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图书和期刊的特征标识

图书和期刊的特征标识

发布时间:

图书和期刊的特征标识

图书,是指书籍、地图、年画、图片、画册,以及含有文字、图画内容的年历、月历、日历,以及由新闻出版总署认定的其他内容载体形式。 图书由依法设立的图书出版单位出版。设立图书出版单位须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取得《图书出版许可证》。 期刊又称杂志,是指有固定名称,用卷、期或者年、季、月顺序编号,按照一定周期出版的成册连续出版物。期刊由依法设立的期刊出版单位出版。期刊出版单位出版期刊,必须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持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领取《期刊出版许可证》。 图书使用的是中国标准书号(ISBN),期刊使用的是中国连续出版物号(ISSN),体现在图书和期刊上就是我们经常可以在各种商品上看到的条形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期刊与图书的比较延续性 期刊是连续出版物,而图书是非连续出版物,所以延续性是期刊与图书的最要本区别。时效性 期刊要求贴近现实社会生活,每一期新出版的期刊,总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联系,一旦时过境迁,便会显得“陈旧”,表现出较强的时效性。 图书则具有比较稳定的特点,时效性相对较弱。节奏性 期刊的出版时间一般有周期要求,周刊、半月刊、月刊等就是按照不同的时间节奏定期出版的,表现出明显的节奏性。 图书的出版时间在一般情况下没有严格要求。一次性 期刊一般不会再版或重印(但可以结集出版,如出版合订本、精选本等),往往“一版定终身”。 图书有有效销售时间则比较长,往往具有多次重印甚至再版的机会。定向性 期刊有明确的受众,因此可以采用预订等手段定向发行,形成稳定的读者队伍。 图书虽也有自己的读者对象,但每种新书都要有获得市场确认的过程。 此外,因为期刊具有定向、定期发行的特点,且拥有相对稳定的发行量,往往可以成为良好的广告载体,深受广告客户的重视。图书基本上不登载广告,即使偶尔申请登载国,其传播效果一般不及期刊。报纸是指有固定名称、刊期、开版,以新闻报道为主要内容,每周至少出版一期的散页连续出版物。 凡经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履行登记注册手续,领取“报刊登记证”(由新闻出版署统一印制),编入“国内统一刊号”(CN××一××××)的报纸、即为“正式报纸” 。正式报纸的发行分为“公开”和“内部”两种。公开发行的,可以在全国或以某个地域为主的范围内公开征订、陈列、销售;经新闻出版署批准后可向国外征订、陈列、销售。内部发行的,只能在国内指定范围内征订、陈列、销售,不得在社会上公开发行。

图书的特点 图书与期刊等其他文献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图书具有明显的单本独立性:每一本书,通常都有自己单独的、与众不同的书名,拥有明确的、集中的主题,独立而完整的内容。 (2)图书内容的结构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图书一般是针对一定的主题,根据观点,按照一定的结构体系,系统有序地介绍有关内容。 (3)图书内容的观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图书的内容一般不像报纸、杂志那样强调新闻性和时间性。图书往往侧重于介绍比较成熟、可靠、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的观点。 (4)图书内容的文体具有前后一致的统一性:一本杂志的内容往往是多种文体并存,但一本书的内容则通常采用前后一致的文体。科技图书在体例格式、名词术语、图表形式、计量单位以及数字的使用等方面,一般都有严格的统一要求。 (5)图书的篇幅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与期刊不同,图书的篇幅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掌握。但是,篇幅的灵活性并不意味着随意性。一部书往往在写作时就对篇幅大小有比较明确的规划和约定。 (6)图书出版的时间具有较强的机动性:图书的出版周期一般比较长,但选择何时出版,却具有一定的机动性,这与期刊的按月或按季度定期出版不一样。图书的出版,通常根据事先制定的年度出版计划和长期出版规划,合理地安排出版时间。期刊的特点 (1)报道及时 期刊与图书相比较,出版周期短,刊载论文的速度快、数量大、内容新颖、发行与影响面广,能及时反映国内外科学技术的新成果、新水平、新动向。 (2)内容广泛 期刊发表的文献,大多数是原始论文,提供的资料包括研究方法、仪器装置、结果讨论和参考文献等。此外,期刊还刊登文献述评、动态介绍、会议消息,书评和新书预告、产品广告等,内容十分丰富。不仅如此,其它类型的文献,也常常在期刊上发表,如会议论文、科技报告、学位论文等,重要的专利在期刊上也常有报告。 (3)连续出版 期刊连续出版,不仅有利于情报的传递,而且它们所积累的大量文献,历史地、系统地记录了某一学科或某一研究对象的发展过程。期刊每期都有目录,卷末或年末编有各种索引,有的期刊还出版多卷或多年的累积索引,便于文献情报检索。

最大的区别就是:期刊的封面上一定有出版的年份和期号(或月份)。

正式出版的图书通常有书号即ISBN号,还要有CIP数据。正式出版的期刊通常有国际统一刊号即ISSN号和国内统一刊号即CN号,部分通过邮局发行的期刊还有邮发代号。评职称的论文必须发表在正规合法期刊上,希望能帮到您。

图书和期刊的文献标识码

文献类型标示码是标示各种参考文献类型的符号。  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规定,论文作者应用以下文献类型标示码,将自己引用的各种参考文献的类型及载体类型标示出来。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最常用的参考文献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如下表:  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它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各种未定义、未说明类型的文献,建议采用单字母“Z”。  以下是参考文献类型标示符的书写标准和部分示例。  [1]专著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专著(个人著作)[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版次(第一版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  专著(集体著作)[序号]章节责任者.题名.[M].见(In):主编.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  示例:柯斯文.原始文化史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28-38.  [2]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页-止页.作者姓名.(姓在前,名在后,名可用缩写(西文)).作者在3名以下全部列出,3名以上列出前3名,后加等(中文)、他(日文)、etal(西文).[]内为文献标识码。  示例:张斌.谈谈句子的信息量[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9(3):1-3.  [3]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示例:朱华.关于《华岳全集》的一点看法[N].光明日报,1962-03-06(8).  [4]专利文献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示例: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  [5]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页-止页。  示例:别林斯基.论俄国中篇小说如果戈里君的中篇小说[A].伍蠡甫.西方论文选:下卷[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377-380。  [6]学位论文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7]国际、国家(技术)标准  [序号]GB7714-3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标准编号和标准名称[S]。  [8]论文集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献起页-止页。  [9]科技报告  [序号]……[R]  [10]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示例:黄华.论思维[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你问的问题指的是不是就是这个

图书: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期刊: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会议: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可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文献标识格式:1、期刊:著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2、专著:著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论文集:著者.题名.编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学位论文:著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5、专利: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6、技术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7、报纸:著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科技报告:著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9、电子文献:著者.题名[电子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出版者或可获得网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论文著者.论文题名[A].论文集编者(任选) 论文集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著者.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标准文献在参考文献中的标识符是S。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2、 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 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参考文献注意:参考文献目前共有16个文献类型和标识代码:普通图书M,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档案A,舆图CM,数据集DS,其他无法归属于前15个类型的文献,均可以用Z来标志。

期刊的文献标识码(Document code)是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的分类码,作用在于对文章按其内容进行归类,以便于文献的统计、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等。具体如下: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图书期刊专利文献的特征

刊文献的特点是什么?

与其他科技文献相比,专利文献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数量巨大、内容广博。(2)集技术、法律、经济信息于一体。专利文献记载技术解决方案,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披露专利权人、注册证书所有人权利变更等法律信息。同时,依据专利申请、授权的地域分布,可分析专利技术销售规模、潜在市场、经济效益及国际间的竞争范围。是一种独一无二的综合科技信息源。(3)反映新的科技信息。首先,大多数国家专利局采用先申请制原则,致使申请人在发明完成之后尽早提交申请,以防他人捷足先登。其次,由于新颖性是专利性的首要条件,因此,发明创造多以专利文献而非其他科技文献形式公布与众。第三,20世纪70年代初专利申请早期公开制度的推行,更加速了科技信息向社会的传播速度。(4)格式统一、形式规范。

南中医的吧,哪个班的

专利文献的特点有哪些?与其他科技文献相比,专利文献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数量巨大、内容广博。目前,世界上约有90个国家、地区、国际性专利组织用大约30种官方文字出版专利文献,其数量占世界每年400万件科技出版物的1/4。而且,每年仍以100多万件的速度递增。专利文献几乎涵盖人类生产活动的全部技术领域。(2)集技术、法律、经济信息于一体。专利文献记载技术解决方案,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披露专利权人、注册证书所有人权利变更等法律信息。同时,依据专利申请、授权的地域分布,可分析专利技术销售规模、潜在市场、经济效益及国际间的竞争范围。是一种独一无二的综合科技信息源。(3)反映新的科技信息。首先,大多数国家专利局采用先申请制原则,致使申请人在发明完成之后尽早提交申请,以防他人捷足先登。其次,由于新颖性是专利性的首要条件,因此,发明创造多以专利文献而非其他科技文献形式公布与众。第三,20世纪70年代初专利申请早期公开制度的推行,更加速了科技信息向社会的传播速度。(4)格式统一、形式规范。各国出版的专利说明书文件结构一致:均包括扉页、权利要求、说明书、附图等几部分内容。扉页采用国际通用的INID代码标识著录项目,引导读者了解、寻找发明人、申请人、请求保护的国家、专利权的授予等有关信息。权利要求说明技术特征,表述请求保护的范围。说明书清楚、完整地描述发明创造内容。附图用于对文字说明的补充。更重要的是,专利文献均采用或标注国际专利分类划分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从而使各国的发明创造融为一体,成为便于检索的、系统化的科技信息资源。

简述图书文献的特征

南中医的吧,哪个班的

1图书,优点:图书的内容比较系统、全面、成熟、可靠缺点:传统印刷业图书的出版周期较长,传递信息速度慢。但电子图书的出版发行可弥补这一缺陷。2期刊,内容新颖、信息量大、出版周期短、传递信息快、传播面广、时效性强,能及时反映国内外各学科领域的发展动态。据统计,科技人员所获取信息的65%以上来源于期刊,它是十分重要和主要的信息源和检索对象。3科学报告,内容新颖、详细、专业性强、出版及时、传递信息快,每份报告自成一册,有专门的编号(即报告号,通常由报告单位缩写代码+流水号+年代号构成),发行范围控制严格,不易获取原文。因科技报告反映新的研究成果,故它是一种重要的信息源4会议文献,其特点是内容新颖、专业性和针对性强,传递信息迅速,能及时反映科学技术中的新发现、新成果、新成就以及学科发展趋向,是了解有关学科发展动向的重要信息源。5专利文献,是实行专利制度的国家,在接受申请和审批发明过程中形成的有关出版物的总称。6标准文献,对标准化对象描述详细、完整、内容可靠、实用,有法律约束力,其时效性强,适用范围明确,是从事生产、设计、管理、产品检验、商品流通、科学研究的共同依据,也是执行技术政策所必需的工具。7学位论文,其研究水平差异较大,博士论文论述详细、系统、专深,研究水平较高,参考价值大。8政府出版物,政府出版物对了解各国的方针政策、经济状况及科技水平,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一般不公开出售。9产品资料,其内容主要是对产品的规格、性能、特点、构造、用途、使用方法等的介绍和说明,所介绍的产品多是已投产和正在行销的产品,反映的技术比较成熟,数据也较为可靠,内容具体、通俗易懂,常附较多的外观照片和结构简图,形象、直观。10科技档案。其内容真实、详尽、具体、准确可靠,保密性强,保存期长久,是科研和生产建设工作的重要依据,具有很大参考价值,它通常保存在各类档案部门。

图书的特点 图书与期刊等其他文献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图书具有明显的单本独立性:每一本书,通常都有自己单独的、与众不同的书名,拥有明确的、集中的主题,独立而完整的内容。 (2)图书内容的结构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图书一般是针对一定的主题,根据观点,按照一定的结构体系,系统有序地介绍有关内容。 (3)图书内容的观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图书的内容一般不像报纸、杂志那样强调新闻性和时间性。图书往往侧重于介绍比较成熟、可靠、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的观点。 (4)图书内容的文体具有前后一致的统一性:一本杂志的内容往往是多种文体并存,但一本书的内容则通常采用前后一致的文体。科技图书在体例格式、名词术语、图表形式、计量单位以及数字的使用等方面,一般都有严格的统一要求。 (5)图书的篇幅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与期刊不同,图书的篇幅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掌握。但是,篇幅的灵活性并不意味着随意性。一部书往往在写作时就对篇幅大小有比较明确的规划和约定。 (6)图书出版的时间具有较强的机动性:图书的出版周期一般比较长,但选择何时出版,却具有一定的机动性,这与期刊的按月或按季度定期出版不一样。图书的出版,通常根据事先制定的年度出版计划和长期出版规划,合理地安排出版时间。期刊的特点 (1)报道及时 期刊与图书相比较,出版周期短,刊载论文的速度快、数量大、内容新颖、发行与影响面广,能及时反映国内外科学技术的新成果、新水平、新动向。 (2)内容广泛 期刊发表的文献,大多数是原始论文,提供的资料包括研究方法、仪器装置、结果讨论和参考文献等。此外,期刊还刊登文献述评、动态介绍、会议消息,书评和新书预告、产品广告等,内容十分丰富。不仅如此,其它类型的文献,也常常在期刊上发表,如会议论文、科技报告、学位论文等,重要的专利在期刊上也常有报告。 (3)连续出版 期刊连续出版,不仅有利于情报的传递,而且它们所积累的大量文献,历史地、系统地记录了某一学科或某一研究对象的发展过程。期刊每期都有目录,卷末或年末编有各种索引,有的期刊还出版多卷或多年的累积索引,便于文献情报检索。

文献的特征主要分为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外部特征主要有书名、作者(责任者)、出版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出版地、卷期等,内部特征主要有分类号、主题词等。如你所说:书名·作者·出版社·分类号·出版时间属于外部特征。主题词属于内部特征。

图书和期刊的著录特点

图书的特点 图书与期刊等其他文献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图书具有明显的单本独立性:每一本书,通常都有自己单独的、与众不同的书名,拥有明确的、集中的主题,独立而完整的内容。 (2)图书内容的结构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图书一般是针对一定的主题,根据观点,按照一定的结构体系,系统有序地介绍有关内容。 (3)图书内容的观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图书的内容一般不像报纸、杂志那样强调新闻性和时间性。图书往往侧重于介绍比较成熟、可靠、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的观点。 (4)图书内容的文体具有前后一致的统一性:一本杂志的内容往往是多种文体并存,但一本书的内容则通常采用前后一致的文体。科技图书在体例格式、名词术语、图表形式、计量单位以及数字的使用等方面,一般都有严格的统一要求。 (5)图书的篇幅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与期刊不同,图书的篇幅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掌握。但是,篇幅的灵活性并不意味着随意性。一部书往往在写作时就对篇幅大小有比较明确的规划和约定。 (6)图书出版的时间具有较强的机动性:图书的出版周期一般比较长,但选择何时出版,却具有一定的机动性,这与期刊的按月或按季度定期出版不一样。图书的出版,通常根据事先制定的年度出版计划和长期出版规划,合理地安排出版时间。期刊的特点 (1)报道及时 期刊与图书相比较,出版周期短,刊载论文的速度快、数量大、内容新颖、发行与影响面广,能及时反映国内外科学技术的新成果、新水平、新动向。 (2)内容广泛 期刊发表的文献,大多数是原始论文,提供的资料包括研究方法、仪器装置、结果讨论和参考文献等。此外,期刊还刊登文献述评、动态介绍、会议消息,书评和新书预告、产品广告等,内容十分丰富。不仅如此,其它类型的文献,也常常在期刊上发表,如会议论文、科技报告、学位论文等,重要的专利在期刊上也常有报告。 (3)连续出版 期刊连续出版,不仅有利于情报的传递,而且它们所积累的大量文献,历史地、系统地记录了某一学科或某一研究对象的发展过程。期刊每期都有目录,卷末或年末编有各种索引,有的期刊还出版多卷或多年的累积索引,便于文献情报检索。

图书:出版周期长,内容侧重基础知识方面,更新相对较慢期刊:出版周期短,内容新颖及时,更新快

基本著录有传统著录法和标准化著录法之分。传统著录法是先确定一个主要标目,继而对文献特征进行描述,所编款目称为主要款目(也称基本款目)。中文文献著录习惯以题名为主要标目,西文文献著录一般以著者为主要标目,因此各自所编主要款目分别为题名款目和著者款目(“匿名著作”等仍以题名为主要标目)。标准化著录法的第一步是对文献特征进行客观描述(从题名开始著录),然后再确定拟制作各种款目及提供检索途径的项目,并集中记载在排检项内。这种款目称为通用款目。在通用款目上添加某个标目,即可制成为某种款目,如加上著者标目即成为著者款目。通用款目由各种著录项目组成。著录项目因文献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中国国家标准《普通图书著录规则》(GB3792·1-85)所规定的著录项目有10项,,即书名与责任者项、版本项、文献特殊细节项、出版发行项、载体形态项、丛书项、附注项、标准书号及有关记载项、提要项、排检项。基本著录的格式有卡片式和书本式两种。卡片式著录格式如下:这种格式可称为六段标识符号式,即把10个著录项目分为6个著录段落,前4项为第一段,5、6项为第二段,后4 项各为一段。每个段落单独起行,回行时均向前突出一个字。同一个段落内,除起头项目外,各个项目之前都冠以一定的标识符号。书本式著录格式如下:这种格式可称为两段标识符号式,即前8项合为第一段,第9项为第二段,第10项一般不予记载。

刊文献的特点是什么?

  • 索引序列
  • 图书和期刊的特征标识
  • 图书和期刊的文献标识码
  • 图书期刊专利文献的特征
  • 简述图书文献的特征
  • 图书和期刊的著录特点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