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教学研究审稿

教学研究审稿

发布时间:

教学研究审稿

教学研究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主办单位:燕山大学快捷分类:教育教育综合出版地区:河北国际刊号:1005-4634国内刊号:13-1216/G4创刊时间:1978年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1-3个月所在栏目:社会科学II综合影响因子:476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只是省级的!国家级都不是,杂志之家可以发表这类的期刊!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是上海华东师大主办的一份英语期刊,属“全国核心期刊”,在我国极具权威性。其刊载的文章要求质量较高,审稿甚严,不收取任何费用,文章刊发后给稿费。只有写出较高质量的文章,才有机会刊登,别无捷径。你可以多写一些,先试着投一两篇自己认为较满意的看看,说不定会发表呢。祝你好运!

撰写教育叙事研究应该说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应该是百花齐放,千姿百态,给人以启迪和回味。以下几点我认为要考虑的: 1、“教育叙事”必须基于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对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可以做某种技术性调整或修补,但不能虚构。 2、每个“教育叙事”必须蕴涵一个或几个教学事件,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某一个有意义的“教学问题”或发生的某一种意外的”教学冲突”。 3、由于它是对具体的教学事件的叙述,因此要有一定的情节性和可读性。它不同于教学之前的“教学设计方案”(或“教案”),也不同于教学之后的“教学实录”(或”课堂实录”)。 4、每个“教育叙事”所叙述的教学事件必须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蕴含一定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5、“教育叙事”可以反映以自己的方式化解教学事件之后获得的某种教学效果,也可以反映教师忽视了教学事件之后导致的某种教学遗憾。 6、“教育叙事”的写作方式以“叙述”为主。这种”叙述”可以是上课的教师本人在反思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第一人称的语气撰写的”教学事件”。要尽可能地”描写”教师自己在教学事件发生时的“心理”状态,常常用”我想……”、“我当时想……”、”事后想起来……”、”我估计……”、”我猜想、……”、”以后如果遇到类似的事件,我会……”等等句子。此类心理描写实际上是将教师的个人教育理念、个人教育思想渗透在某个具体的教育事件上,体现了教师在“反思”某个具体的教育事件时显露出自己的教育理念以及个人教育思想。 7、一份完整的“教育叙事“必须有一个照亮整个文章的”主题”。这个“主题”常常是一个教学理论中已经在谈起、讨论的问题,这个”主题”是所叙述的教学事件中产生、蕴含着的,而不是将某个理论问题作为一个”帽子”,然后选择几个教学案例作为例证。 附教育优秀叙事一例: 教师要善于及时发现课堂中生成的问题 今天我听了一节练习讲评课,练习讲评课到底该如何上这里暂且不说,我要说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实在是太重要了。 讲的是阅读初一下《未选择的路》完成课文练习: 第二个问题是“请你说说关于路的一些名人名言?” 学生1: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学生2: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路安在?-----李白 学生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应该说学生回答得都很不错,初一的学生能作这样的回答,可见课外是作了精心准备。 接着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追求真理的路,本是人类共同的(理想)……(没听清楚)。老师一听,觉得很陌生,于是就问:“是谁说的?”这个学生一时答不上来,下面是一片哄笑声。 我感到非常遗憾! 遗憾之一:是这一位学生没有说:“是我说的”。我们的学生进入幼儿园起就灌输要当听话的好孩子,强调的是整齐划一。这使我想起《读者》2004年第4期上有一篇文章叫《保护好你孩子的天赋》,文章通过对1979年中美小学教育的考察,做了以下比较,得出了一些简单的结论: 美国: 每个学生无论成绩好坏,能力优劣,都趾高气扬,踌躇满志…… 小学二年纪的学生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闹着要创造发明,想着把地球调个头…… 美国小学重视音体美,轻数学…… 小学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 中国: 中国小学生课堂上把手放在胸前或背后,老师发问才举起右手…… 中国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 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最优秀的学生,并颁发证书,而其他人没有…… 中国小学生起得很早,7点钟的时候,大街上最多的是学生…… 文章最后的结论是:中国小孩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学生,也是起得最早的,他们的分数是世界上任何学生都比不上的。但,20年过去了,美国培养了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的科学文化远远走在中国的前面。 我们的学生就是不敢说“是我说的!”,缺的正是美国孩子那种自以为是的自信和踌躇满志的敢说敢想;也许这位学生有这样的想法,但就是不敢说出口。难怪上海师范大学现代教学技术系研究生导师黎加厚老师经常说一句话:我们中国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在幼儿园的时候就被消灭掉了! 遗憾之二:是这位老师没有鼓励他说出来,更没有阻止学生的哄笑,或者对学生的哄笑加以引导和讨论。 教师没有这种意识,一种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意识,这位学生的回答显然与众不同,即使不敢肯定是自创的,但与众不同是可以肯定的,教师就要鼓励他说出来是谁说的,如果说“是我说的!”,那就更了不起,保不准我们班里将来会出一个或者几个名人?谁敢说我们这位同学将来一定不是名人呢?我们从小就应该有这种自信,应该为这种自信鼓掌!这是一个多么有发挥价值的问题。 教师也没有对学生的哄笑加以引导和讨论,学生的哄笑是明显地伤害了学生,打击了学生的自信,我们学生之所以不积极参与活动,不敢发表独立的见解,很重要的原因不尽是怕教师批评,而是怕讲错了被同学耻笑,讲对了是英雄,讲错了就成了被耻笑的对象,因此宁肯不说。即使从保护学生的自信与发言的积极性出发,教师也应该设法阻止学生的哄笑,或者加以引导讨论,让哄笑者明白这位学生的可贵之处以及自已的不是。 可惜我们这位教师没有这一种意识,由此看来,教师最可贵的是要善于及时发现课堂中生成的问题。记得一位伟人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怎么联系?有电话或微信吗?

教育研究审稿

终审提示待完成,就是终审已经通过,已经在整理审稿意见,马上就会出终审结果……如果同意录用,就会给你发录用通知 和 版权转让协议 及 交版面费的通知!!

一般是3个月,但也有专家审稿会拖时间,四个多月甚至更长的都有,我的现在就审了有四个月了,还在二审阶段呢。

教师教育研究审稿终审

教育研究的主编终审时间比较漫长,没有办法说具体时间。教育研究是比较权威的刊物,从投稿到主编终审是一个复杂且时间比较长的过程。一般情况下来说,可能是2-3个月才能审完。会根据文章存在的问题,向作者提出修改建议。如果修证或者解释的合理,最终有望被录用。

终审提示待完成,就是终审已经通过,已经在整理审稿意见,马上就会出终审结果……如果同意录用,就会给你发录用通知 和 版权转让协议 及 交版面费的通知!!

教育科学研究审稿

撰写教育叙事研究应该说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应该是百花齐放,千姿百态,给人以启迪和回味。以下几点我认为要考虑的: 1、“教育叙事”必须基于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对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可以做某种技术性调整或修补,但不能虚构。 2、每个“教育叙事”必须蕴涵一个或几个教学事件,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某一个有意义的“教学问题”或发生的某一种意外的”教学冲突”。 3、由于它是对具体的教学事件的叙述,因此要有一定的情节性和可读性。它不同于教学之前的“教学设计方案”(或“教案”),也不同于教学之后的“教学实录”(或”课堂实录”)。 4、每个“教育叙事”所叙述的教学事件必须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蕴含一定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5、“教育叙事”可以反映以自己的方式化解教学事件之后获得的某种教学效果,也可以反映教师忽视了教学事件之后导致的某种教学遗憾。 6、“教育叙事”的写作方式以“叙述”为主。这种”叙述”可以是上课的教师本人在反思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第一人称的语气撰写的”教学事件”。要尽可能地”描写”教师自己在教学事件发生时的“心理”状态,常常用”我想……”、“我当时想……”、”事后想起来……”、”我估计……”、”我猜想、……”、”以后如果遇到类似的事件,我会……”等等句子。此类心理描写实际上是将教师的个人教育理念、个人教育思想渗透在某个具体的教育事件上,体现了教师在“反思”某个具体的教育事件时显露出自己的教育理念以及个人教育思想。 7、一份完整的“教育叙事“必须有一个照亮整个文章的”主题”。这个“主题”常常是一个教学理论中已经在谈起、讨论的问题,这个”主题”是所叙述的教学事件中产生、蕴含着的,而不是将某个理论问题作为一个”帽子”,然后选择几个教学案例作为例证。 附教育优秀叙事一例: 教师要善于及时发现课堂中生成的问题 今天我听了一节练习讲评课,练习讲评课到底该如何上这里暂且不说,我要说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实在是太重要了。 讲的是阅读初一下《未选择的路》完成课文练习: 第二个问题是“请你说说关于路的一些名人名言?” 学生1: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学生2: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路安在?-----李白 学生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应该说学生回答得都很不错,初一的学生能作这样的回答,可见课外是作了精心准备。 接着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追求真理的路,本是人类共同的(理想)……(没听清楚)。老师一听,觉得很陌生,于是就问:“是谁说的?”这个学生一时答不上来,下面是一片哄笑声。 我感到非常遗憾! 遗憾之一:是这一位学生没有说:“是我说的”。我们的学生进入幼儿园起就灌输要当听话的好孩子,强调的是整齐划一。这使我想起《读者》2004年第4期上有一篇文章叫《保护好你孩子的天赋》,文章通过对1979年中美小学教育的考察,做了以下比较,得出了一些简单的结论: 美国: 每个学生无论成绩好坏,能力优劣,都趾高气扬,踌躇满志…… 小学二年纪的学生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闹着要创造发明,想着把地球调个头…… 美国小学重视音体美,轻数学…… 小学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 中国: 中国小学生课堂上把手放在胸前或背后,老师发问才举起右手…… 中国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 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最优秀的学生,并颁发证书,而其他人没有…… 中国小学生起得很早,7点钟的时候,大街上最多的是学生…… 文章最后的结论是:中国小孩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学生,也是起得最早的,他们的分数是世界上任何学生都比不上的。但,20年过去了,美国培养了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的科学文化远远走在中国的前面。 我们的学生就是不敢说“是我说的!”,缺的正是美国孩子那种自以为是的自信和踌躇满志的敢说敢想;也许这位学生有这样的想法,但就是不敢说出口。难怪上海师范大学现代教学技术系研究生导师黎加厚老师经常说一句话:我们中国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在幼儿园的时候就被消灭掉了! 遗憾之二:是这位老师没有鼓励他说出来,更没有阻止学生的哄笑,或者对学生的哄笑加以引导和讨论。 教师没有这种意识,一种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意识,这位学生的回答显然与众不同,即使不敢肯定是自创的,但与众不同是可以肯定的,教师就要鼓励他说出来是谁说的,如果说“是我说的!”,那就更了不起,保不准我们班里将来会出一个或者几个名人?谁敢说我们这位同学将来一定不是名人呢?我们从小就应该有这种自信,应该为这种自信鼓掌!这是一个多么有发挥价值的问题。 教师也没有对学生的哄笑加以引导和讨论,学生的哄笑是明显地伤害了学生,打击了学生的自信,我们学生之所以不积极参与活动,不敢发表独立的见解,很重要的原因不尽是怕教师批评,而是怕讲错了被同学耻笑,讲对了是英雄,讲错了就成了被耻笑的对象,因此宁肯不说。即使从保护学生的自信与发言的积极性出发,教师也应该设法阻止学生的哄笑,或者加以引导讨论,让哄笑者明白这位学生的可贵之处以及自已的不是。 可惜我们这位教师没有这一种意识,由此看来,教师最可贵的是要善于及时发现课堂中生成的问题。记得一位伟人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你是问“百科论坛教育科研的审稿费是多少”吗?费用:按篇计费,6000字以内均算一篇,最低800元一篇。百科论坛期刊合作单位“学术云”,1-3天快速审稿,1-3月出刊,先收录再收费,发表不成功全额退款。百科论坛教育科研一个月一期。《百科论坛·教育科研》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的国家级教育社科综合类专业学术理论期刊。

1 接到投稿后将以e-mail方式通知作者,稿件依领域分类、编号、建档。本刊将在收稿后尽速回复审查结果。2 来稿若经采用,本学报因编辑需求,保有文字删修权。3 作者应负论文排版完成后的校对之责,编审委员会仅负责格式上之校对。4 该刊采三审制度,先由编辑审稿,再聘请校内外相关领域学者、专家匿名审稿,最后由主编终审。5 论文一稿多投、已接受刊登或修正后刊登却撤回稿件者,学报一年内将不接受该篇文章所有作者之稿件。经学报录用之论文,请授权本校以纸本、光盘片及网络出版方式发行。6大标题不得多于20个字,标题下写作者姓名。7写摘要,200字以内,浓缩全文精华。不得出现“本文”等介绍性词句。8写关键字3-8个。9将以上内容全部用英语写出,置于全文末。10文中图表必须有序号和图题或表题。如:表1 1996年出生人数统计表。尽量使用三线表。11在首页地脚列出作者简介。规范如:作者简介:刘小里(1957-),女,湖南邵阳县人,湖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2文中引文出处应标明序号,出自著作的应标明页码。出自同一本书的引文用同一序号。如:“……占绝大多数”[1](p115)。13如属课题论文,请在首页地脚说明。如: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地域科学发展研究”(96BJL001)

教师教育研究审稿

终审提示待完成,就是终审已经通过,已经在整理审稿意见,马上就会出终审结果……如果同意录用,就会给你发录用通知 和 版权转让协议 及 交版面费的通知!!

我也收到了,目前持怀疑态度!!

撰写教育叙事研究应该说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应该是百花齐放,千姿百态,给人以启迪和回味。以下几点我认为要考虑的: 1、“教育叙事”必须基于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对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可以做某种技术性调整或修补,但不能虚构。 2、每个“教育叙事”必须蕴涵一个或几个教学事件,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某一个有意义的“教学问题”或发生的某一种意外的”教学冲突”。 3、由于它是对具体的教学事件的叙述,因此要有一定的情节性和可读性。它不同于教学之前的“教学设计方案”(或“教案”),也不同于教学之后的“教学实录”(或”课堂实录”)。 4、每个“教育叙事”所叙述的教学事件必须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蕴含一定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5、“教育叙事”可以反映以自己的方式化解教学事件之后获得的某种教学效果,也可以反映教师忽视了教学事件之后导致的某种教学遗憾。 6、“教育叙事”的写作方式以“叙述”为主。这种”叙述”可以是上课的教师本人在反思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第一人称的语气撰写的”教学事件”。要尽可能地”描写”教师自己在教学事件发生时的“心理”状态,常常用”我想……”、“我当时想……”、”事后想起来……”、”我估计……”、”我猜想、……”、”以后如果遇到类似的事件,我会……”等等句子。此类心理描写实际上是将教师的个人教育理念、个人教育思想渗透在某个具体的教育事件上,体现了教师在“反思”某个具体的教育事件时显露出自己的教育理念以及个人教育思想。 7、一份完整的“教育叙事“必须有一个照亮整个文章的”主题”。这个“主题”常常是一个教学理论中已经在谈起、讨论的问题,这个”主题”是所叙述的教学事件中产生、蕴含着的,而不是将某个理论问题作为一个”帽子”,然后选择几个教学案例作为例证。 附教育优秀叙事一例: 教师要善于及时发现课堂中生成的问题 今天我听了一节练习讲评课,练习讲评课到底该如何上这里暂且不说,我要说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实在是太重要了。 讲的是阅读初一下《未选择的路》完成课文练习: 第二个问题是“请你说说关于路的一些名人名言?” 学生1: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学生2: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路安在?-----李白 学生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应该说学生回答得都很不错,初一的学生能作这样的回答,可见课外是作了精心准备。 接着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追求真理的路,本是人类共同的(理想)……(没听清楚)。老师一听,觉得很陌生,于是就问:“是谁说的?”这个学生一时答不上来,下面是一片哄笑声。 我感到非常遗憾! 遗憾之一:是这一位学生没有说:“是我说的”。我们的学生进入幼儿园起就灌输要当听话的好孩子,强调的是整齐划一。这使我想起《读者》2004年第4期上有一篇文章叫《保护好你孩子的天赋》,文章通过对1979年中美小学教育的考察,做了以下比较,得出了一些简单的结论: 美国: 每个学生无论成绩好坏,能力优劣,都趾高气扬,踌躇满志…… 小学二年纪的学生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闹着要创造发明,想着把地球调个头…… 美国小学重视音体美,轻数学…… 小学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 中国: 中国小学生课堂上把手放在胸前或背后,老师发问才举起右手…… 中国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 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最优秀的学生,并颁发证书,而其他人没有…… 中国小学生起得很早,7点钟的时候,大街上最多的是学生…… 文章最后的结论是:中国小孩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学生,也是起得最早的,他们的分数是世界上任何学生都比不上的。但,20年过去了,美国培养了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的科学文化远远走在中国的前面。 我们的学生就是不敢说“是我说的!”,缺的正是美国孩子那种自以为是的自信和踌躇满志的敢说敢想;也许这位学生有这样的想法,但就是不敢说出口。难怪上海师范大学现代教学技术系研究生导师黎加厚老师经常说一句话:我们中国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在幼儿园的时候就被消灭掉了! 遗憾之二:是这位老师没有鼓励他说出来,更没有阻止学生的哄笑,或者对学生的哄笑加以引导和讨论。 教师没有这种意识,一种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意识,这位学生的回答显然与众不同,即使不敢肯定是自创的,但与众不同是可以肯定的,教师就要鼓励他说出来是谁说的,如果说“是我说的!”,那就更了不起,保不准我们班里将来会出一个或者几个名人?谁敢说我们这位同学将来一定不是名人呢?我们从小就应该有这种自信,应该为这种自信鼓掌!这是一个多么有发挥价值的问题。 教师也没有对学生的哄笑加以引导和讨论,学生的哄笑是明显地伤害了学生,打击了学生的自信,我们学生之所以不积极参与活动,不敢发表独立的见解,很重要的原因不尽是怕教师批评,而是怕讲错了被同学耻笑,讲对了是英雄,讲错了就成了被耻笑的对象,因此宁肯不说。即使从保护学生的自信与发言的积极性出发,教师也应该设法阻止学生的哄笑,或者加以引导讨论,让哄笑者明白这位学生的可贵之处以及自已的不是。 可惜我们这位教师没有这一种意识,由此看来,教师最可贵的是要善于及时发现课堂中生成的问题。记得一位伟人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 索引序列
  • 教学研究审稿
  • 教育研究审稿
  • 教师教育研究审稿终审
  • 教育科学研究审稿
  • 教师教育研究审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