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论文

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论文

发布时间:

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论文

著作  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英汉对照),副主编,万国学术出版社1992年出版。管理学中华小百科全书,参编,四川辞书出版社和四川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1993年出版新编经济体制改革词典,参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现代统计学,独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副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人力资源管理,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管理学,副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国家十一五精品教材管理伦理学,主编,澳门科技大学2005年出版培训与发展,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国家十一五精品教材论文  高管报酬激励、战略并购重组与公司绩效: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第一作者,《管理世界》2008年第12期组织社会化理论的演进及其研究评述,第二作者,《经济管理》2007年第11期不同高管报酬方式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第一作者,《经济管理》2008年第18期如何实现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社会资本功能,第一作者,《经济管理》2002年第5期基于BSC和EVA整合战略管理的应用研究,第二作者,《南开管理评论》2006年第5期论我国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独著,《经济日报(理论周刊)》2002年9月9日社会资本:信息时代企业制胜的关键,第二作者,《光明日报(理论版)》2006年5月22日转变统计观念,重视人力资本统计,独著,《统计研究》,1998年第3期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程度的测定指标体系构建,独著,《统计研究》2001年第7期人力资源的柔性管理,第一作者,《经济管理》2003年第16期企业实施E-Learning 培训系统研究,第一作者,《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4期医疗保险领域道德风险高发成因与约束机制,第二作者,《保险研究》2007年第12期开办保险企业大学,打造集团化经营的人才优势,第二作者,《保险研究》2007年第3期保险公司知识员工“自我管理”的实证研究,第一作者,《保险研究》2008年第期6期管理类和技术类知识员工绩效特征的实证解析,第二作者,《经济管理》2008年第11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独著,《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年3期,《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人大复印报刊资料)1997年第5期人力资本核算体系刍论,第二作者,《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人大复印报刊资料)1998年第5期人力资本统计框架的构建,独著,《统计与决策》1991年第10期,《统计学、经济数学方法》(人大复印报刊资料)1991年金融动荡对制度选择的梯度差异成本分析,第一作者,《经济评论》2000年第6期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体系的创新,独著,《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02年第6期人力资源开发的社会资本功能研究,独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测度指标体系的研究,第二作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中部地区科技人力资源软实力塌陷现象研究,第一作者,《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10期中部六省科技人力资源创新能力的比较研究,第一作者,《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年第1期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第一作者,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第4期中部地区科技人力资源流动态势调查、分析与对策建议,第一作者,《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第6期跨国公司在中国本土化战略中的文化管理研究,第一作者,《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第5期社会资本的创新功能及其积聚途径研究,第二作者,《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第6期中美人力资源开发比较研究,第一作者,《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第7期我国评估评审专家评价体系的构建问题研究,第二作者,《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第1期文化差异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影响:中法合资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一作者,《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第6期如何建立与实现E-Learning下的培训系统,第一作者,《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年第7期岗位说明书的误区,第一作者,《企业管理》2003年第2期中国企业薪酬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第一作者,《科技与管理》2003年第5期投资EMBA划算吗?第一作者,《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年第5期华人企业文化及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第一作者,《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4期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战略,第二作者,《冶金经济与管理》2003年第5期神奇功效:1+1>2——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第一作者,《中外企业文化》2004年第3期战略性薪酬设计——获取企业竞争优势的推进器,第一作者,《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年第1期企业经营者“道德风险”激励的博弈分析,第一作者,《管理学报》2004年第3期论关系营销中的社会资本制胜,第二作者,《华东经济管理》2005年第1期权谋文化博弈商业诚信,第一作者,《学习月刊》2005年第4期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价值管理--平衡记分卡和经济增加值整合战略管理应用,第二作者,《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1期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第二作者,《管理科学文摘》2006年第9期中小企业战略联盟的风险与对策,第一作者,《经济论坛》2006年第19期匿名招聘:全新方式带来新优势,第一作者,《职业》2006年第11期信任对人力资源外包影响的实证研究,第二作者,《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4期企业文化变革的新制度经济学透视,第一作者,《经济评论》2007年第4期供求关系视角下管理时尚的经济学透视,第一作者,《商业时代》2008年第31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功能的绩效分析:一个社会资本的视角,独著,《珞珈管理评论》2008年第2卷(1)国外真实工作预览研究综述,第二作者,《科技和产业》,2008年第6期国外农民开发的经验对我国新型农民培育的启示,第一作者,《前沿》2008年第12期贫困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以恩施烟叶合作社为例,第一作者,《湖北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研究:一个二维度整合框架,第一作者,《理论月刊》2009年第6期MBA/EMBA教育与我国企业家的培养,第一作者,《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年第6期武汉大学实施岗位津贴制度的实践与效果,第二作者,《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第1期实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体会,《武汉大学教改动态》2000年第2期搞活国营企业的财政对策,独著,《咨询与决策》1991年第1期相关分析在营销研究中的应用,独著,《上海统计》1995年6期管理人才培育与开发及其在美国、加拿大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独著,《世界经济评论》1999年第7期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独著,《高等教育改革论丛(第四卷)》1999年第8期现代企业制度下员工的培训,第一作者,《中南财经大学学报(增)》1999年企业智力资本的分析与管理,独著,《武汉大学学报(系统工程专刊)》V人力资本统计的若干问题探讨,独著,《统计研究(增)》1999年21世纪美国、加拿大人力资源开发展望,独著,世界经济评论2000年第2期科学的考核体系—推行年薪制的利器,第一作者,《中国劳动保障报(求索版)》2001年11月24日企业改革的战略方向—创建学习型组织,第一作者,《楚天人才》2002年第6期关于技术创新的几点思考,第一作者,《科技与管理》2002年第2期实现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的创新,独著,《中国培训》2002年第4期论知识经济条件下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第一作者,《江汉论坛》2002年第4期The Outlook for China’s Professional Manager Talents Development for the 21st Century,第一作者,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ulti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 Proceedings, Nanjing,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A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Function: A Social Perspective,第一作者, Hua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in a Transitional Economy,2005年5月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Social Capital: Evidence from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第一作者,Proceedings of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 Engineering(13th),October 5-7,2006 Lille, FA Study on Effects of Social Networks o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Small and Medium Business,第一作者,the Eighth West Lak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mall & Medium Business,October 15-17 2006, Hang Zhou, CDoctrine Impact When Enterprise Expanding,第二作者,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MB October 15-17 2006, Hang Zhou, C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Social Capital of Enterprise,第一作者,The Sixth Wuh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 Management Challenges in a Global World,2007(5):On Strateg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for Rising Mid-China Region,第一作者,Research on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2007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terprise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Innovation, Wuhan University,2007(18-20)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Human Resource Ecosphe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第一作者,Research on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2007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terprise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Innovation, Wuhan University,2007(18-20)The Impact of HRMIS on Enterprise Social Capital: a View from Social Network,第一作者,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 Systems and Service Management, Proceedings of ICSSSM’07 June 9-Chengdu,China,2007,9-Innovation to Agricultural Enterpris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第一作者,Proceedings of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griculture Engineering, October 20-22,2007, Baoding, China,2007, 20-Industry Cooperation and Central China Rise: An Empircal Study form Six Regional Proovinces,第一作者,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y Clustur Dvevlopment and Management(ISTP收录)Technology Spillovers from International Outsouring:An Empirical Verificational in China,第一作者,2008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 Operational and Logisticas and Informations(IE收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回顾与评述,改革开放30年与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和实践的发展——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与实践研究会第九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2008年7月30~31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回顾与展望,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以“中国现实与国际视野—中国管理学的未来与发展”为主题)(2008年11月1-2日)《经济管理》杂志与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基于内容研究法,中国经济管理改革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纪念《经济管理》杂志创刊30周年(2008年11月7-8日)MBA教育模式的本土化发展之路,第九届中国MBA发展论坛之MBA教育论坛(2008年5月25日)

2000年以来,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三大奖72项,SCI论文数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均位列全国高校前列,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获奖数居全国高校前三位,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教育部社科课题均居全国高校前列,并有数十项成果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 学校连续十余次荣获深圳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产品奖(成交奖)和优秀组织奖。 武汉大学积极利用自身的科技、智力资源优势,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方式,与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共同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平台,联合创办了7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学校参与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电东输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在南北极科学考察、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等科技攻关中不断取得新的突破,马协型、红莲型杂交稻、高频地波监测雷达、GPS全球卫星定位与导航、高性能混合动力电池等应用型科技成果不仅具有重大的科学理论价值,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人文社会科学的专家学者充分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积极探索关系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保证和智力支持。

你肯定考不上

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论文要求

核心期刊论文要求正文篇幅一般在5000--10000字不等,包括简短引言、论述分析、结果和结论等内容。文字太少就不能充分展开论述。文中出现的外文缩写除公知公用的首次出现一律应标有中文翻译或外文全称。

论文的格式请参考你学校的网站,或是发表杂志的要求。好的论文应该形式完备,内容丰富,引用充分,结论正确且新颖,最好能够在社会上造成重大影响,或对决策者形成具体建议。

我是某末流211工科,本科论文还在写着大约进度到一半了,已经3万字了。

看各个学校,学校有要求规定的啊

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论文答辩

自考答辩这块不是很严格的,你自考都考过了 ,答辩对于你应该不难的

报名地址,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自考办公室【报名的考生可在武汉市内乘公汽到武昌广埠屯下车,进武汉大学信息学部校门一号楼】; 电话:68778950每年六月和十二月的十一和十二号各有一次报名机会。报名时,须要到当地自考办公室打出所有理论考试的成绩,携带身份证。前住报名 。报名费好像是500块。十二月报名 ,明年四月参加答辩。这些是我目前了解的信息。我是在外面报的自考。你如果是在学校每年出学费报的自考的话。论文答辩程序会简单很多吧。还有疑问可以打那个电话,我也都是打电话问的。祝你好运了。我这次也要报名了。呼。

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论文格式

一、纸型及页边距,毕业论文一律用国际标准A4型纸打印。页面分图文区与白边区两部分,所有的文字、图形、其他符号只能出现在图文区内。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5厘米,装订线为0厘米,统一采用5倍行间距编排。二、版式与用字,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文字一律通栏编辑,使用规范的简化汉字。除非必要,不使用繁体字。忌用异体字、复合字及其他不规范的汉字。三、表格,表头包括表号、标题和计量单位,用小5号黑体,在表体上方与表格线等宽度编排。其中,表号居左,格式为"表1",全文表格连续编号;标题居中,格式为"XX表";计量单位居右,参考格式为"计量单位:元"。四、图,图的插入方式为上下环绕,左右居中。文章中的图应统一编号并加图名,格式为"图1 XX图",用小5号黑体在图的下方居中编排。五、公式,文中的公式应居中编排,有编号的公式略靠左排,公式编号排在右侧,编号形式为"="公式下面有说明时,应顶格书写。较长的公式可转行编排,在加、减、乘、除号或等号处换行,这些符号应出现在行首。公式的编排应使用公式编辑器。六、数字,文中的数字,除部分结构层次序数词、词组、惯用词、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模糊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其他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同一文中,数字的表示方法应前后一致。七、标点符号,文中的标点符号应正确使用,忌误用、混用,中英文标点符号应区分开。八、计量单位,除特殊需要,论文中的计量单位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写作的具体格式为,1、标题 2、主要内容,3、关键字(你的这篇文章中的关键字),4、正文,5、引文出处(你在你的这篇文章中所引用句子或者词的出处),这是为了保护别人著作权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51种) 序号 期刊名称 期 刊 信 息 1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北京市中关村大街59号(100872) (010)62511499 2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00871) (010)62751216 3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100875) (010)58807848 4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天津市卫津路94号南开大学学报编辑部(300071) (022)23501681 5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南京市汉口路22号(210093) (025)3592704 6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200433) (021)65642109 7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学报编辑部(100084) (010)62783533 8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广州新港西路135号(510275) (020)84111990 9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四川省成都市望江路29号文科楼156室(610064) (028)85412440 10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361005) (0592)2182366 11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湖北武昌珞珈山(430072) (027)68754203 12 求是学刊 哈尔滨南岗区学府路74号(150080) (0451)86608815 13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310028) (0571)88273210 88925616, 14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130024) (0431)85099325 85098026 15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湖北武昌珞珈山(430072) (027)68754203 16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130012) (0431)5166970 17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200062) (021)62232305 18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编辑部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33号(100037) (010)68984614 19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南京师大学报》编辑部(210097) (025)83598341 20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武昌桂子山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430079) (027)67868127 21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710049) (029)82663982 82667978 22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安市长安南路,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710062) (029)85308849 23 思想战线 昆明市翠湖北路2号(650091) (0871)5033249 24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450001) (0371)67781275 25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西三环北路105号(100037) (010)68902450 26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南京四牌楼2号(210096) (025)83791190 27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广州市石牌(510632) (020)85220281 85224092 28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北省保定市五四东路180号(071002) (0312)5079412 29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武汉市珞瑜路1037号(430074) (027)87543816 30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太原坞城路92号山西大学学报编辑部(030006) (0351)7018311 31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安市太白北路229号(710069) (029)88302822 32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西区卫津路241号(300074) (022)23541014 23540081 33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湖南长沙岳麓山(410081) (0731)8872209 8872471 34 齐鲁学刊 山东·曲阜(273165) (0537)4455347 35 西南大学学报(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更名)(人文社会科学版) 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400715) (023)68252538 36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海市桂林路100号(200234) (021)64322304 37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兰州大学学报编辑部(730000) (0931)8912706 2312707 38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250100) (0531)88364645 39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1000号信箱(200030) (021)62933089 40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福建省福州市工业路523号(350002) (0591)87892444 41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福州市仓山区(350007) 42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兰州市安宁东路967号(730070) 0931-7971692 43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路235号(010021) (0471)4992004 44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上海市上大路99号(200444) (021)66135506 45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杂志社(广州石牌)(510631) (020)85211440 46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5号(610068) (028)84760703 47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安徽合肥安徽大学学报编辑部(230039) (0551)5107719 5107157 48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深圳大学学报编辑部(518060) (0755)6536133 49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宁夏银川西夏区文萃北街217号宁夏大学学术期刊中心(750021) (0951)2061793 2061735 50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昆明市一二·一大街298号(650092) (0871)5516038 51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海南省海口市(570228) (0898)66279237

《武汉大学学报》分人文科学版、哲学社会科学版、理学版、工学版、信息科学版、医学版、英文版七个版本。目前好像不是每个版本都被EI收录了,理学版、工学版、信息科学版应该都有收录,其它几个版本都不确定

  • 索引序列
  • 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论文
  • 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论文要求
  • 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论文答辩
  • 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论文格式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