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山东中医杂志编委名单公示

山东中医杂志编委名单公示

发布时间:

山东中医杂志编委名单公示

兼任:1、山东省骨伤学会副会长;2、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3、山东省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4、中国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及中国脊髓损伤学会委员;5、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委员;6、中国残联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7、全国颈肩腰腿痛研究会理事;8、中国老年学学会脊柱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9、《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10、《中国伤残杂志》编委;11、山东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12、新加坡中央医院骨科兼职教授。13、青岛市中西结合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4、青岛市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专科分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5、青岛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16、青岛市劳动能力鉴定专家。从事骨伤科科研、临床及教学30年, 作为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青岛市卫生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青岛市青年科技革新能手、青岛市优秀临床医学专家,曾前往新加坡、德国、美国学习交流,融会贯通,在脊柱、关节的基础研究及临床手术治疗方面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社会上引起较好反响。所带领的骨伤科被评为青岛市重点学科;山东省工会学习型班组; 山东省工人先锋号;青岛市工人先锋号;青岛市职工诚信示范岗;青岛市中医工作先进集体;青岛市卫生局先进集体;青岛市青年文明号。常年床位使用率在120%以上,成为一个集科、教、研于一身综合、现代化学科。综合效益居于集团前列。重视科研研究及学术论文的书写,获得:中华中医药科技进步奖2项,山东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二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三项;山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主编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一部,并获山东省第九次医学教育技术二等奖。主编著作2部,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目前在研课题省级2项(第1位)、市级4项(第1位)。荣誉称号:2011年被青岛市人民政府授予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2007年度被山东省人事厅、山东省卫生厅授予山东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记三等功; 2008年度被评为青岛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2008年度被评为青岛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06年度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工作先进个人;2006年度青岛市青年科技创新奖;2003年获得青岛市优秀临床医学专家称号。2002年被评为青岛市青年科技革新能手称号;2001年被评为青岛市卫生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1999年被评为青岛市青年学术、工程技术带头人称号

刘军,男,1966年10月出生。现任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常委兼副秘书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脊柱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医学伦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广东省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主任委员、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骨伤科分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理事、广东省医师协会理事等职务。主要研究方向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与骨关节退行性疾病,中西医结合提高围手术期安全性。 同时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药文化宣讲团专家,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的健康教育和中医药文化科普宣讲工作。 1、中医骨伤证治,2000年4月,广东人民出版社,副主编 2、临床诊疗技术操作常规,2006年11月,广东科技出版社,副主编 3、罗氏正骨学,2007年9月,广东科技出版社,主编 4、中医临床治疗特色与优势指南,2007年11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常务编委5、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2008年3月,科学出版社,副主编6、实用中医诊疗系列丛书,2009年9月,化学工业出版社,总主编实用中医诊疗系列丛书(实用中医骨伤诊疗),2009年9月,化学工业出版社,副主编实用中医诊疗系列丛书(实用中医康复手册),2009年9月,化学工业出版社,副主编7、中医传统特色疗法,2009年11月,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委 [43]Research on the Component Law of Chinese Medicine for Knee Osteoarthriti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Recipes through Unsupervised Data Mining M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ine ( EI收录)[42] Study on the Distinguishing Feature in Use of Chinese Drugs on Cervical Spondylosis Patients in Perimenopausal Period through Data Mining M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ine ( EI收录)[41]Research on the Component Law of Chinese Medicine for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eral Hea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Recipes through Unsupervised Data Mining M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ine ( EI收录)[40]Research on the Component Law of Chinese Medicine for Gou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Recipes through Unsupervised Data Mining M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ine ( EI收录)[39] Mutual Information Mining for Component Law and Development of New Recipes for Ankylosing S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ine ( EI收录)[38] Mutual Information Mining for Component Law and Development of New Recipes for Rheumatoid A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ine ( EI收录)[37]Component analysis of Chinese medicine andadvances in fuming-washing therapy for knee osteoarthritis via unsuperviseddata mining methods[J]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3, 33(5) :686-( SCI收录)[36] 生物信息库研究中知情同意签署所引起的伦理学问题探讨[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4):729-[35] 中医药临床研究中传统文化差异所引起的伦理学问题[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4):702-[34]医药院校硕博连读研究生招生方式的探讨[J]中医教育,2013,32(2):48-[33]浅探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博连读卓越中医师培养模式[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1(5)[32]以腰痛为主症的慢性硬膜下出血1例[J]广东医学,2012,33(20):[31]围绝经期生理病理与颈椎病相关性的研究进[J]广东医学,2012,33(12):1848-185 [30] Treating Non-infectious Fever after Orthopedic Surgery by Nourishing Yin: An Inspiration from Systematized Identification of Warm D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ine ( EI收录)[29] Research on Optim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Knee Ostarthritis with Data Mining A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ine ( EI收录)[28] Effect of “Shenque” Qi Distribution Theory on Malignant Bone Cancer P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ine ( EI收录)[27] SHISHI MANIPULATION FOR KNEE OSTEOARTHRITI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AI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 ( EI收录)[26] P Liu Jinwen’ Experience on Treating Knee O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ine ( EI收录)[25]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围踝关节复杂开放性骨折[J] 中医正骨,2012,24(9):41-[24]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漏诊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2,20(10):20-[23]小切口与传统切口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效果[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 (9)1276-[22]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止血带使用策略的临床研究[J]现代医院,2012,12(5):26-[21]开放性跟骨距骨同时骨折的外科处理[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19(18):1560-[20]中医骨科小夹板的现状及今后发展的思考[J] 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1,32(6):47-[19]清创冲洗配合中药辨证治疗膝关节感染[J]广东医学,2011,32(15):2054-[18]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医疗风险的分析与对策[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0,31(8):24-[17]腰椎术后的中药治疗现状[J]新中医,2009,4l(3):118-[169]保守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体会[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8,16(6):[15]转型期的医院品牌战略研究[J]中国医院,2007,11(8):6-[14]同种异体个软骨移植治疗膝剥脱性骨软骨炎1例——6年随访报告[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 15(1O):50-[13]Blount病 1例报告[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 15(10):51-[12]多功能肩锁固定带的临床应用[J]广东医学,2007,28(9):[11]罗金官运用罗氏正骨法诊治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经验[J]江苏中医药,2006,27(11):14-[10] 广东省中医院2000~2004年创伤骨科住院病例疾病分布[J]现代医院,2006, 6(7):151-[9] 手术治疗膝关节脱位9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6,14(6):36-[8] 益气活血法对提高老年髋部手术围手术期安全性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6):493-[7] 益气活血法预防老年患者髋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J]中国骨伤,2006,19(6):344-[6] 改良自体棘突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的临床应用[J]广东医学,2006,27(7):994-[30] 股骨近端骨肉瘤两例误诊为股骨头坏死[J]临床误诊误治,2006,19(6):[5] 罗金官手法诊治颈椎病的经验简介[J]中医杂志,2005,46(11):875-[4]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研究概况[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5,13(5):75-[3] 罗金官手法诊治颈源性头痛经验[J]山东中医杂志,2005,25(6):416-[2] 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的围手术期治疗[J]中医正骨,2005,17(1):15-[1] 膝关节融合术进展[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5, 26(4):204-

先给你放张图片梁氏正骨·八代传承(一)梁氏正骨创始人 梁瑞图(字莲峰): 梁瑞图(字莲峰),梁氏正骨创始人,《泰安县志》记载:“增生,字莲峰,安驾庄人,精岐黄发明接骨术,开设崇德堂药铺”,创制接骨膏,成为闻名于山东、东北、华北各省的梁氏接骨术,其效实过西洋人,世传遗术,远近赖之。 (二)梁氏正骨第二代传承人 梁毓华:梁毓华,曾带地方乡绅接驾北上赴京的李鸿章,梁毓华身材魁梧且满腹文采,以一句“万岁爷的江山 ,达人的鸿福, 马到成功, 旗开得胜!”的请安深得李鸿章赏识。另由曾国藩日记记载,梁毓华曾一同接驾过曾国藩(谥文正)、李鸿章(谥文忠)。(三)梁圣泉(1839-1909)第三代传承人熟练运用<摸接端提按摩推拿>正骨八法,扩大了适应症,为疑难病人带来了健康,被誉为“清末正骨名医” (四)梁氏正骨第四代传承人 梁桂荣:梁桂荣(1873~1926),安驾庄村人,梁氏接骨的第四代传人。梁桂荣生于世医之家,自幼习医,研究过《本草纲目》、《伤寒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等医学名著。经其父梁胜泉指教,年甫弱冠对名医著之医理皆通,尤精整骨术。 (五)梁氏正骨第五代传承人 梁荫铣:梁荫铣:梁氏正骨第五代传人,山东省人大代表,1954年受聘执教于山东中医学院,教授,1958年调入山东省立医院,1974年退休于山东省立医院骨科。 (六)梁氏正骨第六代传承人 梁洪彬:梁洪彬, 梁氏正骨第六代传人,肥城市安驾庄梁氏正骨医院创始人。他一生呕心沥血、潜心钻研,医术高超,求医者遍及全国各地,曾治愈长达4年半和6年的骨不连患者。 (七)梁氏正骨第七代传承人 梁中兴梁中兴,原肥城安驾庄梁氏骨科医院院长,梁氏正骨第七代传承人,自有酷爱中医,在祖传手法和中医学方面造诣极深。 梁氏正骨第七代传承人 梁安民:原济南市中医医院骨科主任兼创伤科主任,山东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中华骨伤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骨伤委员会理事,济南市骨伤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医正骨》杂志编委,被《当代骨伤人才》一书选录,美国中西医研究院名誉研究员。(八)梁氏正骨第八代传承人 梁雪梅:幼承庭训,酷爱中医,在祖父和父亲的言传身教下熟练掌握了梁氏正骨手法的精髓,娴熟运用梁氏稳、准、轻、快的正骨技艺,整复各种类型闭合性骨折。先后被评为“在济最美桃都人”“泉城创业女性十大标榜”“精准扶贫爱心企业家”荣誉称号。 泰山梁氏正骨“八代人、三百年、一件事儿”,将泰山梁氏正骨品牌匠心文化推而广之,助力正骨技艺薪火相传,弘扬中医药历史文化精髓,是我们发展动力源泉。并在三百年的传承中结合不断进步的现代医学,将泰山梁氏正骨技法不断优化与提升,使用这项祖传手法救治一方患者,造福一方百姓。

杨传华,男,1962年12月生,汉族,山东平原县人,主任医师,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病专科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一届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医学会副会长、山东省中医药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血脉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老年病协作组组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高血压协作分组组长 ,并担任《世界中西医结合》、《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和《山东中医杂志》编委。

山东中医杂志编委名单公布

长征医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94年师从肖湘生教授于第二军医大学获硕士学位;1998年师从周康荣教授于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获博士学位;2000年于第二军医大学博士后出站。担任中华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放射学会心胸学组组长,上海市放射学会候任主任委员,全军放射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分会常委,中国影像技术研究学会常委,上海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信息集成协会副理事长,上海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放射分会副主任委员,国际肺癌协会会员,北美放射学会会员,欧洲放射学会会员等二十余个学术兼职;担任中国计算机成像杂志副主编,实用放射学杂志副主编以及中华放射学杂志等11本杂志编委。同时担任山东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国家及上海市继续教育项目评审专家、解放军总后勤部及上海市设备招标评审专家以及上海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等工作。从事医学影像临床工作25年,具有丰富的影像学医教研工作经验,擅长胸部疾病特别是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分子影像学,主要研究方向:1、肺癌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晚期肺癌的综合介入治疗;2、肺部机遇性感染的基础和临床研究;3、功能影像学研究(CT、MRI、核医学);4、分子影像学。提出了肺结节的最佳CT检查方案;最早报道MRI信号模式和点簇状高信号对肺癌组织类型的鉴别意义;最早从事胸部磁共振血管造影及肺实质成像研究,提出了胸部磁共振增强血管造影和肺实质成像的最佳对比剂应用方案;最早研究了肺癌强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出肺癌的强化与微血管密度正相关,微血管基底膜影响强化曲线,提出动态增强可以鉴别大多数肺内结节或肿块。初步探讨了靶向肿瘤新生血管的磁共振分子成像以及以叶酸为载体的肺癌靶向诊断可行性,并获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将国内肺癌的初诊正确率从86 %提高到2%。

投稿前最好先阅读相关杂志,以便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稿子。

山东中医杂志编委名单

李春雨,作为山东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教育技术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教育分会秘书、中国心电学会常务委员、中国心力衰竭学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心功能学会理事、《临床心电学杂志》、《实用心电学杂志》编委,一直致力于心电学教学与研究工作,在心电学心电生理学等方面有较深的研究。擅长解决疑难的心电图(心律失常)诊断,急救病人的诊断。在济宁医学院领导、济宁医学院附院领导的领导下,现将近几年在教学、科研、临床工作方面取得的一些成果进行总结。

您好李春雨教授

李春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肛肠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导。 【社会兼职】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肛肠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分会科普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肛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肛肠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肛肠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肛肠医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早诊早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盆底疾病协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医学会肛肠学组主任委员;13辽宁省免疫学会肛肠分会主任委员;14.沈阳市医师协会肛肠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15.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研究生规划教材《肛肠外科学》主编;16.全国高等学校“十二五”本科规划教材《肛肠病学》主编。主编出版《肛肠外科学》等大学教材、专著20部。 【出版教材、专著】主要有:(共29部,教材7部,专著22部)(一)大学教材: 主编《肛肠外科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研究生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 主编《肛肠病学》(全国高等学校“十二五”本科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全国高等学校“十三五”本科规划教材《肛肠病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编《外科学》(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编《外科学》(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第3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编《外科学》(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第4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编《局部解剖学》(全国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10(二)肛肠专著: 主编《肛肠外科手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主编《肛肠外科手术技巧》,人民卫生出版社, 主编《实用肛肠外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 主编《实用肛门手术学》,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主编《肛肠外科护理》,人民卫生出版社, 主编《肛肠科护士手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主编《实用盆底外科》,人民卫生出版社, 主编《临床解剖学彩色挂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主编《新编肛肠病学》,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参编《中华结直肠肛门外科学》(汪建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译《腹腔镜下大肠癌手术》(张宏,刘金钢主译),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参译《腹腔镜下大肠切除术》(张宏主译),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6(三)肛肠科普: 主编《肛肠病名医解答》,人民军医出版社, 主编《结肠炎名医解答》,人民军医出版社, 主编《大肠癌名医解答》,人民军医出版社, 主编《便秘名医解答》,人民军医出版社,主编《痔疮就医指南》,世界图书出版社,主编《肛裂就医指南》,世界图书出版社,主编《肛周脓肿就医指南》,世界图书出版社,主编《肛瘘就医指南》,世界图书出版社,主编《便秘就医指南》,世界图书出版社,主编《结肠炎就医指南》,世界图书出版社,主编《结直肠肿瘤就医指南》,世界图书出版社,6

中国医院杂志编委名单公示

杂志总编辑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盛志勇,编委会顾问委员为中国工程院程天民、黄志强、鞠躬、黎介寿、黎磊石、卢世璧、王正国、王志雯、吴孟超、姚开泰、俞梦孙、钟世镇院士,编委及审稿专家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成员,以及全军和国内外医学领域各学科的著名专家教授。

名誉主编:曲绵域、杨天乐。主编:李国平副主编:于长隆、田野、张世明、史小才。常务编委:冯美云、敖英芳、杨则宜。编委(以姓氏笔画为序):丁树哲、马云、马建、王予彬、邓树勋、艾华、冯连世、冯炜权、吉力立、乔德才、孙学川、苏全生、杨锡让、李之俊、李岳生、李捷、励建安、吴侔天、吴毅、余家阔、张长久、张勇、陆绍中、陆爱云、陈世益、陈启明、陈佩杰、陈家旭、林文弢、周石、周志宏、郑刚、胡扬、钟伯光、骆勤方、秦岭、钱金华、王启荣、徐军、徐晓阳、常芸、梁俊甫、葛新发、傅浩坚、谢敏豪、虞亚明。

中华医学杂志编委名单公示

2011年年11月11日,《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新一届编委会产生,杂志总编辑由重庆医科大学校长雷寒教授兼任。编委会由69名编委组成,其中编委63名,顾问3名,集中了国内最优秀的医学教育和高等教育专家。《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第一届编辑委员会名单顾 问:钟南山 郑树森 王德炳 游苏宁 程伯基 文历阳总编辑:雷寒副总编辑:胡大一 吕兆丰 孙宝志 杜贤 黄爱龙编委(按姓氏拼音排序)曹德品(哈尔滨医科大学) 崔慧先(河北医科大学) 杜小平(哈尔滨师范大学) 冯泽永(重庆医科大学) 郭永松(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贺加(第三军医大学) 胡鸿毅(上海中医药大学) 黄爱龙(重庆医科大学) 李红玉(辽宁医学院) 李俊伟(浙江中医药大学) 厉岩(华中科技大学) 刘毅(泸州医学院) 鲁映青(复旦大学) 吕力(昆明医学院) 马兆明(西安交通大学) 彭泽平(西南大学) 孙宝志(中国医科大学) 孙慕义(东南大学) 唐文(南京医科大学) 万学红(四川大学) 王县成(卫生部国家医学考试中心) 闻德亮(中国医科大学) 温世浩(第二军医大学) 吴小翎(重庆医科大学) 冼利青(中山大学) 徐晓媛(中国药科大学) 殷进功(第四军医大学) 俞方(浙江大学) 曾诚(四川大学) 赵明杰(大连医科大学) 周建军(重庆三峡医药高专) 周增桓(南方医科大学) 陈刚(复旦大学) 董志(重庆医科大学) 杜贤(人民卫生出版社) 郭立(北京大学) 何萍(汕头大学) 胡大一(北京大学) 胡质毅(广州中医药大学) 雷寒(重庆医科大学) 李俊(安徽医科大学) 黎孟枫(中山大学) 刘佩梅(天津医科大学) 娄红祥(山东大学) 罗萍(重庆医科大学) 吕兆丰(首都医科大学) 孟群(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 石鹏建(教育部高教司) 孙连坤(吉林大学) 孙玉萍(新疆医科大学) 陶立坚(中南大学) 王维民(北京大学) 王心旺(广州医学院) 文民刚(南方医科大学) 吴仁友(上海交通大学) 线福华(首都医科大学) 谢宗豹(上海交通大学) 杨耀防(九江学院) 余保平(武汉大学) 于晓松(中国医科大学) 张勤(北京协和医学院) 郑家伟(上海交通大学) 周倩(郑州大学)

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是国内最权威的,以下都是。 中华外科杂志 美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中华内科杂志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中华妇产科杂志 中华儿科杂志 中华神经科杂志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中华传染病杂志 中华创伤杂志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中华肝脏病杂志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中华骨科杂志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中华核医学杂志 中华理疗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中华麻醉学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肾脏病杂志 中华烧伤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手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中华糖尿病杂志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中华消化杂志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中华血液学杂志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中华医史杂志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您可以看看中国医护服务网期刊频道

医学界的“四大灌水神刊”— 《Oncotarget》、《Medcine》、《Scientific Reports》、《Plos One》。在医学界一直流传着“四大神刊”的传说,为什么说是四大神刊呢,原因大抵有三,一是因为影响因子适中,科研单位认可;二是这些期刊每年发文量大,又对创新性没有过高的要求,发表相对容易。《Oncotarget》在2018年已经被SCI剔除,已经走下了神坛,在此不多做介绍。《Medcine》的影响因子为023,研究领域涉及到医药科学方向,包括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 神经发育、遗传、代谢相关疾病等各类疾病药物,投稿周期3-5个月作用。《Scientific Reports》为Natrure 出版集团旗下的综合性科学期刊,对文章创新性没有过高要求,但要求一定要数据严谨,影响因子在12,投稿周期快则两周,慢则一年不等。《Plos One》,属于3区的综合性期刊,影响因子为77,审稿周期在2-3个月。03、肿瘤领域的王牌SCI生物学中以肿瘤研究最火,在肿瘤领域有几大王牌SCI,影响因子甚至比CNS都高个几倍,一旦能发上个一篇,科研道路必定平顺得多了。(1)经典期刊《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影响因子为59,审稿周期一个月左右,以约稿居多;《Nature reviews cancer》,影响因子为78,审稿周期在1-3个月之间,以约稿居多;《Cancer cell》,影响因子为84,审稿周期在1-2个月之间。(2)高性价比期刊《Medical Oncology》,影响因子为92,审稿周期在1-2个月之间;《Oncology reports》,影响因子为98,审稿周期在1个月-半年之间。《psycho-oncology》,影响因子为46,审稿周期在3-8周。04、神经科学领域的SCI大咖神经科学领域作为生物学中“高大上”的一支,自然也少不了一些专业领域的SCI大咖的存在。我们就介绍最为著名的几个期刊。(1)经典期刊《Nature neuroscience》,影响因子为91,审稿周期在2个月之间;《Neuron》,影响因子为32,审稿周期在3个月左右;《Brain》,影响因子为84,审稿周期在1-2个月左右。(2)高性价比期刊《Brain Research》,影响因子为12,审稿周期在1-8个月之间;《Brain Research Bulletin》,影响因子为44,审稿周期在1-4个月之间。05、免疫领域的几大SCI期刊免疫学领域是一个比较大的领域,很多医学研究往往都涉及到了免疫学的内容。我们来了解一下免疫学的几个常见的期刊。(1)经典期刊《Annual Review of Immunology》,影响因子为71,审稿周期在2个月左右或约稿;《Nature Immunity》,影响因子81,审稿周期在1-2个月之间;《Immunity》,影响因子为73,审稿周期平均6个月左右。(2)高性价比期刊《Autoimmunity》,影响因子为65,,审稿周期为1-3个月;《Journal of Microbiology, Immunology and Infection》,影响因子为09,审稿周期为1个月;《BMC immunology》,影响因子为62,审稿周期为1个月左右。06、心血管领域的SCI大佬和平民期刊心血管领域也是医学领域的一大分支,吸引着一大批学者的研究。心血管领域有哪些大佬级的SCI期刊呢(1)经典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影响因子83,审稿周期在2-4周;《European Heart Journal》,影响因子42,审稿周期平均一个月;《Circulation》,影响因子88,审稿周期在2个月左右。(2)高性价比期刊《Canadian Journal of Cardiology》,影响因子52,审稿周期在1-2个月之间; 《Cardiology》,影响因子74,审稿周期在1-2个月之间。《Cardiovascular Drugs and Therapy》,影响因子77,审稿周期在5个月左右。07、内分泌领域的不可不知的SCI期刊内分泌领域涉及到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等多种常见疾病,但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吸引了很多科学家来研究。我们介绍几本常见的内分泌领域的SCI期刊。(1)经典期刊《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影响因子31,审稿周期不定。《Cell Metabolism》,影响因子57,审稿周期1-3个月。《Molecular Metabolism》,影响因子29,审稿周期1-3个月。(2)高性价比期刊《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影响因子52,审稿周期不定。《NEUROPEPTIDES》,影响因子92,审稿周期1-2个月或约稿。《Nutrition & Diabetes》,影响因子74,审稿周期1-2个月或约稿。08、消化领域的热门SCI期刊消化领域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板块,该领域不乏重量级以及价优质廉的SCI期刊。(1)经典期刊《Gastroenterology》,影响因子77,审稿周期平均1-5个月。《Gut》,影响因子02,审稿周期平均1-2个月。《HEPATOLOGY》,影响因子08,审稿周期平均1-3个月。(2)高性价比期刊《Hepatology International》,影响因子11,审稿周期1-3个月;《Gut Pathogens》,影响因子81,审稿周期3个月左右或约稿;《Journal of Neurogastroenterology and Motility》,影响因子44,审稿周期不定。09、骨科领域的必备SCI期刊骨科的研究,从分子生物学理论的研究,到各种支架材料,干细胞诱导分化,研究的方向越来越多元化。那么,骨科领域有哪些常见的期刊呢?(1)经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影响因子06,审稿周期2-4周;《OSTEOARTHRITIS AND CARTILAGE》,影响因子45,审稿周期3-8周;《Journal of Physiotherapy》,影响因子54,审稿周期3个月或约稿。(2)高性价比期刊《PHYSICAL THERAPY》,影响因子60,审稿周期4-8周;《JOURNAL OF ARTHROPLASTY》,影响因子33,审稿周期2-4周;《JOURNAL OF ORTHOPAEDIC RESEARCH》,影响因子41,审稿周期3-6周。010、呼吸领域不能忽略的SCI期刊近年来,对于呼吸的生理和病理生理、缺氧和进行呼吸病学诊断治疗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一些呼吸领域关于基础和临床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呼吸领域有哪些SCI值得我们关注呢?(1)经典期刊《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影响因子47,审稿周期不定;《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影响因子24,审稿周期2-4周;《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影响因子24,审稿周期3周-8个月。(2)高性价比期刊《RESPIRATION》,影响因子59,审稿周期4-8周;《BMC Pulmonary Medicine》,影响因子72,审稿周期6-12周;《COPD-Journal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影响因子60,审稿周期6-12周。最近得知有一些发表很快的SCI医学期刊,影响因子还不低,抓紧投稿还能趁一波东风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专委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呼吸内科专委会肺癌学组全国委员;四川省国际交流与促进会副会长;四川省医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委员;成都医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编委;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通讯编委;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编委;临床内科杂志编委;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编委;西部医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委会西部肺癌研究协作中心执委会委员;2005年,被批准为四川省卫生厅学术与技术带头人。

  • 索引序列
  • 山东中医杂志编委名单公示
  • 山东中医杂志编委名单公布
  • 山东中医杂志编委名单
  • 中国医院杂志编委名单公示
  • 中华医学杂志编委名单公示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