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青海社会科学期刊官网查询

青海社会科学期刊官网查询

发布时间:

青海社会科学期刊官网查询

刚查看了下最新CSSCI来源期刊,青海社会科学是CSSCI来源期刊

科学院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3项,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8项,二等奖42项,三等奖100项,鼓励奖34项。青海社科院综合性学术期刊《青海社会科学》,坚持正确的学术导向,注重学术质量,努力创新办刊思路,刊发了大量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有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意义的学术论文,部分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充分发挥了其学术窗口和理论载体的效用。2006年和2008年该刊连续两次入选国内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权威品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08年,《青海社会科学》在青海省第二届社科类期刊编校印刷质量评比中再次荣获一等奖。

刊名: 青海社会科学Qinghai Social Sciences主办: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周期: 双月出版地:青海省西宁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1-2338CN: 63-1001/C邮发代号: 56-18历史沿革:现用刊名:青海社会科学创刊时间:1980期刊编委名单:主 编:赵宗福常务主任:徐 明办公室主任:王 蓉责任编辑:刘为民、陈 凯、宋泽宇、陈 琪、余丹丹、徐建国

以下C刊供参考: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及时传达党和国家有关哲学社会科学方针政策,推出社会科学管理最新研究成果,展示学术界前沿动态和学术争鸣,推介社会科学最新研究成果,交流社会科学机构改革与建设经验,介绍社会科学不同学科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有关海外社会科学发展的调研成果,是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和爱好者,尤其是社会科学管理人员全面、客观、深入、及时了解国内外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窗口。包括本刊特稿、管理论坛、学术论坛、学科建设、海外社科。  《科学与社会》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科学与社会》曾被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收录。栏目世界科学界、可持续发展、科学文化、科学评论。  《青海社会科学》杂志1992年被列为全国综合类社会科学重要期刊和民族学类核心期刊;2002年、2007年连续两次获青海省社科期刊编校质量一等奖;2009年被评为中国北方十佳期刊;2012年进入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行列,成为青海省唯一一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荣获中文核心期刊(1992)、2003年获青海省汉文社科类期刊编校质量一等奖。青海社会科学栏目本刊特稿、哲学政治、经济生态、民主法治、文学艺术、社会民生、民族宗教、历史文化、神话与民俗、青海研究、评价与争鸣青海社会科学收录CSSCI 南大核心期刊(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青海社会科学期刊官网查询网

1.美国《拜杜法案》的重思与变革,发表于《知识产权》(重要期刊,CSSCI来源期刊)2009年第3期,唯一作者《“需要知道”与“合理期待”--多伦多大学保护学生个人信息的实践与启示》期,发表于《中国高教研究》(CSSCI来源期刊)2009年第4期,唯一作者《商业开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异化”与“反异化—以韩国“ 人类活的珍宝制度”设计为视角》,发表于《电子知识产 ā罚?/SPAN>CSSCI来源期刊)2007年第6期,第一作者。《基于植物新品种保护视角的药用野生植物资源的永续利用》,发表于《社会科学家》(CSSCI来源期刊)2006年第6期,第一作者。《职务发明权属制度变革的立足点—兼论《专利法第三次修改草案》(征求意见稿)第6条》,发表于《电子知识产权》(CSSCI来源期刊)2006年第9期,唯一作者。6.《理想建筑标准的湮没与追寻:对版权保护建筑作品的再思考》,发表于《中国版权》(CSSCI来源期刊)2006年第4期,唯一作者。7.《后TRIPS时代地理标志保护的合理边界探微》,发表于《青海社会科学》(CSSCI来源期刊)2006年第4期,唯一作者。8.《知识产权战略当中的博弈》,发表于《电子知识产权》(CSSCI来源期刊)2006年第3期,第一作者。9.《对农产品领域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的思考》,发表于《电子知识产权》(CSSCI来源期刊)2005年第11期,唯一作者。10.《制定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思考》,发表于《生产力研究》(CSSCI来源期刊)2006年第12期,第二作者。11.《发明人:超大科技时代职务发明保护制度的立足点》,发表于《重庆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6期,第一作者。12.《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背景下的高校知识产权教育改革》, ⒈碛冱/SPAN>《重庆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7期,第一作者。13.《论竞业禁止在保护商业秘密中的作用》,发表于《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6期,第一作者。14.《论民法的诚信原则与高校信用教育》,发表于《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3期,第一作者。 《房地产中介市场欺诈行为分析》,发表于《重庆建筑》2006年第4期,第二作者。16.《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兼论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中国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第十二届年会暨21世纪知识产权前沿问题国际研讨会”的论文,第一作者。

兰州学刊

《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青海社会科学》、《青海师范大学学报》、《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兽类学报》等

科学院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3项,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8项,二等奖42项,三等奖100项,鼓励奖34项。青海社科院综合性学术期刊《青海社会科学》,坚持正确的学术导向,注重学术质量,努力创新办刊思路,刊发了大量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有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意义的学术论文,部分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充分发挥了其学术窗口和理论载体的效用。2006年和2008年该刊连续两次入选国内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权威品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08年,《青海社会科学》在青海省第二届社科类期刊编校印刷质量评比中再次荣获一等奖。

青海社会科学期刊官网查询系统

:《新疆社会科学》是核心

兰州学刊

问题挺简单,可是网上还真没有这类的简单方法。但我依然决定帮你。只请你记住我们单位的名称:山东期刊采编中心(名字直接复制进百度搜索)青海省的核心期刊目录:(本信息是我花费了半个小时为你筛选出来的,尽管只有2本杂志是青海省的核心期刊)《青海民族研究》2,《兽类学报》

刊名: 青海社会科学Qinghai Social Sciences主办: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周期: 双月出版地:青海省西宁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1-2338CN: 63-1001/C邮发代号: 56-18历史沿革:现用刊名:青海社会科学创刊时间:1980期刊编委名单:主 编:赵宗福常务主任:徐 明办公室主任:王 蓉责任编辑:刘为民、陈 凯、宋泽宇、陈 琪、余丹丹、徐建国

青海社会科学期刊官网查询入口

兰州学刊

为进一步提高本刊学术质量,现向广大作者征稿,敬请您按以下要求赐稿:  1. 本刊已开通中国知网在线采编系统,请登录中国知网投稿。投稿时请准确填写所属学科,以便论文及时到达相应学科编辑手中。请尽量不要采用快递、邮寄、电子信箱投稿,以免造成稿件处理延误。  2. 来稿内容应依次包括:题名、摘要、关键词、正文、英文翻译、作者简介。英文翻译包括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工作单位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并附作者详细通信地址、邮编、电话号码和电子邮箱地址。  3. 来稿须附中文摘要(200字以内,用第三人称写法)、关键词(3—4个)、中图分类号。来稿要求论题新颖、论点正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研究有深度,字数掌握在6000—15000字之间。   本刊参考文献采用文末注(尾注),连续编号,如果同一文献多次引用,以第一次出现时的序号为准,不再重复编号。具体页码标注在文中。   来稿为基金项目文章的,请注明基金项目获批时的名称及编号。  6.本刊严格执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以质量为选登的唯一标准,从未授权任何论文中介机构代为征稿。   本刊对拟用稿件有删改权。如不同意删改,请在来稿时说明。纸质来稿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文章投寄三个月未接到采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在此期间请勿一稿多投。刊用文章赠送作者两本当期样刊。   来稿文责自负,如有发生侵犯他人著作权或人身权等行为,作者应负全部责任并赔偿一切损失。同时本刊将在5年内不受理该作者的投稿。

我有96种核心期刊,要发论文的话,我可以帮你

刊名: 青海社会科学Qinghai Social Sciences主办: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周期: 双月出版地:青海省西宁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1-2338CN: 63-1001/C邮发代号: 56-18历史沿革:现用刊名:青海社会科学创刊时间:1980期刊编委名单:主 编:赵宗福常务主任:徐 明办公室主任:王 蓉责任编辑:刘为民、陈 凯、宋泽宇、陈 琪、余丹丹、徐建国

青海社会科学期刊藏文版官网查询

问题挺简单,可是网上还真没有这类的简单方法。但我依然决定帮你。只请你记住我们单位的名称:山东期刊采编中心(名字直接复制进百度搜索)青海省的核心期刊目录:(本信息是我花费了半个小时为你筛选出来的,尽管只有2本杂志是青海省的核心期刊)《青海民族研究》2,《兽类学报》

我有96种核心期刊,要发论文的话,我可以帮你

1、《人类奥秘大开放-藏传佛教密宗》,206千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北京。2、《西藏佛教神秘文化-密宗》,210千字,西藏人民出版社,1996年,拉萨。3、《西藏宗教》,100千字,五洲传播出版社,2002年,北京。4、《吐蕃佛教-宁玛派前史与密宗传承研究》,260千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北京。5、《雪域的宗教》上下册,570千字,插图555幅,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北京。6、《藏传佛教与青藏高原》294千字,江苏教育出版社?西藏人民出版社,2004年,南京。其中《吐蕃佛教-宁玛派前史与密宗传承研究》2003年获“世界宗教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奖”;2004年荣获“第五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西藏佛教神秘文化-密宗》1996年获“西藏社会科学院年度优秀科研成果奖”专著类一等奖;《西藏宗教》(汉文版)一书,被译成英、法、德、藏文等多种文字,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在世界各地发行。 1、《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宗教?儒学》239千字,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年,北京。2、《中国佛教基础知识》230千字,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北京。3、《佛教与历史文化》580千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北京。4、《后发地区的发展路径选择-云南藏区案例研究》213千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北京。5、《雍和宫-藏传佛教著名古寺》468千字,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北京。6、《市场化与基层公共服务—西藏案例研究》280千字,民族出版社,2005年,北京。 1、《评述“勋努达美”一书》6千字,载《西藏文艺》1985年第2期,拉萨;2、《聂赤赞普及其当时的宗教》7千字,载《中国藏学》1991年第1期,北京;3、《浅谈藏族古代作品的特点》5千字,载《知识火花》第54期,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北京;4、《古代西域佛教与吐蕃佛教之间的关系》10千字,载《中国藏学》1993年第3期,北京;5、《论七赤赞普时期的宗教》8千字,载《西藏研究》1994年第1期,拉萨;6、《论藏族人崇拜格萨尔王之现象》10千字,《西藏研究》1996年第2期,拉萨;7、《宁玛派居士研究》7千字,第八届国际藏学会(1998年)发表会议论文,印第安纳;8、《宁玛派八大仪轨研究》8千字,第九届国际藏学会(2000年)发表会议论文,莱顿;9、《拉日色布寺居士传承研究》8千字,第十一届国际藏学会(2006年)发表会议论文,波恩。 1、《联姻在吐蕃王朝中的政治作用》8千字,载《西藏研究》1988年第3期,拉萨;2、《青海果洛宗教考察》12千字,载《世界宗教研究》1992年第3期,北京;3、《吐蕃佛教与西域》10千字,载《西藏研究》1993年第1期,拉萨;4、《藏族人对绝对者喇嘛的信仰》6千字,载《佛教文化》1993年第3期,北京;5、《藏族天葬起源窥测》10千字,载《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第4期,北京;6、《藏文文献中所见西域佛教之比较研究》13千字,载《敦煌学辑刊》1993年第2期(总第24期),兰州;7、《闪耀在世界屋脊的佛光--记果洛石刻藏文大藏经》4千字,载《佛教文化》1994年第4期,北京;8、《浅析西藏宗教艺术的奥妙》9千字,载《西藏民族艺术研究》1994年第4期,拉萨;9、《峨嵋山与藏传佛教》6千字,载《青海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西宁;10、《藏传佛教密宗与北京雍和宫》6千字,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西宁;11、《浅谈藏族宗教文化的历史进程》8千字,载《西藏研究》1995年第2期,拉萨;12、《藏族人对佛教三宝的信仰》4千字,载《西藏民俗》1995年第4期,拉萨;13、《万物有灵论与藏族人对森林树木的保护》5千字,载《西藏研究》1996年第2期,拉萨;14、《果洛石经产生的历史背景》12千字,《西藏研究》1996年第3期,拉萨;15、《藏式佛塔考述》11千字,载《中国藏学》1996年第3期,北京;16、《普渡众生论与藏族对野生动物的爱惜》4千字,载《西藏民俗》1996年第4期,拉萨;17、《果洛石经的分布及其规模》12千字,载《西藏研究》1997年第1期,拉萨;18、《果洛石经的创建过程》7千字,载《西藏研究》1997年第3期,拉萨;19、《浅谈宗教观念与资源开发》4千字,载《世纪之交的思索--当代中国领导干部文集》(第二卷),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成都;20、《天葬思想探微》4千字,载《西藏民俗》1997年第1期,拉萨;21、《藏传佛教名胜古迹》6千字,载《西藏旅游》1997年第2期,拉萨;22、《藏传密宗在当今世界》3千字,载《西藏旅游》1997年第2期,拉萨;23、《藏传密宗礼仪中的大礼拜》4千字,载《西藏民俗》1998年第2期,拉萨;24、《浅谈藏传佛教与青藏高原》7千字,《西藏研究》1998年第3期,拉萨;25、《青海藏族地区的藏历新年》3千字,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1999年(春节专版)2月14日,北京;26、《藏传佛教称谓漫谈》之一(宗派称谓)3千字,载《法音》1999年第4期,北京;27、《藏传佛教称谓漫谈》之二(僧职称谓)5千字,载《法音》1999年第5期,北京;28、《藏传佛教称谓漫谈》之三(活佛称谓)4千字,载《法音》1999年第6期,北京;29、《佛教最初传入吐蕃之探讨》13千字,载(台湾)《中华佛学学报》第12期,中华佛学研究所,1999年7月出版,台湾;30、《新中国藏传佛教研究-回顾与展望》汉文,8千字,载《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第2期,北京;31、《宁玛派的教法传承及其特色》17千字,载《佛教与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1月版,北京。32、《宗教世俗化与藏传佛教》6千字,载《青海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西宁;33、《敦煌吐蕃藏文文献在藏学研究中的资料价值》15千字,载《中国藏学》2002年第4期,北京;34、《新中国的藏传佛教研究》6千字,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8月14日(学术版),北京;35、《吐蕃名僧毗茹札那考述》9千字,载《西藏研究》2003年第4期,北京;36、《藏学:一门21世纪的显学》2千字,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3月2日(学术版),北京;37、《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发展历史及其特质》10千字,载《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第3期,北京。38、《果洛石经文化》5千字,载《世界宗教文化》2005年第3期,北京;39、《论迪庆藏区的神山崇拜与生态环境》9千字,载《中国藏学》2005年第4期,北京;40、《关于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几点思考》7千字,载《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研究论文集》,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5月,北京;41、《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间信仰习俗:对一个藏族村落民间信仰的考察》7千字,载《安多研究》第二辑,民族出版社,2006年5月,北京。 1、《青海果洛石刻藏文大藏经》(汉译朝鲜文)4千字,载韩国《佛教新闻》1994年5月18日第7版,汉城(首尔);2、《敦煌吐蕃藏文文献在藏学研究中的资料价值》(汉译英文)15千字,载《中国藏学》(英文版)2004年第1期,北京;3、《论迪庆藏区的神山崇拜与生态环境》(汉译英文)9千字,载《中国藏学》(英文版)2006年第1期,北京;4、《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发展历史及其特质》(汉译藏文)10千字,载《攀登》(藏文版)2006年第1期,西宁。 1、《关于西藏的若干问题》(3千字),调研报告,198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院级课题。2、《十七世噶玛巴出走对海内外所影响及几点思考》(5千字),调研报告(合作),载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专报》第42期,2000年3月16日。3、《对外宣传部门如何发挥藏学机构和藏学家的作用》(6千字),2000年6月中央外宣办召开的“藏学研究与对外宣传工作”会议论文。4、《藏传佛教与西部大开发》(20千字),载全国政协民族与宗教委员会《内部参考资料集》,2000年8月。

《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青海社会科学》、《青海师范大学学报》、《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兽类学报》等

  • 索引序列
  • 青海社会科学期刊官网查询
  • 青海社会科学期刊官网查询网
  • 青海社会科学期刊官网查询系统
  • 青海社会科学期刊官网查询入口
  • 青海社会科学期刊藏文版官网查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