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名单电子版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名单电子版

发布时间: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名单电子版

孙永强,1962年10月出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伤病诊疗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关节外科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髋关节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中医学院关节外科研究所所长;《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编委,《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编委,《中医正骨》编委。

现任中华骨科学会委员、中华骨科学会北京分会委员、全军骨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骨科学会人工关节学组委员,《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名单

友爱特邀301骨科主任,原武警总院骨科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北京市九五康复工作先进个人贡献奖,获国家军队科技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19项,获国家专利2项,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脊髓损伤康复专业委员会会长,历任《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副总编。曾任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骨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骨科学会 委员中残联康复协会 常务委员中国肢体伤残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脑瘫外科协作组 副主任委员《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副总编辑《中国重建与整形外科杂志》 编委《骨与关节损伤杂志》编委《武警医学杂志》编委国际脊髓学会 会员工作经验与成就:从事骨科临床实践与科研30多年,在门诊、病房、医疗队和院外会诊数万例,手术近万例。如火器伤、创伤、显微外科、脊柱和关节外科,小儿麻痹、脑瘫和先天畸形的矫治,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疗效满意,从未发生医疗差错和事故。在几十年临床工作中态度和蔼,作风严谨,同情关怀病人,一视同仁,廉洁行医得到患者信赖与赞赏。 1970年肉眼下断肢再植成功。1972年首先诊断、抢救“急性脊髓损伤合并复发性肺栓塞”成功。1976年抢救治疗大批地震伤员。1979年诊治大批火器伤,尤其是火器性周围神经伤及其合并症刺激性神经痛和灼性神经痛有创新,居世界领先水平。首创“靶器官前神经束交叉吻合术9种手术方式”治疗难以修复的马尾神经伤、脊髓空洞症、先天性脑脊髓膨出、夏柯氏关节、臂丛和骶从神经伤数十例,取得良好结果。对膝和肘关节僵直的治疗与预防简单有效,恢复快,功能好,合并症少。手术治疗大批小儿麻痹、脑瘫、先天性脊柱与四肢畸形有效率达98%,优良率达89%。因“儿麻”、“创伤”、“感染”等引起的肢体缩短,行股骨、胫骨延长术分别达到9-10厘米。医疗队诊查4000例,手术500例。手术治疗神经伤300多例,取得满意疗效。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症近1000例,获得优良效果。1970年首次在肉眼下断指再植成功,此后在手术显微镜下行断肢、断指、游离皮瓣、游离肌皮瓣、游离足趾、游离骨移植以及肿瘤段切除再植或游离移植190例,成功率90%以上。人工髋、膝、肩、肘关节置换术200多例,手术年龄最大90岁,无手术死亡,其中最常使用20年未出现合并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手术治疗脊髓损伤截瘫和四肢瘫,有效和治愈率达30%—52%。肘和膝关节僵直多见,复杂难治,采用新的手术方法治疗200多例取得非常满意的疗效。骨盆和脊柱肿瘤解剖复杂,手术难度大,采用综合手术治疗30例能解除疼痛,恢复脊髓和马尾功能,褥疮愈合,延长生命,改善病人生活质量。1999年开展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130多例,取得满意结果。在治疗肢体不等长、股骨和胫骨延长的基础上,又开展肢体增高术,可使身体增高8-10厘米。重视临床经验的总结与提高,善于探索,勤于实践,敢于创新。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合作出版专著四本。获国家,解放军和武警科技进步奖19项。其中,“显微修复在四肢创伤功能修复的研究与应用”1985年获国家二等奖。“吻合血管神经的趾短伸肌的重建手内肌功能”获军队一等奖。“应用神经束交叉吻合术治疗马尾神经伤合并溃疡骨髓炎”1991年获武警二等奖。“火器性周围神经伤合并症刺激性神经痛治疗研究”1995年获武警一等奖。国家专利3项。1993年享受国家特殊津贴。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2次,嘉奖9次。1992年、1993年获北京市康复先进个人,科室获先进集体,1996年、1997年获取先进党支部和先进科室。重视人才培养,育德育才,抓医德医风。服务方向和现代知识、技术及理论的培养和提高。出人才、出成果,后继有人。武警总医院骨科10年间晋升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6名,主治医师10名,护士长6名,4名医师考上研究生。

现任中华骨科学会委员、中华骨科学会北京分会委员、全军骨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骨科学会人工关节学组委员,《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名单电话

主要研究方向:1、骨组织工程与骨关节损伤;2、运动损伤;学术任职:1、广东省创伤学会 副主委;2、广东省骨关节与风湿病学会 副会长;3、广东省人体组织工程学会 副会长;4、全国医用臭氧治疗学会 副主委;5、广东省骨与软骨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主任;6、中华骨科基础学组 委员;7、广东省骨科医师学会 常委;8、中华骨伤医学会 常委;9、中国肢体伤残专业委员会 委员;10、广东省骨质疏松学会 委员;11、《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常委;12、《南方医科大学学报》编委;13、《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编委14、《中华创伤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审稿专家;代表论文:有限元法分析后内侧骨折对近端股骨的力学影响,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年4期关节内注射医用臭氧对大鼠膝退行性关节炎的影响,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年11期代表学术专著:1、《实用骨科手册》,2000年3月,人民军医出版社;2、《现代危重病急症救治进展》,2002年,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3、《成人骨折》,2009年,人民军医出版社;主要获奖情况:1、不适应负荷训练所致骨骼肌损伤的机制及防治的实验性研究。2005年,解放军总后卫生部,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国产股骨交锁髓内钉锁钉的生物力学研究。2004年,解放军总后卫生部,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3、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方式改进及其生物力学基础。1999年,解放军总后卫生部,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科研课题:1、可控微动及具成骨作用的新型交锁髓内钉的研发,2009-2010年,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60万;2、交通伤第一时间救治技术及器械研发,2009-2011年,广东省重大专项子课题,6万;3、医用臭氧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2010-2011年,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5万;

夏雨

男,主任医师,教授,骨科博士生导师、骨科及运动医学硕士生导师,青岛大学医学院外科学博士点负责人,运动医学硕士点负责人。中华医学会运动医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关节外科学组常委,山东省骨科学会委员,山东省骨科学会骨质疏松学组副组长,《中华创伤杂志》编委、《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常务编委、《Journal of Orthopaedic Research》、《中华外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特邀审稿专家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1、骨组织工程与骨关节损伤;2、运动损伤;学术任职:1、广东省创伤学会 副主委;2、广东省骨关节与风湿病学会 副会长;3、广东省人体组织工程学会 副会长;4、全国医用臭氧治疗学会 副主委;5、广东省骨与软骨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主任;6、中华骨科基础学组 委员;7、广东省骨科医师学会 常委;8、中华骨伤医学会 常委;9、中国肢体伤残专业委员会 委员;10、广东省骨质疏松学会 委员;11、《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常委;12、《南方医科大学学报》编委;13、《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编委14、《中华创伤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审稿专家;代表论文:有限元法分析后内侧骨折对近端股骨的力学影响,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年4期关节内注射医用臭氧对大鼠膝退行性关节炎的影响,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年11期代表学术专著:1、《实用骨科手册》,2000年3月,人民军医出版社;2、《现代危重病急症救治进展》,2002年,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3、《成人骨折》,2009年,人民军医出版社;主要获奖情况:1、不适应负荷训练所致骨骼肌损伤的机制及防治的实验性研究。2005年,解放军总后卫生部,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国产股骨交锁髓内钉锁钉的生物力学研究。2004年,解放军总后卫生部,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3、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方式改进及其生物力学基础。1999年,解放军总后卫生部,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科研课题:1、可控微动及具成骨作用的新型交锁髓内钉的研发,2009-2010年,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60万;2、交通伤第一时间救治技术及器械研发,2009-2011年,广东省重大专项子课题,6万;3、医用臭氧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2010-2011年,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5万;

郑州济华骨科医院全国骨科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教授的带领下,对脊柱疾病、脊柱退变性相关疾病、骨关节病及其它骨科病形成了非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微创治疗齐全配套的服务体系,接待的患者覆盖华北、华中及华南等地。在减少病人痛苦的同时,也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深受广大骨科患者欢迎与好评。

回答 郑稼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知名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人民医院骨科教研室主任;骨科行政主任;关节外科主任;河南省骨科规范化培训基地主任;河南省关节外科治疗中心主任;河南省数字骨科重点实验室主任;政协河南省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常委;中华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常委;中华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关节外科工作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师协会骨科分会3D打印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骨科住培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关节外科学组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骨科分会会长;河南省医师协会关节外科专家委员会主任;河南省医学会骨科分会关节外科学组组长;《矫形外科杂志》(JOA)中文版编委,《中华骨科杂志》编委,《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编委,《中华临床解剖学杂志》编委,《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常务编委,《骨科》杂志编委,《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编委,《中国实用医刊》编委。

你上名医网就能预约这些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电话

主要研究方向:1、骨组织工程与骨关节损伤;2、运动损伤;学术任职:1、广东省创伤学会 副主委;2、广东省骨关节与风湿病学会 副会长;3、广东省人体组织工程学会 副会长;4、全国医用臭氧治疗学会 副主委;5、广东省骨与软骨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主任;6、中华骨科基础学组 委员;7、广东省骨科医师学会 常委;8、中华骨伤医学会 常委;9、中国肢体伤残专业委员会 委员;10、广东省骨质疏松学会 委员;11、《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常委;12、《南方医科大学学报》编委;13、《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编委14、《中华创伤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审稿专家;代表论文:有限元法分析后内侧骨折对近端股骨的力学影响,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年4期关节内注射医用臭氧对大鼠膝退行性关节炎的影响,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年11期代表学术专著:1、《实用骨科手册》,2000年3月,人民军医出版社;2、《现代危重病急症救治进展》,2002年,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3、《成人骨折》,2009年,人民军医出版社;主要获奖情况:1、不适应负荷训练所致骨骼肌损伤的机制及防治的实验性研究。2005年,解放军总后卫生部,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国产股骨交锁髓内钉锁钉的生物力学研究。2004年,解放军总后卫生部,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3、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方式改进及其生物力学基础。1999年,解放军总后卫生部,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科研课题:1、可控微动及具成骨作用的新型交锁髓内钉的研发,2009-2010年,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60万;2、交通伤第一时间救治技术及器械研发,2009-2011年,广东省重大专项子课题,6万;3、医用臭氧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2010-2011年,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5万;

孙永强,1962年10月出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伤病诊疗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关节外科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髋关节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中医学院关节外科研究所所长;《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编委,《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编委,《中医正骨》编委。

  • 索引序列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名单电子版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名单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名单电话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电话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