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相关论文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相关论文

发布时间: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相关论文

一、“语文味”的始作俑者  “语文味”的始作俑者是湖北省武汉市(原新洲县)人程少堂,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和核心人物,改革开放后我国语文教学界“新生代”名师代表,粤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分册主编,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特聘硕士生导师,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语文教研员。  2001年上半年,程少堂正式提出“语文味儿”这一理念。如今,“语文味”一词已成为诸多同行论著中引用的新名词。  二、什么是“语文味”  中国古典美学家将“味”这一概念创造性地转化成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范畴和逻辑起点,它的基本涵义是“意味”或“趣味”。它是一个既具体又抽象的概念。说它具体,是因为一讲到“味”时,要讲的对象一定是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程度,一般层次的东西是够不上用“味”来谈论的。说它抽象,是因为一讲到“味”,便进入了一种模糊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比较高的境界。由此可见,“味”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是一个高层次的概念,是一个不容易说清楚的概念,而且一旦说清楚,往往就是“不够味儿”或“味道不足”,所谓“大羹无味”。受此启发,我认识到,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它的审美个性和最高境界也应该是“有味”,那就是“语文味”,以“语文味”为逻辑起点构建的语文美学体系才是符合汉语文课程和教学特点的语文美学体系。  (一)什么是“味”?  《新华字典》解释“味”的意项有——  舌头尝东西所得到的感觉:味觉。味道(亦指兴趣)。滋味。   鼻子闻东西所得到的感觉:气味。香味儿。   情趣:趣味。兴味。意味。津津有味。   体会,研究:体味。耐人寻味。   量词,指中草药的一种:五味药。  (二)什么是“语文”?  关于“语文”,有不同的理解,经典的理解是“三老”(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观点。叶老认为:“什么叫语文?平常说口语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吕老对此也作过明确的解释:“这里所说的‘语言’是‘口语’的意思,这里所说的‘文字’是‘书面语’的意思,这样看来,语文教学就是‘口语’和‘书面语’的教学。”  所以说,“语文”是一个“语言和语言学习的生成、掌握、运用”的教学活动和过程,它的任务和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语言的生成规律”,进而“掌握、运用”语言,并具有学习语言的能力,养成习惯。据此,“语文教学”就是指以语文教材与课外读物等文字材料中规范的言语,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教学。语言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核心,任何形式的语文教学都必须以语言实践为主体,为归宿。  (三)什么“语文味”?  那么,据此推测,“语文味”是否包括以下意义?  除了语文课,要上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之外,还有教师教学的审美个性,也是“语文味”。所谓“语文味”,实质上是要求语文教学体现“语文学科”(而不是其他学科)的本质,体现语文学科的主要或核心特色。  一是应充分体现语文的情趣、意味(区别其他学科的基础);  二是具体教学或操作时应有体会、研究、体味,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是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有味道,当然也应当包括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让学生觉得学习语文是有滋味的。  应注意:不要让“语文味”变成了一种“味”,更不要让“语文味”变了“味”!“语文味”≠“语文的气味”,“语文味”≠“语文的香味”。否则,干瘪乏味。  正如叶圣陶所说:“我们读一篇东西,无论诗歌词曲,总要像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把它的滋味辨出来。”  程少堂认为,其实语文味,就是企图把有关语文教学的各种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囊括进来,把古今所有优秀语文教师的教学艺术精华和语文教学改革中各家各派的长处吸收整合进来。另外,就是汉语文课程和教学的审美个性也应该是“语文味”。  也有专家将“语文味”界定为:“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学生体验到的一种使之陶醉的审美快感。”  三、课堂教学如何上出“语文味”  “语文”同样是一门“心灵的学科”,课文应该成为学生内心体验的源泉,课堂上要有情感生活,有心智的活动,语文教学如果不能让学生凭借语言通灵、感悟、移情、益趣,那就是失败的教学,因为远离了语文的本性。  我认为,无论是理解“语文味”、还是课堂教上出“语文味”,都必须紧扣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即工具性与人文性去实践。所谓工具性,叶老认为“语文是工具”,这个“工具”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生活的工具;  第二、“思维和交际的工具”;  第三、其他学科的工具(以上三个方面皆是基础);  第四、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工具(终级目标)。  根据我国学者吴国盛的研究,“人文”一般包含“人”和“文”,前者是关于理想的“人”、理想的“人性”的观念,后者是为了培养这种理想的人(性)所设置的学科和课程(往往是“人文学科”)。由于作为人文的第一方面的“人”的理念是更重要、更基本的方面,因此,为了强调这更重要的方面,人们有了“人文精神”(一种基于对人之为人的哲学反思之上的批判态度和批判精神,即一种自由的精神)的说法。“人文性”简单地说就是人性,就是崇高的、美好的、善良的人性,以及培育这种人性的文化。  因此,语文学科中的“人文性”至少包含三层意义:  第一,体现人文之“文”(教化之义),即强调用语文学科所特有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拓展及深化学生的精神领域,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固本厚根”。具体讲就是引导学生开掘汉语汉字人文价值,即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注意体验中华民族独特的语文感受,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简言之,培养“民族的认同”。  第二,追求自由的精神,即强调个人(特别是学生)的自由与尊严,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及自主,把“选择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反思和怀疑批判的精神。  第三,强调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价值,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差异性和多样性,在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课程标准》)。  崔峦教授说:语文基本功能就是学习语言,培养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阅读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感悟到表达的精妙、在培养语感、整体把握的能力、领悟读法写法上下工夫,特别是在用字上下工夫。这些抓好了,人文性必能很好的体现。  语文教学一定要突出语言学习、语言训练,要“咬住语言不放松,主根源在素养中,千方百计学语文,任尔东西南北风”。  新课程中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就像鱼儿与水,谁都离不开谁。崔峦老师说过:“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崔峦在全国第六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所以,语文课要上出语文的味道,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缺一不可。当前的语文课,热闹有余,而在真正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方面却很欠缺。  语文课一定要上出语文的味道,这就要求我们每位语文老师把培养学生的语感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要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感悟汉语言的一些基本规律与特点。其次,语文教师自身要不断提高汉语言的素养和语感水平,需要教师有对语言敏锐的把握能力和良好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课中的“语文味”不应该是纯粹的语文知识,也不能是一味地说教, “既要注重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又要强调以人为本,立足于人的发展;既要突出语文整体能力的把握,又要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只有恰当把握两者之间的“度”,才能使语文课上出真正的语文味。  如何体现“语文味”?有人认为:“趣”中探索、“情”中陶冶、“美”中创造、“读”中品味。  对于语文教学如何教出“语文味”?也有人指出:前提是净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内环境,把不是语文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核心是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去丰化和磁化语文教学过程。  “语文课应该有语文味”的意思是说: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在把握语文这一最为重要交际工具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语文课要重视语文的熏陶和感染作用,教师要在关注文本价值取向的同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独特体验。  从语文教学论看,“语文味”是语文素养的客观要求。  语文素养包括的内容很丰富,既包括语言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能力,还包括语文学习习惯和方法,包括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维品质、文化品味、人文精神,等等。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学生认识的多元性、语文学习的实践性、语言文字的独特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个性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应该具有自己独特的“语文味”,也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复杂性。有“语文味”的课不只是展示语言现象,而需要经历一个对语言的理解、感悟、品味、应用和拓展的复杂过程。  一看到“语文味”三个字,我们仿佛会闻到了淡淡的墨香,会听到富有韵味的朗读,会感受到孩子们正浸润在语言的海洋中

提供一些资料,供参考。1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研究2 、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研究3 、国正语文教育思想研究4 、语文课堂语言艺术初探5 、语文课堂调控艺术初探6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初探7 、语文教育与思维能力培养8 、论语文学习环境的营造9 、学校文化资源与语文教育10 、创新意识与语文教育11 、论语文学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2 、语文诵读教学的艺术13 、论语文自主学习14 、语文批评与语文教育的发展15 、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策略16 、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7 、论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观18 、多媒体手段与语文教育19 、语文特级教师的研究20 、对我国“文选”型语文教材的思考21 、语文教科书内容及其价值取向分析22 、对语文教育中倡导“人文精神”的思考23 、学生亚文化与语文教育24 、试论语文探究性学习25 、语文教育合作学习初探26 、对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思考27 、语文新课程与语文教师的发展28 、发展性评价理念与语文教育29 、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初探30 、多样文化与语文教育的关系31 、试论阅读多元解读与阅读教学32 、说课与说课的艺术33 、文言文教学的困惑及其对策34 、中学作文教学的困惑及其对策35 、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发展观36 、语文新课程改革研究37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

老师不要骂人吧,你大可以直接问百度

课程与教学论相关论文

提供一些资料,供参考。1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研究2 、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研究3 、国正语文教育思想研究4 、语文课堂语言艺术初探5 、语文课堂调控艺术初探6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初探7 、语文教育与思维能力培养8 、论语文学习环境的营造9 、学校文化资源与语文教育10 、创新意识与语文教育11 、论语文学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2 、语文诵读教学的艺术13 、论语文自主学习14 、语文批评与语文教育的发展15 、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策略16 、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7 、论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观18 、多媒体手段与语文教育19 、语文特级教师的研究20 、对我国“文选”型语文教材的思考21 、语文教科书内容及其价值取向分析22 、对语文教育中倡导“人文精神”的思考23 、学生亚文化与语文教育24 、试论语文探究性学习25 、语文教育合作学习初探26 、对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思考27 、语文新课程与语文教师的发展28 、发展性评价理念与语文教育29 、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初探30 、多样文化与语文教育的关系31 、试论阅读多元解读与阅读教学32 、说课与说课的艺术33 、文言文教学的困惑及其对策34 、中学作文教学的困惑及其对策35 、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发展观36 、语文新课程改革研究37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

花钱买的研究生。

哈哈 有是一个期末作业论文 大哥 你还真逗~

课程与教学论相关的论文

提供一些资料,供参考。1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研究2 、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研究3 、国正语文教育思想研究4 、语文课堂语言艺术初探5 、语文课堂调控艺术初探6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初探7 、语文教育与思维能力培养8 、论语文学习环境的营造9 、学校文化资源与语文教育10 、创新意识与语文教育11 、论语文学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2 、语文诵读教学的艺术13 、论语文自主学习14 、语文批评与语文教育的发展15 、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策略16 、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7 、论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观18 、多媒体手段与语文教育19 、语文特级教师的研究20 、对我国“文选”型语文教材的思考21 、语文教科书内容及其价值取向分析22 、对语文教育中倡导“人文精神”的思考23 、学生亚文化与语文教育24 、试论语文探究性学习25 、语文教育合作学习初探26 、对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思考27 、语文新课程与语文教师的发展28 、发展性评价理念与语文教育29 、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初探30 、多样文化与语文教育的关系31 、试论阅读多元解读与阅读教学32 、说课与说课的艺术33 、文言文教学的困惑及其对策34 、中学作文教学的困惑及其对策35 、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发展观36 、语文新课程改革研究37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

阴阳,什么,要说明一下!

提供一些资料,供参考。1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研究2 、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研究3 、国正语文教育思想研究4 、语文课堂语言艺术初探5 、语文课堂调控艺术初探6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初探7 、语文教育与思维能力培养8 、论语文学习环境的营造9 、学校文化资源与语文教育10 、创新意识与语文教育11 、论语文学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2 、语文诵读教学的艺术13 、论语文自主学习14 、语文批评与语文教育的发展15 、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策略16 、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7 、论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观18 、多媒体手段与语文教育19 、语文特级教师的研究20 、对我国“文选”型语文教材的思考21 、语文教科书内容及其价值取向分析22 、对语文教育中倡导“人文精神”的思考23 、学生亚文化与语文教育24 、试论语文探究性学习25 、语文教育合作学习初探26 、对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思考27 、语文新课程与语文教师的发展28 、发展性评价理念与语文教育29 、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初探30 、多样文化与语文教育的关系31 、试论阅读多元解读与阅读教学32 、说课与说课的艺术33 、文言文教学的困惑及其对策34 、中学作文教学的困惑及其对策35 、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发展观36 、语文新课程改革研究37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

最好写些切身实际

关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论文

请先采纳我为的最佳答案,否则我是不会发给你的。。别怪我,我也是受害者,每次给别人提供帮助后都不采纳我,还故意挑毛病找理由,我做这些事情也是要时间要费脑子的,花时间弄出来什么也得不到,换要挨骂。。我弄这些东西不就是为了这几分吗。做事讲的就是诚信,你信我你就采纳然后我发到你邮箱,不信我也没办法。反正我是不会当好人了。。

关注一、语文课程目标坚守和修正的关系基础教育为何要开设语文课程?答曰:为了生成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核心是什么?答曰: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文的能力。上述两点,应该说我们早已达成基本共识,建国后历次颁布的大纲、课标所做的有关表述均可引以为证,我们所要坚守的就是这个基本共识。但在有关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这一基本共识往往发生变异。一种变异是对上述基本共识的偏离甚至违背。自建国之初到所谓“文革”,政治逐渐压倒了语文;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又变成了语言文字的工具操作与技术训练,人文精神因而彻底流失,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又一窝蜂似的强调人文。后来虽然有人不断呼吁“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坚守语文本位强化语文意识”,“语文教学要走在‘语文’的路上”,但这种倾向有时仍如脱缰的野马奔向歧途,“泛语文”,甚至“非语文”大行其道,语文有时都快认不出自己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呈现整体滑坡趋势。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无节制地扩大语文素养的边界,以至冲淡甚至模糊了它的基本内核,其负面效应不容低估。另一种则是积极的必要的修正。一些语文教学工作者随着对“语言”性质与功能认识的深化,逐步由语言教学走向言语教学,更有的进一步走向对语教学。比如,笔者就认为,说话,包括理解说话都不仅是语言本身的事情,更是人的事情;不仅是人与语言的事情,更是一个人和他人的事情;说话是表达意图、实现意图的手段,同样,理解是理解他人意图,回应他人意图的行为。因此,“正确理解”就是通过话语准确把握说话者的说话意图,“正确运用”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意图而有组织、有设计地说话。还有研究者对“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作了新的解读,认为“理解和运用”是一个整体,不能割裂成“理解”对 应“阅读”,“运用”对应“写作”。“运用”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理解”不仅仅指向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更是理解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这是语文课程内在的质的规定性。而衡量“正确”与否,有两个标准,语言学和思想性的标准。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语言学的标准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规范地运用语言文字,指在运用语言文字时遵守已有的、共同的语言和言语规则;一是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文字,是对规范运用的超越,是对既有语言和言语规则的突破。这种新的解读也是一种积极的修正。坚守并不意味着拒绝修正,积极的修正能使我们所坚守的目标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坚守不是僵化,不是保守,只有在不断的修正中才能真正坚守。积极的修正是应该而且必需的,因为它是坚守的必由之路。二、语文和人文的关系1997年《北京文学》第11期发表的三篇文章,掀起了中国语文教改的大讨论。现在看来,语文教学大讨论的成绩确实很大,因为大家形成了这样的共识:语文要有“人文”的渗透,只有“人文”才能真正激活语文。但两者之间的关系究竟怎样,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真正深入地进行讨论,大家更没有形成共识。后来就出现了离开语文来谈“人文”的现象,出现了语文教学中泛语文、非语文的现象,语文是语文,人文是人文,虽然大家都强调“人文性”,却往往甚至总是离开语文来教“人文”,离开语文来学“人文”。那么,语文与“人文”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我的观点是:“人文”原在语文中。SPAN>将人文与语文看作两个实体而来谈论它们之间的关系,我认为这将永远不可能真正解决人文和语文的关系问题。人文原在语文之中,它渗透于对语言文字正确理解与运用的整个过程。言说活动不是单向度的,而是一种人与人的对话,他者的存在是“我”的条件,也是言说的存在条件。读写听说不是单纯的眼睛、耳朵、嘴巴、手指的活动,它们更同时是心灵和头脑的活动,是一个完整的人的活动,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活动,因而,人与话语的关系就是人与人的关系。那种把人文和语文相互游离开来的观念和做法(即使旨在强调两者的结合),只会把人文变成僵死的教条,而难以收到人文教育应有的效果;同时也使以正确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为基本内容的语文教育成为一种单纯的工具操作技术技能的训练而低效甚至归于失败。我认为必须强调以下两点认识:一是语文课程真要达成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一宗旨,就必须将人文精神全面地渗透其中;一是语文教学就是以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为基本内容的教学,而不是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人文教育的基本内容。语文课程进行人文教育,使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感染,不是在此之外宣讲人文精神的有关表述,而只能将之渗透于读写听说的动机、态度之中,体现于读写听说的文本之中,特别是流动于文本的话语形式之中。三、语言与文学的关系在学科设置上,“语文”有着确实的名分,但实际上它一直没有自己确定而扎实的基点。梳理“语文”源流,可以发现至今“语文”的内涵还是极其含混的。语文课,教师想教点什么,就教点什么,能教点什么,就教点什么,语文课程内容的囫囵、虚泛是普遍的事实。语文教学内容的专业属性究竟是什么,语文课程似乎一直无法作出清晰而明确的回答。“语文”没有具体而明确的内涵,语文教育没有相应的专业支撑,是语文教学处于低效,甚至无效、负效状态极其重要的原因。语文是什么?回溯现代语文教育的源头,在清朝末年的《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中,关于语文课程,既有旨在“使识日用常见之字,解日用浅近之文理”的“中国文字”这一科目,到第五学年又增设了旨在“养其性情”的“中小学堂读古诗歌法”。语文课程是语言与文学的复合于此已可见其端倪。综观世界各国的母语教育课程,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作为基本构成是普遍的经验。新一轮课改秉持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并存的观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既规定了语言教育的任务:“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也明确指出了文学教育的目标:“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所规定的八个学习领域中的“语言与文学”,所对应的科目是“语文”和“外语”两科。由此可见,语文课程实由“语言(汉语)”与“文学”复合而成。

一、“语文味”的始作俑者  “语文味”的始作俑者是湖北省武汉市(原新洲县)人程少堂,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和核心人物,改革开放后我国语文教学界“新生代”名师代表,粤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分册主编,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特聘硕士生导师,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语文教研员。  2001年上半年,程少堂正式提出“语文味儿”这一理念。如今,“语文味”一词已成为诸多同行论著中引用的新名词。  二、什么是“语文味”  中国古典美学家将“味”这一概念创造性地转化成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范畴和逻辑起点,它的基本涵义是“意味”或“趣味”。它是一个既具体又抽象的概念。说它具体,是因为一讲到“味”时,要讲的对象一定是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程度,一般层次的东西是够不上用“味”来谈论的。说它抽象,是因为一讲到“味”,便进入了一种模糊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比较高的境界。由此可见,“味”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是一个高层次的概念,是一个不容易说清楚的概念,而且一旦说清楚,往往就是“不够味儿”或“味道不足”,所谓“大羹无味”。受此启发,我认识到,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它的审美个性和最高境界也应该是“有味”,那就是“语文味”,以“语文味”为逻辑起点构建的语文美学体系才是符合汉语文课程和教学特点的语文美学体系。  (一)什么是“味”?  《新华字典》解释“味”的意项有——  舌头尝东西所得到的感觉:味觉。味道(亦指兴趣)。滋味。   鼻子闻东西所得到的感觉:气味。香味儿。   情趣:趣味。兴味。意味。津津有味。   体会,研究:体味。耐人寻味。   量词,指中草药的一种:五味药。  (二)什么是“语文”?  关于“语文”,有不同的理解,经典的理解是“三老”(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观点。叶老认为:“什么叫语文?平常说口语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吕老对此也作过明确的解释:“这里所说的‘语言’是‘口语’的意思,这里所说的‘文字’是‘书面语’的意思,这样看来,语文教学就是‘口语’和‘书面语’的教学。”  所以说,“语文”是一个“语言和语言学习的生成、掌握、运用”的教学活动和过程,它的任务和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语言的生成规律”,进而“掌握、运用”语言,并具有学习语言的能力,养成习惯。据此,“语文教学”就是指以语文教材与课外读物等文字材料中规范的言语,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教学。语言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核心,任何形式的语文教学都必须以语言实践为主体,为归宿。  (三)什么“语文味”?  那么,据此推测,“语文味”是否包括以下意义?  除了语文课,要上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之外,还有教师教学的审美个性,也是“语文味”。所谓“语文味”,实质上是要求语文教学体现“语文学科”(而不是其他学科)的本质,体现语文学科的主要或核心特色。  一是应充分体现语文的情趣、意味(区别其他学科的基础);  二是具体教学或操作时应有体会、研究、体味,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是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有味道,当然也应当包括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让学生觉得学习语文是有滋味的。  应注意:不要让“语文味”变成了一种“味”,更不要让“语文味”变了“味”!“语文味”≠“语文的气味”,“语文味”≠“语文的香味”。否则,干瘪乏味。  正如叶圣陶所说:“我们读一篇东西,无论诗歌词曲,总要像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把它的滋味辨出来。”  程少堂认为,其实语文味,就是企图把有关语文教学的各种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囊括进来,把古今所有优秀语文教师的教学艺术精华和语文教学改革中各家各派的长处吸收整合进来。另外,就是汉语文课程和教学的审美个性也应该是“语文味”。  也有专家将“语文味”界定为:“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学生体验到的一种使之陶醉的审美快感。”  三、课堂教学如何上出“语文味”  “语文”同样是一门“心灵的学科”,课文应该成为学生内心体验的源泉,课堂上要有情感生活,有心智的活动,语文教学如果不能让学生凭借语言通灵、感悟、移情、益趣,那就是失败的教学,因为远离了语文的本性。  我认为,无论是理解“语文味”、还是课堂教上出“语文味”,都必须紧扣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即工具性与人文性去实践。所谓工具性,叶老认为“语文是工具”,这个“工具”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生活的工具;  第二、“思维和交际的工具”;  第三、其他学科的工具(以上三个方面皆是基础);  第四、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工具(终级目标)。  根据我国学者吴国盛的研究,“人文”一般包含“人”和“文”,前者是关于理想的“人”、理想的“人性”的观念,后者是为了培养这种理想的人(性)所设置的学科和课程(往往是“人文学科”)。由于作为人文的第一方面的“人”的理念是更重要、更基本的方面,因此,为了强调这更重要的方面,人们有了“人文精神”(一种基于对人之为人的哲学反思之上的批判态度和批判精神,即一种自由的精神)的说法。“人文性”简单地说就是人性,就是崇高的、美好的、善良的人性,以及培育这种人性的文化。  因此,语文学科中的“人文性”至少包含三层意义:  第一,体现人文之“文”(教化之义),即强调用语文学科所特有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拓展及深化学生的精神领域,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固本厚根”。具体讲就是引导学生开掘汉语汉字人文价值,即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注意体验中华民族独特的语文感受,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简言之,培养“民族的认同”。  第二,追求自由的精神,即强调个人(特别是学生)的自由与尊严,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及自主,把“选择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反思和怀疑批判的精神。  第三,强调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价值,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差异性和多样性,在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课程标准》)。  崔峦教授说:语文基本功能就是学习语言,培养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阅读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感悟到表达的精妙、在培养语感、整体把握的能力、领悟读法写法上下工夫,特别是在用字上下工夫。这些抓好了,人文性必能很好的体现。  语文教学一定要突出语言学习、语言训练,要“咬住语言不放松,主根源在素养中,千方百计学语文,任尔东西南北风”。  新课程中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就像鱼儿与水,谁都离不开谁。崔峦老师说过:“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崔峦在全国第六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所以,语文课要上出语文的味道,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缺一不可。当前的语文课,热闹有余,而在真正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方面却很欠缺。  语文课一定要上出语文的味道,这就要求我们每位语文老师把培养学生的语感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要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感悟汉语言的一些基本规律与特点。其次,语文教师自身要不断提高汉语言的素养和语感水平,需要教师有对语言敏锐的把握能力和良好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课中的“语文味”不应该是纯粹的语文知识,也不能是一味地说教, “既要注重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又要强调以人为本,立足于人的发展;既要突出语文整体能力的把握,又要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只有恰当把握两者之间的“度”,才能使语文课上出真正的语文味。  如何体现“语文味”?有人认为:“趣”中探索、“情”中陶冶、“美”中创造、“读”中品味。  对于语文教学如何教出“语文味”?也有人指出:前提是净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内环境,把不是语文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核心是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去丰化和磁化语文教学过程。  “语文课应该有语文味”的意思是说: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在把握语文这一最为重要交际工具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语文课要重视语文的熏陶和感染作用,教师要在关注文本价值取向的同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独特体验。  从语文教学论看,“语文味”是语文素养的客观要求。  语文素养包括的内容很丰富,既包括语言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能力,还包括语文学习习惯和方法,包括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维品质、文化品味、人文精神,等等。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学生认识的多元性、语文学习的实践性、语言文字的独特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个性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应该具有自己独特的“语文味”,也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复杂性。有“语文味”的课不只是展示语言现象,而需要经历一个对语言的理解、感悟、品味、应用和拓展的复杂过程。  一看到“语文味”三个字,我们仿佛会闻到了淡淡的墨香,会听到富有韵味的朗读,会感受到孩子们正浸润在语言的海洋中

【编者按】:对大学毕业生来说,论文的写作相当重要,写好论文会给大学生活一个完美的句号。精品学习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论文的写作指导,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语文教学论的研究工作,就是以科学的态度来研究语文教育的理论、探求语文教学规律的活动。研究者将其研究成果撰写为论文,用以指导语文教学的实践,因此,语文教学论论文的写作,不仅具有探索理论的价值,还具有很强的指导实践的价值。语文教学论研究和论文写作是密不可分的。那么,语文教学论的研究和论文写作有哪些基本方法呢?运用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育学理论来指导语文教学论研究与论文写作工作哲学是一门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大学问。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教育学理论、语文教育理论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研究语文教育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例如1960年代初盛行的“三个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去分析。就能作出正确的判断,这是错误的理论。因为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切断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而辩证法的哲学观要求我们看待事物要有联系地看、全面地看,而不是孤立地看、片面地看;以教师为中心则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巨大作用,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他们取得学习进步的内因,教师的教则是外因,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学生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为调动学生的内因起作用而设计、进行的,所以决不能以教师为中心。有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指导,语文教学论研究、论文写作就能高屋建扳、方向正确,否则,难免陷人“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窘境。语文教学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人们把这些规律统称之为教育学理论。教育学理论是指导人们正确地从事教育活动的理论,它自然应该、也能够指导语文教学实践及语文教学论的研究与论文的写作。比如说教育目的,是教育学理论的重要内容。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这些年来,不少以追求升学率为唯一目标的学校里流行着这么一条“经验”—学生从上高一起,就把升学目标要求分段下放,每一时段的教学活动安排要落实本时段的目标,凡是影响这一目标落实的活动都要一概废弃。我们只要将正确的教育目的与这条“经验”稍一对照,便知道它是谬误的,完全是搞应试教育。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论文

关键词:如何教好中学语文,恐怕对于所有站在讲台上的语文教师来说,都是一个不容忽视但又不易回答的问题。在中学教育中,恐怕最难教的课程就是语文课了。因为语言教学是一门只重形式主义和知识教学的学科,往往忽视了学生最最基本的语言素质的培养。对于如今的中学学生来说,他们充其量觉得选择题比较容易解答,对于一些文言文知识、分析题等等比较难的知识,不知道怎样去解答。对于如何上好语文课,从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良好的课堂气氛、学生和教师的关系以及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掌握程度几个方面一一分析。一、 教师必须有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对于一名出色的语文教师,必须有过硬的语文知识。语文知识包括的知识点比较多也比较杂乱,所以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有清晰的思路去理清所有的语文知识。叶圣陶说过:“语文是交际和交流思路的工具;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以情动人的艺术”。所以,教师也应该把语文当作一门艺术来教,只有这样才能是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对于语文教师过硬的专业知识,应该是不仅熟悉所有语文课本上的知识不管是文言文、散文还是议论文,都应该有能力教好学生。此外教师还应该有着丰富的课外知识。因为高中不同于初中小学,高中的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所以他们为了学好语文,不需做大量的语文练习题。如果教师仅仅懂课本上的知识,是没有能力教好学生的,所以教师应该涉猎更多的课外知识,只有自身的知识丰富了,在教学上才能够得心应手。语文教师还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技巧。只有独特的教学手段才能够让自己被学生喜欢和重视。同时教师还应该积极主动的和学生交流,密切关注学生的反映。二、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良好的课堂气氛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气氛良好,才能带动学生学习的高潮。举一个例子,教师可以把自己当成一个推销员,然后想方设法的把自己的知识推销给学生,当教师把自己当成一个推销员的时候,首先要以饱满的姿和乐观的自信去感染学生。当教师面对学生的时候,以一种心理上的攻势暗示学生,让学生相信你今天所讲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让学生相信了自己的观点,那么学生就有了学习的劲头,教师也会在语文课上满怀激情的。这就是一种很好的课堂气氛。三、 教师与学生角色的互换语文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是教与学的互动。普遍来说,在语文课堂上,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但是这样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比较传统的且有些不适应新时代的课程要求的学习方式,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互换角色,由教师“教”变成学生“教”。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与学生是一种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补充、互相启发的学习。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的,学生也不再是仅仅一味的服从教师的教,教师如何教学生就如何学。所以,教师与学生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整体。对于《诗经》我们都是耳熟能详的。现在我们就以诗经的学习为例,分析一下,教师与学生角色的互换这样的教学模式。1、课程:《诗经》2、时间:一课时3、学习内容:《诗经》简介、内容、表现手法一名学生站上讲台,教师坐在其他同学旁边。语文课开始。为了区分教师与学生的区别,上台讲课的学生我们称之为:小教师。小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诗经》,同学们你们对诗经有多少了解呢?有知道的同学可以发言。学生甲: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作者是春秋时候的大文学家孔子。学生乙:诗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是世界文艺殿堂中的瑰宝。学生丙:诗经共收录了诗歌305首,反映了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史实和风土人情。小教师:有没有同学知道诗经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学生丁:诗经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小教师:不错,诗经确实是中国最伟大的文化宝库,它也是中国最早的教育范本教材。它成书于公元前6—5世纪,对于诗经的三部分组成,现在由我向同学们简单介绍一下。风,是指国风,创作于东周时期,共收纳了15个诸侯国的土乐,一共是160篇,这也是诗经的精髓部分。雅是“正乐”,“正声”,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主要是颂扬赞美,小雅主要是讽刺嘲讽,共105篇。颂是朝廷祭鬼神的舞曲乐歌,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这就是整部诗经的组成,同学们明白了吗?学生:明白小教师:同学们,现在大家朗读一下诗经的内容并思考一下里面包含的意思。4、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可以向小教师提问。学生1:老师,诗经最早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小教师:诗经多为四言,最早运用赋、比、兴三种艺术手法。诗经的成就非常大,深刻影响了两千多年来中国文学的发展。学生2:诗经和什么作品并称“四书五经”?小教师:这个学生提的问题非常好,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尚书、礼书、周易、春秋、诗经。5、总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诗经的知识。有诗经的组成、地位、形成等等。同学们课下好好复习一下,巩固一下学到的知识。这样师生互换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因为是学生自己亲身给其他同学讲的,所以他的记忆会更加深刻。教师在讲台下,也可以看到学生的表现,在课下及时纠正学生在课上所讲的不正确或不充足的知识点。师生互换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效的。四、 定期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一段时期的语文课结束后,教师应该及时的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教师应该及时主动的和学生进行交流,密切注视学生的反映。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就前面所学到的知识,向学生提问,这样一方面可以检查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在下面的教学中选择正确的教学策略,同时,在复习旧知识的时候,学生的兴致会很高,精神会达到高度集中,因为他们对以前的知识有了解,所以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会比较有自信。这样课堂的气氛就会很活跃,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五、 总结和归纳每节课结束之前,教师应该为学生总结这堂课所学到的知识点,归纳出什么知识点是本堂课最重要的,什么知识点是仅仅需要理解的。只有学生知道了知识的主次才能更好开展学习,不至于做无用功。对于语文课的教学来说,语文教师不仅要有充足的专业知识,还应该和学生有着良好的师生、朋友关系。和学生打成一片。只有这样才能够教好语文课,学生才能够学好语文课。教师要多关注学生,了解学生,只有了解了学生,才能够更好的为学生的学习做准备。

提供一些资料,供参考。1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研究2 、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研究3 、国正语文教育思想研究4 、语文课堂语言艺术初探5 、语文课堂调控艺术初探6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初探7 、语文教育与思维能力培养8 、论语文学习环境的营造9 、学校文化资源与语文教育10 、创新意识与语文教育11 、论语文学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2 、语文诵读教学的艺术13 、论语文自主学习14 、语文批评与语文教育的发展15 、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策略16 、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7 、论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观18 、多媒体手段与语文教育19 、语文特级教师的研究20 、对我国“文选”型语文教材的思考21 、语文教科书内容及其价值取向分析22 、对语文教育中倡导“人文精神”的思考23 、学生亚文化与语文教育24 、试论语文探究性学习25 、语文教育合作学习初探26 、对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思考27 、语文新课程与语文教师的发展28 、发展性评价理念与语文教育29 、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初探30 、多样文化与语文教育的关系31 、试论阅读多元解读与阅读教学32 、说课与说课的艺术33 、文言文教学的困惑及其对策34 、中学作文教学的困惑及其对策35 、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发展观36 、语文新课程改革研究37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

  • 索引序列
  •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相关论文
  • 课程与教学论相关论文
  • 课程与教学论相关的论文
  • 关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论文
  •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