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农村发展的论文3500字

农村发展的论文3500字

发布时间:

农村发展的论文3500字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中央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积极推进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社会的发展能有目前这样的好形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党和政府在近几年的宏观调控中切实加强了农业和农村这个薄弱环节,扭转了前几年粮食生产滑坡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局面。这次宏观调控的一大成果,就是把农业农村稳住了,从而稳定了市场,稳住了人心。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事关全局,只有真正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才能把握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农业和农村始终是难点和重点。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特别是要在多予上下功夫,真正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全面推进农村的发展。经过全党全国的不懈努力,使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切实加强,使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使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继续推进。归根到底,要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使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  以工带农  从农业支持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从农村服务城市,到城市带动农村。工与农、城和乡,这两大关系正在实现着从未有过的历史性转变。我们正在寻找破解“三农”难题的“金钥匙”。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的目标,绝不单纯是搞新村建设,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注重实效,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使新农村建设带给农民实惠、受到农民拥护,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  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还处在爬坡阶段,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会议根据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实际,强调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把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入更多地转向农村,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二)围绕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三)稳步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四)坚持农村土地基本经营制度和严格控制建设占地,确保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五)引导农民有序进城务工,公平对待农民工及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六)增加对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投入,从多方面加强农村公共服务。  目前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大政方针已经明确,政策措施陆续出台,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关键在于加强领导,统一思想,狠抓落实。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充分认识“三农”工作对全局的重大意义,切实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领导干部要经常到农村做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真正掌握农村的真实情况,了解农民的愿望和要求,认真研究制定和切实落实促进农村发展的具体措施。  跨越城乡之间的鸿沟已经不是梦想  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加大工作力度。要稳定、完善、强化各项行之有效的惠农支农政策,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要继续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正在农村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要结合农村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正面教育,解决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问题,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问题,务求取得实效,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光荣而艰巨,任重而道远。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坚定信心,以脚踏实地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锐意创新的精神,缜密细致的工作,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

拓展我国农村需求,增加农村居民消费,需要利用多种方式对农村居民的总体消费水平及其变化趋势给与分析考察,发现并找到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诸多关系,譬如,收入和消费总量的关系、收入和消费增量的关系、平均消费倾向、恩格尔系数、城乡消费差距的变化、农业人口比率和农村消费比例的关系等。实践表明,收入是决定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平均消费倾向反映的是当年消费与当年收入的相对关系,恩格尔系数是体现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一、消费总量增加与经济收入提高基本同步 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看,农民收入和消费的总量及增量水平的变化关系、平均消费倾向、恩格尔系数、城乡消费差距和农业人口比率与农村消费比例等关系,都表明了我国农村居民整体消费水平是在提高。 (一)农村居民消费总量增加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进入 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居民在人口总量逐年减少的同时,消费总水平逐年提高,已从 2001年的15666亿元,提高到2008年的4亿元,7年间增加了 4亿元,平均每年增加消费总量 8亿元,增长率 8%。农村居民消费无论是总量水平还是增长速度都是处于上升趋势。同全部居民消费增长水平相比,尽管在全体居民消费总量中的比重下降,增长幅度也相对落后,但是人均消费水平是增加的。如果以3亿农村进城人员全部在农村消费,按照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3730元计算,应该有0亿元的消费总量,如果按照城镇居民人均消费一半计算,应该有9亿元的消费总量。所以,在把握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总量和水平,分析扩大农村内需的现实基本情况的时候,必须考虑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带来的农村居民的快速转移。特别是考虑中央作出的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新格局战略部署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我国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所产生的积极效果。 (二)消费与收入增长基本同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迅速增加,消费水平也日益提高。1980年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是 191元,2001年增加到 2366元,2008年达到了 4761元,与1980年相比增长了 6%,平均每年增长 4%。1980年农村居民的人均生活消费水平为 162元,2001年增加到1741元,2008年达到了3661元,与 1980年相比增长了5%,平均每年增长 8%。可以看出来,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与收入增长幅度基本保持一致,说明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意愿还是比较明显的,并且随着收入的增加,会保持消费水平的同向提高。随着时间的推进,我国农村居民当年的人均纯收入与人均实际消费支出都在增加,虽然增加的速度相对较为缓慢,但二者在数量上的差距保持着一个相对固定的比例。 (三)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保持平稳上升 根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消费支出与实际收入之间保持着稳定的函数关系,消费支出主要取决于人们现期可支配收入,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将增加,但消费增加的幅度将小于收入增加的幅度。2001年-2004年我国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相对较为平稳,保持在 74左右,而 2005年 -2006年两年,平均消费倾向出现了上升趋势,从 74上升到 78和79的最高值。到2007年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有所下降,2008年继续下降到 77。消费倾向之所以出现上升与下降的趋势,一方面可以解释为,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极大的促进了农村居民的消费勇气,使消费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从我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变动也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影响。从总体上看,“十五”时期以来,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在 7-8之间变化。 (四)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波动中下降 自“十五”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总体上处于下降趋势,虽然在2004年有所反弹,但很快又保持下降趋势,并且下降的速度快于城镇居民。7年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减少了4%,而同期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只减少了8%。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差在逐年缩小,说明城乡之间的消费水平和差距趋于接近,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和消费指向存在着很大的趋同性。尽管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有所回升,但应该考虑是消费价格指数变化导致的,2008年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涨幅5%,是“十五”以来年度涨幅最高的一年(2001年 -2008年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总涨幅4%,平均涨幅 1%)。从变化速度看,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在2001年-2008年的7年间,有4个百分点的变化,超过了同期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个百分点的变化。说明农村居民总体生活质量进入到快速改善阶段,并不断朝着富裕生活水平靠近。 (五)农村居民消费增长低于城镇 2001年-2008年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绝对数的比较始终在6-8之间,同年的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始终高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并且城镇居民消费的增长速度要比农村居民消费增长快。2001年-2008年城镇居民消费平均每年增长幅度7%,农村居民消费增长为3%。应该认为,存在着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差异,是一种必然现象,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同,导致的消费绝对值的差异,是会持续存在的。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的出现,城乡消费水平的对比才有可能出现变化。因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更需要消费,更需要改善生活质量,而城镇居民消费则进入到了一个相对稳定期。届时,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有可能在现有的基础上持续缩小,或者是不再扩大。 二、消费结构变化与生活质量改善大体吻合 (一)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整体变化,呈现出温饱型需求下降,而奢侈性消费增加的趋势 1、食品消费支出。“十五”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食品消费所占的比重虽然在 2004年附近稍有波动,但总体上趋于逐年下降。2001年食品消费支出比例为 7%,2007年下降到 1%,2008年略有回升到 7%,下降了 4 个百分点。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比重回升与食品消费价格上升有直接关系,2004年食品消费价格比上年提高 9%,2008年食品消费价格比上年提高3%(2001年-2008年农村食品消费价格累计上涨6%)。与此同时,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内部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均粮食和蔬菜的消费不断减少,禽、肉、蛋、奶及其制品类的消费虽有波动但总体上却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这说明我国农村居民饮食质量和结构不断得到提高和改善。 2、衣着消费支出。“十五”以来,衣着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从 2001年的 67%,上升到 2007年的 6%,2008年略有下降到 8%,虽然在 2004年稍有波动,但整体上趋于上升趋势。衣着消费比重的不断上升说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越来越注重衣着的改善。同时与农村居民衣着类消费价格连续走低有很大关系(2001年-2008年农村居民衣着类消费价格累计下降 13%)。 3、居住消费支出。住房消费在我国农村消费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农村居住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从 2001年的 03%先上升到2002年的4%,接着2005年下降到最低点 49%,随后又迅速回升,2007年回升到 80%,2008年进一步上升到5%。这种上升是在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和居住类消费品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实现的(2001年-2008年农村居民住房消费品价格累计上涨6%),因而更加说明农村居民对于住房改善的要求十分强烈和迫切。2001年 -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从 7平方米,增加到4平方米,增加了 7平方米,增长 1%。 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各种耐用消费品如彩电、电冰箱、洗衣机和空调等纷纷进入农村居民的家庭。家庭设备用品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从2001年的4%下降到 2005年的 1%,接着开始上升,2007年达到 6%,2008年上升到8%。整个“十五”期间,家庭设备用品的消费总体上处于下降趋势。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意味着农村家庭设备用品的饱和,因为进入“十一五”农村家庭设备用品的消费又不断上升。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物价的涨幅较快,导致农村居民的购买力降低,更多的支出花费在食物上,也包括由于医疗等负担过重造成的。总之,农村居民在家庭设备用品方面的消费比重近几年来迅速上升,使我们有理由认为该市场的开拓潜力很大,因为这是生活现代化的必然。 5、交通通讯消费支出。随着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快速发展,它们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密切,并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收入增长和交通通讯的迅速发展促使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发生转变,导致居民在交通通讯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加。整个“十五”的前四年农村居民的交通通讯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相当稳定,保持在6%到0%的范围内。从“十五”的最后一年开始,交通通讯消费比重迅速上升,进入到“十一五”期间的 2007年达到了 2%,2008年略有回落到 8%。 6、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知识经济的到来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人们对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的消费支出逐年增加。从2001的3%增加到2005年的6%,随后又逐年下降,2006年为 8%,2007年为 5%,2008年为6%。农村居民文娱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例先平稳上升,随后又缓慢下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重视对精神文明的追求,文娱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多,同时 2006年义务教育改革之前,教育成本不断增大导致了2001年到2006年,文娱消费比重不断提高,随着2006年起义务教育的改革,农村居民的教育成本不断降低,从而使得文娱支出的比重不断降低。另一方面,也说明农村娱乐教育文化事业还不发达,许多农村还没有具有高水平、上档次、普及性的娱乐设施和文化活动站,导致农民不得不减少用于娱乐文化方面的支出。 7、医疗保健。农民的身体素质与农民的生产能力紧密相连,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逐渐有能力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从而农村居民的医疗保健支出不断增多。“十五”以来农村居民的医疗保健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从2001年的06%,2002年的5%,增加到2003年的1%和2004年的3%,接着开始下降,2005年为6%,2006年为8%,2007年为5%,2008年为7%。2001-2004年,农村居民的医疗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平稳增加,这说明农村居民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2004年以后,农村医疗消费保健支出出现了加大下降,并维持在5%-8%,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启动和推广,大大降低了农村居民的医疗成本,因此出现了医疗保健消费比重的下降。当然也包括政府长期以来实行农村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的低价政策(2001年 -2008年农村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消费价格平均每年增长8%)。 (二)不同地区消费结构变化中,东部地区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中西部地区有所改善 1、各地区的生活消费总支出不断上升。从 2005年到2007年不同地区同期人均消费支出相比,高低排序依次是: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其中,从食品支出看,虽然支出的绝对数量(以当年价格)都不断增长,但是支出的相对数量,也即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却不断下降,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中,东部地区从 2005年的 12下降到 2007年的 56%,中部地区从 2005年的 05%下降到2007年的 84%,西部地区从 2005年的 79%下降到 62%,东部地区从 2005年的48%下降到 2007年的 86% 2、按生活质量高低排序,依次是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已处于富裕水平,东部地区则非常接近富裕水平,中部和西部地区整体上处于小康水平,并不断向富裕迈进。从绝对数量(以当年价格)来看,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和医疗保健等 2005年到 2007年逐年处于增长状态,但是从相对数量来看,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交通通讯占消费总量的比重逐年处于上升状态,居住支出始终居于第二位,并且上涨的幅度较大,带动了农村居民的消费升级,交通通讯支出超过了文教娱乐支出排在了第三位,文教娱乐支出由于义务教育的改革降低了教育成本则不断下降,由于人们生老病死的不可预知性,医疗保健支出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支出有所波动。 3、各地区高档耐用消费品有所增长。从每百户耐用消费量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地区农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变化。2005年到2007年,各地区每百户拥有的洗衣机、电冰箱、空调机、抽油烟机、摩托车、移动电话、彩色电视机、照相机和家用计算机都在不断增加。其中东部地区除了洗衣机外,每百人拥有的其他耐用消费品都排在全国之首,其次是东北地区,东北地区每百人拥有的洗衣机高于东部地区,接下来是中部和西部地区。我们可以看到,每百人自行车和黑白电视机的消费量不断减少,而摩托车和彩色电视机的消费量则不断增多,每百人拥有的电话机相对而言较为稳定,而移动电话则迅速增加。各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构成部分的变动,与前面对农村消费的总体分析相一致,说明人们随着收入的提高,购买能力的增强,以及社会文化、交通、医疗等事业的快速发展,促使人们的消费方式不断转变,消费不断升级,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三)不同收入组的消费结构出现差异 对不同收入组的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及变动进行描述分析,发现收入水平的差异,决定了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不同。 1、收入水平不同,但是消费支出均出现增长。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居民不同收入组的消费支出总额(按当年价格)从2000年到2008年都是不断增长的。其中,低收入户消费支出从 2000年的977元,增加到2008年的 2145元,增长 5%;中低收入户从 1233元,增加到 2653元,增长 2%;中等收入户从1501元,增加到3286元,增长 9%;中高收入户从1877元,增加到4191元,增长3%;高收入户从 3086元,增加到 6854元,增长1%。数据显示出,收入水平越高,消费支出的增长幅度越高。 2、食品支出增长不同。食品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从 2005年到 2007年,高收入组和中低收入组一直处于下降状态,低收入,中等收入和中高收入组则是先下降,2007年又稍有回升,这一现象与前面的分析基本一致,可能跟物价的上涨有着一定关系。同时可以看到,高收入组食品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小于4,整体处于富裕水平,并且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中高收入组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不断接近富裕水平,中等收入组生活水平虽有改善,但是仍处于小康生活,并与富裕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中低收入组虽然进入了小康生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与中等收入相比还较差,低收入组始终在温饱和小康的边缘徘徊。 3、食品支出以外的消费处于上升。从绝对数量(以当年价格)来看,不同收入组的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和医疗保健等2005年到2007年的支出均处于增长状态,但是从相对数量来看,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占消费总量的比重逐年处于上升状态,居住支出始终居于第二位,并且上涨的幅度较大,带动了农村居民的消费升级。除了低收入组之外,其他收入组的交通通讯支出均处于上升状态,并超过了文教娱乐支出排在了第三位,2005年到2007年,各收入组的文教娱乐支出均处于下降状态。这是由于农村义务教育的改革降低了教育成本使文教娱乐的支出不断下降,由于人们生老病死的不可预知性,医疗保健支出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各不同收入组的医疗保健支出有所波动。 三、消费行为差异与需求倾向平稳趋于一致 (一)不同地区农户消费行为存在差异 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这四个地区的划分,一方面是地域上的划分,另一方面,则可以看到这种划分和收入水平是密切相关的。根据统计年鉴的 2005年-2008年数据,我们可以将这四个地区按收入水平高低排序,依次是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高收入地区,也即东部和东北地区,整体来看,基本消费都已得到满足,因此其消费倾向较低,低收入地区也即西部地区受收入限制,收入的大部分都要用于满足基本的生活消费支出,因此其消费倾向较高。中等收入地区,也即中部地区农户的消费倾向,介于东部、东北和西部地区之间。 1、2005年-2008年四年中,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越高的地区,其平均消费倾向越低;而收入水平越低的地区,其平均消费倾向越高,说明低收入地区的消费欲望强,而高收入地区的储蓄倾向强。 2、2005年-2008年四年中,从整体上来看,东部地区的平均消费较为稳定;中部地区的平均消费倾向先上升又下降,并且2008年的平均消费倾向低于2005年的消费倾向;东北和西部地区的平均消费倾向都在下降;东北地区的平均消费倾向下降幅度大。这说明收入较高的地区,平均消费倾向变动的范围较小,农户的消费行为差异较小。 3、2006年-2008年,不同地区的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出现差异,其中,2006年中部地区的边际消费倾向最高,而东北地区农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最低,东部和西部居中。2008年,东部地区边际消费倾向最低,已经连续三年处于下降,说明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后,并没有更多的增加消费支出;西部地区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最高,但也是连续三年下降,这主要也是因为收入水平较低,收入增长不快所致。收入增加的部分,更多的用于储蓄或用于生产性投资;中部地区边际消费倾向变化较大,说明这部分地区的农村居民随着收入增加而扩大消费需求的愿望波动强烈。东北地区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处于上升期,客观上要求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消费。 (二)不同收入组农户的消费行为不同 以《中国统计年鉴》对农户收入的五类分组为依据,我们收集整理了这些不同收入组农户的消费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 1、2003年-2008年,五个收入组从低到高,平均消费倾向依次减小,并且低收入组农户的平均消费大于1,这说明收入较低的农户受收入的限制,所有的收入都用于基本的日常生活消费,并且还会因为入不敷出而需要借钱或救济来满足日常的基本生活,它们的消费欲望较大,因此平均消费倾向较大甚至还会大于1。而随着收入的不断提高,较高收入阶层农户的基本消费都可以满足,并且随着收入的不断提高,农户的消费倾向不断减小,而储蓄的倾向不断增强。 2、从2003年-2008年,各收入组农户的平均消费倾向都经历了先增长,而后下降的过程,这与我们在第一部分对不同收入组的消费结构变化的分析相一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物价的上涨和农户的消费惯性,导致农户要为了保持原有的消费倾向就要花更多的钱,而随着物价的下降,各收入组的平均消费倾向也逐渐下降。 3、根据凯恩斯的观点,边际消费倾向是要小于 1的,而利用《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数据,整理计算的不同收入组农户的边际消费倾向,则出现了一些数据大于1,尤其是中低收入组农户的边际消费倾向和2005年除了高收入足农户以外的其它收入组农户。这主要是因为,中低收入组农户当年的收入增长不够满足消费的一般性增长,因此农户必须要依靠利用已有的储蓄,或是借钱或是依靠救济来进行消费。而2005年出现的绝大多组农户收入组的边际消费倾向大于 1,可能跟物价的上涨有关(2004年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提高8%,2005年提高2%,均高于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全体城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水平),使得农户当年的收入增长不能满足由于物价上涨而造成的消费的大幅上涨,因此需要借贷或是动用已有的储蓄进行消费,因此边际消费倾向大于1。 4、2008年低收入户边际消费倾向依然大于1,甚至超过了2007年,达到了92,说明这部分农户为了生存,在高物价水平时期,依然要靠动用储蓄维持生活(2008年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提高5%,超过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全体城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水平)。 5、2003年-2008年,从总体上来看,由低到高五个收入组农户的边际消费倾向依次减小。这说明收入越高的农户,用于基本消费的支出是稳定的,因而它的消费倾向较低,并且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长也不断减小,而储蓄的倾向则不断增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历史背景 早在上世纪年代,我国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时,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低,广大农民的温饱还难以保障,发展农业生产主要是解决农民的穿衣吃饭和粮食需求问题,建设新农村就是要维持农村和全社会的安定。正当几亿农民所关心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生产力获得了空前解放,农村各项事业都获得了飞速进步,农民一直盼望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都成了现实。这个时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两个文明一齐抓。这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而提出来的。上世纪年代初,我国又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 (更多新农村论文) 一是基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举步维艰、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重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任务艰巨,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如果这些问题和矛盾不根治、不解决,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就很难赢得主动、就容易出现波折。 二是基于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以上,财政收入达万亿元,这对于建设新农村非常有利,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大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否则,尽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就会落空。 三是基于巩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不仅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是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而且是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挑战和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继续通过改革找出路、通过创新促发展,积极建立起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体制机制,使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是基于缓解农村发展的资源、市场、体制三大制约,缩小日渐拉大的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一个基本事实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明显提升,工业化、城镇化速度加快,土地、资金等要素大量向城市集中,耕地在过去年中减少了亿亩,人均下降到亩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而农村人口却没有减少多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扩大到∶;农村积累下来的种种矛盾,已经向国民经济发出了强烈的预警信号。因此,中央审时度势的提出,要下决心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不同,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

农村发展的论文3500字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历史背景 早在上世纪年代,我国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时,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低,广大农民的温饱还难以保障,发展农业生产主要是解决农民的穿衣吃饭和粮食需求问题,建设新农村就是要维持农村和全社会的安定。正当几亿农民所关心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生产力获得了空前解放,农村各项事业都获得了飞速进步,农民一直盼望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都成了现实。这个时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两个文明一齐抓。这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而提出来的。上世纪年代初,我国又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 (更多新农村论文) 一是基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举步维艰、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重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任务艰巨,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如果这些问题和矛盾不根治、不解决,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就很难赢得主动、就容易出现波折。 二是基于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以上,财政收入达万亿元,这对于建设新农村非常有利,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大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否则,尽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就会落空。 三是基于巩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不仅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是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而且是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挑战和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继续通过改革找出路、通过创新促发展,积极建立起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体制机制,使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是基于缓解农村发展的资源、市场、体制三大制约,缩小日渐拉大的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一个基本事实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明显提升,工业化、城镇化速度加快,土地、资金等要素大量向城市集中,耕地在过去年中减少了亿亩,人均下降到亩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而农村人口却没有减少多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扩大到∶;农村积累下来的种种矛盾,已经向国民经济发出了强烈的预警信号。因此,中央审时度势的提出,要下决心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不同,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

拓展我国农村需求,增加农村居民消费,需要利用多种方式对农村居民的总体消费水平及其变化趋势给与分析考察,发现并找到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诸多关系,譬如,收入和消费总量的关系、收入和消费增量的关系、平均消费倾向、恩格尔系数、城乡消费差距的变化、农业人口比率和农村消费比例的关系等。实践表明,收入是决定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平均消费倾向反映的是当年消费与当年收入的相对关系,恩格尔系数是体现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一、消费总量增加与经济收入提高基本同步 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看,农民收入和消费的总量及增量水平的变化关系、平均消费倾向、恩格尔系数、城乡消费差距和农业人口比率与农村消费比例等关系,都表明了我国农村居民整体消费水平是在提高。 (一)农村居民消费总量增加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进入 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居民在人口总量逐年减少的同时,消费总水平逐年提高,已从 2001年的15666亿元,提高到2008年的4亿元,7年间增加了 4亿元,平均每年增加消费总量 8亿元,增长率 8%。农村居民消费无论是总量水平还是增长速度都是处于上升趋势。同全部居民消费增长水平相比,尽管在全体居民消费总量中的比重下降,增长幅度也相对落后,但是人均消费水平是增加的。如果以3亿农村进城人员全部在农村消费,按照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3730元计算,应该有0亿元的消费总量,如果按照城镇居民人均消费一半计算,应该有9亿元的消费总量。所以,在把握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总量和水平,分析扩大农村内需的现实基本情况的时候,必须考虑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带来的农村居民的快速转移。特别是考虑中央作出的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新格局战略部署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我国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所产生的积极效果。 (二)消费与收入增长基本同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迅速增加,消费水平也日益提高。1980年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是 191元,2001年增加到 2366元,2008年达到了 4761元,与1980年相比增长了 6%,平均每年增长 4%。1980年农村居民的人均生活消费水平为 162元,2001年增加到1741元,2008年达到了3661元,与 1980年相比增长了5%,平均每年增长 8%。可以看出来,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与收入增长幅度基本保持一致,说明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意愿还是比较明显的,并且随着收入的增加,会保持消费水平的同向提高。随着时间的推进,我国农村居民当年的人均纯收入与人均实际消费支出都在增加,虽然增加的速度相对较为缓慢,但二者在数量上的差距保持着一个相对固定的比例。 (三)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保持平稳上升 根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消费支出与实际收入之间保持着稳定的函数关系,消费支出主要取决于人们现期可支配收入,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将增加,但消费增加的幅度将小于收入增加的幅度。2001年-2004年我国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相对较为平稳,保持在 74左右,而 2005年 -2006年两年,平均消费倾向出现了上升趋势,从 74上升到 78和79的最高值。到2007年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有所下降,2008年继续下降到 77。消费倾向之所以出现上升与下降的趋势,一方面可以解释为,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极大的促进了农村居民的消费勇气,使消费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从我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变动也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影响。从总体上看,“十五”时期以来,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在 7-8之间变化。 (四)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波动中下降 自“十五”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总体上处于下降趋势,虽然在2004年有所反弹,但很快又保持下降趋势,并且下降的速度快于城镇居民。7年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减少了4%,而同期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只减少了8%。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差在逐年缩小,说明城乡之间的消费水平和差距趋于接近,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和消费指向存在着很大的趋同性。尽管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有所回升,但应该考虑是消费价格指数变化导致的,2008年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涨幅5%,是“十五”以来年度涨幅最高的一年(2001年 -2008年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总涨幅4%,平均涨幅 1%)。从变化速度看,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在2001年-2008年的7年间,有4个百分点的变化,超过了同期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个百分点的变化。说明农村居民总体生活质量进入到快速改善阶段,并不断朝着富裕生活水平靠近。 (五)农村居民消费增长低于城镇 2001年-2008年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绝对数的比较始终在6-8之间,同年的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始终高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并且城镇居民消费的增长速度要比农村居民消费增长快。2001年-2008年城镇居民消费平均每年增长幅度7%,农村居民消费增长为3%。应该认为,存在着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差异,是一种必然现象,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同,导致的消费绝对值的差异,是会持续存在的。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的出现,城乡消费水平的对比才有可能出现变化。因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更需要消费,更需要改善生活质量,而城镇居民消费则进入到了一个相对稳定期。届时,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有可能在现有的基础上持续缩小,或者是不再扩大。 二、消费结构变化与生活质量改善大体吻合 (一)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整体变化,呈现出温饱型需求下降,而奢侈性消费增加的趋势 1、食品消费支出。“十五”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食品消费所占的比重虽然在 2004年附近稍有波动,但总体上趋于逐年下降。2001年食品消费支出比例为 7%,2007年下降到 1%,2008年略有回升到 7%,下降了 4 个百分点。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比重回升与食品消费价格上升有直接关系,2004年食品消费价格比上年提高 9%,2008年食品消费价格比上年提高3%(2001年-2008年农村食品消费价格累计上涨6%)。与此同时,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内部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均粮食和蔬菜的消费不断减少,禽、肉、蛋、奶及其制品类的消费虽有波动但总体上却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这说明我国农村居民饮食质量和结构不断得到提高和改善。 2、衣着消费支出。“十五”以来,衣着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从 2001年的 67%,上升到 2007年的 6%,2008年略有下降到 8%,虽然在 2004年稍有波动,但整体上趋于上升趋势。衣着消费比重的不断上升说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越来越注重衣着的改善。同时与农村居民衣着类消费价格连续走低有很大关系(2001年-2008年农村居民衣着类消费价格累计下降 13%)。 3、居住消费支出。住房消费在我国农村消费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农村居住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从 2001年的 03%先上升到2002年的4%,接着2005年下降到最低点 49%,随后又迅速回升,2007年回升到 80%,2008年进一步上升到5%。这种上升是在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和居住类消费品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实现的(2001年-2008年农村居民住房消费品价格累计上涨6%),因而更加说明农村居民对于住房改善的要求十分强烈和迫切。2001年 -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从 7平方米,增加到4平方米,增加了 7平方米,增长 1%。 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各种耐用消费品如彩电、电冰箱、洗衣机和空调等纷纷进入农村居民的家庭。家庭设备用品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从2001年的4%下降到 2005年的 1%,接着开始上升,2007年达到 6%,2008年上升到8%。整个“十五”期间,家庭设备用品的消费总体上处于下降趋势。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意味着农村家庭设备用品的饱和,因为进入“十一五”农村家庭设备用品的消费又不断上升。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物价的涨幅较快,导致农村居民的购买力降低,更多的支出花费在食物上,也包括由于医疗等负担过重造成的。总之,农村居民在家庭设备用品方面的消费比重近几年来迅速上升,使我们有理由认为该市场的开拓潜力很大,因为这是生活现代化的必然。 5、交通通讯消费支出。随着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快速发展,它们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密切,并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收入增长和交通通讯的迅速发展促使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发生转变,导致居民在交通通讯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加。整个“十五”的前四年农村居民的交通通讯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相当稳定,保持在6%到0%的范围内。从“十五”的最后一年开始,交通通讯消费比重迅速上升,进入到“十一五”期间的 2007年达到了 2%,2008年略有回落到 8%。 6、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知识经济的到来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人们对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的消费支出逐年增加。从2001的3%增加到2005年的6%,随后又逐年下降,2006年为 8%,2007年为 5%,2008年为6%。农村居民文娱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例先平稳上升,随后又缓慢下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重视对精神文明的追求,文娱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多,同时 2006年义务教育改革之前,教育成本不断增大导致了2001年到2006年,文娱消费比重不断提高,随着2006年起义务教育的改革,农村居民的教育成本不断降低,从而使得文娱支出的比重不断降低。另一方面,也说明农村娱乐教育文化事业还不发达,许多农村还没有具有高水平、上档次、普及性的娱乐设施和文化活动站,导致农民不得不减少用于娱乐文化方面的支出。 7、医疗保健。农民的身体素质与农民的生产能力紧密相连,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逐渐有能力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从而农村居民的医疗保健支出不断增多。“十五”以来农村居民的医疗保健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从2001年的06%,2002年的5%,增加到2003年的1%和2004年的3%,接着开始下降,2005年为6%,2006年为8%,2007年为5%,2008年为7%。2001-2004年,农村居民的医疗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平稳增加,这说明农村居民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2004年以后,农村医疗消费保健支出出现了加大下降,并维持在5%-8%,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启动和推广,大大降低了农村居民的医疗成本,因此出现了医疗保健消费比重的下降。当然也包括政府长期以来实行农村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的低价政策(2001年 -2008年农村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消费价格平均每年增长8%)。 (二)不同地区消费结构变化中,东部地区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中西部地区有所改善 1、各地区的生活消费总支出不断上升。从 2005年到2007年不同地区同期人均消费支出相比,高低排序依次是: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其中,从食品支出看,虽然支出的绝对数量(以当年价格)都不断增长,但是支出的相对数量,也即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却不断下降,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中,东部地区从 2005年的 12下降到 2007年的 56%,中部地区从 2005年的 05%下降到2007年的 84%,西部地区从 2005年的 79%下降到 62%,东部地区从 2005年的48%下降到 2007年的 86% 2、按生活质量高低排序,依次是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已处于富裕水平,东部地区则非常接近富裕水平,中部和西部地区整体上处于小康水平,并不断向富裕迈进。从绝对数量(以当年价格)来看,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和医疗保健等 2005年到 2007年逐年处于增长状态,但是从相对数量来看,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交通通讯占消费总量的比重逐年处于上升状态,居住支出始终居于第二位,并且上涨的幅度较大,带动了农村居民的消费升级,交通通讯支出超过了文教娱乐支出排在了第三位,文教娱乐支出由于义务教育的改革降低了教育成本则不断下降,由于人们生老病死的不可预知性,医疗保健支出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支出有所波动。 3、各地区高档耐用消费品有所增长。从每百户耐用消费量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地区农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变化。2005年到2007年,各地区每百户拥有的洗衣机、电冰箱、空调机、抽油烟机、摩托车、移动电话、彩色电视机、照相机和家用计算机都在不断增加。其中东部地区除了洗衣机外,每百人拥有的其他耐用消费品都排在全国之首,其次是东北地区,东北地区每百人拥有的洗衣机高于东部地区,接下来是中部和西部地区。我们可以看到,每百人自行车和黑白电视机的消费量不断减少,而摩托车和彩色电视机的消费量则不断增多,每百人拥有的电话机相对而言较为稳定,而移动电话则迅速增加。各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构成部分的变动,与前面对农村消费的总体分析相一致,说明人们随着收入的提高,购买能力的增强,以及社会文化、交通、医疗等事业的快速发展,促使人们的消费方式不断转变,消费不断升级,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三)不同收入组的消费结构出现差异 对不同收入组的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及变动进行描述分析,发现收入水平的差异,决定了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不同。 1、收入水平不同,但是消费支出均出现增长。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居民不同收入组的消费支出总额(按当年价格)从2000年到2008年都是不断增长的。其中,低收入户消费支出从 2000年的977元,增加到2008年的 2145元,增长 5%;中低收入户从 1233元,增加到 2653元,增长 2%;中等收入户从1501元,增加到3286元,增长 9%;中高收入户从1877元,增加到4191元,增长3%;高收入户从 3086元,增加到 6854元,增长1%。数据显示出,收入水平越高,消费支出的增长幅度越高。 2、食品支出增长不同。食品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从 2005年到 2007年,高收入组和中低收入组一直处于下降状态,低收入,中等收入和中高收入组则是先下降,2007年又稍有回升,这一现象与前面的分析基本一致,可能跟物价的上涨有着一定关系。同时可以看到,高收入组食品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小于4,整体处于富裕水平,并且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中高收入组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不断接近富裕水平,中等收入组生活水平虽有改善,但是仍处于小康生活,并与富裕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中低收入组虽然进入了小康生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与中等收入相比还较差,低收入组始终在温饱和小康的边缘徘徊。 3、食品支出以外的消费处于上升。从绝对数量(以当年价格)来看,不同收入组的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和医疗保健等2005年到2007年的支出均处于增长状态,但是从相对数量来看,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占消费总量的比重逐年处于上升状态,居住支出始终居于第二位,并且上涨的幅度较大,带动了农村居民的消费升级。除了低收入组之外,其他收入组的交通通讯支出均处于上升状态,并超过了文教娱乐支出排在了第三位,2005年到2007年,各收入组的文教娱乐支出均处于下降状态。这是由于农村义务教育的改革降低了教育成本使文教娱乐的支出不断下降,由于人们生老病死的不可预知性,医疗保健支出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各不同收入组的医疗保健支出有所波动。 三、消费行为差异与需求倾向平稳趋于一致 (一)不同地区农户消费行为存在差异 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这四个地区的划分,一方面是地域上的划分,另一方面,则可以看到这种划分和收入水平是密切相关的。根据统计年鉴的 2005年-2008年数据,我们可以将这四个地区按收入水平高低排序,依次是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高收入地区,也即东部和东北地区,整体来看,基本消费都已得到满足,因此其消费倾向较低,低收入地区也即西部地区受收入限制,收入的大部分都要用于满足基本的生活消费支出,因此其消费倾向较高。中等收入地区,也即中部地区农户的消费倾向,介于东部、东北和西部地区之间。 1、2005年-2008年四年中,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越高的地区,其平均消费倾向越低;而收入水平越低的地区,其平均消费倾向越高,说明低收入地区的消费欲望强,而高收入地区的储蓄倾向强。 2、2005年-2008年四年中,从整体上来看,东部地区的平均消费较为稳定;中部地区的平均消费倾向先上升又下降,并且2008年的平均消费倾向低于2005年的消费倾向;东北和西部地区的平均消费倾向都在下降;东北地区的平均消费倾向下降幅度大。这说明收入较高的地区,平均消费倾向变动的范围较小,农户的消费行为差异较小。 3、2006年-2008年,不同地区的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出现差异,其中,2006年中部地区的边际消费倾向最高,而东北地区农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最低,东部和西部居中。2008年,东部地区边际消费倾向最低,已经连续三年处于下降,说明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后,并没有更多的增加消费支出;西部地区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最高,但也是连续三年下降,这主要也是因为收入水平较低,收入增长不快所致。收入增加的部分,更多的用于储蓄或用于生产性投资;中部地区边际消费倾向变化较大,说明这部分地区的农村居民随着收入增加而扩大消费需求的愿望波动强烈。东北地区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处于上升期,客观上要求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消费。 (二)不同收入组农户的消费行为不同 以《中国统计年鉴》对农户收入的五类分组为依据,我们收集整理了这些不同收入组农户的消费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 1、2003年-2008年,五个收入组从低到高,平均消费倾向依次减小,并且低收入组农户的平均消费大于1,这说明收入较低的农户受收入的限制,所有的收入都用于基本的日常生活消费,并且还会因为入不敷出而需要借钱或救济来满足日常的基本生活,它们的消费欲望较大,因此平均消费倾向较大甚至还会大于1。而随着收入的不断提高,较高收入阶层农户的基本消费都可以满足,并且随着收入的不断提高,农户的消费倾向不断减小,而储蓄的倾向不断增强。 2、从2003年-2008年,各收入组农户的平均消费倾向都经历了先增长,而后下降的过程,这与我们在第一部分对不同收入组的消费结构变化的分析相一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物价的上涨和农户的消费惯性,导致农户要为了保持原有的消费倾向就要花更多的钱,而随着物价的下降,各收入组的平均消费倾向也逐渐下降。 3、根据凯恩斯的观点,边际消费倾向是要小于 1的,而利用《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数据,整理计算的不同收入组农户的边际消费倾向,则出现了一些数据大于1,尤其是中低收入组农户的边际消费倾向和2005年除了高收入足农户以外的其它收入组农户。这主要是因为,中低收入组农户当年的收入增长不够满足消费的一般性增长,因此农户必须要依靠利用已有的储蓄,或是借钱或是依靠救济来进行消费。而2005年出现的绝大多组农户收入组的边际消费倾向大于 1,可能跟物价的上涨有关(2004年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提高8%,2005年提高2%,均高于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全体城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水平),使得农户当年的收入增长不能满足由于物价上涨而造成的消费的大幅上涨,因此需要借贷或是动用已有的储蓄进行消费,因此边际消费倾向大于1。 4、2008年低收入户边际消费倾向依然大于1,甚至超过了2007年,达到了92,说明这部分农户为了生存,在高物价水平时期,依然要靠动用储蓄维持生活(2008年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提高5%,超过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全体城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水平)。 5、2003年-2008年,从总体上来看,由低到高五个收入组农户的边际消费倾向依次减小。这说明收入越高的农户,用于基本消费的支出是稳定的,因而它的消费倾向较低,并且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长也不断减小,而储蓄的倾向则不断增大。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中央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积极推进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社会的发展能有目前这样的好形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党和政府在近几年的宏观调控中切实加强了农业和农村这个薄弱环节,扭转了前几年粮食生产滑坡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局面。这次宏观调控的一大成果,就是把农业农村稳住了,从而稳定了市场,稳住了人心。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事关全局,只有真正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才能把握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农业和农村始终是难点和重点。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特别是要在多予上下功夫,真正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全面推进农村的发展。经过全党全国的不懈努力,使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切实加强,使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使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继续推进。归根到底,要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使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  以工带农  从农业支持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从农村服务城市,到城市带动农村。工与农、城和乡,这两大关系正在实现着从未有过的历史性转变。我们正在寻找破解“三农”难题的“金钥匙”。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的目标,绝不单纯是搞新村建设,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注重实效,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使新农村建设带给农民实惠、受到农民拥护,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  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还处在爬坡阶段,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会议根据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实际,强调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把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入更多地转向农村,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二)围绕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三)稳步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四)坚持农村土地基本经营制度和严格控制建设占地,确保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五)引导农民有序进城务工,公平对待农民工及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六)增加对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投入,从多方面加强农村公共服务。  目前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大政方针已经明确,政策措施陆续出台,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关键在于加强领导,统一思想,狠抓落实。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充分认识“三农”工作对全局的重大意义,切实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领导干部要经常到农村做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真正掌握农村的真实情况,了解农民的愿望和要求,认真研究制定和切实落实促进农村发展的具体措施。  跨越城乡之间的鸿沟已经不是梦想  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加大工作力度。要稳定、完善、强化各项行之有效的惠农支农政策,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要继续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正在农村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要结合农村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正面教育,解决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问题,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问题,务求取得实效,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光荣而艰巨,任重而道远。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坚定信心,以脚踏实地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锐意创新的精神,缜密细致的工作,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

农村发展的论文3500字开头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中央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积极推进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社会的发展能有目前这样的好形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党和政府在近几年的宏观调控中切实加强了农业和农村这个薄弱环节,扭转了前几年粮食生产滑坡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局面。这次宏观调控的一大成果,就是把农业农村稳住了,从而稳定了市场,稳住了人心。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事关全局,只有真正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才能把握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农业和农村始终是难点和重点。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特别是要在多予上下功夫,真正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全面推进农村的发展。经过全党全国的不懈努力,使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切实加强,使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使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继续推进。归根到底,要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使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  以工带农  从农业支持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从农村服务城市,到城市带动农村。工与农、城和乡,这两大关系正在实现着从未有过的历史性转变。我们正在寻找破解“三农”难题的“金钥匙”。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的目标,绝不单纯是搞新村建设,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注重实效,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使新农村建设带给农民实惠、受到农民拥护,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  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还处在爬坡阶段,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会议根据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实际,强调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把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入更多地转向农村,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二)围绕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三)稳步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四)坚持农村土地基本经营制度和严格控制建设占地,确保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五)引导农民有序进城务工,公平对待农民工及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六)增加对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投入,从多方面加强农村公共服务。  目前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大政方针已经明确,政策措施陆续出台,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关键在于加强领导,统一思想,狠抓落实。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充分认识“三农”工作对全局的重大意义,切实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领导干部要经常到农村做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真正掌握农村的真实情况,了解农民的愿望和要求,认真研究制定和切实落实促进农村发展的具体措施。  跨越城乡之间的鸿沟已经不是梦想  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加大工作力度。要稳定、完善、强化各项行之有效的惠农支农政策,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要继续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正在农村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要结合农村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正面教育,解决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问题,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问题,务求取得实效,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光荣而艰巨,任重而道远。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坚定信心,以脚踏实地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锐意创新的精神,缜密细致的工作,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

具体详述农村的实际变化,此变化与国家政策以及国家制度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系,论述清楚就能得高分

农村发展的论文3500字怎么写

提纲如下:城乡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分析城乡融合发展案例分析-以某城市为例(需要反馈过程)城乡融合发展的结果分析(需要分析问题)城乡融合发展的策略

结合社会实际,谈谈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与结果,3000字论文相当的不好写,谢谢你的问题,祝您的顺利。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中央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积极推进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社会的发展能有目前这样的好形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党和政府在近几年的宏观调控中切实加强了农业和农村这个薄弱环节,扭转了前几年粮食生产滑坡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局面。这次宏观调控的一大成果,就是把农业农村稳住了,从而稳定了市场,稳住了人心。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事关全局,只有真正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才能把握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农业和农村始终是难点和重点。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特别是要在多予上下功夫,真正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全面推进农村的发展。经过全党全国的不懈努力,使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切实加强,使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使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继续推进。归根到底,要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使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  以工带农  从农业支持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从农村服务城市,到城市带动农村。工与农、城和乡,这两大关系正在实现着从未有过的历史性转变。我们正在寻找破解“三农”难题的“金钥匙”。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的目标,绝不单纯是搞新村建设,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注重实效,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使新农村建设带给农民实惠、受到农民拥护,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  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还处在爬坡阶段,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会议根据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实际,强调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把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入更多地转向农村,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二)围绕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三)稳步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四)坚持农村土地基本经营制度和严格控制建设占地,确保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五)引导农民有序进城务工,公平对待农民工及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六)增加对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投入,从多方面加强农村公共服务。  目前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大政方针已经明确,政策措施陆续出台,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关键在于加强领导,统一思想,狠抓落实。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充分认识“三农”工作对全局的重大意义,切实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领导干部要经常到农村做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真正掌握农村的真实情况,了解农民的愿望和要求,认真研究制定和切实落实促进农村发展的具体措施。  跨越城乡之间的鸿沟已经不是梦想  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加大工作力度。要稳定、完善、强化各项行之有效的惠农支农政策,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要继续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正在农村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要结合农村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正面教育,解决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问题,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问题,务求取得实效,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光荣而艰巨,任重而道远。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坚定信心,以脚踏实地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锐意创新的精神,缜密细致的工作,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

谈谈城乡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分析,具体案例分析,以某城市为例(需要反馈过程),发展的结果分析(需要分析问题)发展的策略。正文: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经济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效。但是,目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因素,主要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和收入分配差距比较突出,影响城乡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面临的重大问题。因此,党的十九大审时度势,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缩小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促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新时代要有新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继续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积极应对当前面临的各种挑战,着重探索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对策。新时代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广阔的农村有着巨大的内需潜力,乡村的繁荣发展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强大引擎,进入新时代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当今经济全球化、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如何破解日益严峻的乡村问题,成为事关人类福祉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论题。进入21世纪以来,党和国家更加注重城乡融合发展问题,把促进城乡共同繁荣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不仅要避免走“城市兴、乡村衰”的老路,更要走出一条城市和农村携手并进、互利共赢的新路城乡发展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近日,中央发布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为新时代的城乡融合发展描绘了路线图、确立了时间表。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近年来,我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同时也要看到,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依然突出,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根本消除。《意见》的出台,就是要解决现实中的问题,重塑新型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可以说,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不仅要避免走“城市兴、乡村衰”的老路,更要走出一条城市和农村携手并进、互利共赢的新路。《意见》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既着眼于现实,也图之长远;既有战略部署,也有具体路径。《意见》提出3个时间节点:到2022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到2035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到本世纪中叶,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成熟定型。为此,《意见》也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改革举措:改革的要求,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改革的抓手,是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改革的目标,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改革的重点,是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可以说,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窗口期,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均衡配置”“一体化发展”“普惠共享”……从《意见》中的这些关键词,可以看出城市与农村的联系日益紧密。一方面,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坚持城乡一盘棋的整体谋划思路。无论是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还是乡村经济多元化和农民增收机制,本质上都是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缩小城乡差距。另一方面,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上,守住底线至关重要。具体说来,始终坚持土地所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守住生态保护红线,守住乡村文化根脉,就是要高度重视防范各类风险,用城乡融合发展为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稳定器作用。城乡发展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而是融合发展、共享成果的共生过程。制定出一个好文件之后,关键在于落实。《意见》对落实机制也作出了创新安排,提出“把试点作为重要改革方法”,选择有一定基础的市县两级设立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有明确战略蓝图,有具体改革路径,有高效落实机制,相信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一定会不断健全完善,为城乡融合发展保驾护航。

农村改革论文3500字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哲学思考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哲学思考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 葛兴坤 中国共(论文库)产党第十(论文库)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论文库)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中(论文库)共中央、国务院又于2005年12月31日颁布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十一五规划纲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放在各项战略任务的首位。这些举措,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改变我国“三农”落后面貌的勇气和决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和实施,对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它尊重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哲学原理。 一、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必须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我国已由农业国发展成为现代工业国,但农业依然落后。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农业和农村呈现出好的发展势头,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仍然艰难,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不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的1/3,两者的增长速度分别为6.2%和9.6%,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没有公平,就没有和谐;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在“十一五”到来之际,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决策,符合中国国情,非常必要和及时。 党中央、国务院强调以务实的态度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出“五要五不”原则: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这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哲学思想的充分体现。中国疆域辽阔,农村广阔,地区之间差异大、不平衡。新农村建设必须从本地的实际出发,谨防出现“一阵风”、“大跃进”、“一刀切”等脱离实际的不良倾向。 二、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种联系主要表现在:任何事物都与它周围的事物相互联系着;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也是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内部的各个部分、各要素、各环节都是密切相联的。 普遍联系的观点,要求我们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举全社会之力量建设新农村,农村和农业发展了,又会给工业和城市带来新的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用联系的观点指明了新农村建设中工农城乡的关系。2005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2975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9680亿斤。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加强,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稳定奠定了基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从事物联系的内部,高度重视和妥善处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整体或系统的良性发展。 联系的观点还告诉我们,任何整体都是由部分组成的,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有时还会对全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强调局部服从整体的前提下,必须十分重视局部的作用。只有把局部搞好了,才能发挥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针对农村市场营销的薄弱环节,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积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针对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 三、体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要求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求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坚持发展的观点,就要学会通观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学会照应事物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立足今天,面向未来,善于提出新问题,明确新任务。 在过去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农村、农业、农民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和牺牲,促进了工业和城市的蓬勃发展。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2006年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长达2600年的古老税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是社会发展跨越农业时代的重要标志。 “十一五”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的关键时期,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取得突破进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用发展的观点理解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长期性,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向,自觉地肩负起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神圣而繁重的历史任务。 四、体现了“矛盾普遍性”的原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全面分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诸多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遵循了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在全面分析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把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提高农业科技在国家科技投入中的比重;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提出了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优先解决高氟、高砷、苦咸、污染水及血吸虫病区的饮水安全问题;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引导和帮助农民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等。免除农业税后,为保证基层政权正常运转和农村义务教育的需要,从2006年起,国家财政将每年支出1030多亿元,解决免税后产生的新矛盾。 从矛盾普遍性的原理出发,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在全面分析矛盾的基础上,科学决策,扎实稳健地推进新农村的建设。 五、体现了“主次矛盾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 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其它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叫次要矛盾。主次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虽然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但次要矛盾反过来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学习主次矛盾及其相互关系的道理,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也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我们在集中力量抓这个主要矛盾的同时,决不能忽视次要矛盾,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全部取消农业税后,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包括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这些改革,既涉及农村生产关系调整,也直接触及农村上层建筑变革,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 新农村建设涉及各个方面,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明确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任务。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加强饮水安全、农田水利、乡村道路、农村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发展。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可行性,确保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推进。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哲学原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让广大农民充分享受现代社会的文明成果。 欢迎投稿——内容:学校德育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历史背景 早在上世纪年代,我国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时,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低,广大农民的温饱还难以保障,发展农业生产主要是解决农民的穿衣吃饭和粮食需求问题,建设新农村就是要维持农村和全社会的安定。正当几亿农民所关心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生产力获得了空前解放,农村各项事业都获得了飞速进步,农民一直盼望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都成了现实。这个时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两个文明一齐抓。这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而提出来的。上世纪年代初,我国又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 (更多新农村论文) 一是基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举步维艰、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重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任务艰巨,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如果这些问题和矛盾不根治、不解决,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就很难赢得主动、就容易出现波折。 二是基于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以上,财政收入达万亿元,这对于建设新农村非常有利,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大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否则,尽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就会落空。 三是基于巩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不仅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是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而且是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挑战和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继续通过改革找出路、通过创新促发展,积极建立起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体制机制,使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是基于缓解农村发展的资源、市场、体制三大制约,缩小日渐拉大的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一个基本事实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明显提升,工业化、城镇化速度加快,土地、资金等要素大量向城市集中,耕地在过去年中减少了亿亩,人均下降到亩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而农村人口却没有减少多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扩大到∶;农村积累下来的种种矛盾,已经向国民经济发出了强烈的预警信号。因此,中央审时度势的提出,要下决心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不同,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

  • 索引序列
  • 农村发展的论文3500字
  • 农村发展的论文3500字数
  • 农村发展的论文3500字开头
  • 农村发展的论文3500字怎么写
  • 农村改革论文3500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