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运动训练论文参考文献

运动训练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运动训练论文参考文献

运动训练学发展历程的回顾及21世纪展望 田麦久 摘要 运动训练学理论源于运动训练实践,又指导着运动训练实践。现代竞技体育的百年历程,孕育并推动着运动训练学理论的发展,形成了包括一般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3个层次的理论体系。在21世纪,运动训练理论将一方面向竞技体育理论扩展,同时在不同竞技能力的培养、训练过程的控制及有关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现代科技也会更全面、更有力地介入其中。  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规律的科学,或者说,是研究提高人体竞技能力及运动成绩规律的科学,是现代体育科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1 运动训练理论与运动训练实践  象所有科学的理论一样,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也是从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同时,它又服务于训练实践的需要,推动训练实践的发展。  如众所周知的训练周期学说,是前苏联训练学界根据训练活动的系统化、长期化以及制定全年训练、多年训练计划的需要而总结提炼出来的关于训练过程的结构与组织体系的科学理论。再如,从50年代未期开始,美国教练员们从运动训练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到力量素质对其它各运动素质的基础作用,发展等动训练、离心训练、间停训练等多种力量训练的理论与方法,现已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德国的格什勒和阿因德尔在中长跑训练发展的基础上总结了世界纪录创造者哈尔彼格(德)、扎托倍克(捷克)等优秀中长跑运动员的训练经验,提出和建立了间歇训练的经典理论和练习体系,首先对中长跑、游泳等各种周期性运动项目,继而对更多专项的训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竞技运动成绩水平的迅速提高。  在20世纪行将告别我们的今天,随着竞技体育成为世界注目的热点,奥运会成为全球性的盛大节日,体育产业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人们对运动竞技水平的更高追求,必然会极大地促进运动训练理论以至竞技体育理论的迅速发展。2 运动训练学发展的世纪回顾  20世纪运动训练学发展的行程经历了萌芽、形成、深化及扩展3个阶段。1 运动训练学学科建设的实践准备与理论准备  随着竞技体育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运动训练的组织与效果也引起人们日益加大的关注,各个运动项目训练实践的发展逐渐孕育了不同专项的训练理论,以人类跑、跳、投等基本运动能力为主要训练内容的田径运动,其专项训练理论对其它运动项目专项训练理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启示和推动,继而在各专项训练理论的基础上,吸纳基础理论学科(如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教育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心理学等)的知识与营养,建立起来了一般训练理论。  尽管在20年代就已有了关于一般运动训练理论的初步研究成果(如美国墨菲1913年的《体育训练》),但直至20世纪50年代,有关训练科学的研究才逐渐从单项实践经验的总结发展为对运动训练普遍规律的揭示。1962年11月在莫斯科举行的“社会主义国家运动训练问题国际科学方法讨论会”,集中地反映了有关研究的成果。其中,《现代运动训练体系》(苏,奥卓林)、《运动训练的远景规划》(苏,纳巴特尼柯娃)、《运动训练的分期问题》(苏,马特维也夫)、《运动训练方法的研究》(保加利亚,彼特科什杰列夫)、《现代运动训练中的身体训练问题》(罗马尼亚,柯兹马)等已经构筑起了运动训练学理论的主体框架;而《运动训练的生理学问题》(苏,法尔费里)、《运动训练的生物化学基础》(苏,雅可夫列夫)以及《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概念、内容和分类》(捷,瓦涅克)等则展示了运动训练学的多学科联系。应该说,这次会议为运动训练学系统理论的建立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2 运动训练理论体系的形成与深化  1964年前民主德国莱比锡体育学院哈雷博士主持编写的《训练学》函授教材,第1次把有关训练的各种问题系统地汇集在一部专著之中,标志着系统的训练学理论的形成。其后,在西德、日本、苏联、中国分别出版了一些系统论述训练理论的著作。如联邦德国马丁的《训练学基础(上、下)》(1997/1980),前苏联马特维也夫的《运动训练原理》(1977),普拉托诺夫的《现代运动训练》(1980),中国过家兴等的《运动训练学》(1983)。  与此同时,专家们也继续对训练理论的某些专门领域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如《运动员的专门耐力》(前苏联,纳巴特尼柯娃,1974),《技术训练》(德国,葛欧瑟1982),《人体运动负荷的研究》(中国,安朝臣,1983),《论运动训练过程》(中国,田麦久,1988)等。3 项群训练理论的提出与建立  我国学者田麦久等1983年在对主要竞技项目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提出在一般训练理论与专项训练理论之间建立一个新的理论层次的构想,于1990年发表了《项群训练理论及其应用》的论文,继而出版了研究专著(1998),分别阐述了依不同主导竞技能力而划分的8个项群的训练特点,使运动训练的理论体系更趋完善。这是我国运动训练学界对运动训练学理论建设的重要贡献。4 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两个流派  当代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可以明显地分为两大流派。一派以俄罗斯、德国和中国为代表,学者们注重理论研究的严谨与理论体系的完整。另一派以美国为代表,学者们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向单学科研究的深入以及具体运动项目训练方法的实用性。如福克斯《运动生理学》(1979)中大量结合运动训练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许多运动生物化学家为促进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发现并提供了多种有效的强力手段;游泳专家康西尔曼博士创立的等动力量练习法则有力地促进了游泳等竞速运动项目水平的提高。3 21世纪运动训练学学科发展展望  21世纪的运动训练学将随着竞技体育水平更快的发展而既向更广阔的领域拓展,又向更纵深的层次探索;将会更好地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市场化相适应;还将更多地从其它科学学科汲取丰沃的营养。1 运动训练理论向竞技体育理论扩展  运动训练活动是更高层次的竞技体育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从“生产运动成绩”这一直接目标实现的过程来看,竞技体育活动包含着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以及运动竞赛3个基本环节,此外,竞技体育的宏观规划与管理,则是指导竞技体育活动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这4个各自独立而又相互紧密联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彼此交流的分支学科,组成了竞技体育活动的完整体系。而传统的运动训练学理论中关于运动员选材的一般的原则性描述,早已远远不能满足运动员选材工作的迫切需要了。作为直接表现和评价运动训练成果的重要竞技活动—运动竞赛丰富的具体内容和巨大的社会价值,也是原有运动训练学理论中所涉及到的与运动竞赛有关的部分所无法完全包容的。  乌克兰学者BH普拉托诺夫1987年出版的《竞技运动理论》已反映出运动训练理论扩展的意识。此书的篇目为第1篇:竞技运动导论;第2篇:运动竞技系统及运动员的竞赛活动;第3篇:运动训练系统;第4篇:计划、统计、训练和比赛的外部影响因素。  我国学者亦已积极地投身于这一理论发展之中。谢燕群(1990)、刘献武等(1991)的《运动员选材学》、曾凡辉等人的《运动员科学选材》(1992)、刘建和等的《运动竞赛学》(1990)是在这两个领域中开拓性的劳动。2 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更加纵深发展  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的深化主要集中于训练内容、训练过程的组织以及影响训练活动的社会文化因素这样几个方面。  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研究将更加深入。任何项目任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是由其体能、技能、运动智能及心理能力组合而成的。人们对这4种能力的作用、构成及其训练方法的认识和把握都在不断地加强和深化,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特点也在不断地变化。  回顾运动训练理论及其相关学科研究的历史,可以看到,多年来对于人类体能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对运动员体能潜力的挖掘也相对比较充分,但对运动员技、智、心等能力的理论研究则要薄弱得多。这一状况必然会影响不同类型运动项目竞技水平的发展。  近年来,欧美诸国对运动员协调能力的培养,对运动技能的形成与发展,对技术训练的规律和方法的研究日益活跃。在美国,运动技能学(Motor Learning)已是高等体育专业教学的骨干课程之一;在德国,连续举办了关于技术训练的全国性学术会议;在我国,陈小蓉等著的《竞技体育技战术创新理论》(1992)则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田麦久与他的博士生们对于竞技能力的结构进行了系列研究。刘大庆的研究(1997)指出,优秀选手竞技能力各因素之间的关系都是非衡的,优势子能力对于劣势子能力有着重要的补偿效应;梁慈民的《竞技体育前沿技术》揭示了前沿运动技术发展的若干规律;姚家新(1998)阐释了中国古代兵法计谋对现代竞技战术的制定和运用的重要启迪;张英波(1998)认为,运动训练中的空间因素与时间因素的协同程度极大地影响着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幅度、质量、速度和时机;其它如权德庆等致力于揭示儿童协调能力的发展规律(1998)。这些研究在新世纪到来之后将会继续深入下去,并将在国际上产生应有的影响。  对于运动智能和心理能力的研究和开发,则更有待于运动训练学界、教育学界与心理学界协力进行开拓性的研究和实践工作。  21世纪运动训练过程研究的新热点,仍然集中于对运动训练过程的有效控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应用科学的诊断方法和手段,及时评价反馈以及对于训练计划的必要调节。  在年度训练过程方面,人们将表现出对于运动员最佳竞技阶段以及竞技保持阶段的训练规律进行更加深入研究的巨大热情,加强对于运动员竞技高峰期训练特点的研究,并进一步探索如何使优秀选手保持更长的运动寿命。  在年度训练过程的组织与控制中,研究的重点将集中于灵活地安排训练的大周期和有选择地控制优秀选手参赛的次数和强度,这是全球经济市场化中竞技选手所面临的重大问题。3 重视研究影响训练与比赛的社会学因素  作为一种既要求社会给予有力的支持,又能够对于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体育活动,竞技体育的组织与发展都受着社会学因素强有力的激励与制约。而且随着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这种激励和制约会更加强烈,更加深刻。由之,对于影响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的社会学因素的研究也必然日益加深和加强。欧美各国对于这一领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在多次重大的国际学术会议中,研讨的内容一般均偏重于社会学问题。例如1992年第8届奥运会科学大会上报告的有关论文即有:竞技运动与优秀运动员之间的国际交往与理解(芬兰);儿童与竞技体育经历(美国);体育霸权与日本生活方式的改变(日本);优异运动成绩意识对全民体育发展的影响(加拿大);奥运会:自我控制与被控体系(俄罗斯)等。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改革开放的重大转折时期,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则显得更加紧迫和必要。急待研究的问题有:(1)市场经济对于运动训练、运动竞技活动所产生的影响;(2)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的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如何适应不断发展、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的新形势;(3)“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对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活动的影响;(4)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体育的协调发展;(5)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状态的文化学背景;(6)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的竞技体育,中国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社会等。4 现代科技在运动训练领域全方位与全过程的介入  现代运动竞技已越来越紧密地与现代科技结合在一起。人们常说,金牌大战的背后是科技大战。这一判断虽然并不严谨,但却形象地表述了现代科学技术对于竞技运动发展的重要影响。可以肯定地说,21世纪国际赛场上的优胜者必然会更加依赖于现代科技全方位与全过程的介入。现代科技对竞技体育,其中包括运动训练的全面介入,既反映在事物运动的各个方面,也反映在事物运动的全过程之中。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的多学科联系,为现代科技的广泛介入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无论是战略科学、决策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医学、力学、化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无论是高精度的电子显微镜、快速反馈的血乳酸测试仪、迅速发展的纳米技术和基因科学,还是特尔菲专家调查法或不同环境中的焦虑水平量表,在运动训练以至竞技体育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各种不同的科学学科、科技理论、科技思想、科技方法与仪器器材都能在这里找到用武之地,发挥着各自的影响和作用。作为运动训练活动的直接任务,即运动员体技心智各种竞技能力的提高,都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现代科技的帮助与支持。  在运动训练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即运动员状态的诊断、训练目标的建立、训练计划的制订、训练活动的组织实施、训练效果的检查评定、训练状况的反馈调控,直至训练目标的最终实现,无一不广泛地应用着现代科技的成果。不仅对于运动训练的重要影响因素—运动负荷的组织实施与监控,而且对于负荷后的恢复过程;不仅对训练课上的各种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而且对于训练课外的多种强力手段;不仅对于运动训练的过程自身,而且对于竞技体育活动的其它重要环节,即运动员选材、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现代科技都已广泛地参与其中。仅以选材为例:近年来,科学选材的研究与组织实施业已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广泛地运用了遗传学知识、发育程度鉴别、生理生化及心理学测试等多学科知识和多种研究手段,并在全国许多省市建立了科学选材网,通过这些工作明显地提高了选材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并为提高运动训练成材率提供了重要的前提。  21世纪是知识与信息的世纪,21世纪的运动训练学必将与运动训练的实践一起迎来新的迅猛发展!4 主要参考文献[中华论文网()欢迎您!] [1] 北京体育科研所,北京体育学院编译运动训练问题国际科学方法讨论会1962 [2] 田麦久2000年的运动训练学中国运动训练学学会通讯,1984 [3] 过家兴体育科学领域的新学科—运动训练学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82(2) [4] Dr,DHarre Trainingelehre Berlin (ost) Vrlage 1969 [5] 田麦久,等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的发展与展望体育科学,1988(3) [6] 田麦久,等当代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3

运动训练学参考文献

您好,可参考诸如精英特注意力的训练方法等。

就是用简练的语句写出来。开头:体能训练的理论方法:

运动训练学发展历程的回顾及21世纪展望 田麦久 摘要 运动训练学理论源于运动训练实践,又指导着运动训练实践。现代竞技体育的百年历程,孕育并推动着运动训练学理论的发展,形成了包括一般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3个层次的理论体系。在21世纪,运动训练理论将一方面向竞技体育理论扩展,同时在不同竞技能力的培养、训练过程的控制及有关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现代科技也会更全面、更有力地介入其中。  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规律的科学,或者说,是研究提高人体竞技能力及运动成绩规律的科学,是现代体育科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1 运动训练理论与运动训练实践  象所有科学的理论一样,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也是从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同时,它又服务于训练实践的需要,推动训练实践的发展。  如众所周知的训练周期学说,是前苏联训练学界根据训练活动的系统化、长期化以及制定全年训练、多年训练计划的需要而总结提炼出来的关于训练过程的结构与组织体系的科学理论。再如,从50年代未期开始,美国教练员们从运动训练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到力量素质对其它各运动素质的基础作用,发展等动训练、离心训练、间停训练等多种力量训练的理论与方法,现已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德国的格什勒和阿因德尔在中长跑训练发展的基础上总结了世界纪录创造者哈尔彼格(德)、扎托倍克(捷克)等优秀中长跑运动员的训练经验,提出和建立了间歇训练的经典理论和练习体系,首先对中长跑、游泳等各种周期性运动项目,继而对更多专项的训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竞技运动成绩水平的迅速提高。  在20世纪行将告别我们的今天,随着竞技体育成为世界注目的热点,奥运会成为全球性的盛大节日,体育产业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人们对运动竞技水平的更高追求,必然会极大地促进运动训练理论以至竞技体育理论的迅速发展。2 运动训练学发展的世纪回顾  20世纪运动训练学发展的行程经历了萌芽、形成、深化及扩展3个阶段。1 运动训练学学科建设的实践准备与理论准备  随着竞技体育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运动训练的组织与效果也引起人们日益加大的关注,各个运动项目训练实践的发展逐渐孕育了不同专项的训练理论,以人类跑、跳、投等基本运动能力为主要训练内容的田径运动,其专项训练理论对其它运动项目专项训练理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启示和推动,继而在各专项训练理论的基础上,吸纳基础理论学科(如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教育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心理学等)的知识与营养,建立起来了一般训练理论。  尽管在20年代就已有了关于一般运动训练理论的初步研究成果(如美国墨菲1913年的《体育训练》),但直至20世纪50年代,有关训练科学的研究才逐渐从单项实践经验的总结发展为对运动训练普遍规律的揭示。1962年11月在莫斯科举行的“社会主义国家运动训练问题国际科学方法讨论会”,集中地反映了有关研究的成果。其中,《现代运动训练体系》(苏,奥卓林)、《运动训练的远景规划》(苏,纳巴特尼柯娃)、《运动训练的分期问题》(苏,马特维也夫)、《运动训练方法的研究》(保加利亚,彼特科什杰列夫)、《现代运动训练中的身体训练问题》(罗马尼亚,柯兹马)等已经构筑起了运动训练学理论的主体框架;而《运动训练的生理学问题》(苏,法尔费里)、《运动训练的生物化学基础》(苏,雅可夫列夫)以及《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概念、内容和分类》(捷,瓦涅克)等则展示了运动训练学的多学科联系。应该说,这次会议为运动训练学系统理论的建立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2 运动训练理论体系的形成与深化  1964年前民主德国莱比锡体育学院哈雷博士主持编写的《训练学》函授教材,第1次把有关训练的各种问题系统地汇集在一部专著之中,标志着系统的训练学理论的形成。其后,在西德、日本、苏联、中国分别出版了一些系统论述训练理论的著作。如联邦德国马丁的《训练学基础(上、下)》(1997/1980),前苏联马特维也夫的《运动训练原理》(1977),普拉托诺夫的《现代运动训练》(1980),中国过家兴等的《运动训练学》(1983)。  与此同时,专家们也继续对训练理论的某些专门领域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如《运动员的专门耐力》(前苏联,纳巴特尼柯娃,1974),《技术训练》(德国,葛欧瑟1982),《人体运动负荷的研究》(中国,安朝臣,1983),《论运动训练过程》(中国,田麦久,1988)等。3 项群训练理论的提出与建立  我国学者田麦久等1983年在对主要竞技项目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提出在一般训练理论与专项训练理论之间建立一个新的理论层次的构想,于1990年发表了《项群训练理论及其应用》的论文,继而出版了研究专著(1998),分别阐述了依不同主导竞技能力而划分的8个项群的训练特点,使运动训练的理论体系更趋完善。这是我国运动训练学界对运动训练学理论建设的重要贡献。4 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两个流派  当代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可以明显地分为两大流派。一派以俄罗斯、德国和中国为代表,学者们注重理论研究的严谨与理论体系的完整。另一派以美国为代表,学者们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向单学科研究的深入以及具体运动项目训练方法的实用性。如福克斯《运动生理学》(1979)中大量结合运动训练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许多运动生物化学家为促进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发现并提供了多种有效的强力手段;游泳专家康西尔曼博士创立的等动力量练习法则有力地促进了游泳等竞速运动项目水平的提高。3 21世纪运动训练学学科发展展望  21世纪的运动训练学将随着竞技体育水平更快的发展而既向更广阔的领域拓展,又向更纵深的层次探索;将会更好地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市场化相适应;还将更多地从其它科学学科汲取丰沃的营养。1 运动训练理论向竞技体育理论扩展  运动训练活动是更高层次的竞技体育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从“生产运动成绩”这一直接目标实现的过程来看,竞技体育活动包含着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以及运动竞赛3个基本环节,此外,竞技体育的宏观规划与管理,则是指导竞技体育活动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这4个各自独立而又相互紧密联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彼此交流的分支学科,组成了竞技体育活动的完整体系。而传统的运动训练学理论中关于运动员选材的一般的原则性描述,早已远远不能满足运动员选材工作的迫切需要了。作为直接表现和评价运动训练成果的重要竞技活动—运动竞赛丰富的具体内容和巨大的社会价值,也是原有运动训练学理论中所涉及到的与运动竞赛有关的部分所无法完全包容的。  乌克兰学者BH普拉托诺夫1987年出版的《竞技运动理论》已反映出运动训练理论扩展的意识。此书的篇目为第1篇:竞技运动导论;第2篇:运动竞技系统及运动员的竞赛活动;第3篇:运动训练系统;第4篇:计划、统计、训练和比赛的外部影响因素。  我国学者亦已积极地投身于这一理论发展之中。谢燕群(1990)、刘献武等(1991)的《运动员选材学》、曾凡辉等人的《运动员科学选材》(1992)、刘建和等的《运动竞赛学》(1990)是在这两个领域中开拓性的劳动。2 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更加纵深发展  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的深化主要集中于训练内容、训练过程的组织以及影响训练活动的社会文化因素这样几个方面。  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研究将更加深入。任何项目任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是由其体能、技能、运动智能及心理能力组合而成的。人们对这4种能力的作用、构成及其训练方法的认识和把握都在不断地加强和深化,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特点也在不断地变化。  回顾运动训练理论及其相关学科研究的历史,可以看到,多年来对于人类体能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对运动员体能潜力的挖掘也相对比较充分,但对运动员技、智、心等能力的理论研究则要薄弱得多。这一状况必然会影响不同类型运动项目竞技水平的发展。  近年来,欧美诸国对运动员协调能力的培养,对运动技能的形成与发展,对技术训练的规律和方法的研究日益活跃。在美国,运动技能学(Motor Learning)已是高等体育专业教学的骨干课程之一;在德国,连续举办了关于技术训练的全国性学术会议;在我国,陈小蓉等著的《竞技体育技战术创新理论》(1992)则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田麦久与他的博士生们对于竞技能力的结构进行了系列研究。刘大庆的研究(1997)指出,优秀选手竞技能力各因素之间的关系都是非衡的,优势子能力对于劣势子能力有着重要的补偿效应;梁慈民的《竞技体育前沿技术》揭示了前沿运动技术发展的若干规律;姚家新(1998)阐释了中国古代兵法计谋对现代竞技战术的制定和运用的重要启迪;张英波(1998)认为,运动训练中的空间因素与时间因素的协同程度极大地影响着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幅度、质量、速度和时机;其它如权德庆等致力于揭示儿童协调能力的发展规律(1998)。这些研究在新世纪到来之后将会继续深入下去,并将在国际上产生应有的影响。  对于运动智能和心理能力的研究和开发,则更有待于运动训练学界、教育学界与心理学界协力进行开拓性的研究和实践工作。  21世纪运动训练过程研究的新热点,仍然集中于对运动训练过程的有效控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应用科学的诊断方法和手段,及时评价反馈以及对于训练计划的必要调节。  在年度训练过程方面,人们将表现出对于运动员最佳竞技阶段以及竞技保持阶段的训练规律进行更加深入研究的巨大热情,加强对于运动员竞技高峰期训练特点的研究,并进一步探索如何使优秀选手保持更长的运动寿命。  在年度训练过程的组织与控制中,研究的重点将集中于灵活地安排训练的大周期和有选择地控制优秀选手参赛的次数和强度,这是全球经济市场化中竞技选手所面临的重大问题。3 重视研究影响训练与比赛的社会学因素  作为一种既要求社会给予有力的支持,又能够对于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体育活动,竞技体育的组织与发展都受着社会学因素强有力的激励与制约。而且随着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这种激励和制约会更加强烈,更加深刻。由之,对于影响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的社会学因素的研究也必然日益加深和加强。欧美各国对于这一领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在多次重大的国际学术会议中,研讨的内容一般均偏重于社会学问题。例如1992年第8届奥运会科学大会上报告的有关论文即有:竞技运动与优秀运动员之间的国际交往与理解(芬兰);儿童与竞技体育经历(美国);体育霸权与日本生活方式的改变(日本);优异运动成绩意识对全民体育发展的影响(加拿大);奥运会:自我控制与被控体系(俄罗斯)等。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改革开放的重大转折时期,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则显得更加紧迫和必要。急待研究的问题有:(1)市场经济对于运动训练、运动竞技活动所产生的影响;(2)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的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如何适应不断发展、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的新形势;(3)“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对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活动的影响;(4)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体育的协调发展;(5)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状态的文化学背景;(6)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的竞技体育,中国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社会等。4 现代科技在运动训练领域全方位与全过程的介入  现代运动竞技已越来越紧密地与现代科技结合在一起。人们常说,金牌大战的背后是科技大战。这一判断虽然并不严谨,但却形象地表述了现代科学技术对于竞技运动发展的重要影响。可以肯定地说,21世纪国际赛场上的优胜者必然会更加依赖于现代科技全方位与全过程的介入。现代科技对竞技体育,其中包括运动训练的全面介入,既反映在事物运动的各个方面,也反映在事物运动的全过程之中。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的多学科联系,为现代科技的广泛介入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无论是战略科学、决策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医学、力学、化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无论是高精度的电子显微镜、快速反馈的血乳酸测试仪、迅速发展的纳米技术和基因科学,还是特尔菲专家调查法或不同环境中的焦虑水平量表,在运动训练以至竞技体育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各种不同的科学学科、科技理论、科技思想、科技方法与仪器器材都能在这里找到用武之地,发挥着各自的影响和作用。作为运动训练活动的直接任务,即运动员体技心智各种竞技能力的提高,都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现代科技的帮助与支持。  在运动训练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即运动员状态的诊断、训练目标的建立、训练计划的制订、训练活动的组织实施、训练效果的检查评定、训练状况的反馈调控,直至训练目标的最终实现,无一不广泛地应用着现代科技的成果。不仅对于运动训练的重要影响因素—运动负荷的组织实施与监控,而且对于负荷后的恢复过程;不仅对训练课上的各种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而且对于训练课外的多种强力手段;不仅对于运动训练的过程自身,而且对于竞技体育活动的其它重要环节,即运动员选材、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现代科技都已广泛地参与其中。仅以选材为例:近年来,科学选材的研究与组织实施业已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广泛地运用了遗传学知识、发育程度鉴别、生理生化及心理学测试等多学科知识和多种研究手段,并在全国许多省市建立了科学选材网,通过这些工作明显地提高了选材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并为提高运动训练成材率提供了重要的前提。  21世纪是知识与信息的世纪,21世纪的运动训练学必将与运动训练的实践一起迎来新的迅猛发展!4 主要参考文献[中华论文网()欢迎您!] [1] 北京体育科研所,北京体育学院编译运动训练问题国际科学方法讨论会1962 [2] 田麦久2000年的运动训练学中国运动训练学学会通讯,1984 [3] 过家兴体育科学领域的新学科—运动训练学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82(2) [4] Dr,DHarre Trainingelehre Berlin (ost) Vrlage 1969 [5] 田麦久,等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的发展与展望体育科学,1988(3) [6] 田麦久,等当代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3

运动训练论文参考文献ppt

你可以看下(社会科学前沿)或者(体育科学进展),找下你想参考的论文吧~

帮助定题,也有内容的

运动训练学发展历程的回顾及21世纪展望 田麦久 摘要 运动训练学理论源于运动训练实践,又指导着运动训练实践。现代竞技体育的百年历程,孕育并推动着运动训练学理论的发展,形成了包括一般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3个层次的理论体系。在21世纪,运动训练理论将一方面向竞技体育理论扩展,同时在不同竞技能力的培养、训练过程的控制及有关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现代科技也会更全面、更有力地介入其中。  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规律的科学,或者说,是研究提高人体竞技能力及运动成绩规律的科学,是现代体育科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1 运动训练理论与运动训练实践  象所有科学的理论一样,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也是从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同时,它又服务于训练实践的需要,推动训练实践的发展。  如众所周知的训练周期学说,是前苏联训练学界根据训练活动的系统化、长期化以及制定全年训练、多年训练计划的需要而总结提炼出来的关于训练过程的结构与组织体系的科学理论。再如,从50年代未期开始,美国教练员们从运动训练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到力量素质对其它各运动素质的基础作用,发展等动训练、离心训练、间停训练等多种力量训练的理论与方法,现已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德国的格什勒和阿因德尔在中长跑训练发展的基础上总结了世界纪录创造者哈尔彼格(德)、扎托倍克(捷克)等优秀中长跑运动员的训练经验,提出和建立了间歇训练的经典理论和练习体系,首先对中长跑、游泳等各种周期性运动项目,继而对更多专项的训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竞技运动成绩水平的迅速提高。  在20世纪行将告别我们的今天,随着竞技体育成为世界注目的热点,奥运会成为全球性的盛大节日,体育产业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人们对运动竞技水平的更高追求,必然会极大地促进运动训练理论以至竞技体育理论的迅速发展。2 运动训练学发展的世纪回顾  20世纪运动训练学发展的行程经历了萌芽、形成、深化及扩展3个阶段。1 运动训练学学科建设的实践准备与理论准备  随着竞技体育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运动训练的组织与效果也引起人们日益加大的关注,各个运动项目训练实践的发展逐渐孕育了不同专项的训练理论,以人类跑、跳、投等基本运动能力为主要训练内容的田径运动,其专项训练理论对其它运动项目专项训练理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启示和推动,继而在各专项训练理论的基础上,吸纳基础理论学科(如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教育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心理学等)的知识与营养,建立起来了一般训练理论。  尽管在20年代就已有了关于一般运动训练理论的初步研究成果(如美国墨菲1913年的《体育训练》),但直至20世纪50年代,有关训练科学的研究才逐渐从单项实践经验的总结发展为对运动训练普遍规律的揭示。1962年11月在莫斯科举行的“社会主义国家运动训练问题国际科学方法讨论会”,集中地反映了有关研究的成果。其中,《现代运动训练体系》(苏,奥卓林)、《运动训练的远景规划》(苏,纳巴特尼柯娃)、《运动训练的分期问题》(苏,马特维也夫)、《运动训练方法的研究》(保加利亚,彼特科什杰列夫)、《现代运动训练中的身体训练问题》(罗马尼亚,柯兹马)等已经构筑起了运动训练学理论的主体框架;而《运动训练的生理学问题》(苏,法尔费里)、《运动训练的生物化学基础》(苏,雅可夫列夫)以及《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概念、内容和分类》(捷,瓦涅克)等则展示了运动训练学的多学科联系。应该说,这次会议为运动训练学系统理论的建立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2 运动训练理论体系的形成与深化  1964年前民主德国莱比锡体育学院哈雷博士主持编写的《训练学》函授教材,第1次把有关训练的各种问题系统地汇集在一部专著之中,标志着系统的训练学理论的形成。其后,在西德、日本、苏联、中国分别出版了一些系统论述训练理论的著作。如联邦德国马丁的《训练学基础(上、下)》(1997/1980),前苏联马特维也夫的《运动训练原理》(1977),普拉托诺夫的《现代运动训练》(1980),中国过家兴等的《运动训练学》(1983)。  与此同时,专家们也继续对训练理论的某些专门领域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如《运动员的专门耐力》(前苏联,纳巴特尼柯娃,1974),《技术训练》(德国,葛欧瑟1982),《人体运动负荷的研究》(中国,安朝臣,1983),《论运动训练过程》(中国,田麦久,1988)等。3 项群训练理论的提出与建立  我国学者田麦久等1983年在对主要竞技项目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提出在一般训练理论与专项训练理论之间建立一个新的理论层次的构想,于1990年发表了《项群训练理论及其应用》的论文,继而出版了研究专著(1998),分别阐述了依不同主导竞技能力而划分的8个项群的训练特点,使运动训练的理论体系更趋完善。这是我国运动训练学界对运动训练学理论建设的重要贡献。4 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两个流派  当代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可以明显地分为两大流派。一派以俄罗斯、德国和中国为代表,学者们注重理论研究的严谨与理论体系的完整。另一派以美国为代表,学者们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向单学科研究的深入以及具体运动项目训练方法的实用性。如福克斯《运动生理学》(1979)中大量结合运动训练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许多运动生物化学家为促进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发现并提供了多种有效的强力手段;游泳专家康西尔曼博士创立的等动力量练习法则有力地促进了游泳等竞速运动项目水平的提高。3 21世纪运动训练学学科发展展望  21世纪的运动训练学将随着竞技体育水平更快的发展而既向更广阔的领域拓展,又向更纵深的层次探索;将会更好地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市场化相适应;还将更多地从其它科学学科汲取丰沃的营养。1 运动训练理论向竞技体育理论扩展  运动训练活动是更高层次的竞技体育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从“生产运动成绩”这一直接目标实现的过程来看,竞技体育活动包含着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以及运动竞赛3个基本环节,此外,竞技体育的宏观规划与管理,则是指导竞技体育活动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这4个各自独立而又相互紧密联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彼此交流的分支学科,组成了竞技体育活动的完整体系。而传统的运动训练学理论中关于运动员选材的一般的原则性描述,早已远远不能满足运动员选材工作的迫切需要了。作为直接表现和评价运动训练成果的重要竞技活动—运动竞赛丰富的具体内容和巨大的社会价值,也是原有运动训练学理论中所涉及到的与运动竞赛有关的部分所无法完全包容的。  乌克兰学者BH普拉托诺夫1987年出版的《竞技运动理论》已反映出运动训练理论扩展的意识。此书的篇目为第1篇:竞技运动导论;第2篇:运动竞技系统及运动员的竞赛活动;第3篇:运动训练系统;第4篇:计划、统计、训练和比赛的外部影响因素。  我国学者亦已积极地投身于这一理论发展之中。谢燕群(1990)、刘献武等(1991)的《运动员选材学》、曾凡辉等人的《运动员科学选材》(1992)、刘建和等的《运动竞赛学》(1990)是在这两个领域中开拓性的劳动。2 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更加纵深发展  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的深化主要集中于训练内容、训练过程的组织以及影响训练活动的社会文化因素这样几个方面。  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研究将更加深入。任何项目任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是由其体能、技能、运动智能及心理能力组合而成的。人们对这4种能力的作用、构成及其训练方法的认识和把握都在不断地加强和深化,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特点也在不断地变化。  回顾运动训练理论及其相关学科研究的历史,可以看到,多年来对于人类体能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对运动员体能潜力的挖掘也相对比较充分,但对运动员技、智、心等能力的理论研究则要薄弱得多。这一状况必然会影响不同类型运动项目竞技水平的发展。  近年来,欧美诸国对运动员协调能力的培养,对运动技能的形成与发展,对技术训练的规律和方法的研究日益活跃。在美国,运动技能学(Motor Learning)已是高等体育专业教学的骨干课程之一;在德国,连续举办了关于技术训练的全国性学术会议;在我国,陈小蓉等著的《竞技体育技战术创新理论》(1992)则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田麦久与他的博士生们对于竞技能力的结构进行了系列研究。刘大庆的研究(1997)指出,优秀选手竞技能力各因素之间的关系都是非衡的,优势子能力对于劣势子能力有着重要的补偿效应;梁慈民的《竞技体育前沿技术》揭示了前沿运动技术发展的若干规律;姚家新(1998)阐释了中国古代兵法计谋对现代竞技战术的制定和运用的重要启迪;张英波(1998)认为,运动训练中的空间因素与时间因素的协同程度极大地影响着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幅度、质量、速度和时机;其它如权德庆等致力于揭示儿童协调能力的发展规律(1998)。这些研究在新世纪到来之后将会继续深入下去,并将在国际上产生应有的影响。  对于运动智能和心理能力的研究和开发,则更有待于运动训练学界、教育学界与心理学界协力进行开拓性的研究和实践工作。  21世纪运动训练过程研究的新热点,仍然集中于对运动训练过程的有效控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应用科学的诊断方法和手段,及时评价反馈以及对于训练计划的必要调节。  在年度训练过程方面,人们将表现出对于运动员最佳竞技阶段以及竞技保持阶段的训练规律进行更加深入研究的巨大热情,加强对于运动员竞技高峰期训练特点的研究,并进一步探索如何使优秀选手保持更长的运动寿命。  在年度训练过程的组织与控制中,研究的重点将集中于灵活地安排训练的大周期和有选择地控制优秀选手参赛的次数和强度,这是全球经济市场化中竞技选手所面临的重大问题。3 重视研究影响训练与比赛的社会学因素  作为一种既要求社会给予有力的支持,又能够对于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体育活动,竞技体育的组织与发展都受着社会学因素强有力的激励与制约。而且随着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这种激励和制约会更加强烈,更加深刻。由之,对于影响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的社会学因素的研究也必然日益加深和加强。欧美各国对于这一领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在多次重大的国际学术会议中,研讨的内容一般均偏重于社会学问题。例如1992年第8届奥运会科学大会上报告的有关论文即有:竞技运动与优秀运动员之间的国际交往与理解(芬兰);儿童与竞技体育经历(美国);体育霸权与日本生活方式的改变(日本);优异运动成绩意识对全民体育发展的影响(加拿大);奥运会:自我控制与被控体系(俄罗斯)等。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改革开放的重大转折时期,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则显得更加紧迫和必要。急待研究的问题有:(1)市场经济对于运动训练、运动竞技活动所产生的影响;(2)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的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如何适应不断发展、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的新形势;(3)“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对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活动的影响;(4)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体育的协调发展;(5)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状态的文化学背景;(6)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的竞技体育,中国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社会等。4 现代科技在运动训练领域全方位与全过程的介入  现代运动竞技已越来越紧密地与现代科技结合在一起。人们常说,金牌大战的背后是科技大战。这一判断虽然并不严谨,但却形象地表述了现代科学技术对于竞技运动发展的重要影响。可以肯定地说,21世纪国际赛场上的优胜者必然会更加依赖于现代科技全方位与全过程的介入。现代科技对竞技体育,其中包括运动训练的全面介入,既反映在事物运动的各个方面,也反映在事物运动的全过程之中。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的多学科联系,为现代科技的广泛介入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无论是战略科学、决策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医学、力学、化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无论是高精度的电子显微镜、快速反馈的血乳酸测试仪、迅速发展的纳米技术和基因科学,还是特尔菲专家调查法或不同环境中的焦虑水平量表,在运动训练以至竞技体育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各种不同的科学学科、科技理论、科技思想、科技方法与仪器器材都能在这里找到用武之地,发挥着各自的影响和作用。作为运动训练活动的直接任务,即运动员体技心智各种竞技能力的提高,都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现代科技的帮助与支持。  在运动训练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即运动员状态的诊断、训练目标的建立、训练计划的制订、训练活动的组织实施、训练效果的检查评定、训练状况的反馈调控,直至训练目标的最终实现,无一不广泛地应用着现代科技的成果。不仅对于运动训练的重要影响因素—运动负荷的组织实施与监控,而且对于负荷后的恢复过程;不仅对训练课上的各种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而且对于训练课外的多种强力手段;不仅对于运动训练的过程自身,而且对于竞技体育活动的其它重要环节,即运动员选材、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现代科技都已广泛地参与其中。仅以选材为例:近年来,科学选材的研究与组织实施业已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广泛地运用了遗传学知识、发育程度鉴别、生理生化及心理学测试等多学科知识和多种研究手段,并在全国许多省市建立了科学选材网,通过这些工作明显地提高了选材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并为提高运动训练成材率提供了重要的前提。  21世纪是知识与信息的世纪,21世纪的运动训练学必将与运动训练的实践一起迎来新的迅猛发展!4 主要参考文献[中华论文网()欢迎您!] [1] 北京体育科研所,北京体育学院编译运动训练问题国际科学方法讨论会1962 [2] 田麦久2000年的运动训练学中国运动训练学学会通讯,1984 [3] 过家兴体育科学领域的新学科—运动训练学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82(2) [4] Dr,DHarre Trainingelehre Berlin (ost) Vrlage 1969 [5] 田麦久,等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的发展与展望体育科学,1988(3) [6] 田麦久,等当代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3

运动员力量训练论文参考文献

运动训练学发展历程的回顾及21世纪展望 田麦久 摘要 运动训练学理论源于运动训练实践,又指导着运动训练实践。现代竞技体育的百年历程,孕育并推动着运动训练学理论的发展,形成了包括一般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3个层次的理论体系。在21世纪,运动训练理论将一方面向竞技体育理论扩展,同时在不同竞技能力的培养、训练过程的控制及有关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现代科技也会更全面、更有力地介入其中。  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规律的科学,或者说,是研究提高人体竞技能力及运动成绩规律的科学,是现代体育科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1 运动训练理论与运动训练实践  象所有科学的理论一样,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也是从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同时,它又服务于训练实践的需要,推动训练实践的发展。  如众所周知的训练周期学说,是前苏联训练学界根据训练活动的系统化、长期化以及制定全年训练、多年训练计划的需要而总结提炼出来的关于训练过程的结构与组织体系的科学理论。再如,从50年代未期开始,美国教练员们从运动训练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到力量素质对其它各运动素质的基础作用,发展等动训练、离心训练、间停训练等多种力量训练的理论与方法,现已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德国的格什勒和阿因德尔在中长跑训练发展的基础上总结了世界纪录创造者哈尔彼格(德)、扎托倍克(捷克)等优秀中长跑运动员的训练经验,提出和建立了间歇训练的经典理论和练习体系,首先对中长跑、游泳等各种周期性运动项目,继而对更多专项的训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竞技运动成绩水平的迅速提高。  在20世纪行将告别我们的今天,随着竞技体育成为世界注目的热点,奥运会成为全球性的盛大节日,体育产业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人们对运动竞技水平的更高追求,必然会极大地促进运动训练理论以至竞技体育理论的迅速发展。2 运动训练学发展的世纪回顾  20世纪运动训练学发展的行程经历了萌芽、形成、深化及扩展3个阶段。1 运动训练学学科建设的实践准备与理论准备  随着竞技体育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运动训练的组织与效果也引起人们日益加大的关注,各个运动项目训练实践的发展逐渐孕育了不同专项的训练理论,以人类跑、跳、投等基本运动能力为主要训练内容的田径运动,其专项训练理论对其它运动项目专项训练理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启示和推动,继而在各专项训练理论的基础上,吸纳基础理论学科(如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教育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心理学等)的知识与营养,建立起来了一般训练理论。  尽管在20年代就已有了关于一般运动训练理论的初步研究成果(如美国墨菲1913年的《体育训练》),但直至20世纪50年代,有关训练科学的研究才逐渐从单项实践经验的总结发展为对运动训练普遍规律的揭示。1962年11月在莫斯科举行的“社会主义国家运动训练问题国际科学方法讨论会”,集中地反映了有关研究的成果。其中,《现代运动训练体系》(苏,奥卓林)、《运动训练的远景规划》(苏,纳巴特尼柯娃)、《运动训练的分期问题》(苏,马特维也夫)、《运动训练方法的研究》(保加利亚,彼特科什杰列夫)、《现代运动训练中的身体训练问题》(罗马尼亚,柯兹马)等已经构筑起了运动训练学理论的主体框架;而《运动训练的生理学问题》(苏,法尔费里)、《运动训练的生物化学基础》(苏,雅可夫列夫)以及《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概念、内容和分类》(捷,瓦涅克)等则展示了运动训练学的多学科联系。应该说,这次会议为运动训练学系统理论的建立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2 运动训练理论体系的形成与深化  1964年前民主德国莱比锡体育学院哈雷博士主持编写的《训练学》函授教材,第1次把有关训练的各种问题系统地汇集在一部专著之中,标志着系统的训练学理论的形成。其后,在西德、日本、苏联、中国分别出版了一些系统论述训练理论的著作。如联邦德国马丁的《训练学基础(上、下)》(1997/1980),前苏联马特维也夫的《运动训练原理》(1977),普拉托诺夫的《现代运动训练》(1980),中国过家兴等的《运动训练学》(1983)。  与此同时,专家们也继续对训练理论的某些专门领域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如《运动员的专门耐力》(前苏联,纳巴特尼柯娃,1974),《技术训练》(德国,葛欧瑟1982),《人体运动负荷的研究》(中国,安朝臣,1983),《论运动训练过程》(中国,田麦久,1988)等。3 项群训练理论的提出与建立  我国学者田麦久等1983年在对主要竞技项目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提出在一般训练理论与专项训练理论之间建立一个新的理论层次的构想,于1990年发表了《项群训练理论及其应用》的论文,继而出版了研究专著(1998),分别阐述了依不同主导竞技能力而划分的8个项群的训练特点,使运动训练的理论体系更趋完善。这是我国运动训练学界对运动训练学理论建设的重要贡献。4 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两个流派  当代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可以明显地分为两大流派。一派以俄罗斯、德国和中国为代表,学者们注重理论研究的严谨与理论体系的完整。另一派以美国为代表,学者们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向单学科研究的深入以及具体运动项目训练方法的实用性。如福克斯《运动生理学》(1979)中大量结合运动训练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许多运动生物化学家为促进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发现并提供了多种有效的强力手段;游泳专家康西尔曼博士创立的等动力量练习法则有力地促进了游泳等竞速运动项目水平的提高。3 21世纪运动训练学学科发展展望  21世纪的运动训练学将随着竞技体育水平更快的发展而既向更广阔的领域拓展,又向更纵深的层次探索;将会更好地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市场化相适应;还将更多地从其它科学学科汲取丰沃的营养。1 运动训练理论向竞技体育理论扩展  运动训练活动是更高层次的竞技体育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从“生产运动成绩”这一直接目标实现的过程来看,竞技体育活动包含着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以及运动竞赛3个基本环节,此外,竞技体育的宏观规划与管理,则是指导竞技体育活动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这4个各自独立而又相互紧密联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彼此交流的分支学科,组成了竞技体育活动的完整体系。而传统的运动训练学理论中关于运动员选材的一般的原则性描述,早已远远不能满足运动员选材工作的迫切需要了。作为直接表现和评价运动训练成果的重要竞技活动—运动竞赛丰富的具体内容和巨大的社会价值,也是原有运动训练学理论中所涉及到的与运动竞赛有关的部分所无法完全包容的。  乌克兰学者BH普拉托诺夫1987年出版的《竞技运动理论》已反映出运动训练理论扩展的意识。此书的篇目为第1篇:竞技运动导论;第2篇:运动竞技系统及运动员的竞赛活动;第3篇:运动训练系统;第4篇:计划、统计、训练和比赛的外部影响因素。  我国学者亦已积极地投身于这一理论发展之中。谢燕群(1990)、刘献武等(1991)的《运动员选材学》、曾凡辉等人的《运动员科学选材》(1992)、刘建和等的《运动竞赛学》(1990)是在这两个领域中开拓性的劳动。2 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更加纵深发展  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的深化主要集中于训练内容、训练过程的组织以及影响训练活动的社会文化因素这样几个方面。  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研究将更加深入。任何项目任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是由其体能、技能、运动智能及心理能力组合而成的。人们对这4种能力的作用、构成及其训练方法的认识和把握都在不断地加强和深化,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特点也在不断地变化。  回顾运动训练理论及其相关学科研究的历史,可以看到,多年来对于人类体能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对运动员体能潜力的挖掘也相对比较充分,但对运动员技、智、心等能力的理论研究则要薄弱得多。这一状况必然会影响不同类型运动项目竞技水平的发展。  近年来,欧美诸国对运动员协调能力的培养,对运动技能的形成与发展,对技术训练的规律和方法的研究日益活跃。在美国,运动技能学(Motor Learning)已是高等体育专业教学的骨干课程之一;在德国,连续举办了关于技术训练的全国性学术会议;在我国,陈小蓉等著的《竞技体育技战术创新理论》(1992)则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田麦久与他的博士生们对于竞技能力的结构进行了系列研究。刘大庆的研究(1997)指出,优秀选手竞技能力各因素之间的关系都是非衡的,优势子能力对于劣势子能力有着重要的补偿效应;梁慈民的《竞技体育前沿技术》揭示了前沿运动技术发展的若干规律;姚家新(1998)阐释了中国古代兵法计谋对现代竞技战术的制定和运用的重要启迪;张英波(1998)认为,运动训练中的空间因素与时间因素的协同程度极大地影响着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幅度、质量、速度和时机;其它如权德庆等致力于揭示儿童协调能力的发展规律(1998)。这些研究在新世纪到来之后将会继续深入下去,并将在国际上产生应有的影响。  对于运动智能和心理能力的研究和开发,则更有待于运动训练学界、教育学界与心理学界协力进行开拓性的研究和实践工作。  21世纪运动训练过程研究的新热点,仍然集中于对运动训练过程的有效控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应用科学的诊断方法和手段,及时评价反馈以及对于训练计划的必要调节。  在年度训练过程方面,人们将表现出对于运动员最佳竞技阶段以及竞技保持阶段的训练规律进行更加深入研究的巨大热情,加强对于运动员竞技高峰期训练特点的研究,并进一步探索如何使优秀选手保持更长的运动寿命。  在年度训练过程的组织与控制中,研究的重点将集中于灵活地安排训练的大周期和有选择地控制优秀选手参赛的次数和强度,这是全球经济市场化中竞技选手所面临的重大问题。3 重视研究影响训练与比赛的社会学因素  作为一种既要求社会给予有力的支持,又能够对于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体育活动,竞技体育的组织与发展都受着社会学因素强有力的激励与制约。而且随着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这种激励和制约会更加强烈,更加深刻。由之,对于影响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的社会学因素的研究也必然日益加深和加强。欧美各国对于这一领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在多次重大的国际学术会议中,研讨的内容一般均偏重于社会学问题。例如1992年第8届奥运会科学大会上报告的有关论文即有:竞技运动与优秀运动员之间的国际交往与理解(芬兰);儿童与竞技体育经历(美国);体育霸权与日本生活方式的改变(日本);优异运动成绩意识对全民体育发展的影响(加拿大);奥运会:自我控制与被控体系(俄罗斯)等。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改革开放的重大转折时期,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则显得更加紧迫和必要。急待研究的问题有:(1)市场经济对于运动训练、运动竞技活动所产生的影响;(2)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的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如何适应不断发展、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的新形势;(3)“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对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活动的影响;(4)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体育的协调发展;(5)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状态的文化学背景;(6)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的竞技体育,中国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社会等。4 现代科技在运动训练领域全方位与全过程的介入  现代运动竞技已越来越紧密地与现代科技结合在一起。人们常说,金牌大战的背后是科技大战。这一判断虽然并不严谨,但却形象地表述了现代科学技术对于竞技运动发展的重要影响。可以肯定地说,21世纪国际赛场上的优胜者必然会更加依赖于现代科技全方位与全过程的介入。现代科技对竞技体育,其中包括运动训练的全面介入,既反映在事物运动的各个方面,也反映在事物运动的全过程之中。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的多学科联系,为现代科技的广泛介入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无论是战略科学、决策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医学、力学、化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无论是高精度的电子显微镜、快速反馈的血乳酸测试仪、迅速发展的纳米技术和基因科学,还是特尔菲专家调查法或不同环境中的焦虑水平量表,在运动训练以至竞技体育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各种不同的科学学科、科技理论、科技思想、科技方法与仪器器材都能在这里找到用武之地,发挥着各自的影响和作用。作为运动训练活动的直接任务,即运动员体技心智各种竞技能力的提高,都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现代科技的帮助与支持。  在运动训练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即运动员状态的诊断、训练目标的建立、训练计划的制订、训练活动的组织实施、训练效果的检查评定、训练状况的反馈调控,直至训练目标的最终实现,无一不广泛地应用着现代科技的成果。不仅对于运动训练的重要影响因素—运动负荷的组织实施与监控,而且对于负荷后的恢复过程;不仅对训练课上的各种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而且对于训练课外的多种强力手段;不仅对于运动训练的过程自身,而且对于竞技体育活动的其它重要环节,即运动员选材、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现代科技都已广泛地参与其中。仅以选材为例:近年来,科学选材的研究与组织实施业已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广泛地运用了遗传学知识、发育程度鉴别、生理生化及心理学测试等多学科知识和多种研究手段,并在全国许多省市建立了科学选材网,通过这些工作明显地提高了选材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并为提高运动训练成材率提供了重要的前提。  21世纪是知识与信息的世纪,21世纪的运动训练学必将与运动训练的实践一起迎来新的迅猛发展!4 主要参考文献[中华论文网()欢迎您!] [1] 北京体育科研所,北京体育学院编译运动训练问题国际科学方法讨论会1962 [2] 田麦久2000年的运动训练学中国运动训练学学会通讯,1984 [3] 过家兴体育科学领域的新学科—运动训练学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82(2) [4] Dr,DHarre Trainingelehre Berlin (ost) Vrlage 1969 [5] 田麦久,等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的发展与展望体育科学,1988(3) [6] 田麦久,等当代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3

短跑运动的要素大体为力量、反应、力量耐力以及各种专项技术等。人体或身体某部分肌肉在活动时克服内外两个阻力的能力,我们通常称之为力量素质。力量素质对人体运动有极大影响,是人体运动的基本素质,也是衡量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的重要指标。专项力量素质就是指在时间——空间特征上严格符合比赛要求的力量,依据的指标不同,力量的分类也不同,按力量的训练学原理大致可以把力量分为以下三种: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快速力量耐力。其中快速力量又可分为爆发力和连续快速力量,短跑专项力量应与短跑技术相结合,才能取得好效果,力量是速度的基础,短跑专项力量是短跑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石,短跑专项力量应以短跑基础力量训练原则为指导,以短跑技术特点为核心,结合运动员个体差异特点,合理选取练习方法和手段,确定专项力量的合理比例关系,以期达到最佳的练习效果。   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中学田径队12名队员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法  查阅山东体育学院图书馆论文5篇  2调查法  参阅访问了山东体育学院教练员2名   结果与分析  1短跑运动专项力量训练的原理  在当今短跑运动的发展趋势下,要突出专项力量以及专项力量训练方法必须按照各专项技术特点和运动员本身能力进行科学训练,将其引申,可描述为:专项力量训练工作特点相似与专项运动竞技过程中的能量供应特点相同。  短跑技术动作最本质的特点是伸髋和摆动式积极扒地,亦即支撑腿落地后,髋关节不参与缓冲,而应不间断的伸展髋关节,增加“扒地力”和“扒地效果”。因此,短跑运动力量训练的手段与方法必须围绕着强化伸髋技术与摆动式扒地技术加以选择。在专项力量训练上,以动作形式,动作方向,动作幅度与专项技术中所需要的“伸髋”“扒地”动作背道而驰的提高伸膝力量与下肢蹬伸能力即我国传统短跑力量中十分推崇的杠铃练习法必须重新加以审视。  2短跑专项力量的训练方法  1段落特点与短跑专项力量训练  短跑从技术上可分为起跑、起跑后的加速、途中跑和终点冲刺。段落不同,起跑所需的主要是最大力量和爆发力量,起跑后的加速跑中爆发力和连续快速力量起主要作用,连续快速力量对途中跑的影响也比较大,终点跑与力量耐力有关。以下结合短跑的各个段落论述短跑的三项专项力量及其训练。  2最大力量  最大力量是指肌肉在运动中发挥尽可能大的收缩力量的能力。最大力量主要影响加速能力,短跑中的蹲踞式起跑技术,肌肉从静止状态快速蹬离起跑器的过程。运动员需要克服的外界阻力是相当大的,这个过程所用的力量就是最大力量。  最大力量训练特点:最大力量的提高,根本上讲取决于肌肉的生理横断面和肌肉内协调能力的发展完善。通常采用杠铃练习法,比较简练而行之有效的方法有很多,诸如负重深蹲,负重半蹲,负重跳等。一般要求接近最大负荷,每组次数较少,有比较充裕的间歇时间以恢复体力。另外蹲踞式起跑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最大力量练习方法。  最大力量是快速力量和快速力量耐力的基础,运动员最大力量的提高有助于它们二者的提高,但没有正比关系。有材料证明,运动员在短跑支撑阶段的时间是09—11S,而肌肉发挥最大用力的时间是5—6S。因此,快速力量和最大力量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3快速力量  依据的标准不同,分类的方法不同,根据所克服的阻力大小,快速力量可分为爆发力和连续快速力量。  爆发力:运动员在短时间内克服较大外阻力的能力。他对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起主要作用。此时运动员从静止状态在短时间内加速到最大速度需要克服较大阻力。80%—90%负重半蹲,快速起至脚后跟离地,做重复训练,每组6至8次,做3至5组。间歇5分钟。  连续快速力量:运动员在短时间内较小阻力的连续快速用力的能力。它对短跑的途中跑起主要作用。此时运动员已经具有相当的速度,外界阻力较小。少量或适量负重,原地做高抬腿跑或者向前做高抬腿跑,要求抬腿到位,尽量保持高频率,做5组。或做原地抬腿跑,要求频率达到最大,由第三人发出口令,原动员以最快速度加速向前。主要练习神经灵敏性和肌肉的瞬间机动能力。  快速力量训练特点:负荷较大或中等,速度快。快速力量练习的持续时间,一次不宜过长。因为该类练习对动作速度和中枢神经系统要求较高。各种形式的短跑练习,立定跳远,三级跳,多级跳,蛙跳,台阶跳等都可以发展快速力量。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变的训练方式,以调动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防止神经刺激出现疲劳。  4快速力量耐力  快速力量耐力是指短跑运动员在运动中较长时间保持快速用力的能力。快速力量耐力与最大力量有密切关系。不同运动员在完成同一负重下的重复次数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最大力量。最大力量大,则重复次数多,反之则少。力量耐力好与坏,直接决定了短跑运动员终点跑保持速度的能力。  (快速力量耐力的训练特点:如果是发展克服较大阻力的力量耐力,可采用本人最大力量的50%—80%负荷进行重复练习,各种形式以发展足底、脚掌和踝关节力量的跳跃练习。诸如,负重跳,上坡跑,上坡跳,双腿交替蹬跨台阶(负重或不负重)。  1技术发展与短跑专项力量训练  短跑技术是以短跑为专项力量训练的核心和方向,短跑的专项力量训练则应以短跑技术发展为基本导向。  2当代短跑技术特点与专项力量训练的方法  随着当今短跑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与创新,短跑技术最新生物力学分析表明“快速伸髋对跑速的影响远远大于快速伸膝”。现代的短跑技术已经被认同为是以髋关节为轴的高速摆动——平动运动。髋是人体水平加速的关键环节,是人体快速前进的动力源泉所在。而膝与踝主要起固定作用,把支撑阶段产生于髋的力量传达于地面,支撑腿和膝的运动并服从髋的运动,伸膝是伸髋的随动动作。以下就各环节在短跑中的作用及训练方法作一简要地论述。  以髋为轴的加速——摆动练习。髋关节的运动特征是评价短跑运动的主要指标,人体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摆动腿的折叠前摆与支撑腿的快速伸展在时空上的巧妙配合。这个动力存在于整个过程。髂腰肌和后股肌是人体水平的主要原动肌。屈髋的主要原动肌是髂腰肌,而伸髋的主要原动肌是股二头肌为主的股后肌群。训练中应优先发展。练习方法主要有:各种腿部负重与不负重的以最快速度做跑的模仿练习。以摆动着地动作为主的“小步跑”“折叠跑”“后踢腿跑”“车轮跑”等。此外还有高抬腿,跨低栏练习。各种形式的跳跃练习,如跨步跳及其各种组合也是很好的短跑专项力量练习手段。短跑中髋的工作情况时剪绞——制动。大幅度快速直腿跑是发展髋关节剪绞—制动力量的有效手段。  以膝关节为主的超等长力量练习。短跑运动中,膝关节的工作特征是被动缓冲——主动伸展。屈膝是由于受到巨大冲击力所致。其蹬伸也是伸髋的一个随动动作,膝关节的工作特点是较小的缓冲和较小的蹬伸,从而把髋的剪绞水平加速度作用传达于地面并最终使人体在支撑过程中获得加速。支撑膝所需的力量是反应性力量活等超长力量。基于此,跳深,跳栏架等垂直方向跳跃练习,膝关节的工作性质与短跑中膝关节的工作性质相似且负荷更大。是发展短跑支撑力量和膝关节力量的有效手段。  掌趾和踝关节为主的退让与等超长练习,短跑是高速运动状态中以前脚掌瞬间完成着地动作的。研究表明,着地缓冲动作完成的技术效果和力量效果首先取决于掌趾和踝关节肌群的退让收缩能力,离心——向心超等长收缩能力,主要练习有以下几种前脚掌着地的各种深跳练习,可单足、双足,以向远跳为主。高度合理,不能影响动作速度和破坏跑的肌肉用力特征,计时直膝跳,以掌趾和踝关节用力向前快速跳跃,要求膝关节不参与缓冲,发展踝关节肌群的离心——向心收缩能力。计时单足跳和跨步跳练习的距离应逐渐加长,以保持尽可能快的动作速度为目的,两腿交换台阶跳可采用单足、双足,负重完成。  3上肢力量训练  现代短跑运动发展表明,上肢力量在短跑运动中发挥相当大的作用,它不仅仅起协调作用,在现代短跑研究中发现,上肢力量的大小对下肢的送髋、提腿大小腿折叠、主动落地、蹬地后提拉腿等环节的连接、协调、速度都起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  以肩为轴的摆动力量练习,以肩为轴的上肢摆动力量是短跑摆动——平动运动系统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摆臂的速度、幅度和方向将直接影响跑速和下肢摆动效果,因为在跑动中上肢除了对下肢动作频率有带动作用,还起了整体运动平衡的作用,上下肢的力量本来就相差很大,上肢发挥其平衡作用时主要靠强有力的摆动,上下肢力量不均衡的发展使上下肢无法完成强有力的摆动,造成上下肢动作的失调,而影响跑速。负重摆臂练习可有效的发展上肢力量,注意摆动动作结构尽量与比赛动作相一致。  比较有效的上肢训练方法:收臂俯卧撑,杠铃卧推,杠铃斜卧推,徒手原地摆动、负重摆动,高抬腿摆动,前弹性阻力摆动,后阻力摆动。  4腰腹力量训练  腰腹力量在短跑中起到一个连接与协调稳定的作用,是力量的传输通道。在短跑的起跑,起跑后加速,途中跑以及最后的冲刺阶段,腰腹力量的作用在于有效的传输下肢的蹬地力量带动肢体向前做水平运动。强有力的腰腹肌肉在以速度为主要取胜方式的短跑运动中,已经被越来越重视。  1动起跑过程中,下肢快速蹬地将身体向前上方向瞬间弹出,腰腹肌肉群力量的优劣决定了下肢力量能否有效的传达给上身,从而有效的做向前运。  2起跑后加速中身体呈前倾姿势,重心在身体的正前方,身体的重量和下肢快速全力蹬地所获得的反作用力主要靠腰腹的力量支撑。加速过程中腰腹肌肉群的力量将决定运动员的身体稳定性与姿势的准确性。防止下肢蹬地所获得的力量因为身体力量的不足而出现的不正常摆动而损失。  比较有效的训练方法有:仰卧起坐,侧身仰卧起坐,负重提拉,直体收腹折叠(两头起)等。   结论  (1)随着现在短跑运动技术的发展,短跑运动更加强调髋的摆动及踝、膝关节在跑动中的作用,各种有利于提高髋剪绞速度的联系应予以重视,大腿后侧肌群的力量应予以重视,对膝、踝关节的缓冲性质有了更新的认识。  (2)短跑专项力量训练应与短跑技术发展趋势,项目特征紧密结合,传统的杠铃练习应该注意与专项特点结合,跳跃练习被证明是一种很好的专项训练手段。  (3)在力量训练中应该注意各个环节相协调,全面发展。  (4)对于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快速力量耐力在短跑各项目训练中的科学合理的比例关系是我们应该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你的题目是什么呢

运动训练学文献

上读秀网站,申请文献传递

运动训练学发展历程的回顾及21世纪展望 田麦久 摘要 运动训练学理论源于运动训练实践,又指导着运动训练实践。现代竞技体育的百年历程,孕育并推动着运动训练学理论的发展,形成了包括一般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3个层次的理论体系。在21世纪,运动训练理论将一方面向竞技体育理论扩展,同时在不同竞技能力的培养、训练过程的控制及有关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现代科技也会更全面、更有力地介入其中。  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规律的科学,或者说,是研究提高人体竞技能力及运动成绩规律的科学,是现代体育科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1 运动训练理论与运动训练实践  象所有科学的理论一样,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也是从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同时,它又服务于训练实践的需要,推动训练实践的发展。  如众所周知的训练周期学说,是前苏联训练学界根据训练活动的系统化、长期化以及制定全年训练、多年训练计划的需要而总结提炼出来的关于训练过程的结构与组织体系的科学理论。再如,从50年代未期开始,美国教练员们从运动训练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到力量素质对其它各运动素质的基础作用,发展等动训练、离心训练、间停训练等多种力量训练的理论与方法,现已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德国的格什勒和阿因德尔在中长跑训练发展的基础上总结了世界纪录创造者哈尔彼格(德)、扎托倍克(捷克)等优秀中长跑运动员的训练经验,提出和建立了间歇训练的经典理论和练习体系,首先对中长跑、游泳等各种周期性运动项目,继而对更多专项的训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竞技运动成绩水平的迅速提高。  在20世纪行将告别我们的今天,随着竞技体育成为世界注目的热点,奥运会成为全球性的盛大节日,体育产业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人们对运动竞技水平的更高追求,必然会极大地促进运动训练理论以至竞技体育理论的迅速发展。2 运动训练学发展的世纪回顾  20世纪运动训练学发展的行程经历了萌芽、形成、深化及扩展3个阶段。1 运动训练学学科建设的实践准备与理论准备  随着竞技体育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运动训练的组织与效果也引起人们日益加大的关注,各个运动项目训练实践的发展逐渐孕育了不同专项的训练理论,以人类跑、跳、投等基本运动能力为主要训练内容的田径运动,其专项训练理论对其它运动项目专项训练理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启示和推动,继而在各专项训练理论的基础上,吸纳基础理论学科(如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教育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心理学等)的知识与营养,建立起来了一般训练理论。  尽管在20年代就已有了关于一般运动训练理论的初步研究成果(如美国墨菲1913年的《体育训练》),但直至20世纪50年代,有关训练科学的研究才逐渐从单项实践经验的总结发展为对运动训练普遍规律的揭示。1962年11月在莫斯科举行的“社会主义国家运动训练问题国际科学方法讨论会”,集中地反映了有关研究的成果。其中,《现代运动训练体系》(苏,奥卓林)、《运动训练的远景规划》(苏,纳巴特尼柯娃)、《运动训练的分期问题》(苏,马特维也夫)、《运动训练方法的研究》(保加利亚,彼特科什杰列夫)、《现代运动训练中的身体训练问题》(罗马尼亚,柯兹马)等已经构筑起了运动训练学理论的主体框架;而《运动训练的生理学问题》(苏,法尔费里)、《运动训练的生物化学基础》(苏,雅可夫列夫)以及《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概念、内容和分类》(捷,瓦涅克)等则展示了运动训练学的多学科联系。应该说,这次会议为运动训练学系统理论的建立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2 运动训练理论体系的形成与深化  1964年前民主德国莱比锡体育学院哈雷博士主持编写的《训练学》函授教材,第1次把有关训练的各种问题系统地汇集在一部专著之中,标志着系统的训练学理论的形成。其后,在西德、日本、苏联、中国分别出版了一些系统论述训练理论的著作。如联邦德国马丁的《训练学基础(上、下)》(1997/1980),前苏联马特维也夫的《运动训练原理》(1977),普拉托诺夫的《现代运动训练》(1980),中国过家兴等的《运动训练学》(1983)。  与此同时,专家们也继续对训练理论的某些专门领域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如《运动员的专门耐力》(前苏联,纳巴特尼柯娃,1974),《技术训练》(德国,葛欧瑟1982),《人体运动负荷的研究》(中国,安朝臣,1983),《论运动训练过程》(中国,田麦久,1988)等。3 项群训练理论的提出与建立  我国学者田麦久等1983年在对主要竞技项目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提出在一般训练理论与专项训练理论之间建立一个新的理论层次的构想,于1990年发表了《项群训练理论及其应用》的论文,继而出版了研究专著(1998),分别阐述了依不同主导竞技能力而划分的8个项群的训练特点,使运动训练的理论体系更趋完善。这是我国运动训练学界对运动训练学理论建设的重要贡献。4 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两个流派  当代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可以明显地分为两大流派。一派以俄罗斯、德国和中国为代表,学者们注重理论研究的严谨与理论体系的完整。另一派以美国为代表,学者们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向单学科研究的深入以及具体运动项目训练方法的实用性。如福克斯《运动生理学》(1979)中大量结合运动训练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许多运动生物化学家为促进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发现并提供了多种有效的强力手段;游泳专家康西尔曼博士创立的等动力量练习法则有力地促进了游泳等竞速运动项目水平的提高。3 21世纪运动训练学学科发展展望  21世纪的运动训练学将随着竞技体育水平更快的发展而既向更广阔的领域拓展,又向更纵深的层次探索;将会更好地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市场化相适应;还将更多地从其它科学学科汲取丰沃的营养。1 运动训练理论向竞技体育理论扩展  运动训练活动是更高层次的竞技体育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从“生产运动成绩”这一直接目标实现的过程来看,竞技体育活动包含着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以及运动竞赛3个基本环节,此外,竞技体育的宏观规划与管理,则是指导竞技体育活动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这4个各自独立而又相互紧密联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彼此交流的分支学科,组成了竞技体育活动的完整体系。而传统的运动训练学理论中关于运动员选材的一般的原则性描述,早已远远不能满足运动员选材工作的迫切需要了。作为直接表现和评价运动训练成果的重要竞技活动—运动竞赛丰富的具体内容和巨大的社会价值,也是原有运动训练学理论中所涉及到的与运动竞赛有关的部分所无法完全包容的。  乌克兰学者BH普拉托诺夫1987年出版的《竞技运动理论》已反映出运动训练理论扩展的意识。此书的篇目为第1篇:竞技运动导论;第2篇:运动竞技系统及运动员的竞赛活动;第3篇:运动训练系统;第4篇:计划、统计、训练和比赛的外部影响因素。  我国学者亦已积极地投身于这一理论发展之中。谢燕群(1990)、刘献武等(1991)的《运动员选材学》、曾凡辉等人的《运动员科学选材》(1992)、刘建和等的《运动竞赛学》(1990)是在这两个领域中开拓性的劳动。2 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更加纵深发展  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的深化主要集中于训练内容、训练过程的组织以及影响训练活动的社会文化因素这样几个方面。  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研究将更加深入。任何项目任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是由其体能、技能、运动智能及心理能力组合而成的。人们对这4种能力的作用、构成及其训练方法的认识和把握都在不断地加强和深化,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特点也在不断地变化。  回顾运动训练理论及其相关学科研究的历史,可以看到,多年来对于人类体能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对运动员体能潜力的挖掘也相对比较充分,但对运动员技、智、心等能力的理论研究则要薄弱得多。这一状况必然会影响不同类型运动项目竞技水平的发展。  近年来,欧美诸国对运动员协调能力的培养,对运动技能的形成与发展,对技术训练的规律和方法的研究日益活跃。在美国,运动技能学(Motor Learning)已是高等体育专业教学的骨干课程之一;在德国,连续举办了关于技术训练的全国性学术会议;在我国,陈小蓉等著的《竞技体育技战术创新理论》(1992)则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田麦久与他的博士生们对于竞技能力的结构进行了系列研究。刘大庆的研究(1997)指出,优秀选手竞技能力各因素之间的关系都是非衡的,优势子能力对于劣势子能力有着重要的补偿效应;梁慈民的《竞技体育前沿技术》揭示了前沿运动技术发展的若干规律;姚家新(1998)阐释了中国古代兵法计谋对现代竞技战术的制定和运用的重要启迪;张英波(1998)认为,运动训练中的空间因素与时间因素的协同程度极大地影响着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幅度、质量、速度和时机;其它如权德庆等致力于揭示儿童协调能力的发展规律(1998)。这些研究在新世纪到来之后将会继续深入下去,并将在国际上产生应有的影响。  对于运动智能和心理能力的研究和开发,则更有待于运动训练学界、教育学界与心理学界协力进行开拓性的研究和实践工作。  21世纪运动训练过程研究的新热点,仍然集中于对运动训练过程的有效控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应用科学的诊断方法和手段,及时评价反馈以及对于训练计划的必要调节。  在年度训练过程方面,人们将表现出对于运动员最佳竞技阶段以及竞技保持阶段的训练规律进行更加深入研究的巨大热情,加强对于运动员竞技高峰期训练特点的研究,并进一步探索如何使优秀选手保持更长的运动寿命。  在年度训练过程的组织与控制中,研究的重点将集中于灵活地安排训练的大周期和有选择地控制优秀选手参赛的次数和强度,这是全球经济市场化中竞技选手所面临的重大问题。3 重视研究影响训练与比赛的社会学因素  作为一种既要求社会给予有力的支持,又能够对于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体育活动,竞技体育的组织与发展都受着社会学因素强有力的激励与制约。而且随着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这种激励和制约会更加强烈,更加深刻。由之,对于影响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的社会学因素的研究也必然日益加深和加强。欧美各国对于这一领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在多次重大的国际学术会议中,研讨的内容一般均偏重于社会学问题。例如1992年第8届奥运会科学大会上报告的有关论文即有:竞技运动与优秀运动员之间的国际交往与理解(芬兰);儿童与竞技体育经历(美国);体育霸权与日本生活方式的改变(日本);优异运动成绩意识对全民体育发展的影响(加拿大);奥运会:自我控制与被控体系(俄罗斯)等。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改革开放的重大转折时期,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则显得更加紧迫和必要。急待研究的问题有:(1)市场经济对于运动训练、运动竞技活动所产生的影响;(2)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的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如何适应不断发展、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的新形势;(3)“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对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活动的影响;(4)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体育的协调发展;(5)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状态的文化学背景;(6)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的竞技体育,中国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社会等。4 现代科技在运动训练领域全方位与全过程的介入  现代运动竞技已越来越紧密地与现代科技结合在一起。人们常说,金牌大战的背后是科技大战。这一判断虽然并不严谨,但却形象地表述了现代科学技术对于竞技运动发展的重要影响。可以肯定地说,21世纪国际赛场上的优胜者必然会更加依赖于现代科技全方位与全过程的介入。现代科技对竞技体育,其中包括运动训练的全面介入,既反映在事物运动的各个方面,也反映在事物运动的全过程之中。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的多学科联系,为现代科技的广泛介入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无论是战略科学、决策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医学、力学、化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无论是高精度的电子显微镜、快速反馈的血乳酸测试仪、迅速发展的纳米技术和基因科学,还是特尔菲专家调查法或不同环境中的焦虑水平量表,在运动训练以至竞技体育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各种不同的科学学科、科技理论、科技思想、科技方法与仪器器材都能在这里找到用武之地,发挥着各自的影响和作用。作为运动训练活动的直接任务,即运动员体技心智各种竞技能力的提高,都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现代科技的帮助与支持。  在运动训练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即运动员状态的诊断、训练目标的建立、训练计划的制订、训练活动的组织实施、训练效果的检查评定、训练状况的反馈调控,直至训练目标的最终实现,无一不广泛地应用着现代科技的成果。不仅对于运动训练的重要影响因素—运动负荷的组织实施与监控,而且对于负荷后的恢复过程;不仅对训练课上的各种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而且对于训练课外的多种强力手段;不仅对于运动训练的过程自身,而且对于竞技体育活动的其它重要环节,即运动员选材、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现代科技都已广泛地参与其中。仅以选材为例:近年来,科学选材的研究与组织实施业已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广泛地运用了遗传学知识、发育程度鉴别、生理生化及心理学测试等多学科知识和多种研究手段,并在全国许多省市建立了科学选材网,通过这些工作明显地提高了选材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并为提高运动训练成材率提供了重要的前提。  21世纪是知识与信息的世纪,21世纪的运动训练学必将与运动训练的实践一起迎来新的迅猛发展!4 主要参考文献[中华论文网()欢迎您!] [1] 北京体育科研所,北京体育学院编译运动训练问题国际科学方法讨论会1962 [2] 田麦久2000年的运动训练学中国运动训练学学会通讯,1984 [3] 过家兴体育科学领域的新学科—运动训练学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82(2) [4] Dr,DHarre Trainingelehre Berlin (ost) Vrlage 1969 [5] 田麦久,等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的发展与展望体育科学,1988(3) [6] 田麦久,等当代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3

  • 索引序列
  • 运动训练论文参考文献
  • 运动训练学参考文献
  • 运动训练论文参考文献ppt
  • 运动员力量训练论文参考文献
  • 运动训练学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