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灾害医学与救援杂志电子版官网

灾害医学与救援杂志电子版官网

发布时间:

灾害医学与救援杂志电子版官网

去CNKI上面翻了一下,其实早些年是有的,但是不知为何自09年之后就没有再收录这份杂志的内容了……建议您换用维普等其他数据库试一下。

灾害医学。记得在2010年考研的时候有学校是有这个专业的。个人理解:灾害会造成什么疾病或者伤情,这些疾病与伤情又会对人类带来什么影响?意义:治疗灾害带来的疾病,预防灾害带来的疾病引起其他问题的一种前沿性学科。

灾害医学与救援杂志电子版

去CNKI上面翻了一下,其实早些年是有的,但是不知为何自09年之后就没有再收录这份杂志的内容了……建议您换用维普等其他数据库试一下。

1、灾害:任何引起设施破坏、经济严重受损、人员伤亡、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恶化的事件,如其规模超出本社区承受能力而需要向外部寻求援助即称为灾害事件。联合国定义为,是一种超出受影响社区现有资源承受能力的人类生态环境的破坏。  2、灾害医学:也称灾害救援医学,是研究灾害条件下进行医学救援的科学规律、方式、方法、组织的一门科学,涉及灾害救援的各个方面、各个阶段,是灾害救援的重要组成部分。  3、灾害复合伤:指两种以上的致伤因素同时或相继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损伤。通常分为两类:放射复合伤与非放射复合伤。  4、灾害多发伤(multiple injury)指在同一致伤原因打击下,人体同时或相继遭受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的严重损伤,即使这些创伤单独存在,也属于较严重的创伤。它不是一种单独伤的相加,而是一对全身状态影响较大、病理生理变化较严重的损伤。  5、挤压伤:是指四肢或躯干大块肌肉丰富部位受重物长时间挤压,身体被动体位的长时间自压或缚扎止血带时间过长,造成肌肉组织缺血坏死。临床上主要以受压肢体肿胀和一过性肌红蛋白尿为特点。  当合并以肌红蛋白尿、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和氮质血症等以急性肾功能衰竭为特点的临床症候群,则称之为挤压综合征  6、交通损伤 指在交通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伤总称,即指各类交通运输工具和参与交通运输活动中的物体,在运行过程中导致人体组织器官结构的完整性破坏或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7、交通事故(国内) 是指各类交通运输工具的驾驶人员、行人、乘坐人员以及其他在各种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其他各类交通法规、规章的行为,过失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  8、交通意外损伤(unforeseen transportation injury )是由难以预料和防范的原因或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交通事件损伤或死亡,如在道路运行过程中,驾驶员因心、脑血管疾病等突发猝死,交通运输工具突发的故障,突然的山体滑坡、路面坍塌,突遇泥石流或恶劣气候等所致。  而利用交通工具达到自杀、他杀目的者,则构成自杀性交通损伤和他杀性交通损伤。  9、交通事故重建:是建立在对交通损伤案件发生时涉及的“人—车—路(物)”进行全面的勘验鉴定后,对整个案件过程进行摸拟重建,为肇事逃逸案件的侦破和事故责任的区分提供科学依据。  10、现代恐怖袭击:是指战争以外的个人或集团(组织)出于某种政治或社会目的而采取的特殊暴力行为。恐怖袭击是指任何个人或集团为实现某种政治目的或社会目的而使用或威胁使用暴力性手段,制造恐怖,残害无辜,威胁他人或集团、国家的犯罪活动。  11、化学恐怖事件:指以有毒有害化学品为手段的恐怖活动,是一种或几种有毒有害物质释放的突发事件,能在短期或较长时间内损害生命健康或危害环境。包括可引起疾病、损伤、残废或死亡的有毒物质的释放、火灾及爆炸。  12、灾害事件 是人类生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特殊应激源,通常定义为一种大规模的、集体的应激处境,远远超过了受害者和社区的应付能力,使受害者产生严重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反应。  13、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指一种个人经历了超出正常范围的,几乎对所有人都会带来明显痛苦的事件后所发生的精神障碍,通常是在经历创伤后的1-6个月以内发病。  14、应激(Stress) 又称心理紧张或心理压力,是机体在内外环境作用中因各项要求与主体应付能力的不平衡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紧张状态。  15、灾害应激 是灾难事件发生时,人体对紧急状态产生的一种适应性的反应,表现出情绪、认知、行为活动等一系列改变。这些改变可能会导致一些人出现各种轻重不一的躯体症状,也可加重或诱发原有疾病,严重时产生意志失控、情感紊乱等心理危机。  1、对创伤病人我们总结以下6条原则:  1、先复后固的原则 2、先止后包的原则 3、先重后轻的原则  4、先救后运的原则 5、急救与呼救并重的原则 6、搬运与医护一致性原则  2、心脏骤停的诊断  最好在30秒内完成  1、意识丧失。  2、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血压消失  3、呼吸暂停或呈叹息样,面色苍白,发绀,大小便失禁,提示心跳骤停达20-60s  4、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提示心跳骤停已经超过45s,瞳孔固定,提示心跳骤停已1-2min  5、手术是创口血液变暗或渗血停止。  (心脏骤停——3s,头昏;10s,昏厥;40s,抽搐;60s,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4-6min,脑组织不可逆损伤。心肺复苏——4min内,50%可被救活;4-6min,10%;超过6min,4%;10min以上;极少)  3、心脏骤停的复苏处理的三个时期  1、现场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BLS)——急救“ABCD(除颤)”  2、进一步心肺复苏(高级生命支持,ALS)  A、 持续人工CPR;B、气管插管;C、建立静脉通道,应用药物;D、心电监测与血液动力学监测:除颤与起搏等  3、后期复苏(持续生命支持,PLS)——主要为脑复苏及治疗心脏骤停的原发病和并发症  4、地震灾害救援的实施  1、现场自救互救与搜救  原则 先幸存者,后遇难者;先易后难;优先搜索处境高危者。专业化搜索与广泛发动群众相结合。 方法:视人,听声,辨形,专业器材  2、现场医学救援 A、现场急救;B、检伤分类;C、伤员在移动医院的早期处理;D、转运 E、地震后的卫生防疫——把“三关”:入口关、环境关、防疫关  5、火灾救治原则和措施  现场急救  1、原则 防止烧伤面积继续扩大和深度加深,防治休克和感染  2、方法  A、灭: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灭火,使伤员脱离热源,缩短烧伤时间。忌奔跑及大声呼喊,以免加重烧伤及呼吸道烧伤。  B、查:检查全身状况及损伤情况,特别注意有无合并损伤和中毒情况。  C、防:防休克、防感染、防窒息。 止痛、补液、保护创面、早期应用广谱抗菌素、呼吸道烧伤者行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  D、包:包扎伤面,防止污染。除化学烧伤,现场一般不处理伤面。  E、送:根据伤情,及时后送。  6、矿难救援措施  1)遇险人员应迅速展开自救互救,并按预先规定路线尽快撤离现场,升至地面;  2)矿山负责人应尽快赶到现场,恢复秩序,组织指挥抢救遇难遇险人员;  3)将救出伤员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处并视情况进行必要的现场急救处理,烧伤、创伤、中毒窒息  4)因矿井下危险性大,条件很差,不宜在矿井下展开救治,应尽快安全地将伤员转移到地面再进行救治  5)对CO中毒者应积极纠正缺氧,防止脑水肿,纠正酸中毒,有条件者尽快接受高压氧治疗;  6)硫化氢中毒以对症治疗为主,有条件者应吸氧,可在纯氧中加入5% CO2  刺激呼吸中枢,促进毒物尽快排出;  7)吸入二氧化氮者抢救时以吸氧为主,可予5%碳酸氢钠物化吸入减轻刺激症状;如呼吸道刺激症状明显,可予异丙肾上腺素及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控制症状,并使用抗菌素;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时,应积极纠正缺氧,使用激素,必要时机械辅助呼吸;  8)井下发生透水事故来不及撤离时,现场作业人员可上独头山巷或其它巷道躲避待援;遇难者被救出矿井后按溺水进行救治处理;  9)抢救冒顶事故埋压人员时,应先采取支护措施后再救人。  10、灾害多发伤伤情特点  1)全身反应严重,死亡率高 4)伤情复杂,容易漏诊  2)伤势重,休克发生率高 5)多发伤处理顺序上的矛盾  3)严重低氧血症 6)伤后并发症和感染发生率高  11、胸部创伤 ▲紧急救治原则  1)血气胸或张力性气胸引起呼吸困难是尽早穿刺排气或行闭式引流,并迅速后送  2)心包积血引起心包填塞表现时尽早心包穿刺解除积血压迫  3)积极抗休克,维持有效循环功能:补液、用药;  4)保持气道通畅、保证充分氧供;  5)肋骨骨折疼痛剧烈者及时止痛,固定伤侧胸壁,按重伤员优先后送。  12、 腹部损伤——控制内脏出血和腹膜炎 ▲紧急救治原则  1)补液、输血抗休克  2)需紧急手术的伤员,应在抗休克的同时做好术前准备  3)早期使用广谱抗菌素  4)有腹腔内活动性出血表现者,及时剖腹手术止血:损伤控制外科技术的应用  5)无腹腔内活动性出血表现者,尽快后送处置  13、脊柱脊髓损伤▲紧急救治原则  1)注意防治休克;  2)颈髓伤出现呼吸困难者,尽早气管切开并予辅助呼吸  3)伴有尿潴留者柳枝尿管,预防尿路感染  4)伴有截瘫者注意预防褥疮  5)条件允许,应尽早后送  14、 脊柱骨折的手术治疗  治疗原则是尽早恢复脊柱的稳定性,维持脊柱正常轴线,恢复椎管内径,直接或间接地解除骨折块或脱位对脊髓神经根的压迫,稳定脊柱为截瘫的恢复创造条件。  15、四肢骨折 ▲紧急救治原则  1)伤部敷料松脱或被浸透时及时更换敷料并作补充包扎  2)优先处置上止血带伤员,应解除止血带,有活动性出血者钳夹后结扎止血  3)改用制式夹板制动  4)条件允许时可对部分伤员进行清创  16、骨盆骨折▲ 紧急救治原则  1)补充、纠正包扎和固定  2)局部有活动性出血者钳夹后结扎止血  3)补液、输血、使用抗休克裤,积极抗休克  4)伴有膀胱、尿道损伤导致尿潴留时,首先试行导尿,不成功则行耻骨上膀胱穿刺或造瘘术排尿  5)使用广谱抗菌素抗感染  6)及时后送,途中不要拔除尿管  17、挤压伤的救治  原则:解除挤压,减轻受挤压部位组织坏死,防治休克及急性肾衰  现场急救:解除挤压,予以制动;防治休克;迅速后送,适当降温;伤肢肿胀影响循环时,尽早做深筋膜纵行全长切开术;保护肾脏(NaHCO3);防感染;后送  18、碰撞三联伤  A、 轿车和吉普车与成年行人碰撞,车速30-40km/h,形成典型碰撞三联伤——首次碰撞伤或直接撞伤,抛举性碰撞伤,滑动性碰撞伤(约1s)  B、车速够大,最终摔落到地上造成摔跌伤  V 》50-65km/h,人可从车上飞过摔倒车后形成滚动式撞击  V《 40km/h或急刹车时,人滑下摔倒汽车前方或侧方。  19、交通事故损伤现场救援  1)现场救援特点:突发性,紧迫性,艰难性,灵活性,关键性  2)现场救援原则  A、迅速判明需要紧急救护的地点、事件和人数。  B、救护人员应该快速掌握伤员的生命征:神志、瞳孔、呼吸、循环情况以及头、颈、胸、腹、盆和四肢伤情。  C、立即采取现场行之有效的救护措施,努力做到早期呼救、早期心肺复苏和早期实施四项急救技术: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  D、在救护中要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E、在救护中不应该继续加重病人所受到的伤害。  F、院前急救应尽量是徒手操作或尽量少借助于器械。  G、急救措施力求简单易行,以便容易掌握,但效果必须确实可靠。  H、注意保护现场。  J、发现新情况及时通知有关部门。  K、 要由一位有经验的医师负责指挥抢救工作,使院前急救紧张有序地进行。  20、恐怖袭击的类型  1)按恐怖袭击的手段分类:爆炸恐怖袭击(80%-90%),劫持人质恐怖袭击,核恐怖袭击,化学恐怖袭击,生物恐怖袭击。  2)按恐怖袭击实施者的意识形态及其性质分类:极端宗教型恐怖袭击,极端民族型~、极端邪教型~、极端黑社会型~、极右型~、极左型~。  3)按恐怖袭击实施的范围划分集团型、国家型、跨国型~  21、恐怖袭击的应急医学援救与原则  1)建立高效的医疗救援指挥机构  2)完善各种医疗救援应急预案  3)建立不同类型的恐怖袭击救援体系和救援基地  4)提高反恐意识,加强反恐训练,提高反恐和应急急救技能,重视心理灾害的预防  5)建立反恐医学,“以人为本”搜救善后  22、化学恐怖袭击的特点  突发性,群体灾害性,隐匿性,快速性和高度致命性,人体损害的多样性, 化学毒剂具有易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时间可控,有效时间长的特点。  23、 现场急救措施  1)施救者应首先做好自身应急防护:佩戴输氧式防毒面具,无条件者应佩戴简易防毒面具。  2)施救者应尽快隔绝毒气继续被中毒者吸入,降低现场毒物浓度。  3)中毒者转移出毒源区后进一步医疗急救,防止周围周围人群吸入中毒。  4)明确中毒毒物者,立即给予特效解毒剂,不明确者早期给予地塞米松、山莨菪碱治疗,同时护送致专业医疗机构救治。  5)加强对呼吸困难、惊厥、休克等中毒人员及复合伤病员的抢救。  6)对复合伤的伤员,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致伤因素,然后再处理其他损伤。  24、灾害对心理的影响  1)正常反应型2)急性恐惧反应型 3)心理休克型4)兴奋型5)创伤后应激障碍  25、灾害应激的发生过程及影响因素  应激源→应激发生→个体应激反应  ↓ ↓  个体 →→↓→→ (生理反应、心理反应、情绪反应、行为反应)  (认知评价、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归因方式、社会支持)

灾害救援杂志电子版官网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气候脆弱区”之一,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的观测事实已表明,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频率与强度明显上升,直接危及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因此,我认为,现在应该非常重视防灾减灾的问题。在防灾减灾中应该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 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采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政府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庄”行动,使最基层的社区居民、广大中小学生、企业员工、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社会弱势群体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的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达到减灾目的。防灾减灾需要从娃娃抓起,把灾害、灾害应急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 有关部门应编写自然灾害防御宣传手册与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与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与自救能力。 会公众要充分认识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类预警信息含义,在收到灾害预警信息时,根据不同预警信息、不同的预警级别,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需要建立广泛、畅通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街区显示屏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发布预警信息,重要预警信息在电视节目中能即时插播和滚动播出。有关部门能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在有效时间内到达有效用户手中,使他们有机会采取有效防御措施,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 自然灾害风险指未来若干年内可能达到的灾害程度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开展灾害风险调查、分析与评估,了解特定地区、不同灾种的发生规律,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对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短期和长期变化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降低自然灾害风险,减少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包括灾情监测与识别、确定自然灾害分级和评定标准、建立灾害信息系统和评估模式、灾害风险评价与对策等。

据国务院2005年颁布的《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按照灾害损失情境,民政部将应对自然灾害工作设定为四个响应等级,其中一级救灾响应对应的灾害级别最为严重。四级救灾响应指某一省(区、市)行政区域内,一次灾害过程中:死亡30人以上、50人以下,或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死亡20人以上、50人以下;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30万人以下;倒塌房屋1万间以上、10万间以下;发生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符合上述情境之一的,由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决定进入四级响应状态并报分管副部长、部长。民政部向灾区派出工作组,慰问灾民,核查灾情,指导地方开展救灾工作。根据灾区省级政府或民政厅(局)与财政厅(局)申请,48小时内制定中央救灾应急救助资金补助方案并商财政部,按照拨款程序及时下拨到灾区。三级救灾响应:死亡50人以上、100人以下;紧急转移安置30万人以上、80万人以下;倒塌房屋10万间以上、15万间以下。符合上述情境之一的,由民政部分管副部长决定进入三级响应状态并向部长报告。民政部向灾区派出工作组,或根据灾害损失情况,协调有关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赶赴灾区,慰问灾民,核查灾情,指导地方开展救灾工作。根据灾区省级政府或民政厅(局)与财政厅(局)申请,48小时内制定中央救灾应急救助资金补助方案并商财政部,按照拨款程序及时下拨到灾区。二级救灾响应:死亡100人以上、200人以下;紧急转移安置80万人以上、100万人以下;倒塌房屋15万间以上、20万间以下。符合上述情境之一的,由民政部部长决定进入二级响应状态。灾情发生24小时内,以民政部名义向灾区发慰问电。民政部协调有关部门向灾区派出由民政部部级领导带队的抗灾救灾工作组,慰问灾民,核查灾情,指导抗灾救灾工作。根据灾区省级政府或民政厅(局)与财政厅(局)申请,24小时内制定中央救灾应急救助资金补助方案并商财政部,按照拨款程序及时下拨到灾区。一级救灾响应:死亡200人以上;紧急转移安置100万人以上;倒塌房屋20万间以上。符合上述情境之一的,由国务院副总理(国家减灾委主任)决定进入一级响应状态。国家减灾委主任或副主任率有关部门赴灾区慰问灾民,查看灾情,指导抗灾救灾工作。民政部全部动员,成立救灾应急指挥部,建议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向灾区发慰问电。灾害发生24小时内,民政部商财政部下拨中央救灾应急资金,协调铁路、交通、民航等部门紧急调运救灾物资;每日14时前汇总国家减灾委成员单位提供的灾害和抗灾救灾情况,向国务院报告;组织开展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全国性救灾募捐活动,统一接收、管理、分配国内、国际救灾捐赠款物。

灾害救援杂志电子版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69号行政楼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编辑部收 邮政编码:100039 汇款单注明“论文题目+审稿费字样”

根据个人推断,一般分为4个时期:一是生命体征搜寻时期;二是应急救援时期;三是临时生命保护时期;四是后续救治时期。第一个时期为寻找有生命体征的人,通过特殊的方法,快速找到其位置,为下一步救援做准备。第二个时期应该就是具体救援了,此时已经找到了生命体征所在位置,因此需要用最快、对身体损伤最小的方式,将人或动物救助出来。第三步就是对救助出来的人进行临时应急处理,保持其生命体征无碍,以便能够继续进行后续治疗。最后就是后续的救治,根据个人情况和医院的判断,进行治疗或休息康复。总之灾难救援没有想象的这么简单,需要很多科学的系统的知识。

灾害医学与救援杂志官网

去CNKI上面翻了一下,其实早些年是有的,但是不知为何自09年之后就没有再收录这份杂志的内容了……建议您换用维普等其他数据库试一下。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69号行政楼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编辑部收 邮政编码:100039 汇款单注明“论文题目+审稿费字样”

  • 索引序列
  • 灾害医学与救援杂志电子版官网
  • 灾害医学与救援杂志电子版
  • 灾害救援杂志电子版官网
  • 灾害救援杂志电子版
  • 灾害医学与救援杂志官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