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投稿要求多少页数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投稿要求多少页数

发布时间: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投稿要求多少页数

有以下这些:1、游学军“双减”背景下小学课后服务质量提升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1(32):9-12;2,徐立萍,冯淼华“双减”政策下教育出版的发展契机与前景刍议[J]出版广角,2021(20):24-27;3,王先茂,凌晨,董国永,等污名化背景下优秀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经验与启示[J]体育学研究,2021、35(06):25-33;4,陈水云,王晨,张晓煌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小学体育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运动精品,2021(1):25-26;5,王东新时代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协调发展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21、39(6):69-72;6,麻广一,宫士君“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现状、问题、对策[J]嘉应学院学报,2021、39(6):86-91。

中学生篮球运动损伤调查分析  摘 要:本研究对我校在读学生共207人的篮球运动损伤进行问卷调查,对损伤类型、引起损伤的原因、常见损伤发生的场合进行归类分析,旨在探讨引起损伤的原因以及规律,提出相应的预防方法。  关键词:篮球 运动损伤 预防措施  篮球运动是深受学生喜爱而且开展广泛、参与的人数远远超过其他活动的项目。篮球运动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课外活动的热门项目。篮球运动的开展对活跃中学生校园生活、健康学生身心有重要作用。篮球运动强度大,对抗激烈,运动中容易产生损伤而影响学习与锻炼效果,也给伤者带来了痛苦和精神负担。因此认识篮球运动损伤的特点与规律,预防与避免篮球运动损伤的发生,对中学生篮球运动健康、高质量的开展,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积极意义。本选题对学生在篮球运动中损伤发生的情况进行调查,旨在研究各学生群体在篮球运动中损伤的发生原因,探讨引起损伤的规律,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为指导学生进行篮球运动提供科学的参考。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汕头市鮀滨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其中包括:学校篮球队队员、篮球选修班学生、一般篮球爱好者(除篮球队队员、篮球选修班学生之外喜欢篮球运动的学生)。  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查阅有关篮球运动及运动损伤的资料,明确研究的目的和范围。设计调查问卷,分别对上述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采用当场发放当场回收的方法。共发放问卷207份,收回有效问卷199份,有效回收率14%。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对比分析。  2结果分析  1 篮球运动损伤发生部位的分布特点(见表1、表2)  由于不同的运动项目有不同的特殊技术要求以及身体某些部位的解剖生理弱点,因此,不同运动项目有着不同的易伤部位及专项多发病。[1] 对于篮球运动来说,最常见的创伤是因跳起抢球落地不正确、跌倒、急停、急转、冲撞或场地不平,或场地过滑而引起的急性创伤。外伤最轻的仅仅是轻微的擦伤,重的会造成关节脱位或骨折。[2]另外在篮球运动中也可以发生慢性创伤。[1]现就各常见损伤主要发生的部位及其原因分析如下:  1 急性损伤  1 关节扭伤  关节扭伤是在间接外力的作用下,使关节发生超范围的活动引起的关节韧带损伤。[2]从调查的结果看(见表1),共有129人发生过踝关节扭伤,损伤率达82%居于首位;有109人发生过手指扭伤,损伤率次之达77%;有49人发生过膝关节扭伤,损伤率62%居于第三位;其次是腕部、腰背部、肩部、肘部和颈部。可见学生在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手指关节和膝关节是关节扭伤的多发部位。篮球运动员易伤踝、手指和膝关节,[2] 这主要与篮球运动的技术特点和这3个关节的解剖生理弱点有密切关系。[3]  2 皮肤擦伤  皮肤擦伤是皮肤受摩擦所致,它是外伤中最轻又最常见的一种。[2]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擦伤多出现在头部及四肢,手臂、膝部、头部分别占前三位。这些部位擦伤的主要原因是倒地后与地面的摩擦或受别人的指甲擦伤。  表1 各急性损伤发生部位的分布特点  损伤类型 头部 颈部 肩部 腰背 手臂 肘部 手指 腕部 大腿 膝部 小腿 踝部 其他  关 节  扭 伤 n 12 17 20 16 109 34 49 129  % 03 54 05 04 77 09 62 82  皮 肤  擦 伤 n 19 8 3 3 44 11 6 2 15 31 8  % 55 02 51 51 11 53 02 01 54 58 02  软组织  挫 伤 n 2 2 19 7 9 7 19 8 56 41 13 6  % 01 01 55 52 52 52 55 02 14 6 53 01  肌 肉  拉 伤 n 14 11 16 4 29 15  % 04 53 04 01 57 54  撕裂伤 n 4 1 1 2 1 1 1  % 01 5 5 1 5 5 5  骨 折 n 4 1 1 2 2  % 01 5 5 1 1  脱 臼 n 3 1 4 1 2  % 51 5 01 5 1  其 他 n 1 1  % 5 5  注:其他包括1人鼻梁软骨骨折、1人内脏受伤;百分比按调查总人数计算。  3 软组织挫伤  软组织挫伤是由钝性暴力直接作用于身体某部位引起的闭合性损伤。[2]从表1的数据显示,大腿、膝部、肩部以及手指的挫伤的损伤率分别居前三位,表明篮球运动中的挫伤多是发生在大腿等部位。篮球运动多数动作都是在身体接触下完成的,因此身体之间的相互碰撞是难免的,而超出规则允许的碰撞容易引起挫伤。  4 肌肉拉伤  肌肉拉伤是指在外力的直接或间接作用下,使肌肉猛烈主动收缩或被动过度拉长时所引起的肌肉损伤。[1]从调查的数据(见表1)看,我校学生在篮球运动中所出现的肌肉拉伤主要发生在大腿、腰背、和小腿,其损伤率分别是57%、04%、54%。篮球动作中要求起动和制动的突然性以及转身的快速性,这些技术动作对大腿、腰背和小腿的负荷都很大,使这些部位较易发生损伤。  5 撕裂伤  撕裂伤是指伤部受外力打击而使皮肤及皮肤组织出现裂口。皮肤撕裂伤多发生于头部,尤以额部和面部较多见。[2]从调查的结果看,共11人发生过撕裂伤,其中头部4例,占总调查人数的01%,篮球运动中多是由于头部互相碰撞,或被他人的肘部碰撞而引起撕裂伤。  6 脱臼、骨折  骨折和脱臼是篮球运动损伤中较重的损伤。调查数据表明(见表1),学生在篮球运动中脱臼和骨折的损伤率较小。  2 慢性损伤  从统计的数据显示,发生慢性损失的人共有15人,其中腰肌劳损和髌骨劳损各占6人,小腿疲劳性骨膜炎2人,1人踝关节劳损。从调查结果看,发生慢性损伤的多是篮球队的学生,其主要的原因多是由于急性损伤治疗不当转变而来或在运动中不断劳损,由小创伤逐渐积累而成的。  2 各群体学生篮球运动损伤原因分析(见表3)  表3 各群体篮球运动损伤主要原因分析  人数 原因群体 准备活  动不足 违反规则  动作粗野 技术  错误 身体心理  状态不良 气候场  地不良 思想不  够重视 运动量  过 大 组织  不当 其  他 合计  学校篮球队 n 23 12 8 9 15 11 15 1 1 167  % 1 86 57 14 57 29 57 57 57  排序 1 3 6 5 2 4 2 7 7  篮球选修班 n 25 11 10 16 14 13 17 4 4 114  % 53 36 41 06 18 34 50 76 76  排序 1 6 7 3 4 5 2 8 8  一般爱好者 n 87 32 68 25 38 43 55 23 3 374  % 50 38 64 25 74 39 15 79 19  排序 1 6 2 7 5 4 3 8 9  注:百分比按调查总人数计算  从表3可知,不同群体在篮球运动中引起损伤的原因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从学校篮球队学生的损伤主要原因统计中可以看出,准备活动不足而造成损伤的占首位,为1%;之后依次是气候场地不良(57 %);运动量过大(57%);违反规则、动作粗野(86%);思想不够重视(29%);身体、心理状态不良(14%);技术错误(57%);组织不当、其他。而对于篮球选修班的学生来说准备活动不足也是造成损伤原因的首位,为53%,之后依次是运动量过大(50%),身体、心理状态不良(06%);气候场地不良(18 %);思想不够重视(34%);违反规则、动作粗野(36%);技术错误(41%);组织不当、其他。对于一般篮球爱好者来说准备活动不足也占造成损伤原因的首位,为50%;其次是技术错误,为64%;之后依次是运动量过大(15%);思想不够重视(39%);气候场地不良(74%);违反规则、动作粗野(38%);身体、心理状态不良,组织不当、其他。  1 准备活动不足  准备活动不足是引起3类群体发生运动损伤的首位原因(表3)。准备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中枢神经兴奋性,提高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水平,使机体能更快进入运动状态,减少损伤的发生。在课外活动或比赛中,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对准备活动不重视,或不做或马虎应付,这些状况都可能因准备活动不足,身体机能未能达到相应的水平而增加了运动中发生运动损伤的可能性。究其原因有思想上对准备运动重视不够,也有可能对准备活动的作用认识不足。因此要加强中学生体育基本理论的学习,提高科学体育锻炼的意识,切实做到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2技术动作错误  技术动作错误是一般篮球爱好的学生引起损伤的第二个主要原因。技术动作的错误,违反了人体结构功能的特点及运动时的力学原理而造成损伤,[1]由于一般篮球爱好者的篮球专项技术训练不够,对动作要领掌握不好,都可能是一般篮球爱好者发生损伤的原因。对于学校篮球队和选修班的学生来说,在专项技术训练这方面相对于一般篮球爱好的学生多,因此由于技术动作错误而引起损伤的比率相对较小。  3运动量过大  运动量过大在各群体引起损失的原因中所占的比例都很高,分列学校篮球队、一般篮球爱好者的第二、第三位。在课中或训练中都可能由于运动量安排不科学,引起局部负担量过大而造成损伤。  4气候场地不良  气候场地不良在学校篮球队的学生中占的比例较高。场地不规范,气候变化无常,这些条件都可能增加造成运动损伤的发生。  5 违反规则、动作粗野  在比赛中,不遵守规则,不服从裁判,动作粗野,故意犯规或搞小动作,或在教学训练中互相逗闹,动作粗野,故意犯规等是篮球运动中发生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6身体、心理状态不良  身体、心理状态不良在学校篮球队的学生中占的比例较高,其主要的原因跟训练的强度有很大的关系;对于选修班的学生身体和心理状态不良这一原因也排在第三位。另一方面,身体状态与休息有关,如果休息不够,身体反映不灵敏,会加重机体的负担,容易发生损伤。  7思想不够重视  思想不够重视这一致伤因素,在各群体中都居于中间的位置。学生对预防损伤认识不足,有时存在争强好胜的心理,对损伤的预防重视程度不够,在上课、训练和比赛中没有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发生损伤后也不认真分析原因、吸取教训,使损伤时有发生。[1]  8 组织不当  组织不当因素在各群体中所占的比例较小,而三类群体中一般篮球爱好者所占的比例高一点,多出现在组织方法不当方面及训练上不够重视,没有遵循教学原则、缺乏指导。这提示,在体育课中,要注意运动竞赛组织的教学,掌握课外体育竞赛组织原则、方法,避免由此造成的损伤,无论对在校学生自己的体育活动,还是对学生毕业以后面对社会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3 各群体学生发生损伤的活动类型分析  调查表明,不论是那类群体的学生,受伤最常见的活动类型是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时,常常是几个人凑合起来就开始比赛。而且队与队之间竞争意识强烈,为了赢得比赛使得对抗性加强,再加上超负荷运动,使损伤极易发生;在篮球课发生的损伤居次,这与课堂的要求有关;在比赛中损伤的发生率低,其主要原因是参加比赛的人数较少。  3 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学生在篮球运动中关节扭伤的多发部位是踝、手指、和膝关节;擦伤多发生在头部及四肢;挫伤主要发生在大腿、膝部、肩部及手指;肌肉拉伤以大腿、腰背、小腿为多发部位;撕裂伤以额部和脸部较多见;脱臼、骨折在学生中的损伤率较小;慢性损伤主要发生在学校篮球队的学生,其中腰肌劳损和髌骨劳损占的比例较高。这些都与篮球运动这个项目的特点及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情况有很大的关系。  2 群体不同,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也有不同之处。准备活动不足是引起三类群体发生损伤的主要及共同的原因,学校篮球队的学生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依次是准备活动不足、气候场地不良、运动量过大;篮球选修班的学生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依次是准备活动不足、运动量过大、身体、心理状态不良。一般篮球爱好者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依次是准备活动不足、技术错误、运动量过大。这和他们各自的身体素质及参与的活动特点关系密切。  3课外活动是三类群体损伤发生的最常见的活动类型;其次是篮球课、比赛;这些都跟各类型活动的特点有密切的关系。  2建议  1加强学生的体育基本理论教育,普及科学锻炼与健身知识,避免盲目运动而导致的运动损伤。  2加强学生的体育道德教育,明确“友谊第一”,树立“宁失一球,不伤一人”的思想。在比赛中应做到遵守规则、尊重对方、尊重裁判,杜绝有意伤人现象,杜绝粗野动作,维护球场秩序。  3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时间和运动量要根据每次训练内容或比赛场地、气候因素而定,并注意自身的身体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活动,特别是易伤部位。  4充分认识篮球基本技术和专项技术的重要性,加强篮球基本技术和专项技术练习,规范技术动作,减少技术性动作损伤的发生。  5合理进行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的训练,循序渐进地加强易伤部位或相对薄弱部位的训练。尤其是要加强膝关节、踝关节、腰背部和腿部的力量和柔韧性练习,这是有效预防篮球运动损伤的重要手段。  6加强医务监督,注意检查场地设施及器材用具,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参考文献  1、姚鸿恩:体育保健学[M],北京高等教育社,2000  2、张路萍:陈国耀,运动创伤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耿晓伟、郭戈:篮球运动损伤的预防[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4(1);76-  4、袁志斌、时霖:篮球专项学生运动损伤原因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9,17(1)90-  5、张新定: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规律及原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1)31-32  6、丁健、程礼洛:孙淑萍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7(1)53  7、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体育学院普修通用教材,篮球运动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8、卢义锦、姚士硕:人体解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是的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投稿要求多少页

不是

刊名: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主办: 哈尔滨体育学院周期: 双月出版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8-2808CN: 23-1243/G8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创刊时间:1983

是核心刊物吗?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投稿要求多少字

刊名: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主办: 哈尔滨体育学院周期: 双月出版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8-2808CN: 23-1243/G8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创刊时间:1983

本刊遵照既定的办刊方针和宗旨,坚持以学术为导向,坚定不移地实施精品化战略,开放办刊,广泛吸纳、传播国内外体育科研成果,刊发了大量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稿件,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在全国体育学术期刊中具有较大的影响。是中国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全国体育院校优秀学报。

请问楼主是要自己写还是需要找人写发,如果是后者的话,那么就需要仔细谨慎的甄别选择,在时候宽裕的前提下,小心上当上。建议楼主去(z中g国q期k刊k库)看看,也许会有想要的收获,可以去咨询一下论文发表方面的信息。谢谢,希望能够采纳。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投稿要求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前言] 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频率加快、范围加大和程度加深。有数据表明:“在我国20世纪 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 %,近年来已达到30%,存在心理障碍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多”。[1]使得我们不得不更加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任长顺在《不同运动项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调查研究》中提出“大学时期是大学生良好心理习惯的形成和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近年来随着现代人对健康认识的转变,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大学时期同时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大的时期。他们既要应付生理变化带来的心理问题,还要应付社会环境变化产生的心理矛盾,常常处于错综复杂的心理矛盾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多种多样的心理卫生问题”[2]。曾四清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中提到“心理疾病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是行为疗法”[3],而刘卫平、李平等认为体育教学恰恰在这方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以思维活动为主要活动方式的文化课,由于学生的心理思想和外部行为不宜表现,所以在课堂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多以理性的说教为主,学生的主体参与水平仅处于较低的被动认同活动阶段,故难以实施有针对性、及时性的教育来改善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相比之下,体育实践课由于它具有群体性、竞争性、艰苦性、娱乐性、释放性、外显性等特点,故可以看成它是个社会活动的缩影,或者说是社会活动模拟游戏化,人们沉浸在体育实践课活动中,会感受到丰富多变的刺激,也会体验到几乎和社会活动完全相同的精神磨难与心理冲突。所以,它更易于有效地把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与心理健康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在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课堂身体活动的过程中主动加强主体的参与性,并充分地体验、领悟、内化,然后附诸实践直接接受实践的检验”。[4]正因为体育教育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优势,使得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体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影响。本课题主要是从平时的课堂教学出发,研究体育运动本身会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各种不同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的不同影响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使体育教师在课堂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从而促进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主题] 大学阶段是人们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的最后时期,也是人们进入社会前的最后阶段。大多数学生离开了家长而独自生活和学习,其中有来自日常生活的苦恼、有与同学交往过程中发生的关系矛盾、有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以及即将毕业进入社会而产生的就业压力,因此,高丹娜在《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出本阶段“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大的时期”[5];同时还要应付生理变化带来的心理问题,从而常常处于错综复杂的心理矛盾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多种多样的心理卫生问题。 一、体育运动本身会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心理疾病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是行为疗法。于勇在《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表明体育运动由于本身特点决定了其在促进心理健康方面具有巨大的效应。 “1、体育锻炼能促进认知能力的提高 体育锻炼中从事每一项运动都要求运动者对外界事物做出迅速准确的判断与感知,从而快速协调自己的身体以保证动作的完成,从事长期的运动能促进人的知觉能力的发展,提高人的反应速度和知觉判断能力,使人变得敏捷、灵活。 2、 体育锻炼能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 体育锻炼能带来流畅的情绪体验这是一种理想的内部情绪体验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们能忘我地投入到运动中,并产生来自于活动过程本身的直接兴趣和享受,这是一种在学习、下作、交际中所无法产生的情绪状态。研究表明:用力的运动可使人减少情绪上的负担,甚至能减轻因精神压力的偶发事件而造成的心理负担。 3、体育锻炼能强化“自我概念”,对自尊产生积极影响 “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关于自己看法和感觉的总和。自我概念是相对稳定的,在适应社会的人格的形成方面起很大的作用。众多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使自我概念清晰度明 显提高,肌肉力量、情绪稳定性和外向性格呈现正相关,通过力量训练个体的自我概念显著增强。 4、体育锻炼能协调人际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人感到愈来愈缺乏适当的社会联系和人际交往,体育活动是一种很好的增加人与人之间接触的形式,在活动中共同锻炼、相互竞争、团结合作、相互交流,可以使个体忘却烦恼和疲劳消除孤独感,使身心得到舒适的体验,产生良好的情绪状态。 5、体育活动能降低应激反应,消除疲劳 应激是指个体对应激源或刺激所做出的反应。锻炼会引起人脑释放自然合成的镇静剂一一内啡肽,发挥作用时,内啡肽具有阻断大脑中与应激有关的化学反应的作用。有研究表明,体育锻炼能提高诸如最大吸氧量和最大肌肉力量等生理功能,这就能减少疲劳的产生。 6、体育锻炼能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 焦虑和抑郁是人学生遇到的几种最为常见的情绪困扰,1990年诺瑟等人的研究表明,一次性活动和长期的身体锻炼均能有效地降低抑郁;身体锻炼既可降低特质性抑郁,也可降低状态性抑郁,身体锻炼既可降低正常人的抑郁,也可降低精神病患者的抑郁,有氧练习(低强度、长时间)和无氧练习(高强度、短时间)均可降低抑郁;体育锻炼与心理治疗相结合更能有效的降低抑郁”。[6] 教学过程是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它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从中挖掘出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从而有目的来“改善和调解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使其适应繁重的学习生活及来自各方而的压力,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意志品质,培养学生自强、自立、自尊、自爱的健康人格,为成功走向社会打好基础。其次,体育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总是与人群发生着交往和联系,在活动中要努力控制和约束自己的内心冲突,这对培养协调人际关系,扩大社会交往,遵守公共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行为规范起着积极的影响” 。[7]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体育活动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缓解心理矛盾、消除忧郁和焦虑等各种心理问题、调节心理状况、维持心理平衡。 二、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 1、不同的教学内容是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教育作用。 “田径培养学生的勇敢、坚毅、果断、坚忍不拔、奋发进取、开拓进取、吃苦耐劳等良好的心理素质。”[8] ;“而在球类教学中,提倡集体主义精神,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奋勇拼搏,可培养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良好心理素质。”[9] ;“太极拳特别强调‘知己’功夫的练习,‘看熟’、‘懂劲’的阶段也就是‘知己’的阶段,通过‘知己’功夫的锻炼,可以明显提高太极拳锻炼者对‘自我’的认识。自我概念和自尊水平的提升都极有利于练习者健全人格的培养。”[10] ;“游泳、滑冰、跳马及双杠等既具有表演风格又具有挑战性的项目,这要求学生不断克服怕摔跤和去怕担风险等胆怯心理,去战胜困难,越过障碍”[11] ;“体育舞蹈具有增进人际交往和友谊,满足人民精神需求,提高反应能力、适应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增强自信心的作用” 。[12] ;“健美操、艺术体操课是人们交流思想、打发情感、消除隔阂、相互沟通的最好形式之一,在优美音乐的伴奏下,人们自我封闭的意识在这里得到彻底解脱,活动中融洽、和谐、高雅的气氛亦能增强人们沟通和交往的意识和欲望”。[13]刘卫民,李 平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论纲》也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可利用不同体育项目的运动特点因材施教。如对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交际、不合群的学生可让他们多参加足球、篮球、排球、接力跑、拔河等集体性活动项目,并多采用激励的方法,提供发言和练习的机会,以改变孤僻的个性,逐步适应与同伴交往,形成合群的心理定势;对那些处事犹豫不决、不够果断的学生,可让他们多参加乒乓球、网球、羽毛球、跨栏跑、击剑等反应灵敏性活动项目,并在练习中提出严厉的硬性要求,以培养其坚强的意志,果断和百折不挠的品质;对那些胆子较小、做事怕风险、难为情的学生可让他们多参加游泳、滑冰、滑雪、拳击、摔跤、平衡木等冒险性活动项目,以培养他们勇敢无畏跨越障碍的精神品质;对那些易于急躁、感情易冲动的学生可让他们多参加下棋、太极拳、慢跑、远足、游泳、骑自行车、射击等持久耐力性活动项目,以培养他们自我控制能力,改变易急躁、冲动的特点;对那些做事信心不足的学生可让他们多参加跳绳、俯卧撑、广播操、跑步等简单性活动项目,使他们易看到自己的进步,并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提高其成就感,从而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对那些自负、爱标新立异的学生可让他们多参加跳水、体操、马拉松、艺术体操等难度较大的活动项目,或让他们与比自己水平高的对手比赛等,以改变他们的骄傲之气;对那些遇事易紧张的学生可让他们多参加足球、篮球、排球等紧张激烈的比赛活动项目,从而使他们在激烈的练习和竞争中锻炼自己冷静、沉着思考的心理品质”。[14] 2、有研究就专门针对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心理健康所产生不同影响。熊亚红等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 》认为: “1)、小群体互助学习法,它加强了对责任感、创造力、协同意识、竞争意识的培养,极大地促进了学生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2)、模拟训练及意念训练法,它可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增强自信心,提高了心理适应及调节能力; 3)、创设情境法,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使其获得积极的感受和认识,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并最终内化为认知结构,培养出良好的思想品质; 4)、过程启发式教学法,它从根本上解决了如何使学生学会 5)、调整法,它可平静学生的心情,缓解紧张的情绪,是舒缓学生心理的一种极好方法。另外,经常采用的方法还有移情体验法、角色扮演法、认知矫正法、游戏法等”[15]。 3、研究显示不同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心理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熊亚红等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 》提出: “1)、强调改变练习的背景环境,提高学生心理的抗干扰能力和生存能力; 2)、加强角色和地位的互动性,以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和善处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乐于助人的良好行为品质; 3)、利用异性效应组织练习,使学生在异性面前抑制自己的不良行为。弘扬良好的思想品质,培养并发展他们健康向上的人格; 4)、引入体育竞赛的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成就动机。这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自身的独立意识和能力”。[16] 三、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测量评价 侯世勋等在《高校体育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之探讨》中提出,“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评价纳入考试体系,能促使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心理健康的评价可分为两个方而:一是理论知识应列入体育课程理论试卷中,以便考查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的状况;一是心理健康评价表测评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较全面评价,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状况以及如何完善自我。这一措施的实施,不仅能够及时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动态,为有效地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弥补了目前考试体系中存在片而性的问题”。[17] 刘卫民、李 平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论纲》认为要“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应依据各级在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特定目标而制定。因此,应区分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的不同情况,但平要指标体系应包括对待学习的态度,成就动机,适应能力,交际能力,行为能力,创造能力,预见能力,情绪反应能力,健康人格等,其具体的方法是和体育实践课中测量评价学生的心理负荷方法相同,即先运用教育观察法对各主要指标的细化标准进行测量,然后再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18] [总结] 体育运动本身会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学过程可以根据体育运动所具有的功能,挖掘各种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通过不同的内容、不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借助科学可行教学评价从而更加有目的的、有计划的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从而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进而促进心理健康。“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的必然要求,也是开发体育多元功能的需要。”[19] 参考文献 [1]曾四清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2):88-90 [2]任长顺不同运动项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调查研究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02):36-37 [3]曾四清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2):88-90 [4]刘卫民,李 平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论纲[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3(1):18-21 [5]高丹娜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S1) :168-169 [6]于 勇 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J] 湖北体育科技,2005,(3):343-345 [7]李安民,等集体项目和个人项目运动员自信心的比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04) [8]孙秀芝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3):106-107 [9]孙秀芝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3):106-107 [10] 杨祥全太极拳对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 63-66 [11]张小田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81-83 [12]李晓新体育舞蹈对大学生身心影响的研究[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4,(3):99-101 [13]赵小静健美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课对大学女生身心健康功效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5):110-112 [14]刘卫民,李 平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论纲[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3(1):18-21 [15]熊亚红,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J] 现代教育科学,2005,(5):73-75 [16]熊亚红,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J] 现代教育科学,2005,(5):73-75 [17]侯世勋,等高校体育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之探讨[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5):110-102 [18]刘卫民,李 平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论纲[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3(1):18-21 [19]熊亚红,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J] 现代教育科学,2005,(5):73-75

在国家级发比较好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主办单位:哈尔滨体育学院出版周期:双月ISSN:1008-2808CN:23-1243/G8这是合法正规的期刊,但什么核心期刊都不是的,就是最最普通的省级期刊!!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投稿要求多少页数

一级期刊有很多,没有统一的要求,每个期刊的格式都略有不同,建议先搜到你所学专业的一家一级期刊,然后搜该期刊的网址,上面有明确的格式说明。举个例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是一级期刊,那你进入这个期刊的主页,里面有格式、排版说明。

最低级文章

当然是EI检索,能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英文版)发表,应是很好的文章

  • 索引序列
  •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投稿要求多少页数
  •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投稿要求多少页
  •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投稿要求多少字
  •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投稿要求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投稿要求多少页数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