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金融博览财富杂志股市投资要有痴迷精神

金融博览财富杂志股市投资要有痴迷精神

发布时间:

金融博览财富杂志股市投资要有痴迷精神

股市是一个喧嚣嘈杂的地方,很多在生活中比较明白的人一进股市便耳目失聪;股市又是一个充满诱惑的地方,很多在工作中较为理性的人一进股市便方寸大乱;股市更是一个不确定性很大的地方,这个世界的变数和搏弈太多太多。因此,投资股票需要独立思考,沉着镇定;需要化繁为简,弃小就大,抓住主要矛盾;需要耐心持有,以不变应万变,达到不战而胜的至高境界。   人性是有弱点的,我也走过很长一段弯路,属于比较愚笨之人。总结自己的投资过程,1999年到2002年期间特别重要。为了清算1999年前因盲目投机几乎导致破产的错误,连续三年读了几百本书,上千份财务报表,重点调查了十几家上市公司,在对投资的思考上可谓绞尽脑汁,几经痛苦,然而几番实践后柳暗花明,发现投资的道理其实非常简单。概括起来,就是四条经验,即:投资要大气,选股要严格,买股要随时,持股要耐心。   投资要大气   股票投资应大气。在市场价格潮起潮落、涨跌不定的氛围之中,在牛市、熊市更迭交替、利多利空层出不穷的环境之下,应该高屋建瓴,抓住核心问题,以此为指导,就容易解决赚钱的一切问题。核心问题是,从长期而言,社会是不断进步的,经济是不断发展的,股市是永远向上的。不管经历多少风风雨雨,都改变不了股市长期向上的本质。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上个世纪初是100点,现在已经超过了13000点;上证指数1990年是100点,现在已经跃过了5000点。作为一个投资者,只需要严格的选股,简单的买入并持有就行了。   具体而言,投资要大气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思想上不要计较小的利益。比如一截波段,一点差价,甚至买入卖出时讲究挂低挂高几分钱等等。关注蝇头小利而成天炒来炒去的人难以成就大事业。有些股民尽管也知道某个股票有极为良好的成长性和发展前景,十年能涨十倍,但却在买入后老是盯着起起落落,计较几块钱的差价,倒来倒去,结果,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再也买不回来了,因小而失大。比如贵州茅台、中国石油、招商银行,很多股友都跟着我在极为低廉的价格买到过,但一直持有到现在的人却极少。事实上,世界顶尖的投资大师没有一个是炒短线的。认真思考一下就会知道,既然股市总体趋势永远向上,投资者就应有远大的目标,牢牢抱住优秀公司的股票不为所动,立志赚足利润,依靠时间最终成为亿万富翁。   二是操作中不要讲究小的技巧。比如高抛低吸、止损、底部顶部、金字塔结构、时间之窗、黄金分割位、包括所谓的牛市策略、熊市策略等等都不外乎是技巧方面的东西,而不是智慧方面的东西。在技术分析中有100多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技术指标,里面充满着各类看似精妙的技巧,就象赌场里的《21点必胜法一样》,其实都是一些雕虫小技,以此操作成功的能有几人?其中波浪理论最为典型,大浪里面有小浪,小浪下面有细浪,走向永远有无数种可能,你怎么操作?我后来投资股票,自定五不主义(曾经讲过三不主义):不依大盘,不听消息,不作预测,不重技巧,不信技术。技术分析最致命的问题是脱离公司的基本面,空对空地以价格变化去解释一切,也就是本质和现象相脱离,或者是离开本质谈现象。投资者应该摈弃一切技巧。这并不是说过头话,而是重要的理念问题。古代项羽说过:学剑,一人敌;学书,万人敌!将军可以不是神枪手,但能指挥千军万马。真正的盖世高手是不要任何武器,空手就能致胜。买入并且长期持有虽然简单,却是智慧层面的东西。智慧高于技巧。人的一生当中其实只要长期拥有极为优秀的几只好股票,就享用不尽了,就象香港持有万科18年而成为巨富的刘元生那样。   三是心态稳。不去理会大盘的波动涨跌,也不要害怕类似9?11、金融危机以及最近的美国次级债券危机等等这类突发性事件。心态不稳是长期投资的大敌。健全稳定的神经系统是投资制胜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时也不要去预测短期的走势而自寻烦恼,那其实是为股市算命。股民一预测,上帝就发笑。我一直主张不要看盘,不要去看价格的红绿跳跃,只要关心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就行了。1999年前我做了5年技术分析,下的功夫远超过当年读大学,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短期走势无法预测,也不用去作短期预测。要说底部顶部,改革开放前就是中国经济最大的底部,而顶部这辈子是看不到的。我们只应关心是不是优秀的公司,着眼的是公司的未来,选择的是长期持有,注重的是长期回报。   四是眼界高。气魄大,眼界就高,就不会老盯着平庸的和失败的公司,也就是不会去买垃圾股,就会下决心只拥有最优秀公司的股票,就会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本领,磨练出一双鹰一般锐利的眼睛,去辨别各种各样的公司。我们要挑选的应该是极优秀的公司,不只是在行业中最佳,而且要在国内市场中最佳,最好还要将它们放在世界的大舞台上考察比较。要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选择公司上面,要尽力使自己股票品种全是最好的,打开帐户,鲜花盛开,而不是杂草丛生。   投资要大气很重要,否则学价值投资就学不到精华。学价值投资当然比学技术分析和听小道消息好得多,但并不等于就是学巴菲特,学巴菲特是要在价值投资的基础上追求卓越,追求大气,有了大气的思维,在思想意识上才有远大目标,目光才可能长远,思想才可能崇高。做好人,买好股,把资金投到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公司中去。荣毅仁先生的家训中有一句话很值得我们效仿: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首先强调的也是立志要远大。这是指导思想和投资理念中很重要的东西。   选股要严格   严格挑选股票是股票投资中的主要矛盾。投资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用较低的风险取得较高的回报,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选好股票。什么是投资哲学?这就是投资哲学。   回顾历史,在所有传统的股票投资理论中,最基本的理论就是长期好友理论了。这一理论有句名言:随便买,随时买,不要卖。它抓住了股市永远向上这一关键问题,但可惜方法不够严谨,思想不够卓越。我主张批判继承这一经典:反对随便买,因为随便买会影响长期的收益水平,流于平庸;有些赞同随时买,因为随时买适合大多数人;完全赞同不要卖,因为不要卖抓住了投资的大方向。我的格言是严格选,随时买,不要卖。   世界上许多投资大师的辉煌业绩证明,严格选股是极为重要的。下面着重谈严格选的问题。   这就不得不提一下随机漫步理论,这种理论莫名其妙的非常出名,它为了证明市场是有效的、投资者的选股功课是徒劳的,经常举出猴子掷飞镖的例子来说明买股票用不着花工夫去认真选择,选择的结果与猴子乱掷的结果也差不了多少。这实验虽然非常有趣,却并不科学,并不能证明随便买正确。因为大部分人的注意力被实验者引向了猴子,却忘了与猴子做类比的投资者是些平庸的投资者(准确地说是些华尔街的股评家)。因此,巴菲特严肃地指出,如果市场总是有效的话,我们这些人只有去喝西北风了。   要成为一个卓越的投资者,就必须严格挑选极为优秀的公司。我曾对采访我的记者反复说过,投资者要有股不惊人誓不休的精神。   那么,什么样的股票才是惊人的呢?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在有生之年能拥有几只涨幅达到100倍的股票。我已经用五年时间拥有了几只涨幅十几倍的股票,相信能有那么一天,某只股票在我的珍藏下涨幅能超过100倍。我已年过50,深感觉悟太晚,所以只敢提100倍。我对女儿的要求就不一样了,是要在有生之年拥有几只涨幅超过300倍的股票。第二层意思是选择的股票必须要万千宠爱在一身,就是要拥有多种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考察公司,无论怎么苛刻,都挑不出影响公司长期成长和收益的毛病来,它是那样地卓越和超群。

1、有不少股民朋友,由于没有处理好紧张与松弛的关系,不知疲倦地长期蹲在股市中,其结果是身心疲惫,虽然享受了牛市的成果,但也忍受了熊市带来的痛苦。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往往被市场消耗殆尽,一无所获。因而处理好景张与松弛的关系是股民必须掌握的学问。众所周知,股市向来有牛市熊市之分,其一般随经济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因而股民应该在熊市中抄底,在牛市中逃顶。当然,对普通股民来讲,做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  2、股市涨跌是一种典型的市场行为,有其自身规律,不受个人的意志所支配。没有只升不跌的股市也没有只跌不升的股市。妙股者在买入股票后,一般会出现时涨时跌的局面,赚钱亏钱都十分正常。因而,大可不必因赚钱而洋洋得意,因亏钱而垂头丧气,应树立正确的炒股心态,做到冷眼观胜负,理智对输赢。从某种角度上讲,股市中没有永远的输家,也没有永远的城家,输旅转换只在一瞬间。今日的成功井不代表永远的成功,稍有不慎极可能失败,甚至功亏一共过去的胜利果实瞬间化为乌有。怎样选龙头股呢?大家可以点击查看一下。  3、面对风云变幻、风险莫侧的股市,妙股需要理智;但面对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股市,妙股又需要激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如下两类股民,一类是时时处处谨小慎微,只从保证金中拿一小部分资金进行操作,既不敢追涨,也不愿杀跌。这类股民虽然具有较强的风险愈识,但绝非成熟的股民,他们对行情的变化无动于衷,其结果往往是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市场机会收益自然很低;另一类别不知风险为何物,他们紧跟市场热点,敢于与庄共舞,频繁进出,其结果往往是“不成功则成仁”,要么获得巨大收益,要么被深度套牢。这两类股民都不可能成为成功者。  4、随着我国股市的迅猛发展,上市公司数足和股民人数都迅速增加,市场变得更加变化莫测和捉摸不定。在这种情况下,股民对股市信息的渴求越来越强烈,股评也因此应运而生。在我国股市处于发展初期的不规范阶段股评也亟待规范。不可否认,大部分股评人士具有一些专业知识、实战经验、操盘技巧和职业道德,其对股市的看法有其独到之处,他们的观点对股民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也有部分股评人士自身家质有限,只管赚钱,不负责任,胡言乱语,误导股民。

电影行业通过这两年票房的大卖,让好多人开始接触并了解参与认购,沈腾黄渤徐峥郭采洁刘昊然等人都是当红影星,而且这几年这些人的低成本电影也是很多,目前暑期档上映的电影基本上已经定下来了,我们电影出品公司有很多、推荐那么几部高质量暑期档将上映的电影给大家,个人可以参与我们公司出品的电影的部分版权认购,需要了解这些的私聊我,茄d,s,刘刘吧吧久久,h

证券投资周刊、时间与价格等。

金融博览财富杂志

你进入南阳智能设备网,点击下边的友情链接就可以了

《在苍茫中传灯》(姚斌(一只花蛤))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_qQ 提取码:vqip书名:在苍茫中传灯作者:姚斌(一只花蛤)豆瓣评分:2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年份:2017-8-1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姚斌(一只花蛤)于2008年至2016年写作思考的精华文章合集,前后历时九年,跨越两轮牛熊。本书系统而深入地阐述了价值投资内涵,涉及投资策略、企业思考、价值评估、构建组合、投资实践、投资修行等核心要素。作者博览群书,孜孜不倦,对价值投资理论理解深刻,观点清晰简洁,直达本质,知行合一,在实践中反复印证投资理念,进化投资体系,使其更符合中国证券市场的实际运行规律。书中对价值投资的思考和实践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在苍茫中传灯》,点起千灯万灯,让中国证券市场涌现更多的独立投资人,践行价值投资,领悟投资乐趣,开启人生的财富大门。作者简介:姚斌,网名“一只花蛤”,新浪财经专栏作者。《金融博览》、《现代商业银行》、《证券市场红周刊》、《北京晚报》等多家大型报刊特约撰稿人。专注于价值投资保守主义哲学。2008年开始在新浪网发表文章数百篇,点击率超过700万。在新浪博客、新浪微博以及雪球财经拥有粉丝数十万。

金融博览杂志

不错,能增加不少知识来那个,也能了解很多经济方面的内容

金融出版社所属金融电子音像出版社成立于1994年。1998年被新闻出版署评为“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2002年被新闻出版总署列入“中国期刊方阵”,长期以来被北京大学等重点高校列为全国社科核心期刊。《金融博览》杂志以“关注金融事,贴近金融人,放眼天地间”为主旨,及时向广大读者介绍国家的金融方针政策,传递国内外最新的金融信息,反映金融从业人员职场感受,交流金融人生的心得体会。另外,金融出版社还出版《中国人民银行文告》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文告》。多年来,依靠国内一流的专业采编制作设备、技术和人才,策划出版了包括《金融博士》(CD-ROM)、《真假人民币识别》、《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CD-ROM)、《国际金融与结算》(多媒体课件)等在内的一大批经济金融类优秀音像电子制品。先后有20多种音像电子制品获国家电子出版物奖、金融科技进步奖、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奖等权威奖项。

你可以看看商,界。

金融博览杂志投稿

你进入南阳智能设备网,点击下边的友情链接就可以了

不错,能增加不少知识来那个,也能了解很多经济方面的内容

杂志以“高端权威、高层读者、高效传播”为特色,以宣传金融方针政策、探讨现实金融政策、研究实际金融问题为主旨,长期服务于金融改革和发展、服务于金融中心工作、服务于金融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金融博览杂志社

杂志以“高端权威、高层读者、高效传播”为特色,以宣传金融方针政策、探讨现实金融政策、研究实际金融问题为主旨,长期服务于金融改革和发展、服务于金融中心工作、服务于金融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中国金融出版社是2000-05-09在北京市注册成立的全民所有制,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丰台区丰台北路12号。中国金融出版社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10000400005169P,企业法人魏革军,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中国金融出版社的经营范围是:出版国家金融方针、政策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有关著述,货币、信用理论、金融实务、金融史方面的专著和译著,大中专院校金融专业教材和金融系统职工培训教材,以及金融资料书、工具书;《中国金融》、《金融博览》杂志的发行(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出版配合本社图书出版物的电子出版物(有效期至2017年06月30日);出版经济、金融类音像制品(音像制品出版经营许可证有效期至2017年06月30日);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 本版批发、零售、网上销售;设计和制作印刷品广告;利用《中国金融》、《金融博览》杂志设计、制作、代理和发布广告;展览展示;会务、会展;信息咨询;经济、金融方面的研究、咨询。(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 本版批发、零售、网上销售以及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在北京市,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732910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61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中国金融出版社更多信息和资讯。

  • 索引序列
  • 金融博览财富杂志股市投资要有痴迷精神
  • 金融博览财富杂志
  • 金融博览杂志
  • 金融博览杂志投稿
  • 金融博览杂志社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