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41届年会

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41届年会

发布时间:

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41届年会

《和而不同——清代及民国时期江西万载县的移民、土著与国家》(27万字),经济日报出版社,2009年1月。《江西通史·明代卷》(50万字,与方志远教授合作),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获江西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集体)。《魅力江西:江西省情教育读本》(撰写第二、三章,与方志远教授合作),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论明清时期江西进士的地域分布与特征》(11千字),《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4期。《清代徽州棚民问题及应对机制》(16千字),《清史研究》2003年第2期。《生态环境的恶化与乡村社会控制——以清代徽州的棚民活动为中心》(11千字),《中国农史》2003年第2期。《棚民、土著与国家——以清中期江西省万载县土棚学额纷争案为例》(18千字),《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2期。获江西省高校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清中晚期及民国时期江西万载县的土客冲突与国家应对》(12千字),《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清代棚民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8千字),《历史教学》2004年第3期。《化干戈为玉帛:清代及民国时期江西万载县的移民、土著与国家》(28千字),《历史人类学学刊》第三卷第一期,2005年4月。《2005年教育部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年会暨全国历史系主任联席会议综述》(4千字),《历史教学》2005年第10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土客冲突、阶级矛盾与意识形态斗争》(8千字),《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袁文才、王佐事件再研究——中共党史与社会史研究相结合的视角》(9千字),《中共党史资料》2008年第2期。《〈万载县志都图甲户籍贯册〉介绍与解读》(21千字),《文献与田野》第52期,2008年7月。《文本与权力:清代及民国时期江西万载县历修方志分析》(25千字),《史学月刊》2008年第9期,同时收入张建民主编《10世纪以来长江中游区域环境、经济与社会变迁》(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获江西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Text and power: A study on local gazetteers of Wanzai County of Jiangxi Province from the Qing Dynasty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V 4, N ( September 2009 ), 426-《清史宜采用纪传为体章节为用的新综合体》(33千字),《清史编纂体裁体例讨论集》(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清代前中期的地方冲突与国家应对》(30千字),载《多元视野下的清代社会》,黄山书社,2008年8月。《评〈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4千字),《历史人类学学刊》第一卷第二期,2003年10月。《《评〈明清两湖地区基层组织与乡村社会研究〉》(4千字),《历史人类学学刊》第三卷第二期,2005年10月。《评周建新〈动荡的围龙屋〉》(4千字),《历史人类学学刊》第五卷第一期,2007年4月。《评黄志繁〈‘贼’、‘民’之间〉》(4千字),《历史人类学学刊》第六卷第一、二期合刊,2008年10月。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清代及民国时期湘赣边区的土客矛盾与区域社会变迁”、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清初以来湘赣边区的移民与区域社会变迁”、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江西文化研究与省情教育”、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清代及民国时期赣西移民、宗族与乡村社会研究”以及江西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青年发展基金、教学研究基金等7项。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时期湘鄂赣地区的人口流动与城乡商品经济”(主持人为方志远教授,2001年)、国家级项目《中华大典》的编纂工作(主持人为戴逸教授,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中国灾荒史研究”(主持人为赫治清研究员,2003年)、参加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清史编纂体裁体例的调研工作(主持人为郭成康教授,2003年)、江西省政府重大项目“江西通史”(主持人为时任江西省政协主席钟起煌,2003年)、国家文物局科技课题“景德镇古瓷业文化遗产体系保护与城市发展” (主持人为时任景德镇市委书记姚亚平,2003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民间历史文献与文化传承研究” (主持人为郑振满教授,2004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明清江西移民与中国西南部地区的开发” (主持人为方志远教授,2006年)及 “江西民间历史文献与区域文化传承研究” (主持人为廖华生副教授,2007年)等9项。 2003年8月,中山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首届历史人类学高级研修班”,北京及河北蔚县。10月,中山大学主办的“第六届历史人类学研究生研讨班”,广东广州,报告题目为《清代至民国时期江西万载县的移民、土著与国家》。2004年8月,中山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西大学主办的“首届历史人类学高级研修班”,北京及山西临汾等。12月,香港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历史人类学视野下的区域网络与地方社会国际研讨会”,中国香港,报告题目为《化干戈为玉帛:清代至民国时期江西万载县的移民、土著与国家》。2005年7月,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主办的“2005年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年会暨全国高校历史系主任联席会议”,江西南昌,会务工作。11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光明日报理论部联合举办的“14世纪以来长江中游地区的环境、经济与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湖北武汉。报告题目为《文本与权力:清代及民国时期江西万载县历修方志分析》。2006年7月,中国经济史学会、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主办的“中国经济史学会第五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江西南昌,报告题目为《地方文献与社会经济权力:清代及民国时期江西万载县历修方志分析》。8月,中国社会史学会、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地域中国:民间文献的社会史解读”国际学术讨论会暨第十一届中国社会史学会年会,安徽黄山。报告题目为《文本与权力:清代及民国时期江西万载县历修方志分析》。12月,中山大学第二期民间历史文献班,广东广州。2007年11月,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中心主办的“客家民间信仰与地域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江西赣州,报告题目为《明末清初以来赣西北地区的移民与民间信仰》。12月,中山大学第三期民间历史文献班,广东广州。2008年4月,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湖南科技大学主办的第五届中国灾害史学术研讨会,湖南湘潭,报告题目为《清代湘赣边区的移民、生计与生态》。7月,中国经济史学会、广西师范大学主办的“中国经济史学会年会与国际学术研讨会”,广西桂林,报告题目为《国计与民生:明清江西重赋问题及地方社会的反应》。11月,中国社会史学会、中山大学主办的中国社会史学会年会暨“政治变动与日常生活”国际学术研讨会,广东珠海,报告题目为《明清江西重赋问题及地方社会的反应》。12月,中国经济史学会、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中国历史上的“三农”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江苏南京,报告题目为《清代湘赣边区的移民与区域社会变迁》。2009年8月初,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主办的“第七届历史人类学高级研修班”,广东广州、江西万载。8月底,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厦门大学民间历史文献研究中心、华侨大学华侨华人资料中心联合举办的“民间文献与地方史研究数据库”国际学术研讨会,福建厦门,报告题目为《江西西部地区民间文献的收集、整理与研究》。

石宝珩 (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1980 年 4 月,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研究会宣告成立,由夏湘蓉教授任会长。研究会的成立为地质工作者提供了一个进行学术研究与交流的平台,开辟了地质学史研究的新局面。1986 年 4 月,夏湘蓉教授辞去会长职务,地质研究会推荐王鸿祯院士接任 ( 第二任)会长。自此,中国地质学史研究会在王老领导下,克服了重重困难,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在中国地质学史研究领域重写了浓浓一笔。自 1986 年以来,地质学史研究会坚持的学术方向、良好会风及其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王老的领导分不开的。仅从近 20 年来地质学史研究会学术活动的发展来看,王老的贡献是巨大的。一、明确地质学史研究会的宗旨,坚持以学科史、学术思想史为重点开展学术活动 以史为鉴,继往开来王老接任会长不久,1987 年 11 月在丁文江先生诞辰 100 周年,章鸿钊先生诞辰 110周年纪念会上提出: 当前 “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对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日益受到更多重视,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史的研究应该做到 ‘以史为鉴,继往开来’,研究事物的本末和始终,达到为当前和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的目的。” “通过回顾过去,探讨事业上的盛衰和得失,追溯学术上的本末和源流,对我国地质科学的前进和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起一份推动作用,这就是我们的衷心愿望。”研究会始终将王老提出的 “以史为鉴,继往开来”作为自己的宗旨,指导研究会的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以学科史及学术思想史为主地质学史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地质学发展的事业史、学科史和人物史。从研究会活动和基本情况出发,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贯彻 “以史为鉴”的方针,王老提出以科学史和学术思想史为主开展学术活动。1988 年 10 月,王老指出: “地质学史的研究牵涉到所有地质分支学科,它的兴旺发达有赖于广大地质学人共同关心和各有关业务部门的广泛支持。”1991 年 3 月,王老更明确提出: “地质学史研究会的活动应以研究整个地质科学发展史及学术思想发展史为主,同时兼顾中国古代及当代的研究。应以 19 世纪以来地质学史研究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难题 ( 如对重要人物或重要史实的评价) 研究为途径之一。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客观公正地撰写地质事业史和评价历史人物。”如何进行学科史研究? 王老提出了学科史与学术思想史研究相结合的思想: 提出了以学科史研究为主线,要同事业史、人物史研究相结合的思想; 提出了开展学科史与学术思想史研究要上升到哲学高度的思想: 在 21 世纪之初又提出地球科学系统的协调和融合的思想等。这些指导思想都具有前瞻性,具体指导了地质学史研究会学术活动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有效地开展活动。1996 年 8 月,王老提出: “今后在国内和国际上除一般史料外,开展学科发展史、学术思想史研究,上升到哲学概念的高度,应是一个重要方向。”1997 年 1 月,王老又指出: “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可将学科史作为基础,全面开展包括事业史、人物史、教育史和古代矿业开发史的研究。” “学科史为主只是 ‘学史’研究的一部分,是研究的重要内容,但事物来龙去脉通过人的思想来实现,因此,要研究学术思想发展史。”王老在辞去会长职务之后,仍关心研究会的工作。2004 年 12 月又指出在 21 世纪,研究会要 “与时俱进”,要贯彻 “以人为本”。他讲: “地质学是地球科学的一部分,地球科学系统更为广泛,它的各个方面有个协调和融合的问题,特别是 90 年代以来,科学与文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流,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我们要与时俱进,学术思想史具有哲学因素,学史研究与哲学联系也应更为紧密。” “贯彻以人为本,特别要正确对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广泛而有效地开展学术活动自 1980 年地质学史研究会成立以来,至 2005 年召开了 17 届年会,共举办 25 次学术活动,有约 2000 人次参加学术活动,提交论文将近 1000 篇。25 次活动中有 19 次是在1986 ~ 2003 年王鸿祯任会长期间举办的,期间参加人数超过 1550 人次,交流论文超过700 篇。最有历史意义的学术活动是 1999 年 9 月,在新中国成立 50 周年前夕召开的 《新中国地质科学 50 年回顾与展望学术讨论会》。会议并进行了 《中国地质科学五十年》一书的首发式。在王鸿祯教授亲自主持、组织下,由地质科学各个领域的 51 位学者、专家,撰写了38 篇基础地质和应用地质论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主要地质学科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中国地质科学五十年》一书是一部在世纪之交具有 “以史为鉴、继往开来”重要时代意义的科学史专著,向国庆 50 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对于这一学术活动,受到社会的赞誉,中国科学院院士赵鹏大评价: 《中国地质科学五十年》这部专著,“对我国地质学主要学科体系 50 年的研究成果、研究经验和学科发展进行了总结和评述,从科学史的角度首次对我国地质科学的发展做了全面系统的总结。这在世纪之交,为我国地球科学在 21 世纪的发展提供了 ‘史鉴’”。中国地质学会秘书处也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地质学史研究会 “对新中国成立 50 年来的中国地质学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并出版了 《中国地质科学五十年》一书,在我国地质界产生较大的影响。”二、缅怀老一辈地质学家的丰功伟绩,弘扬老一辈地质学家的敬业精神地质学人物史的研究是地质学史研究和学术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人物史研究不仅是学科史、学科思想史以及事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正如王老所讲 “缅怀前辈们在困难的条件下,筚路蓝缕、艰难创业的历程,必将引起我们的高度崇敬。”如何进行人物研究,1994 年 4 月,王老提出: “研究会要以学科史研究为主线,把它同事业史和人物的研究很好地结合起来。”“研究人物也应该以学科史为主线,着重搞清史实,从学术方面提出他们的贡献,研究他们的学术道路、学术思想和对学科发展的贡献。” 组织学术交流活动地质学史研究会在组织学术活动中,组织或参与组织有关人物史的研讨会主要有:1987 年 10 月组织了 《纪念丁文江先生 100 年、章鸿钊先生 110 年诞辰,中国地质事业早期史讨论会》。1988 年 11 月,在第 6 届年会期间,举行了 《谢家荣先生诞辰 90 周年学术讨论会》。1989 年 12 月,参加了 《李四光学术思想讨论会》( 纪念李四光诞辰 100 周年) 。1993 年 12 月,组织了 《袁复礼教授百年诞辰纪念会》。1995 年 10 月,举行了 《纪念孙云铸教授诞辰 110 周年学术报告会》。2003 年 11 月,第 16 届年会是一次以人物史为主要内容的学术年会。时逢袁复礼诞辰 110 周年、谢家荣诞辰 105 周年、冯景兰诞辰 105 周年、喻德渊诞辰 100 周年、王曰伦诞辰 100 周年等。 对部分学者的缅怀与评价王老不仅对前辈怀有崇高的敬意,而且给予了高度评价。以下是他的部分论述:“丁文江先生和章鸿钊先生是我国地质事业的创始人和奠基人,对中国早期的地质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怀念丁先生、章先生和他们的同辈李四光先生及其他几位先生们一起,披荆斩棘、合作无间的精神,必将给我们巨大的鼓舞和激励。”( 1987 年 11 月)“李四光教授是我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新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领导人,是中国科学界、知识界的一面旗帜。他的科学活动和社会活动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 “我在研读李老的学术著作时,又深深感到他总是立论严谨,从无武断之语、过甚之词。李老的学风和文风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宝贵财富。因此,我们要学习李老的献身精神和民族气节,学习李老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尚的学风文风。” ( 1989年 12 月)“袁希渊 ( 袁复礼) 老师早年留学美国,回国之后虽然从事过重要的地质调查工作,特别是在西北科学考察期间,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就袁老师的一生来看,他的主要贡献还在于长期坚守地质教育岗位。他长期主持清华大学地学系,师道长存、功勋永在。”“我们现在敬怀前贤,缅怀师德,更应以此自勉,以求无愧于前辈师长,无愧于当前的时代。”( 1993 年)孙云铸教授 “是中国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奠基人之一,同时又是一位影响深远的地质教育家。”“孙云铸教授堪称中国地质古生物界的一代宗师,也是中国地质界一位良师。他待人以诚,平易近人,对后进关切备至,数十年如一日,凡曾亲受教诲的学生无不深志不忘。”( 1995 年 10 月)“谢家荣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地质学家,他学识渊博、著述颇多,对中国地质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谢先生不仅在内生和外生矿床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对石油地质和煤田地质有精辟的见解,对大地构造也有重要的创见。” “他毕生致力于资源、能源的找矿勘探实践,是把地质现状与应用密切结合起来的典范。”( 1988 年 10 月)谢家荣先生是 “中国地质界的一代宗师,矿床学的罕见巨匠,矿产勘察事业的杰出领导人。”( 1988 年 1 月)谢先生 “知识渊博,非常重视实践,又具有敏锐超前的思维。”( 2003 年 11 月)黄汲清先生 “他不仅是一位基础地质学大师,还是一位对石油勘查作出重大贡献的应用地质学权威,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地质工作者和领导者。” “黄先生为人坦诚,治学严谨,具有广阔的胸怀和高尚的情操,重视实践,笃于探索。” “黄先生的辉煌业绩在地质科学真理的宝库中占有自己的位置。”( 1998 年)“黄老真正是在 20 世纪对中国地质和地球科学作出奠基性和开创性贡献最多、影响最广的一代大师。”“黄老做人处世的优良品德: 一是崇仰前辈,二是关怀后进,我们应当继承发扬前辈们的高尚品德,做到崇仰前辈,关爱后辈,团结凝聚我们的力量,就一定能在科教兴国中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无负于当前的伟大时代。”( 2004 年)三、进一步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地质学史研究会一经成立就参加了国际地质学史委员会的工作,首任会长夏湘蓉教授于 1980 年被选为国际地质学史委员会委员。闻广、王根元、孙荣圭先后当选为通讯委员。王鸿祯教授接任第二任会长后,于 1987 年 7 月参加了第 14 届学术会议,接替夏湘蓉成为国际地质科学史委员会委员。1990 年 10 月,在第 15 届国际地质科学史讨论会期间,被增选为该委员会副主席。1996 年 8 月,王鸿祯再次当选副主席。同时,自 90 年代以来,先后又增补中国陶世龙、于洸、石宝珩、杨静一、翟裕生、杨光荣、张九辰、银剑钊、游振东、籍传茂为国际地质科学史委员会通讯委员。在王老领导下,研究会加强了与国际同行交往,扩大了国际交流。 组织学术交流会议( 1) 1988 年 10 月第六届年会中心议题是 “中外地质交流史”。王老在会上提出:“科学技术从其本质来说是无国界的,而国际信息交流更是非常必要的。”“我们研讨地质学术上的对外交流,回顾其在地质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对推动学科发展,权衡得失,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必然能够为当前和未来的规划措施提供宝贵的借鉴。”这次会议专门研究了拟于 1990 年秋,在中国召开第十五届地质学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事项,确定了会议议题:“东方与西方地质思想的交流。”( 2) 1990 年 10 月国际地科联 “第十五届国际地质科学史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中心议题是 “东方与西方地质思想的交流”。国际地质科学史委员会主席 Martin Guntau讲: “过去国际地质科学史的研究圈主要限于欧美,现在中国已经进入了这个研究圈内。国际地质科学史委员会的活动扩展到了历史悠久的亚洲,这是一个重要的进展,这是一次有重要意义的会议。”( 3) 为准备 1996 年第 30 届国际地质大会在中国召开,王鸿祯会长在 1994 年 4 月,在研究会第九届年会上讲: “重视国际合作,开展国际交流,才能推动学科发展和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做到与世界学术发展同步,取得国际性的研究成果。”并研究决定地质学史研究会将参加组织地质学中外交流史,学科发展史以及地质理论、思想和哲学等的讨论会。( 4) 1996 年 8 月,第 30 届国际地质大会在北京召开,在 “地质学发展与国际地质学交流,19 世纪以来地质分支学科的发展学术讨论会”上,地质学史研究会参与主持了地质学发展与国际地质学思想交流及 19 世纪以来地质分支学科的发展两个分组的学术讨论会。 开展学者学术交流活动邀请澳大利亚学者 D R 欧德罗来华交流,1992 年9 月,他以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史学会理事身份访华,作了四次学术报告。1999 年 10 月,以国际地质科学史委员会秘书长的身份再次访华,进行了 “地质科学史研究中的方法及文献资料甄别”的专题讲座。四、凝聚人才,坚持好的文风会风地质学史研究会 20 多年学术活动不衰,并不断取得好的成果,表明它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凝聚力、吸引力。这首先是由于研究会有好的带头人。首任会长夏湘蓉的严谨学风,一直影响我们。1986 年王鸿祯教授接任会长以来,以求实创新精神,带领我们不断取得新进展。地质学史研究会遵循 “以史为鉴,继往开来”的宗旨,长期坚持好的会风和文风:( 1) 始终坚持学术交流是研究会最主要的研究内容。( 2) 始终坚持 “严谨、求是、创新”的传统,保持了不张扬的好风格。( 3) 始终坚持贯彻 “双百”方针,充分发扬学术民主。( 4) 实现了 “一年一会,一会一书 ( 刊) ”目标。( 5) 积极争取上级主管单位和挂靠单位的领导和支持。研究会好的会风和文风,是与研究会会长分不开的。王老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在地质界的崇高威望,以及对研究会活动亲自组织和周到安排,更以他包容的广阔胸怀和固本慎始的科学精神,团结和凝聚了一批专家、学者,形成了研究会的中坚力量。研究会好的会风和文风,得到中国地质学会的充分肯定。地质学史研究会多次被评为中国地质学会先进集体,并多次受到赞誉。1998 年 10 月,时任秘书长的王弭力说: “地质学史研究会的工作在中国地质学会 44个专业委员会、研究会和工作委员会中是比较出色的一个。每年一次的年会都有条不紊地进行安排。”2004 年 11 月 20 日中国地质学会秘书处来函: “地质学史研究会云集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对地质学科的发展,对地质学术思想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卓有成效的研究,为地质科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我国地质界同仁的肯定和重视。”凝聚了王鸿祯教授和众多老一辈地质学家心血的地质学史研究会,已在中国地质科学发展史上,书写了厚厚的一页,载入了史册。展望研究会的未来,在新会长翟裕生院士带领下,一定会继承传统,取得更加辉煌的业绩。

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41届年会名单

2005年12月10日晚,日本京都大学石立善博士作客陕西师范大学佛教研究所,为佛教专业的硕博士研究生作了题为《朱子与禅宗——南宋儒佛接触与冲突之一端》的学术演讲 。 2011年6月22日—23日石立善教授应华中师范大学的邀请,出席了由该校历史文化学院举办的“纪念张舜徽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32届年会”,在会上宣读论文《论〈渡宋记〉》。来自国内外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就张舜徽先生(1911—1992)的学术思想与成就、中国文献学理论、历史文献研究等议题进行了讨论 。2011年7月22日—23日,石立善教授赴山东省济南市出席“齐鲁文化与两汉经学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由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与台湾高雄师范大学经学研究所联合主办,海内外四十多位专家学者出席本次会议。石立善教授发表论文《论日藏敦煌写本〈毛诗传笺〉残片三种》,并担任分会场主持人、闭幕式分会场总结 。2011年10月9日,石立善教授应邀参加厦门大学国学院举办的“朱子学与现代跨文化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朱子门人行实辨正》,来自国内外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会上宣布成立“朱子学会”并举行了揭牌仪式,该学会是经教育部和民政部报请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的国家一级学会,归教育部主管,在学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及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石立善教授当选为第一届理事 。2011年12月17—18日,石立善教授赴京出席了由北京大学古文献中心举办的“中日《论语》文献研究学术研讨会”,并发表了关于日本江户及明治时代《论语》注解的研究论文。本次会议上,来自中、日、台的学者分别就《论语》古钞本、刻本以及出土资料、日本《论语》学等领域进行了探讨 。

1、《〈晋书〉校点志疑》,《江海学刊》1999年第1期、1999年第2期。2、《传国学之真谛——〈嘉定钱大昕全集〉评介》,《文教资料》1999年第2期;又载《江苏古籍序跋与书评》,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版。3、《敦煌学史上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光明日报》1999年7月2日;又载《江苏古籍序跋与书评》。4、《〈全汉赋〉疑误辨证》,《语言研究集刊》(第六辑),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版。5、《汉魏六朝语词研究考论》,《南京师大学报》1999年第4期。6、《〈搜神记〉校勘札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年第2期。7、《耄耋之年创辉煌—-记三礼学家钱玄先生》,《书与人》2000年第1期。8、《通学术之变 成专精之业——徐复先生主要著作述评》,载《当代江苏学人丛书》之《朴学之光——语言文字学家徐复》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版。9、《创新的精神 实证的方法》,中华书局《书品》2000年第4期;又载《江苏古籍序跋与书评》。10、《此生原为读书来——记周勋初教授》,《书与人》2000年第5期。11、《旷世之作 历久弥新——〈洪诚文集〉简介》,《新华日报》2000年10月10日。12、《徐复先生对古文献学的贡献》,《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年第6期。又收入《朴学之路——徐复教授九十寿辰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3、《庄子》文论选注,3万余字,收入郭丹主编《先秦两汉文论全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4、《读书之门径 治学之津梁——读〈清人别集总目〉献言》(与徐复先生合撰),《古籍研究》2001年第3期。又收入《徐复语言文字学晚稿》,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15、《〈汉书·五行志〉考论》,《南京师大学报》2001年第5期。又载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主编《历史文献研究》第21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6、《〈史记〉新整理本刍议》(二人署名),《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又载《史记论丛》第一辑(华文出版社2004年8月版),单独署名。17、《挖掘历史资源 开拓发展空间——由〈老苏州·百年历程〉说起》,《出版参考》2002年第18期。18、《南京图书馆所藏〈三国志〉版本简论》,“首届《三国志》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2002年11月,复旦大学),后发表于《古籍研究》2003年第1期。19、《〈史记〉三家注音切疑误辨正》,《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第1期。20、《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校读札记》,“第五届文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2002年11月),后部分发表于《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第4期。21、《〈史记〉校点本讹误辨正》,《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第3期。22、《〈史记〉整理平议》,《南京师大学报》2003年第5期。23、《〈史记·八书〉校读札记》(二人署名),收入马景仑、薛正兴主编《朴学之路——徐复教授九十寿辰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24、《皇皇巨著 巍巍范公——评〈范仲淹全集〉》,《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25、《试论〈史记〉校勘的原则》,《古籍研究》2005年上卷,安徽大学出版社版。又收入《古文献研究集刊》(第一辑),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26、《中国书院志及其学术价值》,《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又收入卞孝萱、徐雁平编《书院与文化传承》,中华书局2009年版。27、《赋学文献与〈历代赋汇〉》,《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2006年1期。又收入《古文献问学丛稿》,中华书局2009年版。28、《〈史记〉正文校议》(第一作者。二人署名),中华书局《文史》2006第3期。29、《一代宗师徐复先生》,《江苏文史研究》2006年第6期。又修改后发表于《南京师大文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30、《试论黄宗羲的创新精神》,收入《从民本走向民主——黄宗羲民本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出版。31、《校点本〈史记〉标点问题举隅》,收入《史记论丛》(第四集),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32、《〈阳明后学文献丛书〉的出版及其意义》,收入《王阳明的世界——王阳明故居开放典礼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33、《论章黄之学对国学研究的贡献》,“第五届海协两岸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会议论文,收入《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评论》第二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34、《史记校点补遗》,《古文献研究集刊》(第二辑),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35、《乐把金针度与人——试论叶圣陶先生的出版思想》,江苏省叶圣陶研究会会议论文(2007年11月,南京),《江苏民进》2008年第1期。民进中央网站全文转载。36、《评〈王念孙王引之评传〉》,中华书局《书品》2009年第4期。37、《海峡两岸〈史记〉整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第六届海协两岸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会议论文,收入《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评论》第三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38、《道德文章、山高水长—记钱玄先生》,《经学研究论丛》第十六辑,台湾学生书局2009年版。39、《〈汉书〉校读拾遗》,载王华宝《古文献问学丛稿》,中华书局2009年版。40、《〈水经注校证〉校读札记》(与王勇博士合撰),载王华宝《古文献问学丛稿》,中华书局2009年版。41、《〈史记〉整理研究与辞书编纂》,“《康熙字典》暨词典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2009年7月,山西),收入《中华字典研究》(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42、《四史学》3万多字,收入卞孝萱、胡阿祥、刘进宝主编《新国学三十讲》,凤凰出版社2010版。43、《段玉裁著述及其版本考略》,“段玉裁与清代学术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收入江苏宏德文化出版基金会主办、赖永海主编的《宏德学刊》第一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44、《试论张文虎〈史记札记〉的文献价值》,《史记论丛》(第六集),华文出版社2011年版。45、《〈项羽本纪〉校释汇证》,《项羽研究》(第一辑),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46、《百衲本史记前言》,载广陵书社2011年版《百衲本史记》卷首。47、《〈陕西神德寺塔出土文献〉的出版及其意义》,中华书局《书品》2012年第5期。48、《怀念“学者编辑”薛正兴先生》,《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2012年第5期。49、《〈史记〉局本吸收王念孙〈史记杂志〉成果之研究》,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提交论文。(浙江大学)50、《〈水经注校证〉校读续记》(与王勇博士合撰),2012年西华师范大学等主办“地方档案与文献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收入会议论文集。51、《王念孙〈史记杂志〉平议》,《中国训诂学报》第二辑,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52、《徐复先生对中国训诂学的贡献》,“训诂学与民族民俗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训诂学研究会第九届二次理事会”提交论文,2013年8月。53、《论段玉裁校勘学之特色》,南京大学等举办的“经学与中国文献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2013年8月。

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41届年会名单公示

第一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获将者名单博士生:壹等奖(空缺)贰等奖:刘钊(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叁等奖:乔治忠(南开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硕士生:壹等奖:(空缺)贰等奖:王承略(山东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三等奖:李德山(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卢新宁(北京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顾宏义(华东师大古籍整理研究所)孙智昌(北京师大古籍整理研究所)王七一(陕西师大古籍整理研究所)本科生:壹等奖:刘宁(北京大学)贰等奖:张爽(杭州大学) 顾永新(北京大学)庞剑峰(南京师范大学)叁等奖;徐进(北京大学) 徐萍(南京师范大学)丁斌(南京师范大学)柳明晔(杭州大学)博士生一等奖(空缺)二等奖 刘钊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1959年生,现吉林大学博导三等奖 乔治忠南开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1949年生,现南开大学博导 第二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获奖名单博士生一等奖 王云路(杭州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二等奖 廖名春(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三等奖 邵毅平(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硕士生一等奖 空缺二等奖 胡长青(山东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陈晓兰(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三等奖 杨海峥(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张小乐(山东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陈 晓(杭州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本科生一等奖 空缺二等奖 伍皓(北京大学古典文献专业)胡必强(南京师大古典文献专业)许铭(上海师大古典文献专业)三等奖 徐昕(南京师大古典文献专业)戴萤(南京师大古典文献专业)戴海峰(北京大学古典文献专业)李海燕(北京大学古典文献专业)竺嘉政(上海师大古典文献专业)博士生一等奖 王云路 杭州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1959年生,现浙江大学博导二等奖 廖名春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1956年生,现清华大学博导三等奖 邵毅平 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1957年生,现复旦大学博导 第五届古文献学奖学金评审会及获奖情况第五届中国古文献学奖金学评审会于1998年5月14至16日在北京举行,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小组成员黄天骥(召集人)、孙钦善、严佐之、李修生、赵伯雄、费振刚、袁世硕、黄永年、龚延明出席会议,裘锡圭(召集人)、范能船、葛兆光、曾枣庄因事请假。会议经过严格评议,用无记名投票方式产生了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获奖学生名单。博士生 一等奖(空缺)二等奖 宫云维杭州大学李无未 吉林大学李敏辞北京大学三等奖 白于蓝 吉林大学徐光星 杭州大学张玉春北京大学硕士生 一等奖 (空缺)二等奖 祝建平 上海师范大学杨新勋 北京师范大学沈林 西南师范大学三等奖 李成甲 陕西师范大学王鸿雁 南开大学黄安靖 华东师范大学魏鸿 北京师范大学王小红 四川联合大学本科生 一等奖(空缺)二等奖 李二民 北京大学乐怡 上海师范大学金素芳 杭州大学黎广基 南京师范大学三等奖 薄 茹 北京大学刘 汾 上海师范大学孟滢滢 上海师范大学马月华 北京大学黄 芳 杭州大学杨 波 南京师范大学叶纪勇 杭州大学博士生一等奖(空缺)二等奖 宫云维 杭州大学,1964年生,现浙江工业大学博导李无未吉林大学,1960年生,现吉林大学博导李敏辞北京大学,1957年生,现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三等奖 白于蓝 吉林大学,1970年生,现华东师范大学博导徐光星 杭州大学,1967年生,现浙江中医学院博导张玉春 北京大学,1952年生,现暨南大学博导 第六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评奖会议举行第六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评奖会议于2000年5月24日至25日在杭州举行,经与会专家组成员公正、认真的评审,共评选出博士生6名,硕士生9名,本科生13名,共28名获奖同学。具体名单如下:第六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获奖名单博士生:一等奖 陈剑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二等奖 王承略山东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李润强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三等奖 冯胜君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王德华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陈业新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硕士生:一等奖 谷 建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二等奖 甘 露 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李二民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胡新华 武汉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三等奖 李伟平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陈美慧 南开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潘艺蓉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文化典籍系杨 阳 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罗 绛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本科生:一等奖 黎广基 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献学系二等奖 夏凌霞 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献学系刘 勇 浙江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王 剑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文化典籍系三等奖 笪珪如 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献学系吴冰妮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周美勤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王杏林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孟滢滢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文化典籍系孙 励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文化典籍系丁晓珉 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献学系丁 元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薄 茹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博士生:一等奖 陈 剑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1972年生,现复旦大学硕导二等奖 王承略 山东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1966年生,现山东大学博导李润强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1969年生,现西北师范大学教授三等奖 冯胜君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1970年生,现吉林大学博导王德华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1965年生,现浙江大学教授陈业新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1967年生,现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 第七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评选结果揭晓“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是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1990年开始设立的全国性古文献学奖学金,奖励对象为古委会系统25家教学科研单位二年级以上的优秀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奖学金每两年评选一次,第七届评选活动2002年4月26日至27日在北京大学举行。评奖委员会议由裘锡圭、黄天骥教授主持,参加会议的评奖委员有方一新、朱易安、黄永年、董洪利、裘锡圭教授,古委会主任安平秋教授、古委会秘书长杨忠教授、副秘书长曹亦冰研究员出席了会议。此届评选活动,共有十九家教学科研单位推荐了20名博士生,44名博士生,40名本科生。经过评奖委员会正认真的评议,最后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评选出28名获奖同学,名单如下:博士生一等奖:董珊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二等奖:(空缺)三等奖:李畅然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张治三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何华珍 浙江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王文晖 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杜海军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硕士生一等奖:(空缺)二等奖:张福海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李峻岫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朱大星 浙江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三等奖:周焕卿 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李勤合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王仕举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马 燕 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叶 菲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本科生一等奖:(空缺)二等奖:汤鸣鸿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学系刘小琴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陈舟楫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杨英姿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三等奖:孙婷婷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学系程大炜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学系辛晓娟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程佳羽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曾 波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赵 庸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冯凌蓉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陆醒薇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王雅婷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笪珪如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学系博士生一等奖 董珊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 现北京大学副教授二等奖 (空缺)三等奖 李畅然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1974年生,现北京大学助理研究员张治三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何华珍 浙江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1963年生,现浙江财经大学教授王文晖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1969年生,现复旦大学硕导杜海军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1957年生,现广西师范大学教授 浙江大学2000级 李玲玲 第八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三等奖2004年4月 2001级 刘旭锦 第八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二等奖2004年4月2001级 焦磊 第八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三等奖博士生二等奖 王华宝南京师范大学,1965年生,现凤凰出版社编审。许全胜 华东师范大学,现上海图书馆工作。三等奖 陈文源暨南大学,1964年生,现暨南大学硕导。 第九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获奖名单(2006年,部分)浙江大学:2003级 邱进春 第九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博士生二等奖2002级 周玉瑶 第九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二等奖2006年4月2002级 盛林忠 第九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三等奖2006年4月2003级 来敏毓 第九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二等奖2006年4月2003级 李月嬿 第九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三等奖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 三等奖 史丽君硕士生 二等奖 李吉光博士生二等奖:于淑健 南京师范大学,1965年生,现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浙江大学博士后。三等奖 程水龙 华东师范大学,1968年生,现中国计量学院副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王雪玲获得博士生三等奖,硕士研究生李志杰获得硕士生三等奖。 王雪玲陕西师范大学,1965年生,现陕西师范大学硕导南京大学:丁延峰,1963年10月生,男,山东聊城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博士生二等奖 第十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获奖名单南京师范大学:周录祥 博士二等奖(一等奖空缺)复旦大学:叶晔 博士二等奖(一等奖空缺)华中师范大学:肖海燕 博士三等奖陕西师范大学:2005级硕士研究生樊波获硕士奖学金一等奖;2006级博士研究生陈玺获博士生二等奖北京师范大学:2006级硕士研究生刘炳瑞硕士组二等奖上海师范大学:2004级方姗本科生中唯一的最高奖一等奖虞俊洁、王燕红、季文婷、季怡菁获得本科生三等奖刘丽获得硕士生三等奖 第十一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获奖名单北京大学:博士生陈文龙、硕士生聂溦萌获奖北京师范大学: 博士生: 三等奖:袁敏 硕士生: 二等奖:王振华 三等奖:施贤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古籍所刘万华(导师曹旭)获博士生三等奖,李丽静(导师徐时仪)获硕士生二等奖,朱韵洁、顾毓敏获本科生二等奖,骆芸婷、黄丹艺、赵珏、邵琪恩获本科生三等奖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一项(苏芃),硕士生一项以及本科生五项。本科生获奖名单中,张沛林和张学谦同学获本科生二等奖,高中正、臧永杰、宋雨婷同学获三等奖。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涂耀威二等奖、硕士生陈冬冬二等奖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生杨清虎二等奖山东大学:硕士生宁莉莉三等奖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生王燕飞三等奖 博士生一等奖张文 北京大学二等奖鄢国盛 南开大学汤志波 复旦大学王华权 上海师范大学李春桃 吉林大学秦桦林 浙江大学三等奖马昕 北京大学仇利萍 四川大学施贤明 北京师范大学赵庶洋 南京大学和继全 西南大学陈锦春 山东大学杨勇军 华东师范大学陈冬冬 华中师范大学郭万青 南京师范大学王宣标 中山大学硕士生一等奖潘牧天 上海师范大学二等奖潘妍艳 北京大学于洪涛 吉林大学罗志 陕西师范大学赵永磊 南开大学李振聚 山东大学潘超 浙江大学张崇依 南京师范大学三等奖罗琴 北京师范大学周敏 南京大学赵成杰 东北师范大学汪舒旋 四川大学赵庆淼 南开大学蔡燕梅 复旦大学郭洪义 西南大学瞿林江 南京师范大学尉侯凯 华中师范大学 博士生一等奖郭桂坤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吴 柱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二等奖都轶伦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王传龙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古典文献专业李开升 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白军鹏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孙晓磊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学系黄沚清 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三等奖杜春雷 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李轶伦 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何 灿 山东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贾灿灿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张 卉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李广宽 武汉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王燕飞 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马克冬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赵铁锌 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硕士生一等奖侯印国 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虞思徵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二等奖韦胤宗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关鹏飞 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林振岳 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王晓娟 山东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马 琛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沈 畅 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三等奖张 婷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赵 凯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杨大卫 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刘 洋 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郭超颖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学系张晓永 陕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丁雅诵 武汉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谢 坤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周丹杰 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本科生一等奖王诗雨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董方奇 上海师范大学文化典籍系二等奖庞若愚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王 建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学系侯 婕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学系向晓露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古典文献专业胡晨光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古典文献专业张峥毅 上海师范大学文化典籍系刘 佳 浙江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三等奖高虹飞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李凌云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翟迈云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学系张佳梅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学系王雨非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学系王思桐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古典文献专业高 星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古典文献专业石冰洁 上海师范大学文化典籍系任建行 上海师范大学文化典籍系胡晶晶 上海师范大学文化典籍系戚圆圆 浙江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林青荻 浙江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

潮汕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潮汕先民把中原文化同本土文化相结合,又同海外文化相融化,逐渐形成了以潮汕方言为基本特征的独具一格的地域文化。潮汕先民又从潮汕本土向海外拓展,足迹已遍及世界五大洲。潮汕文化不仅是一种地域文化,也是一种潮人群体的族群文化。 前人对潮汕文化的研究,虽然留下不少著述,但唐以及唐以前遗留下来的资料甚缺,宋、明时期主要赖于历代官府主持修纂的志书,明清以后出现私人著述的地情书,至清末民国,搜集地方文献,并致力于民俗文化研究的风气渐盛,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考古文物、潮剧潮乐改革、潮州方言、潮汕风俗文化以及民间文学、方志编纂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有了新的成果。但限于种种历史原因,从整体上说,还是缺乏有计划、有组织的研究。进入20世纪80年代,在开放改革,特别是创办汕头经济特区,潮汕地区经济建设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和繁荣时期。经济建设高潮必然带来文化建设的振兴,在海内外潮籍的、非潮籍的专家学者关注、支持下,潮汕地区的历史文化研究事业,潮学作为一门专门学问,凭借其独特的族群、历史文化积淀遂应运而生。 在这样的氛围酝酿下,饶宗颐教授正式扛起大旗,成为潮学的首倡者:1989年11月18日,在第五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上,饶宗颐作《潮人文化的传统与发扬》专题演讲,提出“必须发展某些学术研究,才能使潮人传统文化有更加灿烂的成果”;在1990年的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机潮汕历史文献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上,饶宗颐强调:“以潮州历史文献与文化学术的研究提升至全国性层次”;之后,1993年11月《潮学研究》创刊号发行,以及饶宗颐所撰《何以要建立潮州学——潮州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性》一文问世,还有陈伟南、饶宗颐筹划推动的首届“国际潮州学研讨会”在香港中文大学成功举办,标志着“潮学”(时称“潮州学”)树起旗帜,正式成为一个专门学问,从此正式走向国际化并备受学术界的瞩目。 潮学一开始是以“潮州学”命名的,首届“国际潮州学研讨会”正是以“潮州学”出现,会上的论文题目亦多以“潮州学”为术语,但在1993年底正式刊行的学术期刊命名上,由于潮汕地域已经在法理上分为汕头、潮州、揭阳三个地级市,潮州则更是早非历史上的大潮州,加上历史上的潮州文化也已被潮汕文化所取代在学界也形成普遍共识,为避免产生歧义,在饶宗颐、杜经国及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编委等人讨论下,大多数同意以“潮学”取代“潮州学”,专业杂志也最终命名为《潮学研究》。至1997年11月,汕头大学承办第二届潮学国际研讨会,大会原拟顺延首届“潮州学”名称,出于上述原因,汕头大学党委书记黄赞发征询饶宗颐,得到其同意,并与其他相关专家学者商量下,正式更名为“第二届国际潮学研讨会”。此后,学术界便基本以“潮学”取代“潮州学”,此后,“潮州学”一名仅存在业余爱好者中,而无论官方民间,专业论著及学术研讨会皆以“潮学”为专业术语,并在中国学界得到承认。

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41届年会名单公布

第一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获将者名单博士生:壹等奖(空缺)贰等奖:刘钊(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叁等奖:乔治忠(南开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硕士生:壹等奖:(空缺)贰等奖:王承略(山东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三等奖:李德山(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卢新宁(北京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顾宏义(华东师大古籍整理研究所)孙智昌(北京师大古籍整理研究所)王七一(陕西师大古籍整理研究所)本科生:壹等奖:刘宁(北京大学)贰等奖:张爽(杭州大学) 顾永新(北京大学)庞剑峰(南京师范大学)叁等奖;徐进(北京大学) 徐萍(南京师范大学)丁斌(南京师范大学)柳明晔(杭州大学)博士生一等奖(空缺)二等奖 刘钊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1959年生,现吉林大学博导三等奖 乔治忠南开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1949年生,现南开大学博导 第二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获奖名单博士生一等奖 王云路(杭州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二等奖 廖名春(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三等奖 邵毅平(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硕士生一等奖 空缺二等奖 胡长青(山东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陈晓兰(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三等奖 杨海峥(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张小乐(山东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陈 晓(杭州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本科生一等奖 空缺二等奖 伍皓(北京大学古典文献专业)胡必强(南京师大古典文献专业)许铭(上海师大古典文献专业)三等奖 徐昕(南京师大古典文献专业)戴萤(南京师大古典文献专业)戴海峰(北京大学古典文献专业)李海燕(北京大学古典文献专业)竺嘉政(上海师大古典文献专业)博士生一等奖 王云路 杭州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1959年生,现浙江大学博导二等奖 廖名春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1956年生,现清华大学博导三等奖 邵毅平 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1957年生,现复旦大学博导 第五届古文献学奖学金评审会及获奖情况第五届中国古文献学奖金学评审会于1998年5月14至16日在北京举行,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小组成员黄天骥(召集人)、孙钦善、严佐之、李修生、赵伯雄、费振刚、袁世硕、黄永年、龚延明出席会议,裘锡圭(召集人)、范能船、葛兆光、曾枣庄因事请假。会议经过严格评议,用无记名投票方式产生了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获奖学生名单。博士生 一等奖(空缺)二等奖 宫云维杭州大学李无未 吉林大学李敏辞北京大学三等奖 白于蓝 吉林大学徐光星 杭州大学张玉春北京大学硕士生 一等奖 (空缺)二等奖 祝建平 上海师范大学杨新勋 北京师范大学沈林 西南师范大学三等奖 李成甲 陕西师范大学王鸿雁 南开大学黄安靖 华东师范大学魏鸿 北京师范大学王小红 四川联合大学本科生 一等奖(空缺)二等奖 李二民 北京大学乐怡 上海师范大学金素芳 杭州大学黎广基 南京师范大学三等奖 薄 茹 北京大学刘 汾 上海师范大学孟滢滢 上海师范大学马月华 北京大学黄 芳 杭州大学杨 波 南京师范大学叶纪勇 杭州大学博士生一等奖(空缺)二等奖 宫云维 杭州大学,1964年生,现浙江工业大学博导李无未吉林大学,1960年生,现吉林大学博导李敏辞北京大学,1957年生,现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三等奖 白于蓝 吉林大学,1970年生,现华东师范大学博导徐光星 杭州大学,1967年生,现浙江中医学院博导张玉春 北京大学,1952年生,现暨南大学博导 第六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评奖会议举行第六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评奖会议于2000年5月24日至25日在杭州举行,经与会专家组成员公正、认真的评审,共评选出博士生6名,硕士生9名,本科生13名,共28名获奖同学。具体名单如下:第六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获奖名单博士生:一等奖 陈剑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二等奖 王承略山东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李润强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三等奖 冯胜君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王德华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陈业新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硕士生:一等奖 谷 建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二等奖 甘 露 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李二民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胡新华 武汉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三等奖 李伟平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陈美慧 南开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潘艺蓉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文化典籍系杨 阳 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罗 绛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本科生:一等奖 黎广基 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献学系二等奖 夏凌霞 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献学系刘 勇 浙江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王 剑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文化典籍系三等奖 笪珪如 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献学系吴冰妮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周美勤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王杏林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孟滢滢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文化典籍系孙 励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文化典籍系丁晓珉 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献学系丁 元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薄 茹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博士生:一等奖 陈 剑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1972年生,现复旦大学硕导二等奖 王承略 山东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1966年生,现山东大学博导李润强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1969年生,现西北师范大学教授三等奖 冯胜君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1970年生,现吉林大学博导王德华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1965年生,现浙江大学教授陈业新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1967年生,现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 第七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评选结果揭晓“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是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1990年开始设立的全国性古文献学奖学金,奖励对象为古委会系统25家教学科研单位二年级以上的优秀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奖学金每两年评选一次,第七届评选活动2002年4月26日至27日在北京大学举行。评奖委员会议由裘锡圭、黄天骥教授主持,参加会议的评奖委员有方一新、朱易安、黄永年、董洪利、裘锡圭教授,古委会主任安平秋教授、古委会秘书长杨忠教授、副秘书长曹亦冰研究员出席了会议。此届评选活动,共有十九家教学科研单位推荐了20名博士生,44名博士生,40名本科生。经过评奖委员会正认真的评议,最后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评选出28名获奖同学,名单如下:博士生一等奖:董珊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二等奖:(空缺)三等奖:李畅然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张治三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何华珍 浙江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王文晖 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杜海军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硕士生一等奖:(空缺)二等奖:张福海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李峻岫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朱大星 浙江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三等奖:周焕卿 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李勤合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王仕举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马 燕 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叶 菲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本科生一等奖:(空缺)二等奖:汤鸣鸿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学系刘小琴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陈舟楫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杨英姿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三等奖:孙婷婷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学系程大炜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学系辛晓娟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程佳羽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曾 波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赵 庸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冯凌蓉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陆醒薇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王雅婷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笪珪如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学系博士生一等奖 董珊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 现北京大学副教授二等奖 (空缺)三等奖 李畅然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1974年生,现北京大学助理研究员张治三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何华珍 浙江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1963年生,现浙江财经大学教授王文晖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1969年生,现复旦大学硕导杜海军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1957年生,现广西师范大学教授 浙江大学2000级 李玲玲 第八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三等奖2004年4月 2001级 刘旭锦 第八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二等奖2004年4月2001级 焦磊 第八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三等奖博士生二等奖 王华宝南京师范大学,1965年生,现凤凰出版社编审。许全胜 华东师范大学,现上海图书馆工作。三等奖 陈文源暨南大学,1964年生,现暨南大学硕导。 第九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获奖名单(2006年,部分)浙江大学:2003级 邱进春 第九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博士生二等奖2002级 周玉瑶 第九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二等奖2006年4月2002级 盛林忠 第九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三等奖2006年4月2003级 来敏毓 第九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二等奖2006年4月2003级 李月嬿 第九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三等奖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 三等奖 史丽君硕士生 二等奖 李吉光博士生二等奖:于淑健 南京师范大学,1965年生,现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浙江大学博士后。三等奖 程水龙 华东师范大学,1968年生,现中国计量学院副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王雪玲获得博士生三等奖,硕士研究生李志杰获得硕士生三等奖。 王雪玲陕西师范大学,1965年生,现陕西师范大学硕导南京大学:丁延峰,1963年10月生,男,山东聊城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博士生二等奖 第十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获奖名单南京师范大学:周录祥 博士二等奖(一等奖空缺)复旦大学:叶晔 博士二等奖(一等奖空缺)华中师范大学:肖海燕 博士三等奖陕西师范大学:2005级硕士研究生樊波获硕士奖学金一等奖;2006级博士研究生陈玺获博士生二等奖北京师范大学:2006级硕士研究生刘炳瑞硕士组二等奖上海师范大学:2004级方姗本科生中唯一的最高奖一等奖虞俊洁、王燕红、季文婷、季怡菁获得本科生三等奖刘丽获得硕士生三等奖 第十一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获奖名单北京大学:博士生陈文龙、硕士生聂溦萌获奖北京师范大学: 博士生: 三等奖:袁敏 硕士生: 二等奖:王振华 三等奖:施贤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古籍所刘万华(导师曹旭)获博士生三等奖,李丽静(导师徐时仪)获硕士生二等奖,朱韵洁、顾毓敏获本科生二等奖,骆芸婷、黄丹艺、赵珏、邵琪恩获本科生三等奖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一项(苏芃),硕士生一项以及本科生五项。本科生获奖名单中,张沛林和张学谦同学获本科生二等奖,高中正、臧永杰、宋雨婷同学获三等奖。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涂耀威二等奖、硕士生陈冬冬二等奖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生杨清虎二等奖山东大学:硕士生宁莉莉三等奖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生王燕飞三等奖 博士生一等奖张文 北京大学二等奖鄢国盛 南开大学汤志波 复旦大学王华权 上海师范大学李春桃 吉林大学秦桦林 浙江大学三等奖马昕 北京大学仇利萍 四川大学施贤明 北京师范大学赵庶洋 南京大学和继全 西南大学陈锦春 山东大学杨勇军 华东师范大学陈冬冬 华中师范大学郭万青 南京师范大学王宣标 中山大学硕士生一等奖潘牧天 上海师范大学二等奖潘妍艳 北京大学于洪涛 吉林大学罗志 陕西师范大学赵永磊 南开大学李振聚 山东大学潘超 浙江大学张崇依 南京师范大学三等奖罗琴 北京师范大学周敏 南京大学赵成杰 东北师范大学汪舒旋 四川大学赵庆淼 南开大学蔡燕梅 复旦大学郭洪义 西南大学瞿林江 南京师范大学尉侯凯 华中师范大学 博士生一等奖郭桂坤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吴 柱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二等奖都轶伦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王传龙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古典文献专业李开升 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白军鹏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孙晓磊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学系黄沚清 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三等奖杜春雷 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李轶伦 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何 灿 山东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贾灿灿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张 卉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李广宽 武汉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王燕飞 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马克冬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赵铁锌 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硕士生一等奖侯印国 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虞思徵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二等奖韦胤宗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关鹏飞 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林振岳 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王晓娟 山东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马 琛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沈 畅 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三等奖张 婷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赵 凯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杨大卫 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刘 洋 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郭超颖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学系张晓永 陕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丁雅诵 武汉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谢 坤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周丹杰 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本科生一等奖王诗雨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董方奇 上海师范大学文化典籍系二等奖庞若愚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王 建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学系侯 婕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学系向晓露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古典文献专业胡晨光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古典文献专业张峥毅 上海师范大学文化典籍系刘 佳 浙江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三等奖高虹飞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李凌云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翟迈云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学系张佳梅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学系王雨非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学系王思桐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古典文献专业高 星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古典文献专业石冰洁 上海师范大学文化典籍系任建行 上海师范大学文化典籍系胡晶晶 上海师范大学文化典籍系戚圆圆 浙江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林青荻 浙江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

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42届年会

1甘满堂简介甘满堂,男,1969年生,安徽庐江人,中共党员,社会学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后,甘满堂人文社科学院社会学系主任、教授、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导师,校聘以科研为主关键岗二级(2010-2012),2011年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福州大学当代闽台文化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劳工社会学、宗教社会学研究。[1]2主要教育背景1994年9月—1997年7月,在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攻读福建地方史专业研究生,师从唐文基教授,研究方向为“福建社会经济史研究”,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0年9月—2003年6月,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攻读社会学博士学位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结构研究”,师从李强教授,获法学(社会学)博士学位。2008年5月—2011年5月,在福建省南安市成功科技园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厦门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联合培养,合作导师林志扬教授)从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兼福建省闽发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管理顾问。“2007年暑期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研究课程班”,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时间:2007年7月23—8月3日。“第七届中美欧暑期宗教学高级研讨班课程”,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社会学理论研究所、(美国)普度大学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时间:2010年7月28日—8月6日。3主持的研究课题1、2000年9月—2002年11月,主持省教育厅课题:《新时期城市社区理论与福州城市社区建设实践之研究》,经费0.3万元。2、 —6,主持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课题:《文化教育与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经费0.8万元,项目批准编号2003T054。3、2003.9—2004.9,主持福州大学人才基金项目课题:《福建民间信仰宗教社会学研究》,经费1.5万元。4、2—10,主持福建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招标课题:《福建省“十一五”期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经费2.0万元,项目批准编号2004009。5、2004年12月—2005年6月,主持福建省委专项课题“建设‘和谐福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子课题:《福建省建设和谐社会的现状与基础》,此课题后列入福建省科技厅2005年重大软科学课题。6、2005年6月—2008年6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经费6.5万元,项目批准编号:05CSH005。2009年3月结题鉴定,等级为“良好”。7、2006年7月—2007年7月,主持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加强福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经费0.8万元,项目批准编号2006B113。8、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2008年终身教育研究课题”《构建村级社区学习中心的实践案例研究》(一般项目)负责人。9、2009年7月,《员工乡土社会网对民营企业管理影响研究》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45批二等资助(以厦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后申请),经费3万。10、2009年8月,《当代闽台农村宗教信仰比较研究》获得2009年度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一般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09B106。11、2009年10—2010年6月,主持《泉州市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提升研究》,泉州市发展改革委“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经费4万元。12、闽侯县“上街南屿南通”、“青口尚干祥谦”、“甘蔗荆溪竹岐”三镇组团区域发展“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闽侯县发改局委托。13、11—12,主持“Traditional Religious Culture and Chinese Entrepreneurship ——A Case Study of Private Entrepreneur Community in Southeast China”,(美国)普度大学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CRCS),经费5万美元。14、2011年7月—2013年7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保障农民工工资收入正常增长的社会政策研究》,经费15万元,项目编号为:11BSH011。15、2011年6月30日-7月2日,主持第八届宗教社会科学年会——灵性资本与社会公益。16、2012年7-8月,受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委托,开展福建省“中国城镇化与劳动移民调查”。17、2012年11月-12月,受中国人民大学委托,在福州市、长乐市等地开展“城乡居民互助与志愿服务”调查。4获奖情况学术成果类1.论文《城市农民工与转型期中国社会三元结构》,获2001年度中国社会学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论文《“融合” 政策背景下的“隔离”——外来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第一作者),获得2009年中国社会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3.专著《村庙与社区公共生活》(社科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获得2009年福建省第八届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个人荣誉类1.2007年10月,家庭获得福州市委文明办组织的福州市第二届读书月“十大书香门第”的称号。2.2009年获福建省委宣传部、人事厅、社科联组织评选的福建省第五届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提名奖。3.2009年获得福州大学第五届“十佳青年教职工”称号。5教学改革项目1、校级教改课题《福州大学两课教学网站建设》(第一批“福州大学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00年9月立项2002年9月结题)项目负责人。2、校级教改课题《〈社会学概论〉教学方法改革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第三批“福州大学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负责人,2004年2月立项。3、校级精品课程《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建设项目负责人。项目立项时间2004年12月。 4、福建省优质硕士学位课程《应用社会学》建设项目负责人。项目立项时间2005年11月。5、校级教改课题《社会学专业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第五批“福州大学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负责人。项目立项时间2008年6月。6、校级精品课程《文化人类学》建设项目负责人。项目立项时间2010年10月。 [1]6著作情况1.《中华姓氏通史·孙姓》,20万字,东方出版社2001年10月版。2.《村庙与社区公共生活》,22万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5月版。3、《海峡西岸和谐社会建设》,42万字,海风出版社2008年6月版。 [1]7发表的学术论文(一)学术期刊论文1.《市场经济需要经济伦理》,《社会》2000年第9期。2.《加入WTO后的中国贫困问题》,《发展研究》2000年第11期。3.《对城市外来农民工街头非正规就业现象的剖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8期。4.《城市农民工与转型期中国社会三元结构》,《福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02年第1期全文转载,本文获2001年度中国社会学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6.《清代闽西客家商人》,《客家》2001年第1期。7.《明清时期的徽商与福建》,《福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8.《宗教·民间信仰·村庙信仰》,《福建宗教》2002年第6期。9.《网络时代的信息霸权与网络文化殖民主义》,《开放导报》2002年第9期。10.《转型时期城市社区居委会与居民关系的实证研究——以福州市社区调查为中心》,《福州大学学报》2002年增刊。11.《网络社会的社会控制》,《福州大学学报》2002年增刊。12.《解读客家传统村落社会——读刘大可著〈闽西武北的村落文化〉》,《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4期。13.《“议行分设”与业主委员会发展前景》,《中国房地产》2003年第7期。14.《永定县高陂镇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调查报告》,《东南学术》2003年增刊。15.《创建节水型社会的社会学分析》,《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16.《“数字小区”与业主网络“虚拟家园”》,《现代物业》2004年第2期。17.《闽侯傅筑泰山庙迎神赛会调查》,《民俗研究》2004年第2期。18.《大学生与六合彩——以福州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青年研究》2004年第3期。19.《统筹城乡发展与农民工权益保障》,《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20.《城市小区物业管理自治的发展前景与实践困境》,《集美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21.《城市小区物业自治的实践困境与出路》,《中国房地产》2004年第10期。22.《社会学“内卷化”理论与城市农民工问题》,《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23.《全面认识构建和谐福建的基础与现状》,《福建理论学习》2005年第5期。24.《茶村纪事》,《农业考古》2005年第2期。25.《构建和谐福建的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及政策建议》,《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26.《福建沿海非法移民发生机制研究》,《犯罪与改造研究》2005年第10期。27.《经济发展与社会整合》,《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28.《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福建日报》(求是)2005年11月3日。29.《福建村庙酬神演戏与社区公共文化生活》,《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30.《岗位安全与城市户籍——当前城市农民工社会性需求的三大层次及应对措施》, 《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31.《对地下六合彩误区的社会统计学分析》,《统计与决策》2006年第7期。32.《循环经济与环保型社会构建——基于环境社会学的研究视角》,《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8期。33.《化解民工欠薪那些路可行》,《就业与保障》2006年第2期。34.《同在蓝天下的渴望——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就业与保障》2006年第4期。35.《福建村庙文化》,《福建宗教》2007年第1期。36.《闽北茶神张三公》,《农业考古》2007年第2期。37.《从偷电到私吞水费潜逃》,《现代物业》2007年第6期。38.《村民自治组织发展与村级治理——以福建乡村调查为例》,《福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39.《情牵故土?功能主义——林耀华的福州乡村研究》,《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40.《闽侯县农村居民的宗教信仰与宗教体验》,《世界宗教研究》2007年第4期。《科学发展观与福建社会建设实践》,《东南学术》2007年增刊第1期。《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东南学术》2007年增刊第1期。《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的乡村发展模式》,《东南学术》2007年增刊第1期。《传统饮食商业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台湾农业探索》2007年第4期。《农民工住居边缘化与空间隔离——从城中村到城郊村》,《福建论坛》2008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6期转摘。46.《农村劳动力升级转移与流出地社会经济激发式发展——以福建省沙县依托沙县小吃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例》,《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乡村草根组织与社区公共生活》,《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台湾民间信仰与农村社区生活》,《台湾农业探索》2008年第3期。《台湾发展“有机茶”的经验与福建茶叶品质提升之路》,《台湾农业探索》2008年第3期。《社会资本与县域经济发展》,《泉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2期《“融合” 政策背景下的“隔离”——外来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中国教师》2009年第8期《“差生”:外来工子弟正在被“污名化”——对公办学校外来工子弟学生形象的实证研究》,《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建设,促进农村稳定与农民增收》,《台湾农业探索》2009年第4期。《走近上街天主教村落社区》,《福建宗教》2009年第5期。《灵验与感恩——汉民族宗教体验的互动模式》,《民俗研究》(CSSCI)2010年第1期。《让广大市民成为城市拆迁改造的受益者》,《学习月刊》2010年第1期。《福州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调查与思考》(第二作者),《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低成本劳动力时代的终结》,《福建论坛》(CSSCI)2010年第2期。《福州“小小区” 自管之路》,《现代物业》2010年第2-3期。《海外侨民与侨乡村级社区可持续发展―以福州长安村为例》《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2010年第3期。《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综合竞争力》2010年第5期。《传统社区资源动员与农民有组织抗争——对东南沿海农村抗争性集体行动的一种解释框架》,《辽东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工荒:高离职率与无声的抗争——对当前农民工群体阶级意识的考察》,《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台湾宗教团体公益慈善事业概况及对两岸宗教交流的影响》,《宗教与世界》(国家宗教局宗教研究中心主办,内刊)2010年第6期。(二)文集论文1.《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调查报告》,康晓光、洪大用等著《NGO扶贫形式研究调查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10月。2.《明清时期福建商帮的地缘文化特色》,吕良弼主编《五缘文化力研究》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3.《加快统筹城乡发展体系建设——福建省“十一五”规划前期招标课题研究报告》,福建省发展与改委员会编《崛起的海峡西岸经济区》2005年。4.《农村民主建设调查(上)》,载王碧秀主编《科学和谐发展》,社科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5.《社会互动集体行动社会运动》,载张敦福主编《现代社会学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6.Folk Religion and Religious Experiences ,Religious Experiences in China, Oct-2007,University of Wales P《海峡西岸城市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报告》(2008)社科文献出版社,2009年6月。《网络民意与社会民意》,载《文化安全与社会和谐》(论文集)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4月。9.《农村劳动力转移向海外转移与县域经济发展》,载李其荣主编《海外华人与中国发展》(论文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年3月。《风险社会》,李斌主编《社会学概论》(教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台湾宗教团体公益慈善事业概况及对两岸宗教交流的影响》,载福建省宗教研究会编《宗教缘·两岸情——加强新形势下闽台宗教文化交流研讨会》,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三)报纸论文1.《关注城市农民工的贫困问题》,《中国改革报》2002年7月1日。2.《城市农民工贫困与保障问题之对策》,《中国社会报》2004年2月12日。3.《福建民间信仰宗教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4月8日。4.《村民集体致富需要好干部》,《福建日报》(求是版)2005年5月31日。5.《第三届两岸三地高校社会学研讨会综述》,《福建日报》(求是版)2005年7月26日。6.《转型时期解决社会问题的政策建议》,《福建日报》(求是版)2005年10月11日。7.《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福建日报》(求是)2005年11月3日。8.《民工欠薪问题的制度化解决之道》(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2月6日。9.《多方并举破解“工荒”》(专家视线),《福建日报》 2006年3月3日。10.《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4月24日。11.《构筑农村宜居环境》(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5月22日。12.《增强保障为农解忧》(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6月26日。13.《发展村集体经济至关重要》(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9月11日。14.《重视乡村老年协会的作用》(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11月13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福建日报》(求是版)2009年9月1日。《建立健全物业自治机构》,《福建日报》(求是版)2009-12-15。(四)中国社会经济史论文(2000年以前学术论文)1.《以茶制夷-论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中止对英国贸易之目的》,《农业考古》1996年第2期。2.《漫话明清福建商帮》,《炎黄纵横》1997年第3期。3.《明清福建民间溺杀女婴习俗形成原因及影响》,《福建史志》1997年第4期。4.《明清福建商人在国内活动探略》,《福建论坛》1998年第2期。5、《悄然兴起的福建高校饮茶风》,《农业考古》1997年第2期6、《在麦当劳喝茶》,《农业考古》1998年第2期5.《闽海豪商蒲寿庚》,《福建乡土》1998年第2期。6.《清代中国茶叶外销口岸及运输路线的变迁》,《农业考古》1998年第4期。7.《清代福建地痞无赖与福建社会》,《福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8.《说榕》,《福建乡土》1999年第3期9、《周恩来与福建事变》《福建党史月刊》98年增刊。10.《简论郑成功的情报工作的特色》,《郑成功研究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1、《元代建宁喊山造茶诗赏析》,《农业考古》1999年第4期 [1]8教学改革论文1.《浅谈我校〈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0年第2期。2.《“道德重整”与高校“两课”教学》,《福州大学学报》2000年增刊。3、《创建“金色阳光”网站,推进两课教学改革》,《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1年第1期。4、《做好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与督导》,《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4年第2期。5、《多校区大学新区校园生活归属感研究——以福州地区大学城为例》,《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4年第4期。6、《建设适应东南强校发展目标的校园文化》,《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7年第4期。

2005年12月10日晚,日本京都大学石立善博士作客陕西师范大学佛教研究所,为佛教专业的硕博士研究生作了题为《朱子与禅宗——南宋儒佛接触与冲突之一端》的学术演讲 。 2011年6月22日—23日石立善教授应华中师范大学的邀请,出席了由该校历史文化学院举办的“纪念张舜徽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32届年会”,在会上宣读论文《论〈渡宋记〉》。来自国内外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就张舜徽先生(1911—1992)的学术思想与成就、中国文献学理论、历史文献研究等议题进行了讨论 。2011年7月22日—23日,石立善教授赴山东省济南市出席“齐鲁文化与两汉经学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由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与台湾高雄师范大学经学研究所联合主办,海内外四十多位专家学者出席本次会议。石立善教授发表论文《论日藏敦煌写本〈毛诗传笺〉残片三种》,并担任分会场主持人、闭幕式分会场总结 。2011年10月9日,石立善教授应邀参加厦门大学国学院举办的“朱子学与现代跨文化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朱子门人行实辨正》,来自国内外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会上宣布成立“朱子学会”并举行了揭牌仪式,该学会是经教育部和民政部报请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的国家一级学会,归教育部主管,在学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及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石立善教授当选为第一届理事 。2011年12月17—18日,石立善教授赴京出席了由北京大学古文献中心举办的“中日《论语》文献研究学术研讨会”,并发表了关于日本江户及明治时代《论语》注解的研究论文。本次会议上,来自中、日、台的学者分别就《论语》古钞本、刻本以及出土资料、日本《论语》学等领域进行了探讨 。

  • 索引序列
  • 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41届年会
  • 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41届年会名单
  • 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41届年会名单公示
  • 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41届年会名单公布
  • 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42届年会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