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成都理工大学期刊编辑中心待遇

成都理工大学期刊编辑中心待遇

发布时间:

成都理工大学期刊编辑中心待遇

成都理工大学工资,不属于学校的公开信息,不会挂网公布。可尝试询问学校办公室、人事处。

新生啊 问这么XXX的问题平均工资?个人工资?平均工资没有办法统计、个人工资有专业和工作单位的差别、没有比较性所以这个大概是多少、没有人回答的我们班毕业的07届的有5000的、有1000多的、出国的更多哈工作很好找、就看你运气好不好、愿意去不

我们的老师受到的待遇肯定是很好的哦。呵呵~~~~

这问题的确够nc的地质石油的大三就可能被预定了,工资都是4000往上吧,不过相对来说没关系的话可能去比较苦的地方,很寂寞经管类一般工资就是2000吧,慢慢熬吧

成都理工大学期刊中心待遇

我只能说商院老师上一堂课25块钱+基本工资,一部分老师会到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去上课,在那上课课程费高得多,但没有基本工资。但是但凡大学老师尤其是像商学院的老师哪个不是在外面身兼数职啊,我们老师当中几乎都是有车有房,部分老师甚至有别墅和跑车。而且大学属于事业单位,福利待遇还是不错的

哈哈哈,不想误导你

刚来好像还是宿舍,是两个老师一间,不过还是可以!现在高校教师都还是可以,还有就是看你是做哪方面的老师啊!

其实学习完全看自己只要努力了肯定没问题,建议你看下华夏博大师资很强,应该比较适合你

成都大学期刊中心待遇

成都大学从我自身来说是二流学校来说不错的。我主要介绍一下食堂和宿舍吧,毕竟衣食住行里边这两个最重要了。宿舍现在因为大运村的原因进行了翻修和改造,都是上床下桌的配置,大部分是四人间,少部分是二人间和六人间。食堂的话也挺符合我的口味的。成都大学目前开放的食堂有一、三、四、六、七食堂,其他食堂还在改造建设中。由于大运村的建设需要,我们的食堂和宿舍都做了升级建造,桌椅板凳都有一定更新。并且设施设备都是较新的。一食堂超级好吃的有一楼鱼粉二楼大盘鸡和寿司小吃炸鸡等(碳水爱好者狂喜!)三食堂目前主要做教师供餐,学生也是可以去滴◇四食堂 yyds 的干锅烤鱼和冒菜六食堂的我的挚爱韩国拌饭、土耳其烤肉饭这俩我永远的神!还有更多的可以留言,或者加入新生交流群来了解!

个人生活+教学+创作

我是成都大学的16级临床医学的学生,我们学校地处成都市龙泉驿区,对面即是青龙湖湿地公园,风景宜人,是个踏青好去处,校门口乘坐地铁四号线可去其他区域游玩,出行方便。校园风景很美,食堂美食很多,校园活动丰富,来跟我一起看看成都大学吧。住宿条件学生宿舍刚安装空调3年,所以夏天完全不用担心热得睡不着,也才安了电梯,现在是人脸识别进入宿舍楼,宿舍阿姨都很友好,可以说是很好的待遇了。宿舍有四人间和六人间,上床下桌,空间还是足够,外带阳台可以洗漱,独立卫浴,和阳台挨着。热水是有时间段的,需要充值水卡,再插入浴室卡槽才能使用,但是一楼的热水间是随时使用的,也需要使用水卡计费,用热水瓶打水上楼。宿舍楼外围有很大的空旷地,可以停放自行车。成大美食学校有七个食堂,便利店、奶茶店、水果店一应俱全。五食堂的食物种类很多,装修不错,有花甲米线、胖妈米线、干锅、鸡蛋饼等等,价格一般;四食堂一楼价格实惠,主要是套餐类,一荤一素、两荤一素之类,二楼食物种类也多,装修很好看;其他食堂也是很实惠的食堂。我最喜欢的是一食堂的五谷鱼粉、五食堂的花甲米线、六食堂的干锅。硬件设备成大拥有西南地区单体最大的高校图书馆一座,艺术分图书馆一座,拥有成都东盟艺术中心、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学生心理健康中心,高标准建有体育馆、排球馆、恒温游泳馆、田径场三个、篮球场和风雨篮球场四片。学校环境成都大学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成洛大道十陵上街,建筑面积2946亩,草地面积高达46万平米。校内环境优美,走进大门就是张澜大道,两边是一排排银杏树,春天是绿油油的,秋天就是金灿灿的,教学楼翻修成了红砖色,合着银杏的颜色,整个就是美!校园内还有很多花树,梨花、樱花、梅花等等。校外一侧是十陵街道,一侧是青龙湖湿地公园,逛街踏青都可以,出行交通方便。

今天我们将从成都大学基本简介、全国排名、一流专业、网友评价等几方面为大家介绍成都大学到底怎么样,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成都学院基本简介成都学院(Chengdu University)简称“成大”,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举办,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办学体制。学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四川2011计划、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四川省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首批本科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四川省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成都学院始建于1978年,1983年学校因接受世界银行贷款,停办本科,改办专科;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恢复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成都学院,教育部批示,俟条件具备后再按程序更名为成都大学。2010年成都铁路中心医院整建制划转至学校,更名为成都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动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会计学、法学、学前教育、体育教育、泰语任何一所高校都有他的好与坏,作为成都市政府的独生子,依托于西部中心的成都市,不得不承认成大是有很大发展前途的,并且校内也有很多可以发展自身能力的机会,如果你真心向学,而不是把大学作为一个放纵懒惰的地方,我相信四年下来你一定不比一本院校的学生差,而且也有事实证明,很多毕业于成大的年轻人都有所成就,无论是考上心仪已久的211 985研究生还是签到了大企业,出国留学等。你个人的发展在于你自己,学校只是起一个推动的外因作用,本科和一本的最大差别我认为在与学生,在与学生所具有的对未来的规划意识和执行力,如果你能比别人看的远些,在成大你也可以创造自己的人生和价值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期刊编辑中心

学报已进入国内三种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即:(1)《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一版、第三版和第四版的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2)“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核心库源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3)“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此外,本刊还是“四川省自然科学学术类质量一级期刊”;先后11次在国家部委和四川省组织的科技期刊评比中获奖,其中获一等奖4次,二等奖6次,三等奖1次。1999年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优秀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是四川省高校唯一获得一等奖的科技期刊;根据教育部“教技[1999]1号”文件,该项奖励等同于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广播电视编导1997年招收专科,2001年招收本科,专业办学时长:18年(专科4年,本科14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我校是成都地区最早获准设立该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1997年学院获准设立专科层次教育,2001年正式招收本科生,以平均每年130人的规模面向全国招生,现已有4届专科毕业生,7届本科毕业生。本专业生源充足,就业形势喜人,平均就业率达90%以上。学风优良,学生踊跃参加校内外各种竞赛活动,多次在全国、省市级专业比赛中获奖,优秀毕业生已成为各级电视台、教育机构的业务骨干以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公关宣传能手。本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坚持“四并重”: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并重;素质培养和能力培养并重;理论能力和动手能力并重;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教育教学工作依托学校理工科优势,借助学校雄厚的实践教学平台和丰富的教育资源,遵循本专业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与成长的基本规律,紧紧围绕市场,进行开放式教学、小班化教学、互动式教学和现代化教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武汉大学学位研究院对全国192 个广播电视编导本科专业进行的教学水平排名,本专业排名全国第20位,四川省排名第一。四川大学的新闻学博士生导师邱沛湟教授在2008 年的四川省新闻学研究会学术年会上,撰文积极肯定了成都理工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办学水平和成就。本专业的优势在于起步较早,已具有了良好的声誉及稳定的生源,人才培养方案较为合理并具有适应性,与四川省的其它有该专业的院校相比,本专业的最大优势在于在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基础上,突出培养及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实际工作能力,在校内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电视新闻、电视专题片、纪录片从策划、采摄到最终的编辑成带,毕业生在四川省的广播电视业界具有较好的口碑。 戏剧影视文学2007年招收本科,专业办学时长:8年我校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侧重于各类影视戏剧文体创作与编导,该专业于2004年获准设立本科层次教育,2007年正式招生,现已有1届本科毕业生,生源充足,就业前景广阔。依托成都理工大学文理渗透优势,学生能得到多学科的综合、全面知识的学习,拓展艺术创作的空间。本专业培养戏剧影视文学基本理论扎实、具备一定剧本创作、编辑与评论能力的高级人才。能在电视台、影视制作中心、报刊编辑部、广播电台、出版社等部门从事影视文学创作、编辑和理论研究工作,能在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广告传媒公司从事创意策划,能在普通高校和艺术院校从事影视艺术课程教学,以及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单位从事与影视文艺有关的实际工作。本专业围绕培养技能型强、适应能力高,道德高的艺术人才,注重和体现专业特色,结合理工大学的总体要求,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实现教学内容和课程的优化组合,继续深入系列课程的建设和改革。在基础阶段我们注重专业基本功,注重提高学生的兴趣,注重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利用学院科技设备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使用,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要求教师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根据学生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体现因材施教的艺术专业教学特点。在高年级阶段重点是如何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剧本写作以及影视摄影、摄像等实践操作能力,以增强学生的竞争力为主要目的。 表演2002年招收本科,专业办学时长:13年表演专业是教育部本科专业设置中艺术学学科下设的专业。2002年正式招生,现已有6届本科毕业生,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掌握表演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巧,能够在戏剧、电影、电视等表演中独立完成不同人物形象创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专业主要开设表演基础理论与技能、大戏创作、艺术概论、文学等系列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表演、台词、声乐、形体四方面的基本技能,并掌握一定的艺术理论知识,具备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播音与主持艺术2002年招收本科,专业办学时长:13年本专业面向广播电视媒体及相关部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2002年正式招生,现已有6届本科毕业生,具备广播电视播音学、新闻传播学、语言文学及美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从事广播电视普通话,新闻播音与主持及新闻报道、专题播音与主持、文艺节目播音与主持、评论解说、播音与主持、影视配音及演播以及播音主持教学研究的复合型、新闻传播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具备现代审美意识、热爱传播艺术事业,有着高度职业道德的宽基础、高素质的复合型传媒艺术人才。本专业的人才目标定位是为传媒系统输送能从事电视、广播及综艺节目主持与编导等工作的高级传媒艺术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传媒系统、影视机构、文艺团体及其他文化系统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与宣传、公关、广告和文秘有关的工作。毕业生中,成绩特别优秀的,可在各级院校和其它文艺研究单位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也可继续深造,报考艺术及传播类专业研究生。音乐表演2007年招收本科,专业办学时长:8年音乐表演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较强音乐表演能力,能在专业文艺团体、艺术院校等相关的部门、机构从事表演、教学及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2007年正式招生,现已有1届本科毕业生,学生主要学习基本的音乐理论和艺术理论,扎实掌握科学的声乐演唱(演奏)技术技巧,具备较强的艺术表演实践能力。与此同时,为培养较高艺术水平的音乐表演艺术专业人才,还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视觉传达设计1993年招收专科,1996年招收本科,专业办学时长:22年(专科3年,本科19年)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视觉传播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设计制作的材料、工序及设计管理活动的相关政策法规,集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 环境设计1993年招收专科,1996年招收本科,专业办学时长:22年(专科3年,本科19年)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的设计创新思维意识,熟悉室内外环境的程序与方法,能在综合把握环境的功能、空间、材料、结构、外观、尺度、施工工艺和市场需求诸要素的基础上对环境进行合理的改进性设计和创新性设计。 广播电视学(非艺术类)2004年招收本科,专业办学时长:11年广播电视学专业是教育部本科专业设置的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之下的五个二级学科之一,它与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一起构成了新闻传播学科群。2004年正式招生,现已有4届本科毕业生,本专业主要从新闻学理论和业务,广播电视传播技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三个方面的系列课程,构建自己的知识与技术结构。依附成都理工大学的灾害与环境学科优势,经过文理渗透,从而形成灾害与环境新闻报道的专业特色。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专业学生应具备新闻学的基本理论和业务能力,广播电视传播手段以及自然与社会科学素养,毕业后既能在各级新闻媒体、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采访、新闻编辑、新闻策划、新闻教育、新闻管理等相关的工作,也能在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从事新闻学和传播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同时,为进一步接受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奠定基础,本专业本科毕业生除了报考广播电视新闻学硕士研究生外,还可以报考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硕士研究生。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学理论与广播电视传播技能、宽广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在能够能运用社会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独立地观察和分析各种社会现象、社会思潮,从而熟练准确地报道各种社会新闻的同时,也能够运用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独立地观察和分析各种灾害与环境问题,从而科学准确地报道各种灾害与环境新闻的专业型新闻记者。此外,要求本专业的学生应具有较高的专业文化素养,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熟悉我国新闻、宣传的政策和法规,能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机构及其他新闻、宣传部门从事记者、编辑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学高级专门人才。 广告学(非艺术类)2001年招收本科,专业办学时长:14年广告学专业是一门由传播学、市场营销学、文学、艺术、心理学、信息科学等诸多学科交叉形成的应用型新学科。成都理工大学广告学专业从2001年正式招生,现已有7届本科毕业生,该专业依托理工科院校的办学优势,注重多学科理论的交叉、整合与再创新,为学生开设与广告策划、广告创作、广告企业营销和管理相关的一系列课程,着力于学生文化素质、新媒介技术运用、营销策划和广告信息传播等综合能力的培养;部分课程直接选用发达国家的原文专业教材,开展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紧紧追踪国内外广告业界发展前沿,将世界广告学最新研究成果及时纳入专业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大量采用案例教学法,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和综合素质培养并重,将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着力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知名广告企业建立紧密型校企合作关系,将课堂教学与广告见习、实习相结合,强化实践环节教学,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步提高策划创新能力,使之掌握广告公司的经营管理、广告运作的程序和方法以及广告设计制作的基本技能,成为具有一定广告策划、制作与广告企业管理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广告学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良好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现代广告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现代经营管理与市场营销的基础知识;熟悉广告经营管理活动相关政策法规;具有广博的文化与科学知识,能在广告企业、新闻媒体、市场调查及信息咨询行业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广告经营管理、市场调查分析、广告策划创意和设计制作、市场营销策划工作。 作品展示传播学、社会学、广告学和艺术设计领域里取得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承担了人文社科研究课题和教改课题50余项,其中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10项,拍摄制作影视作品60部(集),获得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电视节目主持“金话筒奖”、国际DV大赛、央视综艺节目主持人大赛、全国铜标识设计大赛、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奖及省级五个一工程奖等以及教学成果奖5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10部,发表论文500余篇,获全国、省、市级奖励若干项。其中CSSCI收录7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收录2篇,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标题索引2篇,核心期刊38篇,国际学术期刊1篇,获优秀论文奖若干篇。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和教学交流,既带学生走出去参加各类专业学术活动和艺术实践活动,又把专家学者请进来作学术交流和教学切磋,国际知名导演张艺谋先生、国际著名影星章子怡女士、世界电影家协会主席喜玛利博士、 “中国台湾电影之父”张英先生、中国香港电影金像奖评委会主席文隽先生等均光临过该院作学术交流和艺术指导,香港国际演艺学院表演专业的师生也来该院进行教学交流。还先后聘请了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新闻学和广告学界知名专家、学者以及美术界知名学者等到该院进行专题学术讲座和学术交流。

成都大学期刊中心待遇好吗

为何不报考川大核工程,我是这个专业的,感觉就业压力还是很大的,毕竟中核和广核加起来只招了不到三十个学生,全班近九十个学生,其他人可以读研或者去一些专业不对口或者一些制造压力容器和核技术方面的公司。成都理工大学和川大相比还是有差距的,进去的人更少了,请慎重。

2010年至2014年6月,该校共承担了国家级科研项目23项,省部级项目125项,横向项目524项,直接服务于成都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科研和技术转化项目408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20项,出版专著与教材204部。截至2014年6月,在研国家自科基金项目9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项;2013年学校发表研究论文978篇,其中,SCI 19篇,EI 31篇,CSSCI(含扩展)82篇,核心期刊203篇,一般期刊643篇,高水平论文占25%;出版专著及教材35部。2013年学校在SCI ,EI ,CSSCI发表研究论文共132篇,核心期刊203篇,高水平论文占25%。科研经费快速增长,近五年科研经费累计达5891亿元,年均科研经费达到21万元。2013年学校科研经费达到5700余万元。 截至2014年6月,学校建有隶属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的“新抗生素菌种保藏管理中心”1个、原国家计委批准设立的“国家新抗生素工业性实验基地”1个、科技部批准设立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生物医药类)”1个。拥有“抗生素研究与再评价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肉类加工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新抗生素创制及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基地”、“四川动漫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技平台6个;拥有“模式识别与智能信息处理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四川学前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等四川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及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9个。 省部级科研平台(含省高校科技平台):模式识别与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肉类食品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实验室、成都流域饮用水源地保护研究实验室、四川景观与游憩研究中心、四川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四川学前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四川动漫发展研究中心、药食同源植物资源开发四川省搞笑中南光电实验室、生物医药四川省高校试验示范中心、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加工油粮加工专业分中心、食品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肉类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食品加工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 厅局级科研平台: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四川省中医药实验室(二级)、成都市科技局成都市肉类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功能性食品行业中心、成都市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体育局健身气功科研基地等共建平台或中心:四川省科技厅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科技厅生猪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市科技局成都市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会展经济发展研究院等。 馆藏资源 据2014年4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显示,成都大学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总量达7万册,订购中外文期刊3051种,报纸90余种,并新进了重庆智舍外刊服务系统,通过文献传递弥补了馆藏外文资源的不足;在注重纸质文献资源建设的同时,图书馆还着力推进数字化资源的建设,数字资源已达31TB,拥有电子图书76万册,先后购进了中外文数据库23个,资源类型覆盖期刊、图书、学位论文等,并自建了巴蜀名人资源库等7个特色数据库。 学术刊物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经国家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管,成都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2年,刊期为季刊。获得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并被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编辑委员会作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以及中国生物学文摘等多家知名数据库及文摘期刊全文收录。 《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双月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据“中国知网”发行情况统计报表,2009年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期刊机构用户总计由2006年的1693个增加到1847个;国家个人读者发布由21个国家地区增加到34个。2010年7月20日“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第二届特色栏目评比”中,《学报》开设的“三国文化”栏目由2007年的“优秀栏目”升格评为“全国地方高校学报名栏”;同年8月,该栏目又在四川省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首届栏目评选中被评为“四川省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优秀栏目”。 《教育与教学研究》,原名《成都教育学院学报》(1987年创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于2009年2月批准更名为《教育与教学研究》,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等当中都有较大影响。2010年被四川省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省级优秀学报。

成都理工大学:简称理工,英文名称: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英文缩写:CDUT 理工概况 成都理工大学始建于1956年,其前身是成都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组建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的主体原成都地质学院和成都理工学院,曾是原地质矿产部和国土资源部的重点高校。2000年学校管理体制转变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现为四川省重点大学。校园面积2888亩,校舍建筑面积7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3亿元。 成都理工大学目前是一所以理工为主、地学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多科性大学。学校现有12个学院,1个体育教学部,同时设有研究生部、沉积地质研究院、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科研单位。学科专业以理工为主,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哲学、农学、教育学等9个学科门类,有62个本科专业、5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工程硕士招生领域、20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和8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2007年在校学生总数25314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9637人,硕士研究生2069人,博士研究生552人。在编教职工224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9人,教授171人,副教授310人,其中有3人成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1人获“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2人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6人入选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和“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获高校青年教师奖,4人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2人获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1人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3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8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0人获“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称号,23人获“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8人获四川省青年科技奖。 学校是我国重要的地球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之一,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其中1个与西南石油大学共建)和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建校52年来,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技项目近1000项,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等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750项(次),发表论著1万余篇(部)。学校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科技文化活动,近年来组队参加 “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 英语演讲等重要赛事,获得国际奖9项、省部级和国家级奖励400余项;获得全国大学生田径、羽毛球、攀岩、健美操锦标赛前八名20余项次,省市高校田径、篮排球、健美操等团体和个人前八名近40余项次;获得全国、省市级大学生艺术专业比赛含金奖在内的各类奖励50余项次。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20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接待了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外国专家及留学生来校讲学、留学,出访近500余人次,开展了300余项科研合作。学校还多次主办国际学术会议;主办学术期刊6种,其中核心期刊4种。有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等独立学院和多个联合办学点,与资源、能源、环境、建筑、军工和高技术等领域的国家大型企业或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学校博物馆是一座在西部乃至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以地学类为主的自然博物馆,馆藏标本6万余件,其中不乏国家以及世界级的精品和珍品,如“合川马门溪龙”化石、“重庆大竹鱼”化石、“隆昌铁陨石”等。博物馆已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高校首批建设的数字博物馆,并获得从中央到地方所有级别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和爱国主义基地称号。学校图书馆馆藏印刷型书刊154万册,中文电子全文图书约70万种,中外文电子全文期刊2万多种,并且集藏、借、阅、咨一体化和印刷性文献与数字化信息相统一。学校档案馆馆藏丰富、管理规范、分类科学,是四川高校少数获“科技事业单位档案馆国家一级”称号的档案馆之一。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传统作风、“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和“穷究于理、成就于工”的治学理念,以服务行业、服务桑梓为己任,为国家输送了9万多名各类毕业生,他们绝大部分已成为所在部门的技术或管理骨干,涌现出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学者和管理专家,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位于成都市成华区中央、沪蓉高速公路起点、多条重要交通干线交汇处,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 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学校师生员工抓住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新一轮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以豪迈的热情和高昂的斗志,为建设显著特色的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多科性大学而努力奋斗! 学校在《2007中国大学评价》编制的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九十五,2007中国大学理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七十七。 地址:成都市成华区二仙桥东三路1号 邮编:610059 网址:校区问题:是有主校区(本部在二仙桥东三路,)南校区(南校区离本部也就一站路左右,主要是商学院和应用技术学院)和北校区(北校区在本部偏西北约200米的样子,主要是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南校区就是商学院,主要是文科方面的经管类的,北校区就是传艺院主要是艺体生,南校区和主校区只有一站路的距离不远但硬件就不敢说了,北校区就在主校区的后面,很近。成都理工大学的交通很方便,有很多公交车都要经过。电子商务好像是在主校,成都理工大学牛的还是地质,能源方面的专业。

很好的专业

  • 索引序列
  • 成都理工大学期刊编辑中心待遇
  • 成都理工大学期刊中心待遇
  • 成都大学期刊中心待遇
  • 成都理工大学期刊编辑中心
  • 成都大学期刊中心待遇好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