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近期我国重大科技成就论文选题

近期我国重大科技成就论文选题

发布时间:

近期我国重大科技成就论文选题

嫦娥三号登陆月球、神舟十号飞船和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嫦娥三号”携带的“玉兔”月球车在月球开始工作,标志着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成功。这也是人类时隔37年再次在月球表面展开探测工作。

1、嫦娥三号登陆月球、神舟十号飞船和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嫦娥三号”携带的“玉兔”月球车在月球开始工作,标志着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成功。这也是人类时隔37年再次在月球表面展开探测工作。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探月任务成为中国科技工业综合实力的一次完美展现。准时发射,精确入轨,稳定落月,创新探索,嫦娥三号的每一步都代表着中国航天新的进步。探月工程副总指挥许达哲说:“美国和前苏联达到这样一个目标,都经过了20次以上的任务,我们是用三次就实现这样一个目标。”2013年夏天,执行我国第五次载人航天任务的“神舟十号”飞船实现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应用性飞行,实施了我国首次航天器绕飞交会试验,这标志着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的对接技术已经成熟,我国将就此进入空间站建设阶段。2、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华大学薛其坤院士领衔的团队2013年成功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杨振宁称为诺奖级的科研成果。“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现既是理论物理领域的突破,又具有极高的商用价值。量子霍尔效应是整个凝聚态物理领域最重要、最基本的量子效应之一。我们使用计算机的时候,会遇到计算机发热、能量损耗、速度变慢等问题。这是因为常态下芯片中的电子运动没有特定的轨道、相互碰撞从而发生能量损耗。而量子霍尔效应则可以对电子的运动制定一个规则,让它们在各自的跑道上“一往无前3、使用小分子化学物质诱导多能干细胞,逆转生命时钟北京大学邓宏魁教授领导的团队2013年成功使用4种小分子化学物质,将小鼠的皮肤细胞诱导成全能干细胞并克隆出后代。与克隆羊“多莉”的技术相比,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是更简便和彻底的克隆方式。传统观点认为,哺乳动物细胞只有在胚胎的早期发育阶段具有分化为各种类型组织和器官的“多潜能性”,而随着生长发育分化成为成体细胞之后会逐渐丧失这一特性。人类一直在寻找方法让已分化的成体细胞逆转(脱分化),使之重新获得类似胚胎发育早期的“多潜能性”,并将其重新定向分化成为有功能的细胞或器官,应用于治疗多种重大疾病。通过借助卵母细胞进行细胞核移植(传统克隆)或者使用特定物质诱导(iPS)的方法,体细胞被证明可以被进行“重编程”获得“多潜能性”。日本人山中伸弥曾以病毒诱导法获得iPS细胞,获得2012年诺奖。而邓宏魁团队使用小分子化学物质替代病毒,大大提高了技术安全性,具有革命性意义。4、艾滋病感染粘膜疫苗研究取得重大进展清华大学张林琦、香港大学陈志伟和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凌的研究团队三方合作,于2013年完成了艾滋病感染黏膜疫苗在恒河猴体内的临床前试验研究,看清了预防艾滋病的“攀登珠峰之路”。该团队发现这种黏膜疫苗可以大大提高针对艾滋病病毒的T和B淋巴细胞的免疫能力,从而可以有效地抑制病毒在体内的复制与传播。艾滋病被发现的30多年以来,已导致2500万人死亡,至今全球仍有3300万感染者人体内的各类粘膜是艾滋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该疫苗如能最终进入临床试验并证实有效,将对阻断和减缓艾滋病毒通过粘膜途径感染(性接触)在普通人群中的流行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社会意义。

1.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五年来,中国基础研究取得一批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国际论文总数世界排名上升到世界第四位,在三大国际论文检索系统(SCI,EI,ISTP)论文总数中占7%,进入世界第二方阵,与英国、德国、日本相当;纳米科学论文数居世界第一,工程科学论文数居世界第二。前沿技术领域突破了一批核心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不断缩小。非线性光学晶体、量子信息通讯、超强超短激光、高温超导等前沿技术研究居世界领先水平,涌现了载人航天、超级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等一批自主创新重大成果。2.产业技术创新取得多方面突破。近年来,中国在基础工业、加工制造业以及新兴产业领域,技术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石油、钢铁、船舶、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和生物技术等领域重大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产业整体技术素质迈上新台阶。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开发能力、成套水平以及综合工程化能力明显提高,有力地支撑了三峡工程、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青藏铁路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3.科技走进千家万户、惠及亿万人民。近年来中国政府把解决民生问题和发展社会事业放在突出位置,科技进步为人口健康、节能减排、气候变化、防灾减灾、公共安全等提供了有力支撑。杂交水稻的培育和应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实施,为解决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能源领域突破一批石油勘探、大型煤液化工程成套设备、大型水电设备、先进核电等关键技术,攻克一批燃料电池、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关键技术,为调整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奠定了基础。艾滋病、病毒性肝炎、SARS病毒、高致病禽流感等重大疾病、重大传染病防控技术取得重要进展,一批新药创制成功,传统中医药得到新的发展,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4.知识产权产出水平大幅度提高。五年来,中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持续、快速增长,知识产权创造能力进一步增强。2002年到2006年,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从97万件增长到2万件,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从 58万件增长到5万件。随着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中国专利局受理的国内外发明专利申请量连年增长,2006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总量达21万件,居世界第4位。5.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持续高速增长。五年来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平均增速高达0%,高于“九五”时期平均增速5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制造业比重由5%上升到16%。2006年,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1322亿元,是2002年的7倍;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5288亿美元,是2002年的5倍,优化了贸易结构,国际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6.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06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收入和总产值分别达到3万亿和6万亿;聚集了全国一半数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研究开发投入占全国的1/3;区内企业拥有发明专利数为32600;区内企业创造的工业增加值达5亿元,约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4%。2007年上半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营业总收入8亿元,工业总产值2亿元,工业增加值6亿元,出口创汇967亿美元。7.科技投入规模和强度持续提高。2006年,全社会科技支出经费总额4500亿元,全社会研究开发支出总额1亿元,居世界第5位;研发投入强度不断提升,全社会研究开发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2%。近5年国家财政科技投入保持了年均17%的较快增长,其中2006年中央财政科技拨款达7亿元,比上年增加0%。8.中国成为世界科技人力资源大国。2005年,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为3500万人,居世界第1位;2006年,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全时人员达150万人/年;一支充满活力的中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正在迅速成长,45岁以下中青年科研人员占研究人员总数的80%;高等院校在校生总规模达到2300万人,成为世界上科技人才培养规模最大的国家。9.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逐步增强,大学、科研机构在科技创新中的骨干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2006年,中国企业研究开发支出总额达到5亿元,占全社会研究开发支出总额的1%,企业开发的重大技术成果不断涌现;民营科技企业已由20年前的7000多家发展为2006年的15万家。高等院校现有研究开发人员7万人,取得了人类细胞衰老主导基因、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家蚕基因组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应用商店开发类科研院所面向市场的创新能力得到加强

1、嫦娥三号登陆月球、神舟十号飞船和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嫦娥三号”携带的“玉兔”月球车在月球开始工作,标志着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成功。这也是人类时隔37年再次在月球表面展开探测工作。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探月任务成为中国科技工业综合实力的一次完美展现。准时发射,精确入轨,稳定落月,创新探索,嫦娥三号的每一步都代表着中国航天新的进步。探月工程副总指挥许达哲说:“美国和前苏联达到这样一个目标,都经过了20次以上的任务,我们是用三次就实现这样一个目标。”2013年夏天,执行我国第五次载人航天任务的“神舟十号”飞船实现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应用性飞行,实施了我国首次航天器绕飞交会试验,这标志着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的对接技术已经成熟,我国将就此进入空间站建设阶段。2、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华大学薛其坤院士领衔的团队2013年成功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杨振宁称为诺奖级的科研成果。“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现既是理论物理领域的突破,又具有极高的商用价值。量子霍尔效应是整个凝聚态物理领域最重要、最基本的量子效应之一。我们使用计算机的时候,会遇到计算机发热、能量损耗、速度变慢等问题。这是因为常态下芯片中的电子运动没有特定的轨道、相互碰撞从而发生能量损耗。而量子霍尔效应则可以对电子的运动制定一个规则,让它们在各自的跑道上“一往无前3、使用小分子化学物质诱导多能干细胞,逆转生命时钟北京大学邓宏魁教授领导的团队2013年成功使用4种小分子化学物质,将小鼠的皮肤细胞诱导成全能干细胞并克隆出后代。与克隆羊“多莉”的技术相比,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是更简便和彻底的克隆方式。传统观点认为,哺乳动物细胞只有在胚胎的早期发育阶段具有分化为各种类型组织和器官的“多潜能性”,而随着生长发育分化成为成体细胞之后会逐渐丧失这一特性。人类一直在寻找方法让已分化的成体细胞逆转(脱分化),使之重新获得类似胚胎发育早期的“多潜能性”,并将其重新定向分化成为有功能的细胞或器官,应用于治疗多种重大疾病。通过借助卵母细胞进行细胞核移植(传统克隆)或者使用特定物质诱导(iPS)的方法,体细胞被证明可以被进行“重编程”获得“多潜能性”。日本人山中伸弥曾以病毒诱导法获得iPS细胞,获得2012年诺奖。而邓宏魁团队使用小分子化学物质替代病毒,大大提高了技术安全性,具有革命性意义。4、艾滋病感染粘膜疫苗研究取得重大进展清华大学张林琦、香港大学陈志伟和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凌的研究团队三方合作,于2013年完成了艾滋病感染黏膜疫苗在恒河猴体内的临床前试验研究,看清了预防艾滋病的“攀登珠峰之路”。该团队发现这种黏膜疫苗可以大大提高针对艾滋病病毒的T和B淋巴细胞的免疫能力,从而可以有效地抑制病毒在体内的复制与传播。艾滋病被发现的30多年以来,已导致2500万人死亡,至今全球仍有3300万感染者人体内的各类粘膜是艾滋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该疫苗如能最终进入临床试验并证实有效,将对阻断和减缓艾滋病毒通过粘膜途径感染(性接触)在普通人群中的流行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社会意义。5、中科大测出量子纠缠速度下限(光速的10000倍)相距遥远的两个量子会呈现关联性,影响其中一个粒子时,另一个也会发生反应,这就是被爱因斯坦称为“鬼魅般超距作用”的量子纠缠。我们知道,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认为光速是物质传播的最大速度,而中科大70后青年物理学家潘建伟院士的团队测出,量子纠缠的速度下限比光速高四个数量级(可理解为30亿公里每秒)。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自由空间量子物理实验领域继续保持着国际领先地位,另一方面也为未来基于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进行大尺度量子理论基础检验、探索如何融合量子理论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奠定了必要的技术基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是国际量子信息实验研究领域的杰出科学家。他12年前回国组建实验室,为中国在该领域迅速走到世界前列作出了突出贡献,并培养了一批科技英才。潘建伟院士与他所在的中科院量子科技先导专项协同创新团队,2013年还实现了单个量子高维度存储、星地量子通信地面验证等,继续向着建立实用的全球性量子通信网络稳步迈进,帮助中国在“绝对保密”的量子通信这个未来战略性领域继续领跑全球。量子纠缠现象被爱因斯坦称为“鬼魅般超距作用”,是量子通信的理论基础。6、成功研发世界第一个半浮栅晶体管(SFGT)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张卫教授团队研发出世界第一个半浮栅晶体管(SFGT),这是我国微电子器件领域首次领跑世界。半浮栅晶体管(SFGT)作为一种新型的微电子基础器件,它的成功研制将有助于我国掌握集成电路的核心技术,从而在芯片设计与制造上逐渐获得更多话语权。2013年8月9日出版的《科学》杂志(Science)刊发了张卫团队关于半浮栅晶体管(SFGT,Semi-Floating-Gate Transistor)的科研论文。新型晶体管可在三大领域应用 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作为一种新型的基础器件半浮栅晶体管(SFGT)可应用于不同的集成电路、还可以应用于DRAM领域以及主动式图像传感器芯(APS)。7、世界首个存储单光子量子存储器,量子计算机的研发前进了一大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的史保森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携带轨道角动量、具有空间结构的单光子脉冲在冷原子系综中的存储与释放,证明了建立高维量子存储单元的可行性,迈出了基于高维量子中继器实现远距离大信息量量子信息传输的关键一步。这是量子计算机的基础。量子计算机的研发向前迈进了一大步!8、天河2号世界超级计算机头名2013年6月,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中国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以每秒86千万亿次的浮点运算速度,成为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并且比第二名快了近一倍。继2010年“天河一号”首次夺冠之后,我国“天河”系列计算机再次登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榜首。在11月份的排名中,天河2号再次蝉联冠军!天河二号服务阵列采用了国产的新一代“飞腾-1500”CPU,这是当前国内主频最高的自主高性能通用CPU9、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能把中国空间测控能力由地球同步轨道延伸至太阳系外缘,将深空通讯数据下行速率提高100倍。脉冲星到达时间测量精度由120纳秒提高至30纳秒,成为国际上最精确的脉冲星计时阵,为自主导航这一前瞻性研究制作脉冲星钟。进行高分辨率微波巡视,以1HZ的分辩率诊断识别微弱的空间讯号,作为被动战略雷达为国家安全服务。基于FAST的强大功能,如果银河系(直径约为15万光年)内存在外星人,他们的信息就很可能被发现。国际科研项目“搜寻外星人计划”(SETI)的首席科学家丹·沃西默最近向中方提出,希望在FAST加装设备,可合作搜索外星人信号。向左转|向右转

近期我国重大科技成就论文题目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能把中国空间测控能力由地球同步轨道延伸至太阳系外缘,将深空通讯数据下行速率提高100倍。脉冲星到达时间测量精度由120纳秒提高至30纳秒,成为国际上最精确的脉冲星计时阵,为自主导航这一前瞻性研究制作脉冲星钟。进行高分辨率微波巡视,以1HZ的分辩率诊断识别微弱的空间讯号,作为被动战略雷达为国家安全服务。基于FAST的强大功能,如果银河系(直径约为15万光年)内存在外星人,他们的信息就很可能被发现。国际科研项目“搜寻外星人计划”(SETI)的首席科学家丹·沃西默最近向中方提出,希望在FAST加装设备,可合作搜索外星人信号。

一、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A、科技战略的发展1、建国初①建立科研机构:1949年设立中国科学院,郭沫若任院长。②制定中国科学发展远景规划,以发展原子能、火箭、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为重点。2、文命期间:中国科技事业遭到严重破坏。3、文命后①1978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 ,邓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和知识分子重新得到肯定和重视。②1985年,科技体制改革开始,推进了科技和经济的结合。制定863计划、星火计划和火炬计划,提高了我国科技综合竞争实力。③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标志我国科技发展进入新阶段。B、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主要成就 1、“两弹一星”(指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的开发研制。科学家:邓稼先、钱学森目的:打破美苏等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①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意义:加强了中国国防能力;为和平利用核能打下基础。后来先后建成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②1964年自行设计制造中近程导弹实验成功。 ③1960年,中国自己设计研制的第一枚火箭在酒泉发射成功。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进入航天时代。2、航天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①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是中国在世纪之际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②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飞船载人(杨利伟)航天飞行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3、袁隆平研究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南优2号)第二次绿色革命,第五大发明他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杂交水稻之父)。意义: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为世界农业科技作出重大贡献。4、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1983年研制成功“银河1号”5、生物技术的发展: 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人工合成蛋白时代。

嫦娥三号登陆月球、神舟十号飞船和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嫦娥三号”携带的“玉兔”月球车在月球开始工作,标志着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成功。这也是人类时隔37年再次在月球表面展开探测工作。

1.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五年来,中国基础研究取得一批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国际论文总数世界排名上升到世界第四位,在三大国际论文检索系统(SCI,EI,ISTP)论文总数中占7%,进入世界第二方阵,与英国、德国、日本相当;纳米科学论文数居世界第一,工程科学论文数居世界第二。前沿技术领域突破了一批核心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不断缩小。非线性光学晶体、量子信息通讯、超强超短激光、高温超导等前沿技术研究居世界领先水平,涌现了载人航天、超级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等一批自主创新重大成果。2.产业技术创新取得多方面突破。近年来,中国在基础工业、加工制造业以及新兴产业领域,技术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石油、钢铁、船舶、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和生物技术等领域重大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产业整体技术素质迈上新台阶。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开发能力、成套水平以及综合工程化能力明显提高,有力地支撑了三峡工程、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青藏铁路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3.科技走进千家万户、惠及亿万人民。近年来中国政府把解决民生问题和发展社会事业放在突出位置,科技进步为人口健康、节能减排、气候变化、防灾减灾、公共安全等提供了有力支撑。杂交水稻的培育和应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实施,为解决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能源领域突破一批石油勘探、大型煤液化工程成套设备、大型水电设备、先进核电等关键技术,攻克一批燃料电池、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关键技术,为调整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奠定了基础。艾滋病、病毒性肝炎、SARS病毒、高致病禽流感等重大疾病、重大传染病防控技术取得重要进展,一批新药创制成功,传统中医药得到新的发展,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4.知识产权产出水平大幅度提高。五年来,中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持续、快速增长,知识产权创造能力进一步增强。2002年到2006年,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从97万件增长到2万件,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从 58万件增长到5万件。随着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中国专利局受理的国内外发明专利申请量连年增长,2006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总量达21万件,居世界第4位。5.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持续高速增长。五年来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平均增速高达0%,高于“九五”时期平均增速5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制造业比重由5%上升到16%。2006年,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1322亿元,是2002年的7倍;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5288亿美元,是2002年的5倍,优化了贸易结构,国际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6.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06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收入和总产值分别达到3万亿和6万亿;聚集了全国一半数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研究开发投入占全国的1/3;区内企业拥有发明专利数为32600;区内企业创造的工业增加值达5亿元,约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4%。2007年上半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营业总收入8亿元,工业总产值2亿元,工业增加值6亿元,出口创汇967亿美元。7.科技投入规模和强度持续提高。2006年,全社会科技支出经费总额4500亿元,全社会研究开发支出总额1亿元,居世界第5位;研发投入强度不断提升,全社会研究开发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2%。近5年国家财政科技投入保持了年均17%的较快增长,其中2006年中央财政科技拨款达7亿元,比上年增加0%。8.中国成为世界科技人力资源大国。2005年,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为3500万人,居世界第1位;2006年,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全时人员达150万人/年;一支充满活力的中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正在迅速成长,45岁以下中青年科研人员占研究人员总数的80%;高等院校在校生总规模达到2300万人,成为世界上科技人才培养规模最大的国家。9.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逐步增强,大学、科研机构在科技创新中的骨干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2006年,中国企业研究开发支出总额达到5亿元,占全社会研究开发支出总额的1%,企业开发的重大技术成果不断涌现;民营科技企业已由20年前的7000多家发展为2006年的15万家。高等院校现有研究开发人员7万人,取得了人类细胞衰老主导基因、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家蚕基因组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应用商店开发类科研院所面向市场的创新能力得到加强

近期我国重大科技成就论文

1、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五年来,中国基础研究取得一批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国际论文总数世界排名上升到世界第四位,在三大国际论文检索系统(SCI,EI,ISTP)论文总数中占7%,进入世界第二方阵,与英国、德国、日本相当;纳米科学论文数居世界第一,工程科学论文数居世界第二。前沿技术领域突破了一批核心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不断缩小。2、产业技术创新取得多方面突破。近年来,中国在基础工业、加工制造业以及新兴产业领域,技术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石油、钢铁、船舶、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和生物技术等领域重大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产业整体技术素质迈上新台阶。3、科技走进千家万户、惠及亿万人民。近年来中国政府把解决民生问题和发展社会事业放在突出位置,科技进步为人口健康、节能减排、气候变化、防灾减灾、公共安全等提供了有力支撑。杂交水稻的培育和应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实施,为解决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能源领域突破一批石油勘探、大型煤液化工程成套设备、大型水电设备、先进核电等关键技术,攻克一批燃料电池、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关键技术,为调整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奠定了基础。4、知识产权产出水平大幅度提高。五年来,中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持续、快速增长,知识产权创造能力进一步增强。2002年到2006年,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从97万件增长到2万件,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从 58万件增长到5万件。5、科技投入规模和强度持续提高。2006年,全社会科技支出经费总额4500亿元,全社会研究开发支出总额1亿元,居世界第5位;研发投入强度不断提升,全社会研究开发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2%。近5年国家财政科技投入保持了年均17%的较快增长,其中2006年中央财政科技拨款达7亿元,比上年增加0%。6、中国成为世界科技人力资源大国。2005年,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为3500万人,居世界第1位;2006年,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全时人员达150万人/年;一支充满活力的中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正在迅速成长,45岁以下中青年科研人员占研究人员总数的80%。

克隆、基因重组、水稻杂交、细菌培养,C919大飞机,青蒿素

图为杂交水稻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虽然依旧偶有疫情的侵扰,但总体上,中国的经济发展在这一整年中还是稳中向好的,除了你我在内每个认真生活的平凡人之外,过去一年还有这些科技圈的大事值得关注,新年伊始,就骄傲地盘点下中国在2021年实现的科技成就,其中有八大突破,样样让国人挺直腰杆。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开创了建造巨型望远镜的新模式,建设了反射面相当于30个足球场的射电望远镜,灵敏度达到世界第二大望远镜的5倍以上,大幅拓展人类的视野,用于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图为中国“天眼”2021年初,中国团队在世界顶流学术期刊《细胞》上发表文章,阐述了目前人类主要食物来源之一的栽培稻已经丢失了部分有利于提升产量的“祖先”基因,而中国团队利用研究找回了这部分稀缺的基因资源,并计划由此为基础,改良出产量更高适应性更强的新品种,26日,中国首度攻克火箭长筒段研制技术,首个国产35米直径运载火箭长筒段贮箱正式下线并通过了一系列强度和性能测试,此技术在节省五分之一资金成本的情况下大幅增加了近三成的生产效率,对日后中国航天事业高密度的运载火箭发射大有裨益。之后,中科院宣布位于中国贵州世界上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FAST射电望远镜将于8月份开始对受邀的全球天文学家开放,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的指导下,中国将主动担负起属于自己的这份科研责任,开放硬件资源惠及全球,4月,中科大宣布其技术已经能使光存储时间突破1小时大关,要知道在2013年,德国团队首次宣布掌握这项技术时,给出的光存储时间仅仅为1分钟,而仅仅在八年后,中国团队就将这个数字翻了整整六十倍。图为光纤另外,中国人造太阳“东方超环”EAST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实现了可重复的2亿摄氏度101秒和6亿摄氏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标志着中国在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上实现了技术飞跃,研发水平冠绝全球,6月,神舟十二号载着3名宇航员再探“天宫”,并最终顺利完成和天和核心舱的对接任务,世界太空站进入中国时间,这次,终于等到美国人上门求着我们合作了。图为“东方超环”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首个地球系统模拟大科学装置正式启用,这种装置俗称地球模拟实验室,有了它,中国科研团队就能用定量的直观模拟手法来还原地球上亿年的演变过程和物种进化的各个阶段,7月中国宣布成功制备出了高质量冰单晶微纳光纤,零下50摄氏度的工作环境中它依旧能维持形态并高效导光,可以说该技术是摸到了通信行业目前的天花板,未来这样的材料一旦被大规模投入使用,那信息化时代的红利将会愈发被凸显出来。过去的一年,中国科技界真正做到了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其实除了上述八大成就外,还有类似于超级计算机、量子芯片技术等等这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成就没有展开讲,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崭新开启的2022年,中国的科研事业将会继续攀上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峰,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回答 亲,您好~小小很高兴为你解答,遇见即是缘分。稍等一下我快速给你查找中哦~打字需要一点时间,还请您耐心等待影响,不会超过5分钟的哈。谢谢啦 我国研究人员将智能超算与物理模型相结合,通过高性能计算和机器学习,将分子动力学极限提升数个量级,达到上亿原子的体系规模。 我国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作为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的建成将中国天文学研究推向了一个更为深入的世界:它开创了建造巨型望远镜的新模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被认为能在未来10至20年内保持世界一流地位。 亲,您好~小小很高兴为你解答,遇见即是缘分。稍等一下我快速给你查找中哦~打字需要一点时间,还请您耐心等待影响,不会超过5分钟的哈。谢谢啦 感谢您的提问,期待与您相见!最后可以留个赞吗?嘿嘿 还有一个重要的,神舟七号发射成功哦! 更多6条 

近期我国重大科技成就论文100字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能把中国空间测控能力由地球同步轨道延伸至太阳系外缘,将深空通讯数据下行速率提高100倍。脉冲星到达时间测量精度由120纳秒提高至30纳秒,成为国际上最精确的脉冲星计时阵,为自主导航这一前瞻性研究制作脉冲星钟。进行高分辨率微波巡视,以1HZ的分辩率诊断识别微弱的空间讯号,作为被动战略雷达为国家安全服务。基于FAST的强大功能,如果银河系(直径约为15万光年)内存在外星人,他们的信息就很可能被发现。国际科研项目“搜寻外星人计划”(SETI)的首席科学家丹·沃西默最近向中方提出,希望在FAST加装设备,可合作搜索外星人信号。

1、嫦娥三号登陆月球、神舟十号飞船和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嫦娥三号”携带的“玉兔”月球车在月球开始工作,标志着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成功。这也是人类时隔37年再次在月球表面展开探测工作。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探月任务成为中国科技工业综合实力的一次完美展现。准时发射,精确入轨,稳定落月,创新探索,嫦娥三号的每一步都代表着中国航天新的进步。探月工程副总指挥许达哲说:“美国和前苏联达到这样一个目标,都经过了20次以上的任务,我们是用三次就实现这样一个目标。”2013年夏天,执行我国第五次载人航天任务的“神舟十号”飞船实现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应用性飞行,实施了我国首次航天器绕飞交会试验,这标志着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的对接技术已经成熟,我国将就此进入空间站建设阶段。2、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华大学薛其坤院士领衔的团队2013年成功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杨振宁称为诺奖级的科研成果。“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现既是理论物理领域的突破,又具有极高的商用价值。量子霍尔效应是整个凝聚态物理领域最重要、最基本的量子效应之一。我们使用计算机的时候,会遇到计算机发热、能量损耗、速度变慢等问题。这是因为常态下芯片中的电子运动没有特定的轨道、相互碰撞从而发生能量损耗。而量子霍尔效应则可以对电子的运动制定一个规则,让它们在各自的跑道上“一往无前3、使用小分子化学物质诱导多能干细胞,逆转生命时钟北京大学邓宏魁教授领导的团队2013年成功使用4种小分子化学物质,将小鼠的皮肤细胞诱导成全能干细胞并克隆出后代。与克隆羊“多莉”的技术相比,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是更简便和彻底的克隆方式。传统观点认为,哺乳动物细胞只有在胚胎的早期发育阶段具有分化为各种类型组织和器官的“多潜能性”,而随着生长发育分化成为成体细胞之后会逐渐丧失这一特性。人类一直在寻找方法让已分化的成体细胞逆转(脱分化),使之重新获得类似胚胎发育早期的“多潜能性”,并将其重新定向分化成为有功能的细胞或器官,应用于治疗多种重大疾病。通过借助卵母细胞进行细胞核移植(传统克隆)或者使用特定物质诱导(iPS)的方法,体细胞被证明可以被进行“重编程”获得“多潜能性”。日本人山中伸弥曾以病毒诱导法获得iPS细胞,获得2012年诺奖。而邓宏魁团队使用小分子化学物质替代病毒,大大提高了技术安全性,具有革命性意义。4、艾滋病感染粘膜疫苗研究取得重大进展清华大学张林琦、香港大学陈志伟和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凌的研究团队三方合作,于2013年完成了艾滋病感染黏膜疫苗在恒河猴体内的临床前试验研究,看清了预防艾滋病的“攀登珠峰之路”。该团队发现这种黏膜疫苗可以大大提高针对艾滋病病毒的T和B淋巴细胞的免疫能力,从而可以有效地抑制病毒在体内的复制与传播。艾滋病被发现的30多年以来,已导致2500万人死亡,至今全球仍有3300万感染者人体内的各类粘膜是艾滋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该疫苗如能最终进入临床试验并证实有效,将对阻断和减缓艾滋病毒通过粘膜途径感染(性接触)在普通人群中的流行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社会意义。

我只能给你科技成就的举例,但是小短文的文字你自己写。 第一位:两弹一星。1955年-1956年研制导弹、原子弹、氢弹和卫星。中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用了仅15年的时间完成了导弹(1964年)、原子弹(1964年)、氢弹(1967年)、卫星(1970年)、核潜艇(1971年)的研制任务 第二位:汉字处理与印刷革命,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使新闻出版业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已经成熟的汉字信息处理系统使汉字文化进入新的辉煌时代 第三位:石油工业。石油是现代化工业的、交通运输、衣食住行的主要能源与材料被誉为现代工业的“血液”和“黑色金子”。 20世纪下半叶,我国的石化工业从零开始,逐步研究开发和建成各类大型工程,是人造纤维达到694万吨(2000年),合成塑料折合乙烯470万吨(2000年),合成橡胶年产28万吨(1999年)石油技术和产品已经大量出口 第四位:农作物增产技术 。从1949-1958年,中国农业科技工作者为41种大田作物育成5600多个新品系,1000多个果蔬新品种。主要农作物已普遍跟换4-6次。新化肥、农药年年足供,耕作、栽培技术岁岁进步。单产普遍提高3-5倍。人均粮食产量从280公斤(1952年)提高到406公斤(1999年) 第五位:传染疾病防治。医学科学和医疗技术的飞速进步使中国人的平均期望寿命从34岁(1928-1933年)提高到70岁(1997年) 第六位:电气化。中国第一个发电厂在上海建立(1882年)。到1949年全国发电装机总装机容量仅为180万千瓦,人均用电8千瓦时。到2000年,装机容量达到2亿千瓦,年发电13685亿千瓦时,人均1094千瓦时。全国已形成12个区域电网,乡村农户通电率达98%以上。正在建设的100万千瓦以上的水力、火力和核电站有81座。世界上最大的三峡水利工程于2003年开始发电,建成后将新增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847亿千瓦时。全国电气化时代正在到来 第七位:大江大河治理。 第八位:铁路建设。19世纪末20世纪初,交通运输靠的是南船北马。从北京到武汉要走27天,到广州56天,到云南59天,到到新疆要3个多月。铁路干线建设始于19世纪末,高潮是20世纪。到2000年铁路运营里程为8万公里,干线不断提速,年运旅客2亿人,货物6亿吨。机车、车辆、钢轨及通讯,各种设备全部自己制造并开始出口。 第九位;船舶设计制造。1949年以前,中国河海船运主要靠买船。在以后的50年内,工程师们设计制造了客货轮(1954年),15万吨以下的油船(1992-1996年),炮艇(1957年),护卫舰(1957年),潜艇(1965年),驱逐舰(1971年)和核动力潜艇(1974年)等各种船舶 第十位:钢铁工业。从张之洞建立的第一个汉阳铁厂(1890年)开始,到1949年,铁的最高年产量曾达到178万吨,钢92万吨(1942-1943年)。共和国建立后,50年中建立了年产钢100万吨以上的大型钢厂36家,年总产量27亿吨(2000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号钢铁大国。 我不信你看了这么多还写不出来、看了这么多你应该对中国的未来有信心了。

嫦娥五号探测器完成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采回的样品移交中国科学院,开启月球样品与科学数据的应用和研究。我国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我国“海斗一号”无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实现最大下潜深度10907米。“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同一海沟成功坐底,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我国率先实现水平井钻采深海可燃冰,并创造了“产气总量14万立方米、日均产气量87万立方米”两项新世界纪录。我国科学家首次克隆出抗赤霉病主效基因Fhb7,并成功将其转移至小麦品种中。该基因在小麦抗病育种中具有稳定的赤霉病抗性。我国研究人员构建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实现了“高斯玻色取样”任务的快速求解。我国科学家研究获得全球第一条高精度古生代3亿多年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变化曲线。我国最高参数“人造太阳”——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在成都正式建成放电。我国科学家发表关于高维凯勒里奇流收敛性的论文,率先攻克哈密尔顿-田猜想和偏零阶估计猜想等几何分析领域多年悬而未决的核心猜想。我国研究人员将智能超算与物理模型相结合,通过高性能计算和机器学习,将分子动力学极限提升数个量级,达到上亿原子的体系规模。

近期我国重大科技成就论文摘要

嫦娥三号登陆月球、神舟十号飞船和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嫦娥三号”携带的“玉兔”月球车在月球开始工作,标志着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成功。这也是人类时隔37年再次在月球表面展开探测工作。

中国近年来的重大科技成就: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飞船升天;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号成功升天;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成功升天;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成功升天;2003年10月15日9时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送上太空;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天成功近几年国家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1、“天河一号”成为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11月17日,国际超级计算机TOP500组织正式发布第36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榜。排名第一。2、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英文简称刚好是FAST。 FAST是世界在建的最大射电望远镜,借助天然圆形溶岩坑建造。3、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的一款货运飞船,也是中国首个货运飞船。4、“天河二号”是由国防科大研制的超级计算机系统,以峰值计算速度每秒49亿亿次、持续计算速度每秒39亿亿次双精度浮点运算的优异性能位居榜首,成为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5、C919客机(COMAC C919):学名是 "中短程双发窄体民用运输机"(而C929是远程宽体客机),在中国飞机史上自然是大飞机,但在当代世界客机界属中型(而大型客机是远程宽体)。6、量子卫星就是以量子信号做为卫星与地面之间数据传输媒介的卫星。扩展资料1、首架国产大飞机C919亮相。经过7年设计研发,中国自主研制的首款新一代喷气式干线客机C919的首架机2015年11月2日在上海总装下线,公开亮相。2、世界首颗 “量子卫星”发射升空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简称“量子卫星”)发射升空。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参考资料中国科技历程_百度百科

就举2017年的我国在科技方面取得重要成就。一、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高铁列车“复兴号”服役。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在京沪高铁正式双向首发。在高速动车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标志着中国铁路成套技术装备已经走在世界先进前列。二、研制和成功发射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中国科学院联合研究团队宣布成果,他们将量子纠缠分发的世界纪录从百公里级提高到千公里级,并以每秒1对的速度在两个地面站间建立量子纠缠。中国科学家用严格的科学实证,回答了爱因斯坦的“百年之问”。,改变了爱因斯坦“百思不得其解”的量子理论“还不完备”一说。以后中国的通信,将是绝对的保密了。三、成功发射首颗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墨子号”并不孤单。我国科学家在浩瀚宇宙架起了一台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真正意义上的太空望远镜。“慧眼”是中国第一颗X射线天文卫星,他的成功研制和发射意味着中国在空间高能天体物理领域长期没有自主观测数据的历史即将结束。四、可燃冰技术去的突破性进展。可燃冰被科学家们称之为天然气水合物,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潜力的接替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新型洁净能源之一。中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可燃冰试采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五、新一代喷气式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起飞。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喷气式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起飞。C919大飞机是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喷气式干线客机,最大载客人数174人,最大航程超过5000公里,可以与波音737,空客320想媲美了!六、世界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诞生。这个“世界首台”是货真价实的“中国造”光量子计算机,中国科学院率先宣告了在该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世界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量子计算机的诞生,意味着我过在量子技术上的霸主地位在不断加强!七、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在大连正式下水。这是中国的首艘国产航母,它的下水,意味着中国在航母制造业上又向前迈了一大步,象征国家的军事建设迈向一个新的里程碑,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和亚太地区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八、新型万吨级驱逐舰首舰。有航母自然也要有护航的舰队,这艘中国完全自主研制的,且达到了世界同类舰艇先进水平的海军新型万吨级驱逐舰首舰下水,标志着我国驱逐舰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中国的海军编队正在走向世界。九、全球首创N2爆弹。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胡炳成教授团队成功合成世界首歌全氮阴离子盐,占领新一代高能含有能材料研究国际制高点。全氮类超高能含能材料(炸药)的能量可达3倍TNT以上,具备高密度、高能量、爆轰产物情节无污染、稳定安全等特点。十、全球首台25MeV质子直线加速器通过测试。全球首台25MeV质子直线加速器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现金核裂变技术获得突破,该技术可以讲铀资源利用率由不到1%提高到95%,有望使核裂变能从目前的百年变为近万年可持续、安全、情节的战略能源。十一、“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成功返航。在南海完成全部海上试验任务后,10月3日随“探索一号”母船顺利返航三亚港。通过本次海试,进一步全面检验和验证了4500米载人潜水器的各项功能和性能,海试的成功标志着研制工作取得圆满成功,成为又一壮举!十二、“天眼”已经走出世界,走向更远的太空。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经过一年紧张调试,已实现指向、跟踪、漂移扫描等多种观测模式的顺利运行,并确认了多颗新发现的脉冲星。这是我国天文望远镜首次发现脉冲星。

一、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A、科技战略的发展1、建国初①建立科研机构:1949年设立中国科学院,郭沫若任院长。②制定中国科学发展远景规划,以发展原子能、火箭、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为重点。2、文命期间:中国科技事业遭到严重破坏。3、文命后①1978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 ,邓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和知识分子重新得到肯定和重视。②1985年,科技体制改革开始,推进了科技和经济的结合。制定863计划、星火计划和火炬计划,提高了我国科技综合竞争实力。③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标志我国科技发展进入新阶段。B、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主要成就 1、“两弹一星”(指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的开发研制。科学家:邓稼先、钱学森目的:打破美苏等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①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意义:加强了中国国防能力;为和平利用核能打下基础。后来先后建成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②1964年自行设计制造中近程导弹实验成功。 ③1960年,中国自己设计研制的第一枚火箭在酒泉发射成功。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进入航天时代。2、航天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①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是中国在世纪之际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②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飞船载人(杨利伟)航天飞行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3、袁隆平研究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南优2号)第二次绿色革命,第五大发明他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杂交水稻之父)。意义: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为世界农业科技作出重大贡献。4、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1983年研制成功“银河1号”5、生物技术的发展: 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人工合成蛋白时代。

  • 索引序列
  • 近期我国重大科技成就论文选题
  • 近期我国重大科技成就论文题目
  • 近期我国重大科技成就论文
  • 近期我国重大科技成就论文100字
  • 近期我国重大科技成就论文摘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