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香港电影杂志封面

香港电影杂志封面

发布时间:

香港电影杂志封面

我会借鉴,因为这样的穿搭风格是非常好看的,会显得一个人很有气质,也会显得一个人很有魅力。

枪王之王

不会借鉴,因为她的这种风格很考验一个女性的魅力,难度系数太大了。

好想给你回答,但是不太明白你的题是什么意思,补充一下

香港电影杂志封面猪肠粉

潮式肠粉 主料:米浆,猪肉或牛肉或虾仁,青菜,鸡蛋,菜脯粒。 做法: 肠粉的制作很简单,在大网筛子上铺一块白布,将磨好的米浆浇在白布上,隔水蒸熟成粉皮,再在粉皮上放上馅料,卷成猪肠形,置于盘上,淋上熟花生油、生抽、辣酱便成。 名家点评:肠粉起源于广州,早在清代末期,广州街头上就已经听到卖肠粉的叫卖声。那时候,肠粉分咸、甜两种,咸肠粉的馅料主要有猪肉、牛肉、虾仁、猪肝等,而甜肠粉的馅料则主要是糖浸的蔬果,再拌上炒香芝麻。肠粉的制作很简单,在大网筛子上铺一块白布,将磨好的米浆浇在白布上,隔水蒸熟成粉皮,再在粉皮上放上馅料,卷成猪肠形,置于盘上,淋上熟花生油、生抽、辣酱便成。由于味道鲜美,价钱便宜,所以在广州十分畅销,成为一道大众化的小食。 心灵手巧,且善于做生意的潮州人,见到肠粉的这些优点,便将肠粉的做法移植到潮州来。潮州人制作肠粉,大概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但潮州人制作肠粉,并不是照搬广州肠粉的做法,而是结合潮州人的口味,改用潮州地区的原料。如在馅料上,主要用白菜丝或竹笋丝、猪肉末、鸡蛋,再撒上潮州土特产菜脯粒,肠粉卷好后,也淋上潮州人喜爱的花生酱。 潮味十足的潮式肠粉,同样受到人们的欢迎。现在在潮州地区,不论大街小巷,到处都可见到摆卖肠粉的小食摊,成为潮州人早餐喜爱的小食之一。 牛肉滑肠粉 肠粉浆材料:在来米粉130公克、太白粉10公克、澄粉10公克、水260㏄ 内馅材料:牛肉片40公克、豆芽菜40公克 淋酱材料:酱油100㏄、鲜味露1小匙、鱼露、蚝油各1小匙、糖30公克、葱段/姜片各25公克、蛋白1个、盐/鲜鸡粉各1/3小匙、糖1/2小匙、沙拉油1小匙 制作流程: 1、将淋酱材料用小火煮开后,将葱、姜滤掉,只留酱汁备用。 2、将内馅材料的牛肉片及调味料先拌匀,再加入豆芽菜,用筷子拌匀即为内馅。 3、将肠粉浆材料的在来米粉、太白粉、澄粉混合,加入水拌匀,过滤后,即成肠粉浆。 4、用白纱布铺在肠粉炉上,倒下200公克的肠粉浆,并将作法(2)的内馅以一字形铺在肠粉浆上,加盖蒸3分钟取出,趁热卷成长条形,用刀切成3段后放在小盘子上,淋上作法(1)的酱汁即可食用。重复一次作法(4),即可做出另一份牛肉滑肠粉。 肠粉炉为制作肠粉时专用的炉具,在家里制作的话,可用平底锅替代,但效果不如肠粉炉。 肠粉 原料:淀粉1000克,甘栗粉200克,盐少许,香菜两棵,辣椒酱100克。 做法: 1、将淀粉加温水调成糊状,倒入甘栗粉、盐,再加水拌和揉透,静置2小时; 2、将面团搓条,摘成胚子,再揿成皮子,卷成卷儿;上笼后搁置2至3分钟,用旺火沸水蒸一刻钟左右,出锅后,撒辣椒酱及香菜点缀即可。 做法: 大米(不要用太粘的米,东北大米应属此类)200克洗净用420ML的清水浸六小时(我泡一晚上),早上将米和水一同放搅拌机里打成粉浆,一点渣用滤网滤掉生粉一茶匙和粟粉一汤匙用60ML的水先拌匀,再加入米浆,放盐四分一茶匙,油一汤匙拌匀就行了` 放蒸锅中蒸热,倒入一层薄薄的粉浆,有肉碎的可以在边角加点,盖好蒸四分半钟就行了蒸盆最好用金属不沾的不锈钢会沾,用烤盘最好,一共蒸了两烤盘和两圆盘 取出待放凉一会用刮刀卷起放碟上 吃时的淋汁是很重要的用生抽一汤匙,糖一汤匙,香油一汤匙,水三汤匙,同放锅中煮开,装起来随时取用 炒粉做法是把切细的粉配以鲜肉、蛋、鸡丝、鱼片、酥花生、芝麻、葱段和时鲜小菜等混炒,上盘时青、绿、白互衬,色、香、味俱全。 炒粉用的粉是那种宽宽的粉,也就是河粉。炒的时候先把蒜用油爆香,然后放入粉,到了一定时候再加入瘦肉,猪肝,油菜叶和葱打芡一起炒,最后再撒上胡椒粉。吃时如果再能配上辣椒,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材料葵花籽仁,黑白芝麻,猪肠粉,辣酱做法慢火炒香葵花籽仁。炒香黑白芝麻。猪肠粉蒸熟,剪段。拌上辣酱、葵花籽仁、芝麻,成了一道美味。

1971年9月4日袁咏仪出生于香港一个警察世家。  从小便被家人宠爱有加的袁咏仪,很小已经养成顽皮任性的性格,被长辈们称作“魔童第一代”  爸爸的宠爱:  袁咏仪有一个妹妹,一个哥哥,但袁爸爸最宠爱袁咏仪。每当哥哥叫“爸爸,爸爸”的时候,袁爸爸总是听不见似的,相反,袁咏仪只要一张口叫“爸爸”,袁爸爸便会立即紧张的问“什么事啊,女儿!”  袁咏仪小时候长得像洋娃娃般漂亮可爱,袁爸爸抱着她的时候经常会被人称赞,因此,慢慢地,袁咏仪便在爸爸的遮荫下,成为好任性的人。小时候外公在西环市场做生意,袁咏仪会拿隔壁鱼档的鱼当波踢。去茶餐厅用手指笃人啲蛋挞。看到外公行过报纸档拿起份报纸便走,她又学佢拿起本《儿童乐园》便走了去。  小时候住在警察宿舍,那里中间有一个粥档,尾部有一家小商店,后面就有一家(卖)猪肠粉的。爸爸带她上学去,问她吃什么呢?她说吃粥。于是就叫了粥坐在那吃,吃了两口就不吃了。怎么啦你想吃什么啊?”“我想吃猪肠粉”然后袁爸爸就用最快的速度吃完那碗热辣辣的粥 ,然后又叫了一份猪肠粉,结果她吃了两口又不吃了。“那你想怎么样啊?”我还是想吃麦提莎(类似麦丽素的一种巧克力球)最后就去小商店买了一些零食,袁爸爸还是用最快的速度吃完那些猪肠粉了。然后到了第二天就变成袁妈妈送她上学了,因为警察宿舍那些师奶就会告诉袁妈妈靓靓早上怎么作弄爸爸。妈妈坐在那,靓靓就会乖乖地吃掉那碗粥。小时候靓靓跟哥哥一人一筒糖,她把自己这筒开了就要哥哥那筒,因为他那筒没开过。每次袁咏仪哭的时候,袁爸爸就会打哭哥哥,让他陪着袁咏仪哭,因为他觉得宝贝女儿一个人哭太没面子。  袁爸爸是个警察,他经常跟孩子们说一些工作中遇到的案例,所以,耳濡目染之下袁咏仪很小便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在她的世界里只有对和错之分。  妈妈的严厉:  袁咏仪小时候很喜欢跟哥哥用爽身粉玩“下雪”游戏,袁妈妈发现后会将整罐爽身粉倒在他们身上让他们玩个够。每次靓靓兄妹们做错事情,袁妈妈就会叫他们将书包里的书全部拿出来,悬空拿在手上好好反省自己做错了什么,但袁妈妈从来不打孩子。  晚熟  小时候袁咏仪是读女校的,很调皮,根本不懂拍拖是什么东西。有天放学后,发现背后有男生一直跟着,她便扮出很凶的样子,在天桥上停下脚步:“你跟着我干吗?谈朋友?不行!”其实心里害怕极了。  还有一次袁咏仪那个当警察的哥哥来找她,女校校长见校门口有男生出现,紧张异常,打电话到她家。回家后妈妈试探她,她大声反问:“你儿子来接我,不可以吗?”  后来长大一点,爱上了田径活动,每周三天背着书包去运动场跑步,当时有很多师兄,她就……很多年以后有人追问她当年到底暗恋谁,她真的忘记了,只知道对方姓林。后来她妹妹却嫁了个姓林的老公,他也曾经在那个运动场跑步……哎,好像不是他。  第一次工作  袁咏仪读完女校出来后,听很多同学说女孩子做文员好,于是便去了一家公司当文员,但是做了六个月就没做了,因为她觉得很闷。刚开始的头一个月是很乖的,听话的坐下来,听老板讲话,怎麼怎麼样,第二个月开始呢,她就九点钟上班,九点半呢你就不会看见她在她的座位那边了,嗯差不多到那个五点钟呢,就下班了,对不对?她四点半就会回去她的桌子,坐下来让老板看见她,五点钟呢,她就走啦,中间的时间她去哪里呢?她就去玩啦,去跟别的女孩子聊天呀,去那个她们那个放很多产品的地方去逛街啊就是每一个月都是这样,她觉得那很浪费时间,后来那个老板开始发现她的桌子那边,所以就决定不做了。袁咏仪第一份工作的收入是四千港币,给妈妈两千五百块,自己留下一千五百块用来买衣服、吃饭、玩……  香港小姐冠军  小时候,袁咏仪常和妹妹合扮香港小姐家家酒—她演香港小姐,妹妹饰颁奖嘉宾。如果不是她拒绝了那位常常找她拍广告的星探要她去参选香港小姐的建议后的某天,偶尔听见电视里在播香港小姐的主题音乐—那支轻快佻达的曲子:“哒滴哒哒滴哒哒……”—有煽动性极强的口号朗朗播出:“参选香港小姐,做90年代新女性”—她不会忽发奇想,跑去厨房对妈妈说:“我要去选香港小姐—如果不去,可能某一年我会后悔。”  不过是初试牛刀,已是蜚短流长,“那时候刚从学校出来,不知道人性有那么恐怖的一面,刚开始大家还客客气气的,到了最后关头,丑恶的样子就出来了,让我大开眼界。那时有一个女生,从头到尾人家都说她会是冠军,结果所有的人都讨厌她,排斥她,没人跟她讲话。”而一心想得“第二名”,因为“历来港姐亚军发展最好” 的袁咏仪却逃过了这难堪一劫。宣布名次时,念到第二名时她几乎都已踏出了半步,结果戴上的却是那盏最为耀人眼目的钻石皇冠。  1990年,袁咏仪报名参加了港姐选美,并以修长的身材和一对传神的大眼睛征服评委,当年的选美大赛所设的六个奖项被三位佳丽瓜分,袁咏仪是当年的港姐冠军和“最上镜小姐”,获得亚军的是翁杏兰,她也是当年的“友谊小姐”和“国际亲善小姐”,季军则是梁小冰。袁咏仪的爸爸是位警察,受爸爸的影响小时候她的理想是将来做一位象老爸一样在街上抓坏蛋的警察。但却事与愿违,最终命运使她走进了影视圈成为一名演员。和绝大多数港姐一样,袁咏仪也是在踏入影视圈之前从未接受过专业的表演训练,但不甘心走花瓶和陪衬的她,却成为日后在影视圈中最成功的几位港姐之一。  雪藏  在成为港姐后,袁咏仪同样成为“无线”旗下的艺员,但善于制造明星的“无线”在当时并没有把她捧红。因为性格倔强不够听话,加之说话不会慢声细语,老是一身随便的装束,使得本来有意通过电视剧将她捧红的“无线”一时间失去了耐心。这在亲朋至爱面前被冠以“童言无忌”的宽宥与美誉,但在职场,特别是人际错综微妙的娱乐圈,只得是“在电视台得罪了很多人,特别是高层,结果‘被放进冰柜雪藏’”。无线两年,她一共只获得拍摄3部电视剧的机会,而别人可能一年就拍3部。  崭露头角-金像奖最佳新人奖  袁咏仪特别谈的是经纪人的合约,而不是长期的那种,因此在被无线打入黑名单的时候就有了拍电影的机会,1992年,她出演了人生中第一部电影,柯受良导演的《亚飞与亚基》,凭借在《亚飞与亚基》一片中的出色表现,她获得第十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人奖。袁咏仪开始在银幕上崭露头角。  影后-《新不了情》  1993年独具慧眼的尔冬升找到袁咏仪,让她出演电影《新不了情》中的女主角啊敏。当时,很朋友不赞成袁咏仪演这个角色,他们都认为文艺片演了也没什么人看。可是袁咏仪看过剧本后毅然接受了这个角色,影片中她饰演身患骨癌绝症的少女阿敏,角色的时间跨度虽然不大,但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却相当自大,从病发前的活蹦乱跳到病发后的萎靡不振,整个角色的塑造难度极高。袁咏仪凭着自己的悟性和不懈的努力很好地完成了整个角色的塑造,她本人不仅凭借这个角色获得了第十三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本片也在当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上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多个其他奖项。在第一届中国珠海电影节上,她在本片中的表现再次受到认可成为最佳女主角得主。  蝉联影后-《金枝玉叶》  在《新不了情》中谱写了一曲生命赞歌之后,袁咏仪并未因成功来得如此之快而放松了努力,紧接着又在第二年凭借《金枝玉叶》中女扮男装的表演,再次获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从而使自己在新一代女星中的霸主地位更加巩固。  《金枝玉叶》上映连续两个月而吸金势头不减,票房直收三千万,拿下了同年度暑假档期票房冠军,跻身1994年十大卖座电影。《金枝玉叶》的主角顾家明(张国荣饰)是香港乐坛举足轻重的唱片监制,亦是才华洋溢的音乐创作人。玫瑰(刘嘉玲饰)是最受欢迎女歌星,她的歌艺和美艳一样令人欣赏。顾和玫瑰是一对公开的情侣。但却是貌合神离,在公私事双重影响下,大家对彼此都同感厌倦。林子颖(袁咏仪饰)是一个男性化的少女,也是个充满歌唱天份的信件接递员,一直希望有机会表现自己的才华,可惜受外型和际遇所限,一直苦无机会,林将顾及玫瑰视为偶像。为了完成梦想,林于是女伴男装……   电影叫座的同时,《金枝玉叶》的拿奖本领也不小,女主角袁咏仪凭此片蝉联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张国荣获得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他演唱的主题歌《追》传唱一时,获得金马奖最佳原创歌曲奖提名和金像奖最佳原创歌曲奖。  袁一打零一  因为获得多个选美奖项,又以奇迹般的速度从新人奖到蝉联影后,袁咏仪成为当时最炙手可热的女明星,风头一时无两。世人都知张曼玉曾红到身不由己地一年拍过12部电影,人称“张一打”,殊不知1994-1995,23岁的袁咏仪一年拍了13部,如果因此取个诨号,只得是“袁一打零一”。  突破  在大获成功之后,外界在对她的演技给以肯定的同时,也对她的前途提出了疑问。虽然连续两届称后香港电影金像奖,但两部影片的角色在形象上都与她的外姓相当接近,她的表演在一定程度可以看做是一种本色的表演,真正饰演外型悬殊很大的角色能否再有突破,不仅是外界所关注的事,就连袁咏仪自己也意识到这一点。她从此也广开戏路,尝试演出不同类型的角色来提高演技。1996年,为求演技突破,袁咏仪放下自己的身价,在影片《虎度门》中甘愿做萧芳芳的陪衬出演配角,这部影片也因为二位影后的加盟而大获成功。不以角色轻重来演戏,这绝对是袁咏仪日趋成熟的表现,这对于一个当红明星来说尤其难能可贵。1997袁咏仪凭《虎度门》获16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女配角提名 。  学习  1997年,袁咏仪和香港明星林子祥大陆老牌影星潘虹合作,主演了一部庆祝香港回归的贺礼片《拥抱朝阳》。影片中袁咏仪饰演潘虹的女儿,与潘虹的合作令她受益非浅。影片杀青后,她接受潘虹的建议,专门赴上海戏剧学院学习了一段时间的专业表演。功成名就的袁咏仪,在事业辉煌的时候还能如此谦虚好学,在三地的明星中真的不多见。近几年主演的影片中,袁咏仪的角色较之以前已有较大的变化,从本色演出到百变女郎,袁咏仪的演技提高之快是有目共睹的。  低谷  1996年后,随着香港电影市场走向低迷,袁咏仪的电影事业也走向低谷,这一年,她给自己放假的方式是去世界各地旅行。  重生    袁咏仪版花木兰1997年来到的时候,她接下了停顿一年后的第一场戏 —《花木兰》。因为当时香港没有一部戏是围绕一个女人去演的,也因为那部戏不在香港拍,香港的很多话不用去听,就当成一场旅行好了。但刚去北京的第一个礼拜,她的心境却糟到不能再糟,“那是11月,天下着大雪,那么那么的冷,拍戏的地方又在乡下,我恨死了,什么东西都看不过眼。”她自己都知道自己的脸臭得有多么讨厌。然而过了两个礼拜,她发现工作人员都很宠她,而无论条件怎样艰苦,他们的热忱与敬业始终如一,这其中除了赚钱养家的因素,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把戏拍好—她忽然觉得,自己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去融入他们。  “过了一个月,我已经忘记了所有讨厌的事,以前是觉得下雪脏脏的,现在是觉得下雪啦,下雪啦,好开心啊,可以去滑雪啦!” 回到香港后,所有的朋友都惊喜地发现,袁大小姐不进包厢,居然也可以开开心心吃得下饭了。  《花木兰》在台湾和内地播出后广受欢迎,袁咏仪更是凭借花木兰这个角色成为当年台湾最受欢迎女演员。从此,袁咏仪逐渐将演艺重心转向台湾和内地的电视剧方向。  领悟  事实上,真正令袁咏仪成长的一年是2000年。这一年,她的一位最为挚爱的亲人罹患重病。   “以前人家说什么,其实我都没有彻底改变过,但这次不一样,上天要拿走我生命里最重要的东西。”求医问药,烧香拜佛,那段日子,能做的她都做了,但她发现,原来一个人的力量是那么薄弱,不管发生什么事,地球还是会转,人还是要生活。  道理都明白,但她的痛楚无以阻挡,直到一位当时关系很平常的朋友走上来对她说:“不要难过,我们所有人好比是坐在一列火车上的乘客,其实你的亲人只是想中途找一站下去,去上另一列火车。”她的心里才略微好受一点。 “从前不是我的,我也会争取,认为什么都理所当然,要求得不到满足绝对不行,直到那一刻才忽然发现,很多东西都没办法把握与勉强,人斗不过天。我曾气愤我只是选择不拍这样的电影,他们就那样对我,经过这场波折,我对工作再也没有太多怨言和不满。”两个月后,她的亲人幸运地康复了。她说,从此她感谢任何风波。

肠粉的配方及调汁做法

香港画报杂志封面

我觉得陈伟霆的个人表现力还是非常不错的,而且他本身气质也非常出众。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奥黛丽赫本,因为奥黛丽赫本是世界上最优雅的女性,她长相漂亮,身材也很好,而且特别有气质。

确实很显气质,对于男生的穿搭提供了很多的参考,首先男生的穿搭相比女生来说,在款式的设计上包括颜色的搭配上,并没有太多的选择,而想要让整身的造型看上去更加的帅气和有清爽感,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宋仲基的穿搭规律,对于男装来说,极简风的服装可以最大程度的凸显造型的利落和帅气感。

香港电影杂志排名

《警察故事》《东邪西毒》《喜剧之王》《古惑仔》《纵横四海》《倩女幽魂》《无间道》《英雄本色》《大话西游》《阿飞正传》等。《警察故事》是嘉禾电影有限公司发售的动作电影,由成龙导演,成龙大哥、张曼玉、林青霞、董骠、太保等出演。《东邪西毒》是由王家卫导演,洪金宝出任姿势具体指导,张国荣、林青霞、梁家辉、张曼玉、梁朝伟、刘嘉玲、张学友、杨采妮等人出演的武侠片,电影改编于金庸小说集《射雕英雄传》,叙述了欧阳锋的个人经历及其他跟黄药师、嫂子、洪七等人的小故事。《喜剧之王》是星辰国外公司荣誉出品的一部搞笑电影,由李力持、周星驰导演,星爷、 莫文蔚、张柏芝等出演。电影叙述对喜剧片十分偏爱的尹天仇与舞娘柳飘飘慢慢造成情感,以后在杜娟儿的帮助下,尹天仇总算得到机遇演主人公,但又深陷与柳飘飘、杜娟儿的三角恋漩涡当中。

有:黎姿,王祖贤,张敏,李若彤,朱茵,范文芳,温碧霞,邱淑贞,梁小冰,周慧敏,戚美珍,黎美娴,曾华倩,赵雅芝,张玉嬿,谢宁,袁洁莹,叶全真,梅艳芳,林青霞,陈美琪,周海媚,蔡少芬,张可颐,张曼玉,关咏荷,米雪,钟楚红,李嘉欣,杨怡

香港电影杂志《中外影画》

罗卡:资深电影文化工作者。曾任十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专题策划。罗维明:多媒介创作人。前任香港国际电影节节目策划、电视台编导、《电影双周刊》总编辑、香港电影资料馆研究主任。著有影评集《电影神话》、《电影文章》等。李焯桃:影评人,现任香港国际电影节协会艺术总监。曾任《电影双周刊》总编辑,香港国际电影节节目策划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会长。历任柏林影展、温哥华、鹿特丹及釜山电影节,以至台北金马奖及香港电影金像奖评审。著有《八十年代香港电影笔记》、《观逆集》、《淋漓影像馆》等影评结集共八册。近年编有《香港电影七九─八九》、《香港电影王国─娱乐的艺术》及《小津安二郎百年纪念展》特刊等。黎肖娴:纽约大学电影研究系博士候选人。现任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助理教授。黄爱玲:电影文化人。曾编《诗人导演 ─ 费穆》及出版文集《戏缘》。现为香港电影资料馆研究主任。 林锦波:曾任《PC home》副出版人及总编辑、《电影双周刊》、《越界》、《东周刊》编辑,、S-team Production 出版总监及《星岛日报》采访主任。从事电影及科网评论工作。现任香港电影评论学会董事及理事。黄淑娴:曾任香港电影资料馆编辑部主管,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博士,现为日本东京大学中文系访问研究员。著有《女性书写_电影与文学》。列孚:香港资深影评人。曾任《南国电影》编辑;《中外影画》半月刊创办人兼总编辑;《影艺》半月刊总编辑。著有《指点十年》及《中国大陆电影综评》。舒明:在1965年开始发表影评,对欧洲电影和亚洲电影特别关注。著有《日本电影风貌》(台北,联合文学,1995)、《平成年代的日本电影》(2007)。张建德:影评人及作家,著有英国电影协会出版之《香港电影─额外的层面》一书,曾为多届香港国际电影节英文编辑。朗天:曾任职报馆,现为评论及创作人,文化策划。著作有《基督教之贫乏》、《人喜欢》、《后虚无年代》、《后九七与香港电影》等。主编作品有2000年、2002年及2003年《香港电影回顾》。现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会长。 蒲锋:影评人,前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会长。曾在《星岛晚报》、《现代日报》、《星岛日报》、《经济日报》、《快报》、《明报》及《电影双周刊》发表影评。现为《信报》撰写影评专栏。曾主编《1997香港电影回顾》及《经典200─最佳华语电影二百部》及为《世纪回眸 ─ 中华电影经典展》中文编辑。庞奴:原名李照兴,曾任报章编辑、记者、香港国际电影节编辑。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传播艺术系毕业。擅写电影评论、城市现象及流行文化等各种文化观察。主编作品包括《香港101》、《裙情汹涌》、《经典200--最佳华语电影二百部》及《上海101》。个人作品有《男人那东西》、《香港酷酷》及《香港后摩登》。张伟雄:香港电影评论学会现届副会长,自称电影作者,由评论至剧本,著有《低空飞行》。1997年开始独立电影创作,导演作品包括《月未老》(1997)、《惑星轨迹》(2000)及《太阳无知》﹙2003﹚。小敏:曾任香港国际电影节中、英文编辑。于《明报》、《信报》、《星岛日报》、《联合报》、《Cosmopolitan》等媒介撰写和电影有关的文章,并于《黄巴士》发表短篇故事。编剧作品包括香港电台的《寻人记》(1995)、《纳清风》(1996)、《我家猫儿 — 龙猫是不是猫?》(1996) 、《身壮力健》(1997)、《肥May 正传》(1998)及《波记开锁》(2000)。文字作品有《我的猫故事》(2003)。于2003年创办书节及传讯活动公司蓝蓝的天。 赵嘉薇:曾任百老汇电影中心助理总监、香港国际电影节出版统筹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经理兼理事。现于香港电影数据馆担任编辑。何思颖:往返于香港及德州侯斯顿的作家。曾任多届香港国际电影节英文编辑。现任香港电影资料馆节目策划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林超荣:现任自由撰稿人、香港电台《头条新闻》节目主持及电影编剧。曾任无线电视高级编剧,后来加入亚洲电视担任编剧审阅,其后晋升为电视监制。小说著作包括《男人的做和女人的爱》、《笑里情怀总是痴》、《头条新闻小小说》及《人细鬼大》。凤毛:原名张凤麟,毕业于中文大学及研究院课程,后远赴法国索邦大学完成博士预备课程。为香港大学比较 文学系 博士。现任教于香港理工大学通识教育中心,课程包括:中国艺术及设计、电影等。为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及香港影评人协会会员,影评散见于香港电影评论学会的网页,及大专院校出版的电影论文集。宾尼:原名李耀荣,毕业于岭南大学中文系,后负笈英国史坦福郡大学进修,为传媒及文化研究硕士。曾出任TVB「娱乐 + 生活文化」副总编辑,现为杂志编辑、自由写作人,文章散见于学会网页及报章杂志,并参与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多部电影书籍的文章撰写,个人著作有《The Y2K Hero – Bruce Lee》(2001)。皮亚:独立电影人,明报电影版策划。香港中文大学硕士,曾赴纽约大学进修电影制作,导演作品有《人造色素》(2002)及《我是猫》(2004)。编剧作品有《17岁的夏天》(2005),《人在江湖》(2006),《阿飞》(2006)。 潘国灵:文学作家、文化评论人,大学兼任讲师。文章发表于中港台媒体如广州《城市画报》、《深圳商报》、台北《诚品好读》、《明报》、《经济日报》、《号外》等报章杂志。主编《银河映像,难以想象》、《王家卫的映画世界》,个人作品有小说集《失落园》、《病忘书》、《伤城记》、城市论集《城市学》等。曾获第七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小说组推荐奖、中文文学创作奖季军及优异奖、青年文学奖小说高级组冠军等奖项。曾担任青年文学奖评判、香港电影金像奖专业评审、国际影评人联盟奖(FIPRESCI)评审等。香港电影评论学会理事、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会员。登徒:原名单志民。影评散见于《越界》、《信报》、《电影双周刊》、《经济日报》、《明报周刊》。现为《经济日报》副刊电影版编辑,并为香港电台主持影评节目。曾主编《1996香港电影回顾》,又代表香港电影评论学会负责「CIA 三面睇」放映研讨节目。汤祯兆:香港影评人及作家,专注于电影及日本研究。近著有日本电影研究《讲演日本映画》(2003)、香港文化论集《杂踏香港》(2004)及日本AV研究《AV现场》(2005)。香港电影研究《香港电影血与骨》(2006)。 冯若芷:多伦多大学毕业,主修电影研究。曾任多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助理编辑,以及商业电台《好声好戏》电影节目主持人。现为专业翻译及影评人。徐宽:美国哈佛大学硕士。曾任职亚洲电视国际台,香港电讯互动电视及电讯盈科内容策划。现任职寰亚电影制作部。黄志辉: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毕业,独立录像艺术及视觉艺术创作人,录像太奇创会成员。曾任《越界》杂志美术总监;设计及制作《低空飞行》、《从新浪潮至后现代》及《经典200─最佳华语电影二百部》等书。黄国兆:资深影评人,曾任香港国际电影节策划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会长。王勋:现职编剧及影评人。生于香港,于九十年代开始撰写影评。曾任职记者以及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电影科助教,现为自由撰稿人。刘兰:当过电影编剧,超过十年的周刊记者及编辑。影评主要见于《东周刊》,《东方新地》,及电影评论学会的年度文集。除了影评之外,还以不同笔名发表杂文,小说及儿童文学等。叶月瑜:香港浸会大学电影电视系助理教授,著有《歌声魅影─歌曲叙事与中文电影》。刘曼久:曾任报章记者及电影网站主编,现从事影评、文字及影像创作。游静:香港大学英文及比较文学学士、纽约社会研究新校大学媒体系硕士、伦敦大学皇家可罗威学院媒体艺术系博士。曾于加州圣地亚哥校址、纽约视觉艺术学院、密西根大学、伦敦大学等任教,现为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助理教授,为「设计、文化与理论」课程统筹。同时身兼电影及录像导演、多媒体装置艺术家、散文作家及诗人,曾为纽约电视台编导及为香港电台电视部特约导演,执导剧情长片《好郁》于国际影展多次获得肯定。著有文化评论集《另起炉灶》,散文集《裙拉裤甩》,诗集《不可能的家》及电影剧本《好郁》。研究范围包括电影理论及创作、纪录片、小众传媒、酷儿理论、录像艺术及饮食文化等。2004年获洛克菲勒博士后人文学科奖金赴美进行研究。 陈嘉铭:做过廉价兼职讲师,教过电影、流行文化等学科。亦曾做过牛棚书院《E+E》杂志编务工作。作小说、栋笃笑、写影评、搞文化多年。小说作品包括《野心》(1998)、《去一个没有人的地方》(1998)、《积木小屋》(2001)及《无故远游》(2004)。个人栋笃笑作品有《失业人士请注意Dating the Unemployed》(2002)、《盲侠谈恋爱Loving Hong Kong, Being Blind》(2004)及《文化圈血泪史Ka Ming! Stand up! - Perhaps Culture》(2006)。文章多见于明报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网页。现为澳洲墨尔本大学博士生,研究香港电影工业及夸国合拍电影;亦曾以《Getting lost, culture shock》为题,参加「零五年墨尔本国际喜剧节」栋笃笑比赛,从中观摩。清心:影评人、自由写作人,从事广告及市务推广之文字创作。 影评及散文作品见于《都市日报》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出版刊物。洛枫:原名陈少红,香港出生;一九八七年取得香港大学文学院学士,并于香港大学修读哲学硕士。一九九二年赴美国深造,先后取得美国南加州大学东方语言及文化学系文学硕士,及后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得比较文学博士。曾任《新穗》诗刊、《九分壹》诗刊编委、曾任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兼任助理讲师,现任中文大学中国语文及文学系高级导师。是香港著名诗人、电影评论员,作品以诗、小说及评论为主,作品散见于香港的《香港文学》、《素叶文学》、《诗双月刊》、《星岛日报》、《星岛晚报》、《快报》、《越界》、《突破》;台湾的《蓝星诗刊》、《创世纪诗刊》、《中华日报》、《当代》、《华人文学杂志》,以及美国加州洛杉矶《世界日报》等。著作有《世纪末城市:香港的流行文化》﹙文化评论﹚、《盛世边缘》、《末代童话》(短篇小说)、《距离》(诗集)、《错失》(诗集)。评论文章收入于《香港文学探赏》、《香港现当代文学探研》、《文学与表演艺术》。学术的研究范围主要是香港的文化,包括诗、小说、电影、流行音乐等。家明:原名冯家明,1995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大学时开始写影评,作品散见于《电影双周刊》、《信报》、《Amoeba》、《Homenet》、《Magpaper》、台湾的《光点电子报》及《开眼电影E周报》等,1993年至1997年在《年青人周报》撰写电影专栏。2001年起在青少年中心、百老汇电影中心、艺穗会、大专学院及香港演艺学院等主持电影讲座及短期电影课程,题材由电影历史、电影欣赏、类型电影及新媒体分析等。现为香港电影评论学会理事。罗展凤: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会员。专研电影音乐。电影音乐及电影专栏见于《看电影》(上海)、《深圳商报》(深圳),另散见于《电影欣赏》(台湾)、《中华读书报》(北京)及《香港经济日报》。著作有《映画X音乐》,香港三联书店出版(另附简体版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现分别任教于香港演艺学院及香港艺术学院。吕永佳: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哲学硕士研究生、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会员、独立文学创作杂志《月台》编委。曾获中文文学创作奖、青年文学奖、大学文学奖、城市文学创作奖、浸会大学本科最佳成绩奖。陈志华:自由写作人、出版团体「廿九几」成员、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会员。曾获中文文学创作奖及青年文学奖。萧恒:早年毕业于商业电台DJ训练班,其后获香港大学文学士(比较文学及翻译)及文学硕士(文学及文化研究)。曾任职港大,负责多个电影及文化活动的统筹与传讯工作; 2002-04年间于影视及娱乐事务管理处出任电影组行政主任。现职网上影碟及唱片零售商高级编辑,编撰关于电影及音乐的文字,另偶有文章见于报章杂志。曾与人合着《沙巴翁的城市漫游》一书及主编《电影花火》文集。翁子光:影评人,喜文字创作。文章偶见于《AM730》,及雅虎部落格「光明磊落」,现任东亚卫视电影评论节目「光影三人行」主持;编写及执导舞台剧,今年将推出剧作《三分颜色上大红》;参与影视制作,刚完成独立制作《爱欲之港》之故事本。

传媒江湖望采纳 谢谢

贾樟柯,著名导演,山西汾阳人,中国第六代导演领军人物之一。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曾担任戛纳国际电影节和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评委会主席。1995年拍摄第一部57分钟的短片《小山回家》得了香港映像节的大奖。被誉为“亚洲电影闪电般耀眼的希望之光”。2006年凭借《三峡好人》荣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奖,2010年,洛迦诺国际电影节授予他终身成就金豹奖,成为有史以来获此殊荣最年轻的电影人。2011年9月12日,与演员赵涛在微博宣布结婚。 贾樟柯,1993年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从1995年起开始电影编导工作,现居北京。主要导演作品有《小武》、《站台》、《任逍遥》、《世界》、《东》、《三峡好人》、《无用》、《二十四城记》、《海上传奇》,其中《三峡好人》获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海上传奇》获第30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金兰花奖。法国《电影手册》评论他的首部长片《小武》摆脱了中国电影的常规,是标志着中国电影复兴与活力的影片。贾樟柯还参与了大量的国际文化活动,成为当今亚洲最为活跃的电影导演之一著有《贾想》、《中国工人访谈录》等书。生活照(19张)  贾樟柯本对绘画有所造诣的他,一次偶然的机会观看了电影《黄土地》之后,便激发了内心对电影的热爱。他1991年开始考北京电影学院,但失败了两次,直到1993年才如愿以偿考上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为了实现孩童时期的导演梦,他组织了“青年电影实验小组”,由此开始了他的电影实践。 1995年拍摄第一部57分钟的短片《小山回家》得了香港映像节的大奖。尽管这不是一个成功的作品,但它为贾樟柯提供了一个机会,开始他的成名作《小武》。在这部影片中,他的独特视角与感情方式第一次有了完整与深入的表达。《小武》在国际广受好评,得了8个奖,也成为国内小资青年的追逐对象,贾樟柯一举成名。彼时,法国《电影手册》评论:"《小武》摆脱了中国电影的常规,是标志着中国电影复兴与活力的影片。"德国电影评论家乌利希·格雷格尔则称他为“亚洲电影闪电般耀眼的希望之光”。   其后,贾樟柯又拍摄了《站台》、《任逍遥》、《世界》等几部长片。2006年在拍摄纪录片《东》时,他决定套拍故事片《三峡好人》,该片在当年威尼斯电影节上一举拿下金狮大奖。贾樟柯中国第六代导演领军者的地位得以确立。   在中国电影集体向好莱坞投降,沉 贾樟柯沦于虚无缥缈的非现实主义题材的时候,贾樟柯对中国现实的强烈人文关注显得尤为可贵。从《小武》发端,到如潮好评的《三峡好人》,贾樟柯的影像世界正在逐步成为理解中国的一种特殊方式,亦在重新诠释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   与曾经流行的批判现实主义相比,贾樟柯的叙事更为沉静和不张扬,从不做单纯的道德判断,而是通过个性鲜明的纪实性风格一一拓展;与现代虚无主义相比,贾樟柯更是从不故弄玄虚,倾力专注于历史变迁中的细枝末节,在冷酷的现实中保持着一种温暖的基调。   如何切入现实对很多导演来说困难重重,贾樟柯却举重若轻,这来源于其独特的视角和敏感的心态,总是能找到自己的方式重构历史的记忆:《小武》中冷静的镜头、纪实的风格立即从纷繁复杂的变迁中重塑了一代人的感觉;《世界》在更大规模上表达了中国的变迁;《三峡好人》不但展示出广阔的社会变迁图景,而且虚构性被置于纪实性的叙述之中。他的电影有自己的世界,并且在以自己的方式在思考这个世界变迁的意义。   因此,如果把贾樟柯置于更宏大的历史坐标中考量,他掀起的最大波澜,甚至已经不是几部电影所能概括。隔了十年回头去看,贾樟柯影像的文本意义恰恰是对正在经历激烈全球化变迁的古老中国的一段惊心动魄的记录,所有的细节已经沉淀到时间的潜流里去,留下的是一个个沉默的动容、一段段不朽的绝唱。也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想用电影去关心普通人,首先要尊重世俗生活。在缓慢的时光流程中,感觉每个平淡的生命的喜悦或沉重。”   贾樟柯曾经说过一句话,"当一个社会急匆匆往前赶路的时候,不能因为要往前走,就忽视那个被你撞倒的人。"在过去的10年当中,他特立独行,用他的镜头语言去描绘一个巨大的社会转型时代普通人所要承受的代价和命运发生的转变。生活照(11张)  在由帕米尔文化艺术研究院(中坤文化发展基金支持)和清华大学人文和社会高等研究中心、《中国学术》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帕米尔文化周”上,放映和研讨了贾樟柯的新作《二十四城记》,参加文化周的另两个单元的“二十世纪中国的文化与政治”国际论坛(清华大学汪晖教授主持)与“世界的中国”国际系列讲演(北京大学刘东教授主持)的中外学者观看了影片,多有好评。这里刊登10月28日研讨会的部分发言。当天的研讨由著名诗人欧阳江河主持。贾樟柯自己叙述到:“这九个人物是由两部分人组成的,一部分是我进入到这个工厂采访的真实人物。…… 我觉得这九个人组合到一起的时候,他们形成了一个群像。一方面我非常喜欢群像的感觉,一直不喜欢一组固定的人物贯穿始终拍摄,因为我觉得群像的色彩可以带来对现实的复杂性的感觉,所以首先选择了一个群像的概念,就是我要很多人在电影里出现。这九个人物的群像里面,人物跟人物之间有一个互动的关系,首先他们有一个时间的连续性,从1950年代初到当代,通过他们九个人的接力,来讲述一个线性的历史;每个人物又有一个封闭的但是属于他自身的时间。”(见贾樟柯等:阐释中国的电影诗人。)1970年,贾樟柯生于中国山西汾阳。考大学的时候,他数学太差,父母把他送到太原去上山西大学的一个美术班,好准备考美术院校。贾樟柯常去学校附近的一个“公路局电影院”看电影。有一天,他看到《黄土地》,就立下了当导演的愿望。1991到1993年,他考了三年,考上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他组织了“青年电影实验小组”,还大张旗鼓地印了T恤衫。发动一切可能发动的力量,开始拍摄《小山回家》,这个片子得了香港映像节的大奖。这部55分钟的作品,粗糙、模糊、控制力不足,但有一种敏感直接的气质,意味着真实。它不是一个成功的或成熟的作品,但它为贾樟柯提供了一个机会,开始他的《小武》。片子沉痛,温柔。他的思考方式与感情方式,第一次有了完整与深入的表达。 贾樟柯  《小武》得了8个奖,进入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贾樟柯成名。法国《电影手册》评论《小武》摆脱了中国电影的常规,是标志着中国电影复兴与活力的影片。德国电影评论家乌利希·格雷格尔称他为“亚洲电影闪电般耀眼的希望之光。”所以,2000年《站台》的拍摄不太可能没有压力。《小武》是一个切片,而《站台》是一个历程。越过《站台》,贾樟柯成了新一代电影领袖。但他还在“地下”,他的电影国内看过的人还是不多。贾樟柯是以他的决心与耐心,梦想与行动换来流动的影像。《站台》入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正式竞赛部分,并获最佳亚洲电影奖。这是中国七十年代出生的导演第一次入围三大电影节的正式竞赛单元并获奖。法国《世界报》为此发表题为《大师的铁拳》的评论文章,认为《站台》表现出了惊人的电影品质,亦将成为电影史上的重要一笔。《站台》再获殊荣,获得第22届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影展最佳影片及最佳导演两项大奖。《公共场所》是一个国际合作项目,一个30分种的短片,没有剧本与对话,只有表面的展增。贾樟柯一向是强调表面的,他拒斥人为的深度。   之后贾樟柯又拍摄了《任逍遥》、《世界》两部剧情片。2006年,在拍摄以三峡民工为关注点的纪录片《东》时,他决定套拍故事片《三峡好人》。结果该片在当年威尼斯电影节上一举拿下金狮大奖。2008年的《二十四城记》是第61届戛纳电影节参赛影片。   2010年1月加拿大时间22日晚在多伦多电影节组织评选的“新世纪十年最佳电影”中,贾樟柯导演的《站台》、《三峡好人》、《世界》等三部电影榜上有名。贾樟柯再获殊荣,他与泰国导演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并列成为“新世纪十年最佳导演奖” 。   瑞士当地时间2010年8月5日,第63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将本届终身成就奖授予中国第六代导演贾樟柯。他也是该电影节获得此奖项最年轻的电影人。   第30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2010年10月19日上午举行了颁奖典礼,贾樟柯执导的最新力作《海上传奇》荣膺本届电影节最佳纪录片金兰花奖。此外,贾樟柯还当选为本届电影节“焦点影人”,电影节专门设立“向贾樟柯致敬”单元,即向他近十年来杰出的艺术成就致敬。

生活自然文库、生活科学文库。国外出版的是精装,国内出版的是平装。

  • 索引序列
  • 香港电影杂志封面
  • 香港电影杂志封面猪肠粉
  • 香港画报杂志封面
  • 香港电影杂志排名
  • 香港电影杂志《中外影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