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投稿流程是怎样的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投稿流程是怎样的

发布时间: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投稿流程是怎样的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社是2007-05-17在北京市西城区注册成立的全民所有制,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9号院18号楼10层1101室。《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社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10102H52627036F,企业法人范晓东,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社的经营范围是:出版、发行《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利用自有《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发布广告;信息咨询;计算机图文设计、制作;;会议服务;承办展览展示;翻译服务。(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在北京市,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423605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1000万 和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1116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社更多信息和资讯。

《中国医疗设备》、《医疗装备》相比,《中国医疗设备》的影响因子较高,在行业内的地位也比较高。 医疗器械杂志主要有:《中国医疗器械杂志》(上海市医疗器械检测所)《中国医疗设备》(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中国医学装备》(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疗卫生装备》(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临床医学工程》(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医疗装备》(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目前不在统计源核心目录里。不是统计源核心!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投稿流程是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社是2007-05-17在北京市西城区注册成立的全民所有制,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9号院18号楼10层1101室。《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社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10102H52627036F,企业法人范晓东,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社的经营范围是:出版、发行《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利用自有《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发布广告;信息咨询;计算机图文设计、制作;;会议服务;承办展览展示;翻译服务。(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在北京市,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423605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1000万 和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1116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社更多信息和资讯。

可以投医疗器械杂志。《中国医疗器械杂志》《世界医疗器械杂志》《中国医院设备》学这个专业很有前途。

《中国医疗设备》是全国公开发行的科技类重要期刊,是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的会刊,已列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医疗装备》不太熟,你去蜘蛛网上了解下,我看到这两本都有。

你可以查看参考资料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投稿流程图

1、医疗器械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由于受技术条件、认知水平和工艺等限制,加之上市前的研究、验证不足,将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同时,由于器械在应用过程中的性能退化、故障损坏、操作不当或错误使用等,进一步增加了器械应用的临床风险,并可能导致器械相关医疗事故的发生。为了减少这一风险,国家应该加强医疗器械上市前的准入管理和上市后的监督,医院应该加强器械的临床准入管理以及操作人员和医学工程保障人员的准入管理,并将医疗器械应用纳入医疗质量管理,构建涵盖医疗器械采购、临床使用和医学工程保障等各相关部门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而确保医患安全,促进医院综合效益的提高。——曹德森,吴昊:医疗器械临床应用质量管理,《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年(8)22、现代科技的发展将临床医学推向了崭新的高科技时代,高科技渗入到病理学研究、临床诊 断、介入治疗、内植物材料及功能、器官移植直至最新技术DNA基因 疗法各个领域,医院的发展需要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技术和一流的现代化设备器械,所以,医院临床的发展 与提高都与设备管理部门密切相关。设备管理部门必须了解全院现有设备的运转状况,以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分析,如设备的购买期、折旧情况、运转状态、维修、保养时刻表及维修费用等,做到心中有数。设备管理部门必须要深入临床各科室、各部门,仔细调研临床发展动态及需求。要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新技术、新设备、新器械、新耗材的信息,收及主要设备的功能及性能,包括诊断设备、治疗 设备、检查设备及医疗辅助设备等设备的技术含量与先进程度及主要技术指标。——曹安之,蒋红兵,舒慧宇,刘枫,沈暑秋: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与供应商及现代化医院发展的关系,《医疗装备》,2004(06)3、高风险医疗器械是植入人体或用于支持、维持生命或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的医疗器械产品,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病人的生命安危。——郑福友,金敏:高风险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管理现状与对策,《中国药事》,2006(1)4、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和通用要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Quality Management and Corresponding General Aspects for Medical Devices),简称ISO/TC210。该技术委员会的秘书处设在AAMI(美国医疗器械促进协会)内。——陈宇红: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和通用要求标准化组织简介,《中国医疗器械信息》1997(6)5、我国医疗器械工业在近乎于零的基础上,经过30余年的奋发努力,现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科研开发、工业生产和质量管理体系,医疗器械工业已成为我国高科技、高技术领域颇具发展前景的生力军。——潘广成:医疗器械市场展望,《中国医疗器械信息》,1997(2)6、医工科历经20多年的发展,其职能从当初的设备器材的采购、维修,发展到现代医用设备的信息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经济管理及标准规范化管理;医疗仪器设备预防检测与维修;现代化医院医用设施系统建设规划与管理,理工医结合开发研制新颖实用的智能医学仪器设备,深化与拓展了学科发展的内涵。临床医工科学科建设指导思想已经形成:即“以医疗器械保障为基础,以设备安全质量管理为中心,以学术科研为导向。促进学科全面发展。”——种银保,唐超:现代医疗器械管理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中国医学装备》2005(11)7、根据调查,医疗机构在医疗器械的采购、储存、使用等方面存在问题较多。例如: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有些医疗机构没有相应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机构或者不配备质量管理人员,对使用医疗器械的技术人员培训不够;对供货企业的合法资质审查把关不严;储存养护上,相应规范不明确或者可操作性不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报告制度、重大安全事故的报告与应急处置机制不健全等。——郭仓田,完善医疗器械使用环节的监管,《实用新医学》2007(12)8、从医疗器械企业的特点出发,以遵循法律法规的内容,提升企业经营业绩为指导,从优先教育决策层、零缺陷管理、推行“5S”活动、GMP规范等方面,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高琳琳:医疗器械企业如何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2)9、生物学评价是医疗器械质量/风险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是对生物学风险分析与评估的过程首先,它的结论是在对先前临床应用、器械的临床评价、生物学实验检测等数据分析与评估的基础上,对收益与风险进行权衡取舍的结果。——庄菲,丁彪:在医疗器械风险管理体系中的生物学评价,《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7(4)10、医疗器械清洗是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疗器械灭菌前过程管理的重要环节,清洗是否彻底关系到医疗护理管理安全。医疗器械的清洗是否达到洁净要求,达到洁净程度的依据是什么,如何判断医疗器——王素珍,王欣,陈文,苗新霞,申丽萍:医疗器械清洗洁净度监测与清洗质量管理,《中国消毒学杂志》,2008(3)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是经国家科委、卫生部批准,在国内外正式出版发行的国家级技术刊物,是国内首家医疗器械专业杂志,已有近40年悠久历史。本刊编委会由国内生物医学工程界知名学者、专家组成,确保载文具有较高的学术和技术水平。本刊主要报导医疗器械和生物医学工程的开发、研制、生产、临床应用和医械监管等方面的新进展,以及管理和维修等方面的新经验。本刊是生物医学工程和医疗器械学科领域的核心期刊,欢迎各界人士投稿,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投稿须知:文稿应具有科学性、新颖性和逻辑性,有理论性和指导实践意义。文稿要求论点鲜明、数据可靠、资料翔实、分析方法正确,语言精练、书写工整。研究类文稿和综述、讲座稿件全文在5000字左右,临床经验交流稿件全文在3000字左右。文章格式请按照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分前言、对象与方法、结果、讨论),研究类文稿应另附150~200字中、英文摘要,3~5个关键词。英文摘要还应包括文题、作者单位、作者姓名、邮政编码。中、英文摘要可以采用结构式著录:含目的(Objective )、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也可以作为有机整体写为一段。应简洁明了,注意突出创新点。稿件提交采取网上提交的方式。文稿内容中,简化字以国务院1986年10月重新公布的《简化字总表》为准。数字请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七个单位公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书写。计量单位请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图请尽量采用矢量图,如果是位图,请尽量采用600dpi分辨率及以上标准。照片请用光面纸印出,要求清晰、层次分明。文稿中摘编或引用他人作品,请按《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指明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及其来源,在参考文献表中列出。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列入参考文献,必要时可在文中加注,说明作者、文题和来源。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引用处依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排序,并用方括号标注。来稿请自留底稿,无论刊登与否恕不退稿。收到本刊收稿回执后3个月后未接到本刊采用通知时,作者可自行处理。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以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删节。对内容的修改,应征得作者许可。如作者不允许对内容修改,务请在来稿中注明。来稿请勿一稿两投或多投,如该稿曾在学术会议上宣读或在内部刊物上刊出,或用其他文种发表过,请在投稿时加以说明。来稿首页作者单位后请注明单位所在城市名称及邮编。此三项请列于首页正文下方,并用横线隔开。项目资助课题请注明资助单位及编号。为方便联系,请留电话号码或E-mail地址。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目前不在统计源核心目录里。不是统计源核心!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曾用刊名: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主办单位: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出版周期:半月目前这个期刊未被任何核心期刊收录,就是普通期刊!根本不可能是A类期刊!但主办单位是一级协会,也算是普通国家级期刊吧。最多算是B类级期刊!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投稿流程是真的吗

增刊的真伪,你可以打杂志社公开电话去核实,如果是杂志社自己出的增刊,就不算假刊,因为是允许杂志社每年出不超过两期增刊的无论增刊是否为真,现在评职称时,增刊一律不算分,发在任何刊物的增刊上,都没有意义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是经国家科委、卫生部批准,在国内外正式出版发行的国家级技术刊物,是国内首家医疗器械专业杂志,已有近40年悠久历史。本刊编委会由国内生物医学工程界知名学者、专家组成,确保载文具有较高的学术和技术水平。本刊主要报导医疗器械和生物医学工程的开发、研制、生产、临床应用和医械监管等方面的新进展,以及管理和维修等方面的新经验。本刊是生物医学工程和医疗器械学科领域的核心期刊,欢迎各界人士投稿,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投稿须知:文稿应具有科学性、新颖性和逻辑性,有理论性和指导实践意义。文稿要求论点鲜明、数据可靠、资料翔实、分析方法正确,语言精练、书写工整。研究类文稿和综述、讲座稿件全文在5000字左右,临床经验交流稿件全文在3000字左右。文章格式请按照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分前言、对象与方法、结果、讨论),研究类文稿应另附150~200字中、英文摘要,3~5个关键词。英文摘要还应包括文题、作者单位、作者姓名、邮政编码。中、英文摘要可以采用结构式著录:含目的(Objective )、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也可以作为有机整体写为一段。应简洁明了,注意突出创新点。稿件提交采取网上提交的方式。文稿内容中,简化字以国务院1986年10月重新公布的《简化字总表》为准。数字请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七个单位公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书写。计量单位请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图请尽量采用矢量图,如果是位图,请尽量采用600dpi分辨率及以上标准。照片请用光面纸印出,要求清晰、层次分明。文稿中摘编或引用他人作品,请按《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指明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及其来源,在参考文献表中列出。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列入参考文献,必要时可在文中加注,说明作者、文题和来源。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引用处依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排序,并用方括号标注。来稿请自留底稿,无论刊登与否恕不退稿。收到本刊收稿回执后3个月后未接到本刊采用通知时,作者可自行处理。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以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删节。对内容的修改,应征得作者许可。如作者不允许对内容修改,务请在来稿中注明。来稿请勿一稿两投或多投,如该稿曾在学术会议上宣读或在内部刊物上刊出,或用其他文种发表过,请在投稿时加以说明。来稿首页作者单位后请注明单位所在城市名称及邮编。此三项请列于首页正文下方,并用横线隔开。项目资助课题请注明资助单位及编号。为方便联系,请留电话号码或E-mail地址。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曾用刊名: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主办单位: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出版周期:半月目前这个期刊未被任何核心期刊收录,就是普通期刊!根本不可能是A类期刊!但主办单位是一级协会,也算是普通国家级期刊吧。最多算是B类级期刊!

《中国医疗设备》是全国公开发行的科技类重要期刊,是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的会刊,已列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医疗装备》不太熟,你去蜘蛛网上了解下,我看到这两本都有。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投稿流程是什么

1、先生产备案登记, 2、申请表 3、产品标准 4、产品性能自测报告 5、现有资源能力说明及质量管理能力(含检测手段)的说明 6、产品说明书 7、材料真实性自我保证申明 8、营业执照,清晰明了望采纳!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是经国家科委、卫生部批准,在国内外正式出版发行的国家级技术刊物,是国内首家医疗器械专业杂志,已有近40年悠久历史。本刊编委会由国内生物医学工程界知名学者、专家组成,确保载文具有较高的学术和技术水平。本刊主要报导医疗器械和生物医学工程的开发、研制、生产、临床应用和医械监管等方面的新进展,以及管理和维修等方面的新经验。本刊是生物医学工程和医疗器械学科领域的核心期刊,欢迎各界人士投稿,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投稿须知:文稿应具有科学性、新颖性和逻辑性,有理论性和指导实践意义。文稿要求论点鲜明、数据可靠、资料翔实、分析方法正确,语言精练、书写工整。研究类文稿和综述、讲座稿件全文在5000字左右,临床经验交流稿件全文在3000字左右。文章格式请按照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分前言、对象与方法、结果、讨论),研究类文稿应另附150~200字中、英文摘要,3~5个关键词。英文摘要还应包括文题、作者单位、作者姓名、邮政编码。中、英文摘要可以采用结构式著录:含目的(Objective )、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也可以作为有机整体写为一段。应简洁明了,注意突出创新点。稿件提交采取网上提交的方式。文稿内容中,简化字以国务院1986年10月重新公布的《简化字总表》为准。数字请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七个单位公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书写。计量单位请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图请尽量采用矢量图,如果是位图,请尽量采用600dpi分辨率及以上标准。照片请用光面纸印出,要求清晰、层次分明。文稿中摘编或引用他人作品,请按《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指明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及其来源,在参考文献表中列出。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列入参考文献,必要时可在文中加注,说明作者、文题和来源。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引用处依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排序,并用方括号标注。来稿请自留底稿,无论刊登与否恕不退稿。收到本刊收稿回执后3个月后未接到本刊采用通知时,作者可自行处理。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以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删节。对内容的修改,应征得作者许可。如作者不允许对内容修改,务请在来稿中注明。来稿请勿一稿两投或多投,如该稿曾在学术会议上宣读或在内部刊物上刊出,或用其他文种发表过,请在投稿时加以说明。来稿首页作者单位后请注明单位所在城市名称及邮编。此三项请列于首页正文下方,并用横线隔开。项目资助课题请注明资助单位及编号。为方便联系,请留电话号码或E-mail地址。

注:一类医疗器械现在以由注册改为备案,具体流程资料如下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流程资料要求及说明一、备案资料(一)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表(二)安全风险分析报告医疗器械应按照YY 0316《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的有关要求编制,主要包括医疗器械预期用途和与安全性有关特征的判定、危害的判定、估计每个危害处境的风险;对每个已判定的危害处境,评价和决定是否需要降低风险;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和验证结果,必要时应引用检测和评价性报告;任何一个或多个剩余风险的可接受性评定等,形成风险管理报告。体外诊断试剂应对产品寿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从预期用途、可能的使用错误、与安全性有关的特征、已知和可预见的危害等方面的判定及对患者风险的估计进行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及相应的风险控制的基础上,形成风险管理报告。(三)产品技术要求产品技术要求应按照《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编制。(四)产品检验报告产品检验报告应为产品全性能自检报告或委托检验报告,检验的产品应当具有典型性。(五)临床评价资料 详述产品预期用途,包括产品所提供的功能,并可描述其适用的医疗阶段(如治疗后的监测、康复等),目标用户及其操作该产品应具备的技能/知识/培训;预期与其组合使用的器械。 详述产品预期使用环境,包括该产品预期使用的地点如医院、医疗/临床实验室、救护车、家庭等,以及可能会影响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功率、压力、移动等)。 详述产品适用人群,包括目标患者人群的信息(如成人、儿童或新生儿),患者选择标准的信息,以及使用过程中需要监测的参数、考虑的因素。 详述产品禁忌症,如适用,应明确说明该器械禁止使用的疾病或情况。 已上市同类产品临床使用情况的比对说明。 同类产品不良事件情况说明。(六)产品说明书及最小销售单元标签设计样稿医疗器械应符合相应法规规定。进口医疗器械产品应提交境外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或者认可的说明书原文及其中文译本。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应按照《体外诊断试剂说明书编写指导原则》的有关要求,并参考有关技术指导原则编写产品说明书。进口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应提交境外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或者认可的说明书原文及其中文译本。(七)生产制造信息对生产过程相关情况的概述。无源医疗器械应明确产品生产加工工艺,注明关键工艺和特殊工艺。有源医疗器械应提供产品生产工艺过程的描述性资料,可采用流程图的形式,是生产过程的概述。体外诊断试剂应概述主要生产工艺,包括:固相载体、显色系统等的描述及确定依据,反应体系包括样本采集及处理、样本要求、样本用量、试剂用量、反应条件、校准方法(如果需要)、质控方法等。应概述研制、生产场地的实际情况。(八)证明性文件1.境内备案人提供: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2.境外备案人提供:(1)境外备案人企业资格证明文件。(2)境外备案人注册地或生产地址所在国家(地区)医疗器械主管部门出具的允许产品上市销售的证明文件。备案人注册地或生产地址所在国家(地区)不把该产品作为医疗器械管理的,备案人需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包括备案人注册地或生产地址所在国家(地区)准许该产品合法上市销售的证明文件。如该证明文件为复印件,应经当地公证机关公证。(3)境外备案人在中国境内指定代理人的委托书、代理人承诺书及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或者机构登记证明复印件。(九)符合性声明 声明符合医疗器械备案相关要求; 声明本产品符合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目录或相应体外诊断试剂分类子目录的有关内容; 声明本产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并提供符合标准的清单; 声明所提交备案资料的真实性。二、变更备案资料(一)变化情况说明及相关证明文件变化情况说明应附备案信息表变化内容比对列表。涉及产品技术要求变化的,应提供产品技术要求变化内容比对表。变更产品名称(体外诊断试剂为产品分类名称,以下同)、产品描述、预期用途的,变更后的内容应与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目录和相应体外诊断试剂子目录相应内容一致。其中,产品名称应当与目录所列内容相同;产品描述、预期用途,应当与目录所列内容相同或者少于目录内容。相应证明文件应详实、全面、准确。(二)证明性文件1.境内备案人提供: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复印件。2.境外备案人提供:(1)如变更事项在境外备案人注册地或生产地址所在国家(地区)应当获得新的医疗器械主管部门出具的允许产品上市销售证明文件的,应提交新的上市证明文件。如该证明文件为复印件,应经当地公证机关公证。(2)境外备案人在中国境内指定代理人的委托书、代理人承诺书及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或者机构登记证明复印件。(三)符合性声明 声明符合医疗器械备案相关要求; 声明本产品符合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目录和相应体外诊断试剂分类子目录的有关内容; 声明本产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并提供符合标准的清单; 声明所提交备案资料的真实性。附:备案资料形式要求附备案资料形式要求一、备案资料完整齐备。备案表填写完整。二、各项文件除证明性文件外均应以中文形式提供。如证明性文件为外文形式还应提供中文译本。根据外文资料翻译的申报资料,应同时提供原文。三、境内产品备案资料如无特殊说明的,应由备案人签章。“签章”是指:备案人盖章,或者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签名加企业盖章。所盖章必须是备案人公章,不得使用注册专用章。四、进口产品备案资料如无特别说明,原文资料均应为原件,并由备案人签章,中文文本由代理人签章。原文资料“签章”是指:备案人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签名,或者签名加组织机构盖章,并且应当提交由备案人所在地公证机构出具的公证件;中文资料“签章”是指:代理人的组织机构盖章,或者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签名加组织机构盖章。五、备案资料应有所提交资料目录,包括整个申报资料的1级和2级标题,并以表格形式说明每项的卷和页码。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

《中国医疗设备》、《医疗装备》相比,《中国医疗设备》的影响因子较高,在行业内的地位也比较高。 医疗器械杂志主要有:《中国医疗器械杂志》(上海市医疗器械检测所)《中国医疗设备》(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中国医学装备》(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疗卫生装备》(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临床医学工程》(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医疗装备》(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 索引序列
  •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投稿流程是怎样的
  •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投稿流程是
  •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投稿流程图
  •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投稿流程是真的吗
  •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投稿流程是什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