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国际太空期刊电子版怎么下载阅读

国际太空期刊电子版怎么下载阅读

发布时间:

国际太空期刊电子版怎么下载阅读

百度上找到相关报纸电子版阅读网页里有下载链接

没有电子版的,好像有些手机上的阅读软件有,但是就算有至少也要等一个月过后才会更新。你想想,如果更新的快,都看电子版了,谁还去书报亭买杂志?

国际太空期刊电子版怎么下载

您好,推荐您用sci-hub进行下载,具体操作方法如下:Sci-hub主要是用来下载外文参考文献的,不过有些中文参考文献也是可以下载的。使用方法也十分简单,遇到想要下载的外文文献是,找到外文文献的doi,然后到sci-hub的界面,就是上面的那张图,进行搜索,即可下载文献。可能有些小伙伴不知道什么是doi,或者找不到文献的doi,所以这里再介绍一下doi的使用。那么什么是doi呢(掉书袋模式开启,嘿嘿)咳咳!DOI全称是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即数字对象标识符,它是一串数字,字母和符号,用于永久标识文章或文档并链接到Web上。直白的说,doi就像我们每个人的身份证号码用来标识我们每个个体的唯一性一样,doi是用来标识文献的唯一性的,所以一篇文献只对应一个doi,而一个doi也只对应一篇文献。所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使用sci-hub时要用doi进行检索的原因了,因为题目总会出现相同的情况,而doi它只对应它的唯一的那篇文献。通常我们想要下载外文文献的时候,基本上都能找到它的doi。如果我们想要知道一篇外文文献是否注册了DOI,或者想查到这篇文章的DOI号,可以在网站上查找 。_/网站是这个样子滴我们使用选项“search metadata”选项进行检索即可,输入文献题目就可以检索到它对应的doi了。如果是中文的文献的话,可以直接到中文DOI网站上免费查询文章的DOI号。中文DOI_/portal/htm这个是亚洲唯一的DOI注册机构网站,中文论文都经此注册。网站是长这样的当然,我们也可以直接使用 文献题目+doi 进行百度或者谷歌搜索 。拓展:有时sci-hub实在无法开工了,怎么办?别慌!还有这几个免费文献下载神器:PMC(PubMed Centeral)美国NCBI(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建立的数字化生命科学期刊文献集,现提供50余种生物医学期刊免费全文。Pubmed官方系统中,将免费的全文集中在此,查pubmed同时,就能查看PMC中的免费全文。常规来说,PMC中内容已相当全面了。PLoS(Public Library of SciencPLOS是一家由众多诺贝尔奖得主和慈善机构支持的非赢利性学术组织,旨在推广世界各地的科学和医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使其成为一种公众资源,科学家、医生、病人和学生可以通过这样一个不受限制的平台来了解最新的科研动态。PLoS出版了8种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的期刊,可以免费获取全文,比较具有影响力,Plos系列的期刊目前都已被SCI收录。虽然期刊数量不多,但是文章总体数量相当庞大。SRP(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科研出版社,简称SRP)是一家国际综合性开源学术期刊出版机构。目前已有国际开源英文期刊近三百本,所有期刊都是开源的(OpenAccess,或称开放存取, 简称OA),可免费下载所有期刊全文,所有期刊均回溯至创刊。多数期刊已被CAS,EBSCO,CAB Abstracts,ProQuest,IndexCopernicus,Library of Congress,Gale,CSP等数据库全文或摘要收录。OALib(OpenAccess LibraryOpen AccessLibrary(OA图书馆)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文档和快速响应的服务器,致力于为学术交流和进步做贡献。为大家提供200多万篇学术文章,这个数字估计在不久的将来还会增加。这里很多内容与PMC交叉。不过会收录部分没有进入pubmed的免费全文。DOAJ (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DOAJ(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免费的全文科技学术期刊。由瑞典的隆德大学图书馆Lund UniversityLibraries设立于2003年5月,从最初的350种期刊开始,现有2752种期刊,其中830种可以全文搜索。目前有140307篇文章。是个很好的专门OA期刊文献检索系统,但不包括预印本资源。该系统收录期刊的文章都是经过同行评议或严格评审的,质量高,与期刊发行同步,是做研究的好帮手。Annual Reviews网址:美国Annual Reviews出版社是一家专注于出版权威综述期刊的非盈利出版机构,它出版的AnnualReviews系列是引证率最高的出版物,所有期刊在其相应领域均排名前十。kl ArXivArXiv是属于CornellUniversity的非盈利教育机构,面向物理学、数学、非线性科学、计算机科学和定量生物学等学科提供16种免费电子期刊的访问。不需翻墙,而且速度较快。 CERN Document Server主要覆盖物理学(particlephysics)及相关学科,提供360,000多篇全文文献,包括预印文献、期刊论文、图书、图片、学位论文等等。不需翻墙,速度较快Nature2014年12月,《自然》(Nature)宣布了开放所有研究论文,包括旗下48个杂志,可惜不能免费复制、打印或下载。但仅仅是在线看,但也是非常大的福利!S美国“科学”网站收录内容以研究与开发报告为主,所有的信息均免费使用,也不必注册,但是通过这些站点链接的有些信息是限制使用或有条件使用的。

一般国际会议论文有两种发布方式,一是电子版,二是纸版。电子版通常是以光盘形式寄至作者手中,有些光盘只是含有PDF等格式的论文内容,一篇或几篇放在一个PDF中,有些则是将光盘制作成比较好的多媒体格式,利于浏览与搜索。这样的多媒体光盘一般是可以解出PDF的封面、封底和目录页的。另外一种是纸版,即有传统的出版商印刷出的,那么就要你自己扫描了。此外,有些可能不提供,只是交由检索机构收集,比如EI,ISTP这样的,那么如果你有研究机构或高校的帐号,有些就可以登入下载,但这一类往往是单篇论文而没有什么封面封底目录的。

1楼用的方法,我也用,不错,我就不重复了,呵呵。  我推荐你一本书吧,额,也可以说是一个系列,国外的  安德系列,不知道看过没,很好很好的科幻小说,  包括  安德的游戏 安德的影子 死者代言人 霸主的影子 屠异 精神之子  等等。不过网上可以下到的中文版有前四本,后面的都是英文的了好像有九本貌似。  要看的话建议先看 安德的游戏(这是第一本,必须的)  然后看死者代言人  也可以看安德的影子(安德的游戏的平行小说)  最后看霸主的影子(一定要看完安德的影子之后看)  额我能下到的资源都给你 你的邮箱是多少?  先给你安德的游戏的开头,看看合不合口味,呵呵  作者:【美】奥森·斯科特·卡德  译者:李毅  ISBN:7-5364-5326-4/I·38  出版社:四川科技出版社  字数:250千字  页数:327页  【图书简介】  可怕的外星怪物――虫族越来越严惩地威胁着地球,可是地球各国却把大量金钱和物资花在为小孩子在太空修建游戏基地上,并不断挑选年幼在孩子前往其中进行各种对抗游戏。游戏的难度不断被加大,不断有人被淘汰,教官有意孤立成绩突出的人,优秀的学员不择手段、拼命竞争……这一切的最终目的就是挑选出一个心理状态最稳定、神经最强悍的孩子。地球当局将赌注押在了这个最终的游戏天才身上,此人将获得地球远征舰队的指挥权,与虫族展开决战。 安德·维京成为了这个游戏天才,但是,大决战以他完全没有想到的方式开始了……  【作者简介】  奥森·斯科特·卡德--Orson Scott Card  奥森·斯科特·卡德是当今美国科幻界最炙手可热的人物之一。在美国科幻史上,从来没有人在两年内连续两次将“雨果”和“星云”两大科幻奖尽收囊中,直到卡德横空出世。1986年,他的《安德的游戏》囊括雨果奖、星云奖,1987年,其续集《死者代言人》再次包揽了这两个世界科幻文学的最高奖项。  卡德生于华盛顿州里奇兰,在犹他州长大,分别在杨百翰大学和犹他大学取得学位,目前定居于北卡罗莱纳州。卡德坚信小说具有教化意义,应该向读者传递积极上进的信息。“安德”系列小说便充分反映出作者的这种观念。这个系列还包括《安德的影子》《霸主的影子》等。  【相关书评】  奥森·斯科特·卡德和他的《安德的游戏》  姚海军  奥森·斯科特·卡德是一个深受读者欢迎的科幻作家,同时也深得各类评奖委员会的青睐。从1977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开始,在二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中,仅雨果奖和星云奖他就获得了24次提名,并有5次最终捧得了奖杯。除此之外他还获得过坎贝尔奖和世界幻想文学奖。  卡德热衷于描写少年天才,而在一定程度上,那些虚构的人物也是他自己的影子。安德、纳菲……他们在卡德想像的世界中建立奇勋,而卡德自己则在对承载他们的世界的建构中创造奇迹。处女作短篇版《安德的游戏》(Ender′s Game,1977)不仅使卡德获得了雨果奖提名,更为他赢得了坎贝尔奖的最佳新作者奖——除了卡德,似乎再没有谁获过如此殊荣;而短短数年之后,卡德的长篇版《安德的游戏》(Ender′s Game,1985)和紧随其后的续集《死者代言人》(Speaker for the Dead,1986)便连续两年包揽了“雨果”、“星云”这两大世界级科幻奖,创造了科幻史上的一个空前绝后的奇迹。  在长篇版《安德的游戏》之前,卡德出版了七部长篇小说,但他在那一阶段的荣誉却来自于短篇创作。从1977年到1985年,卡德共有五个短篇获得了雨果奖或星云奖提名。  1985年是卡德作家生涯的重大转折点。凭借《安德的游戏》,卡德一举成名,从此跻身于一流长篇科幻小说作家的行列。  卡德是个精明的作家,从不浪费任何有价值的科幻点子。他擅长将一本小说作为一个想像世界的基础,从而去创作更多的关于这个世界的传奇故事,这种狡猾的作法加上高超的写作技巧,使卡德的世界呈现出立体的真实质感。在迄今为止卡德出版的45本长篇小说中,属于系列小说的就有29部之多。  显然,以《安德的游戏》为龙头的“安德系列”是卡德最重要、同时也是部头最多的系列小说。除了前面提到的两部外,这个系列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包括《屠异》(Xenocide,1991)、《精神之子》(Children of the Mind,1996)、《安德的影子》(Ender′s Shadow,1999)、《霸主的影子》(Shadow of the Hegemon,2001)和《影子傀儡》(Shadow Puppets,2002)在内的七部曲,而它的第八部作品也即将于今年年底面市。  卡德已经开创了七个系列,其中“安德”系列是最有潜力的一个,我们现在仍看不到它终结的迹象。而在他已经结束的系列中,由《地球的回忆》(The Memory of Earth,1992)、《地球的呼唤》(The Call of Earth,1993)、《地球飞船》(The Ships of Earth,1994)、《失控的地球》(Earthfall,1995)和《地球的新生》(Earthborn,1995)构成的“回家”五部曲是卡德最受欢迎的系列小说。这个系列的前三部故事都发生在一颗名为哈莫尼的殖民地星球上,而地球早已毁于四千万年前的一场核战。一台名为“超灵”的超级计算机中止了人类的进化,控制着哈莫尼星的一切,但千万年的光阴已经将这个旨在引导人们远离战争的超级计算机推到了“生命”的终点。“临终”前,“超灵”召集组建了一个由少年纳菲等人组成的、结构类似于家庭的组织,他们被赋予超能力,重返地球。这个系列的后两部顺理成章地从外层空间转回了地球。从宇宙归来的人类后裔惊讶地发现,原生地球人已经分化成了飞人、树人和地人;同时,拥有超能力的纳菲和他的哥哥艾尔马克的冲突也最终达到顶点。  卡德近期的独立长篇也很出色,例如《历史记录:哥伦布的救赎》(Pastwatch:The Redemption of Christopher Columbus,1996)就让人浮想联翩,小说中,时间旅行者试图阻止哥伦布发现美洲——至少阻止哥伦布在发现美洲后回到欧洲。  所有上面提到的这些小说都不是一般的科幻小说,它们奠定了卡德在科幻界的重要地位。虽然他没有改变科幻小说的整体风格,但却展现了当今科幻小说的灵活多变。卡德将宗教融于科幻小说的方式为科幻小说带来了新面貌。卡德的重要性在于他的观念,在于他的写作技巧。他那明快而开放的文字,成功地扩展了我们的思想。  《安德的游戏》的科幻内核是模拟战斗室的设想。卡德在为《安德的游戏》所作的前言中称,他脑中的这一设想出现在他16岁的时候——1967年。十年后,卡德根据这一设想写了一个同名短篇,并得以在本·博瓦任主编的科幻杂志《类比》上发表。本·博瓦曾断言,安德的故事将成为卡德作家生涯的基础。而今天,卡德在安德系列上取得的巨大成功的确用事实验证了本·博瓦的先见之明。  模拟战斗室的设想在1967年,甚至是1977年,还披着强烈的科幻色彩,可是到了1985年,卡德将之应用于长篇版《安德的游戏》时,日渐兴起的计算机技术却已经使它的神秘性大打折扣。卡德不可能不清楚这一点,它对一部科幻小说来说几乎是致命的。但是卡德巧妙地将小说的重心放在了安德的成长上。显然,他对少年人心中特有的英雄梦了若指掌,对读者心理的恰当把握加上娴熟的叙述技巧,彻底改变了小说在构思上的劣势。结果,就像很多成长小说一样,安德接受考验的每一步都紧紧牵系着读者的神经,最终《安德的游戏》获得了比它的蓝本短篇更辉煌的成功。  卡德出生于一个摩门教家庭,其创作深受摩门教的影响。在他的小说中,个人和团队的命运息息相关,而主人公往往拥有上帝一般的感召力和洞察力,掌控着世界的未来。安德就是一个典型的卡德式的英雄。他从小就对空间定位有着超常的敏锐感觉,被军队从家中带走,接受残酷的训练,他不断战胜自我,让自己在各种挑战面前都立于不败之地。安德最终赢得了那场战争游戏,但直到此时,他才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他彻底毁灭了一个外星种族。  《安德的游戏》是一个残酷的、充满惊奇的故事。负责挑选和训练地球舰队统帅的教官们从来不给安德公平的机会,甚至任由他的生命受到野蛮队员的威胁;而人类与虫族的战争竟然以那样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得到了了结。安德经历了太多太多的意外,而所有这一切一经解释都会成为必然。毕竟,安德所承担的是整个人类的命运。  耐人寻味的是:安德成了地球的救世主,但他却再也无法返回那蓝色的家园——那里已经变成了他邪恶哥哥的属地,在地球人的眼中他变成了恶魔。安德只有和他的姐姐一起,占据被他无意中亲手毁掉的虫族的世界。安德保持着他闪光的人性,但世事的发展却对此做出了非常强烈的讽刺。  《安德的游戏》以删节版的形式在《科幻世界·增刊》发表时,受到了读者狂热追捧,今天我们出版的这个单行本是它的完整版。我相信你会喜欢这本书。而来自这本书本身的最新消息是:美国华纳兄弟正准备将它与它的续集《死者代言人》搬上银幕,卡德亲自撰写剧本,而执导本片的将是曾执导过《空军一号》、《完美风暴》、《从深海出击》等大片的国际级导演沃尔夫冈·彼德森。  ☆ 美国《书评周刊》  感人至深的小说。情节出人意料,又事出必然。主人公安德·维京真切可信,活脱脱是个少年拿破仑,可亲可敬,有时又令人生畏。  ☆ 美国《图书周刊》  扣人心弦的太空传奇,对穷兵黩武思想的尖锐抨击。  ☆ 美国《轨迹》  这场游戏火爆炽烈,高度紧张。人物性格鲜明,栩栩如生。书中的外星种族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 美国著名科幻作家本·博瓦  在这部小说中,卡德充分满足了读者的预期——而且大大超过了这种预期。  ☆ 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吉恩·沃尔夫  卡德深切理解人类的生存环境,表达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其表达方式也达到了完美的层次。  解读:  Ender系列作品是他的代表作,目前已出版的有:  《安德的游戏》(Ender's Game)  《死者的代言人》(Speaker for the Dead)  《屠异》(Xenocide)  《精神之子》(Children of the Mind)  《安德的影子》(Ender's Shadow)  《霸主的影子》(Shadow of the Hegemon)  这是以出版顺序排列的,而以最佳阅读顺序排列,则个人建议为1、5、6、2、3、4,因为这是以时间顺序为排列的。  《安德的游戏》的故事背景是人类步入太空时代,但却在短短数十年间遭到一种外星智慧生物——虫族(bugger)的两次袭击,史称“第一次入侵”和“第二次入侵”。  在“第二次入侵”中,人类的主力舰队遭到毁灭性打击,几乎全军覆没。然而一个名叫梅泽·瑞克汉姆(Mazer·Rackham)的指挥官仅靠一支小舰队竟奇迹般的消灭了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占据了绝对优势的虫族舰队,从而挽救了人类。  现在八十年过去了,人类将面临“第三次入侵”,而人类唯一的取胜之道是再次出现一个梅泽·瑞克汉姆式的天才指挥官。国际舰队的高官们深知此道,他们把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天才儿童送到太空战斗学校,希望能培养出一个理想的指挥官,但数十年的努力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  幸运的是,就在最后的十年间,太空战斗学校的校长格拉夫上校(Graff)似乎找到了最后的一线希望——一个名叫彼得·维京(Peter·Wiggin)的天才儿童出现在他面前,格拉夫几乎已经认定了这个孩子就是他所要寻找的目标,然而经过几年的观察,格拉夫发现彼得虽然还是个幼儿,却已经表现出极其邪恶残忍的天性。于是他劝维京夫妇第二胎生个女孩,希望她拥有其哥哥同样的智慧而天性较为温和。在这种情况下,维京家的二女儿瓦伦苔·维京(Valentine·Wiggin)诞生了,然而讽刺的是这个女孩太柔弱太善良了,与她的哥哥恰成两个极端,同样不适合成为指挥官。  维京夫妇被破例允许生第三胎(当时的法律规定每对夫妇只能生两胎),于是维京家的“小三子”(Third)出世了,他果然如预期般在性格上是彼得与瓦伦苔的混合体。他的本名叫安德鲁·维京(Andrew·Wiggin),然而他更喜欢称呼自己为安德·维京(Ender·Wiggin),因为他的姐姐瓦伦苔自小如此称呼他,无论如何对他即将扮演的角色来说,这个名字似乎是个好兆头,他也许正是这场战争的“终结者”。  安德无疑是天才中的天才,然而他是否能成为格拉夫理想中的指挥官仍待考验,而对此格拉夫比安德更为紧张,因为他知道已经没有时间再选择下一个候选人了,成败在此一举。  于是一场没有硝烟但却关系到整个人类命运的战争在太空战斗学校悄悄地展开了……  安德将面临怎样的挑战?他能否成为理想的指挥官,人类的救世主?彼得与瓦伦苔的天才在地球上是否会被埋没?虫族为什么会和人类开战?”第三次入侵”的真象又是什么?既然是一场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的战争,为什么会被称为“安德的游戏”?  看完这本书,你将会获得满意的答案。  第一章 老三  “我用他的眼睛来观察,用他的耳朵来聆听,我告诉你他是独特的,至少他非常接近于我们要找的人。”  “这话你已经对他的哥哥说过。”  “由于某些原因,他哥哥已经被测试过不符合需要,但这和他的能力无关。”  “他的姐姐也是这样,我很怀疑他会不会也是这样,他的性格太过柔弱,很容易屈服于别人的意愿。”  “但不会是对他的敌人。”  “那么我们怎么做?将他无时不刻的置于敌人之中?”  “我们没有选择。”  “我想你喜欢这孩子。”  “如果虫族得到他,它们将会发现我会是他最亲密的叔叔。”  “好吧,毕竟我们在拯救这个世界,再用他做一次实验吧。”  监视器里的女人温柔地说:“安德,我想你已经对这个可怕的监视器厌烦了,有个好消息告诉你,今天我们要把它拿掉,相信我,一点都不会痛的。”  安德点点头,不痛?说谎吧,他想。当大人说不痛的时候总是会痛的,他很清楚。有时候谎言比真话更加可靠。  “你过来坐在这儿,安德,坐在检查台上,医生一会就来看你。”  监视器关闭了。安德试着想像这个小仪器从他的后颈上被拿掉后的情形,以后在床上翻转时就不会压着脖子,在洗澡时也不会感觉到刺痛了。而且从此以后彼德也不会再恨我了,我要回家让他看看,我和他一样,是一个正常的孩子了。这倒不坏,他会原谅我比他晚一年拿掉监视器的,我们将会成为住在同一所房子里,但不会是朋友,决不会,彼德太危险了,我们不是敌人、不是朋友,只是兄弟。当他想玩太空战士打虫族游戏时,或许我会不得不陪他玩,或许我可以去看看书。  但安德很清楚,即使他这样想,彼得也不会放过他的。当彼得陷入疯狂状态时,他的眼里含着某种东西,不管何时安德看着他的眼神,就知道彼得是不会放过他的。安德仿佛又听见彼得在喊,我在弹钢琴,安德,来帮我翻乐谱,哦,这个戴着监视器的小子忙得顾不上他的哥哥了?还是他太聪明了?来杀死虫人吧,太空战士安德?不,不,我不需要你的帮助,我会自己做,你这个杂种,你这个多余的杂种!  “不会用很长时间的,安德。”医生说。  安德点点头。  “它是很容易拿掉的,不会有感染,不会有伤害,但会有一点痒。有些人会觉得他们失去了某些东西。你可能会寻找一些你找不到的东西,你不知道你在找什么,我告诉你吧,其实你要找的就是监视器,它不在了。过几天这种感觉就会消失的。”  医生在安德的后颈上拔弄着,安德突然感到一种剧痛,好象有支针从他的脖子一直到肚子,他的脖子在抽筋,身体向后强烈地弯曲,头撞到了床,他感觉到双脚沉重,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抓得生痛。  “护士!”医生大叫,“快来帮忙!”有个护士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帮他放松这些肌肉,把那个递给我,快!你还在等什么!”  有个东西插入他的手中,安德看不到那是什么,他跌下了检查台。“抓住他!”护士尖叫着。  “把他固定住。”  “你来吧,医生,他太强壮了,我抓不住。”  “不要全压上去,你会弄死他的!”  安德感到有支针插入后颈,很痛,他的全身无处不充满剧痛,他的肌肉慢慢的松驰了下来,现在他可以大声的哭出声音来了。  “你感觉怎样,安德?”护士说。  安德说不话来,他们把他抬上了桌子,检查他的脉搏和其它一些他不明白的事情。  医生的声音有点发颤,“他们把这东西放进这孩子的身体有三年了,他们到底想知道些什么?我们可能会弄死他的,难道他们不清楚?我们可能会使他变成植物人的。”  “麻药什么时候失效?”护士问。  “把他留在这至少一小时,看着他,如果他在十五分钟内还不能说出话来,立刻喊我。我们可能会永远伤害他的,他又不是虫人!”  在下课前十五分钟,他回到彭小姐的课上,但脚步还是有点不稳。  “你还好吗,安德?”彭小姐问。  他点点头。  “你病了吗?”  他摇摇头。  “你看起来好象不舒服。”  “我没事。”  “你最好坐下休息一会,安德。”  他走向他的位置,但突然停了下来,想着:我在找什么?我想不起我在找什么了。  “你的坐位在那。”彭小姐说。  他坐了下来,但感到还需要一些什么东西,一些他不见了的东西。我会找出来的,他想道。  “你的监视器呢?”坐在他后面的女孩轻声说。  安德耸耸肩。  “他的监视器没有了。”她小声地对其它同学说。  安德摸着自己的后颈,那儿有一块绷带,监视器不在了,现在他和其它人一样了。  “你把它洗掉了?安德。”坐在走廊对面的那个男孩问。安德想不起他的名字,彼得?不对。  “安静,史蒂生。”彭小姐说,史蒂生傻笑着。  彭小姐在讲授乘法,安德在他的电子桌上乱划,他画了一座巨大岛屿的轮廓,让电脑从各个角度模拟出它的立体模型,彭小姐会知道他在干什么,他没在留心听课,但她不会打扰他。他常常知道问题的答案,即使他没留心听课。  在他的电子桌上有一行字显示了出来,它从屏幕的上端往下移动着,在它到达屏幕下端之前,安德就看清了上面写着什么——“老三!”(政府只允许每个家庭生育不超两个的孩子,安德是经过政府特殊批准生育的第三个孩子,因此其它小孩都讽刺地叫他做“老三”——译者注)  安德笑了,他是第一个懂得如何发送信息的人,即使这个发信息讽刺他的人用的也是他教的方法,他为此感到骄傲。作为一个“老三”并不是他的错,这是政府的主意,只有他们有权这样做——有几个象安德一样的“老三”可以有机会到学校上课?现在他的监视器已经拿下来了,这说明政府的这个实验并未成功,他想如果早知如此的话,他们才不情愿授权让他出生呢。不知什么原因,他的实验似乎没有成效,好象中止了。  下课铃响了,学生们有的关掉了电子桌上屏幕,有的仓促地往里面输入备忘录,还有的往家中的电脑传输着作业或数据。有几个学生在打印机上打印着东西。安德把手放在电子桌边沿的小型键盘上,想着如果一个大人用这种小型键盘会是多么的笨拙,当然他们用大键盘——但他们粗壮的手指怎么能画出精巧的线条呢?安德却可以。他画的线条非常精细,可以从屏幕的中心向边沿绕七十九个圈。当老师在讲授算术时,他就是这样来消磨时光的。课堂上讲的算术,他姐姐华伦蒂在他三岁的时候就已经教会了他。  “你没事吧,安德?”  “是的,彭小姐。”  “你再不走就赶不上校车了。”  安德点点头站了起来,其它的学生都走了,他们应该在等车吧。他的监视器不再压着他的脖子,监视着他看到和听到的一切。其他学生现在可以对他说他们想说的话,甚至可以打他——不会再有人监视着,也没有人会来救他。戴着监视器的时候他不用惧怕这些事情,现在他倒有点怀念那个监视器了。  史蒂生还没走,他虽然不是全班块头最大的,却比安德强壮多了,而且他和安德从来就不咬弦。  “喂,老三。”

Zcom杂志订阅器(全功能完美版)是完全免费的,国内最强大的电子杂志之一,而且没有任 何功能方面的限制。为您提供快速的杂志传输服务,下载速度成倍提高。只要是网上的杂 志它都能找到 ,同时它制作杂志的功能也很强大,并且带有各种格式的转换功能,转换后能 在MP4,IPOD等移动设备上播放,它也能对电子杂志进行各种编辑,提权电子杂志中您需要的 各种元素。目前手机上也出现了电子杂志的表现形式,只要手机能上网就能获取最新的电 子杂志,一般分为在线阅读和离线阅读两种方式,扩大了电子杂志的使用范围。 下载地址 -100-xe

国际太空期刊电子版怎么下载啊

您好,推荐您用sci-hub进行下载,具体操作方法如下:Sci-hub主要是用来下载外文参考文献的,不过有些中文参考文献也是可以下载的。使用方法也十分简单,遇到想要下载的外文文献是,找到外文文献的doi,然后到sci-hub的界面,就是上面的那张图,进行搜索,即可下载文献。可能有些小伙伴不知道什么是doi,或者找不到文献的doi,所以这里再介绍一下doi的使用。那么什么是doi呢(掉书袋模式开启,嘿嘿)咳咳!DOI全称是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即数字对象标识符,它是一串数字,字母和符号,用于永久标识文章或文档并链接到Web上。直白的说,doi就像我们每个人的身份证号码用来标识我们每个个体的唯一性一样,doi是用来标识文献的唯一性的,所以一篇文献只对应一个doi,而一个doi也只对应一篇文献。所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使用sci-hub时要用doi进行检索的原因了,因为题目总会出现相同的情况,而doi它只对应它的唯一的那篇文献。通常我们想要下载外文文献的时候,基本上都能找到它的doi。如果我们想要知道一篇外文文献是否注册了DOI,或者想查到这篇文章的DOI号,可以在网站上查找 。_/网站是这个样子滴我们使用选项“search metadata”选项进行检索即可,输入文献题目就可以检索到它对应的doi了。如果是中文的文献的话,可以直接到中文DOI网站上免费查询文章的DOI号。中文DOI_/portal/htm这个是亚洲唯一的DOI注册机构网站,中文论文都经此注册。网站是长这样的当然,我们也可以直接使用 文献题目+doi 进行百度或者谷歌搜索 。拓展:有时sci-hub实在无法开工了,怎么办?别慌!还有这几个免费文献下载神器:PMC(PubMed Centeral)美国NCBI(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建立的数字化生命科学期刊文献集,现提供50余种生物医学期刊免费全文。Pubmed官方系统中,将免费的全文集中在此,查pubmed同时,就能查看PMC中的免费全文。常规来说,PMC中内容已相当全面了。PLoS(Public Library of SciencPLOS是一家由众多诺贝尔奖得主和慈善机构支持的非赢利性学术组织,旨在推广世界各地的科学和医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使其成为一种公众资源,科学家、医生、病人和学生可以通过这样一个不受限制的平台来了解最新的科研动态。PLoS出版了8种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的期刊,可以免费获取全文,比较具有影响力,Plos系列的期刊目前都已被SCI收录。虽然期刊数量不多,但是文章总体数量相当庞大。SRP(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科研出版社,简称SRP)是一家国际综合性开源学术期刊出版机构。目前已有国际开源英文期刊近三百本,所有期刊都是开源的(OpenAccess,或称开放存取, 简称OA),可免费下载所有期刊全文,所有期刊均回溯至创刊。多数期刊已被CAS,EBSCO,CAB Abstracts,ProQuest,IndexCopernicus,Library of Congress,Gale,CSP等数据库全文或摘要收录。OALib(OpenAccess LibraryOpen AccessLibrary(OA图书馆)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文档和快速响应的服务器,致力于为学术交流和进步做贡献。为大家提供200多万篇学术文章,这个数字估计在不久的将来还会增加。这里很多内容与PMC交叉。不过会收录部分没有进入pubmed的免费全文。DOAJ (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DOAJ(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免费的全文科技学术期刊。由瑞典的隆德大学图书馆Lund UniversityLibraries设立于2003年5月,从最初的350种期刊开始,现有2752种期刊,其中830种可以全文搜索。目前有140307篇文章。是个很好的专门OA期刊文献检索系统,但不包括预印本资源。该系统收录期刊的文章都是经过同行评议或严格评审的,质量高,与期刊发行同步,是做研究的好帮手。Annual Reviews网址:美国Annual Reviews出版社是一家专注于出版权威综述期刊的非盈利出版机构,它出版的AnnualReviews系列是引证率最高的出版物,所有期刊在其相应领域均排名前十。kl ArXivArXiv是属于CornellUniversity的非盈利教育机构,面向物理学、数学、非线性科学、计算机科学和定量生物学等学科提供16种免费电子期刊的访问。不需翻墙,而且速度较快。 CERN Document Server主要覆盖物理学(particlephysics)及相关学科,提供360,000多篇全文文献,包括预印文献、期刊论文、图书、图片、学位论文等等。不需翻墙,速度较快Nature2014年12月,《自然》(Nature)宣布了开放所有研究论文,包括旗下48个杂志,可惜不能免费复制、打印或下载。但仅仅是在线看,但也是非常大的福利!S美国“科学”网站收录内容以研究与开发报告为主,所有的信息均免费使用,也不必注册,但是通过这些站点链接的有些信息是限制使用或有条件使用的。

国际贸易pdf    链接: -creZ6tEgHjGhbw 提取码: 94sw

国际太空期刊电子版怎么下载不了

人类最初用肉眼观测宇宙星空,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我们开始使用各种各样的仪器来探索这个宇宙,并且在太空中做各种各样的实验,目的就是让人类更好的适应宇宙。因此,这才有了空间站的诞生。国际空间站就是其中非常有名的一个,在国际空间站上,科学家会做各种各样的实验,用来观察和记录生物等在宇宙中的具体状态。在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一般都会待很长时间,一般以年为单位。那么,宇航员的食物和水都有保障吗?为了给宇航员提供食物,人类的航天飞机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配送一次补给。或许有人会问:国际空间站的氧气是怎么保存的?又是怎么运输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吧。原来,太空站中氧气是不用专门运输的,因为氧气本身不好保存,所以氧气另有来源,那就是通过水的电解生成。人类通过电能把水分解成氧气和氢气,只要空间站中有充足的水分,那么氧气就永远也不缺了,这就是人类在太空生存的基础保证,所以说水是非常重要的。人类之所以选择火星作为第二个登陆的天体,就是因为探测到火星上面存在固态水,而且量还非常大。所以,只要准备工作完善,那么人类就可以在火星上生存。首先,人类需要完善的设备,因为可能需要火箭多次运送物质上去,等到条件允许后人类就可以登陆火星了。当然,这些设备都要放在水源附近。此外,人类可以通过一些裸露在火星外面的深洞进入地下寻找水源。这样一来,生命之水有了,氧气也就有了,那么人类在火星建立基地就成功了一半。虽然火星登陆已经提上了日程,但还有许多困难需要解决。按照当前进度,相信在未来30年内人类是可以登上火星的。不过,这次旅程很有可能是单程票,宇航员去了火星有可能会再也回不来了。所以,这就需要人类的科技不断进步,只有我们的太空科技强大了,尤其是火箭发动机以及人类生存系统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后,人类才可以更加自由的光临火星。到了那个时候,甚至是太阳系其它天体都会有人类的足迹。

Zcom杂志订阅器(全功能完美版)是完全免费的,国内最强大的电子杂志之一,而且没有任 何功能方面的限制。为您提供快速的杂志传输服务,下载速度成倍提高。只要是网上的杂 志它都能找到 ,同时它制作杂志的功能也很强大,并且带有各种格式的转换功能,转换后能 在MP4,IPOD等移动设备上播放,它也能对电子杂志进行各种编辑,提权电子杂志中您需要的 各种元素。目前手机上也出现了电子杂志的表现形式,只要手机能上网就能获取最新的电 子杂志,一般分为在线阅读和离线阅读两种方式,扩大了电子杂志的使用范围。 下载地址 -100-xe

2010年5月19日至21日,第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年会主题是“交流合作,共享北斗”。 本届年会由中国卫星导航系统专项管理办公室,科技部、国防科技工业局、交通部、教育部的有关司局,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和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共同主办,由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北京大学和西安测绘研究所承办。孙家栋院士担任本次会议科学委员会主席。从事北斗系统建设和应用的有关部门、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各方面的专家、代表共1000余人参加了会议。国内相关权威专家就卫星导航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做了特邀报告,与会代表分别就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与项目管理、导航新理论与新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与产业化等问题展开专题讨论。年会还分别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设有两个国际交流会场,国内外卫星导航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就相关学术问题进行深度探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成就和应用成果专题展览也同时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 2011年5月18日至20日,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在上海世博中心成功举办。年会主题是“设计北斗的未来”。 华人卫星导航定位技术论坛(CPGPS)和上海国际导航产业科技发展论坛加入了第二届年会。第二届年会接待了国家有关部委、有关科研院所、企业集团、高校和学会协会领导、嘉宾共216位,参会人员共计1660人。共征集到来自143个单位的会议摘要730篇,会议论文633篇。年会收录论文582篇。第二届年会论文出版分为三种形式:电子版收录、会议文集(ISTP检索)295篇、推荐期刊发表(SCI、EI检索)111篇。共计31家媒体对本次年会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报道,有网络媒体对年会进行了现场直播报道。国内导航业内相关媒体《国际太空》,《卫星应用》、《全球定位系统》、《导航天地》等也在随后对年会进行宣传和报道。中央电视台4套《今日关注》栏目对冉承其主任和杨元喜院士进行了30分钟的专访报道。中央电视台13套在19日《新闻30分》对年会进行了详细报道。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已受到社会各方高度的关注。为促进导航产业的发展,第二届年会特别设立应用产业化高端论坛板块,邀请了国家有关部门、国内外有关企业和研发机构,探讨卫星导航应用和产业化等相关热点问题。同时,为增进国际学术交流,在年会板块中设立各GNSS主管部门报告高端论坛,特别邀请了国外卫星导航系统主管部门领导和卫星导航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参会。中、美、俄、欧和日等国家和地区卫星导航系统主管部门官员,就卫星导航系统的计划、发展和政策进行研讨。大会建立了国际沟通的平台,从各GNSS主管部门系统最新情况介绍到知名专家特邀报告、再到特邀嘉宾交流互动,国内外官员和学者专家就GNSS政策、技术、应用、国际合作以及其它国内外共同关注的热点议题进行了全面沟通,建立了国际间交流、沟通、合作、共谋发展的平台。第二届会议优秀论文集已经被世界三大检索中的科技会议录索引ISTP检索,部分优秀论文将推荐至EI、SCI相关检索期刊发表。 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于2012年5月17-20日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成功召开,年会主题是“走向应用的北斗”,涵盖学术交流、高端论坛、展览展示和科学普及等内容。 第三届年会接待了国家有关部委、有关科学院所、企业集团、高校和学会协会领导、嘉宾共300多位,参会人员共计2205人,比第二届增加了33%的参会人数。国外导航领域专家共有88人参加年会特邀报告和分会等学术研讨。共征集到来自144个单位的会议摘要956篇,会议论文602篇。第三届年会论文出版分为四种形式:电子版收录、会议文集(EI检索)189篇(国外Springer出版)、推荐期刊发表(《中国科学》《Advances in SpaceResearch》SCI检索)22篇、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全文302篇摘要210篇。第三届年会各类报告共计599篇(GNSS主管部门报告、大会特邀报告、产业化论坛报告、分会特邀报告、分会口头报告、张贴报告等)。第三届年会展览展示,即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技术与应用成果展的展览面积已经达到10000多平米,并且新增了北斗行业应用展、北斗车载应用产业联盟企业展和学科人才建设展。参展单位由36家增加到96家,由以展板为主展示,演变为实物成果展出。会议三天内观众共计约3500人。第三届年会科学普及情况:第三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征集作品数量达到815件,参赛作品按照华北区、东北区、华东区、中南区、西北区和西南区的划分,分赛区组织评比,获奖师生参与了年会开幕式现场的颁奖典礼。此外科普方面还连续举办了“院士科普讲座”和“科普大讲堂”等活动为广泛宣传北斗卫星导航知识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央电视台等共计36家媒体参与了对第三届年会的宣传,各类报道共计507篇,信息转载量973万条。央视《新闻直播间》栏目对年会进行了专题报道,中央电视台2012年5月19日19:00的《新闻联播》栏目报道了第三届年会的情况。 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于2013年5月15-17日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年会主题是“北斗应用——机遇与挑战”。 体现了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推广和产业化阶段以来,面临的国际、国内的整体环境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应用、产业化、国际合作与人才培养方面的现状。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委员会副主席刘国治、年会科学委员会主席孙家栋院士和武汉市人民政府市长唐良智莅临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并作开幕致辞。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是由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发展与产业化司、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一司、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教育部科学技术司、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等共同发起的导航学术会议。年会组委会设在中国科学院卫星导航总体部,主要负责年会工作的策划、组织、管理和执行。四天的时间里,共有 2700 多位国内外卫星导航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参加了本次会议,通过学术交流、高端论坛、展览展示、应用产业化论坛等一系列活动,分享卫星导航领域最新成果,共商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共谋卫星导航应用未来。国内外专家在卫星导航理论、技术、应用和标准化等方面,展示创新性成果,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国际先进水平的首次亮相。与会国内外专家围绕精密定轨与定位、兼容与互操作信号设计等前沿热点问题,开展了广泛的交流。本届年会设置九个分会议题,共征集到627 篇论文,其中 181 篇进入 EI 检索文集,另有 287 篇被收录进年会电子文集。在第四届年会的高端论坛上,来自中、美、俄、欧等国家和地区的卫星导航系统的主管部门官员,就卫星导航领域的新进展及发展趋势作了精彩的报告。此外,本届年会在继续安排了青年优秀论文评选和“北斗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基础上,新设置了年会优秀论文奖项,一批优秀后备人才涌现出来。第四届年会成果丰硕,不仅极大推动了北斗系统建设与技术发展,而且在应用推广和人才培养方面迈上新台阶,为北斗系统持续发展提供了源动力。作为年会组委会的支持单位,中国科学院卫星导航总体部已成功举办了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从中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工作流程进一步程序化、规范化和国际化,为年会逐渐成为开放交流的国际化平台做出了贡献。 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是由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学术交流中心主办,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发展与产业化司、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一司、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中国科学院高大科技任务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及南京市人民政度共同支持的导航学术会议,会议已在“北”“上”“广”“汉”成功举办四届,第五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CSNC 2014)已于2014年5月21-23日在江苏南京召开。相关领导肯定了前四届年会所取得的成果,并对第五届年会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希望第五届年会在前四届年会的基础上再升华、再提高,奠定国内导航领域的领先地位,逐步将年会走向国际化。第五届年会定于2014年5月21日至23日在南京金陵会议中心召开,涵盖学术交流、高端论坛、展览展示和科学普及四大版块活动。预计第五届年会的注册参会人数将会超过2000人,注册参展单位将超过100家,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已受到社会各方高度的关注。第五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的主题是“北斗应用—创新 融合 共享”,创新契合年会总旨,融合契合当代应用发展环境,共享契合国际发展趋势。第五届年会学术交流包括:大会特邀报告、分会特邀报告、分会报告、张贴报告等主要形式,邀请国内外专家对热门学术话题进行探讨,并设立九个分会场进行多方向分领域的学术交流。会议设置的九个议题共征集到来自240家单位的479篇全文,参与年会优秀论文评选,其中493篇论文参与青年优秀论文评选,经过层层选拔,最终40篇优秀论文将在“青优”终评中脱颖而出,另有9篇杰出论文将获得“年优”奖项。2014年组委会将继续与Springer合作,出版英文版EI检索论文集,计划收录论文170篇,此外,另有《CSNC2014电子文集》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出版,所载论文被录入“中国知网”的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第五届“北斗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备受瞩目,大赛将从覆盖全国的六大赛区征集上百件优秀参赛作品,最终甄选出的优秀获奖者,将赴南京参加开幕式颁奖典礼。第五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高端论坛包括各GNSS主管部门报告、大会特邀报告和应用产业化论坛。其中各GNSS主管部门报告高端论坛,将特别邀请国外卫星导航系统主管部门领导和卫星导航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参会。各GNSS主管部门报告将邀请中国、美国、俄罗斯、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卫星导航系统主管部门介绍系统进展情况,探讨卫星导航系统政策、发展和国际合作。应用产业化高端论坛版块是上届年会的亮点,第五届年会继续设立本版块,邀请国家有关部门、国内外有关企业和研发机构,探讨卫星导航应用和产业化等相关热点问题,旨在促进导航产业的发展。另外展览展示方面,北斗行业应用成果展、示范应用展、北斗企业院所应用成果展,将体现第五届年会主题“北斗应用—创新 融合 共享”。 第六届年会已于2015年5月13-15日在中国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主题是“开放 连通 共赢”,年会主题可以进一步阐释为“深度开放合作,全方位互连互通,打造共赢产业新生态。其中“开放”契合系统市场发展需求,“连通”契合当代应用发展环境,“共赢”契合时下国际发展趋势。会议共安排了高端论坛、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展览展示等四大板块及相关活动,充分交流全球卫星导航领域最新技术成果,深入探讨卫星导航应用模式和产业发展,集智共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大计。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高级顾问、年会科学委员会主席孙家栋院士在致辞中说,卫星导航在地理测绘、工程建设、交通运输、精准农业、气象预报等各行业应用已完全超越了人类的想象力,深刻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近几年,卫星导航与信息数据相结合,从移动互联网到大数据、云计算再到互联网,极大地降低了卫星导航数据获得的成本。如今,卫星导航正在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将在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各个领域促进产业信息融合,实现卫星导航价值的驱动创新。年会还邀请了中国、美国、俄罗斯、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卫星导航系统主管部门官员和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就卫星导航领域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作大会特邀报告,与会代表围绕北斗/GNSS应用,卫星导航信号体制及兼容与互操作,精密定轨与精密定位,卫星导航增强与完好性监测,北斗/GNSS用户终端,政策法规、标准及知识产权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年会同期举办第六届中国卫星导航技术与成果展,并增设第一至五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回顾展,全面展示年会举办五年来在卫星导航理论、技术、工程、应用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年会颁发了优秀论文奖、青年优秀论文奖和第六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奖等奖项。本届年会由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一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中国工程院国际合作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共同支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10家单位共同承办。国内外卫星导航系统主管部门官员、卫星导航领域专家学者、卫星导航应用企业代表等2000余人参加会议。

国际太空期刊电子版在线阅读

天文学在二十世纪的发展是空前的。现代物理学和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天体物理学 成为天文学的主流,经典的天体力学和天体测量学也有新的发展,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达到了空前的深度和广度。 十九世纪中叶诞生的天体物理学,一跃而成为天文学的主流;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后期打开了射电天窗,兴起了一门利用波长从毫米到米的电磁辐射研究天体的新学科 ;六十年代,航天时代的到来,使天文学冲破了地球大气的禁锢,到大气外去探测宇 宙 ;天文学开始成为全波段的宇宙科学,使我们得以考察大到150亿光年空间深度的 天象,并追溯早于150亿年前的宇宙事件。 二十世纪天文学进入了黄金时代,正在为阐明地球、太阳和太阳系的来龙去脉、 星系的起源和星系的演化、宇宙的过去和未来、地外生命和地外文明等重大课题作出 贡献。 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已经成熟的经典分析方法仍在继续发展。较重要的成果有布朗 的月球运动理论和1919年罗斯改进的火星运动理论。除分析方法外,二十世纪初还出 现一条新的发展途径,这就是庞加莱提出的天体力学定性理论,其中包括变换理论、 特征指数理论、周期解理论和稳定性理论,对以后的天体力学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十 九世纪纽康证实水星近日点进动问题中有超差。这个问题用经典力学再也无法解释。 直到1915年广义相对论问世后才得到解释。

Astronomical Journal(AJ)Astrophysical Journal(AJ)(天体物理)Celestial Mechanics(CM)(天体力学)还有很多其他的,按照不同方向还有其他比较更“专业”的期刊还有很多物理类,数学类的杂志也很值得重视

《“太空漫游”四部曲》([英]阿瑟·克拉克)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提取码:v98o书名:“太空漫游”四部曲作者:[英]阿瑟·克拉克译者:郝明义豆瓣评分:2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年份:2013-1页数:1164内容简介:“太空漫游”四部曲由《2001:太空漫游》《2010:太空漫游》《2061:太空漫游》《3001:太空漫游》四部作品组成,是世界科幻三巨头之一——阿瑟•克拉克最重要的代表作。其中的第一部《2001:太空漫游》被誉为世界科幻文学不可超越的巅峰之作,不但是全球科幻迷心中的圣经,更成为流行文化的经典。“太空漫游”四部曲(典藏版),是国内首次以精装套装的形式出版阿瑟•克拉克的这个经典科幻系列,不仅装帧设计精美,充分体现出这个系列的经典感,而且四本的内文全部重新校译,修订了许多之前2007年平装版本中的谬误。作者简介:阿瑟•C 克拉克 爵士(Sir Arthur Charles Clarke,16—19),英国著名科幻作家、科普作家。与艾萨克•阿西莫夫、罗伯特•海因莱因并称“世界科幻三巨头”。一生创作作品超过100部,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全球销量超过2500万册。同时也是一位科学家,国际通讯卫星奠基人,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太空预言家。

  • 索引序列
  • 国际太空期刊电子版怎么下载阅读
  • 国际太空期刊电子版怎么下载
  • 国际太空期刊电子版怎么下载啊
  • 国际太空期刊电子版怎么下载不了
  • 国际太空期刊电子版在线阅读
  • 返回顶部