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26、酶、激素、维生素比较表:物质名称 产 生 部 位 化学本质 作 用酶 活细胞 绝大多数蛋白质、极少数为RNA 催 化激 素 动物专门器官,植物一定部位 蛋白质、脂类、多肽、氨基酸 调 节维生素 来自食物 脂类等 维持生命活动必需基酸 只能来自食物 苏亮携来一本假色(书)8种(谐音记忆) 27、具有专一性的:tRNA、载体、受体、酶、抗体、激素、DNA等等…… DNA特性:稳定性、多样性、特异性 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多样性;受温度与酸碱度影响 验证酶活性受温度和酸碱度影响时,要先达到相应的环境后,再让酶与反应物相遇。 三个强酸、中性、强碱代表: 胃液酸性、唾液中性、胰液肠液碱性(记住) 过酸过碱高温使酶分子结构不可逆破坏而失活;低温抑制酶活性,可恢复 细胞内常用能源物质:葡萄糖(呼吸作用的底物) 生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糖类 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ATP(三磷酸腺苷) 28、 生命活动的最终能源:太阳能 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脂肪(C、H比例高,释放能量多) 植物细胞内储能物质:淀粉 动物细胞内储能物质:糖元 ATP结构简式:A—P∽P∽P 光合作用光反应(不用于其他活动) 29、ATP ATP中能量来源 呼吸作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有氧、无氧) 磷酸肌酸(高能磷酸化合物) ATP过量---水解;ATP不足-----生成 酶 C6H12O6+6O2+6H2O 6CO2+12H2O+能量 酶 C6H12O6 2CO2+2C2H5OH(酒精)+能量 酶 C6H12O6 2C3H6O3(乳酸)+能量 30、 光能 CO2+H2O (CH2O)+O2 叶绿体 酶 NADP++H++2e NADPH 酶 ATP ADP+Pi+能量 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 另一种酶 酶 ATP:ADP+Pi+能量 ATP 活跃化学能储藏在 酶 NADPH:NADP++H++2e NADPH 亲水性物质:蛋白质>淀粉>纤维素 吸胀吸水 分生区、形成层、干种子等 吸收 原理:渗透作用(半透膜、浓度差) 渗透吸水 (必须是水或其它溶剂) 条件:具有大液泡 促进水分吸收和运输 31、水分代谢 散失(蒸腾作用)意义 促进矿质元素运输 降低叶面温度 质壁代表什么? 质壁之间充满什么? (细胞壁全透性) 分离内因:原生质层伸缩程度比细胞壁要大 分离外因:浓度差 质壁分离的条件:活细胞、有壁、大液泡、浓度差 质壁分离 结论:验证细胞死活,验证伸缩性、验证渗透作用 和复原 自动复原:乙二醇、甘油、尿素、KNO3等溶液 注意:50%蔗糖溶液、15%盐酸都能杀死细胞 质壁分离越明显吸水能力越强 利用一系列浓度梯度测细胞液浓度 吸收过程:主动运输(载体、能量) 与呼吸作用密切相关:提供能量 中耕松土 无土载培充氧 吸收特点 与水分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方式、动力、载体、选择性) 32、矿质代谢 吸收具有选择性,取决于载体种类和数量 不可再利用元素:Fe、Ga等,缺少新组织出现症状 利用 离子:K+ 可利用元素 不稳定化合物:缺少,老组织出现症状 N、P、Mg 无土栽培:必需矿质元素的验证(注意对照) 胡萝卜素:橙黄色 最快 最少(最窄) 类胡萝卜素 叶黄素:黄色 什么颜色玻璃透什么光 33、 色素 叶绿素a:蓝绿色 最多(最宽) 叶绿素 叶绿素b:黄绿色 最慢 水的光解 O2全来自水 物质变化 ATP的形成 光合作用过程 光反应 能量变化:光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 能量变化:活跃的化学能→稳定化学能 暗反应 CO2的固定:C5+CO2→2C3 物质变化 CO2的还原:(自己写) 光反应在叶绿体囊状结构的薄膜上 光合作用场所 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 CO2减少时 C3 ↓ C5↑ C3、C5的变化规律 光照变弱时 C3 ↑ C5↓ 解释少的原因角度:消耗的多;生成的少 净光合强度= 实际光合强度—呼吸消耗 光照:影响光反应 温度:影响酶活性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水分: CO2:影响暗反应(光合午休) 矿质元素:N、P、Mg、K (自己整理) 34、总结实验的基本思路: (1)读题目找到实验目的,找到单一变量 (2)分析材料用具、原理、步骤 标记 实验装置多于两组就得分组标记 装全 根据实验要求装备仪器,添加试剂等 (3)单一变量的对照实验 培养 注意培养的条件(相同、适宜) 观察且记录 可借助显微镜、PH试纸等 (4)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预测结果 得出结论 注意探究性实验和验证实验的不同回答 35、细胞呼吸(牢记) 酶 C6H12O6 2丙酮酸CH3COCOOH+4[H]+能量(少) 细胞质基质 酶 过程 2CH3COCOOH+6H2O 6CO2+20[H]+能量(少) 线粒体 酶 有氧呼吸 2 4[H]+6O2 12H2O+能量(多) 线粒体 条件:有氧气 场所: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主要在线粒体) 条件:缺氧情况下 无氧呼吸 场所:细胞质基质 酶 C6H12O6 2C3H6O3(乳酸)+能量 过程 马铃薯块茎、甜菜根、骨骼肌、乳酸菌 酶 C6H12O6 2CO2+2C2H5OH(酒精)+能量 植物特别是水淹植物(如水稻、莲藕)、酵母菌 细胞呼吸的实质:分解有机物(彻底或不彻底),释放能量 细胞呼吸意义:供能 原料 (联系三类有机物转化的枢纽) 种子萌发:有机物总量↓种类↑水分的吸收(正萌发、未萌发、萌发后) 36、 土豆发芽(洋葱、蒜)有机物总量↓ 有机物种类↑ 胚胎发育:有机物总量↓DNA总量↑单个细胞体积↓ 细胞总体积不变 将鲜奶制成酸奶(发面):总能量减少,有机物种类增加,营养价值升高 贮存干种子:三低:低温、低氧(避免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低水 水果、蔬菜、花的保鲜:低温、低氧、高CO2/N2 酸菜密封 酿酒先通气后密封 吐鲁番葡萄(哈密瓜)甜的原因:昼夜温差大 不消耗O2,释放CO2 只进行无氧呼吸 酒精量等于CO2量 只进行无氧呼吸 CO2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 只进行有氧呼吸 CO2释放量大于O2的吸收量 既有氧呼吸,又无氧呼吸; 多余CO2来自无氧呼吸 计算 酒精量小于CO2量 既有氧呼吸,又无氧呼吸,多余的CO2 来自有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CO2和酒精;乳酸 氧化分解 有氧呼吸→CO2和H2O 肌糖元(剧烈运动供能) 37、糖代谢 肝糖元(维持血糖浓度) 80—120mg/dL 转化成非糖物质 尿 糖 糖代谢中糖的三个来源 糖代谢中糖的三个去路 来源和去路中非糖物质的区别与糖代谢有关疾病:低血糖、高血糖(>130)、糖尿病(三多一少)(饮食药物治疗:不吃、少吃、多吃) 合成蛋白质(酶、激素、抗体、载体、受体等) 氨基转换作用 形成新的非必需氨基酸 数量不变 38、蛋白质代谢 含氮部分 尿素(肝脏) 肾脏 (特有代谢产物) 排到体外 脱氨基作用 氧化分解 不含氮部分 转化为糖类、脂肪等 必需氨基酸(8):苏、亮、缬、赖、异亮、苯丙、甲硫、色(谐音记忆) 氨基酸的三个来源 氨基酸的去路 中间产物:不含氮部分 呼吸作用中的丙酮酸 蛋白质、氨基酸在体内不能储存; 色素不能储存光能 空腹喝牛奶不好:脱氨基后氧化分解 每天要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不贮存、不全转化、分解更新 动物性蛋白比植物性蛋白氨基酸种类要全(玉米水稻缺赖氨酸掺大豆) 儿童、孕妇、大病初愈要多进食蛋白质(入>出) GPT谷丙转氨酶检测肝炎(少吃油脂)把谷氨酸转成丙氨酸 储存在:皮下结缔组织、肠系膜、大网膜 39、脂质代谢 氧化分解 转变成糖类(在动物体内很难转变成蛋白质中的氨基酸) 脂肪:C H多O少,耗氧多,放能多 产生代谢水多 (如骆驼) 脂质代谢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与磷脂有关)进一步肝硬化 40、三大营养物质的相互转化 脂肪 糖类 氨基酸(非必需)+必需氨基酸 蛋白质 吃什么都可以发胖,吃什么都不会缺少能量 双向:肝糖元、物质转化、细胞外液、生物膜出芽联系、ATP与 ADP 解毒 肝糖元 41、肝脏的功能 分泌胆汁(乳化脂肪)合成胆固醇、磷脂 合成蛋白质 40%以上蛋白质 GPT 脂肪肝(注意病因、防

cell research 中科院生化所的 被nature收为子刊了

楼上的回答没有重点,我告诉你个《科学》杂志在线投稿地址吧: 与《科学》联系电话:美国 (1)-202-326-6550; 英国 (44)-1223-326500 传真:美国 (1)-202-289-7562; 英国 (44)-1223-326501 电子信: 关于编辑方面的一般问题:science_ 读者来信:science_ 返回审稿意见,science_ 与《科学》周刊欧洲办公室联系:science@science-uk 在线投交读者来信:

当然不行,一般没有牛人的推荐,人家又不认识你,9%的概率是,标题都不一定看完全就直接丢垃圾箱。要先搞定一切才能去奋战啊,

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杂志官网电话

细胞生物学是运用近代物理学和化学的技术成就,以及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概念,在细胞水平上研究生命活动的科学,其核心问题是遗传与发育的问题。 细胞生物学与其说是个学科,倒不如说它是一个领域。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它的核心问题——把发育与遗传在细胞水平结合起来,就不局限于一个学科的范围;二是它和许多学科都有交叉,甚至界限难分。 展望细胞生物学的研究,除了关于各细胞组分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对各种生命现象的研究还要继续深入外。研究使得基因能够有序地选择性表达的原因,可能会成为今后重点研究的问题。此外细胞社会学也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 生物大分子,特别是蛋白质和核酸结构功能研究,是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现代化学和物理学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应用推动了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的研究,从而出现了分子生物学的蓬勃发展。 分子生物学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了生命世界基本结构和生命活动根本规律的高度一致,揭示了生命现象的本质。分子生物学的概念和观点已经渗入到基础和应用生物学的每一个分支领域,带动了整个生物学的发展,使之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这个我还真不能帮助你。不好意思,我是社会学的!

最牛的中国的分子生物学杂志应该是《生物多样性》,影响因子是854,;但《生态学报》、《资源科学》、《植物生态学报》也可发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论文,他们的影响因子分别是123、116、989。

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杂志官网电话

你给我留个邮箱,我发给你一篇science的论文,你可以看一看,不过如果你只是一个民科,我不建议你去投稿。如果你是一个科研工作者,最好先征求一下你导师的意见。

《Nature》系列期刊投稿指南1、《自然》系列期刊对作者的承诺(保证)《自然》系列期刊的编辑努力为作者提供高效、公正和充满关切的投稿、同行评议及发表经历。作者期望被接受发表的投稿都是经过同行以最严格的专业标准进行过评审,他们也希望编辑是根据其提供深刻和有益分析的能力来挑选同行评审的专家。编辑在选择《自然》期刊的内容需要权衡诸多因素,但他们会在尽可能保持最高决策质量的前提下努力减少做出决定的时间。经过评审后,编辑会努力提高一篇论文的可读性,因此对读者来说,通过建议和对文章的编辑,所有的研究工作都将这样的形式呈现,即对领域内专家来说它是易读的,对直接领域外的科学家来说它是可以理解的。通过我们的高级在线出版系统,研究工作会以在线开工发布而不被延误。在每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自然》系列期刊为3000多位注册记者提供新闻,内容涉及到即将出版的所有研究论文。大约80多万注册用户会通过电子邮件收到目录内容,在期刊的主页、目录页以及“新闻和观点”栏目中,许多论文都以“亮点方式”突出介绍以方便非专业读者阅读。在所有的这些工作过程中,《自然》系列期刊的编辑坚守根据相关政策制定的编辑方针、伦理和科学标准,这些政策都刊登在我们期刊的网站上,我们也会周期性地评估这些政策以确保它们能持续地反映科学界的需求。2、如何在《自然》系列期刊上发表您的研究工作《自然》系列期刊是由每周出版的多学科《自然》杂志和8种每月出版的期刊组成。《自然》杂志发表在某一学科内具有高最影响、其它领域的科学家也会感兴趣的研究工作;8种学术期刊的名称是根据其报道领域命名的,它们都发表在其领域中质量最高、影响力显著的论文,这8种期刊的名称分别是:《自然生物技术》、《自然细胞生物学》、《自然遗传学》、《自然免疫学》、《自然材料学》、《自然医学》、《自然方法学》、《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自然》杂志的主页有它们的直接链接)。所有的这些期刊都是国际性的,它们在美国、英国和日本出版和印刷。点击这里 可获得更多这些期刊间相互关系的信息。 《自然》杂志和《自然》系列月刊的影响因子位居世界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之列。每种期刊的影响因子都在可以其期刊的主页上找到。期刊的崇高声望让作者受益良多,但也意味着论文发表的竞争异常激烈,因此有许多投稿未经同行评审就被拒绝。 《自然》系列期刊与绝大多数其它期刊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均没有编辑委员会,取而代之的是,论文是否出版是由具备深厚专业背景的编辑在与科学界作广泛的商议后决定的。这篇文章只是为您提供这些非凡期刊的常规编辑过程。虽然所有的期刊都基本相似且有共同的编辑方针(_xml&style=xml/05_xsl) ,但所有的作者在投稿前都需要参考所投稿期刊的《读者指南》 ,以获得在该期刊准备和发表论文的至关重要的详细信息,因为期刊间存在差别。3、编辑过程下面的部分概述了期刊的编辑过程,描述了编辑在投稿和发表过程中是怎样如何处理稿件的。您可以通过进入在线投稿系统了解这一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并了解您的稿件的状态。4、投稿前询问在将论文全文投稿前,研究人员也许可以从编辑处获得非正式的反馈信息。这种服务的目的是节省您的时间――如果编辑认为论文不适合发表,您可以将论文及时投到其它期刊,而不被耽误。如果您希望使用投稿前询问服务,请使用您选择的期刊的在线系统发送一段话,解释您的论文的重要性,以及论文的摘要或概述段和相关的引用目录,以便编辑能够将投稿与其它相关工作进行对比判断。编辑也许会很快邀请您递交完整的论文(这并不意味着发表的任何承诺),或许告诉您这篇论文不适合在该期刊发表。如果接到的是否定的回应,请不要回复。如果您确信自己论文的重要性,那就不要在乎编辑的疑惑,您可以通过期刊的在线投稿系统递交论文的全文。编辑会对您的工作做更详尽的评估。5、初次投稿当您准备投稿时,请根据期刊的要求使用在线投稿系统 。当期刊收到您的投稿时,它会为您提供一个编号并安排一位编辑,这位编辑负责阅读论文,征询科学顾问和编辑部同事的非正式建议,并将您的投稿与本领域最近所发表的其它论文进行比较。如果论文看起来新颖、引人注目,所描述的工作即很直接又有深远的意义,那么编辑会将论文送出去作同行评审,通常会送给两个或三个独立的专家。然而,因为期刊只能在某一领域或次领域发表极少数的论文,因此许多论文未经同行评审就被拒绝,即使这些论文描述的可能是可靠的科学结果。6、投稿在《自然》系列期刊间的转移在部分情况下,编辑不能发表您的论文,但他(或她)也许会建议说这篇论文更适合在其它的《自然》系列期刊上发表。如果您愿意将论文重新投到所建议的期刊,那么您只需要简单地链接到编辑提供的网址,将您的论文和审稿意见转给新期刊。这一过程全在您的掌握(控制)之中:您可以选择不使用这种服务,取而代之的是您可以使用期刊常用的在线投稿服务将论文投到其它的《自然》期刊或《自然》出版集团的期刊,而且如果您愿意,您可以选择在投稿中是否包含审稿人的意见。7、同行评议当编辑决定将论文送出去评审时,他会给通讯作者发一封电子邮件告知这一信息。编辑挑选的审稿人的依据是:独立性;对论文做出全面、公正的技术方面评价的能力;目前或最近是否评审过相关投稿;以及在规定的短时间内是否能对投稿做出评审等。您也可为自己的论文推荐审稿人(包括详细的地址信息),只要他们是独立的科学家。尽管编辑不一定会采纳这些信息,但这些信息常常是有用的。编辑会考虑您的要求排除一定数量的指定姓名科学家作为审稿人。8、决定和修订订后它又会怎么样地好。在收到所有审稿人的意见后,编辑会在编辑之间讨论这份投稿,然后再给作者写信。在这封信中,编辑或是拒绝发表您的论文,或是建议您修改后重投,或者说论文不需要进一步的修改就可发表。如果编辑建议您修改论文,他或她会提供特别的建议,并在信中陈述这种修改是大改还是小改,以及是否会与审稿人进一步讨论您再投的修改稿件。9、接受以后 您的论文被接受以后,文件编辑(或副编辑)会对这篇论文做出版前的准备,他们会对文章进行推敲、润色,以便文字和图具有可读性,对直接领域外的读者来说也是清晰明白的,并且让论文符合期刊的风格。文件编辑将为英语为非母语的作者提供建议,并且在编辑这些论文时特别小心。10、出版后所有的论文都会在印刷版本的形式出版,在期刊的网站上以PDF和HTML格式全文刊登。如果编辑和审稿人认为补充信息对于论文的结论至关重要(比如大的数据表格或有关一种方法的详细信息),而且许多专家对此的兴趣甚于论文的其它部分,那么补充信息将随同论文一同在电子网络版发表。许多链接和导航服务会提供给《自然》系列期刊以在线形(HTML)出版的所有论文。 我们的新闻发布服务将包括所有论文和通讯作者的详细联系方式,这意味着您的工作会引起世界上所有主流媒体机构的关注,他们也许会选择在报纸或其它媒体中对您的工作进行特别报道。部分论文会在《自然》杂志、《自然》出版集团的出版物和专门的网站上被突出介绍或概述。《自然》出版集团出版的期刊不要求作者的版权,但是会要求您签署一份独家的出版许可文件。这允许您可以在您自己或研究所的网站上以PDF格式刊登您的论文。11、对决定的不同意见如果一位期刊的编辑不能发表一篇论文,也不建议再投稿,那么我们强烈建议您将论文发表在别的期刊上。然而,如果您确信编辑或审稿人严重曲解您的论文,那么您可以给编辑写信,解释您认为该决定不正确的科学理由。请记住编辑会优先处理最新的投稿和被邀请重投的稿件,因此会需要数周时间才能得到有关不同意见的回信。在这一期间,您绝对不能将您的论文投到别处。为了您的研究论文能够不被耽误地发表,我们因此建议如果您的论文被拒绝了您就将论文投交到别处,而不要将时间花在与编辑进一步的交流上。(信息来源:/nature,图书馆叶爱菊老师收集整理,相关信息咨询电话:86914532)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原名:细胞生物学杂志)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

最牛的中国的分子生物学杂志应该是《生物多样性》,影响因子是854,;但《生态学报》、《资源科学》、《植物生态学报》也可发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论文,他们的影响因子分别是123、116、989。

分子细胞生物学杂志电子版官网电话

如果你是教育网的话建议去里面有很多数学书籍。注意看说明,不要一次下载次数超过8次。如果不是可以把详细要的书名说出来,让网上在教育网的朋友帮你下载。

电子版的概率论是一本旧书了现在不好找了我帮你找找试试

把分给我吧

我有Karp -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6th Ed,英文的,有一百多兆,我的163只能发50兆的附件……楼主帮忙想想办法吧

  • 索引序列
  • 细胞分子生物学杂志官网电话
  • 分子细胞生物学杂志官网电话
  • 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杂志官网电话
  • 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杂志官网电话
  • 分子细胞生物学杂志电子版官网电话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