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发布时间: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郑州大学学报由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组成。《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是由河南省教育厅主管,郑州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创刊时间1957年,曾用刊名为《河南医学院学报》和《河南医科大学学报》,规格为国际通用的大16开本,双月刊。《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现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9年《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再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被评为河南省第一届自然科学期刊综合质量检测一级期刊;2008年被评为第二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被评为2008年高校科技期刊先进集体;2008年被评为河南省第一届自然科学“二十佳期刊”;2007年《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在全省自然科学期刊编校质量抽查中名列第一;2006年获首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2004年获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同时进入6种重要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被美国化学文摘、哥白尼索引等国内外多种权威性文摘期刊摘录。

1、现在的郑州大学前身是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和河南医科大学,与2000年7月10日合并。2、郑州大学的历史如下:(1)原郑州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91年黄河大学并入。1996年11月通过国家“211工程”部门预审,1996年6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正式批复,将郑州大学列入国家“211工程”项目院校进行重点建设。(2)原郑州工业大学成立于1963年,是原化工部直属的重点院校。原名郑州工学院,1996年4月更名为郑州工业大学。经过37年的建设和发展,合校前已成为以工为主,文、理、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工科学校。(3) 原河南医科大学1928年在开封成立,原名河南大学医科,后改名河南大学医学院,1952年从河南大学分出,更名为河南医学院,1957年迁至郑州,1984年更名为河南医科大学。合校前河南医科大学是以医学为主的省属重点高等医科院校。 (4)现郑州大学2000年7月10日,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郑州大学,时任河南省省长李克强出席大会并宣布新的郑州大学成立。2004年2月27日,正式成为国家教育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重点大学,也是全国第一所省部共建大学。2010年6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名单。2017年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双一流)”名单。2018年3月,郑州大学由“省部共建高校”升格为首批“部省合作共建高校”,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序列。3、历届校长:(1)原郑州大学嵇文甫(10—10)、王培育(11—07)、刘兰坡(07—04)、樊道远(07—04)、车得基(04—08)、曹策问(08—07)。(2)郑州大学曹策问(07—01)、申长雨(02—10)、刘炯天(05—今)。4、校区:主校区(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南校区(郑州市大学北路75号)、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97号)、东校区(郑州市大学北路40号)。扩展资料:郑州大学的学术资源:1、馆藏资源: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郑州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56年,由原郑州大学图书馆、原郑州工业大学图书馆、原河南医科大学图书馆合并组建而成,共拥有一个新校区中心馆和三个老校区分馆。总藏书量为9万册,中外文报刊18325 种,其中纸质报刊3325种,另有音像资料11119件,已形成了理学、工学、医学、文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馆藏资源体系。另外可以检索、利用的中外电子图书约249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共计5万种;还有Dialog国际联机检索系统,可提供600多个大型专业数据库的使用。 2、学术期刊:《郑州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60年,为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发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史学、图书情报学、文学、语言学、新闻学等方面的学术性文章。设有“人学研究”、“环境资源法研究”、“书简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等栏目。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是由河南省教育厅主管、郑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创刊于1957年,设有“特约述评”、“食管癌研究”、“系列研究”、“论著”、“应用研究”和“研究快报”等栏目。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进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CSTPC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CSTJ)、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数据库等多种重要数据库。被美国化学文摘、哥白尼索引等多种权威性文摘期刊摘录。《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创刊于1962年,原刊名为《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主要刊登理、工科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综合评述方面的学术论文。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系统”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并被美国《数学评论》、美国《化学文摘》、德国《数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国际性文摘杂志收录或评论。《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创刊于1980年,原名《郑州工业大学学报》,是郑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该刊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主要刊登工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应用科学及工程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已经被美国《化学文摘》、《数学评论》、《剑桥科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波兰《哥白尼索引》、英国《科学文摘》等重要数据库和文摘固定收录。 《磷肥与复肥》创刊于1985年,由郑州大学与中国磷肥工业协会主办,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认定学术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摘录《美与时代》是由郑州大学主管、河南美学学会和郑大美学研究所主办的美学和艺术学学术期刊,被出版署列为“双效期刊”,进入中国“期刊方阵”(骨干期刊)。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州大学郑州大学-历任领导郑州大学-郑州大学简介郑州大学-郑州大学历史沿革

新的郑州大学成立于2000年7月10日,由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和河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理、工、医、文、史、哲、法、经、管等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是河南省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 高校,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高校。原郑州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55年,中央计划在郑州建一所综合性大学。1956年2月,中央高等学校规划会议上正式确定,在郑州新建的大学命名为“郑州大学”,由嵇文甫、龚依群、霍炳权、刘椽、吴富恒、崔成、王岳、董树德等组成筹建委员会,嵇文甫任主任,龚依群、王岳为副主任。1956年4月,山东大学总务长、化学系主任刘椽教授先期赴郑,得到省市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确定在郑州市建设区的菜王、焦家门、蜜蜂张和兑周四个村征地922亩作为郑大首期建校用地。一年之后,大学路西侧4幢朴素典雅的红楼拔地而起,那就是数、理、化三系的办公教学楼;大学路东侧也建起了东生活区。高教部杨秀峰部长亲自来郑协调关系,保证了郑大5个月开学的速度记录。1956年8月,高教部决定郑州大学数、理、化三系面向全国招生。郭沫若题写了校名。郑州大学建校之初为教育部直属高校,1958年划归河南省。1991年黄河大学并入郑州大学。1996年11月通过国家“211工程”部门预审,1996年6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正式批复,将郑州大学列入国家“211工程”项目院校进行重点建设。并校前已基本形成了文理渗透、理工兼容,文、理、工、财经、政法等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1963年河南省决定,将原郑州大学水利、机械、土建、电机4个工科系分出,成立郑州工学院。1996年4月更名为郑州工业大学,并校前已成为以工为主,文、理、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工科学校。设有9个系和3个系级教学机构,19个本科专业,12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原郑州工业大学成立于1963年,是原化工部直属的重点院校。1996年4月更名为郑州工业大学。原河南医科大学1928年在开封成立,1957年迁至郑州,1984年更名为河南医科大学。并校前河南医科大学是以医学为主的省属重点高等医科院校。 ◎地址:【校本部】郑州大学新校区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 邮编:450001【郑州其他校区】郑州大学南校区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大学北路75号 邮编:450052郑州大学北校区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文化路97号 邮编:450002郑州大学东校区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40号 邮编:450052 竹子 回答采纳率:8% 2008-08-07 21:58 检举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应该不是的。医学的核心如下:中华医学杂志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解放军医学杂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复旦学报医学版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苏州医学院学报(改名为: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广东医学 上海医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江苏医药 新医学 天津医药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陕西医学杂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3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山东医药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京医学 医学与哲学 1.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卫生研究 营养学报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中国职业医学 中国公共卫生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中国辐射卫生 卫生毒理学杂志 辐射防护 环境与健康杂志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中国卫生统计 劳动医学(改名为:环境与职业医学)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 中国医院管理 现代预防医学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 中草药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成药 中药材 中医杂志 中国针炙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药药理与临床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国医药学报 上海中医药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新中医 时珍国医国药 陕西中医 江苏中医药 四川中医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中国免疫学杂志 生理学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病毒学报 解剖学报 解剖学杂志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生理科学进展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上海免疫学杂志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基础医学与临床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免疫学杂志 中国微循环 神经解剖学杂志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临床检验杂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中华护理杂志 中华理疗杂志 中国急救医学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中国临床医学影响杂志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中国综合临床 现代康复(改名为:中国临床康复) 护士进修杂志 中国临床医学 1.中华内科杂志 中华血液学杂志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中华消化杂志 中国循环杂志 中华肾脏病杂志 中华传染病杂志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中华肝脏病杂志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高血压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糖尿病杂志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临床荟萃 中华外科杂志 中华骨科杂志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中华创伤杂志 中华麻醉学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中华烧伤杂志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中华手外科杂志 中华妇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实用妇产科杂志 生殖与避孕 现代妇产科进展 中华儿科杂志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临床儿科杂志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华肿瘤杂志 癌症 中华病理学杂志 中国肿瘤临床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肿瘤 肿瘤防治研究 中华神经科杂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中华精神科杂志 中华皮肤科杂志 临床皮肤科杂志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改名为: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中华眼科杂志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中华眼底病杂志 眼科研究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中华放射学杂志 中华核医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实用放射学杂志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药学学报 中国药学杂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药物分析杂志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中国药理学通报 中国抗生素杂志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中国新药杂志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中国药房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华西药学杂志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郑州大学学报由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组成。《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是由河南省教育厅主管,郑州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创刊时间1957年,曾用刊名为《河南医学院学报》和《河南医科大学学报》,规格为国际通用的大16开本,双月刊。《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现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9年《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再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被评为河南省第一届自然科学期刊综合质量检测一级期刊;2008年被评为第二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被评为2008年高校科技期刊先进集体;2008年被评为河南省第一届自然科学“二十佳期刊”;2007年《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在全省自然科学期刊编校质量抽查中名列第一;2006年获首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2004年获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同时进入6种重要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被美国化学文摘、哥白尼索引等国内外多种权威性文摘期刊摘录。

要是不确定的可以到新闻出版署查询的。不是核心刊,但属于公开发行的正式刊物,是否有资格评选正高要看各单位要求。望采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华厦医学、右江医学院学报、右江医学、医学文摘,等等。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电话

1 本刊栏目 1 专家述评或特约述评 主要为编辑部约稿。结合作者本人或研究组的长期工作成果,对某一专题进行系统、详尽的阐述,评论研究现状,着重于尚未解决的问题,分析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今后研究工作的思路。 2 食管癌研究 正文前要有4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3~6个中文关键词,中图分类号,与中文对应的英文题目、摘要和关键词。 3 系列研究 4 论著报道原创性的研究成果。要求数据完整、可靠,结论明确,一般全文不超过8000字,篇幅不超过4页(含图表和参考文献)。其余同“1”。 5 应用研究 报道研究工作的重要发现和体会。一般篇幅不超过2页(4 000字左右)。无中英文摘要。其余同“1”。 2 文章格式 1 文题 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应准确地反映论文的主题。尽量不用缩略语。 2 作者 作者应具备下列条件:①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③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核对,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凡在论文上署名的作者,均应签名授权发表。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者可列入致谢部分。作者不同单位的,在作者姓名右上角标注1、2、3……。 作者之间用逗号隔开。 3 单位 署名为第一的单位应是稿件报道研究的知识产权所属的单位,如有多单位参与该项研究,则按照在作者姓名右上角标注1、2、3……分别标注单位。 4 城市及邮政编码 5 基金项目 若论文为基金项目资助,请在文章首页下角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 6 通讯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应在投稿时确定,如在来稿中未特殊标明,则视第一作者为通信作者。第一作者与通信作者不是同一人时,在论文首页脚注,包括通讯作者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位,职称,研究方向,发表论文数量,联系方式(固定电话、E-mail)。 7 中文摘要(400字左右) 本刊一律采用4项结构式摘要,具体层次为:目的(Aim)、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具体要求:①目的:需与正文前言相一致,与结论相呼应。②方法:需包括文中所使用的主要方法的名称、病例(动物)数和必要的分组情况。③结果:与研究相关的主要结果及数据、统计学意义均应列出,并与文内核实无误。④结论:需与研究目的相呼应。 8 关键词 关键词采用《医学索引》所列的词。如表中无相应的词,处理办法有:①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②可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③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 9 中图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请根据论文内容的学科分类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查得。 10 英文文题 与中文文题一致。 11 作者姓名 拼音,姓前名后,姓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名的第一个字的首字母大写(如:施学忠,SHI Xuezhong)。 13 作者单位的英文译名,城市,邮编(应与中文相对应) 14 英文摘要 与中文摘要一致。 15 英文关键词 采用《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的《医学主题词表》(MeSH)所列的词。 16 正文 17 致谢 对参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接受委托进行某项工作的辅助人员,以及给予指导、提供资助者,可用简短的文字表示感谢。原则上应征得被感谢人的同意方可提名感谢。致谢内容加括号置于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 18 参考文献 必须以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年(5 a内为宜)主要文献为限,在文内用角码标注(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内部刊物、未取得国内统一刊(书)号的会议论文集及待发表资料等请勿作为文献引用。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的著录方式,以文中出现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排序。常用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如下:期刊:[序号]作者[注:作者1-3位全列出,每位间加逗号,3位以上仅写前3位,后加“等”或“et al”;外文文献作者姓前(全大写)名后(缩写,不加缩写点)] 论文题目[J]刊名,年,卷(期):起始页码例:[1] 王义生,韩枫,曹亚伟,等山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与生物学特性[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5(2):266[2] 史惠蓉,寇歆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及患者血清CA125检测[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43(2):324[3] Tanasescu M, Cho E, Manson JE, et Dietary fat and cholesterol and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mong women with type 2 diabetes[J] Am J Clin Nutr,2004,79(6):999[4] Merrington J, James M, Bradley M Supported diazonium salts-convenient reagents for the combinatorial synthesis of azo dye[J] Chem Commun, 2002(2):140专著:[序号]著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年:起-止页 或:作者 章节题目[M]//著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年:起始页码例:[1] 方亚抽样调查的样本量估算与统计分析[M]//方积乾卫生统计学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08[2] 张丁,朱宝玉,张书芳,等河南省居民膳食营养于健康状况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3 图表处理 1 线条图 线条图主辅线粗细比为2∶1,纵横坐标比例为5∶7。横纵坐标标目应简明,且必须标注量、单位国际符号。坐标上的量与单位的符号和缩略词应与正文一致。 2 照片 请选用图像清晰、层次分明、反差良好的黑白或彩色照片(300万像素、JPG格式)。显微照片应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组织切片照片要选准所需显示的部位,并将其置于照片中央或用箭头标示为宜。对可辨认的患者照片,作者应负责征得患者的同意,并进行技术处理,尽量使其不易辩认。单张图的大小建议为5 cm×5 cm(宽×高)。 3 表 表格设计应为三线表,随文排。表应有“自明性”,有简明、准确的中文表题。遵照统计学要求绘制,并写出表序,随文排版。表内一般用阿拉伯数字,上下行位数对齐;数据必须准确。 4 统计学处理 要求给出统计软件、版本,每种观察(检测)指标的具体统计学方法,检验水准,统计量及P值的具体值(如:t=496,χ2=611,F=765,P=027等)。4 其它说明 1 医学名词 以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2005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2 缩写词 除已被公认常用的缩写词可不加说明直接引用(例如:ACTH、DNA、HBsAg)外,其余第1次出现时一律先写出中文名词后括号标注英文全称及缩写词,文中引用中国人姓名时,应写全名。 3 计量单位 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在我国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全面贯彻国家标准GB 3100~3102-93《量和单位》的规定,在文稿中应正确使用和书写量和单位的名称和符号。凡有单位符号者应使用符号,如:“年”写为“a”,“天”写为“d”,“时”写为“h”,“分”写为“min”,“秒”写为“s”等;单位符号一律用正体字母。选用合适的词头使量的数值处于1~1 000,分子分母不应同时用词头,如“5 μg/mL”应改为“5 mg/L”。百分比浓度为非法定计量单位,如“5%的H2SO4”是不确切的,如果指质量比,则可表示为“H2SO4的质量分数为05”或“H2SO4的质量分数为5%”,如果指体积比,则可写成“H2SO4的体积分数为05”或“H2SO4的体积分数为5%”;如为质量浓度,则应写为“50 g/L H2SO4”。量符号以斜体拉丁或希腊字母表示(pH用正体),例如:m(质量),t(时间),λ(波长)等;为表示不同的限定条件,量符号可设下角标,例如:物质B的量浓度c(B),物质B的质量浓度ρ(B)等。单位符号一律以正体拉丁或希腊字母表示,例如kg(千克),m(米)等。图表中表示数量的量和单位时,应采用“量/单位”的标准化形式,即把量符号写作分子,单位符号写作分母。例如,“t/h”(时间单位“小时”),“p/kPa”(压力单位“千帕”)等。人体内某物质的含量,凡已知相对分子质量者,一律用物质的量浓度单位表示;尚未精确测得相对分子质量的组分,如某些蛋白质,仍可用质量浓度单位表示。不论使用的量浓度或质量浓度,一般使用L(升)作为人体检验组分浓度基准单位的分母。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mg·kg-1d-1”不能写为“mg/kg/d”,也不能写为“mg/kg·d-1”。带长度单位的每个数值后的单位不能省略。如40 mm×20 mm×30 mm不能写成40×20×30 mm,也不能写成40×20×30 mm3。 4 数字用法 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数值的修约不能采用“四舍五入”法则,应为“4舍6入5看后,5后有数进上去,5后为零看左数,左数奇进偶舍弃”。数值范围的表示形式:5至10应为5~10;5万至10万应为5万~10万,不能写成5~10万;3×109至5×109应为3×109~5×109,或(3~5)×109,不能写成3~5×109;60%至70%应为60%~70%,不能写成60~70%。以百分数表示的均值和标准差应写作(2±6)%,而不写作2±6%或2%±6%。分数的分号用斜线表示,数学公式例外。5 稿件处理 1 投稿 作者登录我刊审稿系统后,提交Word文档。作者可随时用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我刊网站,了解稿件处理进程。若2个月仍无处理结果,可与编辑部电话或电子邮件联系。投稿的同时还需交纳稿件处理费30元,提交单位介绍信(介绍信除证明稿件内容的真实性之外,还应证明稿件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问题、署名无争议等)。来稿请按《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投稿排版格式排版(可从主页作者园地下载:稿件用A4纸小四号字、5倍行距排版;要求文字及图、表、照片等齐全)。图表请用中文表示。外文字母、符号,须区分正斜体与大小写;用于上标或下标的字母、数码或符号,其位置高低须区别明显。 2 稿件修改 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如不同意删改请事先声明。作者可随时登陆网站查询稿件状态。稿件在编辑初审、专家评阅和编辑复审等流程中均可能提交作者修改。作者应按编辑给的退修意见仔细修改,在修改的同时,拟定修改说明。修改说明应逐条回答编辑的修改意见,如作者有不同意见,应说明理由。作者修改后将修改稿和修改说明传至系统。 3 稿件处理流程 ①编辑初审查重。②有关专家2~3人审定;编辑汇总意见提交作者修改。③作者按专家意见认真修改后,论著类稿件提交定稿会(常委集体审稿)审议。编辑汇总定稿会意见提交作者修改排版。其他类稿件提交总编审定。④作者修改后按我刊修改稿终稿格式排版,编辑加工后提交总编签发。⑤录用前查重、核对参考文献、修改英文摘要等。⑥责任编辑对稿件精加工,作者校对清样。⑦发刊。以上任何一个流程发现问题,都有可能由编辑提交总编,建议退稿。 4 知识产权 稿件一经总编指定刊期,我刊将向作者传送《稿件录取通知书》,在此之前,请勿将该稿投往他处。自投稿之日起,超过90天还未接到编辑部对稿件的处理通知,作者在征求我刊意见同意后,可改投他刊。如我刊发现作者有一稿两投和重复发表嫌疑,将按我刊“对一稿两投和重复发表问题处理的声明”(见主页作者园地)程序和要求处理。本刊已入编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将同时被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多种全文数据库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收录,请在投稿本刊时提出声明,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 5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40号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邮政编码:450052

R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表 1 中华医学杂志 2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3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4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5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6 解放军医学杂志 7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8 复旦学报医学版 9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10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11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12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13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14 苏州医学院学报(改名为: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15 广东医学 16 上海医学 17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18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19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1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2 江苏医学 23 新医学 24 天津医学 25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6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7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8 陕西医学杂志 29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30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31 山东医药 32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33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34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35 北京医学 36 医学与哲学 R1 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表 1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3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4 卫生研究 5 营养学报 6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7 中国职业医学 8 中国公共卫生 9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10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11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2 中国辐射卫生 13 卫生毒理学杂志 14 辐射防护 15 环境与健康杂志 16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17 中国卫生统计 18 劳动医学(改名为:环境与职业医学) 19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 中国学校卫生 21 中国医院管理 22 现代预防医学 23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4 中国消毒学杂志 25 中国妇幼保健 R2 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表 1 中草药 2 中国中药杂志 3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4 中成药 5 中药材 6 中医杂志 7 中国针灸 8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9 中药药理与临床 10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1 中国医药学报 12 上海中医药杂志 13 辽宁中医杂志 14 新中医 15 时珍国医国药 16 陕西中医 17 江苏中医(改名为:江苏中医药) 18 四川中医 R3基础医学类核心期刊表 1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役学杂志 2 中国免役学杂志 3 生理学报 4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5 病毒学报 6 解剖学报 7 解剖学杂志 8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9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0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学报 11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2 生理科学进展 13 细胞与分子免役学杂志 14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15 上海免役学杂志 16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进展 17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18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19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1 基础医学与临床 22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3 免役学杂志 24 中国微循环 25 神经解剖学杂志 R4 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表 1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3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4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5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6 临床检验杂志 7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8 中华护理杂志 9 中华理疗杂志 10 中国急救医学 11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12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13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14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15 中国综合临床 16 现代康复(改名为:中国临床康复) 17 护士进修杂志 18 中国临床医学 R5 内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1 中华内科杂志 2 中华血液学杂志 3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4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5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6 中华消化杂志 7 中国循环杂志 8 中华肾脏病杂志 9 中华传染病杂志 10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11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12 中华肝脏病杂志 13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14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15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16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17 高血压杂志 18 中国内镜杂志 19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1 中华老年心血管病杂志 22 临床荟萃 R6 外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1 中华外科杂志 2 中华骨科杂志 3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4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5 中国实用外科杂 6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7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8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9 中华创伤杂志 10 中华麻醉学杂志 11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12 外科矫形杂志 13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14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15 中华烧伤杂志 16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17 中华手外科杂志 R71妇产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1 中华妇产科杂志 2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3 实用妇产科杂志 4 生殖与避孕 5 现代妇产科进展 R72 儿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1 中华儿科杂志 2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3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4 临床儿科杂志 5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R73 肿瘤学类核心期刊表 1 中华肿瘤杂志 2 癌症 3 中华病理学杂志 4 中国肿瘤临床 5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6 肿瘤 7 肿瘤防治研究 R74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类核心期刊表 1 中华神经科杂志 2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3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4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5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6 中华精神科杂志 R75 皮肤病学与性病学类核心期刊表 1 中华皮肤科杂志 2 临床皮肤科杂志 3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R76 耳鼻咽喉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1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2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3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改名为: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R77眼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1 中华眼科杂志 2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3 中华眼底病杂志 4 眼科研究 5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R78 口腔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1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3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4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R8 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表 1 中华放射学杂志 2 中华核医学杂志 3 临床放射学杂志 4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5 实用放射学杂志 6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7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8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R9 药学类核心期刊表 1 药学学报 2 中国药学杂志 3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4 药物分析杂志 5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6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7 中国药理学通报 8 中国抗生素杂志 9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0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11 中国新药杂志 12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13 中国药房 14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目前比较好的,根据科技部的核心期刊目录及影响因子排序的话,依次是:中医类1、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622 7962、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709 7403、 中国中药杂志 2587 5794、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536 5745、 中西医结合学报 125 5216、 中草药 3696 5197、 中国针灸 1125 4668、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347 4269、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692 39710、中药材 1192 37211、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373 36612、针刺研究 332 33613、中华中医药杂志 511 31914、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370 27215、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256 24116、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336 23617、中国骨伤 487 22718、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145 22519、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323 22320、天津中医药 209 21221、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323 20322、中国中医急症 322 19623、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166 19524、中国中医药科技 406 18325、中医杂志 1020 17526、中医药学刊 480 16927、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325 16028、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195 15729、上海中医药杂志 505 14230、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44 12831、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95 12431、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494 12433、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79 10434、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100 044 莪就知道这些 不知道能帮得到你不?15 华西药学杂志 16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郑州大学由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于2000年7月10日合并组建而成。1952年,郑州大学开始筹备,1956年2月,正式确定大学名为“郑州大学”。历届校长:嵇文甫(1959年——1963年)樊道远(1979年——1983年)车得基(1983年——1994年)曹策问(1994年——2002年9月)申长雨(2002年10月——2012年8月)校区:郑州大学(新校区)新校区坐落在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大道100号,占地面积4845亩,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南校区,原郑州大学本部,位于郑州市大学路75号,校园占地约735亩,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东校区,郑州大学医学院,原河南医科大学,位于郑州市大学路40号,在中原路、建设路与大学路交汇之处,南与郑州大学毗邻。校园占地面积25亩,建筑面积近11万平方米,金水河贯穿南北。北校区,郑州大学工学院,原郑州工业大学,位于郑州市文化路97号,占地555亩,校舍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学校环境优美,尤以校内的参天之悬铃木而著称,是唯一获河南省绿化十佳先进单位的学校。

1文题 文题反映了论文的核心,提示主要解决的问题,文字简明。简是对文字数量的要求,明是对核心问题表达的要求。标题还应突出特点,引人注目,做到文题与内容相符。文题多用名词、名词词组或动名词表达,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文题中应避免使用非标准化的缩略语和商品名称。 2署名 作者署名表示作者对论文拥有著作权并对论文负责。作者署名的排列顺序与学术声望无关,应按实际贡献大小来定,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资料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3)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对修改,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邮箱

中华医学杂志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解放军医学杂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复旦学报医学版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苏州医学院学报(改名为: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广东医学 上海医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江苏医药 新医学 天津医药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陕西医学杂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3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山东医药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京医学 医学与哲学这些都是核心期刊,肯定都很不错的说。。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华厦医学、右江医学院学报、右江医学、医学文摘,等等。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检索了一下名称,检索结果显示不是核心。为了确保起见,建议再找编辑核实一下或者是亲自的检索一下。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

各部门联系电话河南科技大学 中国·洛阳 西苑路48号 邮编:471003 电子邮件: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中文核心期刊。《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科版》再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审核 发布时间:2012-2-24 12:59:06 校新闻中心讯 近日,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编委会来函通知:《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第六版)之综合性科学技术类的核心期刊。这是继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版(第五版)后又一次入编。 多年来,我校学报编辑部编辑人员认真贯彻科技期刊编排规范、出版管理条例、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量和单位书写规则,严把稿件质量关,即按照国家标准和学术期刊编排规范,对稿件进行认真细致的编辑加工,综合运用编辑互校流程,坚持稿件五次校对制度,力求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标点符号和每一个图表都做到正确无误,把差错率降低到最低水平。2009年荣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2010年获第三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2011年获河南省一级期刊。为加强高校学报建设,省教育厅组织评审专家于2011年上半年对全省高等学校学报的综合质量进行了评估,学报自然科学版获“河南省高校学报综合质量评估优秀自然科学期刊”荣誉称号。目前我校学报自然科学版被国内外30余家权威数据库和文摘刊物收录。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再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为进一步提高办刊水平,充分展示我校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扩大学校的影响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学概况[编辑本段]【英文】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河南科技大学位于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工业与旅游城市洛阳。 学校始建于1952年,是河南省内最早创建的工科院校之一,是河南省政府重点建设的三所综合性大学之一,先后隶属于国家农业机械部、国家机械工业部、河南省领导。经过56年的发展,学校汇聚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已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工、理、管、文、医、农、经、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高校。地理位置[编辑本段]学校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阳是十三朝古都,因其位于洛河之北而得名。洛阳西依秦岭,东临嵩岳,南望伏牛,北靠太行,这里山川秀丽,人杰地灵,孕育了华夏文明,创造了灿烂文化。“甲天下”的洛阳牡丹闻名于世。洛阳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十大重工业基地之一。先人们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给河洛大地留下了白马寺、龙门、关林等许多珍贵的遗产,今人们又创造了堪称共和国标志性建筑之一的黄河小浪底工程,历史、人文景观荟萃一地,古今成就交辉一处,造就了一片育人之胜地。 学科学位[编辑本段]学校现设21个学院、1个体育教学部,共22个教学单位;有69个本科专业,6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MBA、工程硕士和农业推广硕士等专业学位授予权。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是教育部授权的联合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单位。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8259人,其中普通本专科生26511人,硕士研究生824人。建校56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近14万名高级专门人才。 师资队伍[编辑本段]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729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1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51%;具有博士学位333人,硕士学位788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72%;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市级优秀专家、省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等高级人才200余人;有博士生导师21人,共享院士7人,省级特聘教授7人;有全国优秀教师、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等69人。科学研究[编辑本段]学校有15个省级重点学科,12个省级特聘教授设岗学科;有教育部“摩擦学与材料防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机械设计及传动系统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南省耐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显微外科研究所”等省级研究基地;有“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和“电工电子”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中国齿轮教育培训中心”、“中国轴承陈列馆”、“河南省机械工业CAD培训中心”、“河南省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中心”等国家及省级教学培训基地;有10个洛阳市重点实验室和5个洛阳市工程技术中心。《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医学三种版本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自然科学版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荣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社科版是河南省一级期刊,被中国人文社科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学校在锥齿轮研究方面保持着国际先进水平,研究成果曾先后荣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高性能铜合金引线框架技术、数控和机电一体化技术、轴承设计与摩擦学、耐磨材料及材料保护技术、车辆设计与内燃机技术、新型功能材料、牡丹快速繁殖技术等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计算机信息处理与控制、肿瘤学、神经外科学、法医学、显微外科、农业收获机械与农副产品加工技术、旱作栽培与育种、预防兽医学、动物育种与繁殖等学科的研究,具有明显的特色。硬件设施[编辑本段]学校现有西苑、景华、周山、开元等四个校区,占地面积56亩(287770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69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0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89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09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馆藏文献51万册,中外文期刊近2000种。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和应用水平处于全省领先地位,校园网主干带宽5G,数据存储容量近40T,校园网用户36364户。体育场馆面积为89039平方米,其中室内运动场馆10200平方米,另有与洛阳市共享并用于教学的体育中心面积75086平方米。 学校有三所附属医院,其中第一附属医院是省级综合性教学医院、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医院有床位1200张,固定资产总值36亿元;有4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硕士学位授予权点。医院的综合竞争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均居河南省综合性医院前列。教学管理[编辑本段]教学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学生可按照专业教学计划要求,自主选修课程,允许本科学生3-7年内完成学业。并设有第二专业辅修制,鼓励学生选学第二专业,毕业时学校发给辅修专业证书。学校校风严谨、管理规范。学生管理采取辅导员制,坚持以学风建设为中心,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行为管理,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学、艺术、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情操、进行素质教育。 学生就业[编辑本段]我校毕业生面向全国就业,主要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外资公司、部队等行业就业,尤其在江浙、京津沪、广东、山东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很受欢迎。同期就业率在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中名列前茅,另外每年有约30%的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奖学助学[编辑本段]学校制订有"奖、贷、助、补、减、缓"为主的资助困难生政策。以奖学金为主的各种奖励措施,从精神和物质上激励广大学生奋发向上,包括优秀新生奖学金、综合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学校与工行、中行、建行、农行建立有国家助学贷款合作;困难补助措施可解学生燃眉之急,并提供最低生活保障,以自我解困为目的、形式多样的勤工助学活动使贫困生既弥补了经济上的不足又得到了很好的磨练,现有固定的"助工、助管、助教、助研"等多种岗位。 校训[编辑本段]明德博学,日新笃行教风[编辑本段]敬业奉献,精益求精学风[编辑本段]勤学慎思,尊师诚信教风[编辑本段]和谐自强,严谨求实现任领导校党委书记 朱清孟 主持党委全面工作。分管党委办公室。 校长、校党委副书记 王键吉 主持学校行政工作。分管校长办公室、审计处。 校党委副书记 牛书成 负责组织、离退休人员、工会、保密工作。分管党委组织部、离退休人员工作处、机关党委、校工会。 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苟义伦 负责宣传、统战、纪检、监察、学生、共青团、后勤、规划建设工作。分管宣传部、统战部、纪委、监察处、学生工作部(处)、团委、国防生工作办公室、后勤集团公司、规划建设处,协助王键吉同志分管审计处。 副校长 段广才 负责人事、学科建设、研究生工作。分管人事处、学科建设处、研究生处、省机械设计及传动重点实验室、附属医院、人员交流中心。 副校长 周志立 负责计划财务、科研、对外合作工作。分管计划财务处、科技处、学报编辑部、对外合作处、国际教育学院、省耐磨材料工程研究中心、高温材料研究院。协助王键吉同志分管校长办公室。 副校长 李念群 负责后勤管理、保卫、招生工作。分管后勤管理处、保卫处、招生就业处、校医院、劳动服务公司。 副校长 宋书中 负责教学管理、实验室管理、图书馆、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分管教务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继续教育学院、图书馆、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工程训练中心。 校工会主席 闫纪建 主持校工会全面工作。 副校级调研员 郑 斌 协助周志立同志工作。

  • 索引序列
  •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电话
  •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邮箱
  •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