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杂志电子版官网电话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杂志电子版官网电话

发布时间: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杂志电子版官网电话

应该是合法期刊 我在网上搜到一些非法期刊目录 教育学术研究 没有在非法期刊上面,应该是合法期刊吧,本人把在网上搜到的非法期刊目录贴在上面,以供大家参考非法刊物目录 附:新闻出版总署等有关单位现在曝光的非法期刊总目录 序号 刊名 刊号 1人民权益报ISSN1728-7383 2中国法制报ISSN1810-1720 3中国模具报ISSN1683-0717 4中华教育杂志ISSN1684-0445 5中国当代教育杂志ISSN1682-7317,CN(HK)NR4069/194/01 6中华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杂志ISSN1728-7502,CN16-1690/NR 7中国教育理论杂志ISSN1683-3767,CN(HK)NR4137/53/02 8中国教育教学研究杂志ISSN1726-3018,CN18-4258/H,CN35-1239HK/G,CN-4258/H 9中国教育ISSN1681-1615,CN·NR37-02 10中国现代教育杂志ISSN1682-2706,CN35-3917HK/G 11中国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ISSN1728-3531,CN03-3569/G·HK 12中国教育改革与研究ISSN1727-5121,CN(H)39-7869/G 13教学纵横ISSN1683-514X,CN(HK)NR4159/87/02 14当代教育ISSN1607-2065,CN(HK)NR4064/190/01 15中华教育教学实践ISSN1726-6416,CN03-4383/HK 16当代素质教育ISSN1726-765X,CN03-3313/G·HK 17中国教育研究 ISSN1727-0405,CN39-7848/G4,CNHK0315,CN43-8319H/G,CN98-0315/G4,CN98-0315/R 18中国新教育ISSN1727/7167,NR4332/56/03,CN(HK)NR4332/56/03 19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杂志ISSN1729-5726,CN13-9232/G4 20中国新世纪教育ISSN1684-8606,CN39-7618/G 21中国教育探索ISSN1009-5071,CN11-4461/I 22中华现代医药ISSN1681-5572,CN98-0072/HK 23中华医学教育与实践ISSN1726-1899,CN(HK)39-7818/R 24中华医学教学与临床ISSN1608-6716,CN19-2216/HK 25中华现代全科医学杂志ISSN1680-6344,CN29-3227/R 26中华现代临床医药杂志ISSN1606-4666,CN01-4097/R 27中华医药研究与创新ISSN1680-9343,CN31-3927/R 28中国医药保健ISSN1810-363X 29中国医药ISSN1608-3776 30世界医学论坛ISSN1726-295X 31建筑电气资讯ISSN1606-9668 32中国电气ISSN1811-4709 33电气设计与设备ISSN1727-8171 34电气世界ISSN1684-9191 35照明ISSN1729-3979 36电气&智能建筑ISSN1609-0403 37中国石油了望ISSN1727-9011 38触动ISSN1810-1216,CN03-0127/H 39环球消防ISSN1726-8869 40中华财富ISSN1727-7418 41当代市长ISSN1681-6609 42中国城市ISSN1726-1759 43中外妇女ISSN1608-7836 44中外慈善世界ISSN1608-7828 45中国农业产业化ISSN1683-3791 46法制新闻ISSN1727-0960 47百姓与法制ISSN1728-8703 48中国法治新闻ISSN1727-5989 49诚信山西ISSN1682-119XZs 50PIONEER CHINA 创业中国ISSN1729-1283 51中国创新报道ISSN1684-3878 52南方观察ISSN1728-2497,CN33-66065/9 53深度新闻ISSN1006-0400,CN99(Q)004 54WTO与中国ISSN1684-2170,CN62-4342/H 55中华医学论坛ISSN1684-8977,CN42-0125/R 56中国教育论坛ISSN1684-9566,CN42-0138/H 57中华之窗ISSN1606-9056 58新印刷ISSN1727-8899 59纸张行情ISSN1682-4075 60中国教育与经济论坛ISSN1728-2462,CN43-8816/R,CN43-8861/R 61中国经济论坛ISSN1682-119XZS 62中国经济评论ISSN1726-9598 63中外新闻ISSN1607-4025 64中国社会新闻ISSN1684-0305,ISSN1727-5962 65西部太阳能ISSN1682-119X 66中国乳品ISSN1810-1291 67中国肉食工业ISSN1810-0465 68中国烟草企业文化ISSN1688-518X 69中外饭店ISSN1683-0261 70国际电子商讯ISSN1683-5468 71美丽人生ISSN1703-5724 72现代华人国际标准丛刊编号 73外经导报ISSN1683-4453 74中国城市发展ISSN1727-804XO 75中外烟酒茶ISSN1683-4674 76美国中华护理ISSN1543-1479 77防雷世界ISSN1727-5415 78防雷ISSN1684-484X 79陶瓷ISSN1726-2838 80中国关注ISSN1009-5071,CN11-4461/I,ISSN1727-7221 81卫星通信广播电视ISSN1563-2431 82教育界 CN79-1229/Z 83全国教育优秀论文摘CN-1035R,CN26-1035/I4,CN26-1035R 84亚洲教育CN(HK)NR4251/02,CN(HK)4251/171/02 85中国现代教育论坛ISSN1727-4141,CN39-7859HK/G 86教育科研论坛 ISSN1728-8169,CNNR 183/03 87中国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CN38-3153HK/G 88教育管理与科研 ISSN1682-783X,CN142-03/G4 89中华素质教育杂志 CN(HK)67-4359/R,CN98-4359/G4 90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 ISSN1684-288X,CN(HK)NR4180/105/02 91中国现代教育研究 CN56-082HK,CN65-082HK 92中国教育纵横杂志 CN(HK)NR4159/87/02 93中华百年教育 CN98-1031/G4 94中国教育与教学杂志 ISSN812-5867,CN54-9887/HK,CN98-1813/G 95中国现代教育教学杂志 CN03-0173/G 96中国人文科学研究 CN03-1204 97中国图书馆学 CN1073-168 98中国教育研究与实践 CN-HK-4311 99教育科技探索与实践 ISSN1729-0759,CN(HK)-NR4352/46/03 100当代教师 CN(HK)25/11/03 101教育新发展 ISSN1792-8474,CN(HK)NR 184/02 102中国当代教育研究 ISSN1729-6528,CN38-3150HK/G,CN03-1202,CN03-1202/G,CN03-1202/HK 103教育新导向 CN23-1340/GD 104教学理论与方法 CN23-1240/N 105中华创新教育 ISSN1726-36X,CN98-4362/G4,CN(HK)70-4362/R 106当代南方教育论坛 CN35-1515HK/G,CN35-1515HK/GJ 107教育纵横 ISSN1729-6854,CN(HK)NR4540/264/03 108中国教育改革与研究杂志 CN(H)39-7869/G 109中国创新教育 CN(HK)NR3327/003/01 110中国教育家杂志 CN44-1406/Q,CN11-4525/N 111今日教育 ISSN1728-3639,CN(HK)NR4263/186/02,CN(HK)4263/186/02 112中国教育教学杂志 ISSN1728-0222,CN18-4258/H,CN13-4412/H 113中国教学纵横杂志ISSN1683-514X,CN(HK)NR4159/87/02 114中华现代全科 CN29-3227/R 115中国研究生杂志 CN03-1029/HK 116中国经贸ISSN1606-8548 117健康指南CN45-0056 118新旅行 TRAVELERISSN1671-6930,CN46-1067/GO 119新旅行 VOYAGEISSN1009-6450,CN42-1620/J 120新地产 OFFICEISSN1009-251X,CN23-1447/G2 121新地产 HOUSING ISSN1672-5719,CN11-5052/Z 122中国社会报 "警视专刊" CN11-0021 123中国教育改革杂志ISSN1727-7159,NR4331/51/03 124中国现代教学论坛河北省秦皇岛 125中国基础教育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等 126成功教育ISSN1609-9257,CN(HK)-4188 127教育论坛月刊ISSN1728-077X,CN(HK)NR4432/143/03 128外语教学探索 CN22-1324/H 129学人论丛 CN22-1076/C 130高师英语教学与研究 CN22-5032 131中华优质教育杂志ISSN1728-5232,CN198-4185 132现代教育论坛ISSN1629-8536,CN4856-38/03H 133中国学术研究ISSN1726-3824,CN(HK)16-1037/C 134中国教育科学通报ISSN1813-0305,CN04-1007/H 135教书育人ISSN1008-2549,CN-1439/Z4 136社会科学研究ISSN1551-6342 137教育经济与管理ISSN1810-3728 138中国教育新理论ISSN1683-3767,CN(HK)NR4137/53/02 139中华学术论坛ISSN1726-3271,(HK)NR185/02 140文教研究ISSN1682-3249 141教育研究论坛杂志ISSN1813—792X,NR183/03 142中国当代经济论坛ISSN1812-5182,CN43-8296/F 143中国现代教育学报ISSN1728-581X,CN03-1110/H 144中国教育改革ISSN1727-7159,NR4331/51/03 145中外教育与研究ISSN1728-2535/CN(NK)167/03 146中外学术导刊ISSN1726-1804 147学术交流与动态ISSN1811-4741 148中华教育学刊ISSN1726-1804,HK33849245-000-08/03/4 149中华教育与教学杂志ISSN1726-6416,CN03-4383/HK 150文史哲研究ISSN1606-6693 151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ISSN1606-5115,CN(HK)NR57/00 152外语教育与翻译ISSN1684-2871,CN(HK)4181-106-02 153中华教育教学杂志ISSN1726-6416,CN03-4383/G 154跨文化交流ISSN1681-7346 155教育教学研究ISSN1002-9605,CN11-1038/F 156语言文化教育研究ISSN1605-5047 157中华医学创新论坛杂志ISSN1608-2311,CN19-4721/HK 158中华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ISSN1680-1296,CN54-6180M/R 159教育新发现ISSN1729-8474,CN(HK)NR184/02 160航空教育CN11-2548/G4 161现代教学与管理ISSN1683-9021,CN3559/111/02NR 162中国现代教育与教学研究issn1810-1089,CN(HK)0429NR 163现代教育研究ISSN1681-3901 164中外教坛ISSN1609-977X(盗用) 165中外法制 ISSN1726-4464 166旧闻新读 ISSN1003-9619 CN 42-1013/I 167西部魂 ISSN762-8700-46-4 168金卡工程 ISSN156—1285 CN( 无 ) 169CBF 中国经贸聚焦 ISSN1446-5051 170中国视点 ISSN1811-3826 171中国经济 ISSN1811-2927 172中国区域经济 ISSN1729-4762 NR207/03 173中华企业 ISSN962-437-78-8 174名流企业 ISSN1726-703x CN-3966/F 175世界英才 ISSN1685-4314 176小康中国 ISSN1728-0214 177深度传播 ISSN1006-0400 CN99(Q)004 178金融与科技 ISSN1562-5605 NR38-588-98/F3433 179现代教学与管理 ISSN1683-9021 CN3559/111/02NR 180中国教育经济与管理 ISSN1812-5190 CN98-0825/04 181世界医疗器械 ISSN1024-6924 182中华新医学 ISSN1561-5472 CN98-0121/R 183中华卫生监督与健康 ISSN1727-3153 CN39-7858HK/R 184中华临床与卫生 ISSN1540-7632 CN62-6193/R 185中华名医 ISSN1685-0734 186中华中西医药研究与临床杂志 ISSN1684-8756 CN(HK)39-1217/R 187中华中西医结合杂志 ISSN1606-8564 CN18-2243/HK 188中华医药 ISSN1680-676X CN40-9612/R 189中华新医药 ISSN1726-328X NR28/588/99 190中华中西医杂志 ISSN1606-8106 CN·H98-0606/R 191中国医药招商 无 192中国医疗 ISSN1680-2926 193医药市场 无 194医药商桥 无 195动销医药 ISSN1810-1739 196中国医药商情 ISSN1607-8748 197中国殡葬 ISSN1810-2921 198中国发电 无 199国际LED技术 ISSN1609-459X 200国际光电显示技术 ISSN1609-459X 201国际线缆连接技术 ISSN1609-459X 202国际线缆设备 ISSN1609-459X 203中国通信 ISSN1027-8125 204中国电力采购指南 ISSN1682-3397 205中国电讯 ISSN1684-0593 206国际电源商情 ISSN1684-1972 207电气智能建筑 ISSN1609-0403 208国际电气资讯 ISSN1819-3499 209今日电气 ISSN1727-7728 210中国电器博览 无 211中国电源博览 ISSN1608-9786 212中国电力电气 无 213新当代电气世界 ISSN1007-0885 CN13-1205/F 214国际智能交通 ISSN1726-1953 H·K ISSN NO : 962-86758-3-4 215中国智能交通 ISSN1727-3544TELA NR 4371/ 80/03 216中国工程机械 ISSN1608-2613 217上海楼市 无 218中国建设工程新闻 ISSN1683-6642 219 CG 杂志 ISSN1684-4793 CN11-3758/TB 220中国食品制造工业 ISSN1726-2690 221维权 ISSN1811-0452 222中外酒店 ISSN1562-5591 NR39-588-98/F3434 223商用汽车周刊 CN11017-75/TV CN11-5240/F CN51-0042 CN42-0018 224CTVS 商情博览 ISSN1672-5985 CN11-5062R( 盗用 )

中国知网的网址公网站点: 教育网站点: 知网空间它们的端口不一样中国知网的文献页面是由各种检索表达式产生的动态页面,因此单片文献页面不能被搜索引擎收到,实际主要是对百度和谷歌加密,因为,文章的题录摘要也是一种资源,不能完全开放,这是新闻总署的一项规定,但是真正落实并有这样技术的好像只有他一家。而读者、作者、出版社为了评职称、扩大影响、宣传等因素,有需要容易被搜索的需求,所以就有了知网空间,是一个一个分析页面的静态链接,这个里面的内容不是动态更新,最大的用处就是提供给搜索引擎。好运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杂志官网电子版

1 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接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来稿请自留底稿。不采用的稿件一般不寄还。2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违背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本刊处理稿件的一切事宜,只与通信作者或第一作者联系。3 该刊对重大研究成果,将使用“快速通道”在最短时间内发表。凡要求以“快速通道”发表的论文,作者应提供关于论文创新性的书面说明和查新报告和两位专家的推荐信,以说明该项成果的学术价值。经审核同意后一般在收到稿件后3个月内出版。要求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已含其他形式出版稿酬),赠当期杂志1册。

西方博士学位体系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建立硕士、博士学位制之后,各院校相继大量招录研究生。到目前为止,中国高校的研究生学位制,课程,答辩,录取系统基本建立成熟。仅仅数十年的时间,中国高校以及科研单位已经为中国,也为世界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从中国毕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许多已经担任重要学术领导。其中相当一部分甚至在世界一流大学和研究室从事学术研究并担任学术管理。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国的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从体制上已经具有一定的规范和系统,但是从学术理念,教育本质,学位定义等方面还仍然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下文讨论的有关博士学位和学术研究的概念完全是基于欧美大学的模型和西方高等教育的理念。 陈丹青教授致清华大学领导的一封信中,所言大多是对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弊病的批评和对艺术领域研究生教育的看法。他对中国教育体制,研究生培养,教学大纲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陈丹青是中国艺术界十分著名的画家。他对于中国教育寄予极大热情和希望。由此,他以自己多年的海内外工作,生活经历为培养艺术人才诚恳地提出自己的看法是十分值得欣赏的。高等教育本身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有其独特的概念和定义。目前的中国高等教育事实上是在模仿西方的大学和学位制度。对于新型的中国高校,我们还都在摸索学习自己并不熟悉的西方教育系统。并且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 现代大学是一个西方文化体系中的概念<大学教育的目的>[2]一文中清楚的阐述关于中国大学的近代历史。为方便起见,引用这篇文章中的一段:“现代大学是以Newman和Humboldt模型为基础而建立的概念。这种大学与中国古典的大学概念有本质的不同。比如,中国宋代在湖南建立的岳麓书院被称为中国最早的高等学府。但这种中国的高等教育机构与现今的西方大学概念有本质的不同。中国在20世纪初才建立了一些教会大学,如圣约翰大学和燕京大学。事实上就是某种意义上的Newman型大学。但是中国在50年代按照前苏联的模型建造了更加专业化的院校,比如农业学院,石油学院,煤矿学院等等。从而在20世纪下半叶停止了Newman型的人文大学。中国是在1980年之后才开始建立Humboldt型的研究大学。许多院校开始筹建研究生院,并设立硕士,博士制度。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在中国再没有恢复Newman型的大学教育。”Newman 与Humboldt 模型在某种意义上说可以是分别针对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而言。Newman时代,研究型大学还未建立。因而Newman主要是为大学本科教育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理论模型 [2]。当代世界上西方大学本科教育都是基于Newman模型而建立的。Newman模型主要有一下几个与本文相关的主要论点。  其一是认为大学是文明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一个文明社会无法离开大学而存在。而文明社会的建立必须基于高尚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只有大学可以使得这些最基本的文明因素得以保障。所以,道德和价值的教育必须包含在大学之中。由于19世纪上叶的英国牛津大学还是某种意义上的教会学校,Newman认为:社会,个人,以及大学的价值观应该由教会来奠定。事实上,基督文明就是西方世界的价值理念。而西方的大学自然以这种价值和道德来教育学生。其二是关于个人的成长和个性的培养。基于以上论点,除了价值系统的建立,还必须有对个人修养和文化品味上的塑造和熏陶。这种个性的培养,不仅仅是行为上的,更应该是内在的,心理的方面的成长。Newman认为,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培养成为真正的“英国绅士。” 他认为一个年轻人在未经过大学教育之前仅仅是一个不完整的人。他不懂品味,毫无风格,谈吐粗略,做派不雅,思维混乱,缺乏标准。而只有大学教育才可能赋予学生一个文明社会要求的心理素质和行为规范。大学应该不断地向社会输送教育良好,品味高雅,知识渊博的绅士。如果社会上充满了这些大学教育的绅士,那么一定是一个稳定,和谐,文明的社会。也正因为此,大学是面对整个社会而提供的一种普通教育。而并不保证向社会提供卓越的精英。其三是关于知识的教育和学习。他认为大学(本科) 仅仅是传授和传播已知知识而不是探讨和发现新知识的地方。那些探索与发现的活动应该在大学之外。同时他把教授与研究者分开。认为教授仅仅应该注重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和做人两个方面。那些学术研究活动与大学教育不能够混淆在一起。而对于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专业而应该十分的广泛,包括哲学,历史,艺术,拉丁文,宗教,文学,等等。只有广博的学识才可以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事实上,这种大学的理念在很大的意义上是针对古典社会的学习方式,尤其对于十分专门的技术学习。因为,在古典社会,很多专业的学习大多以小范围个人行为为多,比如师徒和家教方式。而学习仅仅注重技术本身。一个私人教师或者师傅的知识仅仅局限于特定的专业,从而无法提供其他更为广博的知识。只是到了Newman模型的大学建立之后,才开始注重学生全面的发展。今天现代大学的本科生教育就是遵循这样一个理念而建立的。比如理工科学生必须有相当一部分学时必须在人文学科。而文科的学生也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21世纪受过现代教育的人,无论什么学科都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学,科学和工程方面的知识。比如环保,卫生,健康,法律,科学,计算机等等。如果一个社会内的成员大多受过Newman大学的教育,那么这个社会才可能是文明的,发达的,进步的。除了知识的学习之外,大学教育还必须强调每个人“自我” 的形成。建立个性与自尊,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对世间万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判断能力。这种大学教育为一个社会能够保持冷静的思维提供必要的基础。从而使得各种进步的思想在社会里得以实施。Humboldt模型主要针对学术研究。Humboldt在1810年创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所研究型大学:柏林大学。他的理念后来成为现代学术研究的基础和研究生院的模式。在Humboldt之前的大学研究,主要是由教会和政府控制的。而Humboldt首先提出学术独立和学术自由的概念,并在自己的柏林大学加以实施。这种理念的提出使得科学研究从教会和政府控制的大学里走出来,并且逐步形成完全独立的学术体系和学术团体。所以,Humboldt模型是今天现代研究型大学的基础,同时也为学位制度奠定了学术规范和标准。更为重要的是, Humboldt模型为“知识分子” 的形成提供了理念上和精神上的一种标志。“知识分子” 其实是一个十分现代的概念。这个概念在19世纪还没有清楚的定义。因为知识分子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独立的思维” ,所以Humboldt提出的学术独立思想就是知识分子意识的前身。在Humboldt模型提出之后,知识分子不仅以更为集中的团体形式 (大学和学术团体) 在社会上出现,更为重要的是找到了自己的精神认同:学术独立,思维自由。Humboldt 理论的另一个观点与Newman不同,那就是教学与学术的统一。这在今天的大学里十分明显地体现出来。中国在真正意义上建立以欧美模型为基础的现代大学仅仅有很短的历史。事实上,我们所说的现代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都是西方文化以及欧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发展,演变的历史。对于西方文化,许多概念的建立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只是在现代社会的今天才有比较清楚定义,并被学术界普遍接受。对于现代的中国人来说,我们最熟悉的名词和概念包括:科学,民主,知识分子,硕士,博士等等。这些名词和概念在清朝末年以前无论在中国语言和社会理念里都还不存在。因为大学和博士都是完整的西方概念,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它们在上世纪初进入中国时是十分朦胧和模糊的。即便是21世纪的今天,我们还无法断定中国社会,包括学术界已经深刻的理解和接受了这些西方的概念。中国文明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有自己独特的哲学理念,教育系统,和方法论。中国的哲学以老,庄,孔,孟为核心,渗透于中国的文化,社会,教育,和国家。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是以学者各立门户,在众多的弟子中传播自己的知识和理念。在艺术和技术领域多为师徒方式的传授。古典教育体系为家教和私塾与科举制度。而中国传统的方法论(Methodology) 就是易经,阴阳,经络,等等。分析中国的文化传统,我们可以发现,尤其在近代,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有明显的区别。西方文明有三大组成部分:希腊经典,基督文化,科学民主。希腊哲学奠定了思维的基础,基督教建立了西方文化价值的核心,科学是寻找真理的方法,而民主是社会的基本形式。其中完善的科学体系与民主政治是西方文明在近代的产物,也可以定义为西方的现代文化。它起源于17世纪的笛卡尔哲学和18世纪的英国启蒙运动。并很快波及世界,成为现代发达社会的主要特征。由于人类对科学的接受,其它文化中的思维方法显然受到排挤甚至清除。比如中医,阴阳说,风水,古天象,和八卦。即便这些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方法仍然在东方民间流行,但在科学领域内部,在科教系统,都不被承认。与其说是方法的争论,不如说是文化的冲突。即便在西方世界,所有科学系统强烈抵制,排斥非科学思维,比如预言说,算命说,古天象说。中国自“五四”之后开始采纳西方文明中的科学理念和教育系统。比如小学,中学,大学,以至今天的研究生院。所有这些教育的理念和形式都以欧美教育模型为基础。其中包括教学大纲,学位制度,录取标准,师资培养,和校园文化。所有中国当代社会的教育体制在清末之前都不存在。因此,对于中国社会,现代教育基本上是模仿西方体制而建立的。虽然,在制度和方法上全方位的沿袭了西方,但是在理念上还存在许许多多的误解甚至错误。尤其在研究生教育,学位制和学术研究方面。这里所指的学术包括人文和艺术领域。 对于学位制度,尤其博士学位,我们必须有清楚的认识和理解。在欧美国家,以美国为例,博士是最高的学位。但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学位绝不仅仅是博士(P D) 美国以及欧洲的高等学位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研究型学位(Research Degree),另外一种属于职业型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为了避免中英文翻译的误差,本文将直接用英文名称解释这些学位。研究型学位的“博士” 英文为“doctorate” 它来自拉丁文:“doctor” 其中有“teacher” 的意思。这个词起源于欧洲中世纪。在那个时代,“teacher” 是一个人在大学教书的证书。而我们通常讲的“ 博士” 学位英文为:“Philosophy Doctor” (P D) 在英国系统里称为:“Doctor of Philosophy” (D Phil) “P D” 是现代欧美大学中在学术界任职的基本学位要求。首先,博士 (P D) 是一个学术研究型的学位。它要求在学术研究领域有严谨的训练和考核。一个博士必须懂得什么是学术研究,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学术服务。在美国系统里,博士生不仅要通过最基本的博士资格考试,修完固定的课时,平均B以上的分数,还要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并在世界学术杂志发表一定的论文。最后在博士委员会成功的答辩自己的学术论文才可能得到博士学位。在理工科,博士生一般要经过3-6年的时间才可能完成学业。博士(P D)是以学术研究为基础的。离开了学术研究就失去的博士的意义。那么什么是学术研究呢?在现代西方高等教育中,首先必须在“科学” 的范围内从事学术活动。科学除了自然科学之外还包括人文科学,比如社会学和艺术理论。在西方现代大学里没有任何可以被承认的“非科学”的“博士,” 也没有任何“非科学” 的研究活动。于是,在讨论科学研究的课题时,必须对什么是“科学”进行一般意义上的定义。但是关于科学的定义却并不简单,它属于一个哲学的范畴。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定义“科学”为现代国际学术界认可的学术活动,并且可以在世界正式的学术杂志上发表的一切研究成果。而学术研究意指在对自然规律和社会现象的探索中创造,积累知识的活动。由于我们刻意的定义这种活动属于科学范畴,那么学术研究即是基于科学概念的基础之上,利用科学方法,进行的系统的理论与实验活动。对于“科学” 的定义,可参见本文作者的论文“科学的定义。”[6]职业型学位 (Professional Doctors)西方高等教育除了研究型学位之外还有职业型学位。这些学位是为那些具体社会职业培养高级人士的。比如医学,法律,等等。首先,这些学位是进行职业工作的基本要求,就如同博士学位必须是做教授的基本学位一样。但是培训的目的截然不同。研究型博士是为了培养研究人员的,或者是培养学者的。而职业型学位是为各行各业训练专门职业人员的。职业型学位与研究型学位之间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前者必须在通过统一职业执照考核之后才可以挂牌行业。比如律师和医生。而研究型学位没有这个要求。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职业的法律责任要求。比如医生的职业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建筑师的设计决定房屋的安全。因而有严格的执照要求。医生和律师都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行业。而工作的目的和性质与科学研究有本质的不同。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探索和解译,而医生必须及时地治病救人。所以研究型学位培养的是学者,而职业型学位训练的是专家。因为这些职业,比如医生和律师,并不从事任何实验和理论性的研究工作,而是在实践中解决特殊的具体问题。比如治愈疾病,诉讼法案。但是,由于中文和英文的差别,把职业型的“Doctor” 都翻译为“博士” 是不够准确的。因为中文里的“博士” 往往与学术,研究,学者这些概念联系起来。而职业型学位的培训目的和以上这些活动没有直接的关系。 必须指出,在高等院校的学位制里面,还有一类属于艺术型的。比如音乐系里面有为表演型的学生设置的“Master of Music Art (M M A) ” 还有更高级的学位,比如“Doctor of Music Art (D M A)” 对于音乐理论的研究,还有 P D in Music A 在音乐艺术里,也有表演型学位和研究型学位之分。表演型的学位,比如 MMA 和 DMA注重表演方面的训练。课时要求大多在表演技能方面的提高(如声乐和演奏),同时也有相应的理论课程。毕业时要求一定场次的音乐演出。但是P D则没有音乐会演出的要求,而必须有论文的答辩。从中可以看出,表演类的学位主要是学生演出技能的训练,而研究型的学位与其它领域一样注重研究能力,理论分析,和学术水平。在绘画,设计,建筑等艺术科系里,设有十分类似的学位。作为艺术专业,Master of Fine Art (MFA) 一般已经是的最高学位。因而可以满足艺术职业的要求。甚至可以在高等院校艺术专业担任教授的职位。西方大学的艺术专业一般很少设置Doctor of Fine Art (DFA) (建筑学也是如此) 而且DFA往往都是名誉学位。目前美国只有少数大学设有DFA。比如耶鲁大学设置有戏剧评论的DFA。其它高等院校设置电影,视觉艺术,文学创作等专业的博士学位。如果已经拥有MFA学位的人希望在高等院校竞争相应的教职才会考虑获取DFA。一般从事艺术创作的人不会去读 P D,而仅仅获取 Master of Fine A 中国学位制度一般笼统称为硕士和博士。但是,欧美大学的研究生学位,每一个都要其清楚的定义和严格的划分,其中包括基础课范围,专业课时要求,研究内容,研究生资格,学术评审等等。一般的意义上,只要确定博士的名称,即可以按照高等教育的规定找到其准确的定义。所以,对于中国大学每一种博士学位应该有教育部十分详细,清楚的科学定义,否则会发生类似陈丹青教授对博士考核要求的质疑。作为大学教授,我们首先应该对自己领域的学位制度有清楚的了解和认识。对于博士学位,无论是何种专业,在学生答辩之后,都应该严格的质疑该论文是否“对知识有卓越的贡献。”“但是在21世纪知识却是为了实用,求职,专业,甚至功利。至此,知识便从教育的内涵中剥离出来成为社会竞争和生存的手段。如果某种知识在实用中没有多少意义,就会在教学中淘汰,或者不受重视。任何一门知识的教学大多有明确的目的,比如英语于托福,数理化于出国,文史地于高考,热门专业于求职等等。而因的施教和专业训练使得大学与教育完全隔离开来,成为专门职业的训练场所。所以,高强度训练出来的学生托福可以满分,但交流能力低下。文科考试高分,然而不具备文雅的气质和高尚的理念。政治第一名却缺乏思想和激情。这正如Newman所言:知识越专业,越不成其为知识。如此训练出来的学生,只具有极强的职业意识和竞争力。但是他们平淡,索味,肤浅,单一,缺乏品味和典雅,没有个性和风格。”“如果一个人学过许多高深的课程,而且门门都是满分,获得许多学位,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他受过良好的教育。除非他上过Newman型的大学。一个具备极强的竞争力与生存手段的人,比如在商业和企业方面的独特能力,不见得需要大学教育。因为有许多成功的企业人士没有本科教育。所以成功的定义在今天可以与教育毫不相关。大学的学位对于许多人来说的确已经变成了一种社会地位的标签,而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一个社会之所以能够进步,保持冷静的思考,富有色彩鲜明的文化个性,具备人文精神和传统内涵,品味高尚,温文尔雅,完全是因为大学教育和它的知识群体。如果大学离开自己的本质,知识分子首先会变质变性。社会将急剧地退化和变异。而社会退化的特征是:道德沦丧,焦虑浮躁,品味低下,无视信义,假劣泛滥,破坏文化,失去自我,缺乏自信,迷失方向。这样的社会可能充斥金钱和高科技,却绝没有希望和前途。” 本文发表于《科学》上海2007年7月刊,转载请注明。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杂志电子版官网

西方博士学位体系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建立硕士、博士学位制之后,各院校相继大量招录研究生。到目前为止,中国高校的研究生学位制,课程,答辩,录取系统基本建立成熟。仅仅数十年的时间,中国高校以及科研单位已经为中国,也为世界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从中国毕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许多已经担任重要学术领导。其中相当一部分甚至在世界一流大学和研究室从事学术研究并担任学术管理。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国的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从体制上已经具有一定的规范和系统,但是从学术理念,教育本质,学位定义等方面还仍然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下文讨论的有关博士学位和学术研究的概念完全是基于欧美大学的模型和西方高等教育的理念。 陈丹青教授致清华大学领导的一封信中,所言大多是对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弊病的批评和对艺术领域研究生教育的看法。他对中国教育体制,研究生培养,教学大纲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陈丹青是中国艺术界十分著名的画家。他对于中国教育寄予极大热情和希望。由此,他以自己多年的海内外工作,生活经历为培养艺术人才诚恳地提出自己的看法是十分值得欣赏的。高等教育本身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有其独特的概念和定义。目前的中国高等教育事实上是在模仿西方的大学和学位制度。对于新型的中国高校,我们还都在摸索学习自己并不熟悉的西方教育系统。并且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 现代大学是一个西方文化体系中的概念<大学教育的目的>[2]一文中清楚的阐述关于中国大学的近代历史。为方便起见,引用这篇文章中的一段:“现代大学是以Newman和Humboldt模型为基础而建立的概念。这种大学与中国古典的大学概念有本质的不同。比如,中国宋代在湖南建立的岳麓书院被称为中国最早的高等学府。但这种中国的高等教育机构与现今的西方大学概念有本质的不同。中国在20世纪初才建立了一些教会大学,如圣约翰大学和燕京大学。事实上就是某种意义上的Newman型大学。但是中国在50年代按照前苏联的模型建造了更加专业化的院校,比如农业学院,石油学院,煤矿学院等等。从而在20世纪下半叶停止了Newman型的人文大学。中国是在1980年之后才开始建立Humboldt型的研究大学。许多院校开始筹建研究生院,并设立硕士,博士制度。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在中国再没有恢复Newman型的大学教育。”Newman 与Humboldt 模型在某种意义上说可以是分别针对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而言。Newman时代,研究型大学还未建立。因而Newman主要是为大学本科教育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理论模型 [2]。当代世界上西方大学本科教育都是基于Newman模型而建立的。Newman模型主要有一下几个与本文相关的主要论点。  其一是认为大学是文明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一个文明社会无法离开大学而存在。而文明社会的建立必须基于高尚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只有大学可以使得这些最基本的文明因素得以保障。所以,道德和价值的教育必须包含在大学之中。由于19世纪上叶的英国牛津大学还是某种意义上的教会学校,Newman认为:社会,个人,以及大学的价值观应该由教会来奠定。事实上,基督文明就是西方世界的价值理念。而西方的大学自然以这种价值和道德来教育学生。其二是关于个人的成长和个性的培养。基于以上论点,除了价值系统的建立,还必须有对个人修养和文化品味上的塑造和熏陶。这种个性的培养,不仅仅是行为上的,更应该是内在的,心理的方面的成长。Newman认为,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培养成为真正的“英国绅士。” 他认为一个年轻人在未经过大学教育之前仅仅是一个不完整的人。他不懂品味,毫无风格,谈吐粗略,做派不雅,思维混乱,缺乏标准。而只有大学教育才可能赋予学生一个文明社会要求的心理素质和行为规范。大学应该不断地向社会输送教育良好,品味高雅,知识渊博的绅士。如果社会上充满了这些大学教育的绅士,那么一定是一个稳定,和谐,文明的社会。也正因为此,大学是面对整个社会而提供的一种普通教育。而并不保证向社会提供卓越的精英。其三是关于知识的教育和学习。他认为大学(本科) 仅仅是传授和传播已知知识而不是探讨和发现新知识的地方。那些探索与发现的活动应该在大学之外。同时他把教授与研究者分开。认为教授仅仅应该注重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和做人两个方面。那些学术研究活动与大学教育不能够混淆在一起。而对于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专业而应该十分的广泛,包括哲学,历史,艺术,拉丁文,宗教,文学,等等。只有广博的学识才可以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事实上,这种大学的理念在很大的意义上是针对古典社会的学习方式,尤其对于十分专门的技术学习。因为,在古典社会,很多专业的学习大多以小范围个人行为为多,比如师徒和家教方式。而学习仅仅注重技术本身。一个私人教师或者师傅的知识仅仅局限于特定的专业,从而无法提供其他更为广博的知识。只是到了Newman模型的大学建立之后,才开始注重学生全面的发展。今天现代大学的本科生教育就是遵循这样一个理念而建立的。比如理工科学生必须有相当一部分学时必须在人文学科。而文科的学生也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21世纪受过现代教育的人,无论什么学科都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学,科学和工程方面的知识。比如环保,卫生,健康,法律,科学,计算机等等。如果一个社会内的成员大多受过Newman大学的教育,那么这个社会才可能是文明的,发达的,进步的。除了知识的学习之外,大学教育还必须强调每个人“自我” 的形成。建立个性与自尊,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对世间万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判断能力。这种大学教育为一个社会能够保持冷静的思维提供必要的基础。从而使得各种进步的思想在社会里得以实施。Humboldt模型主要针对学术研究。Humboldt在1810年创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所研究型大学:柏林大学。他的理念后来成为现代学术研究的基础和研究生院的模式。在Humboldt之前的大学研究,主要是由教会和政府控制的。而Humboldt首先提出学术独立和学术自由的概念,并在自己的柏林大学加以实施。这种理念的提出使得科学研究从教会和政府控制的大学里走出来,并且逐步形成完全独立的学术体系和学术团体。所以,Humboldt模型是今天现代研究型大学的基础,同时也为学位制度奠定了学术规范和标准。更为重要的是, Humboldt模型为“知识分子” 的形成提供了理念上和精神上的一种标志。“知识分子” 其实是一个十分现代的概念。这个概念在19世纪还没有清楚的定义。因为知识分子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独立的思维” ,所以Humboldt提出的学术独立思想就是知识分子意识的前身。在Humboldt模型提出之后,知识分子不仅以更为集中的团体形式 (大学和学术团体) 在社会上出现,更为重要的是找到了自己的精神认同:学术独立,思维自由。Humboldt 理论的另一个观点与Newman不同,那就是教学与学术的统一。这在今天的大学里十分明显地体现出来。中国在真正意义上建立以欧美模型为基础的现代大学仅仅有很短的历史。事实上,我们所说的现代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都是西方文化以及欧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发展,演变的历史。对于西方文化,许多概念的建立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只是在现代社会的今天才有比较清楚定义,并被学术界普遍接受。对于现代的中国人来说,我们最熟悉的名词和概念包括:科学,民主,知识分子,硕士,博士等等。这些名词和概念在清朝末年以前无论在中国语言和社会理念里都还不存在。因为大学和博士都是完整的西方概念,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它们在上世纪初进入中国时是十分朦胧和模糊的。即便是21世纪的今天,我们还无法断定中国社会,包括学术界已经深刻的理解和接受了这些西方的概念。中国文明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有自己独特的哲学理念,教育系统,和方法论。中国的哲学以老,庄,孔,孟为核心,渗透于中国的文化,社会,教育,和国家。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是以学者各立门户,在众多的弟子中传播自己的知识和理念。在艺术和技术领域多为师徒方式的传授。古典教育体系为家教和私塾与科举制度。而中国传统的方法论(Methodology) 就是易经,阴阳,经络,等等。分析中国的文化传统,我们可以发现,尤其在近代,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有明显的区别。西方文明有三大组成部分:希腊经典,基督文化,科学民主。希腊哲学奠定了思维的基础,基督教建立了西方文化价值的核心,科学是寻找真理的方法,而民主是社会的基本形式。其中完善的科学体系与民主政治是西方文明在近代的产物,也可以定义为西方的现代文化。它起源于17世纪的笛卡尔哲学和18世纪的英国启蒙运动。并很快波及世界,成为现代发达社会的主要特征。由于人类对科学的接受,其它文化中的思维方法显然受到排挤甚至清除。比如中医,阴阳说,风水,古天象,和八卦。即便这些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方法仍然在东方民间流行,但在科学领域内部,在科教系统,都不被承认。与其说是方法的争论,不如说是文化的冲突。即便在西方世界,所有科学系统强烈抵制,排斥非科学思维,比如预言说,算命说,古天象说。中国自“五四”之后开始采纳西方文明中的科学理念和教育系统。比如小学,中学,大学,以至今天的研究生院。所有这些教育的理念和形式都以欧美教育模型为基础。其中包括教学大纲,学位制度,录取标准,师资培养,和校园文化。所有中国当代社会的教育体制在清末之前都不存在。因此,对于中国社会,现代教育基本上是模仿西方体制而建立的。虽然,在制度和方法上全方位的沿袭了西方,但是在理念上还存在许许多多的误解甚至错误。尤其在研究生教育,学位制和学术研究方面。这里所指的学术包括人文和艺术领域。 对于学位制度,尤其博士学位,我们必须有清楚的认识和理解。在欧美国家,以美国为例,博士是最高的学位。但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学位绝不仅仅是博士(P D) 美国以及欧洲的高等学位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研究型学位(Research Degree),另外一种属于职业型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为了避免中英文翻译的误差,本文将直接用英文名称解释这些学位。研究型学位的“博士” 英文为“doctorate” 它来自拉丁文:“doctor” 其中有“teacher” 的意思。这个词起源于欧洲中世纪。在那个时代,“teacher” 是一个人在大学教书的证书。而我们通常讲的“ 博士” 学位英文为:“Philosophy Doctor” (P D) 在英国系统里称为:“Doctor of Philosophy” (D Phil) “P D” 是现代欧美大学中在学术界任职的基本学位要求。首先,博士 (P D) 是一个学术研究型的学位。它要求在学术研究领域有严谨的训练和考核。一个博士必须懂得什么是学术研究,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学术服务。在美国系统里,博士生不仅要通过最基本的博士资格考试,修完固定的课时,平均B以上的分数,还要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并在世界学术杂志发表一定的论文。最后在博士委员会成功的答辩自己的学术论文才可能得到博士学位。在理工科,博士生一般要经过3-6年的时间才可能完成学业。博士(P D)是以学术研究为基础的。离开了学术研究就失去的博士的意义。那么什么是学术研究呢?在现代西方高等教育中,首先必须在“科学” 的范围内从事学术活动。科学除了自然科学之外还包括人文科学,比如社会学和艺术理论。在西方现代大学里没有任何可以被承认的“非科学”的“博士,” 也没有任何“非科学” 的研究活动。于是,在讨论科学研究的课题时,必须对什么是“科学”进行一般意义上的定义。但是关于科学的定义却并不简单,它属于一个哲学的范畴。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定义“科学”为现代国际学术界认可的学术活动,并且可以在世界正式的学术杂志上发表的一切研究成果。而学术研究意指在对自然规律和社会现象的探索中创造,积累知识的活动。由于我们刻意的定义这种活动属于科学范畴,那么学术研究即是基于科学概念的基础之上,利用科学方法,进行的系统的理论与实验活动。对于“科学” 的定义,可参见本文作者的论文“科学的定义。”[6]职业型学位 (Professional Doctors)西方高等教育除了研究型学位之外还有职业型学位。这些学位是为那些具体社会职业培养高级人士的。比如医学,法律,等等。首先,这些学位是进行职业工作的基本要求,就如同博士学位必须是做教授的基本学位一样。但是培训的目的截然不同。研究型博士是为了培养研究人员的,或者是培养学者的。而职业型学位是为各行各业训练专门职业人员的。职业型学位与研究型学位之间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前者必须在通过统一职业执照考核之后才可以挂牌行业。比如律师和医生。而研究型学位没有这个要求。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职业的法律责任要求。比如医生的职业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建筑师的设计决定房屋的安全。因而有严格的执照要求。医生和律师都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行业。而工作的目的和性质与科学研究有本质的不同。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探索和解译,而医生必须及时地治病救人。所以研究型学位培养的是学者,而职业型学位训练的是专家。因为这些职业,比如医生和律师,并不从事任何实验和理论性的研究工作,而是在实践中解决特殊的具体问题。比如治愈疾病,诉讼法案。但是,由于中文和英文的差别,把职业型的“Doctor” 都翻译为“博士” 是不够准确的。因为中文里的“博士” 往往与学术,研究,学者这些概念联系起来。而职业型学位的培训目的和以上这些活动没有直接的关系。 必须指出,在高等院校的学位制里面,还有一类属于艺术型的。比如音乐系里面有为表演型的学生设置的“Master of Music Art (M M A) ” 还有更高级的学位,比如“Doctor of Music Art (D M A)” 对于音乐理论的研究,还有 P D in Music A 在音乐艺术里,也有表演型学位和研究型学位之分。表演型的学位,比如 MMA 和 DMA注重表演方面的训练。课时要求大多在表演技能方面的提高(如声乐和演奏),同时也有相应的理论课程。毕业时要求一定场次的音乐演出。但是P D则没有音乐会演出的要求,而必须有论文的答辩。从中可以看出,表演类的学位主要是学生演出技能的训练,而研究型的学位与其它领域一样注重研究能力,理论分析,和学术水平。在绘画,设计,建筑等艺术科系里,设有十分类似的学位。作为艺术专业,Master of Fine Art (MFA) 一般已经是的最高学位。因而可以满足艺术职业的要求。甚至可以在高等院校艺术专业担任教授的职位。西方大学的艺术专业一般很少设置Doctor of Fine Art (DFA) (建筑学也是如此) 而且DFA往往都是名誉学位。目前美国只有少数大学设有DFA。比如耶鲁大学设置有戏剧评论的DFA。其它高等院校设置电影,视觉艺术,文学创作等专业的博士学位。如果已经拥有MFA学位的人希望在高等院校竞争相应的教职才会考虑获取DFA。一般从事艺术创作的人不会去读 P D,而仅仅获取 Master of Fine A 中国学位制度一般笼统称为硕士和博士。但是,欧美大学的研究生学位,每一个都要其清楚的定义和严格的划分,其中包括基础课范围,专业课时要求,研究内容,研究生资格,学术评审等等。一般的意义上,只要确定博士的名称,即可以按照高等教育的规定找到其准确的定义。所以,对于中国大学每一种博士学位应该有教育部十分详细,清楚的科学定义,否则会发生类似陈丹青教授对博士考核要求的质疑。作为大学教授,我们首先应该对自己领域的学位制度有清楚的了解和认识。对于博士学位,无论是何种专业,在学生答辩之后,都应该严格的质疑该论文是否“对知识有卓越的贡献。”“但是在21世纪知识却是为了实用,求职,专业,甚至功利。至此,知识便从教育的内涵中剥离出来成为社会竞争和生存的手段。如果某种知识在实用中没有多少意义,就会在教学中淘汰,或者不受重视。任何一门知识的教学大多有明确的目的,比如英语于托福,数理化于出国,文史地于高考,热门专业于求职等等。而因的施教和专业训练使得大学与教育完全隔离开来,成为专门职业的训练场所。所以,高强度训练出来的学生托福可以满分,但交流能力低下。文科考试高分,然而不具备文雅的气质和高尚的理念。政治第一名却缺乏思想和激情。这正如Newman所言:知识越专业,越不成其为知识。如此训练出来的学生,只具有极强的职业意识和竞争力。但是他们平淡,索味,肤浅,单一,缺乏品味和典雅,没有个性和风格。”“如果一个人学过许多高深的课程,而且门门都是满分,获得许多学位,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他受过良好的教育。除非他上过Newman型的大学。一个具备极强的竞争力与生存手段的人,比如在商业和企业方面的独特能力,不见得需要大学教育。因为有许多成功的企业人士没有本科教育。所以成功的定义在今天可以与教育毫不相关。大学的学位对于许多人来说的确已经变成了一种社会地位的标签,而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一个社会之所以能够进步,保持冷静的思考,富有色彩鲜明的文化个性,具备人文精神和传统内涵,品味高尚,温文尔雅,完全是因为大学教育和它的知识群体。如果大学离开自己的本质,知识分子首先会变质变性。社会将急剧地退化和变异。而社会退化的特征是:道德沦丧,焦虑浮躁,品味低下,无视信义,假劣泛滥,破坏文化,失去自我,缺乏自信,迷失方向。这样的社会可能充斥金钱和高科技,却绝没有希望和前途。” 本文发表于《科学》上海2007年7月刊,转载请注明。

中国知网的网址公网站点: 教育网站点: 知网空间它们的端口不一样中国知网的文献页面是由各种检索表达式产生的动态页面,因此单片文献页面不能被搜索引擎收到,实际主要是对百度和谷歌加密,因为,文章的题录摘要也是一种资源,不能完全开放,这是新闻总署的一项规定,但是真正落实并有这样技术的好像只有他一家。而读者、作者、出版社为了评职称、扩大影响、宣传等因素,有需要容易被搜索的需求,所以就有了知网空间,是一个一个分析页面的静态链接,这个里面的内容不是动态更新,最大的用处就是提供给搜索引擎。好运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杂志官网电话

1 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接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来稿请自留底稿。不采用的稿件一般不寄还。2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违背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本刊处理稿件的一切事宜,只与通信作者或第一作者联系。3 该刊对重大研究成果,将使用“快速通道”在最短时间内发表。凡要求以“快速通道”发表的论文,作者应提供关于论文创新性的书面说明和查新报告和两位专家的推荐信,以说明该项成果的学术价值。经审核同意后一般在收到稿件后3个月内出版。要求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已含其他形式出版稿酬),赠当期杂志1册。

编号: DX1813144作者: 美 克拉克 Clark Burton R 著 ; 王承绪等译出版社:杭州 : 杭州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4建议你直接打给出版社问。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杂志官网电子版教材

一类期刊: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教育理论与实践、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教学与研究、教师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中国大学教学、高教探索、教育学报、比较教育研究、教育科学研究、电化教育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江苏高教、数学教育学报、教育科学、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现代大学教育、教育与经济、中国电化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高等理科教育、教育与职业、中国教育学刊、职业技术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育评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职教论坛、复旦教育论坛、学前教育研究、中国特殊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高校教育管理、课程·教材·教法、教育探索、中国远程教育、教育发展研究、开放教育研究、全球教育展望、思想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教育与现代化、高教发展与评估、高教论坛、现代远距离教育、远程教育杂志、理工高教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大学教育科学、中国成人教育、民族教育研究、教育学术月刊、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化学教学、外国教育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当代教育科学、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成人教育、人民教育、生物学教学、辽宁教育研究、继续教育研究、大学(学术版)、教育导刊、教学与管理、教育月刊、中小学管理、中学语文教学、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数学通报、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物理、化学教育上海教育科研、外国中小学教育、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历史教学、中学政治教育参考、物理教学、中学化学教育参考

教材是给初级学习者读阅学习的,目前多为全国统一的,是多个学派公认的内容涉及深度相对较浅显。学术书籍是学者专家深度阐述的某一领域学术观点的,可以有不同流派的不同版本。提倡百家争鸣。但是可以相对的说在相对的知识领域里只有相对的高度。因为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是没有尽头的。他们最基本的共同点就是都可以传递知识。这是我的一点认识。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区别大了

  • 索引序列
  •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杂志电子版官网电话
  •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杂志官网电子版
  •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杂志电子版官网
  •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杂志官网电话
  •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杂志官网电子版教材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