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甘肃农业科技编辑部官网网址查询

甘肃农业科技编辑部官网网址查询

发布时间:

甘肃农业科技编辑部官网网址查询

农业科技管理知网可查。一般只要是国家认可的正规国家级期刊,知网都是有检索收录的。《农业科技管理》创刊于1982年,曾用刊名《农业科研管理》,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管;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技管理研究会主办的农业科技管理专业期刊,是中国农业科技管理研究会会刊 。据2020年3月3日《农业科技管理》官网显示,《农业科技管理》第六届编委会有编委22人、顾问10人 。例如:1、《上海国土资源》围绕国土资源诸领域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及时反映相关的学术研究与实践工作成果,促进科技交流与成果展示,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2、《西北水电》系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主办的技术性期刊。1982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西北水电》杂志为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甘肃农业科技编辑部官网网址

简介: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前身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始建于 1978 年 10 月,2006年11月科技体制改革中更名为科技信息中心,2009年2月更现名。内设机构有:农业经济研究室、网络管理与信息技术研究室、《甘肃农业科技》编辑部、图书馆、办公室等6个部门。现有职工56人,其中离退休职工20人,在职职工 36 人,有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 5 人,中级职称 13人,省“555”人才第二层次1人,注册咨询工程师4人,硕士研究生4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自成立以来,根据农业科技工作的需要,逐步健全机构,拓宽业务范围,提高服务职能,使农业经济研究、农业科技信息利用、文献信息服务、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网络信息和农业工程项目咨询等学科领域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和服务体系。在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方面先后获得 6 项受奖成果,科技期刊编辑出版获得 8项奖励。注册资本:657万人民币

论文的话,直接到百度文库里面就有了

《华北农学报》(双月刊)《农业现代化研究》《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双月刊)《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双月刊)

一、《农业工程学报》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由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本刊编委会决定,2000年农业工程学报第6期拟将以英文正文和中文摘要形式集中向国内外隆重介绍中国农业工程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情况和近阶段的最新研究成果。二、《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双月刊)曾用刊名:(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农业管理科学)1985年创刊,刊发三农研究的最新成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刊发各高校、科研机构的前沿理论成果。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三、《茶业通报》(季刊)创刊于1957年,由安徽省茶业学会主办。交流国内外茶叶科学技术,介绍茶叶商业知识,发表茶树病虫害防治、制茶、茶叶机械、茶叶审评检验、茶叶贸易出口、经营管理、名茶等方面科学研究成果、典型经验及动态。主要栏目:综合、生态、生化、栽培、植保、制茶与检验、经贸。四、《新疆农业大学学报》本刊是新疆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农业生物技术、作物遗传育种及栽培、植物保护、土壤农化、农业生态、资源与环境科学及基础学科等方面的具有创新性、适用性的学术论文、研究简报、以及反映最新科研成果的快报等,涵盖了农林牧各学科。五、《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全国唯一的一种有关油料作物专业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油菜、大豆、花生、芝麻、向日葵、胡麻及其它特种油料作物有关品种资源、遗传育种、栽培生理、土肥植保、综合加工利用以及品质测试技术等方面的首创性研究论文、综述专论等。

甘肃农业科技编辑部官网

甘肃农业科技编辑部官网网址是什么

我是甘肃省泾川县在外打工多年的一名妇女,想回家创业,养殖牛,不知先找那个部门申请,希望农收厅的领导给指点一下。

农业问题怎么咨询

我是宁县新庄东门村四组武维新,今年叁月十二号下午,一个外地人把我家果树头砍了人共六十三棵,砍树人跑了,我知道找哪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理工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长安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西安石油大学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大学地质博物馆南京大学地学院-Ghtm西北大学地质学系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暨研究所台湾师范大学地球科学系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浙江大学理学院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各地震局、中心、所网站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科院地质研究所_htm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煤炭科学研究总院_asp长春黄金研究院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二、地调局系统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局发展研究中心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三、地质信息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质图书馆地质出版社全国地质资料馆地质矿产资源信息共享系统中国地质科学数据网地质调查成果信息服务全国地质资料目录查询湖北地质资料目录查询超星数字图书馆中国期刊网CNKI数字图书馆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国土资源部科技成果网中国金属商务网中国西部矿业市场中国矿业联合会矿产勘查分会网中国非金属矿信息网中国矿权交易市场中国矿产资源网上海有色金属网中国矿业网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中国农业地学网世界地质公园四、管理部门科学技术部国土资源部湖北省国土资源厅襄樊市国土资源局黄石国土资源局武汉市国土资源管理局荆州市国土资源局宜昌市国土资源局十堰市国土资源局荆门市国土资源局黄冈市国土资源局鄂州市国土资源局河南省国土资源厅陕西国土资源厅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五、地勘单位湖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海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山西地矿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甘肃地矿局湖北省地质调查院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河南省地质调查院-daohang/suzi-htm陕西省地质调查院青海省地质调查院_asp宁夏地质调查院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广东省地质调查院浙江省地质调查院福建省地质调查院陕西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四川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_id=258&mb=1中国煤炭地质中国冶勘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二局核工业地质局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湖北省鄂西地质基础工程公司六、相关领域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国家测绘局国家海洋局中国气象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tabindex=450&modelid=htm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超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七、地学期刊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地球科学-/八、其它地学网站世界各国地质调查机构网址_web/F-Nhtm地学网站大观多来米中文网地学网页_technology/geography/网站大全地球科学_technology/geoscience/够了吗?

甘肃农业科技编辑部官网招聘

在甘肃的院校来说,甘肃农业大学刚刚评估,是优,最重要的是,评估带来的整体硬件的提升,是前所未有的。学校可以啊。大学里排名第二呢!

甘肃农业出版传媒有限公司是2013-06-08在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武都路498号。甘肃农业出版传媒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620000070426357K,企业法人文霞,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甘肃农业出版传媒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甘肃农业》、《农业科技与信息》、《甘肃畜牧兽医》出版、发行;广告发布。(凡涉及行政许可或资质经营项目,凭有效许可证、资质证经营)。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甘肃农业出版传媒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建院以来,截止2005年12月31日,鉴定验收并登记的科研成果为776项。自1978年以来获奖成果390项(凡重复获奖者,均以最高奖计), 其中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30项(含国家专利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 获得省部级奖194项,市、厅级奖126项 ,院奖40项。29项国家级奖励中, 主持9项, 协作参加15项, 获国家专利5项。其中:全国科技大会奖 3项 主持2, 协作1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3项 协作3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项 协作2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项 协作1国家发明二等奖 1项 协作1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7项 主持4, 协作3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1项 协作1国家科技情报三等奖 1项 主持1国家“八五”重大科技成果奖 4项 主持2,协作2全国农业区划成果三等奖 1项 协作1国家专利 5项1978-2005年,我院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24项(协作15项),国家专利5项。其中:全国科学大会奖3项(协作1项)春小麦甘麦8号(1978)小麦条锈病流行规律及防治方法研究(1978)合理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的研究(1978)(协作)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协作3项)地膜覆盖技术的引进、试验研究和应用(攻关项目)(1985)(协作)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定位试验研究(1992)(协作)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2003)(协作)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协作2项)我国研制的新土壤杀虫剂-甲基异柳磷(1985)(协作)中国中长期食物发展战略总体研究(1993)(协作)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7项(协作3项)祁连山北麓海拔1700-2300米冷凉灌区100万亩春小麦栽培体系研究与推广(1988)高抗枯萎病丰产稳产胡麻新品种陇亚7号(1993)GS 陇糜4号(1995)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地膜小麦)研究与示范(1996)基本查清中国猕猴桃资源(1991)(协作)我国核试验下风向地区农业环境中放射性水平的调查评价(1996)(协作)繁6及其衍生系小麦抗条锈性变异及对策研究(1999)(协作)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协作1项)太谷核不育小麦的发现、鉴定与初步利用(1998)(协作)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协作1项)中国小麦条锈病的流行体系(1988)(协作)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协作1项)中国小麦光温特性的研究(1995)(协作)国家科技攻关成果奖1项(协作1项)粮食作物种质资源繁种和农艺学性状鉴定(1989)(协作)国家“八五”重大科技成果奖3项(协作1项)定西丘陵沟壑区高效农业生态区建设与发展研究(1996)陇东高原半湿润偏旱区(镇原)农业发展研究(1996)高产、多抗、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1996)(协作)国家科技情报三等奖1项1、《甘肃农业科技》(1996)全国农业区划成果三等奖1项1、甘肃省综合农业区划(1985)获国家专利5项软包装水果罐头的加工方法(1994年国家发明专利)温室保温被(1997年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97 2 0温室复合保温被(2001年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01 2 2温室轻质复合墙体保温板(2003年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03 2 4玉米种衣剂(2004年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00 1 9获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1、蔬菜病虫害诊断与多媒体咨询系统V0(简称:VDDMCES)(2005年国家著作权登记)编号:软著登字第035763号? 登记号:2005SR042621978-2005年,我院的科研成果获得194项省部级奖励其中: 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9项 协作9农业部丰收一等奖   4项 主持4省科学大会奖   10项 主持8, 协作2中国农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1项 协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2项 主持9, 协作3,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协作9项)1、《中国谷子目录》(1980)(协作)2、全国(甘肃省)野生大豆资源考察(1981)(协作)3、全国小麦品种资源目录(上下册)(1981)(协作)4、我国西部地区粘虫越冬迁飞规律预测预报技术研究(1982)(协作)5、地膜覆盖技术的引进、试验研究和应用(1983)(协作)6、《中国高粱品种志》(1984)(协作)7、麦蚜远距离迁飞和传毒规律研究(1984)(协作)8、我国N、P、K化肥的肥效演变和提高肥效的主要途径(1985)(协作)9、《中国小麦品种及其谱系的研究》(1986)(协作)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协作4项)1、小麦条锈菌新小种条中22、23、24、25号的发现和研究(1982)(协作)2、《中国亚麻品种资源目录》和《中国亚麻品种志》(1984)3、《中国绿肥区划》(1984)(协作)4、北方旱地农业类型分区极其评价(1987)(协作)获得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4项1、甘肃省1800-2600米高寒阴湿贫困区粮食作物丰产技术示范推广(1991)2、陇糜4号大面积示范推广(1993)3、高产优质啤酒大麦法瓦维特大面积示范推广(1995)4、甘肃省高寒阴湿区粮油作物丰产技术试验研究(1996)获得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4项、1、甘肃省15万亩低芥酸油菜综合增产技术示范推广(1990)2、早熟丰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宁春18号大面积示范推广(1998)3、甘肃省旱地集雨补灌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2003)4、优质高产啤酒大麦新品种甘啤3号大面积示范推广(2005)获得中国农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协作)1、《中国小麦品种志(1962--1982)》(1987)获得甘肃省科学大会奖10项(协作2项)1、河西春麦区发展冬小麦的研究(1978)2、小麦红矮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研究(1978)3、甘亚4号(1978)4、甘麦23号(1978)5、洋芋品种:抗疫1号(1978)6、谷子品种:陇粟2号(1978)7、甘棉3号(1978)8、绿肥品种选育及栽培利用方式研究(1978)9、西峰9号冬小麦(1978)(协作,1981年补发)10、庆选15号冬小麦(1978)(协作,1981年补发)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2项(协作3项)1、1962-1965、1973-1981年甘肃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区系鉴定与消长动态分析(1984)2、小地老虎越冬与防治研究(1986)3、高效低毒除草剂燕麦畏的研究(1986)(协作)4、冬小麦新品种陇鉴196(1996)5、甘肃省主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1998)6、河西沿祁连山冷凉灌区粮食作物大面积亩产超千斤试验示范(1999)7、创新糜子新品种-陇糜5号(2000)8、抗锈、丰产、优质冬小麦新品种陇鉴127(2002)9、优质、高产啤酒大麦新品种甘啤3号(2003年)10、我国小麦条锈病长发易变区陇南冬小麦品种抗条锈病类型新分析及应用研究(2003)(协作)11、亚麻新型雄性不育系的创建及研究(2004)12、丰产、多抗、优质、配合力特佳冬小麦品种兰天10号(2004)(协作)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9项(协作6项)陇东旱塬粮食连年增产的经验(1981)五一大队粮食高产稳产耕作栽培技术研究(1981)粘虫发生规律及其防治规律研究(1982—83)《甘肃省蔬菜地方志》(1982—83)马铃薯花药培养的研究(1982—83)春小麦大面积丰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1984—85)河西沿祁连山冷凉灌区春小麦栽培技术研究(1987)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及创造高蛋白种质资源70668F2-2(1988)化肥的增产效益及经济合理施肥技术研究(1989)地下害虫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研究(1989)甘肃果树资源调查整理研究(1989)甘肃省农牧结合、种草养畜、增产增收综合配套技术的试验研究(1989) (协作)制罐桃、杏基地建设(1989甘肃省科技星火奖)甘肃省灌区粮食作物高产栽培模式研究与应用(1990)当归麻口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1990)定西黄土丘陵沟壑高效农业生态区建设研究(1991)油菜新品种——陇油1号(1991)甘肃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管理与评估系统(1991)黄土高原地区重点县(甘肃正宁县)综合治理与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研究(1992)花椒病虫害防治及丰产栽培技术推广(1992甘肃省科技星火二等奖)优质大粒无核葡萄新品种技术开发(1992甘肃省科技星火二等奖)甘肃省省级土壤普查成果(1993)旱地春小麦新品种陇春8139(1995)陇谷5号(1995)高产优质啤酒大麦新品种法瓦维特(1995)软包装水果罐头新产品研制(1995)中国黍稷品种资源收集整理与利用研究(1995)集水农业的理论与实践(1996) (协作)双低丰产甘蓝型春油菜新品种陇油2号(1997)小麦根病防治技术研究(1997)干旱高扬程灌区水盐运动监测及次生盐碱化综合防治研究(1997)棉花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1997)软罐头工业化生产技术体系建设与系列产品开发(1997)多抗优质丰产稳产耐盐碱耐瘠薄春小麦新品种花培764(1997)早熟番茄新品种陇番5号(1998)优良辣椒杂种一代新品种“陇椒1号” (1998)辣椒枯死病防治技术示范推广(1998)利用生物技术选育耐盐抗锈小麦新品系的研究(1998) (协作)甘肃旱地集雨节灌高效农业试验示范(1999)甘肃省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示范推广(1999)《甘肃植被》专著(1999)优质谷子陇谷6号(2000)番茄、黄瓜、辣椒专用肥研制与应用推广(2000)甘肃省高寒阴湿地区少数民族贫困区粮食作物丰收工程暨试验研究(2000)节能日光温室蔬菜高产高效新技术研究与示范(2001)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陇薯3号(2001)陇中丘陵区(定西)作物抗旱丰产与经济发展综合研究(2001)玉米杂交种引进和新品种选育(2001) (协作)小麦条锈病持久控制技术研究(2002)甘肃张掖市持续高效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A)(2002)甘肃庄浪县水洛乡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2003)美洲斑潜蝇监测及综防技术的试验示范(2003) (协作)半干旱山区天然降水的高效富集利用技术集成与创新研究(2003) (协作)新型种子包衣剂的研制开发极其应用(2004)谷子新品种陇谷8号(2004)新型纳米硅基氧化物(SiOx)保鲜果蜡研制(2005)小麦条锈菌HY和水源致病类群的监测及控制(2005)水旱兼用型春小麦新品种陇春20号(2005)双低优质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陇油5号选育(2005)

  • 索引序列
  • 甘肃农业科技编辑部官网网址查询
  • 甘肃农业科技编辑部官网网址
  • 甘肃农业科技编辑部官网
  • 甘肃农业科技编辑部官网网址是什么
  • 甘肃农业科技编辑部官网招聘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