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科学学报英文版

中国科学学报英文版

发布时间:

中国科学学报英文版

这些都是检索系统,一个收录很多论文的数据库。 SCI主要偏重理论性研究。 SSCI是社会科学期刊数据库。 EI偏工程应用。 CSCD和核心期刊都是中国的数据库。 ISTP是会议论文数据库,以上都是期刊论文。

研究方向不一样,不能相比较。《数学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院数学所和中国数学会主办的数学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数学会最早的刊物,也是中国的第一个数学期刊,主要刊登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方面具有独创性的优秀成果性论文,权威的反映当今数学研究的发展。《中国科学》主要刊载自然科学各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的、高水平的、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是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领域里权威性的学术刊物,在国内外都有着长期而广泛的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报英文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为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刊于1981年1月,原名《学习与思考》。1979年出版试刊号。1985年1月,《学习与思考》正式更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本刊为双月刊,单月15日出版,每年出版6期,每期144页、24万字。本刊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最高学府和国家智囊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为依托,以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主要的作者队伍,重点发表探讨当代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学术论文,内容涵盖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诸如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逻辑学、法学、社会学、文学、语言学、新闻学、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期刊荣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年2月,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评定为“全国中文和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00年7月,被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确认为“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1998来源期刊”;2003年7月,被中国学术期刊编辑委员会、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确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编号为[Z]S0586)”;2003年,蝉联“全国百强社科学报”;2003年7月,被中国学术期刊编辑委员会、电子杂志社确定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编号为[q]c015”。2006年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评定为“全国三十佳社科学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订阅方式:ISSN:1000-2952,CN:11-1131/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望京中环南路1号,邮编:10010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社投稿信息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来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个工作日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10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部联系确认。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杂志一个版面2500字,二个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数,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况,请在邮件投稿时作特别说明。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部不退稿。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1-2册,需快递的联系本部。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邮编等信息,以便联系有关事宜。

回答 中国社会科学报》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全国理论界、学术界的大型理论、学术报纸,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第一份全国性的理论、学术专业报纸。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的报刊出版单位。1979年成立。编辑、翻译出版七种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和一份学术理论报纸,承办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创刊 每周一至周五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创刊 月刊 每月25日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1980年创刊 季刊 季中月1日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0年创刊 月刊 每月20日出版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83年创刊 季刊 季末月25日出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 《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07年创刊 双月刊 双月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5年创刊 季刊 季初月15日出版 《中国文学批评》2015年创刊 季刊 季 更多8条 

《中国社会科学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是中国社会科学领域最高学术类报纸,在很多学校算做一类核心期刊之列。这要看具体学校的规定,受篇幅影响,每篇文章一般不超过3000字。该报纸在国内外影响较大,受到很多学术机构和学者的重视。

中国人民大学把《中国社会科学报》归为核心期刊。还有《人民日报》理论版文章也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英文版

科技类的核心期刊比较多,发一部分你看下。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1、科学通报 2、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4、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5、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6、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9、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0、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11、中国科学E 辑 12、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13、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4、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1、中华医学杂志 2、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3、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4、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5、第一军医大学学报(改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6、解放军医学杂志7、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8、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9、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10、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1、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12、复旦学报医学版 13、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14、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15、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16、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很不错哦,你可以试下kmpcogpasa11252587472013-9-27 17:35:34

呵呵,问题很差,都没说是什么方向的文章?怎么给您说有哪些?这多了先说文章是什么文章吧

不是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性期刊(双月刊)。 1979年2月,为了及时报道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卫生科技人员在科学研究、疾病防治等方面的成果和经验,提高医科院医药卫生工作水平,加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经国家科委批准,创办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Sinicae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创刊号作为向国庆三十周年的献礼,于1979年9月20日问世。 创刊时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以下简称《学报》)为季刊,64克凸版纸,64页。设有论著、研究工作报告、经验总结、综述、学术讨论、学术活动消息和专题讲座、纪要等栏目,每期附英文目录,论著附英文摘要。封面为蓝色,刊头为陈毅同志亲笔题名。1979年为赠阅,1980年始在国内公开发行,1980年3期开始在国内外公开发行。1982年为适应院校科研成果快速增长的需要,《学报》改为双月刊。1982年为体现院校合一的管理体制, 从第4期开始将学报主办单位由中国医学科学院改为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首都医科大学。1984年《学报》封面改为网纹米黄色,中文刊名改用长体美术字;正文改用80克胶版,并增至80页。1985年随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复名,《学报》改为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主办。1988年为保证学报质量,并加强责任制,从第4期开始刊登责任编辑姓名。同年,为进一步提高学报的学术水平,促进院校科研工作的发展,以适应开放和竞争的需要,《学报》开始向国内外开放,吸收院校外具有重要创新和重大科研成果的论文在学报发表。自此,《学报》便由仅刊登本院校来稿的“校自为战”的办刊模式改为面向全国各医疗、科研单位的“开放模式”。 经过近30年的努力,《学报》已办成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学术影响的高级综合性、学术性生物医学期刊。目前《学报》已被美国生物医学文献联机数据库(Medical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Retrieval System, MEDLARS/PubMed网络版)及其《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 IM)、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 (EMBASE)、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及其《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 CA)、世界卫生组织《医学増补文摘》光盘数据库(ExtraMED)、俄罗斯《文摘杂志》(Рефсратнвньй Журнал, РЖ/AJ)及波兰《哥百尼索引》(Index Copernicus,IC)等世界著名检索系统收录。 同时, 还被国内几乎所有重要的检索期刊及数据库——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4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期刊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其CNKI系列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科学技术部西南信息中心)、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及其《中国生物学文摘》和《中国医学文摘》收录。1992及1996年在国家科委、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共同举办的第一、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分别荣获三等奖和二等奖;是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和中国被引频次最高的500种科技期刊之一;在2001年新闻出版署主办的“首届中国期刊展”中入选代表我国高水平期刊的“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2004 年获卫生部首届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一等奖和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

数学学报英文版好还是中国科学英文版好

不一样《科学通报》创刊于1950年,是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承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报道自然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和和高水平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要求文章的可读性强,能在一个比较宽范的学术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国内外读者了解中国乃至世界范围的自然科学各研究领域最新成果的主要窗口之一。 《中国科学》包括很多分支,截然不同

这个问题太笼统了,如果是泛指的,应该是被国际著名的检索系统如Web of Science、EI等收录的期刊吧。各类很多的

《中国科学》系列刊物是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刊于1950年。半个多世纪以来,立足于中国科学院,面向全国,已发展成为在学术水平、编辑质量、出版质量上的国内一流学术刊物。《中国科学》由1辑发展成17辑,分别为《中国科学:数学》中英文版、《中国科学:化学》中英文版、《中国科学:生命科学》中英文版、《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中英文版、《中国科学:技术科学》中英文版、《中国科学:信息科学》中英文版、《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中英文版和《中国科学:材料科学》英文版,在报道我国的科研成果,加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促进科研事业的发展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国科学》中文版创刊于1950年8月, 刊期为季刊, 次年12月停刊。1952年10月《中国科学》英文版创刊, 刊期为季刊, 至1966年9月停刊。1973年1月, 《中国科学》复刊, 以中、英文两个版本出版, 为季刊;1974年改为双月刊;1979年1月改为月刊。1982年《中国科学》中、英文版同时分成A,B两辑出版, A辑为数学、物理学、天文学、技术科学;B辑为化学、生物学、农学、医学、地球科学, 均为月刊。1996年《中国科学》中、英文版同时分为A,B,C,D,E五辑出版, A辑为数学、物理学、天文学;B辑为化学;C辑为生命科学, 含生物、农学、医学;D辑为地球科学;E辑为技术科学 上述五辑除A辑为月刊外, 其余均为双月刊。2001年创办了《中国科学》F辑信息科学英文版, 为双月刊;同年, 《中国科学》D辑中、英文版均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出版。在2003年将《中国科学》A辑分为A和G两辑, A辑为数学, G辑为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均为双月刊。2005年A辑中、英文版均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出版。2008年《中国科学B辑:化学》中英文版、《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中英文版、《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英文版、《中国科学F辑:信息科学》英文版、《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力学天文学》中英文版改为月刊出版,《中国科学》系列期刊全部成为月刊。2009年《中国科学F辑:信息科学》中文版正式出版,月刊。2010年《中国科学》和《自然科学进展》合刊后的《中国科学》(SCIENCE CHINA)系列正式出版,《科学通报》由半月刊改为旬刊。2014年《中国科学:材料科学》(英文版)创刊号正式出版。

不算坏亦不太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英文版

1964年7月28日,学校决定筹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并对外公开发行,每半年出版一期,全年两期。同年8月27日,获中央宣传部批准出版。12月11日,郭沫若校长亲自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题写刊名,并撰写长篇发刊词,寄语学报能保持“三严”(严密、严格、严肃)态度、培养“三敢”(敢想、敢说、敢做)独创精神。1965年2月,郭沫若、华罗庚、严济慈和钱志道等一大批老科学家于北京亲手创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学校组成了以华罗庚为主编、严济慈和钱志道为副主编以及吴文俊、赵九章、钱临照、郭永怀等45人为编委的高水平编辑委员会。头两卷发表的论文水平都相当高,基本上反映了当时科大的科研成果,华罗庚在前两卷每卷都发表了重要学术论文。1967年,学报受“文化大革命”影响而停刊。1973年科大迁址合肥,学报复刊。此后,学报虽不时受到干扰,有时一年仅出版一期,但从未间断过编辑出版工作。1976年开始,学报所刊载的论文质量明显回升,除刊有少量自然辩证法方面的论文外,已基本恢复到以自然科学论文为主。1980年,学校成立了以杨承宗为主编,阮图南、马兴孝、沈凤麟、陶懋颀为副主编,王水、石钟慈、钱临照、龚升等22人为委员的第2届编辑委员会,学报改半年刊为季刊,在“征稿启示”中明确定位为“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同时开始编排英文目录,尝试出版专辑,还在当年多次对封面进行了设计。1981年开始接收英文稿件,编排中英文摘要,成为以中、英文两种文字出版的“双语”刊物,并且聘请了孙瑞禾教授担任英文顾问。1982年开始出增刊。1984年对封面重新进行了设计,经多次调整底色之后于年底又换回原封面。1991年再次设计封面,一直沿用至今。1998年改季刊为双月刊。2001年学校成立了以校长朱清时院士为主任、王水院士为主编、范维澄院士等21人为编委的第6届编委会。第6届编委会2002年度会议明确了要把学报办成“精品”、“一流期刊”的目标。2006年学报期开始大幅改版。包括下述四方面:一、将增加“特约评述”、“专家论坛”、 “研究突破”栏目,约请科学大家发表论文,开辟“专家论坛”栏目;二、经中国科学院与安徽省新闻出版局批准,改双月刊为月刊,并设立优先发表机制,校内重要论文经批准将进入绿色通道,优先尽快发表。三、采用国际开本,进一步提升印制、用纸档次四、尝试专题化出版,重视显示学校的主流科研成果五、积极贯彻国家标准,向国际规范靠拢,并准备聘请海外学者担任国际编委,加快《学报》国际化进程。

应该不是,是ei

1996年以来发表论文情况:2007年[106]Feng Qunqiang and Su Chun: The Structure and Distances in Yule Recursive Trees, Random Structure and Algorithms, 2007, 31: 273–[105]Su Chun, Feng Qunqiang and Liu Jie: Limiting Behavior of Uniform Recursive Trees, 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 2007,27B(3): 515-[104]Hu Zhishui & Su Chun: Precise Asymptotics for Levy Processes, ActaMathematica Sinica, English Series, 2007, 23 (7): 1265–[103]叶长青, 苏淳, 刘杰: 二叉分裂算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7, 37(3): 225-[102]严继高, 苏淳: U-统计量的精致渐近性,数学学报, 2007,50(3):517-[101]苏淳, 刘杰, 胡治水: 完全区间树顶点数目的大数律,数学进展, 2007,36(2):181-[100]Su Chun, Hu Zhishui, Chen Yu & Liang Hanying: A wide class of heavy-aileddistributions and its applications, F M China 2007, 2(2): 257-[99]Su Chun & Chen Yu: Behaviors of the Product of Independent Random Variables1,I Journal of M Analysis, 2007, 1: 21 – [98]Wang Dingcheng & Su Chun: A Note on Asymptotic Behavior for Negative DriftRadom Walk with Dependent Heavy-Tailed Step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Risk Theory,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 2007,27B (1): 11-2006年[97]陈昱,苏淳:有利息力情形下的有限时间破产概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6,36(9),909-[96]苏淳,缪柏其,冯群强: 随机二叉搜索树的子树 应用概率统计,2006,22, 304-[95] Chen Yu & Su Chun: Finite time ruin probability with heavy-tailedinsurance and financial risks, S P Letters,2006, 76: 1812-[94] Su Chun, Liu jie & Feng Qunqiang: A note on the distance in randomrecursive trees, S P Letters,2006, 76: 1748-[93]苏淳, 陈昱: 独立随机变量乘积的分布性状, 中国科学(A辑, 数学), 2006, 36(2):161-(Su Chun & Chen Yu: On the behavior of the product of independentrandom variables,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A, 2006, 49(3): 342-359 )[92]Su Chun, Feng Qunqiang and Hu Zhishui: Uniform Recursive Trees: BranchingStructure and Simple Random Downward Walk,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and Applications, 315(2006), 225-2005年[91]Su Chun & Tang Qihe: A note on the ruin probability in the delayed renewal risk model, Southeast Asian Bulletin of Mathematics, 2005,29: 969-[90] 王定成, 苏淳, 曾勇:随机权和最大值的一致估计及其在保险风险理论中的应用,中国科学(A辑, 数学), 2005, 35(9): 1044-(Wang Dingcheng, Su Chun& Zeng Yong: Uniform Estimate for Maximum of Randomly Weighted Sims withApplications to Insurance Risk Thory,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A, 2005,48(10): 1379-1394)[89] 冯群强, 苏淳, 胡治水: 均匀递归树的分支结构, 中国科学(A辑, 数学), 2005, 35(5): 569-(Feng Qunqiang, Su Chun & Hu Zhishui: Branching Structure of Uniform Recursive Trees,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A, 2005, 48(6): 769-784)2004年[88] Chen Dan and Su Chun: Some results of precise asymptotics for Levyprocesses, Far Eastern Mathematical Journal, 2004, 5(2): 205-[87] Su Chun and Hu Zhishui: On two broad classes of heavy-tailed stributions,Far Eastern Mathematical Journal, 2004, 5(2):195-[86]Su Chun & Tang Qihe: Heavy-tailed distributions and their applications,Probability, Finance and Insurance, Proceedings of a workshop at theUniversity of Hong Kong, edited by Tze Leung Lai, Hailiang Yang and Siu PangYung, 218-[85] 王定成, 苏淳: B值独立同分布随机变元序列的矩的完全收敛性, 应用数学学报,2004,27(3):440-[84]Shao Qiman, Su Chun & Wei Gang: Asymptotic Distributions and Berry-EsseenBounds for Sums of Record Values, EJP, V 9 (2004), Paper 17, pages 544-[83]Su Chun, Chen Jing and Hu Zhishui: Some Discussions on the Class${\Cal L}(\gamma)$,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Sciences, 2004, 122(4): 3416-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Stability Problems for Stochastic Models,Varna, Bulgaria, 2002, Part II[82]Su Chun, Lou Jianxiong and Wei Gang: On the classes of asymptoticdistributions for the sums of record values (II)*, Journal of MathematicalSciences, 2004, 122(4): 3426-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StabilityProblems for Stochastic Models, Varna, Bulgaria, 2002, Part II[81]Su Chun, Lou Jianxiong and Wei Gang: On the classes of asymptoticdistributions for the sums of record values (I)*, Journal of MathematicalSciences, 2004, 121(5): 2698-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StabilityProblems for Stochastic Models, Varna, Bulgaria, 2002, Part I[80] Su Chun and Tong Tiejun: Almost Sure Convergence of the General JamisonWeighted Sum of Valued Random Variables, Acta Mathematica Sinica, EnglishSeries, 2004, 20(1): 181-[79]Hu Zhishui and Su Chun: A supplement to a theorem of Gut and Spataru,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2004,289(2): 522-2003年[78] Wang Yuebao, Yan Jigao, Cheng Fengyang and Su Chun: The Strong Law ofLarge Numbers and the Law of Iterated Logarithm for Product Sums of NA andAANA Random Variables, Southeast Asian Bulletin of Mathematics, 2003,27: 369-[77]苏淳,胡治水, 唐启鹤: 非负分布重尾程度的刻画, 数学进展, 2003, 32(5): 606-[76] Hu Zhishui and Su Chun: Limit theorems for the number and sum of near-maxima for medium tails, Statistics & Probability Letters, 2003, 63(3): 229-[75] Yuan, M, Su, C and Hu, T: A central limit theorem for random fields ofnegatively associated Journal of Theoretical Probability,2003,16(2): 309-[74] Su Chun, Tang Qihe: Characterizations on Heavy Tailed Distributions byMeans of Hazard Rate, Acta Mathematicae Applicatae Sinica, English Series,2003, 19(1): 135–2002年[73]江涛, 苏淳: 延迟更新过程大索赔破产概率的尾等价公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02,32(1): 45-[72] 苏淳, 江涛, 唐启鹤: 两类纪录值之和的中心极限定理, 数学物理学报, 2002, 22A(4): 512-[71] Wang Dingcheng, Su Chen and Hu Zhishui: Precise deviation for random sumsof random walks with dependent heavy tailed steps,Far Eastern Mathematical Journal,2002,3(1):34-[70]苏淳,江涛,唐启鹤,梁汉营: NA结构的安全性, 应用概率统计, 2002,18(4):400-[69]Su Chun, Jiang Tao & Tang Qihe: Extension of Some Classical Results on RuinProbability to Delayed Renewal Model, Acta Mathematicae Applicatae Sinica,English Series, 2002, 18(4): 675-[68]胡治水,苏淳,王定成: 对数正态型分布纪录值之和的渐近分布, 中国科学(A辑),中文版:2002,32(7):603-612; 英文版: 2002,45(12):1557-[67]Su Chun, Hu Zhishui: The Asymptotic Distributions of Sums of Record Valuesfor Distributions with Regalarly Varying Tails, Proceeding of the Seminar onStability Problems for Stochstic Models, Eger, Hungary, 2001, Part II;Journal of Mathematical Siences,2002, 111(6):3888-[66]Tang Qihe and Su Chun: Ruin Probabilities for Large Claims in DelayedRenewal Risk Model, Southeast Asian Bulletin of Mathematics, 2002,25:735-[65]王定成,苏淳,冷劲松:NA序列广义Jamison型加权和的几乎处处收敛性,应用数学学报,2002,25(1):77-[64]Liang Hanying, Chen Zhijing and Su Chun: Convergence of Jamison-TypeWeighted Sums of Pairwise Negativly Quadrant Dependent Random Variables,Acta Mathmaticacae Applicatiae Sinica, English Series, 2002, 18(1): 161-[63]苏淳,童铁军:“一类特殊Weibull分布纪录值之和的中心极限定理”,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2002,17(1):83-2001年[62]苏淳,胡太忠,梁汉营:“关于强平稳NA阵列的对数律”, 俄罗斯“概率论及其应用”俄文版,2001,46(2):397-(Су Ч, Ху Т, Лян Х:“О логарифмическомзаконе для строгостанционарных отрицательно ассоцированных серий”Теория вероятностей и ее применения,2001,46(2):397-)[61]Su Chun,Tang Qihe and Jiang Tao:“A contribution to large deviations forheave-tailed random sums”,Science in China, series A(中国科学,英文版,A辑),2001,44(4):438-444。[60]Tang Qihe,Su Chun,Jiang Tao and Zhang Jingsong:“Large deviations for heavy-tailed random sums in compound renewal model”,S P Letters,2001,52(1):91-100。[59]Liang Hanying, Su Chun and Wang Yuebao:“Convergence rates in the law oflogarithm of random elements”,Acta Mathematicae Applicates Sinica, 2001,1(1):98-[58]Tang Qihe and Su Chun,“Note on large deviations for heavy-tailed randomsums in compound renewal model”,Far Eastern Mathematical Journal,2001,2(1):53-[57]江涛,苏淳,唐启鹤:“IID随机变量部分和之随机和的极限定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1,31(4):394-399。2000年[56]Yuan Ming and Su Chun:“Weak convergence for empirical processes ofNegatively associated sequences”,应用概率统计,2000,16(1):45-[55]Yuan Ming and Su Chun:“Weighted weak convergence for empirical processesof Negatively associated sequences”,应用概率统计,2000,16(2):199-[54]秦永松,苏淳:“含附加信息时条件分位数的估计及其渐进性质”,应用数学学报,2000,23(1):56-[53]秦永松,苏淳:“条件分位数的经验似然置信区间”, 数学年刊(A辑),2000,21(2):231-[52]苏淳, 梁汉营,王岳宝:“IID随机变量两两乘积之和的Hsu-Robbins型定理(I)”,数学学报,2000,43(5):875-[51]苏淳, 梁汉营,王岳宝:“IID随机变量两两乘积之和的Hsu-Robbins型定理(II)”,数学学报,2000,43(6):1041-[50]Liang Hanying and Su Chun:“Strong laws for weighted sums of randomelements”,Statistica Sinica, 2000,10:1011-[49]梁汉营,苏淳,胡太忠:“B值独立随机元重对数律收敛速度的一般形式”, 应用数学学报,2000,23(3):457-[48]Wang yuebao,Su Chun and Liang Hanying:“Equivalent conditions of completeconvergence for m dimensional products of iid random variables and applicationto strong law of large numbers”,Science in China, Series A, (中国科学,英文版,A辑),2000,43(11):1144-1999年[47]Liang Hanying and Su Chun:“Complete convergence for weighted sums of NAsequences”,SPL, 1999,45:85-[46]Shao Qi-man and Su Chun:“The law of the iterated logarithm for negativelyassociated random variables”,Stochastic Process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1999, 83(1):139-1998年[45] 王岳宝, 刘许国, 苏淳:关于NA列的一类小参数问题, 应用数学, 1998,11(4):80-[44]苏淳,迟翔:“非平稳NA序列中心极限定理的一些结果”,应用数学学报,1998,21(1):9-[43]王岳宝,刘许国,苏淳:“独立加权和的完全收敛的等价条件”, 中国科学(A辑),(中文)1998,28(3):213-222; (英文)1998,41(9):939-[42]苏淳,王岳宝:“同分布NA序列的强收敛性”,应用概率统计,1998,14(2):131-[41]王岳宝,周斌,苏淳:“关于NA列部分和上升的阶”,应用概率统计,1998,14(2):213-[40]梁汉营,苏淳:“NA序列对数律的收敛性”, 科学通报,(中文)1998,43(18):1919-1925;(英文)1999,44(15):1356-[39]苏淳,迟翔:“随机变量序列最大部分和之矩的二进估计式及其应用”, 科学通报,(中文)1998,43(19):2049-2052;(英文)1999,44(22):2037-[38]王岳宝,苏淳,刘许国:“关于两两NQD列的若干极限性质”,应用数学学报,1998,21(3):404-[37]丁克跃, 苏淳:“关于DRCE随机阵列的若干极限性质”, 数学杂志,1998,18(3):241-[36]王岳宝,苏淳:“不同分布NA列加权和的强极限定理及其在线性模型中的应用”,应用数学学报,1998,21(4):571-1997年[35]苏淳,赵林城,王岳宝:“NA序列的矩不等式与弱收敛”,中国科学(A辑),(中文)1996,26(12):1091-1099;(英文)1997,40(2):172-[34]苏淳,秦永松:“NA随机变量的两个极限定理”,科学通报,(中文)1997,42(3):243-246;(英文) 1997, 42(5): 356-[33]苏淳,王岳宝:“B值随机变量完全收敛的进一步探讨”,数学物理学报,1997,17(1):74-[32]迟翔,苏淳:“同分布NA序列的一个弱大数定律”,应用概率统计,1997,13(2):199-1996年[31]黄可明,苏淳:“关于可分完备距离空间中复合随机场弱收敛条件的讨论”,系统科学与数学,1996,16(1):73-[30]苏淳:“NA序列的一个Hsu-robbins型定理”,科学通报,(中文)1996,41(2):106-110;(英文)1996,41(6):441-1995年以前发表的主要论文有:[29]王启应,苏淳:“关于Summability Methods的非一致Berry-Essen界及其对重对数律收敛速度,小参数问题的应用”,应用数学学报,1993,16(3):383-[28]苏淳,邵启满:“关于U统计量完全收敛条件的探讨”,数学学报,1991,34(6):754-[27]苏淳:“关于大数律尾概率级数的收敛性”, 中国科学(A辑),1989,32(12):1423-1436。[26]苏淳:“关于一类强平稳mixing序列完全收敛条件的探讨”,应用概率统计,1988,4(2):148-[25]Su Chun:”Some results on the convergence of U-statistics”,ComputationalStatistics & Data Analysis, NorthHolland,1987,5:321-[24]赵林城,苏淳:“非参数回归函数最近邻估计强收敛速度”, 数学学报,1986,29(1):63-69。[23]韦来生,苏淳:“非参数回归函数最近邻估计 收敛速度”,数学研究与评论,1986,6(2):117-124。[22]苏淳,缪柏其:“一类非线性回归的近邻估计”,系统科学与数学,1985,5(1):43-51。[21]苏淳:“m-相依随机场渐进正态分布的一致收敛速度”,数学年刊(A辑),1985,6(1):95-102。[20]苏淳:“m-相依随机场渐进正态分布的一致收敛速度的进一步估计”,工程数学学报,1985,2(1):116-125。[19]白志东,苏淳:“关于独立和的完全收敛性”, 中国科学(A辑),1985,28(12):1261-1277。[18]苏淳:“关于强大数律收敛的速度下限”, 科学通报,1985,30(21):1611-1613。[17]苏淳:“m-相依样本U统计量r-平均收敛速度”, 数学杂志,1984,4(1):1-6。[16]苏淳:“关于多维无穷可分分布成为连续的充要条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84,14(1):23-27。[15]苏淳,赵林城:“关于误差方差估计中一致余项收敛的充要条件”,数学学报,1984,27(6):844-856。[14]苏淳:“关于正态逼近的最佳非一致界限”, 科学通报,1983,28(12):705-708。[13]苏淳,白志东:“无穷可分分布成为绝对连续的一个充分条件”,科学通报,1981,26(12):1061-[12]白志东,苏淳:“一个Linnik-Ostrovskii问题的解答”,中国科学(A辑),1982,25(7):680-692。[11]白志东,苏淳,方开泰,陈培德:“关于随机变量独立性的一个问题”,科学通报,1980年数学,物理,化学专辑:90-92。[10]白志东,苏淳:“关于多维无穷可分分布的Lebesque分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80,10(4):76-

  • 索引序列
  • 中国科学学报英文版
  • 中国社会科学报英文版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英文版
  • 数学学报英文版好还是中国科学英文版好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英文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