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国际经济学杂志中文官网

国际经济学杂志中文官网

发布时间:

国际经济学杂志中文官网

萨瓦尔多国际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华出版社,9去清华大学出版社问一下,现在市面上没有新书,或者你去高校收一下,旧书应该能收到

1、 国际贸易学最基本的问题是贸易的类型、数量与流向。克鲁格曼1980年代后创立的非完全竞争模型。传统贸易理论认为比较优势造就国际贸易;而克氏认为:非完全竞争模型可以用规模经济和垄断竞争来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2、 国际贸易学的另一个基本问题是解释贸易政策。Grossman和Helpman认为:贸易政策就像商品一样,由政府官员出售,由利益集团购买。参见 Branstetter和Freenstra在2002年12月的《国际经济学杂志》上的文章,一个中国贸易和外资政策的实证研究。(1984-1995 中国29个省市的数据)(属于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门类)3、 1990年代后的两大热点问题:1) 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在国际贸易学领域的延伸)2) 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作用:到底是技术进步(例如电脑的广泛使用)还是全球化提高了开放国家收入不平等水平的提高?4、 国际贸易近期热点问题:1) 多区域(Multi Zone)理论,涉及中间品和投入品贸易。多区域贸易理论的中心观点认为:各国在开放条件下将在很大程度上生产完全不同的产品,这有别于单区域贸易理论认为开放经济下的分工不会极端化。2) 用交易成本理论探讨企业内贸易(企业层次)。克氏之垄断竞争模型中只有简单化的对称企业。3) 国际贸易的“关系网”(Network)理论。加大圣地亚哥分校的Rauch教授,是这个理论的重要推动者。其中心观点是国际市场上的交易需要买者和卖者相遇(Match)。由于不同商品信息成本不同,关系网成为决定贸易类型的又一重要因素。Rauch和学生Trindade的代表作《Chinese Ethnic Networks》,发表于2002年2月《经济统计评论》上(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如果想知道自己的成绩能申请到美国多少排名的院校?可以把你的基本情况(GPA、语言成绩、专业、院校背景等)输入到留学志愿参考系统中去,系统会自动从数据库中匹配出与你情况相似的同学案例,看看他们成功申请了哪些院校和专业,这样子就可以看到你目前的水平能申请到什么层次的院校和专业了,对自己进行精准的定位。

很难啊

全球经济与财政回顾

国际经济学杂志官网

1、 国际贸易学最基本的问题是贸易的类型、数量与流向。克鲁格曼1980年代后创立的非完全竞争模型。传统贸易理论认为比较优势造就国际贸易;而克氏认为:非完全竞争模型可以用规模经济和垄断竞争来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2、 国际贸易学的另一个基本问题是解释贸易政策。Grossman和Helpman认为:贸易政策就像商品一样,由政府官员出售,由利益集团购买。参见 Branstetter和Freenstra在2002年12月的《国际经济学杂志》上的文章,一个中国贸易和外资政策的实证研究。(1984-1995 中国29个省市的数据)(属于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门类)3、 1990年代后的两大热点问题:1) 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在国际贸易学领域的延伸)2) 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作用:到底是技术进步(例如电脑的广泛使用)还是全球化提高了开放国家收入不平等水平的提高?4、 国际贸易近期热点问题:1) 多区域(Multi Zone)理论,涉及中间品和投入品贸易。多区域贸易理论的中心观点认为:各国在开放条件下将在很大程度上生产完全不同的产品,这有别于单区域贸易理论认为开放经济下的分工不会极端化。2) 用交易成本理论探讨企业内贸易(企业层次)。克氏之垄断竞争模型中只有简单化的对称企业。3) 国际贸易的“关系网”(Network)理论。加大圣地亚哥分校的Rauch教授,是这个理论的重要推动者。其中心观点是国际市场上的交易需要买者和卖者相遇(Match)。由于不同商品信息成本不同,关系网成为决定贸易类型的又一重要因素。Rauch和学生Trindade的代表作《Chinese Ethnic Networks》,发表于2002年2月《经济统计评论》上(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如果想知道自己的成绩能申请到美国多少排名的院校?可以把你的基本情况(GPA、语言成绩、专业、院校背景等)输入到留学志愿参考系统中去,系统会自动从数据库中匹配出与你情况相似的同学案例,看看他们成功申请了哪些院校和专业,这样子就可以看到你目前的水平能申请到什么层次的院校和专业了,对自己进行精准的定位。

我曾经买过一本金圣才的习题解答,在他的最后面对各种经典教材有比较详细的描述,如下。初级教材: 1、曼昆《经济学原理》上下册,人大版《经济科学译丛系列》。 曼昆为哈佛高才生,天才横溢,属新古典凯恩斯主义学派,研究范围偏重宏观经济分析。该书为大学一年级学生而写,主要特点是行文简单、说理浅显、语言有趣。界面相当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报刊文摘,与生活极其贴近,诸如美联储为何存在,如何运作,Greenspan 如何降息以应付经济低迷等措施背后的经济学道理。该书几乎没有用到数学,而且自创归纳出“经济学10大原理”,为初学者解说,极其便利完全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人阅读。学此书,可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思维,常用的基本原理,用于看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可知经济学之功用及有趣,远超一般想象之外。推荐入门首选阅读。目前国内已经有某些教授依据此书编著《西方经济学》教材,在书中出现“经济学10大原理”一词,一眼便可看出是抄袭而来。2、 萨缪尔森《经济学》 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1970年成为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研究范围横跨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多个领域,对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有独到的见解。目前经济学各种教科书,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及分析方法,多采用由他1947年的《微观经济分析》发展糅合凯恩斯主义和传统微观经济学而成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理论框架。他一直热衷于把数学工具运用于静态均衡和动态过程的分析,以物理学和数学论证推理方式研究经济。目前经济学理论数学化大行其道,此翁实始作俑者。 《经济学》由美国麦格劳——希尔图公司1948年初版。现已出第16版,通行全世界。国内50年代由高鸿业教授根据英文第10版翻译,商务印书馆于1981年出版。市面之16版,是和诺德豪斯合写,由萧深教授翻译,并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单行本出版。现在版本又更新了。 全书结构宏伟,篇幅巨大。可谓博大精深。渗透老萨数十年经济学见解。字里行间,三言两语,每有深意。其中诸如“热情的心,冷静的头脑”、“相关未必因果”等言语,可谓经济学之《老子》。读完该书,可了解经济学所探讨问题在经济学体系中之位置及分析框架,对经济学有一个完备之认识框架。知识庞杂,有一体系框架,则适宜以后更进一步学习。学之愈深,愈知此框架之重要。尽管该框架在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方面仍有断层,但不失为一个好框架。此书国内有机工版发行之英文版。建议直接阅读英文版。3、斯蒂格利姿《经济学》及系列辅助教材。 斯蒂格利姿在信息经济学成就甚高,此书可作为前二者的补充,前二者所涉及经济学内容主要是以价格理论及边际分析为基础,不包括不对称信息经济学、不确定性分析部分。斯蒂格利姿之《经济学》可填充前二者之空白。 尽管三位作者政策倾向不同,但教材体现凯恩斯主义的特征稍多一点,总体上讲,教材相当客观和公允。很适宜做入门教材。 4、《经济学、原理、问题与政策》及《经济学原理与问题》、〈经济学案例〉、〈经济学小品〉、《经济学悖论》、〈社会问题经济学〉等。此类书之特点是先提问题,再论原理,主要是针对社会习见问题,逐步解释原理,水平、内容大多较好,唯缺乏体系与框架,适宜略懂经济学者补充学习。 5、国内老师自行编写之《西方经济学》教材:目前国内各大学自己编写的直接冠以《西方经济学》或〈经济学原理〉均属入门教材。如高鸿业、历以宁、宋承先、梁小民、朱锡庆、尹伯成、司春林等等。然皆远逊外国教材。中级微观教材。 中级教材一般以微观、宏观两科为主,兼修其他应用科目。传统经济学,本无宏观、微观之分,自凯恩斯针对名义变量进行宏观经济分析之后,始有宏观一科。故历来次序,先修微观,再修宏观,后及其他。微观经济学为各科之基础。其分析,乃基于马歇尔的一般均衡分析及边际效用学派之边际分析,而后由萨谬而森发展数学方法及框架而成,涵盖范围甚广,大致包括: 基础部分:传统厂商理论(技术、利润、成本)、传统消费者理论(效用、偏好、选择、需求)、局部均衡理论(完全竞争市场之稳定性)、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二大定理、交换方框图) 分支部分:寡占市场理论(寡头、定价、市场细分)、博奕论(纯策略均衡、混合博奕、广延型结构、厂商博奕、颤抖的手)、公共物品理论(公共物品、税收制度设计、投票、外部效应)、不确定性经济学(风险、博采、保险、投资)、信息经济学(不对称信息、逆向选择、信号)、激励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契约理论)、法和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企业性质分析、法律)、拍卖理论(拍卖机制设计)、匹配理论等。 学习者可根据上述内容,与教材所列提纲比较,则可知教材侧重点之所在。1、平狄克《微观经济学》,人大版。 此书乃标准中级微观经济学教材。在美国多个大学供mba采用,国内英文版有清华版,中文版有人大版。此书内容适中,主题广泛,均是各部分理论之要点,不旁及其他分歧内容,其中定价部分较为详细。图形清晰,语言流畅。所采用数学工具甚浅,有函数但不涉及微分,只用差值。曲线只用标准严格凹性曲线,不及拟凹部分、线性仿射内容,成本函数也均为线性。建议此书应通读,可作进阶之用。 2、曼斯非尔特《微观经济学》人大版。 内容、难度、书价与平狄克相仿,唯编排次序不同。体系稍显庞杂,不如平狄克之明晰,然也为一国外通行教材。若修习平狄克有不明之处,则可先参照此教材或先修学其他国内出版之书籍。如北大系列教材之周惠中〈微观经济学〉,北大版朱善利之《微观经济学》等。此书不属必读。 3、《国外经济学教材库》系列之《应用微观经济学》,32开,经济科学出版社。 此书有大量案例及微观经济原理之运用,所用数学甚少,读此书,可补充平狄克教材之案例。加深对经济学之了解。 4、范里安《微观经济学: 现代观点》,费方域翻译。 由美国WW诺顿图书公司 1990年版译出,三联版。此书是极规范之经济学专业的中级微观教材。美国MIT,哈佛、伯克利经济学本科指定教材。32开,800多页。易懂而深刻。本书为第二版,内容除论述了市场、消费者偏好、需求、技术、利润、生产等问题,还增加了两章, 分别论述了要素供给和信息经济等。内容上相当关注技术细节问题,比平狄克要更深一些。范里安微观经济学与数学造诣极深。然此书乃其为学生所写之中级教材,刻意避免数学之应用,大部分数学推导放于附录,微分运用相当少,适宜学完平狄克后重点阅读。可作平狄克中各部分理论内容之拓展。 高级微观教材1、范里安《高级微观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 这是范里安在《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的基础上的标准高级教材。每一章均相当简短但精要。阅读时需要对中级教材有比较深入的学习。但翻译质量不佳。建议直接读英文版。接近研究生一年级水平。推荐阅读。 2、《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theory》as-colell Green等。 社科院,中文版,北大翻译。经典中的经典目前所见,顶级教材,研究生一年级水平。推荐阅读。3、《微观经济理论》尼克尔森,国内中文翻译出版。 此书微积分运用、数学运算简洁明晰,全书难度、体系一致,排版清楚、内容重点突出,主题有深度,实为一极佳之中高级教材。书后之参考书目适宜进一步学习参考,为中级教材之中,最适宜和高级教材接轨者,唯书价稍贵,习题难度不深,习题量稍显不足。此书似乎出版发行量不多,除北大、复旦等处书店有少量可见外,其他大学及城市似甚少见。推荐阅读。4、平新乔的《微观经济学18讲》,北大出版。 内容属于中高级微观经济学,涉及微观领域较多,引入大量的数学运算,除文字内容外,强调逻辑推理。惟书中有不少印刷错误,且理论内容跳跃太快,不利学习理解,数学运用庞杂,不够明快清晰。在国内中高级教材中属中上之作,接近国外大学本科高年级水平。最大的优点是书后付有大量需要运算的习题,均需花时间读书和思考才能解决,很适宜学习训练。对从中级到高级过渡有帮助。不属必读范围。 5、张定胜《高级微观经济学》。武大出版。 此书属于中高级内容,因涉及主题较少,故比平新乔之〈18讲〉显得清晰。适宜找不到其他中高级教材,而高级教材又甚困难,可以此书做过渡。 6、蒋殿春《高级微观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 此书主题基础部分已达高级水平,难度甚大。至博奕论以后部分,则难度甚浅。或与日本经济学之教授方法有关。对传统的价格理论的数学描述相当清楚。数学证明部分清楚。推荐阅读。 7、武康平《高级微观经济学》,清华版。进一步学习数理经济学之用。不属于必读范围。 中级宏观教材。 若无意进一步学习高级微观经济学,则可同时学习宏观经济学。微观的特点是精深,宏观则是驳杂。因为宏观流派很多,观点各不相同。 1、《宏观经济学》曼昆,人大版。中文翻译。 此书秉承曼昆〈经济学原理〉之优点,以简单,浅显为特点。虽只有很少量的数学,但对原理及内容均提炼得甚为简洁。前半部分写得相当清晰。可读完萨谬而森《经济学》并略懂一点微观后直接学习。适宜一个循环学习,即以书入手,修完《全球视角》后,再回头重修此书,有提纲挈领之用。缺点是作者似乎限于门户之见,对真实周期学派、奥地利学派等其他学派提得很少。建议阅读。 2、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人大版中文翻译,东北财大有影印英文版。 此书是标准的中级宏观教材,属正统教材。体系清楚,描述准确,通行于美国各大学多年。采用凯恩斯IS-LM体系为框架,对各个流派评价及描述相当公平。推荐必读。 3、罗伯特霍尔《宏观经济学》,人大版中文翻译。 整本书显得有点凌乱,适宜读过其他中级宏观再做印证之用,内容比上述两本教材略深。不属必读范围。 4、巴罗《宏观经济学》,清华影印英文版。 巴罗宏观经济学造诣很深,主要研究领域在经济增长理论。但写的书却销路很差。学这本书可作为对上述教材所属凯恩斯学派的一个补充。不属必读范围。5、萨克斯《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三联版 。 萨克斯成功处理了南美高通货膨胀的问题,但书一样写的相当好,整本书注意细节而有条理。很适宜读完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后进一步阅读。以拓展知识。 6、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 今日之宏观经济学,已很难讨论封闭的宏观经济,此书可谓进一步拓展的宏观经济学,包括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两个部分,渗透克鲁格曼的经济思想,所采用框架为AS-AD框架,可作IS-LM框架的补充。推荐阅读。 7、《现代宏观经济学发展与反思》及《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南---各思想流派分析》及《与经济学大师对话》此系列三册,前两册为商务版。 此书乃对各不同流派经济学大师的采访和评论,对各个流派的异同可以有清楚的了解,而且是直面经济学大师,可以看到各个大师之间彼此的观点不同,甚至成见立场,互相抨击之处,实在有趣。推荐阅读。 高级宏观经济学 1、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 。商务版。推荐阅读 2、布兰查德《高级宏观经济学》 3、萨金特《动态宏观经济理论》 4、龚六堂《高级宏观经济学》。推荐阅读 论坛比较有名的就是人大经济论坛和经济学家论坛,里面有很多有用的资料和一些最新的原创文章。相信你把以上这些东西摸透了,也就很好了!

张五常(StevenNSCheung)华尔街电讯评测:学术影响力★★★★★经济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张五常教授1935年生于香港,1959年到洛杉矶加州大学经济系跟从现代产权经济学创始人阿尔奇安学习,1963年―1967年攻读博士学位,1967年到芝加哥大学跟从科斯做博士后研究,1969年为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教授,1982年起担任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教授。张五常教授的理论主张往往在学术界引起广泛争议。主要著作有《佃农理论》(英文1969)、《社会成本的神话》(英文1978)、《中国会走向‘资本主义’的道路吗?》(英文1982)、《卖橘者言》(1984)等等。一方面,张五常教授在理论上下过苦功,“由浅入深、由深转复杂,再由复杂转深、再转浅,来来回回好几次”,已把价格理论咀嚼透烂。另一方面,张五常注重案例研究,大量时间用于现实问题的实践调查,多年砺炼,使他的学术素养和对现实问题的把握浑然一体。钱颖一(YingyiQian)华尔街电讯评测:学术影响力★★★★★经济影响力★★★★社会影响力★★★☆钱颖一教授在《美国经济评论》(AmericanEconomicReview)上发表4篇论文,仅仅2006年,钱教授就有3篇学术文章发表,说明钱教授始终站在学术研究的前沿。钱颖一教授在清华大学数学专业本科毕业(1981年),先后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硕士(1982年)、耶鲁大学运筹和管理科学硕士(1984年)、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1990年)。现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第一副院长,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曾任教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和马里兰大学。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组织和制度经济学、转轨经济学、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对于中国未来所面临的经济改革中出现的重多机遇与挑战,钱教授反对单一渐近式说法,坚持渐进与激进并行的观点。郎咸平(HPLang,Larry)华尔街电讯评测:学术影响力★★★★☆经济影响力★★★★★社会影响力★★★★★郎咸平在国内的知名度极高,堪称林毅夫华尔街电讯评测:学术影响力★★★★★经济影响力★★★★社会影响力★★☆林毅夫教授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位从西方学成归国的经济学博士,是中国大陆第一位运用规范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也是国际经济学界公认的研究中国问题的权威学者之一。林教授是197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W?舒尔茨教授的关门弟子。是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位在权威的经济学杂志《美国经济评论》和《政治经济学杂志》发表论文的中国大陆经济学家,也是到目前为止在国外经济学期刊中发表论文最多的一位。他一直主张市场取向的改革,认为只有实行市场经济,理顺市场价格体系,形成比较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和信息指标体系,才能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邹恒甫(ZouHengfu)华尔街电讯评测:学术影响力★★★★★经济影响力★★社会影响力★(???)邹恒甫教授说过喜欢做两件事:一是教书,和学生在一起;第二就是很痛快地读书,主要是历史和哲学。1962年,邹恒甫出生于湖南。1977年进武汉大学。1983年到哈佛经济学系攻读博士,堪称中国新一代经济学人中的元老。1992年,邹恒甫博士一手创了武汉大学高级经济研究中心,开了国际数理金融和数理经济系两个班,开始了中国经济学教育改革试验。这两个班采用英文原版教材,教学与国际惯例接轨。中心向全球一流大学经济系输出很多中国经济学博士生,邹教授的行动赢得了经济学同行之间的佩服和尊重。邹恒甫对于教育所做的贡献,首先不愧于他作为一个学者的本职。他创了我国第一本经济学英文期刊《经济学与金融年刊》,该刊成为国际经济学主流刊物之一。他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近六十篇学术论文。他是华人中最著名的宏观经济学家之一。他基本上不为社会所知,所以,他的社会影响力为一星,真可谓最低调的经济学大师。吴敬琏(WuJingLian)华尔街电讯评测:学术影响力★★★☆经济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吴敬琏教授给人感觉是一位公正、睿智、博学、为民请命的有良心的经济学家。他的主要欢迎人群平均分布在男女老少之中。让人“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他是一个睿智和良知兼备的中国学者,他也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先天下之忧而忧’的高贵品格。但也有人把近几年中国股市的不景气部分归罪于他。由于历史等多种原因,吴敬琏教授并没有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但是他仍然是当代中国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对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和经济与社会政策制定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他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适时转变到整体改革战略,规划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路径,论证发展民营经济、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要性。张维迎(ZhangWeiYing)华尔街电讯评测:学术影响力★★经济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张维迎教授可能是挨骂最多的经济学家,什么“资本家的乏走狗”,什么“屁股决定脑袋”,一时间学术争论和人身攻击的界限被彻底地模糊了,但是那些骂张维迎教授的人,至少有90%没有完整地读过张维迎的一篇文章。从1984年至今的20多年里,张教授张从事产权和企业理论的研究是一贯的,长期的。张教授还应该算作是将“博弈论”(GameTheory)引入中国的开山之人,做了大量有关博弈论“传道授业”的工作。随着海龟进入中国学术界,他的学术影响力越来越小。李稻葵(Li,DavidD)华尔街电讯评测:学术影响力★★★★经济影响力★★☆社会影响力★★除了经济学业内人士,知道李稻葵教授的人很少。“一个经济学者在公众空间,要以一种理性的形象出现,要用理性的话语讨论问题,这是一个严肃经济学者的风范。”李教授发表评论的同时也定义了自己。李教授198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信息系统专业,获学士学位,1992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经济学)学位。先后担任安娜堡密西根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国家研究员、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副教授。现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志武(ChenZhiWu)华尔街电讯评测:学术影响力★★★★经济影响力★★社会影响力★★陈志武教授是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终身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耶鲁大学金融学博士,华尔街对冲基金公司的首席投资经理,金融学和金融资产定价领域最具有创造力和最活跃的学者之一,获得过美国默顿米勒(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研究奖、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研究奖等多项重大奖励。陈教授是金融经济学、财务学理论、证券定价、新兴资本市场方面的专家。最近几年,陈教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转型过程中的市场发展和制度机制建立的问题。“什么制度机制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必要的”?“金融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这些都是陈博士研究关注的问题。田国强(TianGuoQiang)华尔街电讯评测:学术影响力★★★★经济影响力★★社会影响力★田国强教授无论是在国际经济学界还是在中国经济学界均名声远扬。然而,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早期赴美留学的孜孜学子,田国强的求学道路异常坎坷。田教授1980年毕业于原华中理工大学数学系,1982年获得该校数学硕士学位,1987年获得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获得全美斯隆博士论文奖。他提出了一个在“非规范性”的经济环境中,即有限经济自由和不完全市场体系环境下的企业产权理论。该理论认为,只有经济制度环境得到适当的改变,社会才能有效地变换产权的所有制安排形式。田教授为德州A&M大学经济系终身教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清华大学特聘教授。?fr=ala0

1999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A Mundell)教授简介  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A Mundell),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教授、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主席、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奠基人,被誉为“欧元之父”。  罗伯特·蒙代尔曾就读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和伦敦经济学院,于麻省理工学院(MIT)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在1961年任职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曾在斯坦福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院Bologna (意大利)中心任教。自1966年至1971年,他是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和《政治经济期刊》的编辑;他还是瑞士日内瓦的国际研究研究生院的国际经济学暑期教授。1974年起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  蒙代尔教授在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澳大利亚和亚洲等地广泛讲学。他是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加拿大政府、拉丁美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联邦储备委员会和美国财政部等许多国际机构和组织的顾问。1970年,他担任欧洲经济委员会货币委员会的顾问;他还是1972-3年度在布鲁塞尔起草关于统一欧洲货币的报告的九名顾问之一。自1964年至1978年,他担任Bellagio-Princeton国际货币改革研究小组成员;自1971年至1987年,他担任Santa Colomba国际货币改革会议主席。  蒙代尔教授发表了大量有关国际经济学理论的著作和论文,被誉为最优化货币理论之父;他系统地描述了什么是标准的国际宏观经济学模型;蒙代尔教授是货币和财政政策相结合理论的开拓者;他改写了通货膨胀和利息理论;蒙代尔教授与其他经济学家一起,共同倡导利用货币方法来解决支付平衡;此外,他还是供应学派的倡导者之一。蒙代尔教授撰写了大量关于国际货币制度史的文章,对于欧元的创立起了重要的作用。此外,他撰写了大量关于"转型"经济学的文章。于1997年,蒙代尔教授参与创立了《Zagreb经济学杂志》。于1999年参与创建了世界经理人集团,2002年起担任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主席。  蒙代尔教授撰写的著作包括《国际货币制度:冲突和改革》(蒙特利尔:加拿大私营规划协会,1965年);《人类与经济学》(纽约:McGraw-Hill,1968年);《国际经济学》(纽约:Macmillan,1968年);《货币理论:世界经济中的利息、通货膨胀和增长》(加利福尼亚,Pacific Palisades:Goodyear,1971年);《新国际货币制度》(与J J Polak共同编写)(1977年);《世界经济中的货币历程》(与Jack Kemp共同编写)(1983年)。其合编的著作包括:《全球失衡》(1990年);《债务、赤字和经济状况》(1991年);《建设新欧洲》(与M Baldassarri共同编写)(1992年);《中国的通货膨胀与增长》(与M Guitian共同编写)(1996年);《欧元作为国际货币制度的稳定器》(与A Clesse共同编写)(2000年)。  蒙代尔教授于1965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发表Frank Graham纪念演讲,1974年在剑桥大学发表Marshall演讲,1998年发表Ohlin演讲,2000年发表Robbins纪念演讲。1983年,他获得法国参议院的JcaquesRueff奖章和奖金;1997年,他被评为美国经济协会的杰出会员;1999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蒙代尔教授获得了北美洲、欧洲和亚洲好几所大学的荣誉学位和教授职位。

国际经济法杂志官网

以下几个网站不错:-/ 另外还有如下: 国际法论坛 国际法研究机构 以上都是我认为较好的,也是我常进去的网站,希望对你有帮助

国际经济法是指调整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国家与他国私人之间;国际组织与私人之间以及不同国籍私人之间,相互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随着各国之间贸易和经济往来日益增长以及国家对贸易和经济活动的干预日益加强而形成和发展的。早在中世纪末期,欧洲主要商业城市就有一些关于国际商业交易的规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关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则和制度大量出现 ,并具有了国家之间条约的形式。作为一门学科,国际经济法学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发展起来。

国际经济学杂志中文

dffffffffffffffffffff

太长了,哥们。有空给你翻译下

《国际经济学》([美] 保罗·克鲁格曼)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7ENueOeoNew 提取码:ptdl    书名:国际经济学作者:[美] 保罗·克鲁格曼译者:海闻 等豆瓣评分:5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年份:2002-4页数:752内容简介:这本《国际经济学》着重研究了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的建立,讨论了发展中国家的长期增长和趋同、改革和自由化、宏观经济稳定、汇率制度和国际金融体系的重新设计等问题。作者简介:保罗·克鲁格曼(Paul R Krugman),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国际经济学教授。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Maurice Obstfeld),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

全球经济与财政回顾

国际经济学杂志期刊官网

我曾经买过一本金圣才的习题解答,在他的最后面对各种经典教材有比较详细的描述,如下。初级教材: 1、曼昆《经济学原理》上下册,人大版《经济科学译丛系列》。 曼昆为哈佛高才生,天才横溢,属新古典凯恩斯主义学派,研究范围偏重宏观经济分析。该书为大学一年级学生而写,主要特点是行文简单、说理浅显、语言有趣。界面相当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报刊文摘,与生活极其贴近,诸如美联储为何存在,如何运作,Greenspan 如何降息以应付经济低迷等措施背后的经济学道理。该书几乎没有用到数学,而且自创归纳出“经济学10大原理”,为初学者解说,极其便利完全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人阅读。学此书,可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思维,常用的基本原理,用于看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可知经济学之功用及有趣,远超一般想象之外。推荐入门首选阅读。目前国内已经有某些教授依据此书编著《西方经济学》教材,在书中出现“经济学10大原理”一词,一眼便可看出是抄袭而来。2、 萨缪尔森《经济学》 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1970年成为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研究范围横跨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多个领域,对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有独到的见解。目前经济学各种教科书,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及分析方法,多采用由他1947年的《微观经济分析》发展糅合凯恩斯主义和传统微观经济学而成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理论框架。他一直热衷于把数学工具运用于静态均衡和动态过程的分析,以物理学和数学论证推理方式研究经济。目前经济学理论数学化大行其道,此翁实始作俑者。 《经济学》由美国麦格劳——希尔图公司1948年初版。现已出第16版,通行全世界。国内50年代由高鸿业教授根据英文第10版翻译,商务印书馆于1981年出版。市面之16版,是和诺德豪斯合写,由萧深教授翻译,并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单行本出版。现在版本又更新了。 全书结构宏伟,篇幅巨大。可谓博大精深。渗透老萨数十年经济学见解。字里行间,三言两语,每有深意。其中诸如“热情的心,冷静的头脑”、“相关未必因果”等言语,可谓经济学之《老子》。读完该书,可了解经济学所探讨问题在经济学体系中之位置及分析框架,对经济学有一个完备之认识框架。知识庞杂,有一体系框架,则适宜以后更进一步学习。学之愈深,愈知此框架之重要。尽管该框架在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方面仍有断层,但不失为一个好框架。此书国内有机工版发行之英文版。建议直接阅读英文版。3、斯蒂格利姿《经济学》及系列辅助教材。 斯蒂格利姿在信息经济学成就甚高,此书可作为前二者的补充,前二者所涉及经济学内容主要是以价格理论及边际分析为基础,不包括不对称信息经济学、不确定性分析部分。斯蒂格利姿之《经济学》可填充前二者之空白。 尽管三位作者政策倾向不同,但教材体现凯恩斯主义的特征稍多一点,总体上讲,教材相当客观和公允。很适宜做入门教材。 4、《经济学、原理、问题与政策》及《经济学原理与问题》、〈经济学案例〉、〈经济学小品〉、《经济学悖论》、〈社会问题经济学〉等。此类书之特点是先提问题,再论原理,主要是针对社会习见问题,逐步解释原理,水平、内容大多较好,唯缺乏体系与框架,适宜略懂经济学者补充学习。 5、国内老师自行编写之《西方经济学》教材:目前国内各大学自己编写的直接冠以《西方经济学》或〈经济学原理〉均属入门教材。如高鸿业、历以宁、宋承先、梁小民、朱锡庆、尹伯成、司春林等等。然皆远逊外国教材。中级微观教材。 中级教材一般以微观、宏观两科为主,兼修其他应用科目。传统经济学,本无宏观、微观之分,自凯恩斯针对名义变量进行宏观经济分析之后,始有宏观一科。故历来次序,先修微观,再修宏观,后及其他。微观经济学为各科之基础。其分析,乃基于马歇尔的一般均衡分析及边际效用学派之边际分析,而后由萨谬而森发展数学方法及框架而成,涵盖范围甚广,大致包括: 基础部分:传统厂商理论(技术、利润、成本)、传统消费者理论(效用、偏好、选择、需求)、局部均衡理论(完全竞争市场之稳定性)、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二大定理、交换方框图) 分支部分:寡占市场理论(寡头、定价、市场细分)、博奕论(纯策略均衡、混合博奕、广延型结构、厂商博奕、颤抖的手)、公共物品理论(公共物品、税收制度设计、投票、外部效应)、不确定性经济学(风险、博采、保险、投资)、信息经济学(不对称信息、逆向选择、信号)、激励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契约理论)、法和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企业性质分析、法律)、拍卖理论(拍卖机制设计)、匹配理论等。 学习者可根据上述内容,与教材所列提纲比较,则可知教材侧重点之所在。1、平狄克《微观经济学》,人大版。 此书乃标准中级微观经济学教材。在美国多个大学供mba采用,国内英文版有清华版,中文版有人大版。此书内容适中,主题广泛,均是各部分理论之要点,不旁及其他分歧内容,其中定价部分较为详细。图形清晰,语言流畅。所采用数学工具甚浅,有函数但不涉及微分,只用差值。曲线只用标准严格凹性曲线,不及拟凹部分、线性仿射内容,成本函数也均为线性。建议此书应通读,可作进阶之用。 2、曼斯非尔特《微观经济学》人大版。 内容、难度、书价与平狄克相仿,唯编排次序不同。体系稍显庞杂,不如平狄克之明晰,然也为一国外通行教材。若修习平狄克有不明之处,则可先参照此教材或先修学其他国内出版之书籍。如北大系列教材之周惠中〈微观经济学〉,北大版朱善利之《微观经济学》等。此书不属必读。 3、《国外经济学教材库》系列之《应用微观经济学》,32开,经济科学出版社。 此书有大量案例及微观经济原理之运用,所用数学甚少,读此书,可补充平狄克教材之案例。加深对经济学之了解。 4、范里安《微观经济学: 现代观点》,费方域翻译。 由美国WW诺顿图书公司 1990年版译出,三联版。此书是极规范之经济学专业的中级微观教材。美国MIT,哈佛、伯克利经济学本科指定教材。32开,800多页。易懂而深刻。本书为第二版,内容除论述了市场、消费者偏好、需求、技术、利润、生产等问题,还增加了两章, 分别论述了要素供给和信息经济等。内容上相当关注技术细节问题,比平狄克要更深一些。范里安微观经济学与数学造诣极深。然此书乃其为学生所写之中级教材,刻意避免数学之应用,大部分数学推导放于附录,微分运用相当少,适宜学完平狄克后重点阅读。可作平狄克中各部分理论内容之拓展。 高级微观教材1、范里安《高级微观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 这是范里安在《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的基础上的标准高级教材。每一章均相当简短但精要。阅读时需要对中级教材有比较深入的学习。但翻译质量不佳。建议直接读英文版。接近研究生一年级水平。推荐阅读。 2、《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theory》as-colell Green等。 社科院,中文版,北大翻译。经典中的经典目前所见,顶级教材,研究生一年级水平。推荐阅读。3、《微观经济理论》尼克尔森,国内中文翻译出版。 此书微积分运用、数学运算简洁明晰,全书难度、体系一致,排版清楚、内容重点突出,主题有深度,实为一极佳之中高级教材。书后之参考书目适宜进一步学习参考,为中级教材之中,最适宜和高级教材接轨者,唯书价稍贵,习题难度不深,习题量稍显不足。此书似乎出版发行量不多,除北大、复旦等处书店有少量可见外,其他大学及城市似甚少见。推荐阅读。4、平新乔的《微观经济学18讲》,北大出版。 内容属于中高级微观经济学,涉及微观领域较多,引入大量的数学运算,除文字内容外,强调逻辑推理。惟书中有不少印刷错误,且理论内容跳跃太快,不利学习理解,数学运用庞杂,不够明快清晰。在国内中高级教材中属中上之作,接近国外大学本科高年级水平。最大的优点是书后付有大量需要运算的习题,均需花时间读书和思考才能解决,很适宜学习训练。对从中级到高级过渡有帮助。不属必读范围。 5、张定胜《高级微观经济学》。武大出版。 此书属于中高级内容,因涉及主题较少,故比平新乔之〈18讲〉显得清晰。适宜找不到其他中高级教材,而高级教材又甚困难,可以此书做过渡。 6、蒋殿春《高级微观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 此书主题基础部分已达高级水平,难度甚大。至博奕论以后部分,则难度甚浅。或与日本经济学之教授方法有关。对传统的价格理论的数学描述相当清楚。数学证明部分清楚。推荐阅读。 7、武康平《高级微观经济学》,清华版。进一步学习数理经济学之用。不属于必读范围。 中级宏观教材。 若无意进一步学习高级微观经济学,则可同时学习宏观经济学。微观的特点是精深,宏观则是驳杂。因为宏观流派很多,观点各不相同。 1、《宏观经济学》曼昆,人大版。中文翻译。 此书秉承曼昆〈经济学原理〉之优点,以简单,浅显为特点。虽只有很少量的数学,但对原理及内容均提炼得甚为简洁。前半部分写得相当清晰。可读完萨谬而森《经济学》并略懂一点微观后直接学习。适宜一个循环学习,即以书入手,修完《全球视角》后,再回头重修此书,有提纲挈领之用。缺点是作者似乎限于门户之见,对真实周期学派、奥地利学派等其他学派提得很少。建议阅读。 2、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人大版中文翻译,东北财大有影印英文版。 此书是标准的中级宏观教材,属正统教材。体系清楚,描述准确,通行于美国各大学多年。采用凯恩斯IS-LM体系为框架,对各个流派评价及描述相当公平。推荐必读。 3、罗伯特霍尔《宏观经济学》,人大版中文翻译。 整本书显得有点凌乱,适宜读过其他中级宏观再做印证之用,内容比上述两本教材略深。不属必读范围。 4、巴罗《宏观经济学》,清华影印英文版。 巴罗宏观经济学造诣很深,主要研究领域在经济增长理论。但写的书却销路很差。学这本书可作为对上述教材所属凯恩斯学派的一个补充。不属必读范围。5、萨克斯《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三联版 。 萨克斯成功处理了南美高通货膨胀的问题,但书一样写的相当好,整本书注意细节而有条理。很适宜读完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后进一步阅读。以拓展知识。 6、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 今日之宏观经济学,已很难讨论封闭的宏观经济,此书可谓进一步拓展的宏观经济学,包括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两个部分,渗透克鲁格曼的经济思想,所采用框架为AS-AD框架,可作IS-LM框架的补充。推荐阅读。 7、《现代宏观经济学发展与反思》及《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南---各思想流派分析》及《与经济学大师对话》此系列三册,前两册为商务版。 此书乃对各不同流派经济学大师的采访和评论,对各个流派的异同可以有清楚的了解,而且是直面经济学大师,可以看到各个大师之间彼此的观点不同,甚至成见立场,互相抨击之处,实在有趣。推荐阅读。 高级宏观经济学 1、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 。商务版。推荐阅读 2、布兰查德《高级宏观经济学》 3、萨金特《动态宏观经济理论》 4、龚六堂《高级宏观经济学》。推荐阅读 论坛比较有名的就是人大经济论坛和经济学家论坛,里面有很多有用的资料和一些最新的原创文章。相信你把以上这些东西摸透了,也就很好了!

中国人民大学翻译的一套教科书把各个经济学科的现在理论都覆盖了呀,大开面很厚的那种,要看理论就看那套吧要了解经济学发展历史的话就先借一本经济学发展史看看框架,然后就遵循亚当斯密,李嘉图,约翰穆勒,马歇尔,凯恩斯的线路看看他们的政治经济学,中间参杂了很多学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看看期刊什么的要善用学校的数据库啊,大学应该有买的,可以去问一下时政运用什么的先看看新闻吧,然后看中哪个人了以后再在网上查查他的文章看吧。如果不介意英文的话《经济学家》一直在网上组织讨论的,中国的不知道= =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国际财经评论 应该没有中文版的吧。

这个审稿最少需要3个月。在IDEAS全世界一千三百多经济金融会计管理统计学术期刊中,邹恒甫主编的SSCI刊物AnnalsofEconomicsandFinance已经是第92名。“AnnalsofEconomicsanFinance”《经济学与金融年刊》。该期刊由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联合主办,邹恒甫任主编。该刊按照国外一流经济学期刊的模式,聘请著名华人经济学家担任副主编(co—editor),采用匿名审稿的制度。该期刊已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正式收录,同时也被最权威的美国经济文献库JEL收录,已成为国际经济学界公认的主流经济学杂志之一。邹恒甫,素以低调著称。他在国外主要杂志上发表了40多篇有影响力的论文。由于他在宏观经济学领域所作的突出贡献,在去年年初全球10多万名经济学家和5500名著名经济学家的大排名中名列世界第247位。邹恒甫的一些经济学观点,曾经得到过国际经济学大师巴罗、雅克-让·拉丰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克曼在内的高度赞扬。巴罗在同邹恒甫的激烈争辩中成为至交。雅克-让·拉丰评价邹恒甫有“令人信服的杰出的学术成就”。赫克曼在多种场合赞扬邹恒甫在收入分配和财政政策研究领域等方面的重要成就。

  • 索引序列
  • 国际经济学杂志中文官网
  • 国际经济学杂志官网
  • 国际经济法杂志官网
  • 国际经济学杂志中文
  • 国际经济学杂志期刊官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