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分析论文怎么写

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分析论文怎么写

发布时间:

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分析论文怎么写

关于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报告(范文)  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  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内涵和衡量指标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指一定时期的一定地区,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由各生产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可以稳定地达到一定产量的粮食产出能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由投入和产出两方面的因素构成,由耕地、资本、劳力、科技、环境等要素的投入能力所决定,由年度的粮食总产量所表现。耕地、资本、劳力、科技、环境等要素每年能投入到粮食生产中去的质和量,就决定了粮食产出的质和量,即产出能力。粮食生产能力要变为实际产量,由国家政策和粮食供求关系等因素形成的粮食比较效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耕地保护能力。主要指能够保持有多少数量和质量的耕地用于粮食生产。二是政策支撑能力。包括政策措施的保障悄况,投入增加的状况,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有效保护的情况等。三是科技服务能力。包括农业科学研究水平和技术推广体系状况。四是抗灾能力。包括排灌设施条什、物质装备状况和粮食种子储备情况等。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衡量指标:一是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农业部“十五”计划提出要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到2005年耕地面积不低于1.28亿公顷(19.2亿亩)。从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考虑,“十五”期间,年度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7亿公顷(16亿亩)左右。二是粮食单产。可综合反映粮食的产:出水平。2000年我国粮食单产为4261公斤/公顷(568斤/亩),“十五”时期的亩均单产应高于这个水平。三是抗灾水平。可反映粮食生产基础设施状况和粮食生产的稳定程度。可用受灾面积‘孙览灾而积之差占受灾面积的比重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抗灾率一直在50%左右。  二、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农户对粮食生产的物质要素投人不断增加。化肥施用总量(按有效成分100%计算)由1978年的884万吨增加到2000年的4146万1吨,有效灌溉面积由1978年的6.74亿亩增加到2000年的8.08亿亩。主要粮食品种良种种植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例达到60—70%。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基本建设支出由1978年51亿元增加到1999年357亿元(同期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4.6%下降为2.67%)。由于投入增加,生产条件改善,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虽然粮食播种面积有所下降,但总产量由1978年的6000亿斤增长到1996年的10000亿斤。近几年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为稳定粮食生产,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1999年以来,粮食产量和面积出现连续下降。1999—2001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累计减少770.7万公顷(11561万亩),年度分别比上年减少62.6万公顷(939万亩)、469.8万公顷(7047万亩)和238.3万公顷(3575万亩)。粮食总产量累计减少1193.2亿斤,年度分别比上年减少78.2亿斤、924.2亿斤和190.8亿斤。  近几年粮食面积和产量下降,是由多方面因素所造成的:  一是种粮比较效益下降,农民自主调减粮食面积。1996年以来,受粮价持续下跌和农资、机械和劳动力等粮食生产要素价格居高不下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实际出售粮食价格接近甚至低于成本,种粮效益明显下降。据湖北省农业部门测算,2000年粮食作物每亩成本纯收益率为1%,亩均税后收益为3.26元(其中水稻为0.09元),不足柑桔(712元)、绿茶(436元)的1%。湖北省京山县有关部门测算,2001年度种植水稻亩纯收入约200元,较1996年下降150元左右,比种植沙梨、蔬菜等经济作物少300元左右。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粮食主产区及60%左右的纯农户人均纯收入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  二是政策引导结构调整,调减粮食种植面积。据统计,2000年全国因结构调整主动调减粮食面积333万公顷(4995万亩),占粮食播面减少总数的70%。近两年粮食主销区省份大幅度减少了粮食种植面积,粮食主产省份也调减了粮食面积。浙江省德清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由1997年的553,5万亩,调减到2001年的175.5万亩,减幅为68.4%,其中,2001年调整农田发展多种经营面积184.5万亩,占农田总面积的59.2%。浙江全省2001年粮食播种面积2812.5万亩,比1997年减少1396.5万亩,减少幅度为33%。今年一些省区开始取消或部分取消保护价,通过粮食购销公司补贴收购部分粮食,但补贴面小。如湖北省今年给17个粮食主产县按每公斤补贴6分钱汀购3()亿斤优质粮,对其他县区不下达订购补贴任务,这些地区就相应地自主调减丁粮食种植。  三是实施退耕还林、还湖、还草,减少了耕地和粮食播种。近两年全国因生态建设退耕,调减部分粮食种植面积。湖北省粮食种植面积由80年代的7699,5万亩,减少刊现在的6000万亩,其中退耕399万亩(退耕还林还草319.5万亩,退耕还湖约79.5万亩)。据估计,全国因退耕减少粮食播种面积约100万公顷(1500万亩)。这项计划的实施,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是有利的。四是农田基础设施老化,粮食生产抗灾能力低,因灾降低·了粮食生产能力。90年代以来,国家预算内农业资金投入总量有所增加,但投资比重没有提高。国家对农业的投资重点用于大江大河治理、生态环境建设,直接用于农田基本建设的投入明显偏少,农业基础设施滞后,田间排灌设施陈旧老化,农业抗灾能力脆弱,在一定程度上依然是“靠天吃饭”。1990—2000年间,全国平均每年受灾面积8。1亿亩,成灾面积3.9亿亩,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48%,抗灾率仅为52%,与80年代水平相比没有明显的提高,不如1978年的水平(57%)。2000年因灾损失粮食1300亿斤,比上年增加600亿斤。近几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水平趋于下降。全国年度粮食播种面积由多年稳定在1.10—1.13亿公顷(16.5—17亿亩),减少到警戒线1.07亿公顷(16亿亩)以下。2001年为1.06亿公顷(15.9亿亩),2002年预计为1.05亿公顷(15.7亿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下降,有些因素是不可逆的,要恢复起来代价很大。例如耕地的减少,2000年耕地占用2349万亩(其中建设占用244.5万亩,生态退耕1144.5万亩,农业结构调整占用867万亩,灾毁耕地93万亩),耕地补充436.5万亩(其中未利用土地开发276万亩,废弃地复垦99万亩,土地整理增加耕地63万亩),占补相抵,2000年耕地实际减少1912.5万亩。从1999年以来的情况看,在粮食生产和流通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粮食生产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利润,粮农的生产积极性难以得到保护,投入粮食生产的各种要素会减少,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保持和提高将受到严重的挑战。  三、粮食供求趋势预测  (一)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  由于我国人口继续增加和粮食转化与深加工的进一步发展,对粮食的需求将早刚性增长。近年来学术界和有关部门对我国粮食消费需求的中长期预测很多,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  1、2005年的粮食需求总量为10620亿斤,其中直接消费量为4985亿斤,人均直接消费原粮369斤;饲料粮需求量4108亿斤,占粮食需求量的38.7%;加上工业用粮、种子用粮及损耗,人均需求量为786斤。  2、2015年的粮食需求量为11670亿斤,其中直接消费量为4503亿斤,人均直接消费原粮312斤;饲料粮需求量5545亿斤,占粮食需求量的47.5%;加上工业用粮、种子用粮和损耗等,人均需求量为804斤。  3、2030年的粮食需求量为13195亿斤,其中直接消费量为4160亿斤,人均直接消费原粮260斤;饲料粮需求量7244亿斤,占粮食需求量的54.9%;加工业用粮、种子用粮和损耗等,人均需求量为824斤。分品种来看,今后我国粮食消费需求增长主要来自饲料粮增长。据预测,从目前到2030年,稻谷需求略有上升,小麦需求持续上升,玉米需求大幅增长。玉米2005年需求量占粮食总量的比重为28.4%;2015年需求快速上升至31.9%;2030年需求量进一步上升至35.2%。  (二)未来粮食产需缺口较大  从上述需求和目前10000亿斤的粮食生产能力看,2005年、2015年、2030年我国粮食产需缺口分别为620亿斤、1671亿斤和3195亿斤。按照粮食最低自给率95%计算(粮食净进口控制在总产量的5%以内),为实现产需基本平衡,粮食生产能力需要比目前分别提高约100亿斤、1100亿斤和2540亿斤,提高幅度分别为1%、11%和25%。这在目前的投入和科技水平下,困难和压力很大。从最近十几年的情况看,我国粮食单产提高幅度不大。1990—1994年5年粮食单产在533斤/亩左右,1995—2001年7年粮食单产在573斤/亩左右,1990—2001年12年单产提高幅度仅7.5%,年递增0.6%。在耕地和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稳定的情况下,要实现粮食产需平衡,粮食单产必须有相应的提高。  (三)影响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  一是粮食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目前国家资源未能有效的补贴到农民,在粮食流通完全放开的情况下,如无有力的保护措施,不解决粮食的比较效益问题,农民种粮积极性将进一步下降。  二是耕地和水等资源紧张。我国耕地数量和水资源不足而且不断缩减,是阻碍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和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全国现有耕地面积为19.51亿亩左右,人均占有耕地仅1.59亩,为世界人均数3.75亩的42%。即使现有耕地总是稳定,随着人口增加,到2010年和2030年,人均耕地也将降至1.43亩和1.34亩。农业用水也严重紧缺。现阶段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220立方米,约为世界平均的25%。预计到2030年,人口达到16亿时,在降水不减少的情况下,人均水资源将下降到1760立方米,接近国际公认的1700立方米的严重缺水警戒线。  三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灾害的能力不强。我国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小,干旱半干旱面积比重大。全国耕地中有灌溉设施水田和水浇地为7.91亿亩,仅占总耕地的39%。全国40%的耕地退化,30%左右的耕地不同程度地受水土流失危害。每年都不同程度地遭受干旱、洪涝、低温冷害、台风、早霜、冻害等多种自然灾害的袭击,给粮食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  四是科技储备不足,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由于体制不顺、科技与生产、科研与推广脱节、经费不足、机构重叠、力量分散、人才流失等问题仍很突出,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各类试验、示范等科研推广工作难以很好地开展,粮食生产领域科技储备不足,技术推广队伍不稳,粮食生产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更新推广速度较慢,直接制约着粮食生产科技水平的提高。  五是基本农田环境污染状况加剧,耕地的持续生产能力下降。由于工业和城市“三废”对基本农田的污染,造成耕地质量下降,直接影响粮食产量和质量。全国已有1000万公顷(1.5亿亩)农田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水灌溉的农田面积已占灌溉总面积的7.3%,’且呈上升趋势。每年农业环境污染事故数千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亿元。由于地力下降、环境污染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直接影响,难以估计。  四、建议立足于人多地少的国情,要从长远战略考虑,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使藏粮于库与藏粮于地有机结合,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一)依法保护耕地和水资源,确保粮食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调查中发现,一些地方由于部门分割,制定的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建设规划相互脱节,造成破坏粮田、滥占耕地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耕地和水足粮食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要树立保护耕地和水资源就是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观念,建立健全耕地等农业资源保护法制体系,依照《土地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水资源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和水资源,保持耕地数量的动态平衡,治理环境污染,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和水资源利用率。要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集体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减少国家对耕地的低价征用和高价出让,避免对农民利益的损害。  (二)实施农业补贴,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我国粮食产品成本高、品质较差,国际竞争力不强,逐步增加的粮食进口势必会冲击国内粮食市场,打击农民种粮积极性,影响粮食生产能力的稳定和提高。因此,我们应在WTO规则框架内,利用政府补贴弥补完全市场调节的缺陷,调节粮食风险基金的使用方向,实施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以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三)加大科研攻关和技术推广力度  近些年来,粮食作物科研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薄弱,科技储备严重不足。种质资源创新与品种选育相对滞后,优质品种不多,专用品种不全。农民迫切需要的新品种、新技术、新器械仍比较缺乏。要树立储备科技就是储备生产能力的思想,加大粮食作物科技投资力度,集中资金,集中人才,大力开展粮食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新器械的研究,力争在短期内有所突破。建立对良种和适用新技术推广的补贴制度,加强技术推广力度,确保粮食单产水平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粮食市场竞争力。  (四)加强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生产水平要充分利用WTO有关规则,特别是国内支持保护的“绿箱”政策,借鉴国际经验,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资力度,加强基本农田没施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抗灾能力和土地生产力,直接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粮食主产区选建500个优质商品粮基地县,加强农田灌排体系、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信息服务体系、农机服务体系和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建设,在这些基地县,形成年产粮食5000—6000亿斤的生产能力,保证每年提供2000—2800亿斤商品粮。  (五)建立国家粮食预警体系,及时调控粮食市场  在粮食市场全面放开的情况下,为了防止粮食市场和价格大幅度波动,国家应建立粮食预警体系,确定粮食警戒线,进行指标监测。同时对粮食预警进行立法,确保粮食供应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发出警报,要求各级政府,采取紧急措施,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供应。  (六)重点支持粮食集中产区  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需要建设的地方很多,要把建设的重点集中到粮食集中产区,尤其是中部地区的粮食主产区。通过集中建设,要使全国粮食主产区的基础设施和技术体系逐步建立健全起来,粮食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真正成为国家稳定的粮食生产基地。

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最主要的是气候,然后栽种方法以及除虫施肥这些手段也是会造成粮食挺大的改变的。如果采用高产的粮食品种,那通常来说产量也会变多。

农业(1)历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改革与进步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处在石器时代和金石并用时代,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处在旧石器时代;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处在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开始进入了金石并用时代。奴隶社会生产工具有了进步,西周晚期出现铁器;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得到推广,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两汉时,牛耕广泛使用,并有了改进,出现了两牛抬杠式和一牛挽犁式,铁农具和牛耕都向边疆传播;西汉时发明了翻土、碎土的犁壁,这比欧洲早一千多年;西汉农学家赵过发明了播种机械耧车。三国时,魏国马均发明了灌溉工具翻车;唐朝,发明了灌溉工具筒车和曲辕犁。认识:工具改进是生产力发展的最显著的标志,经济发展最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变革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我国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都由于生产力的进步(即生产工具的进步)引起的。(2)历代政府重视农业发展的措施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发展生产;战国时,秦国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两汉时,推行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奖励农耕;三国时推行屯田制;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隋唐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重视生产工具的革新,重视兴修水利;北宋王安石变法中的农田水利法,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明清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鼓励生产,如明朝的“一条鞭法”、康熙的“更名田”、雍正的“摊丁入亩”的赋税制度,都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认识:封建经济的特点是自然经济,这种经济的主要部门是农业,它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兴衰存亡,因此,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业,“农本” 和“以农立国“思想是历代统治者一贯的指导思想,从战国的商鞅变法,到清朝统治者,都在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这种做法,是中国古代封建自然经济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产物,它的实行,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国家安定、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过一定积极作用,应该给予肯定,但该政策把工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进行压制,其结果必然是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农业长期停止在自然经济的低水平上,其弊端在明清时期更加严重,它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是中国落后于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古代政府采取的鼓励、重视农业发展的措施,直接目的是为了发展经济,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一般说来,每个王朝建立的初期,统治集团比较奋发向上,励精图治,都有自己的治理目标,他们的政策往往行之有效,也充分说明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3)水利事业春秋时期:淮河流域,楚相孙叔敖修的芍陂;连接淮水和长江流域的运河;战国时期:郑国渠和都江堰;秦朝:灵渠沟通湘水和漓水;两汉时期:农田水利的地区特色明显,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为主,著名的工程如六辅渠、白渠、龙首渠等;江淮、江汉之间以修建天然陂池为主;西北修筑坎儿井;汉武帝和汉明帝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黄河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隋唐时期:隋朝的大运河;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的水利超过六朝的总和;北宋时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兴修水利工程一万多处;元朝:开凿了会通河和通惠河将几大水系贯通起来。认识:中国历代王朝都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这与水利在古代经济中的地位是分不开的,因为古代中国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是农业,农业受自然因素影响极大,在生产力不发达,人们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同时,兴修水利不仅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可以扩大到交通运输和商业的发展,因此,修筑水利工程,是古代中国国家管理经济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内容和职能的体现。(4)重要的土地制度井田制:是西周时实行的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周王将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受田者只能享用,不能买卖,必须向周王纳贡,跟随周王作战,服从周王的命令。井田制是分封制的经济基础;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诸侯争霸战争,井田制逐渐瓦解,被封建土地私有制代替。屯田制:东汉末年以来,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经济凋敝,为了恢复发展农业生产,曹操在许下实行屯田制,以后,三国都实行屯田制,统治者招募流亡农民,按军事编制,开垦荒地,并设官管理。屯田民只有土地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他们按比例向官府交纳一定的收获物,它是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它使流民与土地结合,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均田制:西晋以来,北方战乱频繁,经济破坏严重,为了恢复发展经济,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隋唐时继续沿用,唐中期由于土地兼并现象严重被破坏。它是一种比较完备的土地制度,是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保证了国家兵役、徭役的征发和国家的财政收入。认识:封建土地私有制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即国有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其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土地国有制在封建社会总归要被破坏,因为封建土地制度的本质是土地私有,只要有土地所有制存在,土地兼并是不可能抑制的,而土地兼并现象的发展必然要使土地国有制破坏,因而井田制、屯田制和均田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随着土地所有制的产生、发展,它们必然被破坏。(5)重要的赋税制度:春秋时期:齐国管仲实行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实质是承认土地私有,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编户制度:是汉代对百姓的一种严格的管理制度,也是比较完备的赋税制度。被编入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他们依据人口和资产向国家人口税、田租、徭役和兵役,国家对他们控制十分严格。租调役制:北魏均田制规定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租即土地税和调即户税,还要服兵役和徭役。租庸调制:隋朝沿用北魏的租调役制,后规定50岁以上可以缴纳一定绢代替劳役,叫“庸”。唐朝在隋的基础上实行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税制度,“庸”不再有年龄限制。这样,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保证了国家的赋税收入。两税法:天宝年间,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无法实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国家的财政收入得不到保证,为了解决国家的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即按照土地和资产向交税,每户按资产交户税,按土地交地税,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它的实行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表面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扩大了税源,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土地兼并不再受到限制,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正式废除。一条鞭法: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缓和阶级矛盾,1581年,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在全国推行,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一条鞭法”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纳银代役的规定,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说明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摊丁入亩”的“地丁银”:雍正帝规定,把丁税平均摊入田亩,征收统一的地丁银,这样,我国的人头税制度废除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控制进一步松弛,隐蔽人口的现象也逐渐减少,它的实行,对我国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认识:我国的赋税制度与土地制度相适应,随土地制度的变化而变化。我国赋税制度的变化呈现出两种趋势:一是以人丁为主逐渐变为以土地为主,说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一是纳税物品由实物和力役为主逐渐变为货币地租,说明我国商品经济在不断的发展。

在这方面的话影响的因素是比较多的,所以在这方面的话一定要注意有自然的条件,比如说温度湿度,还有一些的话雨水,那么另外的话也有种子的本身问题。

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分析论文

在数据调研过程中,发现中国农村存在耕地撂荒现象。进一步的访谈发现,其中一个原因是劳动力外流,青壮年劳动力不愿意再依附在土地上获取微薄的收入,而是选择进城或进厂务工。613899部队(儿童、妇女和老人)驻守的中国农村和农业,由于劳动力投入递减,是否会影响粮食产量呢?我决定研究这个问题,即:劳动力外流是否会影响中国的粮食安全。这个研究将是一个持续研究,将分阶段步步深入。第一个阶段,我的思路是研究中国粮食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和我的研究生张帅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学术研究,写成论文《技术进步、要素投入与粮食产量:中国案例与解释(1978-2010)》。 本研究基于C-D生产函数,应用我国1978-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技术进步、要素投入对粮食生产的作用和影响。研究发现:不考虑制度变迁和政策因素,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核心因素是土地投入和技术进步,农业资本投入和农业劳动力的影响并不显著。要保证我国粮食产量和粮食安全,就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强化农业技术进步和应用。可以继续鼓励农业劳动力外流,但农业资本投入必须显著提高。具体来说: (一)1978-2010年间,粮食播种面积是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最重要变量,是导致粮食产量变化的重要原因,这和周小萍、卢艳霞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粮食播种面积是由种植粮食的耕地面积和复种指数的乘积表示的。在农业科技取得重大突破前,以及温度、光照等气候条件一定的情况下,耕地的复种指数在较长时期内是稳定和有上限的。耕地面积年变化率和粮食播种面积年变化率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739,也说明了耕地面积是影响粮食播种面积的最主要变量和约束因素。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保护耕地面积不减少是首要的基本措施。因此,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具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1978-2010年间,以化肥为代表的农业技术进步是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显著变量,对粮食增产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这和杨剑波等学者的研究一致。秦立建等指出,土地细碎化减少了农户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投入,从而抑制了本应生产出来的粮食产量。因此应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明确土地产权,建立土地流转市场,鼓励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实现耕地的规模化经营,为农业技术的充分发挥提供条件。国家应进一步加强科技兴农的力度,加强基础性农业研究,加大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财政补贴力度,尤其要加强对基层农业科研机构、农业技术人员以及农业专业大学生的扶持和支持力度,让农业科技真正走进田间地头,逐步改变传统的粮食种植和生产方式。 (三)就两个模型的回归结果来看,解释变量“第一产业劳动力”不显著,这表明农业劳动投入对1978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并不大。这和温铁军、宋学明等学者的研究成果一致。这表明,1978-2010年期间,我国农业生产依旧存在着“过密化”和“内卷化”现象。从而农民外出或在本地从事非农业活动对家庭农业生产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因此农村劳动力外流并没有导致我国粮食产出显著降低。正如程名望等指出,中国农业就业比重依旧偏高,农业就业比重曲线还处在一种下降状态,尚没有达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陷阱”的稳定值。在保证粮食生产稳定的前提下,我国的农业劳动力还存在着进一步转移的空间,各级政府应为农业劳动力进一步转移创造条件,消除阻碍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如户籍制度),使我国的粮食生产由“劳动投入型”转化为“技术投入型”。 (四)就两个模型的回归结果来看,代表农业资本投入的3个解释变量“农村有效灌溉面积”、“农业大型机械的总马力”、“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投入”均不显著。这表明,1978-2010年间,农业资本投入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并不大,不是我国粮食稳定增产的核心影响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重城市、轻农村”的政策倾向依旧明显,使得农业投资严重不足。例如: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太低(1978-2010年间,多数年份该比例在9%以下);大量的农业灌溉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或废弃,使得农业有效灌溉难以为继等。[21]同时,1978-2010年间,虽然我国农业大型机械的总马力有所增加,但土地细碎化降低了农户农业大型机械投入的可能性与积极性。因此,这三个解释变量的不显著,表示我国农业投资的不足和缺位,使得农业投资没有成为1978-2010年间我国粮食稳定增产的核心影响因素。 总的来看,基于生产函数视角,不考虑制度变迁和政策因素,1978-2010年间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核心因素是技术进步和土地投入,农业资本投入和农业劳动力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要保证我国粮食产量和粮食安全,首先就是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其次是强化农业技术进步和应用。另一方面,可以继续鼓励农业劳动力外流,但农业资本投入必须显著提高。

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最主要的是气候,然后栽种方法以及除虫施肥这些手段也是会造成粮食挺大的改变的。如果采用高产的粮食品种,那通常来说产量也会变多。

10

生产力低下,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没有良种,

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分析论文题目

《极端气候对粮食安全影响分析》针对当前世界各地频发的极端气候,如洪水、地震等,对全球粮食安全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生产力低下,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没有良种,

在这方面的话影响的因素是比较多的,所以在这方面的话一定要注意有自然的条件,比如说温度湿度,还有一些的话雨水,那么另外的话也有种子的本身问题。

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最主要的是气候,然后栽种方法以及除虫施肥这些手段也是会造成粮食挺大的改变的。如果采用高产的粮食品种,那通常来说产量也会变多。

粮食产量影响因素论文怎么写

在这方面的话影响的因素是比较多的,所以在这方面的话一定要注意有自然的条件,比如说温度湿度,还有一些的话雨水,那么另外的话也有种子的本身问题。

粮食产量,是指农业生产经营者日历年度内生产的全部粮食数量。按收获季节包括夏收粮食、早稻和秋收粮食,按作物品种包括谷物、薯类和豆类。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1、人口增加,耕地减少;2、水土污染严重;3、自然灾害频发;4、农业相关设施不到位,财政投入不足;5、农民科技素质不足等。应答时间:2020-12-2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生产力低下,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没有良种,

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主要包括就是自然因素,也就是我们的天气的状况,因为粮食是主要靠天气来决定的,天气好的话我们可以丰收,天气不好的话就可能低产。其次就是化肥的使用只有正常地使用化肥和农药,才可以提高我们粮食的产量。

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文献综述

品种 温度 雨水 光照 肥料 耕作方式品种提高方法 杂交选育温度 露天无法改变 大棚调节各自适当温度水分 滴灌节水空气 无法改变光照 大棚可增加光照耕作方式和种植间隔 不清楚肥料 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对茎叶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有重要作用,是与产量最密切的营养元素。在第一穗果迅速膨大前,植株对氮素的吸收量逐渐增加。磷肥能够促进番茄花芽分化,提早开花结果,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和改善果实品质。缺磷时,幼芽和根系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色暗绿,无光泽,背面紫色。钾能促进植株茎秆健壮,改善果实品质,增强植株抗寒能力,提高果实的糖分和维生素C的含量,和氮、磷的情况一样,缺钾症状首先出现于老叶。钾素供应不足时,碳水化合物代谢受到干扰,光合作用受抑制,而呼吸作用加强。因此,缺钾时植株抗逆能力减弱,易受病害侵袭,果实品质下降,着色不良。

相信这些会对你有帮助的:与其他任何行业相比,农业也许能够更加明确地突出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粮食安全、生计来源的丧失、环境破坏和生态移民等问题产生潜在影响的范围和严重性。在农作物和农业技术领域开展一次“绿色地球革命”有助于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降低损失并增强我们对变化的适应能力。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就是成功地扩大了粮食生产规模,使其满足了因人口增长和收入水平提高而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估计,随着这两个因素继续推动粮食需求的增长,2030年全世界的粮食需求将比1998年增加50%。而气候变化将成为决定这一需求是否能得到满足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的最新评估预计,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在1990-2100年会升高4~8℃,而同时期海平面会上升9~88cm。整个20世纪全球气温已经上升了6℃,而这种气候变暖现象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气温的上升会对农作物产量造成以下影响:* 转移农作物的最佳种植地带;* 改变降雨的类型(雨量及变化性)以及可能产生的土壤水分蒸发蒸腾损失总量;* 减少冬季以降雪及冰川形式对水的储存;* 转移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地;* 通过二氧化碳和气温的作用影响农作物产量;* 因海平面上升及脆弱的抵御洪水能力而减少耕地面积。这些作用的整体影响会因海拔高度、土壤类型、农作物和其他地方性因素的不同而变化。这些变化以及对长期气候预测的不确定性(尤其在区域范围)都使我们对气候变化影响农作物产量的讨论最多只能是初步的。这些概括性结论通常只能表明未来可能情景的范围。总的来说,许多温带地区的农业也许会从中受益,表现为农作物生长期延长,家畜过冬成本降低,农作物产量可能增加,森林的生长速度也许变快。但对于许多热带地区来说,整体的情况则是负面的:降雨量的变化性也许会变大,极端天气现象发生的几率会增加,而农作物可能会减产。农作物、耕作技术以及土地和水管理的改善也许可以起到补偿作用,但要增加这些热带地区的粮食产量则会变得异常困难。转移种植地带 随着气温的上升,因某些特定气候条件而使某种农作物生长良好的地带可能会向两极和海拔更高的地方转移。这将会导致粮食产量和某些热带国家出口收入的减少。例如,对于非洲和中美洲26个大部分都很贫穷的国家来说,咖啡占据着他们国家农产品出口的第一、第二或第三位。然而,咖啡对年平均气温的变化非常敏感。在乌干达,气温只需上升2℃就会导致适合种植咖啡的土地面积大量减少在北纬地区,全球变暖也许会将潜在的农作物种植地区向北扩展,加拿大和俄罗斯将因此获得最大面积的这种地带。然而,新气候带的土壤类型却并不一定都适合目前在这些主要的农业生产国开展的高密度农业作业。降雨量的变化 全世界许多地区的降雨类型都有可能因全球变暖而发生变化。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的预计,全球年均降雨量在21世纪会有所增加,尽管某些地区的降雨量会有一定减少。在降雨量预计增加的地区,有可能每年的降雨量都会有很大变化。在开花、授粉和灌浆阶段的水分短缺被公认会造成玉米、大豆、小麦和高粱的减产。降雨量的变化和土壤水分蒸发蒸腾损失总量的增加会进一步导致世界部分区域水资源的短缺,并影响其水质。获取水资源是确保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图2)。农业用水几乎占全球用水量的70%,而这一比例在亚洲和西亚地区则高达95%。因此,水资源的紧张会严重影响农业。降雨量的变化还会影响土壤的水分。最近对全球15个气候模型的分析表明所有气候模型都给出了一些相同的预测结果。美国的西南部、墨西哥、中美洲、地中海、澳大利亚和南部非洲一年四季都会因全球变暖而导致土壤水分蒸发增加,土壤变干。亚马逊河流域和西非的许多地区会在6月、7月和8月三个月出现土壤变干的现象,而亚洲季风地区出现土壤变干的时间是在12月、1月和2月。但预测土壤变湿的情景时,这15个模型分析只有在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的非种植季节,才得到很一致的结论。这项研究总结认为,全球变暖可能会造成土壤缺乏水分,从而导致全球粮食生产潜力整体减少。降雨量的变化还会对河流的水流以及灌溉用水产生影响。在那些依靠融雪进行农业灌溉的区域,例如在南亚的许多地区,冰川和降雪量的减少可能会对夏季供水带来严重的后果。降雨量变化的影响 气候变化将进一步加剧中亚、北部和南部非洲、中东、地中海地区和澳大利亚发生干旱的频率和强度。极端天气现象(包括干旱、暴风雨和洪水)发生频率及强度的增加都会导致对农作物的破坏以及土地退化。干旱和洪水已经成为导致发展中国家粮食严重短缺的最常见的原因气候变暖的趋势会增加许多主要农作物害虫的数量、生长速度和地理分布的范围。同时,根据降雨类型的变化,气候变暖也有可能对微生物病原体产生刺激作用。气候变化对农作物害虫的影响在某些地区已经有所表现。这里我们就举一些全球不同地区的例子:* 在新西兰北部,霜冻发生几率的减少导致热带草地毛虫数量的增多,从而对牧场的草地造成了严重破坏。* 柑橘溃疡病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细菌疾病,喜好酷热及大雨。这种病害通过飓风被传播到了美国的佛罗里达州,使该州所有的柑橘作物都感染致病。* 豆叶甲是一种通过传播豆荚斑驳病毒危害大豆的害虫。这种害虫已经从美国的南部扩散到了中部和中西部的北部地区。来源:Willoughby 和Barnes,2002;Wildlife Trust,2005;Epstein 和Mills,2005;Pritchard 和Amthor,2005气温变化的影响 农作物的产量会因气温的不同而产生很大变化(图4)。即便是非常轻微的气温变暖也会造成水稻产量的下降,这是因为水稻适于生长在接近最大昼夜温差的气候条件下。最近在菲律宾进行的一项关于全球变暖对水稻产量产生影响的研究表明,在生长季节内,日均最低气温(夜间)每上升1℃,水稻产量就会减少10%。二氧化碳的影响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可以提高许多农作物的净生产力,这是因为碳的“肥力”能够增加光合作用。这种影响的大小随不同的农作物而不同。二氧化碳对某些农作物,也就是我们说的C3农作物,有积极的施肥作用。这些农作物包括欧洲和亚洲的主要谷类作物,即小麦和水稻。另一方面,像玉米、高粱、甘蔗和小米这样的 C4农作物对二氧化碳就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由于C3杂草对这种变化的反应也可能很好,结果就有可能抑制C4农作物的产量。而C4农作物是热带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农业的主要粮食来源。最近进行的对生长在中国、日本和美国真实环境中的玉米、小麦、大豆和水稻试验农作物的研究表明,由于受到地面高臭氧浓度等其他环境因素的限制,农田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而产生的肥力提升也许只有其理论最佳效果的一半。海平面上升造成的土地减少 全球某些人口最密集地区的肥沃土地面积可能会有一定减少,尤其在那些地势较低的三角洲地区,例如尼罗河、湄公河和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举例来说,海平面上升1m就会造成尼罗河三角洲较低地区减少5 800km2土地,直接影响了埃及15% 的可居住土地。在孟加拉国,海平面上升1 m就会淹没几乎30 000km2的土地,对该国超过13%的居民产生影响;而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在越南,40 000km2的土地就会消失,全国23% 的居民会受到影响(表1)。即使在那些未被海水淹没的地区,由于土壤和地下水被盐化以及潮汐涌浪风险的增加,土壤的质量也会下降。

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1 1、变量之间除了函数关系外,还有相关关系 例:(1)商品销售收入与广告支出经费之间的关系 (2)粮食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关系 (3)人体内脂肪含量与年龄之间的关系 不同点:函数关系是一种确定的关系;而 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关系 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的异同点: 相同点:均是指两个变量的

在这方面的话影响的因素是比较多的,所以在这方面的话一定要注意有自然的条件,比如说温度湿度,还有一些的话雨水,那么另外的话也有种子的本身问题。

  • 索引序列
  • 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分析论文怎么写
  • 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分析论文
  • 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分析论文题目
  • 粮食产量影响因素论文怎么写
  • 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文献综述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