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南方网总编辑

南方网总编辑

发布时间:

南方网总编辑

南方日报,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委机关报。 广东报业市场第一份以高端读者为对象的权威政经大报、主流严肃大报。社长,总编辑是正厅级干部。

连清川,1972年出生,福建仙游人,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国际新闻专业,现任IBTimes中文网总编辑。自1997年进入《南方周末》起,先后担任社会新闻记者、科学新闻记者、科学新闻编辑、国际新闻编辑等。2001年进入《21世纪经济报道》,担任编辑,同年创办《书城》杂志,担任《书城》杂志编务总监,历任《读者文摘》中文版总编辑、上海记者站站长等。 2003年负笈海外,先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新闻学院做访问学者长达三年。后在私营、国营、合资,印刷、电视、网络媒体均有短暂停留。2006年回国后,任《普知·读者文摘》(美国《读者文摘》中国大陆版)总编辑,此后担任《时代周报》编委。2012年9月起担任美国IBTimes中文网总编辑。长期为《南方周末》、《新周刊》、《东方早报》、《南方都市报》、《南风窗》、《外滩画报》、FT中文网等主流媒体写作专栏,范围涉及国际政治、媒体评论、书评与文化评论等多个领域。

南方新闻网总编辑

新任主编为向熹。 让一个在体制外毫无经验的干部,负责一个体制外的媒体,这是《南方日报》集团领导用人的失策。向熹此人纸上谈兵可以,但为人浮夸,不够坦诚。向熹曾欲到《南方周末》当记者,为江艺平所拒,理由是向熹与南报记者气质上有差异。《南方日报》的老人都会记得几年前的“七一晚会”,向熹朗诵一歌颂党的诗,未罢居然泣不成声,给人以大伪之徒的感觉。他那一套在体制内行得通,但在《南方周末》行不通。除非对南报彻底换血。问题是南报彻底换了血,魂魄将不复存在。 南报的内部冲突,实际上是体制内外两种文化的冲突。这次事件中,率先倒戈一击的是上海记者站的两个记者,杨海鹏和翟明垒,他们批评南报新任领导在内部事务中起码的知情权,居然对记者降薪一半这种大事,事先不沟通,事后不解释。在上海站对此质询时,也不予理会。按党报传统,这种事无须多解释;但按《南方周末》的传统,碰到如此大事,领导层会对大家说明,寻求谅解。向熹年纪虽轻,但一直深受体制内文化的浸润,自然不知南报的“理路”,把权力的分量看得太重,而轻视下层的反应。 引自网络

南方杂志总编辑

南方系有《羊城晚报》、《南方周末》、《扬子江晚报》、《南华早报》、《湘江评论》等媒体。南方系即南方媒体系。其得名来自于一个很著名的报纸——《南方周末》。南方报业集团在形成气候之后又相继推出了几种报刊杂志,他们自称自己的宗旨是以“反映社会,服务改革,贴近生活,激浊扬清”为特色;以“关注民生,彰显爱心,维护正义,坚守良知”为己责。

《南方》是综合性文化期刊 主要谈经济和政局形势,不错的 报刊名称: 南方 邮发代号: 34-86 全年价: 0 出版社: 单价: 0 季价: 0 发报刊局: 漳州市发报刊局 刊期: 月刊 当月15日 半年价: 0如果这不是你要的,你可以看看报刊目录:

1980年代   在创刊时,中国大陆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新闻界也在不断尝试着突破旧有媒体的模式《南方周末》的出现让人们有了一种新的读报选择从198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中国大陆出现了多份以经济、文化等内容为主的周刊报纸,其中也包括一些模仿《南方周末》的这让中国大陆的新闻界出现了传统政治报纸之外的新的媒体   [编辑] 1990年代至2000年代初   1990年代中期,伴随着中国大陆的媒体舆论监督的逐渐活跃,很多媒体都开设了舆论监督类的栏目《南方周末》较早地开设了专门版面用于舆论监督此后《南方周末》的舆论监督成为报纸主打内容之一人们一般认为快速、客观、关注社会底层是《南方周末》舆论监督内容的主要特色   由于中国大陆的新闻监管较为严格,媒体舆论监督的稿件有时会被主管部门勒令停止刊发《南方周末》的一些舆论监督类稿件也曾被勒令停止刊发或刊发后遭到批评,有时当事人(记者、责任编辑)也会遭到批评,有的较为严重的会被辞退所以人们认为《南方周末》的舆论监督力度可能存在着弱化的趋势而这又造成它逐渐丧失了一部分读者   [编辑] 2005年《南方周末》集体辞职事件   据称《南方周末》一些编辑和记者对于薪酬和新任主编的作风等问题产生不满,与报社发生冲突,最后导致集体辞职涉及的编辑记者中有一部分为《南方周末》的资深成员据称,此前也有过几次报社成员的辞职事件,但都规模较小此事件最早于(2002年)通过西祠胡同“记者的家”发布,许多具体细节外部无法得知在随后几年中,此事被多次重新在各个网上论坛转载由于原文中并无标注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因此被转载时,大多被当作当时发生的新闻   2005年9月1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法律事务部在互联网上发表声明,称这是一起“被人有目的地在互联网上广为散布”的虚假消息,对事情辟谣声明中称这一消息最早出现在三年前,并披露了消息中提到人员的去向并称将保留对侵权行为的一切法律权利声明中对于其他一些消息作出澄清   [编辑] 《2007年度盛典》事件   2008年1月19日下午,报社在北京八一剧场举办“致敬二〇〇七——南方周末年度盛典”晚会,《炎黄春秋》杂志原获多个媒体共同评得之“中国媒体最高致敬奖”第一名,报社还特意邀请该刊总编辑杜导正代表刊物上台领奖,但于当天颁奖前,报社高层收到自称来自中共中央宣传部某局某人(没报名字)致电称他们不同意该刊获此奖项,并称所安排之程序与相关录象镜头必需删掉而报社亦问准杜导正的意见后,按此指示   [编辑] 2009年奥巴马访华专访   奥巴马写给南周及其读者的信奥巴马在2009年11月访华期间,于11月18日上午在北京国际俱乐部饭店接受了南方周末总编辑向熹、记者张哲的独家专访[1]原本奥巴马不准备接受中国媒体采访,并婉拒了央视的采访,这次专访是奥巴马在抵京后临时决定的[2]见报的稿件过于平淡,回避了人权、言论自由等敏感问题,被认为是受到了中国当局的打压[3][4],南方周末用两个半版新闻界里“开天窗”式广告作无声抗议[1][3][5]报纸出版后,中共中央宣传部下达禁令,要求各媒体不得转载此次专访内容[6][7][8]事后总编向熹被降职[9]奥巴马在访问后致函周刊和读者,写到:   “ To the Southern Weekly and its readers   致南方周末及其读者   I look forward to continuing the ties between our two countries,   我希望继续维护我们两国间的关系   and congratulate you for contributing to the analysis and flow of vital political   并祝贺你们在分析及传递关键政治信息上的贡献   An educated citizenry is the key to an effective government,   受过良好教育的公民,是政府高成效施政的关键   and a free press contributes to that well-informed   而自由传媒,就对公民见识,贡献良多   ”   —奥巴马   [编辑] 有影响的报道   随着《南方周末》面向全部中国大陆地区发行,在一些城市建立记者站,报道范围扩大到广东省以外,并且在一些城市同步印刷,《南方周末》逐渐有了更广泛的读者群一些报道能够引起全国的关注其中封面报道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有:   牟其中其人其 1999年1月29日   克拉玛依——浴火重生的面孔 2000年1月7日   我们的粮食 我们的未来(旱灾特刊) 2000年5月26日   三位诺贝尔奖科学家指斥中国核酸营养品 2001年2月22日   张君案检讨 2001年4月19日   苏共亡党十年祭 2001年8月16日   千里追踪希望工程假信 2001年11月29日   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 2005年8月   奥巴马独家专访 2009年11月19日

南方系,其得名来自于一个很著名的报纸——《南方周末》。南方报业集团在形成气候之后又相继推出了几种报刊杂志,他们自称自己的宗旨是以“反映社会,服务改革,贴近生活,激浊扬清”为特色;以“关注民生,彰显爱心,维护正义,坚守良知”为己责。

南方报业总编辑

杨兴锋,男,汉族,1952年4月生,海南海口人,1978年1月入党,1968年11月参加工作,暨南大学新闻系新闻专业毕业,大学学历,高级编辑。1982年起历任南方日报社记者、科技部副主任、海南记者站站长、政科文部副主任、社会生活部副主任、要闻部副主任、要闻部主任。1992年7月至2005年6月历任南方日报社编委、副总编辑、总编辑。2005年6月至2006年11月任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管理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党委副书记、编辑委员会总编辑,南方日报社总编辑,社委委员。2006年11月任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公司董事长(至2013年3月)、党委书记,南方日报社社长、党委书记,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管委会主任(至2013年3月) 。2006年10月,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记协)第七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本届中国记协副主席。 2013年4月9日,杨剑锋被免去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管委会主任、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职务。

王春芙,1949年8月生,海南人。1982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进入广东省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工作,先后担任主任科员、副处长,1991年11月任广东省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处长,1996年5月任南方日报社副总编辑,2003年任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集团管委会副主任、副总编辑兼《南方都市报》总编辑,2007年5月任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南方日报社总编辑。

【南方系】其得名来自于一个很著名的报纸—《南方周末》。南方报业集团在形成气候之后又相继推出了几种报刊杂志,他们自称自己的宗旨是以“反映社会,服务改革,贴近生活,激浊扬清”为特色;以“关注民生,彰显爱心,维护正义,坚守良知”为己责。 在四大门户网站中,QQ的总编辑是前南方周末的陈菊红,搜狐主管博客的赵牧是前南方周末的、刘新征是新京报来的,新浪也有不少前南都和新京报的旧人,而网易就不用说了,从副总裁、总编辑、副总编辑、总监甚至到各个频道的主编,大部分都是南方报业出来的。 根据以上资料,有人认为四大门户网站均属于“南方系”,但也有人持不同观点。他们认为南方报业集团旗下的报纸、杂志(报纸有《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南方农村报》《新京报》《21世纪经济报道》《云南信息报》《南方体育》《21世纪环球报道》杂志有《城市画报》《名牌》《南都周刊》《南方人物周刊》《21世纪商业评论》《风尚周报》《理财周报》)才算“南方系”。

南方日报总编辑

汉奸!第五纵队

南方日报,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委机关报。 广东报业市场第一份以高端读者为对象的权威政经大报、主流严肃大报。社长,总编辑是正厅级干部。

全国都可以在邮电局订阅,可以破年、破季、破月订阅。也就是你今天订阅,下星期就可以到您家了。一、你也可以自己去邮局订阅,柜台说明:从什么时间起订阅《南方日报》二、你也可以通过投递员订阅,告诉他从什么时间起订阅《南方日报》三、网上订阅:南方日报:登陆订阅网站即可:四、电话订阅。订阅热线:4008921921(广东省内)      020-87360888 (外省请拨打)怎么样,这些办法,都可以为您服务。

1969年,范以锦从暨南大学经济系毕业,安排到农场劳动待分配,1970年从农场分配到了《南方日报》,后又到农村当大队副队长,在粤东山区当记者,当农村基层干部、记者站站长,写过大量的农村题材及国有企业改革的文章。先后任南方日报社副总编辑、总编辑、社长,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公司董事长,中国记协副主席等众多职务。自参加工作以来,范以锦经历过从记者到编辑,从总编辑、社长、董事长到新闻学院院长这四种角色的变化。

  • 索引序列
  • 南方网总编辑
  • 南方新闻网总编辑
  • 南方杂志总编辑
  • 南方报业总编辑
  • 南方日报总编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