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文学评论》期刊论文的作者

《文学评论》期刊论文的作者

发布时间:

《文学评论》期刊论文的作者

梁秋实啊,他写的作品也挺多的

梁实秋

著名文学批评著作典论论文的作者是

魏文帝曹丕在还是韩世子的时候撰写了一部政治,社会,道德,文化等方面的论集典论,《论文》是其中的一篇专文,全书总有二十篇。《典论·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关乎一些国家大事问题,后来被南朝萧统写入《昭明文选》,和《与吴质书》一起是曹丕仅流传于世的两篇文论著作,《典论·论文》是我国文学批判史上第一篇批评专著。一、《典论·论文》是一部重大意义著作曹丕所写的《典论》大多数都已经失散,《典论·论文》作为完整保存下来的文学专论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在它之前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著作。曹丕是汉魏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家,他精心撰写的《典论·论文》是古代文论开始进入一个自觉期的体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里面的很多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参考价值,非常值得提倡。曹丕提出了很多对待文学的重要态度,也肯定了文学的重要地位。二、《典论·论文》有许多第一次《典论·论文》不仅是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还是第一部正式提出了文体分类思想的著作。曹丕提出了“四科八体说”形式的文体论,强调了不同文体之间的形式是不同的,但又都是通过语言文字这种形式来表达情感。第一次如此细致地提出了文体论,同时也是最早体现文体风格的。《典论·论文》开辟了文学批判的先河,有着划时代的重要意义。此前从未有过如此细致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而且无论是对文学的态度,还是对文学的作用,它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对后世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批评文学著作中有一定的地位。

《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文学专论,作者曹丕即魏文帝。《典论》是他在建安后期为魏太子时所撰的一部政治、社会、道德、文化论集。全书由多篇专文组成。《论文》是其中的一篇《典论·论文》是魏文帝曹丕所写的二十篇文章之一,按照“子”书的形式写成,是曹丕关于国家大事一系列的问题的论文总集。但是很可惜,这二十篇文章到现在大多已经失散,只剩下残章断简。而幸运的是,《论文》由于被南朝的萧统选入了《昭明文选》而得以完整保留下来。

《典论·论文》,古代文论史上最早的一篇文学理论专论,三国魏文帝曹丕撰。《典论》是一部综合性学术著作,《隋书·经籍志》著录为5卷,现仅存《奸说》、《内诫》、《论文》等若干篇。成书于建安后期曹丕为太子时。《论文》全文600字,但涉及文学批评和文学发展中一些共同问题,如文学批评方法,作家和作品的关系,文学的体裁,文学的价值和功用,作家的风格等。著名主张要公正客观地评价作家、作品,反对“各以所长,相轻所短”的“文人相轻”陋习。另外,还提出“文以气为主”的见解,认为作家的“才”和“气”等个性特点是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作者认为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把文学提到了很高的地位,大大鼓励了作家的创作积极性,也揭示了“诗赋欲丽”的特点。《论文》涉及的范围广泛,提出的一些看法,对后来的文论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典论论文》

《论文学》的作者

《论文学作品》([波兰] 罗曼·英加登)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 提取码:m7n8    书名:论文学作品作者:[波兰] 罗曼·英加登译者:张振辉豆瓣评分:7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年份:2008-12页数:369内容简介:《论文学作品》主要内容:要对埃德蒙德·胡塞尔以如此不一般的精确程度,并且考虑到了许多非常重要和难以把握的情况而构建起来的这种理论表示自己的看法,首先要说明的是意向性客体存在的方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明确,实在客体的结构和存在的方式和意向性客体在本质上是不是一样的。为了说明这一点,我找到了一种毫无疑问是纯意向性的客体,有了它便可不受考察实在客体后所得出的看法的影响,来对这个纯意向性的客体的本质结构和存在的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正是在这个时候,我觉得文学作品是特别适合于这种研究。作者简介:罗曼·英加登(Roman Ingarden 1893—1970),波兰著名的哲学家和文艺理论家,20世纪西方现象学美学的主要代表。他出生在波兰的故都和历史名城克拉科大。年轻时曾先后在乌克兰的利沃夫、德围的格丁根和弗赖堡及奥地利的维也纳的人学里攻读哲学、数学和物理。1918年在弗赖馒大学获博士学位,1924年在利沃大的扬·卡齐米日大学人文科学系升为副教授,1933年作为教授在该校讲授哲学,1939年至1941年讲授过文学理论。德国法西斯侵占波兰期间,他在波兰一所秘密开办的大学里教书。1946年以后,他一直在克拉科大雅盖沃大学任教,是波兰科学院院士和波兰国内外许多科研团体和科学协会的成员,还担仟过波兰“哲学季刊”的丰编,著有《文学的艺术作品》(1931)、《对文学作品的认识》(1937)、《文学哲学简论》(1947)、《关丁吐界存在的争论》(1947-1948)以及三卷本《美学研究》(第一、二卷出版于1957年至1958年,第三卷出版于1970年)等,对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的研究和美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文学的艺术作品》原是用德文写作,波兰文译本叫《论义学作品》,初版于1960年,是他具有代表性的美学著作,为20世纪西方现象学美学的经典。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等论著中论述小说艺术审美接受多样性与唯一性等问题的同时,还对中国小说艺术审美接受过程中存在的误区作了深刻的认识和分析。所谓小说艺术审美接受误区是指接受主体的某种思想情感和行为因小说艺术引起却又偏离小说艺术审美本质的现象。鲁迅认为在中国小说艺术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假小说以施诬蔑”、“自己钻入书中,硬去充一个角色”、“乱改”、续作等重要审美接受现象,并对这些现象作了深刻的认识和分析,实质上是从接受角度对小说艺术及其本质的深刻认识。  一、“假小说以施诬蔑”:接受主体对小说艺术审美本质的庸俗化、工具化理解。  鲁迅认为,在中国小说艺术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着以小说艺术作为人身攻击手段的现象,“假小说以施诬蔑之风,其由来亦颇古矣”『1』(P45),并且早就出现了自己的高峰,在他看来,唐代牛僧孺的《玄怪录》“自来假小说以排陷人,此为最怪”『1』(P59),元明之际,“托名故实,而借以腾谤报怨之作亦多”『1』(P103),这种现象到清末更加盛行,“以抉摘社会弊恶自命,撰作此类小说者尚多……其下者乃至丑诋私敌,等于谤书;又或有谩骂之志而无抒写之才,则遂堕落而为‘黑幕小说’”『1』(P215)。由此看来,“假小说以施诬蔑”这一现象在中国小说艺术审美创造发展过程中长久存在并不断发展,这实质上是对小说艺术审美本质的庸俗化、工具化理解,把小说艺术看作是主体用来排遣或发泄因日常生活矛盾引起的不愉快情感的方式,或者是达到某种直接的现实生活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生活的审美表现。  这一现象曾直接影响到鲁迅自己的小说创作,“例如我做《不周山》,原意是在描写性的发动和创造,以至衰亡的,而中途去看报章,见了一位道学的批评家攻击情诗的文章,心里很不以为然,于是小说里就有一个小人物跑到女娲的两腿之间来”『2』(P518),这实质上是小说艺术创作过程受到现实生活的直接干扰从而改变了原有的创作意图,小说艺术在这里不自觉地充当了试图直接干预现实生活的手段,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长久存在的传统曾经对鲁迅构成的影响。    目录 不存在  参考资料 『1』 鲁迅著享豫适导读:《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2』 吴子敏徐乃翔马良春 编:《鲁迅论文学与艺术》(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3』 吴子敏徐乃翔马良春 编:《鲁迅论文学与艺术》(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简单介绍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等论著中认为,在中国小说艺术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假小说以施诬蔑”、“自己钻入书中,硬去充一个角色”、“乱改”、续作等审美接受误区,并对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及意义作了深刻的分析。

《论文学与艺术》([奥地利]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izsoB8eTzsbYjTBYtzg 提取码:o3tj    书名:论文学与艺术作者:[奥地利]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译者:常宏 等豆瓣评分:2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年份:2001-5页数:369内容简介:本书第二版《论艺术与文学》( Writings on art and literature)也使用了同一ISBN。作者简介: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年生于捷克的弗莱堡。四岁时称剧维也纳,其后的一生大部分在此度过。他毕业于维也纳大学医学院,随后专门从事神经精神医学的研究。1939年病逝于伦敦。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被誉为精神分析之父,是影响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在现代心理学众多理论体系中独树一帜,其思想渊源既非出自主观思辨取向的哲学心理学,也非出自客观验证取向的科学心理学,而是独具慧眼,从心灵深处分析探讨人性。其精神分析学说,由心理结构说、人格结构说和心理动力说这三大部分组成。这一学说不仅在心理学方面有卓越的贡献,而且影响到社会学、人类学以及文学、艺术、宗教、史学等各方面,几乎遍及人类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著作流芳百世。

文学批评论文《典论.论文》作者是()

第1部作品是《诗品》,作者是钟嵘,来自于南北朝时期,在这个作品中包括的是五言诗。

曹丕的《典论·论文》

典论论文,这本书出现之后很多人都喜欢看。曹丕写的,他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

曹丕《典论》一书失传,《论文》这一篇因被选入《昭明文选》而得以保存下来。 曹丕是汉魏时期重要的文学理论批评家。他撰写的文论著作流传于世的有两篇,一篇是《与吴质书》,另一篇就是著名的《典论·论文》。《典论·论文》是一篇非常重要的文论著作,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在它之前还没有精心撰写的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专著。它的产生是中国古代文论开始步入自觉期的一个标志。《典论·论文》从批评“文人相轻”入手,强调“审己度人”,对建安七子的创作个性及其风格给予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科八体”的文体说,“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文学价值观及“文以气为主”的作家论。他的《典论论文》虽短,却提出了下列有关文学批评的四个主要问题: 他说:“文以气(指才气,即个性)为主,气之清浊有体(有本质根据),不可以力而致(努力勉强求得一致)”。清指俊爽超迈的阳刚之气,浊指凝重沉郁的阴柔之气,人的气质个性可大致分成这两大类。《典论·论文》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这就是文论史上著名的“文气”说。以“气”论文和作家,是曹丕《论文》最突出的理论贡献。曹丕所谓的“文气”,是指表现在文学作品中的作家的自然禀赋、个性气质,属于生理和心理范畴,没有伦理色彩。“文以气为主”尤其强调了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的特殊个性,这种个性只能为作家个人所独有,“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建安七子各自显示出各自的才能,究其原因,是由“性”的差异所导致。诗这种观点也合符于魏晋人崇尚自然的风气。由于曹丕非常强调创作个性的这种独特性和不可改变性,一方面突出了作家独特个性对于作品风格的决定意义,体现了魏晋时期“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的时代精神。另一方面,则是否定了现实习染同样可以改变创作风格的可能性。这是其理论的缺陷。在《典论·论文》中还对文学批评的态度提出了有价值的意见。比如反对“文人相轻”和“贵远贱近”,主张“君子审己以度人”,这对文学批评也是良好的倡议,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在《典论·论文》里,曹丕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文体分类及其各自特点的思想。在分析作家才能个性各有所偏的同时,曹丕提出了四科八体说的文体论。“本”指文章的本质特征,即用语言文字来表现一定的思想感情;“末”指文章的具体表现形态,即文体特征或文章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特点。无论哪一种文体,都是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情感,其“本”是相同的,不同的是不同的文体在表现形态、语言形式、体貌风格等方面各有不同。接着曹丕提出文体共有“四科”八种体裁的文章。并且认为文体各有不同,风格也随之各异。四科共计八种,其中奏议与书论属于无韵之笔,铭诔诗赋属于有韵之文。其本质相同,都是用语言文字来表现一定的情感。但其“末异”,也就是说,在其文体特征上,奏议要文雅,书论重说明,铭诔尚事实,诗赋则应该华美。雅、理、实、美,就是“末异”,它们都是关于文体的不同风格体貌。所以,曹丕的“文本同而末异”,说的就是文体和风格的关系,不同的文体应该有不同的风格特征。“文本同而末异”当是最早提出的比较细致的文体论,也是最早的文体不同而风格亦异的文体风格论。 他指出有两种错误态度要不得:一是“贵远贱近,向声背实”,这就是尊古卑今的观点,这在东汉的桓谭已有指出,但那是就学术而言 ,曹丕却专就文学再指出,也就有了新意。一是“暗于自见 ,谓己为贤”、“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各以所长 ,相轻所短”。这就指出了“文人相轻”的积习,是他的创见。作者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指出了文人之间互相贬损的弊习,分析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并且为文人之间的相处指明了正确道路。

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的作者是谁?

《典论论文》

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曹丕的《典论·论文》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诗——《左传》 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 我国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散文作品——《论语》 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 我国第一部专记一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我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 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曹丕的《典论·论文》 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刘勰的《文心雕龙》 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钟嵘的《诗品》 我国第一部科普作品——沈括的《梦溪笔谈》 我国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 我国第一部著名的戏曲作品——关汉卿的《窦娥冤》 我国第一部日记体游记——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吴承恩的《西游记》 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 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专著是诗品,主要以讨论五言诗为主,给我国古代诗人的创作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它的作者是梁钟嵘。

《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文学专论,作者曹丕即魏文帝。《典论》是他在建安后期为魏太子时所撰的一部政治、社会、道德、文化论集。全书由多篇专文组成。《论文》是其中的一篇《典论·论文》是魏文帝曹丕所写的二十篇文章之一,按照“子”书的形式写成,是曹丕关于国家大事一系列的问题的论文总集。但是很可惜,这二十篇文章到现在大多已经失散,只剩下残章断简。而幸运的是,《论文》由于被南朝的萧统选入了《昭明文选》而得以完整保留下来。

  • 索引序列
  • 《文学评论》期刊论文的作者
  • 著名文学批评著作典论论文的作者是
  • 《论文学》的作者
  • 文学批评论文《典论.论文》作者是()
  • 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的作者是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